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达?
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达?1. 引言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音乐教育,小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老师和家长们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达。
2. 理论基础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理论基础需要考虑:•音乐感知与认知理论: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发展音乐感知与认知能力,包括对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要素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音乐表达理论: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帮助他们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创造性音乐理论: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能力,引导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3. 实践方法和策略3.1 创造性音乐活动创造性音乐活动是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表达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创造性音乐活动的建议:•音乐编曲:让小学生通过改编已有音乐作品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创作歌曲:引导小学生用简单的旋律和歌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编写音乐故事:鼓励小学生用音乐来讲述一个故事,通过音乐表达情节和角色的感受。
3.2 音乐欣赏和分析音乐欣赏和分析是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音乐欣赏和分析的方法和策略:•倾听经典音乐:让小学生聆听和欣赏一些经典音乐作品,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其中的美;•分析音乐结构:引导小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要素,例如节奏、旋律、和声等;•比较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小学生欣赏和比较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培养他们对音乐多样性的认知。
3.3 表演和合作活动表演和合作活动可以让小学生通过音乐来表达和展示自己。
以下是一些表演和合作活动的建议:•合唱团和乐团演出:组织小学生参与合唱团和乐团的演出,让他们学会合作和共同创作;•音乐剧表演:引导小学生参与音乐剧表演,通过音乐和表演来诠释故事;•创作音乐视频:鼓励小学生合作创作音乐视频,通过音乐和视觉形式来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摘要: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体现素质教育的手段,但这并不表明开设了音乐课程就是实施了素质教育,因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反映着教育的观念和思想,也就是说,体现素质教育不但要落实课程的实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运用,体现出对学生全面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的内部,而不在其外部。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教学主动性提高更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
”这一重要战略决策对于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造就跨世纪的建设人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已日益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同时,这也是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而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是学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使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更新观念,与新课改同行近十几年来,普通小学的音乐教育改革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从单纯的唱歌教学拓展为欣赏教学并举,形成了唱歌、器乐、欣赏齐头并进的局面。
先后出台了一些中小学音乐的评估标准。
然而,什么能衡量全体学生的音乐素质,谁也没有说清楚。
为此,在没有更加具体的标准出台前,小学音乐教学的素质教育,应着手解决好如下一些问题。
1.可将现在流行的各种中小学音乐赛事、艺术节等,化为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可将更多的人推向“赛事”和“艺术节”中。
比如:合唱、合奏可以班级为单位,音乐知识的“测考”、“比赛”、“抢答”等,化为班级或班内某一小组进行。
少搞或不搞代表队形式。
2.今后举办的中小学各类赛事,应以教材内容为主脱离了音乐教材而搞的比赛是远离了音乐教育。
我还设想,能否将现在学校所配备的音乐教学欣赏曲目,在中小学的音乐赛事中,加入“欣赏乐曲”的一种比赛形式,就以听为主,谁听得正确、数量多、速度快,谁便是第一,这种形式比起其他形式,我认为简单易行,也最利于广大学生参加。
素质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
浅谈素质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音乐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音乐教学效果如何是最终归机归结到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上。
因此,如何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已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根据本人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并结合当前教育改革实际谈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
1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以它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多维的教学内容及艺术本身得天独厚的教育功能,对学生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的形成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1.1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音乐教育是一种潜在的情感教育,它深切真挚,陶冶情操,移风易俗。
好的音乐作品不仅有美好的表象,而且充满生机,可以振奋精神,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在我们中学音乐教育中,让学生去多听、多接触那些健康向上的作品,让学生去感受那些催人上进的作品,让他们去认识美、感受美。
在音乐的田地中播下健康纯洁的种子,来提高学生自己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吸收更多的营养,来陶冶情感,净化心灵,使学生在愉悦中自我感悟。
1.2音乐可以启发智力,激发创造力。
与智育相辅相成,我们知道智力是人类认识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它包括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音乐用极富有想象力的旋律进行,优秀的和声织体,诱人深思的复调等手段,使欣赏者的思维随着音乐一起奔放,在这音乐声波刺激下的思维活动是愉快的,敏捷的,活跃的,因此说,音乐在开发人的智力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是任何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1.3音乐可以使人保持身心健康。
优美的音乐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音乐可以使人愉悦的心情得以升华,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满足感,也可以使不良的情绪得到宣泄。
研究结果表明,不愉快的情绪会使机体内产生对神经、心血管等组织有害的物质,能引起各种溃疡、癌症、心血管等疾病;而愉快的情绪则能使血液中有利于健康的化学物质增加。
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发表时间:2012-06-12T11:33:16.76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7月总第60期供稿作者:尹习兰[导读] 心理素质可分为审美心理、协作心理、表现心理、柔韧心理。
◆尹习兰贵州省盘县珠东中心小学553500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显重要,我们的任务是要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的接班人,通过音乐课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
我在音乐教学中采取以下的做法把素质教育贯彻始终。
一、潜移默化的思想素质教育音乐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广泛,其中有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政治教育;有爱护集体、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尊敬老师、孝敬父母的传统道德教育;有遵记守法的良好社会公德的教育等。
例如:通过对学生教唱《义勇军进行曲》,使学生感受到战争年代亿万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紧迫感,也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励大家为保卫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奋斗,激起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怀念,从而领悟到要珍惜时光,发奋学习,努力成材;通过欣赏河北民歌《小白菜》后,可使学生增强对“小白菜”的同情,同时更加体会到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温暖,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再如,通过教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师应因势利导,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播种下“劳动能给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思想种子;总之,教师扎扎实实地在每堂音乐课中默默地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耕耘,学生将能获得全面的思想素质教育。
二、生动活泼的文化素质教育音乐教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教师可以从教材中的歌曲教学、欣赏教学等方面进行归类,并有系统地进行文化素质的教育;例如,教师向学生介绍抗战这段历史时,曾用以下歌曲作为线索:《松花江上》、《铁蹄下的歌女》——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义勇军进行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毕业歌》——青年学生立志报国,掀起了民族自救的巨浪;《大刀进行曲》——“七七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到来;《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歌》等等——展现了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动人场面;《南泥湾》、《二月里来》等等——展示了解放区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前方后方互相支援,克服困难的一幅幅动人画面……这样,打破了常规,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原则,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了历史知识。
浅谈如何通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促进五育并举的实现
浅谈如何通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促进五育并举的实现发布时间:2022-01-07T09:18:23.864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22期作者:周洁[导读]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独特的教育作用周洁成都市龙泉驿区土桥小学校摘要: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独特的教育作用。
它能承载对学生进行“五育并举”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需要强化音乐教学并通过音乐教学,促进“五育并举”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利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五育并举;实现“五育并举”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一条途径,通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现“五育并举”,需要寻求音乐课堂教学与五育之间存在的密切结合点,并以它们之间存在的结合点,实现“五育并举”。
应该承认,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对促进实现“五育并举”有其一定独特优势。
因为小学生正处健康成长阶段,他们喜欢接受新生事物,他们的思想或情感还相对单纯,对初识的事物记忆牢固而深刻,在这一阶段,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教育,能取得较好效果。
同时,音乐教育又是美育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教师能够根据新课程标准改革精神,创新教学方法,就能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知识兴趣,提高他们对美的良好感知意识,利于小学生建立初步正确的学习观,促使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一、依靠音乐教学进行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良好品德音乐归属听觉艺术,通过必要的音乐教育能够传播许多正能量,可以促使小学生建立必要的文化自信,形成必要的文化认同,增强爱国情感,热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这样,就需要教师选取一些体现爱国主题的音乐作品,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唱《国歌》时,就可以先简要介绍《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再运用多媒体播放《国歌》图片或视频,促使学生理解歌词大意,体会《国歌》所表达的奋勇向前精神,激发小学生爱国情怀。
二、进行音乐教学融合创新,注重小学生智力发展应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体现“五育并举”,应该突破教材规定内容的局限性,将教学重心向培养小学生智力方向倾斜,关注他们在音乐活动过程中的智力发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关注“核心素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关注“核心素养”
小学音乐教学是学生接触音乐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阶段。
近年来,
教育部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进一步加强了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针对“素质教育”理念,教育部在2016年推出了《中小学教育要素及学科核心素养解释》文件,明确了中小学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即指在一个学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这是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
的最低要求。
作为学科素养的重要部分,小学音乐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音乐教学的核
心素养有哪些呢?
一、音乐感知素养
音乐感知素养是指学生掌握音乐感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通过感官对音乐进行感
知和表现。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让他们积极参与
到音乐活动中,了解不同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逐步形成对音乐的美感和审美意识。
音乐思维素养是指学生通过音乐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思考音乐对人类文化历史和社
会发展的贡献。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应该通过音乐教材和音乐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
思考音乐与文化、社会历史的关系,并学会用音乐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音乐创作素养是指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素材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音乐创作并达到一
定的艺术水平。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材和创作指导,引导学
生进行音乐创作,并鼓励他们进行自我表达,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
音乐素养具体实施方案
音乐素养具体实施方案音乐素养是指个体对音乐的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音乐的审美能力、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的创造能力。
在当今社会,音乐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那么,如何具体实施音乐素养的培养呢?下面将从音乐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
首先,音乐素养的培养需要从幼儿园开始,因此,幼儿园阶段的音乐教育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可以通过游戏、歌曲、舞蹈等形式,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感知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音乐游戏和合唱等方式,培养孩子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协作能力。
其次,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音乐技能的培养。
学校可以设置音乐课程,教授音乐基础知识、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合唱团、乐器演奏团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再次,中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学校可以设置音乐创作课程,教授学生音乐创作的基本理论和技巧。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音乐节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热情,提高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
最后,大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音乐研究能力的培养。
学校可以设置音乐研究课程,教授学生音乐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学术交流、学术研究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总之,音乐素养的具体实施方案需要从幼儿园开始,贯穿整个教育阶段。
通过系统的音乐教育课程、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和专业化的音乐研究,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造能力和音乐研究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
希望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够重视音乐素养的培养,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音乐教育方案,为培养具有高水平音乐素养的学生而努力。
音乐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音乐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作者:耿麟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23期摘要:在素质教育中,要发挥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中的独特作用,就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音乐教学后育人功能;提高审美素质,提高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通过舞蹈表演,升华歌唱感情;巧妙引导,给童心插上幻想的翅膀。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教学美育激发幻想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发挥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中的独特作用,是当前音乐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那么究竟该怎样做呢?在参加工作的这十年中我渐渐总结出以下几点自己的心得。
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音乐教学的育人功能。
十几年来,我们努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而这个转变关键是要把着眼点转向重视对“人”的培养,体现对“人”的教育上来。
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看做学习的工具。
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主体意识,也就是人的独立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使之人成功。
例如: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器乐演奏教学可以在增强学生的美感、乐感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接近音乐、理解音乐,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以及提高鉴赏能力。
十年来,我努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将器乐教学引入课堂,较好的发展了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进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竖笛进课堂的器乐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但又必须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由于竖笛是一种用来吹奏的群体性教学乐器,它比较简单易学,同时又需要学生掌握利用气息控制的平吹、单吐、双吐、花舌等吹奏技巧,以及左右手(掌关节隆起,自然放松,手型如握球状)正确执法的演奏。
使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空间,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的学习。
这一教学形式,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无疑培养了学生的演奏能力、感受能力、表现能力与合作能力。
从而对儿童的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提高审美素质,提高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在音乐教学的诸多功能中,它的美育功能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功能。
素质教育原则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三 、 音 乐课 程 中 的审 美 教 育 不 能 仅 仅 局 限 于 课 堂 教 学
在小学 阶段 ,音乐课程 的开设都有 明确的课时要求 ,但结 合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喜爱程度来说 , 短短 的几堂课是根本不能 满足他们 的音乐需求 的。 那 么要想在音乐教学 中提高学生 的审 美能力 ,除了搞好课堂教学之外 ,教师也应该多在课堂之外搜 集一些音乐方面 的教学素材或教学活动 , 应该想法设法地拓宽 学 生 学 习音 乐 的渠 道 ,改 变 狭 隘 、封 闭 的课 堂 式 学 习 为 开 阔 、
开 放 式 的音 乐 学 习 把 学生 的 目光 引 向生 活 、引 向 自然 、引 向 社 会 ,让他 们 深 入 到 生 活 中去 找寻 、感 受 音 乐 。 比如 去 剧 场 看 戏, 去看爷爷奶奶 的秧歌 、 腰鼓队表演。学校没有象样的乐器 ,
、
还处于未成熟期 ,在这个 阶段里 ,他们对音乐 的感觉只是一种 简单听觉上 的感知 。他们虽然能听懂一些简单明快的 曲子 ,还 能够结合这些 曲调做些简单的伴舞动作 , 但是还谈不上 已达到 了完全地理解 曲子 ,这些简单的伴 舞是 由他们 的好玩 、好 动、 好奇的年龄特点决定 的, 这 就要求我们在教学 中必须实现寓教 于乐的原则 , 要在轻松 的教学气氛 中培养孩子们对音乐 的爱好 及 向往 ,使他们感受 自然界 的声音 ,能够用 自己的声音进行模 仿 ;聆 听不 同情绪 的音乐 ,能够做出相应情绪或体态反应。如 教师播放童谣 、舞 曲、进行曲等各种不同情绪 的音乐 时 ,学生 能够随着音乐走步 、跑跳等 ,这是培养音乐感受能力的最初 阶 段 ,是对年龄层次低 的低年级学生最基本的教学要求 。对于小 学高年级的学生 ,要求又不一样了 。他们 的心理虽还处在稚嫩 期 ,但 由于接受 了各种基本知识的初步教育 ,对音乐也有 了初 步 的感受能力 ,因此 ,这个阶段主要让学生感 受美 ,即对音乐 不止是听觉上的反应 ,而是要 培养 对音乐美 的一种感受能力 。 在 教 学 内容 上 ,可 以 以趣 味 性 的 内容 为 主 ,除 了音 乐 课 堂 教 学 之外 ,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 乐活动 ,在各种演 唱 、 演奏及综合 艺术 表演 中 自信地 展现美 。其次还可 以根据音乐的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探究福建省泉州晋江市陈埭镇聚书小学362200小学音乐课程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其教学成果不仅关系到小学生的艺术修养,还与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人文素养密切相关。
基于新课程改革中小学音乐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上的革新与变化,教师要针对具体学情,对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采取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喜好的教学策略,确保小学音乐新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教学理念要具有适用性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承载着更多艰巨的教学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小学音乐教师应首先针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为体现出教学工作的先进性、适用性及科学性提供先决条件。
首先,在新型教学理念下,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不仅要让小学生掌握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课本知识,还要同步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感知力、鉴赏力与创造力。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音乐课程在提高小学生艺术修养和核心素养中的作用与价值。
其次,教师要针对自身的职能作用进行重新定位。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交予学生,自己则要扮演好教学引导者的角色。
这就需要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兴趣喜好和成长需求为核心,构建起真正适用于小学生的新型教学模式。
同时,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小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及思想困惑,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心态与学习方法。
必要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情况和合理化建议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调整,体现出音乐教学的科学合理性与整体有效性。
二、教学方法要具有创新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如果小学音乐教师始终采用某种单一的方法开展教学工作,就会导致小学生对音乐课堂失去兴趣,从而对教学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教师需要基于对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了解,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融入各种生动性、趣味性的教学元素,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课堂的无穷乐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法和网络教学资源、生活案例来增加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与生动性,使小学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年龄特点,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世界中的无穷魅力,从而发自内心地喜欢上音乐课堂。
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方法有哪些
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方法有哪些引言音乐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对于他们整体的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音乐素养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方法,包括音乐欣赏、合唱、乐器学习和音乐游戏等。
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让小学生聆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他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类型、风格和文化背景的音乐,并从中体验到音乐所带来的愉悦和情感表达。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巴赫的《小步舞曲》等,通过解说和讲解,让学生了解音乐的艺术特点和背景,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音乐之中。
合唱合唱是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又一重要方法。
合唱活动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年龄段的歌曲,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训练。
在合唱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音乐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乐器学习学习乐器是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学习乐器,小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表演能力、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乐器进行学习。
学习乐器需要耐心和毅力,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乐器训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技巧,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是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有趣方式之一。
音乐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节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节奏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创作一些音乐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结论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音乐欣赏、合唱、乐器学习和音乐游戏等方式,可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特长,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设计合适的音乐教学活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探索篇誗课题荟萃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潘一菱(兰州东方学校,甘肃兰州)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综合素养中也包括音乐核心素养,要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对小学生而言,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都是学生以后能够应用到的知识,重视学生多方面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对音乐素养的提升,小学音乐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要对小学音乐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改革,要改变小学音乐传统教学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意义小学阶段提升学生的多方面素养,是在我国教育不断开展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几首歌曲,也不是让学生明白1/4和3/4拍的区别,这绝对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于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教师开展教学,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开展的教学课堂中,更好地学习教学内容,让学生喜欢上教师开展的教学课堂,对音乐产生兴趣。
这样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开展教学的目标,不能延续之前的教学课堂,教师不注重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表现,也不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甚至有的时候根本不在乎学生听课的情况,这样的教学模式肯定是无效教学,学生不能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1]。
小学教学关乎学生接受教学的开始阶段,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做好基础教学,会对学生以后各个阶段开展的学习产生重大影响。
要在小学阶段就开展素质教育,音乐教学也是一样,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音乐素养十分欠缺,因此要开展素质教育。
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更加专业的音乐知识,而且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
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开展教学的时候就要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学生有兴趣了,参与性也会提高,教学课堂的效率也会得到有效提升,对其今后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2]。
二、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策略(一)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与教师而言,开展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要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教学中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养,才能够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够有效地挖掘自己的潜质,勇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探索、解决问题。
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摘要】当今,提高人才素质是我国迈向21世纪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决策。
小学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音乐教师,要围绕着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变无形为有形,使无声于有形之中,声形并茂,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活动与展示的“平台”。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音乐;激发兴趣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可以说,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再完美的课程标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毫无疑问,我们在实践课改新理念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课堂,关注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音乐学习的高效性,关注如何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高效。
在长期的音乐教学实践探索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高效性,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钻研教材,奠定有效学习的基础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要依据,它不仅决定着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方法,因而教材之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高效性,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要把教学内容理解透彻。
其次,整合教学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并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落实;再次,要分析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哪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会构成挑战,并针对性地设计策略以便帮助学生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
只有认真仔细的钻研教材,才能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才能为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高效。
二、创设情境,激发有效学习的兴趣小学生心理活动发展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强烈的求知欲。
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神秘和富有吸引力的,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实际体验和探索去认识这个世界。
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开始关注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音乐科目也随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音乐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目前,教师们既要向学生讲授基本的乐理知识,又要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从而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当今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课堂;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引言:如果教师一直采用陈旧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冲击,他们的核心素养也就无法得到提升。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式也应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创新,老师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对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之后,设计适应学生学习水平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自主探究学习,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得以实现。
1.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意义小学生刚步入学习阶段,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有趣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求知欲望。
相较于其他学科,音乐的内容较为抽象,由于大部分小学生没有音乐基础,所以在学习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
当学生具备音乐素养之后,就会获得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在以后的中获得更多的可能性[1]。
1.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具体策略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目前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们还是以传统的教学观念作为教学的主导思想,向学生们灌输音乐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接受能力“弃置一旁”,所以学生们并不能完全吸收消化教师在每节课上讲解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他们就会无法理解老师讲解的有难度的音乐理论知识。
教师们都希望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得到提升,所以教师们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不断学习他人优秀经验的基础上让自己具备更高的教学能力。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如何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如何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音乐游戏能够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提高孩子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2.运用多种教学手法,比如说讲解、演示,让孩子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学习音乐。
3.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音乐,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和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过程:1.音乐游戏的介绍:音乐游戏是通过让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接触音乐,让孩子们可以在音乐中学习,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的一种教育方式。
通过音乐游戏,孩子们可以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进而发展他们的音乐爱好和音乐能力。
2.音乐游戏的实践:(1) 音乐表演游戏:通过进行音乐表演游戏,可以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音乐和乐器,锻炼孩子们的音乐表演能力和表现力。
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让孩子们扮演小蝌蚪,在指定的音符响起时,模拟成小蝌蚪游泳的样子;其它的孩子要做出相应的妈妈的动作,孩子们会很快的学会辨别不同的音符并作出相应的动作,非常有趣味。
(2) 音乐鉴赏游戏:通过进行音乐鉴赏游戏,可以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音乐、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
比如说,“谷歌音乐”游戏,可以让孩子们依据歌曲的旋律、歌词,来猜测歌曲的名字、演唱歌手和出处;或者是通过播放乐曲,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描述他们脑海中所想到的自己独立出的故事或情节;这样可以让孩子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得到大大的锻炼。
(3) 音乐欣赏游戏:通过进行音乐欣赏游戏,可以让孩子们更好的感受音乐,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情感。
比如说“音乐电影院”,在电影院模拟环境中播放音乐,孩子们可以倾听音乐的感觉,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情感。
(4) 音乐创作游戏:通过进行音乐创作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音乐创作的过程,培养孩子们创意和音乐创作的能力。
比如说“组曲游戏”,让孩子们在自由的创作中,发现创意、锻炼手部协调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音乐教学
又如一首活泼的儿歌,为了让学生在
乐有自己的感受,才能激发学生自觉性, 学唱中感受大自然的美,老师可以创设一
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热情, 个合适儿歌的环境,引导学生亲身去体
教学才会取得较好效果。因此我们在课堂 验,在演唱活动中让每个孩子参与即兴创
教学活动中,除了让学生用听觉来直接感 造,音乐在流动,画面在变换,动作要结合
易理解和记忆。节奏训练可运用学生熟悉 发学生智力,让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通过以
的语言、童谣、顺口溜、口号、快板、啦啦词 “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音乐
和常听惯的打击乐谱等。除了加强感性认 素养,促进班上的同学们都具有“音乐耳
识,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 朵”,成为具有高素养的“音乐人”。
极性和创造性,要表现音乐,首先要对音
归。这个目的就是培养审美和陶冶情操,开 及评价[J].当代音乐,2018,(02):58-59.
2021·15
一位好的音乐老师不是一个教书匠, 应该在课堂中给予孩子们学好音乐知识 的金钥匙。例如,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幼 儿园到小学,还不习惯学校的一些规定, 一节课 40 分钟,他们坐不住,这时候就必 须让他们在唱唱、跳跳、敲敲、听听、想想、 画画中来进行音乐活动,自觉愉快地在音 乐伴奏下做动作,让他们在“动”中学习, 在“ 动 ”中 感 受 ,在“ 动 ”中 激 发 学 习 的 兴 趣。唱歌是音乐课的主要形式,在唱歌教 学中,应该让学生通过对歌曲的文学语言 的学习,在对歌曲的主题、内容、情感等有 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启发学生对 曲子应用什么情绪、情感。在学唱过程中, 根据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的音乐基础 知识,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在读谱和学 唱歌曲的练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加深 对音乐的理解,在表现和演唱中,使学生 的识谱能力和理解感受音乐的能力得到 同步提高。
如何加强小学音乐教师教学素养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音乐教师教学素养【摘要】学生的音乐内涵,就内因而言离不开自身的天赋。
但后天艺术素质及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与此相关提高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素养不容小视。
笔者基于新课程标准,详细的论述了小学音乐教师应具有的音乐素养,以及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师音乐素养现状新课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对教师教学要求也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指导。
如今教学内容生活化、实用化,教学媒体多样化,教学方法灵活化,倘若小学音乐教师没有过硬的基本功和扎实的驾驭教材,综合使用多媒体的技能,就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程改革以来音乐学科凸显出来了很多问题,最严重的即是教师对音乐本身的特性认识不足。
音乐课也由于教师过分追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而丧失了原有的意义。
一、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现状1、思想认识亟待加强。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至今仍有不少教师认为音乐课是副科,没有必要过分投入,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课堂教学,都心不在焉。
2、教学内容必须蹈规守矩。
少数教师并未按照大纲标准和教材要求实施教学,随意安排教学内容,许多音乐教师会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喜好,追逐时尚及流行风尚,选择与教学要求背离的内容及活动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却没有实质性的讲解课程所应学习的内容,教学目标根本没有得到良好的实现,因而大纲的规定技能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3、在课堂上部分教师忽略了音乐学科的本质以及音乐教育的本质,在教学设计的诸多环节迷失了方向。
只重视形式,教学方法的丰富,轻视音乐内容的学。
在音乐教学中,很多老师盲目使用多媒体播放课件,追求课件的新颖和离奇,使用一些喧闹而脱离实际的画面。
使得多媒体没有起到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没有真正起到辅助作用,而且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造成了小学音乐课堂的低效。
有的老师过分追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忽视小学生这一教学对象“拔苗助长”,而且对综合的理解不深刻,难以准确把握综合的“度”,为了创新而创新,偏离了音乐课的教学基线。
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教案设计
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音乐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2. 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 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音乐素材:准备一些经典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肖邦的钢琴曲等;2. 乐器:准备一些小型乐器,如手摇铃、木琴等;3. 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放置一段经典音乐作品的录音,引导学生仔细倾听,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和美;2. 提问:你们觉得这首音乐有哪些特点?给你们的感受是什么?步骤二:音乐鉴赏(15分钟)1. 教师播放几段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2. 引导学生观察、倾听,了解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表达方式;3. 学生进行简短的个人或小组讨论,分享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步骤三:音乐创作(30分钟)1. 教师介绍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编曲、填词等;2.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活动,可以选择编曲、创作歌词等方式;3. 学生展示并表演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勇敢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
步骤四:音乐表达(15分钟)1. 教师介绍一种乐器,如手摇铃,演示如何演奏;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演奏乐器,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3. 学生自由发挥,用乐器进行音乐表达,可以进行个人表演或小组合奏。
步骤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2. 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是表演、展示作品或讲解等。
四、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音乐社团、合唱团等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建议家长带孩子去音乐会、音乐剧等音乐演出活动;3. 提供学生参与音乐比赛、作品征集等机会,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
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及途径
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及途径摘要: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可以陶冶情操,启迪心灵。
小学音乐教学要突出综合性、发展性及实践性的特征,以增强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
教师可以通过创建轻松的音乐学习氛围,创新音乐教学的方式,设计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等多种培养途径,强化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与审美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促使学生领悟音乐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核心素养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变革。
在现阶段的小学素质教育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核心素养能够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化实践培育,发挥教师的引导性,使系统完善的核心素养培育工作扎实落地,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满足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爱。
1在小学阶段发展核心素养的意义1.1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带给人审美的享受。
但是,对音乐的欣赏品味,大部分不是自然拥有的,而是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熏陶出来的。
如今,市面上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比比皆是,其中良莠不齐,且以通俗文化的形式被小学生们轻松接受。
在这一大环境之下,保障标准化音乐实践教学水平,强化音乐核心素养是势在必行的,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使他们自觉地对“低俗文化”敬而远之。
1.2提升小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未来教育的关键。
音乐是一种创造性、启发性的艺术形式,人们在听音乐时往往会产生联想,思维跟着音乐中所表达的意象来回跳跃,不知不觉中就激发了人的创造能力。
创新思维的产生,大多是瞬间获得的灵感,但灵感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重在平时积累的成果。
鉴赏艺术是标准化的,运用知识、经验和情感进行发散的过程。
欣赏音乐作品,能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启发他们进行发散性思考,提升音乐艺术积淀。
教师应该紧密围绕核心素养的关注,以培育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全面实施音乐课程的美育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小学音乐课的开设对儿童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音乐教育让儿童从艺术的角度来认识世界,既可扩大视野,又可从大千世界中陶冶情操;音乐凭艺术的魅力诱发儿童的美感,使他们在美的熏陶中成为爱美的人;以优美动听的音响,轻盈明快的节奏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精神焕发,情操高尚,聪颖敏捷,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正如音乐教学大纲所说: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可以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随着向素质教育转轨呼声的高涨,如何根据音乐课的特点来实施素质教育,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突出音乐课的"动态”和形式上多样化。
教学中,要以“动”来调动儿童的兴趣和感情。
音乐课不像一般文化课多是静态的思维。
不论是表演,唱歌或演奏,它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以及力度的强弱,速度的缓急,感情的变换都体现了本身”动”的特点。
每一节课都要有多种音乐形式的变换。
(如:演唱、表演、律动、器乐练习、音乐游戏、即兴创作等形式的穿插变换)。
二、按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胜、好动,喜欢新奇的事物。
在教学中要尽量形象化,生活化,趣味化,并以动态教学为主。
教学中要留些余地,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思考。
无论是传授知识,乐曲欣赏,还是器乐演奏、创作练习,要让学生亲自体验、想象、发挥和创造。
三、教学中,要注重孩子的心理素质和品格的启发和培养。
音乐课教学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得力工具,也是完成品德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德,给学生创出无穷无尽的学习和了解音乐艺术美的途径。
(-)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有趣。
音乐教学要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奇、持久性差的年龄心理特点,尽量使课堂教学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让学生乐在其中。
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才的起点。
如:在训练节奏的感知能力时,可设计《拍电报》游戏,让学生
在游戏中掌握节奏、节拍等知识技能。
还可以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叫声模仿节奏,或者说一句话来模仿节奏。
用这些方法,避免了枯燥的知识讲述,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接受并掌握音乐节奏组合,自然乐而不疲。
此外,器乐引进课堂,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改变了音乐课堂的枯燥单一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强化了学生的乐感,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器乐演奏要求人的手、眼、脑并用,对训练思维的向性、深广度能起到良好作用。
在课堂上进行齐奏、轮奏、独奏等,对提高学生识谱能力和视唱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极好的作用。
利用游戏、乐器等手段,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改变了过去一唱到底枯燥乏味的被动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了学生的感受、理解与表现能力,促进了音乐课教学的改进。
(二)寓教于美,为学生创造美的情景。
音乐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它主要是在音的运动与结构中让人们感知美、享受美。
学校音乐教育应注意抓住音乐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让他们欣赏、感受、体现、创造音乐的美,用音乐之美陶冶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美感,应该是音乐教育的灵魂。
歌唱、欣赏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乐感的重要手段。
过去,教师上音乐课,只要求学生学会唱就行了,忽视了音乐的审美性。
其实,就教学要求来谈,音乐教学不单单是让学生会唱几首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唱歌来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受到美的教育,陶冶情操。
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教之得法,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能诱发出学生的音乐美感。
反之,就会扼杀儿童的音乐天赋。
音乐教学中,布置美的典型环境可成为整个音乐艺术美”活动的序幕”和烘托。
再加之教师饱满的情绪,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和表现在课堂上的那种富有表现力的范唱,富有激情的演奏以及富有艺术魅力的语言,随时都能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对以往生活的体验,激发学生表现情感的欲望。
使学生变枯燥、被动的苦学为美的享受。
启迪学生通过艺术形象去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塑造出美好的心灵。
如:三年级第五册《捉迷藏》一歌,是一首活泼、生动、有趣的曲子,全曲活泼、生动,体现了大自然的四季美景。
为强化孩子们的美感,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四季的美景及变化制作成音乐动画故事课件《时间妈妈的女儿》,并把范唱制作成MTV的形式,把四季的美景体现得淋漓
尽致。
让孩子们在欣赏中感受美,并通过演唱、表演来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
(三)寓教于德,全面育人。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
所以,作为一个音乐教师,不要把音乐课仅仅看作是教教学生们唱唱,跳跳和一些音乐知识技巧而已。
要把音乐教学当作一种手段去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音乐课中,从选歌、释词、感情的处理,以及教学的安排等,都着意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纪律的教育,以及思想品德、优良心理品格的培养和激励。
如教唱革命历史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能使学生爱憎分明,能唤起他们对敌人的仇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教唱叙事歌曲《军民大生产》、《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些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时代背景,激发他们为国为民,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思想。
能激发学生爱劳动、爱学习的热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净化学生的心灵。
综上所述,要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利用儿童心理特点,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趣味化,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热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由被动变主动,由苦学变乐学,使学生在有歌、有舞、有唱、有奏、有表演的气氛中,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从而使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远大的理想、健康的情趣、宽广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