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蟹养殖技术大全
稻蟹综合种养 蟹 收获 技术
稻蟹综合种养蟹收获技术
稻蟹综合种养是指同时养殖稻田和螃蟹的一种养殖方式。
其主要通过蟹田和稻田的合理布局和运作,使螃蟹和稻米共生共益,实现双重收益。
下面介绍一些稻蟹综合种养的技术:
1. 选择合适的螃蟹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螃蟹品种,如中华绒螯蟹、稻田蟹等。
2. 合理布局:将稻田和蟹田布置在一起,以稻田为主,蟹田为副,螃蟹可以在稻田中找到食物,并且可以利用稻草和稻米秸秆提供的栖息和繁殖地。
3. 控制水位:保持稻田和蟹田适宜的水位,一般要保持在螃蟹所喜欢的水位,以便螃蟹生长和繁殖。
同时,要合理调节水位,以保证稻田的正常生长发育。
4. 提供隐藏地和食物:在蟹田中设置螃蟹的隐蔽地,如方形墙沟和圆形巢穴,供螃蟹栖息和繁殖。
同时,在稻田中可以适量添加一些螃蟹的食物,如稻谷、水生植物等。
5. 控制螃蟹数量:根据蟹田的大小和承载能力,合理控制螃蟹数量,避免过度捕捞和过度放养,以避免对稻田和螃蟹产生负面影响。
6. 搅拌水体:定期进行水体搅拌,促进水质的循环和氧气的供应,有利于螃蟹的生长发育。
7.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螃蟹和稻田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防止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8. 收获时机:根据螃蟹的生长发育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收获。
一般来说,螃蟹在秋季和冬季生长最快,在这个时候进行收获可以获得更好的产量。
以上是稻蟹综合种养的一些技术,通过合理运作和管理,可以实现稻田和螃蟹的共生共益,提高养殖效益和土地利用率。
稻田养大蟹,抓关键技术
稻田养大蟹,抓关键技术一、选好良种蟹种是稻田养大规格蟹的基础,放养的蟹种,必须选择正宗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最好是经过前一年培育,规格在80-200只/公斤的扣蟹,如果一龄蟹种缺乏,也可以用当年早繁苗,经加温培育、五月份规格达到1500只/公斤以内的幼蟹。
蟹种要求无病无伤,健壮活泼,性腺没有成熟。
黄河、瓯江、辽河等其它水系的蟹种,看似规格整齐,但都不适合作稻田养殖大规格蟹的种源。
参考阅读:提高河蟹养殖经济效益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放养密度要适中根据田块和水体情况,一般亩放一龄蟹种1000只左右,如果放当年加温培育的幼蟹,亩放1300只左右。
扣蟹放养时间最好是在春季,这样可以在冬季冻晒田块,清淤消毒,又可以提高蟹种的放养成活率。
养殖水源要充足、清新、排灌分开。
稻田的环沟一般要达到宽4-6米,深1.2-1.5米,田间沟与稻行垂直,每隔10-20米开挖一道。
环沟中要移植优质水草,占环沟的1/3以上。
环沟内亩放活螺蛳150-250公斤。
水草和螺蛳等,既能净化水质,清洁池底,减少疾病,又是河蟹适口的自然饵料。
水稻栽插不宜太密,行株距一般在8×5寸左右,便于河蟹在稻丛中活动、摄食。
稻田养蟹四、管理要科学1、投饵,根据河蟹杂食性的特点,除在环沟中保持充足的活螺、水草外,人工投饵,要做到动物性饵料、植物性饵料、精料与青料合理搭配。
品种要多样,质量要新鲜。
在投喂方法上,每天1-2次,并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投在环沟外沿的做法,而应撒布在水稻与环沟结合部的边沿,甚至包括边沿的稻丛中,这样有两个好处:①可以把蟹引导到稻丛中去,减少上岸;②部分残饵转化为有机肥被水稻所吸收,减少污染。
实践证明,虽投喂时麻烦一点,但效果是很好的。
饵料投喂量,不少资料上说,以在塘河蟹重量的百分比来计算,在养殖实践中,这种计算方法群众是无法掌握的。
应以基本没有残饵为度,所以要不断观察,根据天气、季节、水质、河蟹生长等情况,随时调节投饵量。
种植技术-稻田养蟹主要技术
种植技术-稻田养蟹主要技术稻田养蟹是在水稻田养殖河蟹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
在此模式中,河蟹生长活动能清除稻田杂草,减轻虫害发生,减少农药化肥使用,还能够起到疏松土壤和肥田作用,实现水稻优质高产及河蟹质量安全,综合效益较好。
一、稻田准备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保水力强,土质肥沃的田块养蟹,面积以2~5亩为宜。
稻田田埂加固加高60厘米,在田埂上用砖砌墙抹水泥,或用玻璃、塑料等材料筑高50~60厘米、表面光滑的防逃墙。
在田块四周开挖河埂宽2~3米的复堆河,河宽3米、深1.5米,坡比1:2,池坡处设蟹穴,面积约占20%。
河中建“暗岛”供蟹打洞、进食和蜕壳,一般低于水面10厘米。
在面积大的田块中间开挖呈“日”“田”等形状,宽、深均为50厘米的蟹沟,面积约占10% 。
进排水口地基要夯实,进排水口用聚乙烯网片密封,再建一道竹栅加盖网片,防蟹外逃。
二、河蟹养殖1.清田消毒。
苗种放养前1个月,将复堆河及蟹沟内的水排干,曝晒数日,再灌水5~10厘米深,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对水全池泼洒。
2.苗种放养。
养殖成蟹的,一般在3~4月,水温5~10℃时,选晴天将10克左右规格的蟹种约5公斤放入复堆河内;培育幼蟹的,通常在5~6月将蟹苗放入复堆河内。
同一田块内尽量放养同规格的蟹种,不同规格的蟹种混养时,饲料投喂一定要充足。
3.投喂饵料。
河蟹昼伏夜出,怕强光,爱安静,水温10℃以上开始摄食,15℃左右蜕壳生长,20℃~28℃生长旺盛。
饵料投喂在浅水斜坎上,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每天上午8时左右投喂饵料1/3,其余饵料下午6时左右投喂。
养殖成蟹的田块,在清明节前后放养一定数量活螺蛳到复堆河内,让其自行产卵繁殖供河蟹食用,并适当投喂一些浸泡过的小麦、玉米等饵料。
7~10月是河蟹生长旺盛期,每日投喂植物性饵料量不必限制,投喂螺蛳肉、蚌肉、鱼虾、屠宰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为蟹体重的2%。
蜕壳前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蜕壳素,或蛋壳粉、骨粉、虾壳粉等含钙多的饵料,蜕壳时不要在暗岛上投食,防止河蟹因觅食而残杀“软壳蟹”。
北方稻田养蟹的技术
北方稻田养蟹的技术在东北稻田养殖的蟹,主要以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为主,因原产地于中国,且两只大螯上密生绒毛而得名。
水稻和河蟹可以共生并且有很好的互补效益。
首先水稻是多分蘖植物,植株繁茂,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和栖息场所。
而河蟹的活动可以疏松土壤,摄食水稻杂草,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环境;其次,水田的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温适宜,有利于河蟹的生长。
同时,水稻施用的肥料促进了水草、水生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长繁殖,为河蟹提供了丰富的食料。
而河蟹的排泄物和剩余的饵料,在经水稻提供营养的同时,也促进了土壤改良,减少肥料施用量,提高水稻产量;再次,稻田养殖河蟹时,经常用生石灰、高锰酸钾等消毒剂,也减少了水稻病害的发生;最后,河蟹对农药非常敏感,因此养河蟹的稻田有利于生产有机稻谷,从而提高了水稻的商品价值。
但是北方稻区养蟹时,因为春季水温低,水稻的生育期短,河蟹的生长期受到限制,河蟹长得小,其商品价值低。
而且养殖技术要求高,养殖环境的设施要求严格,成本增加。
具体做法如下:一、养蟹稻田的工程建设养蟹稻田的工程建设有两项,一是放蟹到稻田前暂养的暂养池工程,二是稻田的田间工程。
1.暂养池工程。
为了提高河蟹的成活率,从外地购来的扣蟹先进行暂养。
一般准备的暂养池面积是养蟹水稻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
暂养池可利用稻田边沟、小池坑塘等地。
暂养池要平整,池深1.5米,保持30~50厘米水位,以便扣蟹栖息和活动。
暂养池最好700平方米为一格,进排水要自成体系。
2.稻田田间工程。
田间整地时,要挖环形、田字或井字形沟。
一般在离稻田埂1米处,挖0.5米深、0.5~1米宽的环形沟,环沟面积占整个水稻面积的5%~10%。
挖环沟的土方叠在埂上形成坝埂,并夯实。
田间工程的目的是增加水深和水量,调节水温,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设置防逃避墙、防涝、巡池、投饵和河蟹栖息,便于回捕。
3.防逃设施工程。
防逃是稻田养蟹的关键环节之一。
坝埂要坚实,高0.7~0.8米、顶宽0.5米、坡度1︰1.25。
北方稻蟹种养技术要点
北方稻蟹种养技术要点北方稻田是中国北方农业的主要耕地类型之一,也是重要的稻田生态系统。
与南方稻田不同,北方稻田常常会出现待耕田畴中含有不同程度的荒草、淤泥、石块等杂质,且泥壤硬度较大,对稻田养护和利用增加许多难度。
因此,对于北方稻田的蟹种养护技术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包括蟹苗及种质的选育、特定的养殖场地、科学的饵料及营养物质配比以及优良的养殖手法等方面。
以下列举几个关键要点,希望能对北方稻田蟹种养护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助益。
一、蟹苗及种质的选育在北方的高寒地区,如何让螯蟹适应低温环境是关键。
同时,为了让螯蟹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选育优良的螯蟹品种也是至关重要的。
种苗的选育需要对螯蟹的体型、生长周期、食欲、泥道建设等方面进行精选,并利用遗传育种技术提高蟹苗产量和品质。
二、特定的养殖场地建立螯蟹养殖场需要选择潮湿、肥沃的水、泥壤等适宜条件的地方,建造特定的蟹池,使螯蟹能够自由进出,并进行泥道的建设,以保证螯蟹食欲和生长发育。
同时,需要认真保持水质的清洁、含氧水平的升高以及有机物的定期清除等,以保证稻蟹健康、生长良好。
三、科学的饵料及营养物质配比稻蟹属于杂食类动物,在采食方面较独特,青菜、豆腐、小鲜虾等均是它们非常喜欢的美食。
总体来说要保证膳食的多样化、富有营养//以及在加入食物时严格控制食物的质量与量。
为了保证蟹体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需要编制科学的饵料配方,控制食物的纤维含量,适量添加碳水化物、蛋白质等成分,保证能够提供蟹体所需的各类营养成分。
四、优良的养殖手法关于蟹种养护技术而言,选择合适的养殖手法也非常重要。
常见的养殖方法有盆养、堤养、湾养、池塘养等多种。
其中一些养殖方法相关的技术操作包括:保持水质稳定。
保持水质的清洁并且的定期换水,提供充足的氧气,并且保持稳定的水温,以保证螯蟹的健康生长。
定期清除残饵。
饲料会在水中分解产生有机物,如果长期不处理,这些物质会对螯蟹的健康造成威胁。
喂食和饵料管理。
合理的饲养量和饲料类型可以有效提高螯蟹的成长速度,并且体质更健康。
稻田蟹养殖技术
稻田蟹养殖技术
1概述
稻田蟹也叫田蟹,是一种在水稻田生长的螃蟹,是民间的美食。
随着人们对稻田蟹的重视,稻田蟹养殖业也越来越兴盛。
稻田蟹的养殖需要特定的技术,下面将介绍稻田蟹养殖技术。
2种苗选育
选择生长在深水稻田中的田蟹作为种苗,颜色要呈现出深红色,身体要硬壳厚,相互胸甲近似大小,铁钳灵活有力,同时种苗要做好隔离悬挂,以防止其他种群的干扰和疾病传播。
3繁殖技术
稻田蟹的繁殖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自然交配繁殖,另一种是人工繁殖。
自然交配主要依靠蟹群自行繁殖,人工繁殖需要将成年螃蟹分别放置在单独的钳龛中,一般会在稻秧长到4-8叶时放置,重要的是保证其饮食,同时对寄生在身上的寄生虫要及时清除。
4养殖
温度和水质是稻田蟹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一般要控制在20℃左右,水质也要保证纯净、清澈,不含有毒物质。
喂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喂食蟹嫌弃的食物会降低蟹的食欲,而喂食太多又会造成水质的污染。
遵循适量喂食的原则即可。
5疫病治理
稻田蟹的疾病主要有白环病、红螯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红色、变形、破损等。
在治理这些病的时候,要做好卫生防疫,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和适量的饲料,同时对患部进行药物治疗。
同时,也要遵循顺畅的动物检疫流程,如有必要向检疫部门求助,避免疾病扩散和危及其他螃蟹。
6结语
以上就是关于稻田蟹养殖技术的介绍,要想在养殖中获得成功,就需要多加关注和耐心,同时遵循科学的养殖流程。
只有做好了喂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工作,稻田蟹的养护才会更加顺畅和高效。
稻田养蟹的技术措施
稻田养蟹的技术措施稻田养蟹是一种整合了水稻种植和蟹类养殖的农业生产技术。
利用水稻田作为蟹类的活动场所和觅食场所,通过水稻的生长和蟹类的捕食、肥料利用等相互作用,实现了水稻和蟹类的良性互惠共生。
下面将介绍稻田养蟹的技术措施。
1.选择适宜品种:稻田养蟹宜选用适应田间湿润环境的蟹种,如稻田蟹、沟蟹等。
这些蟹种对湿润环境适应性强,能更好地在稻田中生存和繁殖。
2.育苗阶段管理:在稻田中进行蟹苗育苗时,应选用适应水质环境的蟹苗,并通过降低水稻密度以提供更好的生长空间,避免植株对蟹苗的影响。
同时,加强水质管理,保持稻田水质清洁。
3.适时放蟹:在稻田中适时放养成蟹后,需加强水稻田泥土和根系保护。
在蟹开始活动之前,可以加盖网罩或搭建简易栅栏,隔离蟹类对水稻的破坏。
4.控制水位:稻田养蟹过程中,需要适时控制水位。
在蟹类换壳、产卵、抓食等特定阶段,适当提高水位,创造适宜环境;在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需要降低水位,以避免蟹类对水稻造成损害。
5.饲料管理:适当控制稻田中的水稻密度,使水稻植株之间有足够的空间,方便蟹类活动和觅食。
可以适量添加水稻秸秆、麦麸和其他植物残渣作为蟹类的饲料。
同时,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提供蟹类觅食和藏身的场所。
6.疾病防治:加强对稻田养蟹中的常见疾病的防治。
定期检查稻田水质、蟹体健康状况和稻田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水质、加强水稻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7.垂直管理:利用稻田中不同生长层次的空间特征,实现稻田与蟹类的垂直管理。
比如,在水面上层放养螃蟹,而在水下层放养鲫鱼等鱼类,使稻田生态更加丰富和复杂。
8.高效循坏利用:利用稻田中蟹类的活动和排泄物以及蟹苗的剩余部分,作为肥料供给给水稻。
通过将蟹苗养在稻田中,将水稻田变为一个生态循环的农田系统。
总之,稻田养蟹是一种能够实现水稻和蟹类共生的农业生产技术。
通过合理管理水稻和蟹类,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互补作用,达到增加农田产值、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稳定和水稻健康生长的目的。
稻田蟹的养殖方法
稻田蟹的养殖方法稻田蟹的养殖方法稻田蟹,又称河蟹,是中国南方地区的特色水产养殖项目。
其肉质鲜美,且营养丰富,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高品质水产品。
而对于养殖业者来说,稻田蟹的养殖是一项赚钱效益极高的项目。
本文将按照种苗选育、养殖环境、养殖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介绍稻田蟹的养殖方法。
一、种苗选育蟹苗的选育是稻田蟹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目前市面上蟹苗主要由小龙虾养殖户和有专业孵化基地的水产养殖公司提供。
一般而言,从具有孕卵的螃蟹中采集卵粒,孵化出稚蟹,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饲养,等到蟹苗达到一定规格后方可销售。
在选购蟹苗时,应该确保蟹苗各项指标符合规范,如体型饱满、壳硬、爪子有力、没有缺陷等。
同时,也要注意选择质量较高的品种,比如广东小鲵、哈密蟹、南洋鲑等。
二、养殖环境稻田蟹为淡水螃蟹,其养殖环境应以稻田为主。
首先要选用良好、肥沃的土壤,清理沟渠和杂草,并打好稻田造田设施。
同时,还需要掌握其适宜的水质条件,如温度、PH值、溶氧度,保证蟹苗的生长和发育。
三、养殖管理稻田蟹的养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饵料管理饵料主要以稻谷为主,也可适量添加豆类、蛋白质饲料等。
蟹苗的饮食量和周期应随其生长状况调整,以保证其健康的生长。
2. 环境调控稻田蟹对养殖环境的温度、PH值、水位、溶氧度等参数要求较高,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应适时做好调控。
如控制水位,调整水温,增加氧气。
3. 疾病防控蟹苗易受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危害,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进行疾病预防和控制。
如定期检查螃蟹身体状况,切勿使用过期或不合适的饲料等。
四、疾病防控稻田蟹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如绒毛病、霉菌感染、腌渍等疾病。
应尽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比如调整养殖环境、使用消毒剂、分离和隔离患病螃蟹。
综上所述,稻田蟹的养殖方法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螃蟹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只要种苗选育、养殖环境、养殖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做好,在充分挖掘市场需求的情况下,稻田蟹养殖也能够成为一项高效盈利的水产养殖项目。
稻田养蟹技术
稻田养蟹技术一、养蟹稻田的选择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交通便利保水力强的田块,尤其是田埂不能漏水。
一般可选择中低产田进行稻田养蟹,增产增效更加明显。
二、稻蟹工程的建设稻田养蟹的田间工程应按蟹、稻共生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和养殖技术等条件,合理设计、科学施工。
其主要是挖好一套蟹沟,加高加固四周田埂。
l、开挖一套蟹沟。
蟹沟通常由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三部分构成。
环沟一般在稻田的四周离田埂2一3米左右开挖,沟宽2-4米,深1-1.5米,坡比1:2,其总面积占大田面积的10一15%左右。
田间沟又称畦沟,主要供河蟹爬进稻田觅食、隐蔽用,视田块的大小在稻田中间开挖3-5条宽50-70Cm,深30-40cm的田间沟,田间沟与环构相通,其形状可为"十、井、半"等形。
暂养池主要用来暂养蟹种和收获商品蟹的。
有条件的可利用田头自然沟、塘经整理后作蟹的暂养池,也可利用稻田的进排水渠道改造而成,其方法是将排水渠道外一侧的渠边加高加固,达标准后便可结合使用。
没有的话就在稻田的一端或一角开挖100-150m2,深1.5m左右的暂养池。
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的总面积不超过大田总面积的20%。
2、一般的田埂低。
矮、小,保持的水位低,为了养好河蟹须将田埂加高加固,并压实夯牢,大块的土要粉碎,不能在埂中留有缝隙,造成漏水逃蟹。
加高加固的田埂可防止汛期溢水和鱼蟹逃逸。
3、进排水系统建设。
进排水口用管道较好,水管内外都要用网包好,中间更换两次,网眼大小根据河蟹个体大小确定。
特别注意的是管道与田埂之间不能有缝隙,应用水泥浇灌、夯实。
否则,进排水时如有细微水流,都会引起蟹种的逃逸。
三、防逃设施建设1、钙塑板防逃墙选用抗氧化能力较强的钙塑板,沿养蟹稻田四周埋设,通常钙塑板高60-70cm,埋人士中10一20crn,高出地面50cm,用木桩或竹桩支撑固定,细铁丝扎牢,接头处要紧密,不能留有缝隙,四角作成圆弧形。
稻田蟹养殖技术
稻田蟹养殖技术
稻田蟹是一种生长在稻田中的淡水蟹,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稻田蟹养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水质管理、饲料配制、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稻田蟹养殖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水质管理
水质是稻田蟹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稻田蟹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稻田蟹适宜生长的水质为PH值在7.0-8.5之间,水温在20℃-30℃之间,水深在20cm-30cm之间。
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调整水质,保证水质稳定。
二、饲料配制
稻田蟹的饲料主要包括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
植物性饲料包括稻草、豆饼、玉米等,动物性饲料包括鱼粉、虾皮、蚯蚓等。
在饲料配制过程中,要根据稻田蟹的生长阶段和数量,合理配制饲料,保证稻田蟹的营养需求。
三、疾病防治
稻田蟹容易感染多种疾病,如白点病、黑斑病等。
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疾病防治,定期检查稻田蟹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
病。
四、养殖技巧
稻田蟹的养殖技巧包括选种、放养、捕捞等。
在选种过程中,要选择健康、体型健壮的稻田蟹,放养时要注意密度,避免过度放养,捕捞时要注意方法,避免损伤稻田蟹。
稻田蟹养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养殖,才能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
稻田蟹养殖方法北方
稻田蟹养殖方法北方前言在北方地区,稻田蟹的养殖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农业养殖方式。
稻田蟹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对农田的生态系统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北方地区稻田蟹养殖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给农户朋友们带来一些帮助。
稻田蟹的选择和引种首先,在进行稻田蟹的养殖之前,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蟹种进行引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稻田蟹品种有红蟹、河蟹、青壳蟹等。
在选择蟹种时,要考虑该品种的适应性、产量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做出选择。
引种时,我们可以选择购买已经种好的稻田蟹苗种,也可以选择自行孵化苗种。
无论是购买还是自行孵化,都需要提前准备好苗种垂钓池或者育苗网箱,并将其放置在合适的稻田或稻田边沟中。
稻田蟹的池塘建设稻田蟹需要有适宜的生长环境才能保证其良好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在进行养殖之前,我们需要对池塘进行一定的改造和建设。
首先,要选择一个面积适中的池塘。
然后,对池塘进行清淤和提高池底的粘土含量,以保持池水的稳定性。
同时,还要做好水源和排水系统的规划,保证水质的清洁和池塘的稳定。
稻田蟹的饲料和喂养管理稻田蟹的饲料主要以水生动植物为主,如稻谷、水草、小鱼等。
我们可以将稻谷和水草等放入稻田中,让蟹自行觅食。
此外,还可以根据蟹的需求适量投喂小鱼等蛋白质丰富的饲料。
在喂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避免过度喂食导致水质恶化和蟹群之间的争夺。
同时,定期清理池塘藻类和水生植物,保持水质清洁。
稻田蟹的疾病防治在稻田蟹的养殖过程中,疾病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爆发,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要保持稻田蟹的生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定期清理池塘和更换水源,及时清除死蟹和污染物。
其次,要加强稻田蟹的饲养管理和健康监测。
定期观察稻田蟹的行为和体态,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在必要时请教兽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稻田蟹的收获和销售稻田蟹的收获和销售是养殖的最终目标。
在稻田蟹的成长期结束后,我们可以将其捕捞出来,清洗并进行分级。
稻田蟹种培养关键技术
稻田培育蟹种是稻渔综合种养生态农业的较佳模式,实践证明,每亩稻田可收获有机稻谷300-400kg,育成100-200只/kg的蟹种300kg左右,亩纯效益可达8000-10000元,比单纯种稻或育蟹种增效5000元以上。
根据笔者多年的试验、示范经验,现将稻田培育优质蟹种的实用操作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稻田的选择与准备1.稻田条件。
培育蟹种的稻田要求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任何污染源;交通、水电、通讯及生产、生活设施配套。
2.规模面积。
最好集中连片,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优质蟹种生产基地,有利于树创品牌和蟹种销售。
根据基地地形和规模,每个育蟹种稻田单元面积5-10亩,以长方形、东西走向为佳,池埂坡比1:2-3。
3.田间工程。
开挖的土方用于加高加固田埂,使稻田能保持水深达到1.2m左右。
稻田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开挖时池底形成5%左右的比降,有利于蟹种捕捞。
建独立的进排水系统,用PVC软管安装进出水口,并用60-80目筛绢网制成套,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和蟹种逃逸。
4.防逃设施。
在田埂底脚用窗纱网做成第一道防逃网,网脚下方埋入土中30cm,上端用硬质塑料缝合成倒檐。
在田埂上用硬质钙塑板等材料安装第二道防逃墙,高40-50cm。
田埂斜坡用密眼网片建成护坡,有利于防逃和控制杂草生长。
5.机械配套。
配备抽水机泵,通过明渠或管道通达各单元。
育蟹种的稻田离底部15cm安装微孔管或散气石,连接主管由罗茨鼓风机供气。
最好在对角处各安装1台水车式增氧机,便于形成微流水,保持溶氧充足。
二、蟹苗的选购与放养1.药物消毒。
蟹苗进池前半个月,田内进水30cm,每亩用生石灰150kg或含氯量为28%以上的○成汉高陈威宋长太漂白粉100kg兑水后全池泼洒消毒。
新开挖稻田需事先加满水浸泡2天左右,然后放掉,并连续数次,以消减稻田中的农药残留。
往年育蟹种的稻田需用药物杀灭留存的懒蟹和小龙虾等甲壳类敌害。
2.水草移植。
北方稻蟹种养技术要点
北方稻蟹种养技术要点一、选育优良品种在北方地区进行稻蟹的种养,首先要选育适应北方气候和水质条件的优良品种。
通常选择的品种有河蟹、坛子蟹等。
这些品种在北方地区养殖的适应性较强,具有抗病性好、生长快、肉质好等优点。
二、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是养殖稻蟹的第一步。
北方地区的稻蟹养殖通常选择背靠山丘或丘陵坡地,地势稍高、周围地势相对平坦、水源充足,这样有利于稻蟹的生长和繁殖。
三、改良水体环境稻蟹是一种喜欢生活在清洁、流动的水体中的动物,在养殖过程中要确保水质清洁、氧气充足。
为了改善水体环境,可以进行水体净化,采用植物净化、曝气和过滤等方式,提高水质的清洁度和氧气含量。
四、科学投料养殖稻蟹要科学投料,根据稻蟹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配比饲料。
通常可以采用幼蟹粉、小米、杂粮等为主要饲料,适当添加水生植物、活虾、鱼饲料等,这样可以满足稻蟹的营养需求,促进其生长发育。
五、注意稻田管理稻蟹养殖通常与稻田种植结合进行。
在稻田管理中,要注意适时灌溉、松土、施肥等工作。
稻田的灌溉要保持稳定的水位,不要有过多的积水或过高的矮水,以免影响稻蟹的生长。
松土和施肥要注意适量,不宜过多,以免水质污染。
六、合理密度养殖稻蟹的养殖密度要根据养殖场地的大小、水质的好坏、品种的繁殖力等因素来确定。
通常来说,养殖密度不要过高,以免稻蟹之间产生竞争,影响其生长和繁殖。
一般每亩水面养殖3000-5000只稻蟹为宜。
七、定期清理饲料残渣定期清理饲料残渣是保持水质清洁的重要措施。
稻蟹饲料经过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残渣,如果不及时清理,会造成水质污染,影响稻蟹的生长和养殖效果。
要定期清理饲料残渣,保持水质清洁。
八、防治病害稻蟹容易发生疾病,因此要注意防治病害。
通常可以采用保持水质清洁、增强养殖密度、合理投喂饲料等方式来提高稻蟹的抗病能力。
定期检查稻蟹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九、注意养殖水温北方地区的稻蟹养殖水温较低,稻蟹比较适应较低的水温。
稻田养蟹技术有哪些?
稻田养蟹技术有哪些?螃蟹是一种大家比较喜欢吃的水产品,一般常见的是池塘养殖,随着绿色养殖的发展,稻蟹共生的模式渐渐流行起来,也就是说水田里不仅可以种植水稻,还可以养殖螃蟹,双管齐下,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1、选稻田:选水源没有污染,排灌水方便,保水能力强,田埂不漏水的田块当养蟹稻田。
2、养殖田改造:(1)、挖蟹沟:在离田埂3米左右的地方挖宽度在2米-4米,深度在1米-1.5米,坡度有45度的环形蟹沟。
挖完环形沟以后,中部田块做畦沟,畦沟的宽度要在55厘米-75厘米,深度需要35厘米-45厘米。
挖完畦沟之后,在田边挖一个深度在1.5米,面积在150平方米的暂养池。
挖完环形沟、畦沟、暂养池以后,这些沟之间的埂要加固加高,以防螃蟹逃跑。
(2)、进、排水口建造:进水口和排水口的管道质量要好,管内和管外都要用网包住,网眼的大小要跟着螃蟹的大小调整。
3、防逃设施:在稻田的四周用水泥板围起来,水泥板在地面上的高度要在50厘米-60厘米,每个水泥板顶部要设置向内缩的檐,以防螃蟹翻过水泥板逃跑。
4、种水稻:(1)、施基肥:在栽苗之前,先在田里施6000斤-7000斤/亩农家肥和300斤/亩饼肥。
(2)、栽苗密度:每1丛可以栽3株-4株苗,每亩可以栽2万丛-3万丛,1亩地只保留5万株苗。
5、买蟹种:蟹种需要选体质好,大小相近,行动敏捷,没有损伤,没有病的。
买蟹种的时候,需要查看它们的产地和来源,还要看一下里面有没有混入性成熟的蟹,有的话,就要及时的挑出来。
6、投放蟹种:(1)、在投放之前,用稻田里的水喷蟹种几遍,让它们进田之前,适应一下田水,以免突然水质变化太大,而导致死亡。
(2)、放养蟹种之前,需要用药剂清洗一下幼蟹,这样可以消灭一些有害菌和寄生虫。
(3)、小型田每亩可以放养4公斤-5公斤幼蟹;中型田可以放养6公斤-7公斤;大型天可以放养8公斤-10公斤。
小型田=1亩产120只每公斤的蟹20公斤;中型田=1亩产30公斤的;大型田=亩产50公斤以上的。
稻田蟹养殖技术大全
稻田蟹养殖技术大全概述:稻田养蟹,采用种植稻谷和养殖螃蟹相结合的模式,优势互补,这样可**田地产量。
稻田蟹养殖首先要选择好稻田,做好设施建设,其次要适时放养种蟹,再次就是要加强饲养管理,最后到收货季节要及时收货。
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下稻田蟹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选好田块,搞好养蟹配套设施建设。
养蟹的稻田要求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底质为黏土、保水性能较好的田块,面积以3-4亩为宜。
稻田养蟹蟹沟的开挖可参照稻田养鱼,沟宽1.5-2m,沟深lm,呈“田”字形。
稻田四周用钙塑板或其他材料建好防逃墙,建好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要用聚乙烯网布密封,冉建.道竹栅,并加盖网,防止河蟹从进、排水口逃跑。
所有这些设施建设都要在幼蟹放养前搞好。
二、适时放养蟹种栽好水稻,适时放养蟹种。
养蟹的稻田,宜选用耐肥力强、秸秆坚硬、不易倒伏、抗病害的丰产水稻品种,采用宽行密株栽插,并适当增加田边栽插密度,发挥边际优势,增加水稻产量。
蟹种的放养规格以每千克40-60只的为好,亩放20-30kg,也可放规格为每千克lOO-200只的,亩放10-15kg,要求当年都能达到上市规格:幼蟹要求规格整齐,肢体齐全,体质健壮,以**放养的成活率。
三、稻田蟹的饲养管理调控好水质稻田养蟹的饵料投喂方法、全年投饵量、每天投饵量、投喂次数,均可参照池塘养蟹的办法进行规划布局和组织实施。
要在稻田中增放~些绿萍、浮萍等,7-9月份,除投喂南瓜、小麦、黄豆等植物性饵料外,还要有计划地投喂一些小鱼小虾、猪血、蚕蛹、螺蚬、蚌肉等动物性饵料,以满足河蟹生长的需要。
四、及时收获搞好暂养越冬稻田养蟹在9月中、下旬捕捉,捕捉的方法有放水捉蟹,夜晚徒手捕捉以及诱捕等。
河蟹收获后要及时出售或暂养。
如果稻田养的蟹种,捕获后选择池塘口较深、水质条件较好的作为越冬池,进行暂养或越冬,留作来年发展养蟹的蟹种用。
五、注意事项1、清田消毒田块整修结束,每亩用生石灰30~35公斤泡成乳液,全田泼洒,以**敌害和病菌,补充钙质。
北方稻蟹种养技术要点
北方稻蟹种养技术要点北方稻蟹是一种优良的经济蟹种,具有肉质鲜嫩、价值高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青睐。
下面是北方稻蟹种养技术的要点。
一、选种要求1. 选种对象:选择健康、体型壮实、活动力强的蟹苗作为种质,蟹苗尽量选购幼苗,养殖户最好在养殖季节之前就进行蟹苗的选购。
2. 选种标准:选择个体完整、无损伤的蟹种,壳面光滑,腹部完整,蟹脚齐全,四肢发达。
蟹体表面无明显的豆粒状斑点,肢体灵活,蝌蚪呈虮螯状。
3. 选种比例:妊娠母蟹与非妊娠母蟹株要进行科学的配种,提高苗种的品质。
选择3-4只妊娠母蟹与1只非妊娠母蟹配种,以增加种苗的质量。
二、养殖池塘建设1. 选择适宜的环境:北方稻蟹喜欢栖息在水稻田或鱼塘里,选择水质清澈、富含有机质的水域作为养殖池塘。
控制水质优良,过度饲养和污染是造成稻田蟹养殖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水域准备工作:在池塘中适量撒播良种水稻,为蟹类提供蟹饲料和掩体,有助于稻田生态系统的建立。
3. 养殖池塘培养:种植适合稻田蟹生活的水生植物,如水花束、鹅肠菜等,为蟹类提供栖息的场所。
加强对水体的保护和管理,保持稳定的水位、水温和水质。
三、科学饲养管理1. 合理饲喂:饲养蟹类需要合理的饲料搭配和科学的饲喂方法。
北方稻蟹主要以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和鱼类为食物,养殖户根据生态环境调整蟹类的饮食结构,以保证蟹类的健康成长。
2. 控制饲料量:在饲喂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蟹类的饲料量,避免浪费的还要防止过度饲养造成水体污染。
3. 定期清理池塘:定期清理和整理养殖池塘,清除多余的水草和杂物,保持池塘的水质清洁,有助于提高蟹类的生存环境。
四、疾病预防和治疗1. 疫病防治:蟹类可能会感染一些疾病,如红螯病、灰霉病等。
养殖户要做好疫病的预防工作,监测水质和蟹类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消毒,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2. 抗生素使用:如果蟹类出现疾病,养殖户可以适量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要遵守抗生素的使用规定,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抗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田蟹养殖技术大全
一、选择养蟹稻田
选好田块,搞好养蟹配套设施建设。
养蟹的稻田要求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底质为黏土、保水性能较好的田块,面积以3-4亩为宜。
稻田养蟹蟹沟的开挖可参照稻田养鱼,沟宽1.5-2m,沟深lm,呈“田”字形。
稻田四周用钙塑板或其他材料建好防逃墙,建好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要用聚乙烯网布密封,冉建.道竹栅,并加盖网,防止河蟹从进、排水口逃跑。
所有这些设施建设都要在幼蟹放养前搞好。
二、适时放养蟹种
栽好水稻,适时放养蟹种。
养蟹的稻田,宜选用耐肥力强、秸秆坚硬、不易倒伏、抗病害的丰产水稻品种,采用宽行密株栽插,并适当增加田边栽插密度,发挥边际优势,增加水稻产量。
蟹种的放养规格以每千克40-60只的为好,亩放20-30kg,也可放规格为每千克lOO-200只的,亩放10-15kg,要求当年都能达到上市规格:幼蟹要求规格整齐,肢体齐全,体质健
壮,以提高放养的成活率。
三、稻田蟹的饲养管理
调控好水质稻田养蟹的饵料投喂方法、全年投饵量、每天投饵量、投喂次数,均可参照池塘养蟹的办法进行规划布局和组织实施。
要在稻田中增放~些绿萍、浮萍等,7-9月份,除投喂南瓜、小麦、黄豆等植物性饵料外,还要有计划地投喂一些小鱼小虾、猪血、蚕蛹、螺蚬、蚌肉等动物性饵料,以满足河蟹生长的需要。
四、及时收获
搞好暂养越冬稻田养蟹在9月中、下旬捕捉,捕捉的方法有放水捉蟹,夜晚徒手捕捉以及诱捕等。
河蟹收获后要及时出售或暂养。
如果稻田养的蟹种,捕获后选择池塘口较深、水质条件较好的作为越冬池,进行暂养或越冬,留作来年发展养蟹的蟹种用。
五、注意事项
1、清田消毒田块整修结束,每亩用生石灰30~35公斤泡成乳液,全田泼洒,以杀灭
敌害和病菌,补充钙质。
2、水稻插秧,应采用宽行密株栽插,适当增加沟四周的栽插密度,可发挥其边际优势,
增加产量,并可防止沟壁坍塌。
3、适时放养蟹种,在水稻插秧后7~10天,选用大小一致的蟹种,亩放300~500只。
4、稻田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通常以饼粕作追肥**。
尽可能减少追肥次数,尤其要减少化肥的追肥次数和数量。
确定需要采用化肥作追肥时,宜用尿素,不宜用碳铵,每次每亩用量控制在7.5~10公斤以内。
5、水稻田的田面需经常保持3~5厘米深的水,不任意改变水位或脱水晒田。
如确需晒田时,只能将水位下降至田面无水,也可采用分次进行轻晒田,以防止水体过小而影响河蟹生长。
6、病害防治河蟹对农药的毒性比鱼类更敏感,因此稻田养蟹必须严格控制使用对河蟹毒性强的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