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短文两篇》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13. 短文两篇ppt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13. 短文两篇ppt

四、提醒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20好21样年的春!季 人教版语文
18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10
综合技能提升
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107页 第6-9题。
6. 作者以书信形式、朋友身份与青年谈“读书”这 一话题,有何好处? _____X_·_4_·_3___亲__切__自__然__,__易__于__让__人__接__受__,__让__青____ _年__在__不__自__觉__中__接__受__自__己__的__观__点__和__建__议__【__内__容__】___ _【__主__】__,__给__读__者__以__教__益__【__客__】__。_______________
19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短文两篇》教学课件(共39张PPT).ppt

《短文两篇》教学课件(共39张PPT).ppt

第三节
深入探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三 深入探究——文章精讲
1.《不求甚解》一文分析了陶渊明怎样的读书态度,请指出“不求 甚解”的两层含义。
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读书要诀在于“会意”。
含义: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 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 点,而要了解大意。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二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方面(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方面(“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 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方面(“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1)《谈读书》语言风格平易流畅, 灵活地穿插比喻、排比、类比的修辞手 法,充分随意的特点。
(2)《不求甚解》语言平易亲切, 娓娓而谈,用语简约,生动形象。
第四节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四 课堂小结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书籍是我们成 长的精神食粮,所以我们要“好读书”,但古 今中外的书籍浩如烟海,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 也是读不完的,所以我们要读书要有选择。希 望同学们在学了这篇文章后能反思自己的读书 态度和方法,在借鉴别人读书方法的基础上, 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二 整体感知——作家作品
《燕山夜话》是马南邦的杂文集。1961 年作者《北京晚报》要求,贯彻党的“双百” 方针,利用工作之余为《燕山夜话》撰写的 152篇专稿,主要是知识性的杂文,内容丰富, 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旗帜鲜明,议论 风生,也能切中时弊;短小精炼,语言流畅。 是利用杂文形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有益 尝试,颇受人民的欢迎喜爱。

语文:4.15-《短文两篇》课件(人教版九年级-)

语文:4.15-《短文两篇》课件(人教版九年级-)
5S现场管理培训公司概述:职业院校5S管理内容指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纪律)。 6s管理咨询 职业院校5S管理推行 6s管理咨询 一、课堂常规5S指 6s管理咨询 课堂纪律、睡觉人数、学生桌椅摆放、上课礼仪、下课礼仪、教室清洁。 6s管理咨询 课堂纪律:指上课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规范是否合乎学校校规和纬创班5S管理规定的要求。本项按"优、良、差"三个等级来进行评定与填写。 6s管理咨询 睡觉人数:指上课过程中学生睡觉的人数,填写人数即可。 6s管理咨询 学生桌椅摆放:指学生桌椅摆放是否整齐、一致。本项按"优、良、差"三个等级来进行评定与填写。 6s管理咨询 上课礼仪:指上课后,各班师生要严格按照《某职业中学5S管理规定》的上下课格式化要求,每节课起立后老师清理人数并问好。 6s管理咨询 步骤: 6s管理咨询 (1)老师:上课; 6s管理咨询 (2)值日生:起立; 6s管理咨询 (3)老师:人数; 6s管理咨询 (4)值日生:应到多少人,实到多少人(此时,如果有未到的学生应问明原因,有重大情况的应向学校有关领导反应情况。此外,任课老师要重点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是否做到位,课桌椅是否按要求归位放好,学生穿戴是否符合要求等等); 6s管理咨询 (5)老师:同学们好; 6s管理咨询 (6)学生:老师好; 6s管理咨询 (7)老师:请坐。本项按"优、良、差"三个等级来进行评定与填写,如果当时未检查到本项内容时不予填写。 6s管理咨询 下课礼仪:指上课后,师生要严格按照《某职业中学5S管理规定》的上下课格式化要求,每节课起立后老师清理人数并问好。 6s管理咨询 步骤: 6s管理咨询 (1)老师:下课; 6s管理咨询 (2)学生:起立(老师在说再见之前,应先检查所有学生的5S是否保持良好,如有问题应即时提出并解决); 6s管理咨询 (3)老师:同学们再见; 6

第13课《短文两篇》课件(共3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3课《短文两篇》课件(共3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3、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 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竽充数”辩
《培根随笔》摘抄
“幸运中并非没有诸多的忧虑与灾祸,而厄运中也不乏种种的慰藉与希望。”说明在
幸运中的人不能得意忘形,说不定下一秒钟就有灾难;在厄运中的人不能灰心丧气,或
所以,读书广,才能广泛的得到效益,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独具一格!
尽早把阅读当作一件人生大事 余秋雨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 庸就十分困难。
何谓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平庸者什么也不缺少,只是无感于外 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终极道义的神圣,生命涵义的丰富。而他们失去的这一切, 光凭一个人有限的人生经历是无法获得的,因此平庸的队伍总是相当庞大。黄山谷说过: “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平 庸的写照。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
(第一层次)读书的几种目的
• 怡情 • 傅彩 • 长才
说说同学们什么时候读书为了怡情的愉快体验?
多读书,不但口才好,而且写作时文采也会 特别好,有这种体验吗?
读书真的能长才吗?为什么这世上还有很多书
呆子?看看作者是如何进行道理论证的!
(第二层次)各种各样的读书方法
说说你自己最为得意的读书方法!!!
短文两篇
谈读书
不求甚解
预习检查
怡( yí )情 统筹(chóu) 藻(zǎo)饰
狡黠( xiá ) 诘(jié)难
要诀( jué )
蒸馏( liú ) 劝诫( jiè) 滞( zhì)碍
吹毛求疵( cī ) 豁( huò )然贯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件(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件(31张ppt)
解析:A没有语病。 B项,主语残缺,可以将“随着”删除; C项, 一面对两面,“保护得好”和“损失的大小”不对应,“好”后加 上“坏”; D项,句式杂糅,“关键在于……”和“……起到了决 定性的作用”杂糅,可将“关键在于”删除。
不求甚解
马南邨
邓拓(1912—1966),原名 邓子健、邓云特,福建福州人 ,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 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 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他还 是一位书画收藏家。 代表作:《燕山夜话》
《三家村札记》(与 吴晗、廖沫沙合作)
马南邨
本文选自《燕山夜话》。1961年,我国正处 于暂时经济困难时期,邓拓应《北京晚报》要求, 的要求,遵照毛泽东同志倡导的“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的方针,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后来结 集成书。
1.“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首先,要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只有“好读 书”,才能谈到“不求甚解”这个问题。
2.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哪两层意思?
一是表示虚心,因为读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应 承认自己“不求甚解”;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而要了 解大意。
3.本文是一片驳论文,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2.找出文中的一些观点,并体会作者是如 何论证观点的?
示例 观点一: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先举例论证,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最后加以归纳。
3.分析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①读书弥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 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②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①作者要批驳的靶子是什么?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②作者是如何批驳别人的观点的?
先全面解释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不求甚解”的含义,以 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了否定。 ③在批驳的过程中树立了自己怎样的观点? 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 反复阅读。

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件第4单元-短文两篇 谈读书

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件第4单元-短文两篇 谈读书

谈读书新知导入读书有径。

著名作家刘心武有所谓“狼式读法”,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目十行,匆匆翻页,颇似“狼吞”;“牛式读法”,即不但细嚼慢咽,而且通过反刍,再加以精磨详研;“猫式读法”,即慎重选择,分清良莠,吸取精华,抛弃糟粕。

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谈读书》,看看培根教给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新知讲解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积累文中精辟的语句。

2.学习文中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新知讲解作者简介: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毕业于剑桥大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他的散文对英国乃至全世界影响都很大。

他的作品风格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警辟,启人深思。

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随笔》共58篇,是英国文学中的首创体裁。

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培根随笔》: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主要内容:阐述哲学、伦理处世之道以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 名言警句:①知识就是力量②美者犹如夏日蔬果,易腐难存③在事情初起之际抓住最佳时机,绝对是至高无上的智慧。

典型情节:《谈读书》论述了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谈美》阐明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不足之处:尽管《培根随笔》能教给人们很多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的知识,但作者毫不隐瞒的贵族立场,男权视角和某些近乎市侩哲学的功利主义思想,应该摒弃。

作品简介新知讲解注音及读读写写 怡()情 统筹( ) 藻( )饰 狡黠() 诘( )难 要诀( )蒸馏( ) 滞( )碍吹毛求疵()练达 枝节 涉猎 聪颖高谈阔论 味同嚼蜡 诸如此类yí chóu zǎo xiá jié jué l iú zhì c ī 新知讲解多音字注音:嚼 咀嚼() 味同嚼蜡() jué jiáo 新知讲解怡情:文采藻饰:诘难: 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要诀: 使心情愉快。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优质PPT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优质PPT课件
读书的方法 1.读书时应注意什么?
不可存心诘难作者
读书注意事 项
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不可只为寻章摘句, 应推敲细思。
三个“不可……”构成排比句式,强调读书时应注意的 事项,增强了语势。
精读细研
2.作者提到读书的方法有哪些?运用了什么手法?怎样论述的?
选读
浏览
读书方法
精读
摘要
与讨论、作 文结合起来
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 味同嚼蜡矣。比喻论证
九年级语文下册
13 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高尔基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对我们非常重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往往可以收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短文两篇》, 看看培根和马南邨教给了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驳论点:抓住敌论点中的错误直接批驳。 ②驳论据:指出敌论据中的虚伪、错误而证明其论点的荒谬。 ③驳论证: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揭穿对方的 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其逻辑不能证明论点,论 点不能从论据中推出。 (2)间接批驳——驳立结合
知识备查
4.一般论证思路 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即摆出敌论(树靶),然后针对
用“自然花草”比喻人天生的才干,“修剪移接”比喻读 书学习,形象地论证了读书和经验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通俗 易懂。
精读细研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对比论证
用“鄙”“羡”“用”三个字,极为准确而又深刻地分析 了不同人对读书的不同态度,通过对比突出了正确的读书目的 ——用书,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滞碍】 【练达】 【要诀】 【狂妄自大】 【因小失大】 【开卷有益】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13课 《短文两篇》 (共27张PPT)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13课 《短文两篇》 (共27张PPT)

出版《中国救荒史》,引起史学界注意。1961年在
《北京晚报》副刊上以马南邨笔名开辟“燕山夜话” 杂文专栏。又与吴晗、廖沫沙以“吴南星”笔名在
《前线》杂志上开设《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因面
对现实而产生很大影响。他的作品涉猎很广,杂文独 树一帜,有针砭时弊的批判性,并且把知识、趣味融
于一炉,具有学者杂文的独特魅力。
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
一、新课引入
马 南 邨
︽ 不 求 甚 解 ︾
——
一、新课引入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 、邓子建、邓 云特。笔名马南邨、于遂安、卜无忌等。福建福州人。
1929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政法系。1931年转入上海
法政学院经济系,从事中共地下活动。1934年插班 到河南大学历史系,开始研究中国经济史。1937年
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这几句话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
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
二、新课讲解
句段品味
2.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
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
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 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二、新课讲解
读准字音
怡( yí )情 诘( jié )难 滞( zhì )碍 统筹( chóu) 藻(zǎo )饰 狡黠( xiá )
要诀( jué ) 蒸馏( liú ) 劝诫( jiè ) 吹毛求疵( cī ) 豁( huò )然贯通

咀嚼( jué ) 味同嚼蜡(jiáo )

好读书( hào ) 读好书( hǎo )
二、新课讲解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PPT教学电子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PPT教学电子课件

(3) 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 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合作 探究
理解文 本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 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1) 本层第一句指出读书要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 迷信书本和寻章摘句。
(2) 对不同的书,作者主张用不同的方法来读。
学情 诊断
积累字词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
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滞碍:不通畅。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自主 探究
感知整 体
作者围绕“读书”这一话题,作了哪些论述?
①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自主 探究
初步感知
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模式是: 竖靶子——批靶子——摆观点
合作 探究
整体感知
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第1段):竖靶子,提出观点——盲目地 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第二部分(第2~4段):追根溯源,分析陶渊明的 读书态度,阐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合作 探究
合作 探究
理解文 本
找出文中你认为富有哲理的句子, 谈谈你对这些句子的认识。
(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用“自然花草”比喻“人的天性”,将“修剪移接”比喻 “求知学习”,这是为了论证“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 语言形象生动,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
合作 探究
理解文 本
②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 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③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 咀嚼消化。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件(共73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件(共73张PPT)

教材分析
①《谈读书》和《不求甚解》是随笔、杂文,也属于一般 的议论性文章。《谈读书》探讨读书的目的、价值及应持的 态度;《不求甚解》阐发阅读鉴赏的方法。
②两文语言风格各具特色,《谈读书》多用整句,句式整 齐,用语雅致,精美凝练;《不求甚解》全用散句,语言严 谨,简洁质朴,通俗易懂。两文论证方式互为补充,前者是 立论文,后者是驳论文。两文还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另外, 两文出现的警句式的语言也值得积累。
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单元目标
人文主题:读书与鉴赏 语文要素: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思辨的方法; 发现疑难问题,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学习 文中介绍的文艺欣赏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欣 赏实践中。
13 短文两篇
CONTENTS

14 山水画的意境

15 无言之美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13 短文两篇
预 习:
1.反复朗读《谈读书》和《不求甚 解》,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内容。
2.完成预习提示②:阅读课文,初 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画出引发你思 考的语句,以旁批的形式记下自己的感 悟。
导入课文:
苏联文学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 类进步的阶梯。”宋代理学家朱熹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无论对于人类发展还是个体成长,读书 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我们来学 习两篇关于“读书”这一话题的文章。
论证观点的材料即论据,可以是历史事件、生 活事例或统计数据等,也可以是理论道理、民间 谚语、名言警句,即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小结: 积累的读书警句可以丰富我们对读书的认知。区分观点
和材料是读懂论述性文章的前提。
活动二:认识议论方式
环节一:比一比 画一画
《谈读书》和《不求甚解》两文提出 论点的方式一样吗?两位作者是怎样摆 明观点、论证观点的?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优质课件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优质课件

讨论:“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
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 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 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因为“会 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
(2)释新意——陶渊明的读书观 读书态度:虚心,别骄傲自负 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 读书方法:不咬文嚼字,前后贯通
不 求 甚 解
作者名片
பைடு நூலகம்
马南邨(1912—1966),福建闽侯人,
邓拓 ,______ 当代 作家。代表作有文论集 本名______
《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 ,杂文集《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等。
背景链接
《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20世纪60年代
文章开头作者开门见山摆出要批驳的靶子接着就?不求甚解?的出处指出陶渊明这句话的两层含义继而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这就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13 短文两篇
新课导入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 营养品。
反面论证
比喻论证
天生才干 读书
自然花草 学习如何修剪移接
形象地论证了读书和经验的作用及其 相互关系,通俗易懂。
对比论证
鄙 羡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 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 用 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鄙”“羡”“用”三个字准确而深刻地 分析了不同的人对待读书的不同态度,通过对比 突出了正确的读书目的——用。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之《谈读书》 课件(29张PPT)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之《谈读书》 课件(29张PPT)
14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 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 方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论证。“自然花草”比喻人天生的才干;“修剪移
接”比喻读书学习。用“自然花草”可以“修剪移接”比喻读书 学习可以“补天然之不足”,这样使语言表达具体形象,论述的 道理通俗易懂。
21
培根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随笔对英国以至世界影 响都很大。培根的随笔,风格平易流畅,笔法灵活, 语言警辟。系统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方法, 同时归纳读书的重要作用,以此鼓励人们多读书。 全文好似一篇谈话,富于针对性,是一位洞察世事人 情的饱学之士,对世人的谆谆告诫。
22
4
读书这一话题是我们谈论得最多的了,因为我们 就是伴着馥郁的书香一天天成长的。读书让我们增长 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取得了进步。那么,我们该用 什么样的心态去读书?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读书呢?今 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读书》,与英国杰出的哲 学家培根进行一次“读书”的对话。
5
02 课文精解
6
liàn( 练 )达
要jué( 诀 )
7
➢ 1.怡情:使心情愉快。 ➢ 2.傅彩:增添光彩。 ➢ 3.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 4.矫:做作,不真实。 ➢ 5.学究:迂腐的读书人。 ➢ 6.鄙:看不起。 ➢ 7.诘难:诘问,为难。 ➢ 8.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局限于
文字的推求。
8
➢ 9.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 10.滞碍:不畅通。 ➢ 11.吹毛求疵: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 12.阐证:阐述论证。
《谈读书》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但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就 是一个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7《短文两篇》课件(共61张PPT).ppt

17《短文两篇》课件(共61张PPT).ppt
人——儒雅
文本探究
正面,实写 写了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
反面,虚写 写了主人不受世俗羁绊
事——高雅
文本探究
1.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室不陋?
景——环境清幽 人——人物不俗 事——情趣高雅
文本探究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丞相,著名政治家; 子云,即扬雄,西汉著名文学家:他们都是历史上名声显赫 的人物,一个在政治上建立奇功,一个在文学上很有造诣。 他们都是古代名贤
孔子作为万世师表,他的话语更具有雄辩的力量。作 者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引证“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在文中起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作用,有力表现陋室主 人甘居陋室而不以为陋的品质。
写法探究
全文没有一个字直接表明作者的志向,却又处处可以 读出他的远大抱负,请问这种表现手法是什么?
托物言志
1.定义: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等 2.作用:增强表达的生动形象性,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引出主旨
文本探究
“上”,“入”,化静为动,写出“苔”“草”的神态,也将外 景引入室内,为下文写室中人、室中事做好了铺垫。
对偶,景——幽雅
一绿,一青,色彩鲜明,彰显“苔”“草” 的色泽,也映衬出陋室环境的幽雅。
文本探究
欲知其人应知其友。既然谈笑的、 往来的都是些知识渊博的贤友,“陋室” 主人的德才之高,自然不言而喻。
铭文的特点: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
作者简介
诗仙:李白 诗佛:王维 诗魔:白居易 诗豪 诗鬼:李贺 诗圣:杜甫
诗史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
字:梦得
“刘柳”:柳宗元 组合
“刘白”:白居易
背景介绍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 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 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 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 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 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第13课《短文两篇》课件(共28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3课《短文两篇》课件(共28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阿城的《棋王》
课后作业
读过文本之后,你有哪些收获?在以 后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你 会如何去面对呢?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 文章,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悟。
三、比较异同、深入理解两篇短文,巩固、内化议论性文章阅读策略
《谈读书》《不求甚解》这两篇短文在论述角度、写作方法等方面有 哪些异同?请思考并完成下面表格。
课文 《谈读书》
论述角度
写作方法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不求甚解》
课文 相同之处
论述角度 不同之处
写作方法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情境导入
请谈谈对自己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的书籍并 分享阅读体会。
短文两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并把握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 2.梳理课文的论述思路,学习作者的说理艺术。 3.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思考读书的意义,认识读书 的价值,.读准下列生字的读音。
觉得开卷。
整体感知
课文第1段出现了三次“不求甚解”。查词典,看看今 天我们是如何理解“不求甚解”的?
预设:陶潜在《五柳先生传》中写“好读书,不求甚解”,意 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个大 概,不求深刻了解。
整体感知
回顾《再塑生命的人》,想想其中的“不求甚解”对应的 是文中哪一种含义?
预设:在追根溯源,从原初的语境中找寻“不求甚解”本来 意义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一是读书态度要虚心,不要骄做自 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二是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 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家庭作业
课文中有不少名言警句,读一读并摘抄下来。 背诵《谈读书》。
第二课时
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初步了解两篇短文内容、理解 作者观点并梳理其论述思路的基础上,对这两篇文章进行比 较阅读,巩固、内化一般议论性文章的阅读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的方法 1.读书时应注意什么?
不可存心诘难作者
读书注意事 项
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不可只为寻章摘句 ,应推敲细思。
三个“不可……”构成排比句式,强调读书时应注意的事 项,增强了语势。
精读细研
2.作者提到读书的方法有哪些?运用了什么手法?怎样论述的?
选读
浏览
读书方法
精读
摘要
与讨论、作 文结合起来
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 ,味同嚼蜡矣。比喻论证
第三,运用对比说理。例如,文章开头从正面论说了读书的 目的,接着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
板书设计
谈读书
读书的正确目的 读书的方法 读书的作用
对比论证
立 论
比喻论证
第二课时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培根的《谈读书》 ,聆听了培根对读书的高论。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 学习《短文两篇》的另一篇文章《不求甚解》,看 看马南邨对“不求甚解”有什么新解。
wàng
狂妄自大
预习检测 多音字
jué 咀嚼 嚼
jiáo 味同嚼蜡
juàn 书卷
卷 juǎn 翻卷
hào 好读书 好
hǎo 读好书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怡情】 【傅彩】 【观察】 【文采藻饰】 【学究】 【诘难】 【味同嚼蜡】
涂上色彩。文中指给言辞增添光彩。 指迂腐的读书人。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诘问,为难。 使心情愉快。 修饰文辞,使之富有文采。 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这篇随笔采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 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正确方法及读书的重 要作用,引导人们通过认真读书完善自我。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感悟一:读书的方法,或浏览,或泛读,或细读,根据不同的 内容和自己的阅读爱好,读书的方法也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 。每种读书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对于教材中的课文,我认为 应该“咀嚼消化”,读得“深”一点儿。对于课外书,我认为可 以泛读,增加阅读量,实现“海量阅读”的目标。但不管怎样,读 书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广泛涉猎,只有“读书破万卷”,才 能“下笔如有神”。
精读细研
方法指导
比喻论证的作用及答题模式
作用:用容易理解和浅显的具体事物来比喻不易理解 和较深的事理,具有形象性,能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 ,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而更有说服力。 答题模式: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比作××, 证明了××的观点,将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 象、浅显易懂,从而更具有说服力。
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 书要反复阅读。
精读细研
1.再读课文,作者是如何批驳别人的观点的?
先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陶渊明“ 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 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了反驳。
精读细研
2.作者在批驳对方论点、树立自己论点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 几种论证方法?请举例分析其作用。
知识备查
议论文知识
1.论证的方式: 立论和驳论。 2.什么叫驳论文? 驳论是指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错误的 反动的见解和主张。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就是驳论文。 驳论可以是鲜明地反驳一个错误的观点,也可以是就别 人论述的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看法,或提出质疑,进行商榷。
知识备查
3.批驳的方法 (1)直接批驳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感悟二:《谈读书》是培根哲学智慧和治学经验的结晶。 文中的观点很精辟,见解很深刻,特别是“读书可以塑造人的 性格,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这一观点,实乃真知灼见。因为 读书,我们从狭隘走向宽容,从无知走向通达,从单调走向丰 富,从自我走向宇宙。我发自内心地道一声:我爱读书!
写作特色
①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20世纪60年代初,邓拓应 《北京晚报》之约,撰写《燕山夜话》专栏杂文。这个专栏的杂 文从古人读书治学、科学研究、生产活动等方面为我们总结和介 绍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还对现实中的各种不良现象和错 误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提出了批评,对青年的学习给予了指导 。一篇篇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文章,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哲理 ,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对当时的杂文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就是针对有些人对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曲解而写的一篇驳 论文。
精读细研
方法指导
对比论证的作用及答题模式
作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往往能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 质。运用这种方法,能够突出事物的对比性,也就是 说这种对比,可以有力地证明论点。 答题模式: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X与Y的对比 ,鲜明、有力地证明了Z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精读细研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玫瑰树》。培根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 ,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他 反对经院哲学,强调通过实验去揭示自然界的秘密,获得知识 ,并认为“知识就是力量”。他在《随笔》中写了对世家子弟 的“社会的与道德的劝言”,内容涉及哲学思想、处世之道等 。共中《谈读书》犹如一位睿智老人对晚辈的谆谆教诲:要多 读书,读书是有好处的。
两篇短文都是议论文,在思想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谈读书的;在写 法上有所不同,一是立论、随笔;一是驳论、杂文。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 机智,作文使人准确。运用了排 比的修辞手法。
精读细研
读书的作用 1.读书有哪些作用?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能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2.作者是怎样论证读书的作用的?
首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六门学科知识对人的不同作用,然 后归纳出论点:“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接着运用比喻论证,论证读 书可以弥补精神上的缺陷,就像运动袪除身体百病一样;最后运用举例 论证,列举了各门学科知识的作用,最后作结:“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 ,皆有特药可医。”
用“自然花草”比喻人天生的才干,“修剪移接”比喻读 书学习,形象地论证了读书和经验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通俗 易懂。
精读细研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对比论证
用“鄙”“羡”“用”三个字,极为准确而又深刻地分析 了不同人对读书的不同态度,通过对比突出了正确的读书目的 ——用书,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预习检测
读一读

chóu zǎo
xiá
怡情 统筹 藻饰 狡黠
jié
jué
诘难 要诀
liú
蒸馏
jiè
劝诫
zhì
cī huò
滞碍 吹毛求疵 豁然贯通
cūn
马南邨
càn
王粲
kōuBiblioteka 死抠预习检测 读一读liàn
zhī
练达 枝节
liè
涉猎
jiáo
zhū
味同嚼蜡 诸如此类
juàn
开卷有益
yǐng
聪颖
kuò
高谈阔论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马南邨(1912—1966),新闻记者、政论家 、杂文作家。原名邓拓,福建闽侯人。1944年 初,他主持编辑了我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主要作品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 》、杂文集《燕山夜话》、诗词集《邓拓诗词 选》等。与吴晗、廖沫沙合写杂文《三家村札 记》。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合作探究
1.“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
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 ”,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 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
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因为“ 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
合作探究
2.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哪几层意思? 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应承
敌论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批驳(射靶)。 反驳对方的论点,从论据和论证方法上找问题。 反驳对方的论点,要注重分析,把理讲透,使人信
服,不能扣大帽子。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要批驳的靶子是什么?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2)在批驳的过程中树立了自己怎样的观点?
……
整体感知
2.认真品味这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然后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论述 了读书这一主题。
(1)
读书的目的
(2)
读书的方法
(3)
读书的作用
精读细研
读书的目的 1.读书要有哪些目的呢?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正面论证
读书费时过多 文采藻饰太盛 全凭条文断事


反面论证
学究
①驳论点:抓住敌论点中的错误直接批驳。 ②驳论据:指出敌论据中的虚伪、错误而证明其论点的荒谬。 ③驳论证: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揭穿对方的 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其逻辑不能证明论点,论 点不能从论据中推出。 (2)间接批驳——驳立结合
知识备查
4.一般论证思路 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即摆出敌论(树靶),然后针对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滞碍】 【练达】 【要诀】 【狂妄自大】 【因小失大】 【开卷有益】
重要的诀窍。 读书有好处。 不通畅。 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 极端的自高自大。 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
预习检查
成语积累
【高谈阔论】 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吹毛求疵】 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认自己“不求甚解”。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于一点,而要
了解大意。
合作探究
3.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不求甚解”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为某一 局部而放弃整体。所以“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 ,很不认真。因此,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合作探究
4.《谈读书》和《不求甚解》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和写法上有 何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