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豫灾实录(饥饿的河南)

合集下载

1942年河南大灾荒史实

1942年河南大灾荒史实

1942年河南大灾荒史实1942年河南大灾荒史实北京日报2012-12-03第二十版杨海中1943年2月《大公报》社评:看重庆,念中原!近日,随着影片《一九四二》的上映,有关1942年河南大灾荒的信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很多人感到吃惊:70年前的抗日战争时期还有这样悲惨的事。

但是,这场导致300万人死亡的大灾荒是真实存在的,是有史料可查的。

笔者搜集研究相关材料,撰写此文,希望其有助于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这场灾荒的真相。

《大公报》记者眼中的河南景象1942年秋,抗日战争进入了艰苦的相持阶段。

初冬,刚从武汉大学毕业的张高峰作为《大公报》记者,满怀着抗战激情来到河南前线。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陇海路上河南灾民成千成万逃亡陕西……火车载着男男女女像人山一样,沿途遗弃子女者日有所闻,失足毙命,更为常事……”九朝古都洛阳已没有一丝的繁华景象,满眼见到的都是“苍老而无生气的乞丐”。

同时,他也看到了另一景象:拿着柳条抽打灾民的警察、强逼纳粮的保甲长。

1943年2月1日《大公报》刊登了他写的报道《豫灾实录》,“今日的河南已有成千成万的人正以树皮(树叶吃光了)与野草维持着那可怜的生命……灾旱的河南,吃树皮的人民,直到今天还忙着纳粮!”2月2日,时任《大公报》社长的王芸生结合报道撰写社评《看重庆,念中原!》:“河南灾情之重,人民遭遇之惨,大家差不多都已知道……而尤其令人不解的……荒灾如此,粮课依然,县衙门捉人逼拶,饿着肚纳粮,卖了田纳粮。

忆童时读杜甫所咏叹的《石壕吏》,辄为之掩卷叹息,乃不意竟依稀见之于今日的事实。

”“我们生活在天堂一般的重庆,重庆无冬,人们已感近几天的寒冷。

尽管米珠薪桂,重庆还很少听到饿死人,一般人家多已升起熊熊的炭火;而在河南,朔风吹雪,饥民瑟缩,缺衣无食,又有多少同胞冻馁而死……看重庆,念中原,实在令人感慨万千!”在重庆的蒋介石看到《大公报》后勃然大怒。

2月2日晚,他下令《大公报》停刊三天,以示惩戒。

民国时期报人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

民国时期报人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

民国时期报人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摘要】本文以我国新闻史上著名报人王芸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王芸生在《大公报》时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从新闻客观公正性、担负社会责任等五个方面分析其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旨在为当下新闻从业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王芸生新闻专业主义办报实践王芸生是既张季鸾之后新记《大公报》的第二任总编,是我国新闻史上一位著名报人。

在他的领导下,《大公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笔者认为,这与《大公报》的办报方针,以及王芸生领导下的《大公报》整体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是密切相关的。

以王芸生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民国时期报人们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

一、追求新闻自由王芸生作为一名职业报人,新闻自由是其坚定的信念。

对于新闻自由他有许多自己的认识。

他认为,新闻自由对国家与社会有着“清明政治”、“各国间的关系必能相当稳定,而消饵许多争斗及危机①”的重要意义。

他提出,对新闻媒体与工作者来说,新闻自由不仅是权利,也是义务:“新闻自由,是新闻记者的本分要求,这等于要求一种权利。

但权利不应该是片面享受的,我们还应该忠实地尽到我们的义务……敢说、敢做、敢担当,是自由人的风度;敢记、敢言、敢负责,是自由报人的作风。

新闻自由应该如此求,也应该如此用。

②”不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王芸生都没有放弃过对新闻自由的执着。

他带领新记《大公报》抗争新闻检查,呼唤新闻自由,不论结果是什么,他都坚定自己的信念。

对于王芸生来说,新闻自由是他的梦想与追求。

可惜在当时,新闻自由也只能是王芸生的一个梦而已。

在1948年9月1日《大公报》发表的社论《九一之梦》中,王芸生描绘了一个“记者们不必服膺中国圣人的忌讳主义”,唯有“真理”和“正义”为衡量记者标准的理想社会。

可惜,究其一生,王芸生也未见到他梦想中的社会。

二、坚持报人报刊的独立地位民国时期有许多报人都意识到了报纸只有保持独立的地位,才有可能以新闻为本位、发出独立的声音。

《大公报》从张季鸾时代开始坚持的“四不”原则,更是以独特的方式较为完整的表达了媒体必须独立、自主和中立的理念。

仗义执言的新闻人——张高峰及《豫灾实录》发表的前前后后

仗义执言的新闻人——张高峰及《豫灾实录》发表的前前后后
[ 2 ] 刘晖. T w i t t e r : 微博客 时代 的到来[ J ] . 传媒 , 2 0 0 9 ( 1 0 ) . [ 3 ] 孙卫华, 张庆 永. 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 传媒观察 , 2 0 0 8 ( 1 0 ) .
[ 4 ] 许 卓. 微 博 客 的传 播 优 势 及 发 展 前 景[ J ] . 新 闻前 哨 , 2 0 1 0 ( 1 ) . [ 5 ] 金永 生, 王睿, 陈 祥 兵. 企 业 微 博 营 销 效 果 和 粉 丝 数 量 的短 期 互 动模 型[ J ] . 管 理 科 学, 2 0 1 1 ( 4 ) .
口 鲍 涵
张 高峰 , 原 名 张之 俊 , 1 9 1 8年 出生 于 天津 市 宁河 说 话 。 县。1 9 4 0年 , 张高 峰开 始担 任 《 大公 报 》 西J i 』 通信员。 同年 日军 入 侵热 河 .热河 省 主席 汤 玉麟 在 报 纸 1 9 4 3年 2月 1日, 《 大公 报 》 刊 出张 高 峰 的通讯 《 豫 灾 上 慷 慨 陈词 , 表 示 誓死 捍卫 祖 国领 土 , 而后却 望 风逃 实 录》 。 次 日, 王芸 生作 社评 《 看 重庆 , 念 中原 ! 》 , 触 怒 窜 。 将 热 河拱 手 让 给 日本侵 略者 。张 高 峰气 愤至 极 。 蒋介 石 , 《 大公 报 》 被停 刊 3天 , 张高峰 被捕 。 写 了《 可杀 的汤 玉 麟 》 刊登 在 天 津 《 中南 报 》 上, 这是 张 高 峰 曾说 : “ 作 为 一个 新 闻记 者 。我 的信 条 是 忠 于新 闻 的事实 , 敢为 大众 疾 苦仗 义执 言 。 ” [ 1 ] 盯随着 电影 《 一 九 四二 》 的上 映 , 1 9 4 2年 河南 灾 荒 在 各 方 面

1944年河南百姓为何帮助日军缴杀活埋5万多国军

1944年河南百姓为何帮助日军缴杀活埋5万多国军

[键入文字]1944 年河南百姓为何帮助日军缴杀活埋5 万多国军导读:汤恩伯部向豫西撤退时,“历史性一幕”发生了:豫西山地的农民举着猎枪、菜刀、铁耙,到处截击这些散兵游勇,后来甚至整连整连的解除他们的武装,缴获他们的枪支、弹药、高射炮、无线电台,甚至枪杀、活埋部队官兵。

5 万多国军士兵,就这样束手就擒。

媒体对1942 年发生在河南灾荒的披露,打破了蒋介石的全盘布局,他对三千万子民生命的漠视,最终失去了所有人民。

1943 年,在美国《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白修德看来,这是他人生中的转折之年,也是“所有记忆中最为刻骨铭心”的一年。

此前,他是蒋介石忠实的拥趸,称其为“团结的象征,人民的偶像”,他认为“中国想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必须在极权统治下再坚持一段时期才能成熟地步人民主社会”,并为此不遗余力地高调赞扬中国军队,呼吁美国对华援助;此后,他对蒋介石的评价变为:“这/畜/生……牺牲了无数个中国生命,我为此痛惜不已。

”这一年,心灵遭受重击,导致巨大转变的绝不止自修德一个人。

这一切源于此年二月重庆《大公报》刊载的一篇报道。

回忆起这篇报道,晚年自修德说:“1942年是大旱之年,我们在重庆得知,河南的农民正在濒临死亡。

”“饥饿的河南”1942 年冬,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4 岁的天津小伙张高峰,刚从武汉大学政治系毕业,就被《大公报》派往河南担任战地记者。

从陕西入河南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陇海路上河南灾民成千成万逃亡陕西……火车载着男男女女像人山一样,沿途遗弃子女者日有所闻,失足毙命,更为常事……”到了昔日繁华的洛阳街头,跃人张高峰眼帘的是更加悲惨的景象,到处都是“苍老而无生气的乞丐”,“他们伸出来的手,尽是一根根的血管;你再看他们全身,会误以为是1。

河南大饥荒写作文素材

河南大饥荒写作文素材

河南大饥荒写作文素材1938年5月,抗战进行到激烈的阶段,日军将中国军队逼得节节败退,步步紧逼重要的中原重镇——郑州。

当时的蒋介石为了阻挡日军西犯,企图“以水代兵”,密令在郑州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汹涌的黄水奔腾向东南奔腾而下,夺淮入海。

这成功地达到了阻止敌人进攻的目的,但是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黄水所到之处,一片泽国。

黄河决堤后受灾的人超过了一千多万,死亡人数近百万。

可是这场人为的惨无人道的暴行并未就此结束,由于黄河改道和泛滥,在黄泛区的人民此后遭受了更深重的苦难。

这其中最惨烈的,就是1942年在河南爆发的大饥荒。

在这场饥荒中,受灾死亡人数高达300多万,境内哀鸿遍野。

饥荒爆发首先是由于黄河决堤改道引发的旱灾,和后来爆发的蝗灾,天灾虽然无法避免,但是历史经验表明,只要有迅速到位的救灾举措,灾难是可以缓解而不会加剧的。

但是当时蒋介石政府的作为,把这场天灾加重成了人为的旷日持久的人间惨剧。

这显示出了当时国民党内的腐败,和政府的无能。

一、领导人蒋介石的漠视1、为求自保,假装毫不知情1942年爆发惨的绝人寰的大饥荒第一次呈现在毫不知情的公众前,已经是1943年初了。

记者张高峰第一次在当时影响力颇大的《大公报》上发表了《豫灾实录》一文,全文大面积地披露了当时灾区的惨景,并且随后发表的社论也将矛头直指蒋介石政府和当时上层显贵的奢侈。

蒋介石在看到报道后不仅没有立刻着手进行救灾,反倒是勃然大怒,不顾社会舆论和反响,公然将《大公报》停刊三天。

蒋介石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河南自1942年中就开始爆发饥荒,到1943年初已经是哀鸿遍野,死孚遍地了,当时的蒋介石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为了回避其炸开花园口所造成的恶果,和保住其军事力量和统治地位的目的,他始终抱着装聋作哑和封闭消息的态度。

河南一直都是全国的出兵纳粮的大省,如果承认其灾荒进行救助的话,不仅要耗费大量财力,还势必要影响到对军粮的征收。

直到1943年3月底美国记者白修德在亲身考察过河南的灾难以后,在《时代》周刊上刊登了《等待收成》一文。

1942河南大饥荒:300万人死亡,人吃人的“野兽世界”

1942河南大饥荒:300万人死亡,人吃人的“野兽世界”

1942河南大饥荒:300万人死亡,人吃人的“野兽世界”011942年,一种大雁拉的屎、大雁屎,成了许多苦难的河南人眼中的香饽饽。

这一年入春以来,河南全省连续干旱,《河南省志》对此的记载是,1942年全省各地普遍“大旱”、“秋绝收”:“安阳苦旱,二麦未收,秋禾盈尺又未结实;淇县山丘颗粒未收;洛宁二麦收成不佳,早秋旱死,晚秋未出土。

”从通许、伊川、偃师、汝阳、密县、郑州、尉氏、许昌、睢县、西华、桐柏、南阳、唐河到新蔡,广大的尚未沦陷于日寇之手的国统区,干旱、绝收,正如可怕的瘟疫一般,蔓延了自古以来便是多灾多难的河南大地。

田地几乎绝收,于是,树叶、杂菜等平时给牲畜吃的东西,眼下也成了饥民们的美味;蒺藜、柿饼这些平时觉得难吃的东西,价格也在不断飞涨;榆树皮能扒的,也被扒得精光用来填肚,对此,当时熬过了光绪三年(1877)大饥荒的老人们有经验,他们说,吃了草根树皮,即使熬过了这个年景,也是要病死的。

实在没有吃的了,大雁屎也开始走香起来。

熬过了1942年这场大饥荒的河南偃师老人韩雷松回忆说,大人们告诉他,大雁的粪便是可以吃的,因为大雁吃的是粮食,拉的屎,里面有不少还没消化完的粮食籽,这种说法,在1942年的河南非常流行,无数已然饿得两眼发昏的人们,已经顾不得脏和臭,只要有,就敢吃。

▲河南灾民正在刮树皮吃。

对此《偃师县志》记载:“民国三十一年(1942)春夏,大旱,二麦歉收。

7月,蝗灾、风灾,粮食收获仅一至二成,人多以树皮、草根、观音土、雁屎充饥。

灾民19万,外逃及死者难以数计。

这次灾荒为60年间所罕见。

”河南《巩县县志》也有这样的记载:“民国三十一年,大旱,几近绝收,加之日军侵略酿成大灾,农民多以树皮、雁屎、观音土充饥。

”据当时河南赈灾会统计,当时巩县饿死19100人,逃荒至少达8万多人。

《河南省志·人口志》中也记载,1940年,河南全省人口是3067万;到1942年,只剩下2798万人;1943年,剩下2595万人;到1944年,人口更是降至2471万人。

民国时期的河南大饥荒

民国时期的河南大饥荒

民国时期的河南大饥荒民国时期的河南大饥荒1942年,河南发生一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这场灾难从春天开始,一直延续到1943年。

在这次大饥荒中,有300多万人成为饿殍。

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一九四二》,讲述1942年河南大饥荒人们逃难的故事。

温故1942,从当下出发的镜头聚焦70年前的那场灾难,那段被遮蔽的心酸,淹没在岁月灰烬中的国难,清晰地展现出来。

历史链条中的的中原饥馑,饿殍、难民、地方官员、各级军官、传教士、记者等人物在历史的舞台登场,抗日战争、自然灾害、百姓生计、官员腐败等重大历史事件一一呈现……战乱天灾袭击中原大公报记者秉笔直书1938年,为了阻挡日军,蒋介石密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形成了400多公里的黄泛区。

河南肥沃的土地顿时成为一片泽国,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89万死亡者的姓名,随着1938年那次花园口决堤,刻满了黄河两岸。

花园口决堤在军事上打乱了侵华日军的部署,为国民政府赢得了喘息之机,阻止了日军的西进,使得中原地区又多守了六年而没有沦陷,保证了大后方的安全。

对于河南的百姓来说,损失惨重。

刚刚度过水深火热之后的4年,一场天灾人祸袭击了河南大地。

1942年河南全省遭到旱灾,秋粮完全绝收。

大旱导致蝗虫遍地,蝗虫过境后,大地连一点绿色都不留。

在大面积受灾和饿死人的情况下,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发出十万火急的电报,中原大地“赤地千里”,“哀鸿遍地”,灾民“嗷嗷待哺”。

蒋委员长根本不相信河南有灾,认为省政府虚报灾情。

政府向这个地区所征的实物税和军粮任务不变。

有什么样的领导,就会有什么样的下属。

国民政府驻河南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副司令长官汤恩伯,仍强征军粮,几乎掠走了农民所有的收获。

农民手中没有丁点儿余粮,不到年底,已有大批村民饿死。

活着的人们,踏上了逃荒要饭的漫漫征途。

战乱,天灾,人祸,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蔓延。

当时,汤恩伯兼任第一战区副司令,以三四十万军队驻河南等地。

豫南大灾,汤部仍大事扩军,部队素质良莠不齐。

5万多国民党军在河南被缴械活埋真相

5万多国民党军在河南被缴械活埋真相

5万多国民党军在河南被缴械活埋真相5万多国民党军在河南被缴械活埋真相2011-12-23 10:12 来源:腾讯网如此背景之下,当局严密的新闻封锁,《大公报》的停刊,张高峰的入狱,也就不足为奇了民心的反噬《大公报》和《时代》对于河南灾情的披露,让蒋介石陷入国际舆论压力之下。

为堵人非议,蒋介石派中央勘灾大员张继、张厉生二人前往灾区视察。

根据张仲鲁回忆,此二人来到河南,先召开一个小会宣示“中央德意”:一方面,救灾、军粮是两件事情,灾要救,但不能为救灾减免军粮;另一方面,不应对灾荒夸大其词、过分宣传,以免影响抗战士气、混乱国际试听……总之就是赋税一个子都不能少,舆论上正面文章要正面做、反面文章也要正面做。

二张告诫河南官场:诸君受党和领袖抚育栽培提拔才有今日,一定要“实事求是”。

“二张回去后,把缩小了的情形报告蒋介石后,蒋介石才决定拨给河南法币1.2亿的救灾贷款”。

即使是这点杯水车薪的钱,也被河南省政府秘书长马国琳和省银行行长李汉珍扣下用来做投机倒把买卖,一直拖到1943年麦快熟时才买了一批发霉的麦子发给灾民,而截至彼时,河南至少已经饿死了三百万人。

这个数字,被当时的河南官方统计为:1602人。

“我们知道,在河南农民的心底,有一种暴怒,要比死亡本身更酷烈;我们也明白,政府的勒索,已使农民的忠诚化为乌有”。

从河南回到重庆的白修德,看着重庆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内心涌起无限悲哀:“重庆谁也不相信我们,直到一年后日军在这全部的插曲内,最后加上历史性的一幕。

”“历史性一幕”发生在1944年春夏之交。

这一年,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受到重创后,孤注一掷在中国发动空前规模的“一号作战”,意欲打通直通南方的大走廊。

历时38天的战斗中,日军5万余人的兵力,打垮了40万人的国军,豫中30多个县城被日军占领。

汤恩伯部向豫西撤退时,“历史性一幕”发生了:豫西山地的农民举着猎枪、菜刀、铁耙,到处截击这些散兵游勇,后来甚至整连整连的解除他们的武装,缴获他们的枪支、弹药、高射炮、无线电台,甚至枪杀、活埋部队官兵。

温故一九四二

温故一九四二

走进历史:对一场灾难的考察
• 一)灾民情形 • 二)政府应对 • 三)中国的记者 • 四)外国势力 • 五)救灾
灾情
——据《大公报》记者《豫灾实录》
• 河南是地瘠民贫的省份。抗战以来三面临敌,
人民加倍艰苦;偏在抗战之最艰难阶段,又 遭天灾。 • 今春三四月间,豫西遭雹灾,遭霜灾,豫南 豫中有风灾,豫东有的地方遭蝗灾。 • 入夏后,全省三月不雨,秋交有雨,入秋又 不雨,大旱成灾。
记者肉眼所见的“真实”
• 灾民的穿戴和携带——穿的最好的衣服;带
着他们家中最值钱的东西。 • 有的带上了一座老式座钟,连时间都带走了。 • 逃荒方式:扒火车和徒步行走 • “整整一天,沿着铁路线,我见到的便是这 些由单一的、一家一户所组成的成群结队一 眼望不到头的行列。”
饥饿主宰了一切:卖人
• 许多人用刀子、镰刀和菜刀剥树皮。 • 当树皮、杂草、干柴也没得吃时,人们开
倒的。
• 可见其平日心情。
5)蒋与他的参谋长的矛盾
• 蒋与美军上将史迪威将军在战争战略和个
人信任间都发生了严重的矛盾。
还有很多这样的困境和矛盾……
• 这时,出现一个地方省(当时中国30多个省)
的旱灾,显得那么无足轻重。
• 死掉一些本来就无用、是社会负担的老百姓,
不会改变历史的方向;
• 而蒋在上层政治的重大问题上处理稍(SHAO)有
死呢?”
二个外国记者的路线。
• 白修德在《探索历史》一书中,描述了他和
福尔曼1943年2月的河南之行。 • 他们的行走路线:从重庆飞抵宝鸡;乘陇海 线火车由宝鸡到西安,到黄河,到潼关,进 入河南。为防止日本人炮击,在潼关换乘手 摇的巡道车。整整一天,到洛阳。再骑马到 郑州。最后由郑州搭乘邮车返重庆。 • 所走的正是难民逃难的反方向。

大公报:豫灾实录(饥饿的河南)

大公报:豫灾实录(饥饿的河南)

大公报:豫灾实录(饥饿的河南)大公报:豫灾实录(饥饿的河南)豫灾实录 .发表于1943年2月1日的《大公报》。

这篇报道最初的题目叫《饥饿的河南》,张高峰愤怒地指出:“灾旱的河南,吃树皮的人民,直到今天还忙着纳粮!”——————————————“兵役第一”的光荣再没有人提起,“哀鸿遍野”不过是吃饱穿暖了的人们形容豫灾的凄楚字眼。

记者首先告诉读者,今日的河南已有成千成万的人正以树皮(树叶吃光了)与野草维持着那可怜的生命,“兵役第一”的光荣再没有人提起,“哀鸿遍野”不过是吃饱穿暖了的人们形容豫灾的凄楚字眼。

“早死晚不死,早死早脱生(再生的意思)”。

河南人是好汉子,眼看自己要饿死,还放出豪语来。

河南今年(指阴历,下同——编者注)大旱,已用不着我再说。

“救济豫灾”这伟大的同情,不但中国报纸,就是同盟国家的报纸也印上了大字标题,我曾为这四个字“欣慰”。

三千万同胞也引颈翘望,绝望了的眼睛又发出了希望的光。

希望究竟是希望,时间久了,他们那饿陷了的眼眶又葬埋了所有的希望。

记者在此报道一些灾情的事实。

先说灾区:河南一百十县(连沦陷县份在内),遭灾的就是这个数目。

有人说据河南省政府的调查有八十余县,如果真的话,我敢大胆地说,是省政府没有负起详细调查的责任。

纵然沦陷县份不算,也有一百县。

况且豫北早有吃树皮甚至变卖女子的惨剧,这已经由私人通信传出,省府何能未闻?专署为何不报?不过灾区有轻重而已。

兹以河流来别,临黄河与伏牛山地带为最重,洪河汝河及洛河流域次之,唐河淮河流域又次之。

河南是地瘠民贫的省份,抗战以来三面临敌,人民加倍艰苦,偏在这抗战进入最艰难阶段,又遭天灾。

今春三四月间,豫西遭雹灾,遭霜灾,豫南豫中有风灾,豫东有的地方遭蝗灾。

入夏以来,全省三月不雨。

秋交有雨,入秋又不雨,大旱成灾。

豫西一带秋收之荞麦尚有希望,将收之际竟一场大霜,麦粒未能灌浆,全体冻死。

八九月临河各县黄水溢堤,汪洋泛滥,大旱之后复遭水淹,灾情更重,河南就这样变成人间地狱了。

真实的一九四二(珍贵老照片)

真实的一九四二(珍贵老照片)

真实的一九四二(珍贵老照片)
这是以前根本不让说、不让看的,现在拿来给大家看看那时的真实场景:
河南大饥荒发生在1942年夏到1943年春,河南发生大旱灾,夏秋两季大部绝收。

大旱之后,又遇蝗灾。

饥荒遍及全省110个县。

据估计,1000万众的河南省,有300万人饿死,另有300万人西出潼关做流民,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挤踩摔(天冷手僵从车顶上摔下来)轧而死者无数。

这组老照片真实反映了在河南大饥荒中挣扎求生的老百姓生活惨状,让人怵目惊心、万分震撼。

我想大家看完了是不是心里堵得横。

民国时期记者有多牛

民国时期记者有多牛

民国时期记者有多牛? / 何仁勇2012-10-31 00:06 | 阅读(636) | 标签: 晚清民国的100个为什么 | 字号:大中小打印文章1872年4月30日,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在上海创办了一份名叫《申报》的报纸。

美查是想用办报纸赚点钱,来弥补做生意的损失,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办成了中国第一份现代意义的报纸。

在这以后,特别是1912年民国成立以后,各种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大地上。

报纸的发达,催生了一种叫“记者”的职业出现。

虽然现在记者总被笑称“妓者”,可在民国时期,记者不但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豪迈,还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风骨。

在面对生杀予夺的权贵军阀时,不少记者更是以其铁骨铮铮、毫不退缩的硬汉姿态出场,在新闻史上写下极具光彩的一笔。

黄远生与袁世凯的攻防战第一个应该被提到的民国记者必须是黄远生。

算起来,他从事新闻行业总共才3年多时间。

用现在的眼光看,在新闻行业干3年,基本上还是处于摸爬滚打阶段的“新兵”。

可就在这3年时间内,黄远生创造了多项“第一”:他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现代意义上的记者,他第一个使用“通讯”这种新闻题材并将之打造成中国新闻界的品牌,同时,他又是中国近现代新文学的首倡者之一……最后,他是中国第一位被暗杀的独立记者。

黄远生干过很多牛逼事,其中最让人念念不忘的当属与袁世凯的“攻防战”。

虽然从业只有短短3年时间,但靠着大量新闻通讯和时政评论,黄远生在新闻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正在筹备称帝的袁世凯所垂涎不已的。

因此,袁世凯不顾黄远生曾经尖锐地批评过自己,也要想方设法把他笼络到旗下。

此为一箭三雕之策:一是少了一位劲敌,二是多了一位旗手,三是获得礼贤下士的雅名。

于是,大约是1915年秋天,袁世凯下达聘令,“聘请”黄远生担任上海《亚细亚报》总撰述——这份报纸是袁世凯的御用报纸,地位几近于现在的党报。

对于袁世凯这种近于“霸王硬上弓”的“聘请”,黄远生虽然很反感,却也不敢明言拒绝。

仗义执言的新闻人

仗义执言的新闻人

仗义执言的新闻人作者:鲍涵来源:《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02期张高峰,原名张之俊,1918年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县。

1940年,张高峰开始担任《大公报》西川通信员。

1943年2月1日,《大公报》刊出张高峰的通讯《豫灾实录》。

次日,王芸生作社评《看重庆,念中原!》,触怒蒋介石,《大公报》被停刊3天,张高峰被捕。

张高峰曾说:“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我的信条是忠于新闻的事实,敢为大众疾苦仗义执言。

”[1]87随着电影《一九四二》的上映,1942年河南灾荒在各方面都再次引发大家的关注。

本文主要通过《豫灾实录》这篇通讯写作的前后经历,展现张高峰作为一名自由报人仗义执言的品质。

赤子之心,年少志高1933年,日军强占东北三省。

此时,张高峰在河北中学(后改名民德中学)就读。

学校订有三种报纸——《大公报》《益世报》《庸报》。

张高峰最崇拜《大公报》,认为《大公报》新闻报道客观翔实,替老百姓说话。

同年日军入侵热河,热河省主席汤玉麟在报纸上慷慨陈词,表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而后却望风逃窜,将热河拱手让给日本侵略者。

张高峰气愤至极,写了《可杀的汤玉麟》刊登在天津《中南报》上,这是张高峰第一次发表文章。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日本欺中国人太甚,我一定参加抗日,干什么都行,死也不怕。

”张高峰曾和同学高马得如此谈论自己的抱负。

[2]274中学时的张高峰,已对民族危亡、时局混乱感到深深忧虑。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张高峰投笔从戎,参加了平津流亡学生组成的抗敌宣传队。

1938年2月,张高峰参加台儿庄战役,采写通讯发表在邹韬奋主编的《抗战三日刊》上。

1939年4月,兼任湖南《观察日报》特约记者,辗转湘、鄂、川、豫。

10月底,张高峰在长沙参加了范长江创办的“国际新闻社”,后参加中国青年记者学会。

1940年,张高峰在武汉大学就读,看到重庆《大公报》征求西川通信员的广告,要求“投稿三次,合则函聘”。

[1]86出乎意料的是,第一次投稿便让重庆《大公报》赏识了这位年轻记者。

1942论文

1942论文

1942河南旱灾今天上课,薛老师给我们看了1942河南大旱灾的资料,使我对过去1942年旱灾的情况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为了防止事件信息的泄露,当时的国民政府不允许报纸媒体进行报道。

但是在1942年12月,《大公报》派张高峰到河南任战地记者。

他从四川经西安到洛阳,后从洛阳南行,经过密县、登封、临汝、宝盐到达叶县。

沿途,他看到成千上万的河南难民蜂拥入陕,到处是骨瘦如柴的乞丐,随处可见灾民扶老携幼、推着独轮车逃荒。

他亲眼看到附近村里的孩子一个个饿死,村民吃了有毒的野菜而全身麻痹浮肿。

尤其令他愤懑的是,灾情如此严重,县乡政府还逼着农民纳粮,交不出粮就抓到县政府痛打,还逼灾民卖地抵租。

于是张高峰以眼见耳闻的事实写了一篇通讯,名叫《豫灾实录》(原名《饥饿的河南》),发表于1943年2月1日的重庆《大公报》。

他愤怒地说:“灾旱的河南,吃树皮的人们,直到今天还忙着纳粮!”他还尖锐地指出,中央早就决定对河南从减征购,省政府也在唱赈灾高调,可惜这庄严的命令没收到半点效果。

2月2日,《大公报》发表了总编辑王芸生写的社评《看重庆,念中原!》。

王芸生指出,河南的三千万同胞,大都已深陷在饥馑死亡的地狱,至今尚未见发放赈款。

尤其令人不忍的,灾荒如此,粮课依然,县衙门捉人逼拶,饿著肚纳粮,卖了田纳粮,让人联想到杜甫笔下穷凶极恶的“石壕吏”。

恰好,与这篇社评同版,转发了一条来自河南鲁山的中央社新闻,称“豫省三十一年度之征实征购,虽在灾情严重下,进行亦颇顺利。

各地人民均罄其所有,贡献国家”。

王芸生引用这条消息后写道:“这‘罄其所有’四个字,实出诸血泪之笔!”王芸生感叹,我们生活在天堂一般的重庆,重庆无冬,人们已感近几天的寒冷。

尽管米珠薪桂,重庆还很少听到饿死人,一般人家已升起熊熊的炭火。

而在河南,朔风吹雪,饥民瑟缩,缺衣无食,又有多少同胞冻馁而死!??看重庆,念中原,实在令人感慨万千!据王芸生后来回忆,在这篇社评发表的当晚,新闻检查所派人送来了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限令《大公报》停刊三天的命令。

天灾使人饥荒的事例

天灾使人饥荒的事例

天灾使人饥荒的事例1938年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二年,当时中国的很多地方已经失守,形势十分严峻。

然而6月上旬,随着日军部队直达郑州,河南眼看着也要失守了。

于是蒋介石下令炸开东北花园口黄河大堤,以水代兵来阻挡住日军前进的步伐。

接到命令的国民党军队很快便挖通了花园口的黄河大坝,当时正逢下雨,雨水混着黄河水一泻而下,巨大的冲击力仿佛要吞噬掉所有的黑暗与污秽!如同海浪般的河水咆哮着,将几米宽的决口一下变成十几米宽,洪水全部涌入了豫州之地。

当时的黄河水冲向河南人民的家和田地,仿佛就像李白诗中所言的那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水流席卷之后留下的只有被淹的一千九百万亩农田和400余万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百姓。

据后来的相关统计,当时全国一共有44个县城遭遇到了黄河水灾,河南、安徽、江苏等地都有所分布,甚至有50万人死于这次灾难。

然而,蒋介石这条以水代兵的命令,所造成的结果是当时日军的伤亡人数不到七千人!但是这场人为的水灾却使当时中国的五十万名百姓再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不过河南的百姓怎么也没有想到,随着这场水灾而来的是一场更大的旱灾!更没有想到在那场大饥荒中至少有三百万的百姓被活活饿死!1942年,是日本发起全面侵华战争的第六年,而当时的河南是中日对决的主战场,人们饱受战争的摧残,本就岌岌可危。

然而这个以农业为生的地方却从1942年春天开始,全省几乎未曾下过一场雨。

而且河南的土壤适合种植的小麦和玉米本就是不耐旱的农作物。

那个时候的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只要天公不作美,那么百姓就得人忧心忡忡,人心惶惶。

因为不下雨地里就没有收成,没有粮食便吃不上饭,人们每天都在祈求上苍,希望它能够来一场及时雨。

可是上天似乎没有听到人们的诉求,一场雨都没有的日子持续到了夏天,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大片大片的庄稼都在逐渐枯萎,而土地上的裂痕也随着阳光的不断照射越变越宽。

而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也已经知道,这场灾难终究还是来临了!然而他们却没有想到,紧接着旱灾到来的是蝗灾,数以万计的蝗虫来势汹汹席卷了整个河南省,蝗虫肆意啃噬着秧苗,让本就因为干旱缺水的庄稼变得面目全非。

河南(1942年历史的河南大饥荒)的真实情况

河南(1942年历史的河南大饥荒)的真实情况

河南(1942年历史的河南大饥荒)的真实情况70年前的真实情况(1942年历史的河南大饥荒),让三千万人受难。

从1942年春天开始,河南全省便滴雨未下。

河南又遇上了大旱,种种积压便导致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

这场饥荒受灾人数多达一千两百万人,数百万人逃离河南,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饥荒和饥荒引发的疾病。

草根几乎被挖完,树根几乎被剥光,人民还是不能止饿。

家家添新坟,村村有哭声,人吃人的现象屡有发生。

当初树皮都被啃食完的场景加上逃荒者,河南很多村子都成了无人村,灾情相当惨烈。

1942河南大饥荒爆发的原因很多样,粮食减产、通货膨胀、征集军粮,但最严重的还是因着救灾不力。

河南灾荒1941年便已开始,多种自然灾害齐至,以水灾、雹灾为甚。

到了1942年,河南全省大旱,国统区和沦陷区皆深陷旱灾带来的恶果之中。

当时有描述“丰收原本可望,不意行将麦收之时,大风横扫一周之久,继之以阴雨连绵,农民坐视麦子满地生芽,徒唤奈何,收成不过三四成而已。

麦收既不佳,秋种之后,八十余日,滴雨未见,秋收更属根本绝望。

两季一无所收,遂构成河南之严重灾难。

”“加以豫省环境特殊,交通困难,致使灾情更加严重。

”最终导致的就是“河南人几乎死得路断人稀。

鲁山白果树村竟发现人吃人的惨剧。

这一场灾难使河南的经济发展得十分缓慢,根据保守估计,这场干旱会影响河南20年的经济发展,语言的描述和黑白的图像并不能描述当初的真实惨状,但是希望这个事情能让我们珍惜食物,即使这场饥荒历史,已经慢慢的被人淡忘,但是这样的惨痛的历史教训,值得被铭记,活在当下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不用在经历那个可怕的年代,不用在经历挨饿战乱,珍惜现在这个能吃饱穿暖的美好生活。

1942年

1942年

当国民党部队向豫西撤退时,豫西山地的农民举着猎枪、菜刀、铁耙,到处截击这些散兵游勇,后来整连整连地缴获他们的枪支、弹药、高射炮、无线电台,甚至枪杀、活埋部队官兵。参加中原会战的几支主要部队在战后总结中都提出了这个问题。
汤恩伯顺势将中原会战失败的罪责归于河南老百姓,诬蔑河南民众都是汉奸,贴出标语,准备实行屠杀。1944年9月,亲眼目睹了汤恩伯部仲隗,以铁的事实揭露了汤恩伯的罪行。更令人悲愤的是,汤恩伯兵败时,仓库存有的100万袋面粉尚够20万军队一年之用,全部落入日本人之手。
蒋介石在河南大灾中弃民保军、假救灾真夺粮的做法,引发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此时,中国共产党的陕甘宁根据地接收了不少河南灾民。
蒋介石的爱将、31集团军军长、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兼任鲁苏豫皖四省边区总司令、边区党政军分会主任等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在抗战抗灾的紧急机制下,汤恩伯在重灾区拉夫抓丁,不但大建官署,还驱使大批灾民修筑黄河新堤,累死饿死的农民工不计其数。汤恩伯还利用权力囤积走私,大发国难财。河南百姓将他列为造成河南大灾的“四害”之一。各县县长及公务人员在大灾面前也毫无担当精神。 1943年春季小麦长势很好,灾民只要能坚持到麦收,就能吃到新粮活下来。但在1943年3月至4月救灾的紧要关头,各县县长却怕冒风险,紧捂公仓,不放一粒余粮给灾民,看着灾民饿死。
中煎熬。据当时的国民政府统计,1942年,河南大饥荒造成300万老百姓饿死。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军队在抗战中死伤人数的总和。如此大的民族灾难当时却在国民党政府的新闻封锁下湮没在历史深处。
即将上映的冯小刚电影《一九四二》讲的正是这段时期发生的故事。河南历史上干旱的记载并不少,但饿死三百万人的惨剧却罕见。今天,越来越多的史料证明,人祸是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主因。

中原大灾荒,1942历史背景

中原大灾荒,1942历史背景

中原大饥荒:《温故1942》的历史背景2011年11月6日电冯小刚新片《温故1942》已经开拍,预计明年暑期上映。

这部影片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1942》。

小说《温故1942》,描绘的是一场河南的大饥荒。

这场大饥荒并不完全是作家的文学想象,而是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

“中原大饥荒”“中原大饥荒”其实从1941年就开始了。

当时,地处中原的河南开始出现旱情,庄稼大幅度减产,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绝收”现象。

农民开始吃草根、树皮,到1942年,持续一年的旱情更加严重,这时草根几乎被挖完,树皮几乎被剥光,灾民开始大量死亡,在许多地方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一开始还是只吃死尸,后来杀食活人也屡见不鲜。

刘震云曾在一次电视节目中说过当年的一个段子。

灾民甲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灾民乙就去割他的肉,要吃他。

甲被割疼了,抗议说:“兄弟,我还没死呢,先别吃。

”乙说:“你已经不行了。

”甲说:“真的吗?我怎么觉得我还没死呢?”乙答:“你真的不行了。

”甲说:“那好吧,反正我已经比村里的老张多活十天了。

”说完,甲真的就咽气了。

两个灾民的这种对话可能有后人演绎的成分,但它至少说明当年大灾荒的惨烈之状。

灾难在一点点地加剧,可国民党政府非但不积极组织救灾,还照旧征税。

当地政府隐瞒灾情,粉饰太平。

灾情是通过“小道消息”的形式一点点传播的,因此,到了1942年,大饥荒已经相当严重了,可包括蒋介石在内的国民党高层还被“蒙在鼓里”。

后来,得到“新闻线索”的《大公报》决定派记者张高峰去河南实地采访。

张高峰到了河南之后,被惨烈的灾情所震撼,经过采访,他发回了《豫灾实录》的通讯,首次披露了河南饿死数百万人的事实(这些都是估算,后来美国记者白修德通过调查后估算,大饥荒饿死了300万到500万人)。

收到前线记者发回的采访稿,《大公报》同仁亦深感震惊,1943年2月初,重庆版《大公报》刊发了张高峰的报道,著名报人王芸生还撰写了《看重庆,念中原》的社论,社论说:“谁知道那三千万同胞,大都已深陷在饥馑死亡的地狱……吃杂草的毒发而死,吃干树皮的忍不住刺喉绞肠之苦。

民国报纸的那些绝妙标题_3000字

民国报纸的那些绝妙标题_3000字

民国报纸的那些绝妙标题_30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读者打开报纸,要看什么,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

旧中国的老报人们对标题制作非常重视,有不少神来之笔,不仅幽默风趣,而且辛辣有力。

上世纪30年代,何应钦任湖南省代省长时,有一年清明节曾去岳麓山扫墓。

当时据官方要求,各报必须及时配发新闻,指令标题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其母之墓》。

不料,翌日某报却把标题改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

虽然字数、题意与原标题毫无二致,且更加通俗易懂,但“他妈的”三个字却又是一句国骂,因此,这一语双关的妙题令当事人啼笑皆非,而广大读者也忍俊不禁。

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早晨,丰子恺翻开上海的“新闻报”,一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赫然入目。

他不禁大吃一惊,心想:自己素来与人无冤无仇,何以对他这样破口大骂?因而怒不可遏。

待他看完全文,却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有人在针对丰先生的《乡村学校的音乐课》一画进行评论,画中的孩子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跟着拉二胡的先生唱歌。

虽然画面上的人物没有眼睛和鼻子,但读者从他们扬着头,张着嘴的神态中,仍能体会到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正沉浸于全身心地投入唱歌而带来的欢乐之中。

刘继兴考证,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这样称赞过丰子恺的这种画法:“用寥寥几笔,写出人物个性。

脸上没有眼睛,我们可以看出他在看什么;没有耳朵,可以看出他在听什么,高度艺术所表现的境地,就是这样。

”这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说出了丰子恺画画的特点:人物脸部虽然没有眼睛鼻子,却维妙维肖。

丰老很赏识这篇品评他画作的文章。

事过三十多年,他还清楚记得文章发表的年月和作者的名字。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陪都重庆,物价暴涨、产品偷工减料,连烧饼、油条也纷纷涨价。

《新民报》编辑程大千将一条物价飞涨的新闻框了一个花边,仿宋词佳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拟了一条标题:“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瘦了油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公报:豫灾实录(饥饿的河南)
大公报:豫灾实录(饥饿的河南)豫灾实录.
发表于1943年2月1日的《大公报》。

这篇报道最初的题目叫《饥饿的河南》,张高峰愤怒地指出:“灾旱的河南,吃树皮的人民,直到今天还忙着纳粮!”——————————————
“兵役第一”的光荣再没有人提起,“哀鸿遍野”不过是吃饱穿暖了的人们形容豫灾的凄楚字眼。

记者首先告诉读者,今日的河南已有成千成万的人正以树皮(树叶吃光了)与野草维持着那可怜的生命,“兵役第一”的光荣再没有人提起,“哀鸿遍野”不过是吃饱穿暖了的人们形容豫灾的凄楚字眼。

“早死晚不死,早死早脱生(再生的意思)”。

河南人是好汉子,眼看自己要饿死,还放出豪语来。

河南今年(指阴历,下同——编者注)大旱,已用不着我再说。

“救济豫灾”这伟大的同情,不但中国报纸,就是同盟国家的报纸也印上了大字标题,我曾为这四个字“欣慰”。

三千万同胞也引颈翘望,绝望了的眼睛又发出了希望的光。

希望究竟是希望,时间久了,他们那饿陷了的眼眶又葬埋了所
有的希望。

记者在此报道一些灾情的事实。

先说灾区:河南一百十县(连沦陷县份在内),遭灾的就是这个数目。

有人说据河南省政府的调查有八十余县,如果真的话,我敢大胆地说,是省政府没有负起详细调查的责任。

纵然沦陷县份不算,也有一百县。

况且豫北早有吃树皮甚至变卖女子的惨剧,这已经由私人通信传出,省府何能未闻?专署为何不报?不过灾区有轻重而已。

兹以河流来别,临黄河与伏牛山地带为最重,洪河汝河及洛河流域次之,唐河淮河流域又次之。

河南是地瘠民贫的省份,抗战以来三面临敌,人民加倍艰苦,偏在这抗战进入最艰难阶段,又遭天灾。

今春三四月间,豫西遭雹灾,遭霜灾,豫南豫中有风灾,豫东有的地方遭蝗灾。

入夏以来,全省三月不雨。

秋交有雨,入秋又不雨,大旱成灾。

豫西一带秋收之荞麦尚有希望,将收之际竟一场大霜,麦粒未能灌浆,全体冻死。

八九月临河各县黄水溢堤,汪洋泛滥,大旱之后复遭水淹,灾情更重,河南就这样变成人间地狱了。

记者去岁十二月由陕西入河南,见陇海路上河南灾民成千成万逃往陕西。

火车载着男男女女像人山一样,沿途遗弃子女
者日有所闻,失足毙命,更为常事。

车到洛阳车站,“难民登记”布告写着麻烦的登记手续,对这些不识字的农民等于无有。

没有人用口头讲述,他们始终露天等在车站上,领不到那里盖了赈济委员会图章的白布条,则永远上不了西行的火车。

况且,“难民登记站”始终没有人告诉过难民搭哪次车,他们都是偷偷地钻进月台,不论是什么车爬上去再讲,不幸遇到路警,挨上几木棍或巴掌,他们就苦笑着脸退出来,因之他们父子姑媳经常被截成两伙,又遭到骨肉离散之苦。

记者在洛阳车站曾遇到一位年轻人哭泣着说:“先生,我娘与老婆都上了车,我在后面推这独轮小车,巡警不准我进站,眼看那火车要开了,谁领着她们要饭哪!老爷,请你给我说说情吧!叫我上车。

”我当然同情他,于是我领着他到“难民登记站”去向负责人交涉,想给他盖上一个赈委会的图章,谁知我的背后却跟来了同样情形的三十几人,甚至有人拿出十元钞票来贿赂我,请我领着他们登车。

人太多了,我阻止了他们,更谢绝了他们那种诚心的贿赂,便一人到“难民登记站”去询问详情。

那里围满了几百人,两张破桌子,三位先生一面骂一面盖图章,警察的一根柳条不停地敲打灾民,我挤不进那重重的人群,我无法回答那三十位灾胞,便从另一条路惭愧地溜走了。

洛阳街头的景色与往年不同,苍老而无生气的乞丐群像蜜蜂
一样的嗡嗡响,“老爷,救救命吧!饿得荒啊!”他们伸出来的手,尽是一根根的血管,你再看他们的全身,会误为是一张生理骨干挂图。

“老爷,五天没有吃东西啦!”他们的体力跟不上吃饱了的人,一个个的迈着踉跄步子,叫不应,哭无泪,无声无响地饿毙街头。

记者离开洛阳南行,经过密县、登封、临汝,宝丰是灾区比较重的地方,沿途灾民扶老携幼,独轮小车带着锅碗,父推子拉,或妇拉夫推,也有六七十岁老夫妻喘喘地负荷前进。

子女边走边在野地掘青草野菜拾柴,这幅凄惨的逃荒图,这饥饿的路程,使我真无胆量再向豫中深入了。

我紧闭起眼睛,静听着路旁吱吱的独轮车声,像压在我的身上一样。

一路上的村庄,十室九空了,几条饿狗畏缩着尾巴,在村口绕来绕去也找不到食物,不通人性的牲畜却吃起自己主人的饿殍。

到叶县我停下来,住在城内的一个寺庙,这里我能更详细地观察灾情与民间痛苦。

听说中央勘灾大员张继、张厉生两氏曾到过叶县,那还是十月间的事。

至于救济,老百姓说只是前些日子由某某集团军官兵缩食剩下来一点粮,每人可以分上一升麦。

现在树叶吃光了,村口的杵臼,每天有人在那里捣花生皮与榆树皮(只有榆树皮能吃),然后蒸着吃。

一位小朋友对我说:“先生!这家伙刺嗓子,什么时候官家放粮呢?”“月内就放。

”我只可用谎话来安慰他。

每天我们吃
饭的时候,总有十几二十个灾民在门口鹄候号叫求乞。

那些菜绿的脸色,无神的眼睛,叫你不忍心去看,你也没有那些剩饭给他们。

今天小四饿死了,明天又听说友来吃野草中毒不起,后天又看见小宝冻死在寨外。

可怜哪,这些正活泼乱跳的下一代,如今却陆续地离开了人间。

最近我更发现灾民每人的脸部浮肿起来,鼻孔与眼角发黑,起初我以为是因饿而得的病症,后来才知是因为吃了一种名叫“霉花”的野草中毒而肿起来。

这种草没有一点水分,磨出来是绿色,我曾尝试过,一股土腥味,据说猪吃了都要四肢麻痹,人怎能吃下去!灾民明知是毒物,他们还说:“先生,就这还没有呢!我们的牙脸手脚都吃得麻痛。

”现在叶县一带灾民真的没有“霉花”吃,他们正在吃一种干柴,一种无法用杵臼捣碎的干柴,所好的是吃了不肿脸不麻手脚。

一位老农夫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吃柴枝!真不如早死!”
牛早就快杀光了,猪尽是骨头,鸡的眼睛都饿得睁不开。

一斤麦可以换二斤猪肉,三斤半牛肉,在河南已经恢复了原始的物物交换时代。

卖子女无人要,自己的年轻老婆或十五六岁的女儿,都驮在驴上到豫东驮河、周家口、界首那些贩人的市场卖为娼妓。

卖一口人,买不回四斗粮食。

麦子一斗一百一十二斤要九百元,高粱一斗六百四十元,玉米七百元,小米十元一斤,蒸馍八元一斤,盐十五元一斤,香油也
十五元。

没有彻底救济办法,粮价不会跌落的,灾民根本也没有吃粮食的念头,老弱妇孺终日等死,年轻力壮者不得不铤而走险。

这样下去,河南就不需要救灾了,而需要清乡防匪,维持前方的治安。

不是早就看到报纸上说,政府对河南今年从减征购吗?由五百万石减至三百八十万石,可是我们的几个勤务却整天要请假回家,说什么县政府向他家要人,因为粮缴不上的缘故。

据说比去年还催得紧,把人带到县政府几天不给饭吃,还要痛打一顿,放回来叫他卖地。

肥地一亩可卖五六百元,不值一斗麦的价钱,坏地根本无人要。

灾旱的河南,吃树皮的人民,直到今天还忙着纳粮。

地方救灾情形怎样?省府去年八月间曾派人赴各县勘察灾情,作为请赈或救济之根据。

九月初民政厅召集五六七八九各区县长,举行征购兵役粮食运输会议,规定了各县地方救灾办法十二条,条条是道,各机构公务员每人每日节余面粉二两,全月折缴小麦五市斤,或纳代金五元,但迄今灾民未得到半两。

九月中旬,民政厅又公布禁止酿酒,以节省食粮,可惜了这几条的命令没有收到半点效果。

各县救灾金只能募到自己的开销。

省府见灾情日重,将原定为以工代赈之三百万元,全盘拿出,分配给各县,有的分到四万元,有的分到一万五千元,这真是车薪杯水,而且在我住的叶县寺庄,灾民还没有分到一分钱。

由现在到明年五月间,所谓“麦口”的时候,还有五个多月,这么长的饥饿时间,怎样叫灾胞挨过。

且亦非河南自己力量所能解决。

捐钱来救灾,不如直截了当运粮来,给灾民一点米汤水喝。

顷闻政府拟拨平粮贷款一万万元,救济豫灾,这的确是可喜的消息。

有人说河南现在已见透雨,遍地绿苗,似乎说明年麦子丰收无问题。

这种骗人自骗的说法,我们要揭破,其实明年麦收问题最大,纵然目前不落透雨,遍地麦苗也会绿色,现在尚难得看出来收成。

问题是谁来春耕,逃荒的逃走了,耕牛杀绝了,耕具当柴烧了。

更聪明一点的人,应该往这些问题上想想。

如何救济目前的灾民,当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使逃走的灾民回来春耕,如何防止宰杀耕牛,也应该同时注意,明春的河南国防问题也不容许忽略!
严冬到了,雪花飘落,灾民无柴无米,无衣无食,冻饿交迫,那薄命的雪花,正象征着他们的命运。

救灾刻不容缓了!
元月十七日于豫西叶县
(原载1943年2月1日重庆《大公报》。

作者系该报战地通讯
【张高峰(1918-1989),原名张之俊,天津芦台人(今天津宁河),曾参与台儿庄战役报道,加入范长江领导的国际新闻社和青年记者协会。

1940年入武汉大学(抗战时迁至四川乐山)政治系读书,兼任《大公报》通讯员。

1943年初因报道豫灾,被汤恩伯逮捕关押。

1949年后在《大公报》任记者,1963年后返回天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