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2.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本试题含卷面书写分:5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信笺./草菅.人命提.防/缔.造棘.手/嫉.妒塑.料/煦.暖B、通缉.令/畸.形篇幅./果脯.脖颈./长颈.鹿痴.呆/鞭笞.C、戏谑./酗.酒麻痹./稗.官野史眼睑./缄.默不啻./风驰电掣.D、贬谪./蛰.伏刚愎.自用/媲.美修葺./拜谒.后裔./肄.业2.下面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B、小张看着老同学华丽的新房说:“你们家在哪买的材料呀,房子装修后真是蓬荜生辉....啊!”C、他把事情真相告诉我后,我心中的疑团涣然冰释....。

D、不知道这位老画师是观察了多少的活虾,才能够画虾画得这样出神入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发动到各社区。

B、楼上户主是知识分子,但常有馊泡饭临窗泼下;平房里的住户大多是环卫工人,却经常向外扔烂菜叶。

C、为了适应工作重点的转移,我校进行了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等一系列工作。

D、中西方国家在长久以来的交往中,始终或多或少互存“敌意”,从深层次来看,原因还是缘于彼此潜在的文化冲突产生的。

4.将下列几句话重新排序,使上下文的内容紧密衔接的一项是()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

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答题卡及答案

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答题卡及答案

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答题卡一、二、三、四、(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123 4567① 7② 8910 11 12 13 14 15 答案得分16、(9分、每空3分)(1) (2) (3)五、17、(12分、每空2分)(1) (2) (3) (4) (5)18、( )( )(2分)密封线得分:姓名:班级:学号:19、(4分)20、(4分)21、(4分)六、22、()(3分)23、(4分。

每小题1分)改正:①②③④七、24、作文(60分)密封线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 A B宁谧(mì) C寂寥(liáo) D熨帖(yù)2 C (A笙箫枯槁炫耀B 妖童媛女飘渺C譬如恪守车辙安详D 眉梢斑斓)3 A(“战国”应为“西汉”)4.B(A“出神入化”指技艺达到了很高的境界;B“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汉典 --;C“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是谦词,用在这里不当;D“如数家珍”指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非常熟悉。

)5.D(“发展”与“知识面”不能搭配,可改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6、A二、7. ①D.(在夕阳中,可以冷静地思考人生,文中没有要“认识自己缺点”的意思。

)②A.(原文的意思是母亲希望“我”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并不一定是在写作上,而非“不希望‘我’从事写作”。

)三、8、C(注意"演变""一代社会"等词语。

)9、D(注意题目中强调的"某些"二字。

)10、B(A"历史悠久"没有涉及;C"明确具体"不符合实际,参考第二段最后完整的一句;D"必将"不对,文中第二段只是说"有可能")四、11.D(期:周年或满一定的时期)12.D(“礼”,名词活用作动词;其他三句加点字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3.A(两个“其”都是代词,他(们)的;B①表并列关系的连词,②表修饰关系的连词;C①介词,把,②连词,用来;D①代词,他,指冯谖,②动词,到,往)14.C(省略的主语应为冯谖)15.B(“文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的意思并非国家之事陷于低谷,冯谖与孟尝君曾有前嫌,而是孟尝君为自己以前对冯谖的忽视表示道歉的客气话)第Ⅱ卷16.⑴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或“晋国哪里有满足呢?”)⑵我与城北徐公谁美?⑶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了,这样之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只怕太晚了吧?(“何厌之有”、“孰与”各2分,“既”、“然后”、“求”、“无乃”各1分;意思对即可,其余地方翻译有误或句子不通酌情扣分)五、17.⑴谁主沉浮⑵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⑶门庭若市⑷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⑸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错一个字该句不得分)六、18.B、E(A错在“美景已不复存在”、“要勇于面对现实”,文中说“哪怕那山再清,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强调无论已经取得多么辉煌的成绩,也不要满足现状,要积极进取;C错在“勇敢的人喜欢坎坷、浪涛、风沙、野兽之美”,文中的“坎坷”、“浪涛”、“风沙”、“野兽”比喻追求过程中的困难,并非热爱追求的目标,文中说“即便这样,我依然喜欢”,强调即使困难重重,也不放弃追求;D理解有误,文中说“年轻的景致”,“年轻”是指心态而非年龄,文中说“老当益壮”,是指老年人也可以拥有年轻的积极心态,不亚于年轻人)(选对一项给2分,选错不扣分,多选不给分)19.“一种缤纷的人生”是深刻、勇敢、沉着、机敏的人生(或“在不断进取探索中获得美好品质的人生”)。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普通班) 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普通班) 含答案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 (表达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请将1——6,13、14﹑15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的题号后。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本周出版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

他向记者披露了这份“隐藏的食谱”。

经过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文字记载,他探讨了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的重要性。

据胡司德研究显示,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

他说:“厨师、屠夫和侍应这类职业将一些塑造领导力所需的才能具体化了。

比如,为了不让任何一种味道太重而盖过另一种,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这恰恰体现了我们常常所说的和谐、公正和平等。

此外,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也表达了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是有史书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贤佐。

他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但有一段时间,给商汤王做的饭总是太淡或太咸。

问及此事,他在解释时借机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

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

”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

胡教授以伊尹为例,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代名厨成为一朝贤相,并以自己的厨艺启发商汤王执政的。

与许多西方人不同,胡教授对中国饭局酒桌上的“哲学”十分了解,他说,“许多正式的晚餐或宴会,它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为主”。

“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要体现宾客的身份地位;夹菜的时候也要按尊卑分先后顺序;无论是敬酒还是回敬,都要遵循来宾的贵贱等级;此外,贵宾与普通客人使用的餐具器皿也会有所不同”。

胡教授介绍说,中国古代的宴会同样也是个社交场所,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

高一语文月考题(必修2第一、二单元)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高一语文月考题(必修2第一、二单元)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14.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3分,每个字音、义各占0.5分)
D.《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木兰辞》被誉为“乐府双璧”。《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所选编的《文选》。
6.下列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謇朝谇而夕替 幸可广问讯
B.咥其笑矣 偭规矩而改错 何方圜之能周兮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题。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对上面杜甫的一首绝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4分
A、一、二句写了四种景,四种颜色,主要运用了映衬的方法。
B、三、四两句抒情,所抒的情与一、二句的景形成反衬。
C、诗中秀丽的春色,蓬勃的生机反衬诗人哀伤之情。
D、诗人抒发了愉悦的情怀,表达了思乡之情。
请以“坚守”为中心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注意:(1)文体不限。(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错别字一字扣1分,重复不计。
高一语文月考(必修2第一二单元)答题纸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祝你成功!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住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是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高一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1)

高一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1)

高一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一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逡巡.xún 会.稽huì形骸.hái 窈.窕yáo 脑髓.suí自诩.xǔB.监.生jiàn 寒暄.xuān 烟霭.ái 孱.头càn 畏葸.sǐ怂.恿sǒngC.胆怯.què谬.种liù俨.然yǎn 笼.罩lóng 脸颊.jiá晌.午shǎngD.驯.熟xùn 执拗.niù炮.烙páo 埋.怨mán 憎.恶zēng 胡诌.zhōu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瓦楞悚然踌躇诡秘宽宏大量B.莞尔吮吸袅水规矩涎皮赖脸C.陶冶讥诮云宵草窠筋疲力尽D.车辙茅厕亲眷辖治礼上往来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有什么依不依。

——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只要用绳子一捆, 在花轿里,抬到男家, 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

”(选自《祝福》)②翠翠仿佛当真听着这种对话,吓怕起来了,一面喊着她的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

见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喁喁说着话,小小心子还依然不已。

(选自《边城(节选)》)A.按捺尖声跳动B.塞捺锐声跳跃C.按戴尖声跳动D.塞戴锐声跳跃4、下列句中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我们同在一个单位工作,却很少来往,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呀。

B.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自从上次上课讲话被老师批评,他再也不敢在课堂上讲话了。

C.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D.他工作极其认真,十几年来,他战战兢兢,一丝不苟,深受同行的好评。

高一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语文

高一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恣意妄为B. 鞠躬尽瘁蹉跎岁月C. 惟妙惟肖沉鱼落雁D. 鸿篇巨制沧海一粟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冷静和果断。

D. 他不但成绩优异,而且热心公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 下列诗句中,用典恰当的一项是: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曹雪芹。

B. 《西游记》是一部以唐僧取经为题材的神魔小说,作者是吴承恩。

C. 《水浒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历史小说,作者是施耐庵。

D.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历史小说,作者是罗贯中。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B.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盛于唐朝,至清朝废除。

C. “唐诗宋词”是指唐朝和宋朝的诗歌,其中唐诗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宋词以苏轼、辛弃疾、李清照为代表。

D. “四大名著”指的是《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揭示普通人生活历程的长篇小说。

它以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讲述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故事,展现了我国农村社会在改革开放初期所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的刻画,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

甘肃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甘肃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题(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盥.洗(ɡuàn)戳.穿(chuō)纨.绔(wán ) 敛声屏.气(bǐnɡ)B.悚.然(sǒnɡ) 执拗.(niù) 间.或(jiàn) 瘦削.不堪(xiāo)C.谬.种(miù) 炮.烙(pào) 搭讪.(shàn) 咬文嚼.字(jiáo)D.烟霭.(ǎi) 形.骸(hái) 忖度.(dù) 惴.惴不安(zhu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漫不经心蜂涌而来沸反盈天百无聊懒B.走投无路垂涎三尺不经之谈慢慢吞吞C.张灯结彩嘻皮笑脸敛声屏气兴致勃勃D.逍遥自在聊以自尉三更半夜凤毛麟角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记载春秋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

“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使人听此凋.朱颜B.猿猱欲度愁.攀援C.砯崖转.石万壑雷D.舞.幽壑之潜蛟5.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7.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锄櫌棘矝,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高一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1高一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2021高一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第一卷(客观题,共36分)一、根底知识(每题3分,共18分)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为哪一项()A.半晌(shǎnɡ) 伺候(sì) 虐待(nüè) 侍婢(bì)B.萧瑟(sè) 料峭(qiào) 蓑衣(suō) 拍遍(biàn)C.纶巾(lún) 狼狈(bèi) 沧桑(cānɡ) 还酹(lèi)D.天堑(qiàn) 羌管(jiánɡ) 参差(cī) 涔涔(chén)2.以下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动地惊天顺水推船错勘贤愚两泪涟涟B.毛骨悚然雨霖铃羌管弄晴良晨美景C、舞榭歌台金戈铁马寻常巷陌玉簪螺髻D.栏杆拍遍晚来风急雄姿英发恣行无忌3.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多利之死,说明克隆动物的寿命还存在问题,将尚不成熟的克隆技术用于人类,实属暴殄天物的犯罪行为。

B.对这两支球队之间多年的积怨,球迷们早已讳莫如深,无需赘言;终究哪队技高一筹,今晚比赛可见分晓。

C.听说此次软件开发大赛强手如林,王刚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自己的根本技能虽然过硬,但身无长物,如何取胜?D.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受损。

4.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笔记本电脑充分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各种赛事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 那些“磨脑子〞的作品已离我远去,那些浅薄的东西,虽然被投机商大肆渲染,却为我不再受骗。

C. 作者为了使作品情节曲折、生动,牵肠挂肚,常常在戏剧、电影或其他文学作品中设置一系列悬念。

D.我们应该成认,有时候一时孟浪,往往反而可以做出一些为我们深思熟虑所做不成功的事。

5.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作为古海岸与湿地同处一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是京津唐地带极其难得的一片绿洲,被誉为天津滨海地区既大又美的花园。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 (4)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 (4)

甘肃省永昌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基础题。

(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都门(dōu)箫鼓(xiāo) 将息(jiāng) 无语凝噎(yè)B.参差( cī ) 罗绮( qǐ ) 倩何人(qiàn)鲈鱼堪脍(huì)C.螺髻(jì)强识(shí)珠玑(jī) 献愁供恨(gòng)D.纱厨(chú)天堑(qiàn) 佛狸(bì)封狼居胥(x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冠冕吝啬暮蔼无赖 B.徘徊厮守孟浪自栩C.懦夫训服磕头蹩进 D.糟粕骸骨赝品揣测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专家提示,公众若近期到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家或地区旅行,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诊治。

B. 生态文明是全面、科学、系统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新理念,是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重大战略抉择,集中体现了我们党长期执政。

C. 中英双方教育交流合作已全面覆盖目前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级各类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中英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D. 这是一届规模空前的国际艺术盛会,96个参展国家的数量打破了国际艺术双年展的纪录,688件参展作品,其整体艺术水平也比往届有所加大。

4. 下列各句中,带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王羲之的书法气势磅礴、力透纸背,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B.个别人对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

C.现在有些地方,干部吃喝玩乐蔚然成风,“喝酒七两八两不醉,跳舞三步四步都会,打牌一晚两晚不睡”,我们一定要狠煞这股歪风。

D.法国大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接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描述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昌市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面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在日本举行的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中国队的拦防难遂人意,对俄罗斯队二、四号位的强攻,三号位的高点快攻办法不多,场面显得十分被动。

B . 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要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

C . 某些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了人工色素,却大做广告“保证不添加人工色素”。

某报认为厂家此举是“掩耳盗铃”。

D . 连专业课都可以不听,足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生的压迫之重!笔者不禁感叹:曾几何时,英语竟成了学生的重负,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

B . 青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磨砂板可隔绝紫外线,防砸板有强大的抗砸击功能,均按古建筑保护要求设计安装。

C . 日前国家发布司法解释,明确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如将“地沟油”用作食用油等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将被定罪。

D . 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是成都自改革开放以来举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盛会,是成都推进和发展国际化建设进程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3.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A . ⑤④③②①B . ①②④⑤③C . ③⑤①④②D . ④③②①⑤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4.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说“韵”金开诚“韵”最初的含义大约是指声调的和谐。

蔡邕《琴赋》中的“繁弦既抑,雅韵乃扬”,陆机《演连珠》中的“赴曲之音,洪细入韵”,用的便是这个意思。

声调的和谐经过人的“通感”首先向两个方面蔓延生发。

一个方面是指人的神情、气派、风度上的和谐得体,这一般被称为神韵、风韵。

但神情、气派、风度这几个词,一般说来是中性的,无褒贬之意。

而神韵、风韵一般指神情、气派、风度中已经含有了某种和谐之美。

另一个方面是在文学艺术中蔓延,这一般被称为气韵。

如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序》中将“气韵生动”列为“绘画六法”之首。

不过,以上所谓的形容人的和谐用神韵、风韵,形容文学艺术的和谐用“气韵”,只是就一般而言,实际上两者混用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韵”的含义既已蔓延到形容人与艺术,就势必还要扩散到各种事情上去。

“风流韵事”即其显例,而其事则必须和谐才能称为“韵”。

如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等人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就是风流韵事,有“墨皇”《兰亭集序》为证。

倘若这帮人喝醉了酒争吵起来,乃至大打出手,那就既不“风流”也非“韵事”了。

唐代元稹写传奇小说《会真记》,写的不算“风流韵事”,因为“始乱终弃”这件事并不和谐。

等到《会真记》演变成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时,作品所写的就是风流韵事了。

因为那事情虽有波折,终趋和谐。

和谐之美是“韵”的核心含义,这是不能有太大变化的。

“韵”虽以和谐为核心,但这和谐却还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从谢赫所强调的“气韵生动”就可以看出,和谐还须是动态的,具有外在的或内在的生动性。

比如说时装店里使用的木制模型,套上时装不能说它不和谐,但却没有气韵;而活的时装模特儿的表演却变静态为动态,具有外在的生动性,那就或多或少有些气韵了。

犹如断臂的维纳斯雕像之类,那是不穿时装也有气韵的,因为它具有内在的生动性。

”韵“所指的和谐要结合生动这个特征是势所必然的,因为它首先出于声调,而声调则是流动变化的;蔓延到人,则人的神情、气派、风度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表现得充分;又蔓延到文学艺术,自然更要求生动传神。

静态的书法、绘画尚且要求只有形象生动,才谈得上气韵,更何况动态的电影与电视剧等。

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倘若毫无气韵,那便是劣作。

第二个特征是“韵”的和谐还要使人玩味不尽,所以又生发了“韵味”这个词。

在京剧行家看来,唱得有没有韵味,乃是最为重要的评价标准。

照理说,一个演员唱戏,只要音色不怪异,又不荒腔走板,自然已达到和谐有“韵”的标准;但,事实上“韵”之外还要再加上“味”,就是说这种和谐还必须能引发审美中的联想与想象,这样才会有使人玩味不尽的魅力。

只有有了“味”,才能使“韵”这个审美标准更加富有中国特色。

因为“韵”所指的和谐已经是传统的中庸思想的一种表现了;如果再加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味”,那就又涉及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阴阳统一了。

总之,对“韵”的追求,不但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而且也为传统文化宝库带来了相当客观的创造性成果。

有关“韵”的创作经验和思想经验是很值得借鉴的,它能使中国人的生活与创作多一点风姿韵致,少一点不文明。

(选自《艺术欣赏之旅》,有删改)(1)下列关于“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谢赫提到的“气韵生动”,体现的是文学艺术中的“韵”,这是由“韵”的最初含义经过人的“通感”蔓延生发的。

B . 人的神情、气派上所体现的“韵”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并且这种神情气派上的和谐得体,一般无褒贬之分。

C . “韵”原本指声调的和谐,后来通过人的各种感觉行为和艺术活动迸一步蔓延到各种事情,这些符合“韵”的标准的事情都含有和谐之美。

D . 对“韵”的创作经验和思想经验的借鉴既涉及个人的生活品味,也关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2)下列对“韵”的核心问题——“和谐”的特征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韵”最初的含义是指声调的和谐,而声调是流动变化的,所以“韵”的和谐一定要结合生动这个特征。

B . 和谐之美虽然是“韵”的核心,但在此之外,还要“气韵生动”和有“韵味”,这样才能使“韵”这个审美标准更加富有中国特色。

C . 有“韵”才能引发审美对象的联想和想象,“韵”是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的结合。

D . 静态书法、绘画中的形象生动体现的是和谐外在的生动性,而电影或电视剧生动形象的演绎则体现了“和谐”内在的生动性。

(3)下列分析与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正是因为与“韵”有关的神韵、风韵以及气韵等表述往往并不固定,所以“韵”的含义才能由声调的和谐扩散到各种事情上去。

B . “韵”是“有”“实”,“味”是“无”“虚”。

“韵味”强调文艺作品要在生动之外还能使人产生玩味不尽的感受,是比生动性更高层次的要求。

C . 唐代元稹的《会真记》写的不算风流韵事,而《会真记》演变成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之后所写的就是风流韵事,这说明事情只有经历波折,才能达到“韵”的和谐。

D . “韵”是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也为传统文化带来了创造性成果,这一点是其他民族文化所无法企及的。

5. (12分) (2018高一下·武邑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我们的裁缝店李娟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

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

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

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的酥掉了。

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的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晃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晕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来许多。

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屋,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们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库尔马家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

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婆婆知道就没事了?”“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

但是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还有的人自己送布来做,衣服做好后却凑不够钱来取,只好挂在我家店里,一有空就来看一看,试穿一下,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处。

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钱,可她妈妈始终凑不出来,小姑娘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对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厌其烦地给同伴介绍:“这就是我的!”穿衬衣的季节都快要过去了,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

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

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后转身飞快跑掉。

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量体、排料、剪裁、锁边、配零件、烫粘合衬、合缝……做成后,还得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锁裤边。

浅色衣服还得洗一洗,缝纫机经常加油,难免会脏一点,而且烙铁也没有电熨斗那么干净,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从气孔漾出来,沾得到处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