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祝福》看中国祭祀文化对普通百姓的影响新
鲁迅《祝福》祭祀文化探析
鲁迅《祝福》祭祀文化探析鲁迅的《祝福》是一部深刻揭示旧社会黑暗面的经典作品,其中涉及到的祭祀文化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本文将从情节展开、深入展开、分析三个层面,探析《祝福》中的祭祀文化。
在《祝福》中,鲁迅通过描述主人公祥林嫂的命运变迁,展现了祭祀文化在当时社会的重要性。
祥林嫂被迫改嫁、失去儿子之后,在沦为乞丐的途中,参加了一次村里的祭祀活动。
在祭祀中,祥林嫂被视为不祥之人,不仅不允许她碰触祭品,还被赶出了祠堂。
这一情节生动地展示了祭祀文化在旧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深入展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祭祀文化在《祝福》中的表现和意义。
祭祀文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封建思想。
在封建社会中,女子的地位低下,改嫁被认为是耻辱的事情。
因此,祥林嫂被视为不祥之人,不能参加祭祀活动。
祭祀活动还被用来维护封建秩序和权力。
祭祀文化还体现了人们的信仰和追求。
在《祝福》中,村民们把祭祀看作是向祖先表达敬意和祈求福祉的机会。
他们相信祖先会保佑他们及其后代,因此对祭祀活动十分重视。
鲁迅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祭祀文化的身影。
在《祝福》中,鲁迅通过祭祀文化这一象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封建思想和信仰体系。
鲁迅也借助祭祀文化揭示了人性的冷漠和社会的黑暗面。
这种文化现象在鲁迅的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如《药》、《阿Q正传》等。
通过深入剖析鲁迅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祭祀文化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以及鲁迅所传达的深刻思想。
鲁迅的《祝福》是一部展现了祭祀文化重要性的经典之作。
通过分析这部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祭祀文化在当时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鲁迅如何借助祭祀文化来揭示社会黑暗面。
希望这种深入的文化探析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鲁迅的作品和当时社会的背景。
也希望这种研究能够为当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让人们更加和重视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影响和价值。
中国祭祀文化源远流长,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
这一文化传统在民间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神灵的敬仰以及对丰收、平安的祈愿。
《祝福》与中国祭祀文化-(2)
《祝福》与中国祭祀文化摘要:华夏五千年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其组成部分之一的就是中国的祭祀文化。
对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习惯,自然而然的演变出来的文化不尽相同,但最终它们根据当地种族而归于一体。
而对于中国的祭祀文化我们知道的是它是由中华文明演化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点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在中国祭祀文化的传承、发展中人的力量不可或缺,但是它又跟我们人类有些什么具体的关系呢?在鲁迅的《祝福》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些中国祭祀文化对百姓的影响或两者的关联。
在《祝福》中祭祀文化不仅仅是人们对未来或过去的期盼或纪念,更以此体现了在当时社会的压迫下人们生活的艰辛和人们对祭祀文化的畸形理解以及对他人的迫害,其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与现实,并给予我们更为深层的反思。
关键词:《祝福》,中国祭祀文化,传承,反思。
前言: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她先是在春天里死了丈夫,接着她在春天里死了儿子,最后她又在鲁镇的祝福声中死在寒冷的冰雪地里。
而其死之悲哀追根究底源于中国传统的祭祀文化。
而那个时代的然们在祭祀文化的洪流中都不能幸免,因此,本文将对《祝福》中祥林嫂的死及中国的祭祀文化进行简单的联系、分析。
一、《祝福》的“死”鲁迅的小说《祝福》里写到了很多人的死,有祥林嫂前夫的死,祥林嫂第二任丈夫的死,祥林嫂儿子的死,以及祥林嫂的死。
而在这一系列死亡之中的祥林嫂的死最为令人印象深刻。
祥林嫂这个人是封建社会旧时代背景下中国底层劳动妇女的最为典型代表,虽然她勤劳淳朴、坚强善良,但是在那个封建礼教以及封建思想充斥的旧社会里,即使是再坚强乐观善良的人也无法被救赎,更何况祥林嫂在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的儿子死后已无承受任何痛苦之力。
她的命运在不断的遭受封建旧社会的摧残与压迫下,最后只能是被封建旧社会所吞噬、扼杀。
她也曾不断地挣扎与抗挣,但是在沉重的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对她的种种迫害面前,却是无法估量的,到头来也只能让她带着重重的无法释怀的矛盾和遗憾离开人世。
也谈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中国祭祀文化
也谈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中国祭祀文化作者:李松柏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5年第13期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拓展模块)第三单元第11课的《祝福》是鲁迅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写于上世纪二十年代,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发展时期。
鲁迅本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可他看到的只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代替了帝制政权。
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其中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
备课过程中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鲁迅挑开了很少为世人所知晓的生活一角——农村妇女创伤累累而又麻木愚昧的心灵世界,向读者提供了祥林嫂这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与残害的悲剧典型。
文中描写了祭祀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祥林嫂是如何因为它而坠入深渊的。
因此我想到从《祝福》中探讨中国的祭祀文化,以及祭祀文化在时代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一、《祝福》中的祭祀活动鲁迅小说《祝福》中,自始至终笼罩着浓厚的中国祭祀文化色彩。
《祝福》中的第一种祭祀活动是祭灶。
小说一开头就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降到新年的气象来。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实施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这是鲁镇的“送灶”。
祭祀的炮竹和散发着发着幽微火药香的缭绕的香烟把我们带入了神秘的封建礼教浓烈的氛围。
《祝福》中的第二种祭祀活动是祝福。
祝福是浙江绍兴一带旧历年终深夜举行的由男子祭祀“福神”,祈求来年好运的一种迷信习俗。
在小说《祝福》中,鲁迅这样写道“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
杀鸡,宰鹅,买猪肉。
用心细细的洗……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
鲁迅《祝福》祭祀文化探析
含[论坛]鲁迅《祝撾祭祀文雌析■杨振莉(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Forum出国文倾久弥新,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在历史 t长河中顽强不屈,英勇奋斗而凝聚成的灿烂历史 结晶。
祭祀是中斜L仪的开端,是中华文化的源泉。
祭 祀文化可以以浙江绍兴地区为例,鲁迅的小说佩福>〉就有关于祭祀文化的记录。
其内容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的新文化运动为背景,以浙江绍兴地区的民族风俗为写 作内容’深人反映了祭祀对中国普通老百姓具有深刻影 响,小说中的祥林嫂就是典型代表。
此论文已有了许多 相关研究动态,例如徐妹妍,杨洋在“鲁迅〈祝福>〉中的 祭祀文化研究”中谈到祥碰的命运充佩明“祝福”对人性对生存希望的臟。
輯下人们只能束手待毙,连最鉢的生存权利都不口臟,更不 要说祈祷更好的愿景。
祭祀本身归根结底代表了封建旧 制度和礼仪文化。
从人们的思想,言行,习惯等都进行 了深层次的禁锢。
表面看似繁华的_社会,其实已经 暗波汹涌,也必^要接受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冼礼。
还 有郭晋在“仪式的消解及对神圣的反讽一〈貌福>〉重 析”中认为自古而来的礼仪传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影响 是很深远的。
上至帝王将相,中至知识分子、士人阶 层,下至村野刍荛都奉为神圣的准绳。
鲁四老爷、祥林 嫂都信奉这个的。
而且,这个准则正是人人遵守的,每 个社会颇个体如要被社会群体接纳’就鶴遵守它。
所以,当祥林嫂被允许参加福礼忙碌后“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而当被拒绝沾手 福礼时,身极创,这悲死的导规在现代社会,我们学知识,讲文明,追求新思想,从正确的角度来看待,而不备-种对精神的贿赂。
我们 应当正确理解祭祀的思想内涵,文明祭祀。
小说中的 “祝福”深人的反映了祭祀文化对中国普通百姓的影响,鲁迅对封建文化的鞭抵’对于当今社会文明的塑造仍有 巨大的理论意义。
本篇论文对〈祝福>〉中祭祀文化的探 析得出祭祀活动深刻影响着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祭祀文化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民族 团结思想意识的培养,有利于相关科学文明的研究和中2021- 2华德的彰显。
祭祀中的《祝福》
祭祀中的《祝福》摘要《祝福》是鲁迅的短篇小说之一,文中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具有深远的意义,整个故事始于祝福止于祝福,笼罩在一片祭祀的气氛中。
清明临近,这不禁让本人陷入思考,本文针对祥林嫂的悲剧看中国的祭祀活动,透射出有关国民性的议论,从而启迪人们对于人生的终极思考。
关键词祭祀人神关系悲剧根源国民性一、《祝福》中祭祀活动的描写祭祀,是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被称为吉礼。
我们回看鲁迅小说《祝福》一文,文章里的“祭祀”既有祭神的“送灶”“祝福”,又有农历七月十五祭祖与冬至祭祖。
全文以祭祀起,以祭祀终,祭这一背景频繁出现,笼罩全文。
(一)送灶。
第1段:“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送灶”时间在农历腊月(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晚上祭“灶神”,供品有纸马(坐骑)、灶糖等,目的是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除夕晚上要“接灶”,将“灶神”接回。
小说第1段“送灶”,一是交代“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二是表明时间已经入“年底”,三是过度,因为“祝福”始于“送灶”的次日,就是很自然地引出“祝福”。
这段描写是一幅生动的年底祝福的风俗画,表明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
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二)祝福。
第2段:“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致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
杀鸡、宰鹅、买猪肉……煮熟之后………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
”由此知“祝福”:①地点在“鲁镇”②时间在“年终”(送灶次日起至除夕,一说不包括除夕)“五更天”③祭祀对象是“福神”④目的是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⑤准备工作是制作“福礼”⑥参拜者只限于男人。
可以这么说“祝福”是浙江绍兴一带旧历年终深夜举行的由男子祭祀“福神”,祈求来年好运的一种迷信习俗。
《祝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
《祝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第一篇:《祝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祝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浅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祝福》中主人公“祥林嫂”历史悲剧原因的分析,揭示出导致祥林嫂之死的关键,那不是穷困,不是劳累,也不是意外灾祸,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祥林嫂忍耐过、挣扎过、反抗过,但最后还是逃不出封建礼教的魔爪,这是祥林悲剧的真正意义。
祥林嫂面对接二连三的不幸及种种迫害,曾进行了不懈的抗争,但这种抗争不仅无效,而且导致其越陷越深的可悲结局。
小说《祝福》深该地揭露了中国传统文化盾牌及其掩盖下愚弱的国民劣根性,二者共同造就了在“无爱的人间”的一切以祥林嫂为典型的被蹂躏被压迫宿命的必然。
【关键词】《祝福》传统文化国民性悲剧【正文】一、背景与主要内容: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
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
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
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从此弃医习文。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
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
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一)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礼教“鲁四老爷”在文中也便是道家思想的化身,这可从他家门前的朱拓的大“寿”字窥见一斑。
在旧中国讲理学的人大都兼信道教,他们是于孔孟之外信奉太上老君或关圣帝君的。
浅谈《祝福》中的祭祀文化
浅谈《祝福》里的祭祀活动与祥林嫂悲剧命运中学语文颍上县迪沟镇中心学校吕爱萍摘要:《祝福》这篇小说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世界。
文章开头和结尾多处写到祭祀活动,并且贯穿到人物的性格命运中,导致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
正是《祝福》中出现的各种祭祀活动以及根植其中的各种祭祀弊端,才让祥林嫂走向了死亡。
只有彻底解除这些弊端,根除它存在的社会基础——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带来的落后生产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落后的思想意识,才能避免“祥林嫂”式的悲剧。
这就是《祝福》向世人提出的深层次的思考和指出的解禁之路。
关键词:祝福祥林嫂祭祀活动前言:小说《祝福》开头就将所述故事置于新年之际欢乐热闹的祝福背景当中,送灶的爆竹声,幽微的火药香,忙碌的人们,展示了鲁镇一派新年气象。
鲁迅将忙碌庄重的祝福仪式描写的栩栩如生,并且将祥林嫂受尽精神折磨后的倒毙置于祝福之夜的欢乐氛围中,不仅展示了乡土气息浓郁的鲁镇的风俗习貌,揭示了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古老封闭农村背景,使被封建礼教摧残致死的祥林嫂的故事,更具有撼人心魄的悲剧力量。
从民俗文化角度看,文中多次出现的祭祀活动以及蕴含其中的祭祀文化陋习是把祥林嫂推向深渊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说在开头、结尾多次描写了鲁镇的祭祀活动,为祥林嫂的悲剧勾勒出灰暗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社会根源。
这些祭祀活动可以分为祭祀神明和祭拜祖先。
一祭祀神明祭祀神明活动主要是祭祀灶神。
文章在开头就描写了送灶的情景。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民间祭灶习俗,在每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三举行,也有在二十四举行的。
这灶神又称火神菩萨,相传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主掌人们饮食的神。
在原始社会,先民的生活离不开火,火对他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因此便对火产生了崇拜。
后来逐渐分化成每家每户的灶,这时对火神的崇拜就自然演变成对灶神的崇拜。
祀奉灶神后来有了更丰富的含义,“受一家香火,报一家平安,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
鲁迅《祝福》中的祭祀文化研究
鲁迅《祝福》中的祭祀文化研究作者:徐妹妍,杨洋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5期摘要:我国的祭祀文化源远流长,自中华民族诞生起,就有了最原始的祭祀。
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深深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祭祀文化既包含着人们对神、图腾、先祖的崇拜与敬仰,又包括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各种习惯。
本文在对鲁迅的小说《祝福》中有关祭祀文化描写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中国祭祀文化的产生、发展、意义和禁忌,进而对其现实意义进行论述。
关键词:《祝福》祭祀文化礼教■一、封建礼仪下的祭祀文化(一)祭祀缘起在原始社会中,太阳给予人们温暖和光明,黑夜寒冷漫长;天高气爽使人心情舒畅,风云雷电让人胆战心惊;江河湖海创造生物,高山大川让人望而却步,动物植物都在遵循自然发展、生存、死亡,由此便产生了原始的自然崇拜。
人们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灵性,人的生产生活行为能够让天地神高兴,这样人们就可以得到福报,反之由于人的主观行为导致天地神的愤怒,就会降罪于尘世,甚至殃及子孙后代。
(二)祭祀目的在《说文解字》中对“祭”的解释为祭祀,即以双手持肉,向上表示供奉、尊敬。
段玉裁注释说,没有牲畜的称之为“荐”,“荐”加上牲畜才称之为祭祀。
《礼记》中阐明,祭祀就是为了祈福、获得福报。
《管子》中也有不对祖宗、旧法恭敬,就是不守孝悌。
祭祀已经不仅从仪式行为上进行规范,更在礼仪制度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从本质意义上讲,祭祀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天地神佛、祖先等的供奉,起到消除灾害、求得福气运气,在获得了福气运气之后还要向上天神佛、祖先进行报答感谢。
(三)礼仪产生的根源在《礼记》中说对人的管理,都应以礼仪为先,而礼仪主要在五经中记载,其中以祭祀为最重要的。
《易经》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把祭祀放在各项礼仪的首位。
礼仪源于祭祀,并且对礼仪的发展具有规范作用,从根本上说祭祀是礼仪甚至法律产生的根本源头。
“礼”本义指的是盛放祭祀供品的器具,在古代人们用礼器敬神祈福逐渐形成了活动仪式,这也是“礼”的引申义,礼器所盛放的供品主要有米、肉、酒等,这在人们生产生活食物相对匮乏的古代,充分表现出对神祖的敬畏。
浅论《祝福》中的民俗文化及其悲剧性建构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经典短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这部作品不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展现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在本次 演示中,我们将从主题、情节和人物三个方面出发,深入探讨《祝福》中的民 文化。
一、主题
一、主题
《祝福》中涉及了许多民俗文化元素,如祭祀、婚俗、丧葬等。作品通过这 些民俗文化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特别是在祭祀和婚俗方面,作 者对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进行了深入剖析,传达出对封建社会的强烈批判。
二、情节
二、情节
1、祭祀情节:在《祝福》中,作者描述了主人公祥林嫂在鲁镇四爷家参与年 终祭祀的场景。在这一情节中,祥林嫂被视为一个具有“不洁”身份的女性,没 有资格参与祭祀活动,从而揭示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和歧视。
二、情节
2、婚俗情节:小说中,祥林嫂的婚姻经历也是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她的第 一次婚姻是由父母包办的,第二次婚姻则是在失去丈夫和儿子后,为了生存而被 迫改嫁。这些婚姻经历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婚俗观念,也表现了民俗文化在人 们生活中的深远影响。
基本内容
在《祝福》中,鲁迅多次提及“祝福”这一民俗活动。在旧中国,特别是在 鲁镇这样的地方,祝福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习俗,通常在农历新年之际进行。人们 通过祝福仪式表达对神祇的敬仰和感恩,同时也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然而, 在《祝福》中,祝福却成为了一种讽刺和批判的工具。
基本内容
首先,鲁迅在小说中把“祝福”与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紧密相连。他以祝福的 场景为背景,展示了祥林嫂被迫害、被摧残直至被社会吞噬的悲剧一生。这种独 特的处理方式使得“祝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民俗活动,而是成为了一种象征和 隐喻,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虚伪。
最新 鲁迅《祝福》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分析-精品
鲁迅《祝福》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分析《祝福》是鲁迅1924年创作的小说,收录在鲁迅小说集《彷徨》中。
该小说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
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
【摘要】鲁迅的《祝福》是一篇极具民俗色彩的作品。
小说中涉及到婚姻民俗、祭祀民俗、信仰禁忌民俗、社会制度民俗等等。
我们通过开篇祭灶的场面和结尾隆重的祝福礼仪,就可以看出,在鲁迅笔下,鲁镇是一个完整的、封闭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俗体系。
在这个强大的体系中,一个又一个的封建陋习,犹如巨大的毒蜘蛛网,将祥林嫂紧紧地围困在其中,使其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关键词】民间 ;陋习 ;悲剧根源;深渊一、氏族社会遗留的婚俗,注定祥林嫂一生坎坷初到鲁镇的祥林嫂,年龄大约二十六七岁,从作品中获知:丈夫比她小十岁,所以,可以推测,她的丈夫约十六七岁。
去鲁镇时的祥林嫂,丈夫已因病去世,那么他丈夫结婚时可能是十五六岁,或许更小。
而祥林嫂的小叔结婚年龄是多大呢?祥林嫂初来鲁家,“小叔十多岁”。
卫老婆子第二年新正将尽时来鲁家拜年,她说:“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可见,祥林嫂的小叔结婚年龄也不过十二三岁。
婆婆显然是一个寡妇,丈夫什么时候死的不清楚。
祥林嫂第二次结婚,结果又成了寡妇。
鲁迅在作品中接连安排婆婆、祥林嫂、小叔三个不同年龄的人婚姻状况,是有特定用意的。
婆婆守寡,祥林嫂两次守寡。
小叔子十二三岁结婚,命运状况不言而喻。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当地的婚俗:女子比男子岁数大得多,且男子很小,一般十三四岁至十六岁就结婚。
这种婚俗正是早婚习俗。
其实,这种落后的早婚风俗,《中国民俗辞典》就有记载:“建国前,汉族男女十四五岁成婚者颇多。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实行早婚,羌族男子七到十岁,女子十二至十八岁。
普米族女子十五岁左右即可成婚。
”根据性生理,这种早婚有害健康,夭折的也颇多。
祥林嫂的悲剧从寡妇开始,而这守寡的原因与当地落后的婚俗密切相关。
祝福
浅论《祝福》中的民俗文化摘要:鲁迅的《祝福》通过对祥林嫂一生悲惨遭遇的描写,揭露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绍兴农村的无知和悲惨,反映出了当时绍兴农村的祭灶、过年、祭祀、婚姻、守节、鬼神信仰等民俗风情,折射出封建民俗文化人们的生活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影响。
小说中的主人公祥林嫂是一个因受封建民俗文化毒害在除夕中悲惨死去的穷苦农家妇女。
通过描述祥林嫂在当时社会的格格不入写出了这样一个完整、封闭的强大生命力的民俗文化体系,渲染了一道色彩丰富的民俗。
就小说整体而言,大致写了一下几种鲜明的绍兴鲁镇传统民俗:一、祭灶民俗《祝福》一开篇,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沉重而巨大的年节民俗风景画。
首先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年节风俗是送灶神。
灶神,也叫灶王爷,是民间供奉于灶头的神,传说他掌管全家的生死福祸,并随时录人功过,一年一度上天禀告玉皇。
上天将根据人所犯罪行的大小定罚,大罪减寿三百日,小罪减寿一百日。
旧时中国民间祭灶的活动,其实就是为了达到避祸的目的,人们想通过贿赂来收买这位灶王爷。
在浙江绍兴民间,一般是供奉一种富有粘性的饴糖,借此粘住灶神的牙齿,使他没法向玉皇大帝陈说人们的过失。
送灶神一般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晚间,这天晚饭之后,家家要举行“送灶君”的祭祀仪式。
在清扫过灶台和厨房餐具之后,便在靠近祭祀灶神的墙壁前边准备一张八仙桌,铺上桌布,摆上饴糖、苹果、桔子等供物,苹果是祈求保佑平安,桔子是为了家庭日子红火。
在祭祀灶神的台上有香炉,人们在香炉上插香拜一拜,然后在香炉台下焚烧纸钱、放爆竹。
礼拜是由主人或者家里的老人主持,焚烧纸钱则是由妇女进行的。
在鲁镇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神,送灶爆竹震耳欲聋,空气里弥漫着火药香,显得热闹极了。
二、过年民俗“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来了”。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无论是在海内还是在海外,“过年”,就是汉民族生活中的重大节日,只要是汉民族,都要过年,而且都要像模像样,郑重其事地过。
鲁迅小说《祝福》中的民间信仰分析
社会 的真正主宰 ,执 掌着人 的福 禄 寿天 ,人 的一 切行 为都要受 到它 的 上古幽冥世界观 中不曾有过的 。混杂 了佛教 的地狱观 在鲁镇深入 人的祭祀对 象 ,把追求 社会公 正 的希 望寄托 祥林嫂一边心甘情愿信奉神 灵和地狱 轮 回 ,一 边又极 力躲避 地狱 的惩
行报给玉皇大帝 ,然 后根据 其 言行决 定 这家 人在 新 的一年 里 的祸福 。 会成 为她的替身 ,被千万人踩 踏后赎 去一世 的罪名 ,死 后才能 不必遭
除 了 “灶神”,已逝 的祖 宗先 辈也被 百姓神化 ,成为崇拜的对象 。为 了 罪。在这里 ,祭祀 双方之间好像 进行 着许愿 、还 愿 的交 易 ,人们 以实
上 ,五更天陈列起来 ,并且点上香烛 ,恭请福神们 来享 用”。
观上 。与 中 国固有 的 冥界 观 念 相 比,佛 教 的 地 狱 突 出 “狱 ” 的 特
鲁镇人 的祭祀仪式是 中国百姓 民间信仰 的缩影 。数千 年来 ,中国 点 ,即刑 罚世 间 之人 ,无 论 生 前 贵 贱 贫 富 ,死 后 其 灵 魂 均 要 到 阴
民众 的社会生 活从未 离开过 “神 力” 的干预 ,尤其 是在 物质条 件和科 间地 狱接 受冥 王 的审判 。佛 教 的地狱 有 一 整 套 以 阎王 为 首 、判 官 、
学水平不发达 的农村 ,人们 对超 自然的力 量似乎 有一种 天然 的依赖心 鬼吏 、鬼 卒为 辅佐 的管理地狱 的官僚体 系 ,地狱共有 十八层 ,每种 地
l 《祝福 》 中的 民间信仰 意 象
首 先 ,鲁镇 中人 们 的信 仰 带有 很 强 的功 利 色 彩 。人 们 为 “祝
《祝福 》 中描写 的是 人们 在 阴历腊 月 廿三 、廿 四祭送 灶 神 这一 福 ” 设定 特定 的节 日,立 下形 形 式 式 的规 矩 和 禁 忌 ,烧 香磕 头并
试论《祝福》与中国祭祀文化
试论《祝福》与中国祭祀文化《祝福》是一部反映古代祭祀文化的经典之作。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祥林嫂的遭遇,向读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祭祀风气和习俗。
其中描述的各种祭祀场景、仪式和道具,都体现了中国祭祀文化独特的魅力。
从历史背景来看,《祝福》反映了清朝末年的社会现状。
此时,祭祀文化已经渗透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成为人们信仰和心灵的寄托。
在小说中,作者描绘了许多生动的祭祀场景,比如鲁镇的腊月祭祀、祥林嫂再嫁后的进香等等,这些场景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祭祀活动的具体内容来看,《祝福》中详细描述了各种祭祀习俗。
例如,腊月祭祀时,鲁镇的人们会供奉祖先和神祇,燃香烧纸,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这些习俗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也反映了人们对祖先和神祇的敬畏之情。
同时,《祝福》还展示了不同阶层的人在祭祀中的表现,从鲁四老爷到祥林嫂,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神祇和祖先的崇敬。
从祭祀文化的影响来看,《祝福》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部作品展示了祭祀文化在当时社会的重要性,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信仰支撑,还促进了社区的团结与和谐。
在《祝福》的影响下,人们对祭祀活动更加重视,从而加强对祖先和传统文化的敬仰。
《祝福》作为一部反映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的经典之作,通过祥林嫂的遭遇和各种生动形象的祭祀场景,让读者深入了解了当时社会的祭祀风气和习俗。
这部小说展示了祭祀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祝福》作为一部文学艺术作品,它所传达的那种对祖先和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社区团结和谐的追求,都是我们今天需要借鉴和学习的。
我们应该尊重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根基。
中国民间舞蹈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民间舞蹈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本文将围绕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展开讨论,通过分析民间舞蹈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传承现状,以期为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从《祝福》看中国祭祀文化对普通百姓的影响新
从《祝福》看中国祭祀文化对普通百姓的影响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更是儒教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礼记•祭统》中记载:“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是以事神致福。
“礼有五经”(即“五礼”),商周时期,“五经”即“五礼”:祭祀为吉礼,冠、婚为嘉礼,宾客为宾礼,军旅为军礼,丧葬为丧礼。
由此可见,祭礼为“五礼”之重。
传统的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
祭祀的法则详细记载于儒教圣经《周礼》、《礼记》中,并有《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经书进行解释。
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由于宗族社会有着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作为礼制的祭祀也有严格的等级界限。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的解释祭祀的概念是指: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尊敬并求保佑。
祭祀活动过程最复杂也相对完整的要数浙江绍兴地区,鲁迅曾在小说《祝福》里有详细的记录,其描述的“祭祀”活动既有祭神的“送灶”、“祝福”,又有祭祖的农历七月十五祭祖与冬至祭祖,其中“祝福”是最重要的年终大典,从文章中可以看出“祝福”习俗在中国百姓心中的地位,它是中国祭祀文化最好的体现,也能深入的反映出对中国普通百姓的影响。
浙江绍兴地区的“祝福”习俗一般指农历十二月二十夜到三十夜,我们可以从广义上称之为“祝福期”。
一旦进入“祝福期”,人们便皆呼“夜”而不呼“曰”,如二十日呼“二十夜”,二十五日呼“二十五夜”。
“祝福”期间最为隆重的活动是“拜菩萨”与“请羹饭”仪式,这两项仪式也会被狭义地称为“祝福”,在这里我们称其为“祝福”仪式,以区别于广义上的“祝福”习俗,。
“祝福”仪式举行的时间每家每户不完全统一,可以在“祝福期”内挑选一个吉日,但必须在腊月三十之前举行,如果没有腊月三十,则必须要在立春前的那一天举行。
在当地人看来,只有在立春之前进行的“祝福”才比较灵验,习俗中的“祈福”会在来年得到实现。
浅论_祝福_中的民俗文化
绍兴民间有下“聘礼”的习俗(在鲁迅之后写的《离婚》 实是当时的一种人人悟守的习俗,因为中国历史上对
中就写到“三茶六礼”的婚嫁习俗)。 在绍兴,男女双方 已婚女性要求“从一而终”起源已久。
经媒人撮合愿意结亲的,女家就可以索要“财礼”(也
宋朝程颐在《近思录》中提出著名的“饿死事极
叫聘礼), 由女方媒人出面讲条件, 男方在婚前发送 小,失节事极大”。 但从总体讲,女性再嫁并未受到严
庆贺五谷丰登,家和兴业,消禳灾祸,祈求神灵和祖先 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然后由男主人燃香礼拜,恭
保佑,来岁平安,一年好运。 鲁迅用文学语言叙述了鲁 请福神和祖先来享用;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 在绍
镇或鲁四老爷家过年的主要程序, 如准备工作的扫 兴人看来,祭祖比“祝福”还重要,子孙们如果定期祭
尘、洗地、杀鸡、宰鹅等。
嘲讽。 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 街头。
就小说整体而言,通过开篇祭灶的鞭炮和结尾隆 重的祝福礼的描写,我们可以了解到在鲁迅笔下的浙 江绍兴农村,鲁镇是一个完整的、封闭的、具有较强稳 定性和维系功能因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俗文化系 统。 可以说,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中,《祝福》是最具民俗到女方。 一般地,“财礼”往往作为女方今后的 格限制。 “从一而终”的伦理观念在当时还未能“成为
《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
《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摘要:中国祭祀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习惯,自然而然的演变出来的文化不尽相同,但最终它们归于一体,人的力量当然不可或缺,除此之外中国祭祀文化的传承、发张又对我们有些什么影响呢,在鲁迅的祝福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些中国祭祀文化对百姓的影响或两者的关联。
在祝福中祭祀文化不仅仅是人们对未来或过去的期盼或纪念,更以此体现了在社会的压迫下人们的辛苦生活和部分人对祭祀文化的畸形理解以及对他人的迫害。
关键词:《祝福》;中国祭祀文化;百姓传承;压迫ABSTRACTChinese ritual evolu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culture is a reflection together into a national character and style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different regions, different people, different habits, culture evolved naturally vary, but in the end they attributed to one, the power of people of course indispensable, in addition heritage, send a Chinese ritual culture and what impact it for some of us, in Lu Xun's blessing, we can get a glimpse of some Chinese ritual associated impact on people's culture or both . Culture is not just the blessing ritual that people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or past or memorial, but also as an expression of the people's hard for some people to live and worship as well as cultural understanding persecution under abnormal social oppression of others.Key words:"Blessing"; Chinese ritual culture; people heritage; oppression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2)Key words (2)目录 (1)引言 (2)一、祥林嫂之死 (2)二、封建社会下的祭祀文化 (3)三、祝福中祭祀文化的体现 (4)四、祭祀文化的传承 (5)五、总结 (5)参考文献 (7)致谢 (8)引言鲁迅写的《祝福》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祝福》这篇文章中,鲁迅通过对祥林嫂悲惨的一生进行了描写,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我们可以看到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加剧,这也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浅论《祝福》中的祭祀文化
课程论文课程名称:文化研究与中国新文学题目:浅论《祝福》中的祭祀文化学号:***************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日期: 2011年6月22日浅论《祝福》中的祭祀文化2010级中国现当代文学刘倩内容摘要:中华祭祀文化源远流长,祭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在民族文化传统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自古而然。
先民的祭祀活动不仅极为频繁,而且祭祀内容极为丰富。
纷繁复杂的祭祀已不仅仅是民间的习俗,在古时已列入国家制度。
祭典与祭礼的确定,使得曾被认为是带有“迷信”色彩的祭祀活动自古就已合法化。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通过祭祀,使人们俯首帖耳,心甘情愿地服从统治阶级,从而达到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等级特权和政治统治的需要。
鲁迅的《祝福》则以犀利的眼光洞察出其根本之所在,用祥林嫂的悲哀警示当时麻木的老百姓,呼唤人们用行动来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从噩梦中惊醒。
关键词:《祝福》祭祀文化祭神祭祖一、祭祀文化的起源中国祭祀活动的历史很久远,从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里能找到关于祭祀的相关记载。
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的产生是源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的变幻莫测的敬畏和无助。
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下传统节日的源起,便不难发现它们大多与原始宗教仪式有关。
在原始宗教中,一些重要仪式一旦在时间上被固定下来并形成相当规模,便很容易演化为岁时节日。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传统节日———元旦、元宵节、清明节、寒食节以及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鬼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腊月初八的腊八节,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腊月三十的除夕等,几乎无一不脱胎于原始宗教仪式。
在少数民族地区,节日与仪式的关系,表现得更加直露。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三月三,藏族的雪顿节,迄今都还依然保存着原始宗教仪式的某些古朴内容。
在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节日”一词的本义就是“祭祀”的意思,有些甚至就直接写作“祭”,例如端午祭就是例子。
试谈《祝福》中的祭祀民俗
试谈《祝福》中的祭祀民俗作者:李小宁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17期摘要:民俗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认知、理解和沟通的文化指令,包含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文化规则。
鲁迅的《祝福》既是对旧中国传统妇女不幸遭遇的人生写照,又是对旧中国民俗生活的艺术再现。
他以“祝福”祭祀为民俗载体,选择文化批判方式,或隐或显地叙述了祝福世界中旧礼教的社会本质。
关键词:《祝福》祭祀民俗文化批判民俗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认知、理解和沟通的文化指令,包含了人生中最基本的生活行为方式[1]1。
个体的人因为民俗而具有了属于自己的社会生活,民俗因为个体的生存实践而显示出存在的价值。
鲁迅《祝福》中一共提到四个祭祀节日:送灶、祝福、中元节和冬至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祭祀民俗。
一《祝福》开头写“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又“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2]121,空中弥漫的火药味,让人们沉浸在祭祀之后的满足中。
这是中国祭祀“灶神”(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写照,分为接灶和送灶。
其程序在宋代定型,范成大有《祭灶词》,较准确地记述了当时社会祭灶风俗: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恋,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祝福》以爆竹声响为开头,不仅为节日增添许多热闹气氛,还有辞旧迎新之意。
“祝福”是鲁镇一年中最隆重的祭祀活动之一,一般发生在腊月二十日到三十日之间。
《祝福》写“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但是老了一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祝福’。
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的好运气”。
又“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竞没有添短工”。
又“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来了……这回需雇短工……另外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的通红”[2]1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祝福》看中国祭祀文化对普通百姓的影响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更是儒教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礼记•祭统》中记载:“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是以事神致福。
“礼有五经”(即“五礼”),商周时期,“五经”即“五礼”:祭祀为吉礼,冠、婚为嘉礼,宾客为宾礼,军旅为军礼,丧葬为丧礼。
由此可见,祭礼为“五礼”之重。
传统的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
祭祀的法则详细记载于儒教圣经《周礼》、《礼记》中,并有《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经书进行解释。
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由于宗族社会有着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作为礼制的祭祀也有严格的等级界限。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的解释祭祀的概念是指: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尊敬并求保佑。
祭祀活动过程最复杂也相对完整的要数浙江绍兴地区,鲁迅曾在小说《祝福》里有详细的记录,其描述的“祭祀”活动既有祭神的“送灶”、“祝福”,又有祭祖的农历七月十五祭祖与冬至祭祖,其中“祝福”是最重要的年终大典,从文章中可以看出“祝福”习俗在中国百姓心中的地位,它是中国祭祀文化最好的体现,也能深入的反映出对中国普通百姓的影响。
浙江绍兴地区的“祝福”习俗一般指农历十二月二十夜到三十夜,我们可以从广义上称之为“祝福期”。
一旦进入“祝福期”,人们便皆呼“夜”而不呼“曰”,如二十日呼“二十夜”,二十五日呼“二十五夜”。
“祝福”期间最为隆重的活动是“拜菩萨”与“请羹饭”仪式,这两项仪式也会被狭义地称为“祝福”,在这里我们称其为“祝福”仪式,以区别于广义上的“祝福”习俗,。
“祝福”仪式举行的时间每家每户不完全统一,可以在“祝福期”内挑选一个吉日,但必须在腊月三十之前举行,如果没有腊月三十,则必须要在立春前的那一天举行。
在当地人看来,只有在立春之前进行的“祝福”才比较灵验,习俗中的“祈福”会在来年得到实现。
立了春再进行祝福仪式,则失去了祈福的意义。
“祝福”期间,人们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包括:(1)掸尘,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2)请灶神爷上天;(3)预备“祝福”仪式所用的各种“福礼”;(4)“祝福”仪式的举行——包括“拜菩萨”(即“拜神”仪式)和“请羹饭”(即“祭祖”仪式)。
(一)送“灶神”“灶神”也称“灶神菩萨”,“送灶”时间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君三民四”:做官人家二十三,平民百姓二十四)。
在请灶神爷前,每家每户都会掸尘,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晚饭后祭“灶神”,灶头上放蜡烛和香,三碗、四碗或者六碗素菜,不能放五碗。
一般人家选择三碗,放点素菜或油豆腐之类的贡品,目的是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腊月二十六要“接灶”,就是将“灶神”接回。
(二)“祝福”仪式祝福仪式往往被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拜菩萨,即祭神;二是请羹饭,即祭祀祖先。
从时间顺序上说,必须先拜菩萨,再请羹饭。
据人们说,菩萨比祖宗更大。
这两个仪式可以紧挨着进行,中间可以相差一两天或者几个时辰。
比如,在年三十夜的上午或下午请菩萨,中饭或晚饭前请羹饭,但有的人家请菩萨和请羹饭也可以分开在两天内进行。
按照仪式大致进行的时间顺序,我们将其分为这样几个过程:(1)“掸尘”;(2)准备“福礼”;(3)“福礼”的摆放;(4)“拜菩萨”;(5)“请羹饭”;(6)“散福”与“关门”。
1.掸尘一年一度的祝福,在绍兴无论贫民还是豪绅,一般都从腊月十五日起,掸扫房屋,粉刷墙壁,冲洗地面,擦洗家具,把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名之曰“掸尘”。
即,在规定祝福日期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掸扫、洗刷得干干净净。
2.准备“福礼”进入“腊”的节庆期,人们便忙着春糕裹粽,杀鸡宰鹅,买鱼买肉,置办福礼和年货。
最为重要的福礼,是指“三牲”、“五牲”或“七牲”福礼。
一般人家用“三牲”福礼,考究一点的用“五牲福礼”,如鸡、鹅、元宝肉、猪头及鱼;最讲究的则加上熊掌、羊肉,为“七牲福礼”。
所谓“三牲”福礼,即肉一方(农民喜用猪头)、鱼一条、鹅一只,或者鸡、鹅和肉一方。
3.“福礼”的摆放福礼被摆放在木纹方桌上,鱼放在八仙桌右边横档上。
到傍晚时,将八仙方桌两张接长了,放在靠近檐口的地方。
方桌可两张,也可以四张,但都必须按照木纹横摆。
大多数的文本对“祭品”与“祭器”进行了描述,然而以上物品的排列秩序也有一定成规,如下:第一排:(对着门的那边),中间放一个狮子香炉,左右各摆一个蜡烛台。
蜡烛台的大小,视家庭贫富不一。
蜡烛台一般为木制或铜、锡制品,贫民是木制烛台,小康之家则用铜、锡铸成。
过去富绅家用的有“五字蜡烛台”,五字即福、禄、寿、喜,一副烛台和一副供花筒,加上中间的千字七宝鼎。
五字蜡烛台还可分为两种:“桌上五字”和“落地五字”,后一种直接放在地上,高于桌面,有的重量达千斤。
第二排:三只酒盅里放些茶叶。
第三排:放六杯酒。
第四排:放三样供品。
最末后是神马,是一张元书纸上印成的神像,用两支竹签插在一块‘烧纸’上的。
(ZZR 文本)此外,各种文本都注意到“三牲”被摆放的形态与姿势:鸡头朝外放,鸡肠、鸡肫和筷子一起绕住鸡头;肋条肉竖起来放,肋骨朝上。
作为三牲的鸡鹅均为完整的一个。
照例杀牲祀神时,有一碗牲血略加水打匀,蒸熟后附带作供。
福礼旁还备有一把厨刀和一碗蒸熟的牲血,连筷子上也用鸡肠、鹅肠缠绕起来,表示全鸡全鹅、福礼丰盛。
……鸡、鹅要做成跪姿,并头朝福神,表示欢迎。
福礼旁还备有一把厨房用的菜刀和一碗蒸熟的牲血,连筷子也用鸡肠、鹅肠缠绕起来,表示这是全鸡全鹅,福礼丰盛(在古镇,不光是祝福时讲究用全鸡全鹅,就是男婚女嫁也是十分在乎婚宴上的一个“全”字的,比方说有全鸡、全鸭、全鱼,这是讨个好彩头,喻示完完全全,美美满满)……福礼的摆法更是充满了规矩,出不得半点差错。
如鸡、鹅是一定要摆成跪姿的,并头朝福神,以示欢迎。
4.“拜菩萨”“祝福”仪式在夜里五更天举行。
一旦选定祝福的日子,就要在这一天的凌晨起床,烧煮福礼(供品)。
祝福大都在后半夜五更天举行,由于彻夜准备福礼,几乎整夜不得睡眠,所以也把祝福的时间叫作“请勤俭菩萨”。
“祝福”在黑夜举办,又特别强调了静悄悄的气氛,使仪式显得庄严肃穆。
祝福仪式必须在正厅、堂前举行,而且必须大开正门。
仪式必须由男性当家人主持,点燃香烛后,家中男丁按辈份大小,依次由里朝外行三跪九叩大礼。
女眷和个别忌生肖的男丁,一概回避,不准拜神。
这应该是过去的习俗,在现代社会里,则越来越不执行这些规定。
具体的仪式程序如下:主持者先点香,拿着点看的香朝外面拜三拜,然后把香插在香炉里。
再点燃烛台上的蜡烛。
值得注意的是,拜菩萨时人们是双手合十着平拜。
但在随后的“请羹饭”时则双手交叉着拜。
据说,福神菩萨吃东西动作很快,所以请福神,往往一次斟酒后立即转入送神仪式,这叫“快菩萨,慢祖宗”。
拜毕之后,便是到门外烧佛。
同时,将一杯酒、一杯萘、三根香拿到门外去。
所谓“烧佛”,是在门外的土地上铺上一把稻草,再在稻草上放上一些元宝和太包。
将元宝、烧纸连同神祃(俗称马张干)一起焚化。
之后,将酒、茶叶和香撒到灰烬上,意思是菩萨把这些东西拿去了。
烧的时候或烧完之后,家人再拜三拜。
烧完佛后,把蜡烛吹灭。
送走了百神之后,静谧而神秘的气氛立即被响亮的鞭炮声打破,“随即大放其爆仗,普通多是鞭炮,即霸王鞭,一串一千枚,双响爆仗十个”。
5.“请羹饭”祭祖仪式的时间可以在“祝福”后几个小时进行,也可以在第二天举行。
祝福完毕后接着祭祖,这叫“做回盘羹饭”,这时候的祭品、祭拜方式都需要做相应的改变。
例如:祭神时方桌按照木纹横于堂前,祭祖时则要将桌子按木纹改成纵摆,所以绍兴俗称“横神直祖”;请福神的福礼在回请祖宗时要调个方向,并拨下筷子;祭神时人们由里往外拜,祭祖则要由外朝里叩拜。
(1)祭品及摆放:祭神时放三茶六酒、三牲等;请羹饭时则无,只是跟平时吃饭一样,中间放各种菜。
菜多少没有关系,但必须是双数。
并且,不能有螃蟹(据说这样已故的祖宗会像螃蟹一样爬着走,这样不好),也不能放茄子(据说放了茄子大概会断子孙)。
方桌另外三边旁放三根长凳子,三边桌上放盛有酒的酒盅和几碗饭。
(2)方桌的摆放:祭神时方桌木纹横放;请羹饭时木纹直放。
(3)烧佛地点、物品和方式不同:前者在屋外地上进行,物品为稻草上放元宝和太包烧掉,并在烧完佛后一定要放鞭炮;请羹饭时则是在屋内铁锅里,烧的是小元宝和祖宗佛渡,后者是否放鞭炮则自由选择。
(4)拜祭的方式不同:前者是朝外拜三拜,并且双手合十平拜;后者是朝里拜三拜,双手是交叉握紧者拜。
6.“散福”与“关门”请好羹饭之后,接下来便是“散福”。
“散福”就是用煮福礼的汤汁烧吃年糕,人们取“吃了散福糕,来年节节高”的美意,以表神赐之福,散给全家。
还有一种说法是,用请羹饭时用过的菜和饭,表示纪念祖先,每年在这个时候想起他们。
“散福”之后,就放“关门爆仗”。
有的人家关门后,仍终夜围炉而坐,俗称“守岁”。
“祝福”与“散福”是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与氛围中进行的,“祝福”时静悄悄、庄严肃穆,甚至可以称为“悲哀”的气氛,被“散福”时享受美食、欢乐与喜庆的气氛所替代。
二、文章一开始就说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
可见在除夕之夜进行祝福已经成为鲁镇的一大风俗。
在这一风俗中,人们要“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地洗”,然后用这些东西作为福礼来“恭请神们享用”,足见人们拜祭时的虔诚的心理。
尽管在20世纪20年代,新文化运动已经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但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还深深地统治着人们。
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依旧,人们仍然把自己的幸福和希望寄托在神灵的身上,从来没有人怀疑神灵的力量,也从来没有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因而一到年底,家家户户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人们永远生活在虚无的精神境界里。
而且祭祀时“拜的却只限于男人”。
可见在人们的心里,祭祀文化在其心目中的地位。
在封建社会里,宗法制度和旧礼教对人们的毒害很深,农村劳动妇女没有任何地位和人身权利,如果是再嫁的寡妇,就更加受人歧视,甚至连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也被剥夺。
所以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做工时,鲁四老爷因讨厌她是个寡妇,而“皱了皱眉”,但终因她“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要勤快”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到年底,就把祝福的所有活都交给她了,而“竟没有添短工”。
可是当祥林嫂再嫁,而且丈夫和儿子又相继死去之后,鲁四老爷和四太太便不再让她插手祝福的事了。
他们认为祥林嫂是一个“败坏风俗”的女人,是个“不洁”的女人,她准备的福礼“祖宗是不吃的”,尽管祥林嫂后来倾其所有到土地庙捐了门槛,也没有得到他们的认可,而是“你放着吧,祥林嫂!”并且祥林嫂最终被赶出鲁家,流落街头,沦为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