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1. 引言1.1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的重要性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综合与实践”课型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正文2.1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的特点1. 融合性: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实践性: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 交互性:课堂上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学生彼此讨论、分享和交流,促进思维碰撞和思想启迪。
4. 综合性:综合性思维是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的重要特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创新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
6. 全面性: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
7. 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8. 实用性: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2.2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设计教学策略时,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巧妙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游戏、实验或探究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些活动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灵活运用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学软件、实物模型、教学影像等,让学生多维度地感受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数学,这门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既是知识的宝库,也是思维的训练场。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综合与实践”板块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
什么是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呢?简单来说,它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讲解,也不是重复的计算练习,而是通过实际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探索、去解决、去创新。
比如说,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校园面积测量”的活动。
这就需要学生先了解测量工具的使用,像尺子、卷尺等。
然后,他们要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是直接测量长和宽,还是通过分段测量再计算总和。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长度单位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意义非凡。
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当数学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数字和公式,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有趣问题时,孩子们会更愿意主动去探索。
想象一下,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算出了班级举办活动所需的费用预算,那种成就感会让他们对数学充满热情。
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需要孩子们自己去尝试、去改进。
这就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再者,能够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通过综合与实践,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明白学好数学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呢?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主题。
主题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亲切和熟悉。
比如“超市购物中的数学”“家庭水电费的计算”等等。
这样的主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参与的欲望。
活动的组织形式也要多样化。
可以是小组合作,让学生们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也可以是个人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还可以组织实地考察、数学实验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一、引言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基础数学知识和计算技能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算法,更需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特点1、综合性: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强调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实践活动通常涉及到多个数学知识点,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实践性: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践能力。
实践活动通常需要学生亲身参与,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性: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
实践活动通常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寻找独特的解决方案。
三、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实例1、制作数学模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简单的数学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帮助学生理解立体几何的概念和性质。
2、调查与统计: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例如,可以让学生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情况,然后制作统计图表,帮助学生理解统计的概念和方法。
3、游戏与竞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速算比赛、解谜游戏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综合与实践活动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同时,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综合与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寻找独特的解决方案。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评价设计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评价设计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科目之一,涵盖了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综合与实践”评价设计非常重要,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本文将围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评价设计展开讨论。
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评价的定义“综合与实践”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评价从内容上看,不仅包括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形式上看,综合与实践评价是多样的,包括日常表现评价、作业考察评价、小组合作评价、课堂练习评价等。
这些评价形式不仅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评价设计的目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评价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通过“综合与实践”评价,可以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整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科,通过“综合与实践”评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4. 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在“综合与实践”评价中,可以设置小组合作评价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研究一、本文概述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正逐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为此,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综合与实践”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其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的作用。
文章首先将对“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理念进行阐述,明确其教育价值和目标。
接着,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文章还将对案例中体现的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贡献一份力量。
二、文献综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育已经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更加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国内外学者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旨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内研究方面,众多学者强调了“综合与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例如,有学者指出,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实践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还有学者提出了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应注重的问题,如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评价的科学性等。
国外研究方面,许多教育专家和学者也关注到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价值。
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将实践活动融入数学教学中,以及如何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
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整合和应用数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数学综合是指将数学知识和技能融入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将数学知识呈现为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缺乏实际应用的意义。
而数学综合教学则强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是指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 passively 接受和 passively 模仿,缺少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的机会。
而实践教学则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探究,通过操作实物、解决问题和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核心是“学以致用”。
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
在教学乘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购物、分组等实际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应用。
注重数学知识的联系与整合。
数学的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这种联系,将不同的知识点整合起来,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几何时,教师可以将线段、角度、图形等知识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应用几何知识解决房屋设计、公园规划等实际问题。
重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测量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通过测量实物的长度、面积、容量等,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小学是儿童数学学科的初级阶段,通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本次活动中,我组织了一系列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以下是对这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
首先,我设计了一个有关平面图形的实践活动。
我带领学生们观察和感受环境中的各种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鼓励他们亲自动手制作这些图形。
通过实践的方式,学生们深入理解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如边数、角度等。
同时,通过比较和对比不同形状的图形,学生们也学会了分类和归纳的能力。
其次,我组织了一个有关数的实践活动。
我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小石子,并让他们用这些石子进行计数和计算。
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了数的概念和数的大小关系,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在这个活动中,我还设计了一些游戏,如比大小、找规律等,以增加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个有关测量的实践活动。
我给学生们分发了一些测量工具,如尺子、天平等,让他们自行测量和估算各种物体的长度、重量等。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不仅理解了测量的概念和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还引导学生们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我设计了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们分组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合作,学生们互相学习和帮助,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活动结束后,我还组织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环节,学生们可以向其他同学展示他们的成果,并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通过这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我发现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明显提高。
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的美和奥秘。
同时,他们也在实践中培养了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活动设计方面,我可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设计更具个性和挑战性的实践任务。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小学数学是中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综合与实践”是非常重要且常见的课型。
本文将阐述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
“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一种课型。
它主要强调将多种数学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这种课型的主要特点如下:1.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综合与实践”的课型中,既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理解,又强调让学生通过具体实践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场景中,掌握技能,并且深刻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2.多维度学科整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还会通过多维度学科的整合来丰富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发展。
例如,将自然、社会等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在生活实践中构建多领域知识的融合,并对多领域的知识进行应用和探究。
3.学生主体性强在“综合与实践”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作为指导者和组织者,旨在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开发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
二、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探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体验式探究,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积累生活经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角色模拟教学角色模拟教学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方法。
以特定的实物或生活场景为基础,将学生进行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对数学实际应用情景进行模拟、演练,推动学生主动参与角色扮演的学习过程。
3.创设以问题为导向的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将学生放在一个充满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在问题解决中积累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4.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在“综合与实践”课型中,教师需要采取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注重规律性和思维方式的启发,激发学生的求知能力和探索意识。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小学数学的“综合与实践”是指教学内容中融入多种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整合与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和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实施“综合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课型和教学策略。
一、实践探究型:1. 循环训练法:以实际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知识和经验逐步解决问题,通过多个循环的训练和反复演练,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
2. 游戏型:将数学知识和技能与游戏相结合,创设有趣的游戏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手工实践型:通过手工制作、实物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二、合作学习型:1. 小组合作型: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通过彼此合作和互助,提升学生的学科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互助学习型: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组成,由高水平学生帮助低水平学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和共同进步。
3. 项目合作型:设计一些数学项目,在小组内由学生共同完成,通过实际项目的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场景应用型:1. 情景模拟型:创设各种情境和实际场景,让学生置身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实际问题解决型:引导学生通过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项目设计型: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项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设计解决方案,通过项目的实施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施“综合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0篇范本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0篇范本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自主、熟练的计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计算式题.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口算引入1、计算:140×3+280 400—400÷8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和运算。
板书:不带括号的混和运算。
二、教学新课1、学习例题。
媒体出示例题:一副中国象棋12元。
一副围棋15元。
购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
一共要付多少元?(1)请学生读题,教师提问:你看出了哪些已知条件?你认为要想求出一共要付的`钱数,应该先求出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学生列式:12×3+15×4或15×4+12×3那这样列式应该先算什么?应该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才能先求出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用去的钱?(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师: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学生在书上完成。
2、试一试:150+120÷6×5。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明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120÷6×5,为什么应该先算120÷6,而不先算6×5呢?你们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通过刚才两道混合运算的解答,你能总结一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 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小学“综合与实践”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小学“综合与实践”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小学“综合与实践”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旨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
其中,“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综合与实践”进行探讨,旨在加深对该内容的理解与运用。
一、“综合与实践”的理解“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多个数学单元的综合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小学数学中的“综合与实践”案例1. 小学一年级:“数与计算”的综合应用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综合与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与计算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例如,在食品购物的实践中,让学生通过购买食品、计算价格等活动,融合数学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实践技能。
2. 小学二年级:“空间与形状”的综合运用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空间与形状”的综合与实践可以通过制作手工模型等方式进行。
学生可以通过手工制作各种形状的模型,了解形状的属性和特点,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小学三年级:“数据与图表”的综合应用小学三年级的“数据与图表”内容可以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收集来进行综合的运用。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绘制图表进行数据分析。
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实践操作的技能。
4. 小学四年级:“运算与应用”的综合训练小学四年级的“运算与应用”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进行综合训练。
例如,在购物、旅游等实际场景中,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的四则运算进行实际计算,培养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5. 小学五年级:“几何”的综合与实践小学五年级的“几何”内容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进行综合与实践。
例如,在户外进行几何模型拼装,通过搭建模型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几何形状的特点与性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024年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多场景)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多场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活动一:测量与估算目标:让学生掌握测量和估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材料:米尺、直尺、圆规等测量工具,测量对象(如桌子、椅子、窗户等)。
步骤:(1)教师讲解测量和估算的基本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和估算,记录结果。
(3)学生汇报测量和估算的结果,教师点评。
2.活动二:几何图形的制作目标: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步骤:(1)教师讲解几何图形的制作方法。
(2)学生分组制作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3)学生展示制作的几何图形,教师点评。
3.活动三:数学游戏目标: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材料:数学游戏卡片、计时器等。
步骤:(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如速算比赛、数学接龙等。
(3)学生汇报游戏结果,教师点评。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布置好活动场地。
2.导入: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活动主题。
3.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活动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2.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成果,如测量和估算的准确性、几何图形的制作精美程度、数学游戏的完成情况等。
3.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五、教学建议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活动内容和难度,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2.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小学数学教案综合与实践
小学数学教案综合与实践
教案名称:综合与实践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画板、彩色粉笔、数学教材、实际问题练习题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引入新知识。
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每天吃掉3个,请问7天后他还剩多少个苹果?
二、讲解与练习(1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讲解解决上述问题的数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
2. 学生进行练习题,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综合与实践(20分钟)
1. 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解决。
2. 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解决方案和答案。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解决方法,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
1. 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反思与评价(5分钟)
1. 教师与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有哪些收获。
2. 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是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
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有效性
备受关注。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注重理论
知识的灌输和机械的计算,学生容易失去兴趣。
而“综合与实践”教学能通过丰富多样的
实际问题和情境设置,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加学习动力。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
需要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自己
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实际探究,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抽象的数学概念
和方法。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创新思维,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
能够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注重灌输,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思
维的环境。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关注。
教师在实施“综合与实践”
教学时需要提前设计好合适的情境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学校和教师需
要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设备,例如实验室、计算机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能够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答学
生的问题。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研究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研究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是指通过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维
方法,结合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数学世界中的各种算法,以解决问
题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数学知识的梳理和归纳。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需要
建立在基础知识的扎实基础之上,对于每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需要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以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2. 实践性问题的设计和解决。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需要将
数学应用于实践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实际情境,
设计实践性问题,让学生通过数学思维和方法,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3. 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具
备较高的数学素养和教育教学素养,能够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帮
助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方法,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和实际应用能力。
4. 教学资源的管理与应用。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需要教师
掌握多种教学资源,例如教材、网络教学、教学视频、实物模型等,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应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评价与反馈。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需要在教学过程
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和反馈,从而及时了解学
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的综合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综合教学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小学数学综合教学实践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综合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价值。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学数学综合教学实践的方法1. 生活化教学: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分数”概念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切水果、分蛋糕等活动,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2. 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面积”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彩色纸、剪刀等材料,动手制作各种图形,感受面积的大小。
3.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方程”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探究方程的解法,提高合作能力。
4.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比例”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比例关系,提高应用能力。
5.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以运用动画、图片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几何图形。
四、小学数学综合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学习“分数”概念时,对分数的意义理解不透彻。
小学数学教学综合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综合实践的意义、实施策略、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综合实践是指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究、合作、创新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综合实践的意义、实施策略、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小学数学教学综合实践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这种创新意识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学综合实践的实施策略1.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整合教材资源,开发实践课程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开发具有实践性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3. 创设实践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实践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4.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
5. 强化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和成果,及时反馈,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四、案例分析案例: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1. 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图形;(2)了解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⑥教师对这个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在家庭购物中,我们运用了数的计算、统计和图形识别等多种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这个实践活动以家庭购物为情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中综合运用数的计算、统计知识,最后还融入了图形识别知识。
小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的巡视指导有助于学生正确进行数的计算,整个活动过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家庭购物中的综合应用。
(2)实践活动二:校园活动规划中的数学①教师展示一些校园活动的照片,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科技节等照片,照片中显示了活动场地、参与人数、活动时间等信息。
②教师提出任务:“小朋友们,现在我们要自己来规划一个校园小活动,比如小型运动会或者班级文艺表演。
你们要考虑活动的场地安排、参与人数的计算、活动时间的分配,还要设计一个简单的活动海报,海报上要用到我们学过的图形。
”③学生分组进行校园活动规划,各小组讨论并确定活动类型,然后开始计算参与人数(假设班级人数已知),根据人数选择合适的场地,分配活动时间(如比赛项目的时长、表演节目的顺序和时长等)。
在设计海报时,学生运用长方形、圆形等图形来绘制海报的边框、图案等。
④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通过启发引导法给予帮助。
例如,当小组在场地安排上出现困难时,教师提问:“我们要根据什么来确定场地的大小呢?是参与人数还是活动类型呢?” 引导学生正确思考。
⑤各小组完成校园活动规划后,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小组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流程、场地安排、时间分配和海报设计等内容。
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提问和评价。
⑥教师对各小组的活动方案进行点评,总结在校园活动规划中运用到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计算、图形的运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等思维方法。
设计意图:这个实践活动以校园活动规划为任务,让学生综合运用。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是一门综合性的数学课程,旨在通过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将介绍该课程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
一、课型:1. 观察课型:通过观察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分类、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分析能力。
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来理解数与运动的关系。
2. 经验归纳课型: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问题解决过程,总结经验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思维和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探究面积、周长等概念,总结出计算方法和规律。
3. 分析实践课型: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让学生通过剪纸活动,分析剪纸图案的特点和对称性,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构造能力。
4. 探究实践课型:通过问题导入、实践活动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让学生通过设计游戏规则,探究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策略:1. 活动导向: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 基于问题和情境教学:以问题和情境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知识迁移:引导学生把数学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的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5. 多元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报告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必要的教学调整。
6. 系统复习和总结:在学期末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的课型及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使数学教育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达到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张丹北京教育学院刘延革北京东城区教育研究学院李宁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一、“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及教育价值“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
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一)“综合与实践”的内涵1. 综合与实践活动要突出“综合”这种综合不仅表现为数学内部各分支(如几何、代数、三角)之间的综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综合;还表现为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学生的各种能力、各种方法、各种工具的综合。
它不应该是一个具体知识点的直接应用,不应该是已有数学知识、方法反射式的套用,它应该给学生一个综合应用学生以往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方法(甚至可以是跨学科的知识),去实际解决一个数学内部或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条件未必可丁可卯,线索未必清晰可见,问题本身和结果可能还需要另外的解读。
当然,“综合”的结果也应该是“综合”的,它应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案例:《标准》中的例 44 象征性长跑。
为了迎接奥运会的召开,某小学决定组织“迎接圣火、跑向北京”的象征性长跑活动,学校向同学们征集活动方案,请你参与设计,其中要解决的问题有:( 1 )调查你所在的学校到北京天安门的距离约有多少千米?( 2 )如果一个人每天跑一个“马拉松”,要几天能完成这项长跑?( 3 )如果全班用接力方式开展这项活动,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活动方案。
( 4 )全班交流、展出同学们的不同方案,说明各个方案的特点,同学之间评价方案的优缺点,推荐本班的最佳活动方案。
点评:对于这个问题的完成,学生不仅需要一些相应的数学知识,还要利用一定的地理知识以及对“马拉松”活动了解等体育知识。
由于问题较复杂需要小组合作,这就需要同学具有小组合作的能力,以及根据自己班级特点、小组特点、男女生的特点合理设计、规划方案的能力等等。
由于这是一个灵活开放的问题。
解决问题完后,同学之间的交流、评价、反思的过程,也是很好的丰富学生解决问题体验的过程。
2. 综合与实践活动要突出“过程”“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
教师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经历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
它的核心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有目标的、自主的实践活动。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在活动形式上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采用诸如小组合作、实景观察、实地测量、动手操作、直接收集数据、问卷调查、真实数据计算等活动形式,使学生能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能力和素养。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积累、分析、反思,使“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成为提高教师自身和学生素质的互动过程。
(二)“综合与实践”的教育价值1. 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建议部分还指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
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
在学生自主、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等。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义务教育阶段,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综合与实践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问题意识、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在综合与实践的过程中,给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归纳猜想等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所以,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③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2. 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全面理解。
20 世纪数学分为很多学科,而且越分越细,有积极的一面,也有需要警惕的问题,太细就会影响对数学整体认识,“综合与实践”是避免这种倾向的措施,通过问题让学生把学习的数学整合起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比较完整理解数学。
了解数学的应用是全面了解数学另一个重要方面,数学不仅仅是自成逻辑体系学科,应用广泛、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是数学最主要的特点,“综合与实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不是字面上的理解,而是感悟、体验数学应用,不做就不能有真切体会,学生需要在这方面积累经验。
3. 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课标》在学生情感价值观这些方面的要求,通过综合与实践的过程都能得以很好的形成和培养。
4. 综合与实践有助于教师的发展。
《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
这些问题既可来自教材,也可以由教师、学生开发。
提倡教师研制、开发、生成出更多适合本地学生特点的、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
对问题的选择有利于教师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知识及素养。
同时“综合与实践”重在实践,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
因此,“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有助于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转变教育理念。
5. 综合与实践有助于课程的建设。
“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中的一个较新的领域,这一领域的设置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使得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以综合的形式出现,丰富和完善了课程的结构。
通过“综合与实践”,会帮助、探索创造一些新的教、学的模式。
二、如何解读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定位作为教师,有必要整体理解和把握课程总目标,认识学段目标与总体目标之间的联系,再把学段目标分解到单元教学和每一节课教学目标,这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准确把握“综合与实践”总体目标和分段目标是极为重要的。
(一)《课标》各级目标的制定1. 总体目标:《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具体表现在综合与实践的方面的要求应为:( 1 )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2 )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初步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增强创新意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4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5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6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7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2. “综合与实践”分段教学目标《标准》针对第一、二学段设定的“综合与实践”的教学要求是第一学段:( 1 )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 2 )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 3 )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第二学段:( 1 )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
( 2 )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 3 )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
( 4 )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二)针对第一学段的定位1. 从外显目标上看:( 1 )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获得活动经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能获取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案例 1 :《课标》中的例 21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组织学生分组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图标),观察它们是否有对称轴,若有对称轴,数出或说出有几条对称轴。
尝试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在课堂中展示交流大家的发现,并尝试设计出一些轴对称图形。
点评:这个活动可以鼓励学生主动观察,设法收集(如可以使用数码相机或现场素描等)。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现、找到他们熟悉的图形对象中隐藏的对称轴,并在交流过程中展示自己收集的成果。
如下图所示:此过程不仅巩固学生对“对称图形”的理解与辨认,同时积累了观察、收集、交流的活动经验。
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轴对称图形,并交流自己图形所表达的意思。
学习收集的方法和设计、绘图的方法。
2. 从活动形式上看: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实施基本上有以下几个环节:( 1 )选一选、问一问: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综合与实践的问题可以由老师事先给出。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真正理解题意再往下进行。
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
( 2 )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有了好问题,不等于有好结果。
要特别提倡上手解决问题之前,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碰一碰,应该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