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1.绪论:认识舆论

合集下载

第一章 网络舆情概论导言PPT课件

第一章 网络舆情概论导言PPT课件

.
3
章节概览
• 第5章 网络舆情监测技术
• 第7章 网络舆情的分析与研判
• 第1节 网络舆情监测数据采集
• 第1节 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的基本要求
• 第2节 网络舆情监测数据分析
• 第2节 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的基本程序
• 第3节 网络舆情监测可视化技术
• 第3节 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与研判的基本方法
• 第4节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监测技术遇到的挑 战
• 第6章 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搜集
• 第1节 网络舆情监测的基本要素 • 第2节 网络舆情信息采集 • 第3节 网络舆情监测的操作流程
• 第4节 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的指标体系
• 第8章 网络舆情报告
• 第1节 网络舆情报告概述 • 第2节 网络舆情报告撰写的要求 • 第3节 网络舆情报告撰写的技巧
• 第4节 舆情信息的搜集
.
6
第一章
• 导言
.
7
导言
本篇是全书导论,主要论述舆情、网络舆情等基本概念,网络舆情的特征和类型以及网络舆情学与 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等。网络舆情学是研究网络舆情发生、发展与传播的规律,并把这些规律运用 于引导舆论,促进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升社会形象并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的学科。 网络舆情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的机理和规律,教会学生如何 对网络舆情进行检测、分析、研判及引导,学会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经营和管理,最后为实现社会 治理的现代化做好服务工作。
网络舆情概论
21世纪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
.
1
课程用书: 《网络舆情概论》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主编:周蔚华 21世纪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

《网络舆情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舆情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舆情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网络舆情概论》是网络新媒体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网络舆情是研究网络舆情发生、发展与传播的规律,并把这些规律运用于引导舆论,促进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升社会形象并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学科。

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及其传播规律,掌握网络舆情监测、搜集与研判的方式,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熟悉网络舆情处置的技巧、网络舆情管理体系,理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对网络舆情与社会治理产生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1章网络舆情概述学习目标1.厘清舆情、网络舆情等概念的含义。

2.了解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

3.熟知并初步掌握网络舆情的知识谱系。

主要内容1.1 网络舆情概述1.1.1 网络舆情的定义与特点1.1.2 网络舆情的类型1.2 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1.2.1 网络舆情的主体1.2.2 网络舆情的客体1.2.3 网络舆情的载体1.2.4 网络舆情的本体1.3 网络舆情的知识体系1.3.1 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1.3.2 网络舆情监测、搜集与研判1.3.3 网络舆情编报、处置与回应1.3.4 网络舆情管理体系1.3.5 网络舆情前沿议题教学重点1.网络舆情的特点2.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教学难点1.网络舆情的定义2.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第2章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学习目标1.了解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

2.了解网络舆情发生的形态与特点。

3.掌握网络舆情扩散的规律性、网络舆情衰减的基本动力。

主要内容2.1 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2.1.1 生命周期理论2.1.2 网络舆情发展的周期律2.2 网络舆情的发生2.2.1网络舆情发生的作用要素2.2.2网络舆情发生的方式与载体2.2.3网络舆情发生的形态与特点2.3 网络舆情的扩散2.3.1 网络舆情扩散的动力与阻力2.3.2 网络舆情扩散的规律性2.4 网络舆情的变动2.4.1 网络舆情变动的内因与外因2.4.2 网络舆情变动的指向与关系2.4.3 网络舆情变动的反转现象2.4.4网络舆情变动的测量方法2.5网络舆情的衰减2.5.1 网络舆情衰减的表现特征2.5.2 网络舆情衰减的基本动力教学重点1.网络舆情的发展变化规律2.网络舆情的发生方式于载体教学难点1.网络舆情的扩散2.网络舆情的变动第3章网络舆情监测学习目标1.理解网络舆情监测的定义。

第一章 网络舆情概论导言

第一章 网络舆情概论导言
网络舆情概论
21世纪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
课程用书: 《网络舆情概论》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主编:周蔚华 21世纪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
章节概览
第1章 导言
• 第1节 网络舆情概念
• 第2节 网络舆情的特征与类型 • 第3节 网络舆情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3章 网络舆情的传播渠道
• 第1节 网络舆情传播源
二、网络舆情的概念
网络舆情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所表达的公众情绪,究其本质是社会情绪在互联网这个可见载体上的 公共表达。 互联网既是舆情表达的载体,也为记录、监测社会情绪提供了绝佳的平台与手段。监测了社会情绪, 也就为推测社会心理的变化与发展规律提供了直接依据。
三、网络舆情的中国特色
两个舆论场的割裂与互动 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化表达 社会转型期的焦躁情绪与非理性表达
美国传播学大师沃尔特· 李普曼在1922年出版了《公众舆论》一书。作为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的学者之一,他开创性地提出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他的《公众舆论》对舆论研 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梳理:舆论是从哪里来和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 的结果?谁是公众,什么样的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 成的?它是不是或者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 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 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 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 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 第3节 网络舆情与地区形象
• 第4节 网络舆情与个人形象

新闻学概论 第五章 新闻与舆论

新闻学概论 第五章  新闻与舆论

• 温总理为北京奥运作广告
温总理为北京奥运作广告
W 323049

廉政
中国对舆论的认识
• 舆论乃舆人之论——下等人的意见 • 近代,中国报人将舆论同民主政治联系起 来,赋予舆论以新的含义。王韬指出报纸 是“博采舆论”的工具 • 夫舆论者何?多数人意见之公表于外者 也 ——“舆论界骄子”梁启超 • 舆论为事实之母,报界诸君又为舆论之 母 ——孙中山
新闻媒介对舆论的介入
1、反映并代表舆论。“报纸是作为社 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 (马克思)。新闻 媒介已从单纯的表达渠道变为公众代言人, 成为“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的工具”。 (马克思) 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已同时扮演了公众 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双重角色。它既是舆 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公众)的影子。
梁启超论舆论
• 凡欲为国民有所尽力者,苟反抗于舆论, 必不足以成事 • 舆论之所在,未必为公益之所在。舆论着, 寻常人所见及者也。而世界贵有豪杰,贵 其能见寻常人所不及见。行寻常人所不敢 行也 • 豪杰与舆论常不相容
梁启超论舆论
• 梁启超认为,英雄豪杰之士要成就一番大 事业,其与舆论的关系必然经过三个阶段: “其始也,当为舆论之敌;其继也,当为 舆论之母;其终也,当为舆论之仆” • 梁启超将舆论分为消极舆论(不健全舆论) 与积极舆论(健全舆论)两种。健全之舆 论,无论何种政体,皆所不可缺
决定舆论质量的因素
• 公众的认识水平、道德水平、受教育程度 等主观条件。 • 公众获取信息的真实、全面和充分程度。 • 公众自由表达意见的可能性和充分性。 • 结论:舆论作为普遍的、强大的社会制约 力量,虽有正、负两面作用,但从历史长 期性和社会发展整体进程出发,舆论毕竟 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具有潜在的、永恒的 正义性。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归类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归类

绪论◎ 1新闻学:定义、中心议题、研究内容◎ 2新闻学和新闻工作:新闻工作极其相关涉及内容◎ 3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4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一、名词解释: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想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

2、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世界的诸条件对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3、新闻主导理论:是各国新闻立法、制定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新闻人观念的一个决定理论主张。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有四种: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二、简答1、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第一、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新闻工作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第二、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新闻工作设计到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

2、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内涵和原则是什么?第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盛行于美国。

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

第二、其主要内涵是:1)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

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唯一措施是保护新闻自由。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

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休整"理论。

让人民群众和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

前提是给予人民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4)对事实的信念。

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第三、本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

网络舆情概论舆情与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概论舆情与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概论舆情与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传播与影响公众意见、情绪和社会舆论的信息现象。

它是舆论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迅速、广泛、互动性强等特点,对社会、政府、企业等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舆论是指社会上公众对其中一问题、事件或者人的看法和评论。

它是公众信息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识,具有一定的导向和引导性。

舆论在传统媒体时代主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传播,而在互联网时代,舆论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任何个人、组织和机构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推动舆论的形成和传播。

网络舆情是舆论在网络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实时获取和分享各种信息,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个体与政府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得到了加强。

在网络舆情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评论和意见,与他人进行互动和辩论。

这种互动性强的特点,导致网络舆情更加迅速地形成和传播。

网络舆情对社会、政府、企业等各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体对舆论的主导地位。

过去,传统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对舆论的形成和引导有较大影响力,而现在,网络舆情成为了一个独特而活跃的舆论场,网络上的个人和组织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可以对舆论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舆论的传播范围。

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主要是国家、大区域,而网络舆情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一个网络言论可以在瞬间传达到全球各个角落,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再次,网络舆情的互动性强,使得舆论的形成更加复杂多元。

传统媒体的舆论形成主要是由媒体机构和专业评论人士引导和引导,而在网络舆情中,任何个体和组织都可以参与进来,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互动性使得舆论的形成更加复杂、多元化,更加符合个体的利益和倾向。

最后,网络舆情对社会管理和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网络舆情概论教学大纲及教案

网络舆情概论教学大纲及教案

网络舆情概论教学大纲及教案《网络舆情概论》教学大纲说明:【课程性质】《网络舆情概论》是文化学院传播学、广告学的专业选修课,是体现该专业培养目标中对学生要求掌握网络舆情知识与技能的重要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讲练结合等教学方式,使学生网络舆情在网络环境治理与引导中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掌握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与规律,掌握舆情研判与引导的最基本的业务技能。

适应择业、就业的要求。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衔接关系】本课程是在本专业已上过的《传播学导论》、《舆论学》、《新媒体概论》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相关知识略讲或不讲,重点讲学生未接触过的知识及训练作为一名网络舆情研判和引导应当掌握的业务技能。

【教学内容及教学主要方式】教学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是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二是网络舆情监测软件使用的基本业务技能。

教学方式主要为讲练结合。

【教学时间】一个学期。

每周2学时,学习16周,32学时;复习一周,。

【考试要求及主要内容】按学院要求,本课为考查课(结课论文);主要内容为二部分:一是运用所学知识撰写结课论文,占70%;二是平时成绩(出勤情况及课堂互动),占30%。

【主要参考书目】1.《舆论学》,李普曼,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乌合之众》,勒庞,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3.《说什么,怎么说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蒲红果,新华出版社,2013年版目录说明第一章导言一、网络舆情概念二、网络舆情的特征与类型三、网络舆情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章网络舆情的发生机制一、网络舆情与社情民意二、网络舆情与社会心理三、网络舆情与谣言四、网络舆情与意见领袖第三章网络舆情的传播渠道一、网络舆情传播源(一)传统媒体(二)网络媒体(三)个体网民二、网络舆情的传播载体(一)新闻资讯门户网站(二)互动社交平台(三)移动社交应用三、网络舆情传播渠道第四章网络舆情的传播效果一、网络舆情的正面效果(一)网络舆情正向传播效果表现(二)网络舆情产生正向传播效果的原因二、网络舆情的负面效果(一)网络舆情负向传播效果的表现(二)网络舆情负向传播效果的原因(三)网络舆情负面效果在传播时可能存在的社会风险三、舆情传播效果的反转(一)网络舆情效果反转的典型案例乌坎事件(二)网络舆情效果反转的原因(三)网络舆情效果多次反转现象的应对措施第五章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一、网络舆情监测数据采集(一)数据采集基本技术(二)数据采集原理(三)数据采集常用方法二、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搜集(一)数据分析基本技术(二)数据分析原理(三)数据分析常用文本挖掘算法三、网络舆情监测可视化技术(一)数据可视化技术介绍(二)数据可视化原理(三)数据可视化常用工具四、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监测技术遇到的挑战(一)大数据的由来(二)大数据的特征(三)大数据对舆情的价值和影响(四)大数据带来的问题(五)大数据下的解决方案第六章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搜集一、网络舆情监测的基本要素二、网络舆情信息采集三、网络舆情监测的操作流程四、舆情信息的搜集五、网络舆情监测的工作机制第七章网络舆情的分析与研判一、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的基本要求二、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的基本程序三、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与研判的基本方法四、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的指标体系第八章网络舆情报告一、网络舆情报告概述二、网络舆情报告撰写的要求三、网络舆情报告撰写的技巧第九章网络舆情信息的分发与报送一、分发与报送的概念和意义二、分发与报送的基本要求三、分发与报送的主要渠道四、分发与报送的主要方式第十章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引导一、网络舆情应对的基本原则二、网络舆情应对思路三、网络舆情有效引导的技巧四、网络舆情应对的经验与启示第十一章网络舆情信息的经营一、网络舆情的商业价值二、网络舆情产业的经营三、网络舆情产业的发展第十二章网络舆情的管理一、网络舆情管理的目的与意义二、网络舆情管理的方式和内容三、网络舆情管理的国外经验第十三章网络舆情与突发事件一、突发事件概述二、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与危机管理第十四章网络舆情与社会形象一、网络舆情与国家形象二、网络舆情与机构形象三、网络舆情与地区形象四、网络舆情与个人形象第十五章网络舆情与政府决策一、网络舆情与公共政策二、网络舆情与公众参与三、网络舆情与社会和谐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一、网络舆情概念(一)舆情概念辨析(二)网络舆情的概念二、网络舆情的特征与类型(一)网络舆情的特征(二)网络舆情的类型三、怎样学(一)教师精讲(二)在实践中训练基本技能【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网络舆情的重要作用;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本课课程、学什么、怎么学。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人类社会的四次传播革命1. 语言传播:人类最早的传播方式,通过口头语言传递信息。

2. 文字传播:文字的发明使得信息可以记录下来,传播更加广泛和持久。

3. 印刷传播: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大量复制和传播信息成为可能,进一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4. 电子传播:电子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高,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

二、新传播革命的本质新传播革命是指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技术革命。

其本质是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互动性和全球化。

三、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1. 数字化: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传播,提高了信息的处理和传输效率。

2. 网络化:互联网连接了全球的计算机和设备,实现了信息的即时共享和交流。

3. 互动性:用户可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

4. 多媒体:互联网可以传播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丰富了信息的表达方式。

5. 全球化:互联网打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和交流。

四、新传播革命的挑战1. 信息过载: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巨大,用户难以筛选和处理。

2. 网络安全: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3. 数字鸿沟:互联网的发展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数字鸿沟问题,不同地区和群体之间的信息获取能力差距加大。

4. 媒体素养:互联网用户需要具备一定的媒体素养,才能正确使用和评价网络信息。

五、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1. 技术创新: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不断创新,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2. 商业模式: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推动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第二章互联网、新媒体与新技术一、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1. 互联网的起源:互联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立的一个网络。

2. 互联网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普及,互联网逐渐从军事领域走向民用,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网络。

二、新媒体的基本特征1. 数字化:新媒体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传播,提高了信息的处理和传输效率。

网络舆情概论课件第一章导言

网络舆情概论课件第一章导言

二、网络舆情的概念
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 论。 网络环境中形成或体现的舆情即民意情况。 网络舆情就是指在网络空间内,围绕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对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 所持有的态度。 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对公共问 题、社会管理者、事件当事人产生和持有的自我意识表示、社会政治态度和价值观。
——《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论与实务》
一、网络舆情的特征
① 网络舆情的自发性: 互联网是完全自由开放的,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机,人类已经进入一个空前自由表达的 社会发展阶段。人人皆可自由自发地发表意见和参议政事,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又是信息的 评论者。
② 网络舆情的指向性: 任何舆情都是和某一具体舆情事件相对应的,具有很强的指向性。
二、网络舆情研究与舆论学
舆情和舆论两者虽然有着同一个主体即公众,但舆情在于情,舆论在于论,网络舆情的研究内容与 舆论学各有侧重,网络舆情研究与舆论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二者不可混淆。 从字面上来说,舆情所称的“情”对应的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基于基本需求欲望之上的态度 体验,是一种对行为过程的生理评价反应;而舆论所对应的“论”在古汉语中通“伦”,指条理和 次序,情和论二者显然有着明显的区别。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舆情与舆论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互为表里,水乳交融。网络舆情研究和舆论 学确实有很多交叉的地方,但是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 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 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 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新闻学概论》可能涉及的名词解释

《新闻学概论》可能涉及的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1、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

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有悖于法治精神。

2、发展传播学:发展传播学主要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盛行,其核心内容是:国家的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务、服从、促进国家发展尤其经济发展。

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媒介都程度不一地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十分注重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

3、党报理论:党报理论最早起源与苏联,后来在各社会主义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流行。

党报理论的核心是: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

第二章:新闻活动1、新闻活动: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们传播和获取新闻的活动。

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第三章:新闻1、新闻:新闻有两种并行不悖的定义:新闻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表达了新闻的形式是报道;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表达了新闻的实质是信息。

2、新闻本源:新闻本源指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客观依据。

这一概念最早由陆定一在《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并对这一概念做了唯物主义论述,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报道在后。

事实是新闻的基础,对新闻有决定作用,新闻是事实的派生物,对事实进行能动的反映。

3、`4、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必需材料。

一般包括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新闻事件的经过,即5W1H。

5、突发性新闻:是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

如突然发生的灾难,突然爆发的战争等。

突发性新闻通常有明确的发生时间6、延缓性新闻:是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

网络舆情概论知识点总结

网络舆情概论知识点总结

网络舆情概论知识点总结一、网络舆情的概念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出现的与公众舆论有关的信息、言论、评论等。

它包括了对于社会事件、个人行为、商业活动等各方面的看法和评论,是民众通过网络媒介对事件和问题的反应和表达。

网络舆情具有实时性、广泛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成为了公共舆论的重要表达方式。

通过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社会舆论的动向和趋势,帮助政府和企业进行舆情管理和维护。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1. 实时性:网络舆情反应迅速,信息发布和传播速度快,能够迅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2. 广泛性:网络舆情可以覆盖到全球各地,信息的传播范围广泛,影响力大。

3. 匿名性: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匿名发布信息和言论,使得舆情的传播更加自由和开放。

4. 多样性:网络舆情包括了各种形式和内容的信息,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三、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网络舆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了社会现实、网络技术、群体心理等方面的因素。

1. 社会现实:社会事件、个人行为、商业活动等实际发生的事情会成为网络舆情的内容。

2. 网络技术:网络媒介的普及和发展使得舆情的传播更加便捷和广泛。

3. 群体心理: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也会影响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例如焦虑、恐慌、愤怒等情绪会影响舆情的发酵和扩散。

四、网络舆情的管理方法网络舆情的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它需要通过监测、预警、引导和应对等一系列措施来进行处理。

1. 监测:通过各种舆情监测工具和技术,对网络舆情的内容和趋势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了解公众舆论的动向和趋势。

2. 预警:对于可能引起社会关注和舆情敏感的事件,进行及时的预警和应对准备,防止舆情的蔓延和恶化。

3. 引导:对于一些具有导向性和引导性的舆情,可以通过舆情引导和宣传来调整舆论的态度和方向。

4. 应对:对于已经发生的舆情事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包括舆情澄清、信息发布、危机公关等手段,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网络舆情概论(微课版)-教学PPT-(3)[30页]可编辑全文

网络舆情概论(微课版)-教学PPT-(3)[30页]可编辑全文
3.4.3 网络舆情监测的可视化呈现
3.情感分析图情感分析图也是网络舆情监测可视化呈现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情感分析图主要通过计算各类社交媒体中网民的情感倾向,绘制情感分析结果中消极、中立、积极的比率,通常采用饼状图或折线图的形式来呈现。
谢谢
3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同样具有网络舆情监测中的信息采集能力,如分布式蜘蛛技术能够实现对海量舆情数据的提取。
垂直元搜索采集技术
2
从本质上来讲,元搜索是一种搜索引擎的集成。
1
网络爬虫技术
网络爬虫技术主要利用网页中的超文本链接进行访问,然后搜集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
网络舆情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中各种网络媒体、信息交流平台发布的网页信息,其中包括网络新闻、微博、论坛帖子等,尤其是微博、网络论坛等交互式网络平台,是网络舆情的主要来源地。因此,在网络舆情监测中,首先需要使用网络信息采集工具自动搜索和采集主要网络媒体发布的信息,为网络舆情监测提取数据资源,网络舆情监测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搜索和采集的质量。
3.4.2 网络舆情监测的覆盖范围及抽样
对于论坛来说,对其进行舆情监测主要是摘取论坛的名称、论坛的时间标题、发帖人、帖文内容、点赞比等,这是由于论坛网页的组织结构性较强,主题页面和内容页面。
3.4.2 网络舆情监测的覆盖范围及抽样
据可视化分析对负面舆情事件的意义在事前预测、事中感知以及事后反馈 3 个大环节上体现出来。事前预测强化了大数据对舆情的预测功能,在舆情没有发生前,提前建立监测方案,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事中感知实质上就是舆情正处于发生初期,基于大数据监测起到感知作用,有助于及时发现舆情,第一时间掌握事态。事后反馈就是通过可视化数据,将规模庞大的抽象数据以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使人们能够充分利用视觉感知能力去观察和处理舆情信息,从而发现舆情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隐藏的内容,有助于帮助决策者精确掌控舆情动态,结合各维度信息,为决策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舆论学概论详细复习重点

舆论学概论详细复习重点

舆论:舆论即公众的意见或言论。

其内涵是:①舆论是一种公众的意见;②这些意见涉及多数人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③表达这些意见的人们具有共同的兴趣或利益。

宣传:是一种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或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的传播实践活动。

诤言:实事求是地说出事实的真相,指出公共事务、公共政策存在的错误,并为克服错误提出正确的建议,就是诤言。

浮言:是指脱离实际的意见和动听的套话,又称美丽的空话,在社会舆论中具有普遍性,大都来自于会议上、报刊宣传中那些粉饰太平的不实之词。

流言:在人们之间相互传播的有关某种社会现实问题的不确切消息。

传播的方式一般是口头的、非正式的、非官方的。

民意:是人民对有关自身利益的社会问题所形成的一致意见,体现为人民的精神、愿望、和意志的总和,又称民心、公意、公共舆论、公论等,具有坚实的真理性。

它能够被民意检测的量度(60-70 %以上)所证实。

制造同意:就是利用宣传手段,制造种种假象表明大众赞同权力的统治与政策,诚心接受权势阶层的观点。

包括:突出报道;精英言论;意见“构造”;议程协商)话语权:广义而言,话语权是指公民在公共空间传播思想观点的自由。

简言之,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

权利:权力是指改变个人或团体行为的能力。

权力的本质就是主体影响和制约自己或其他主体价值和资源的能力。

权力主体是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

文化霸权:指一个阶级主宰另一个阶级的意识型态及文化,通过控制文化内容和建立重要习俗以统一意见来达到支配目的。

舆论一律:所谓舆论一律,是指整个社会只有当权者的声音,仅允许媒体对社会事务表达掌权者的观点,不准公开表达任何与权力话语对立的意见。

其危害有:扼杀理性;丧失经济;文化废弛;管理失衡。

爆米花模式:其产生的舆论带有突然爆发的意味,让人措手不及。

舆论在一两天之内出现,此前虽然存在重大舆论的征兆,但意识环境却是平静的。

风吹浪起模式:是舆论突发模式的一种。

在舆论凸显之前,社会没有任何议论,根本不存在相关意见。

新闻学概论-河北大学新闻学考研重点[1]

新闻学概论-河北大学新闻学考研重点[1]

《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绪论(了解)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结合传播学)、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第一章1. 用新闻活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2. 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各自优缺点)第二章1. 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新鲜),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2. 两种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最新的新闻定义——新闻是公众应知预知而未知的事实。

)3. 新闻本源:变动产生新闻,变动是新闻之母。

新闻来源的途径4. 新闻五要素,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的作用5. 新闻类别(硬新闻和软新闻是重点)第三章(重点)1. 信息的定义、特点、对新闻工作的要求(观念上、业务上)2. 宣传的定义、宣传与新闻的区别和联系、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3. 舆论的定义、特点、社会功能、新闻媒介与舆论的关系第四章1. 整个古代社会新闻活动的共同点2. 论述: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3. 报纸、广播、电视的概念,怎样产生(了解)第五章论述: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详细内容见各节内容)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私营、公营、国营;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原因)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报纸、广播、电视的特点)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电台、电视台、报纸)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新闻文体)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第六章1. 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了解)、个性2. 简答: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给新闻媒介带来的积极变化)3. 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发行、广告收入)(认识商品性对新闻工作者的意义)4.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以报纸为例,阶级性怎样表现在一张报纸上?)5.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第七章1.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2. 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3.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了解)4.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结合传播学理解)5. 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第八章1.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1)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2)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2. 大众传媒与政治(1)政府的政治活动如何利用大众媒介?(2)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新闻媒介的作用3. 大众传媒与经济(1)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2)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4. 大众传媒与文化(1)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2)大众传媒对于文化的消极影响5.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新闻媒介对国际关系的力量所在第九章1. 新闻自由的含义(P165)2. 本章其它内容作为了解内容,只需掌握“新闻自由”的含义。

新闻学概论考试试题

新闻学概论考试试题

新闻学概论考试试题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1.以下哪一位学者倡导的新闻观点构成了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A.李普曼 B.施拉姆C.弥尔顿 D.拉斯韦尔2.在中国人所撰写的著作中,出现于中国新闻学形成阶段的有A.《中国报学史》 B.《新闻学原理》C.《舆论学》 D.《资政新篇》3.以下关于新闻与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A.新闻是一种人工信息B.新闻与信息的本源都是客观事实C.情报是与新闻血缘关系最近的一种信息D.新闻与信息的传播手段相同4.“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A.陆定一 B.范长江C.甘惜分 D.邵飘萍5.新闻价值的核心部分是A.事实的新近 B.影响力的大小C.信息量的大小 D.重要程度的高低6.对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第一次进行系统化表述的论著是A.《新闻学》 B.《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C.《新闻理论基础》 D.《实际应用新闻学》7.在新闻传播要素中,兼具主体和客体双重性质的是A.新闻接受者 B.新闻报道者C.新闻事实 D.新闻媒介8.以下属于新闻选择次要标准的是A.新闻价值 B.新闻可读性C.政策法规 D.伦理道德9.“显赫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是新闻”这一看法A.正确,体现了新闻价值中的“显著性”要素B.正确,体现了新闻价值中的“重要性”要素C.错误,是对新闻价值中“显著性”要素的极端化理解D.错误,是对新闻价值中“重要性”要素的极端化理解10.新闻手段的核心内容是A.新闻价值规律 B.尊重受众C.用事实说话 D.新闻传播基本规律11.传播行为的源头和起点是客观事实和A.报道对象 B.受众C.传播媒介 D.新闻传播者12.新闻传播过程的主要环节是A.选择事实—加工制作—分析评论—受众接受—信息反馈B.选择事实—评价事实—播报传递—受众接受—信息反馈C.选择事实—加工制作—播报传递—受众接受—信息反馈D.选择事实—加工制作—受众接受—分析评论—信息反馈13.在新闻事业形成的标志中,最为重要的是A.形成了具有新闻需求的受众群B.出现了规模较大和持续不断的新闻传播活动C.采用了非手工操作的传播工具D.出现了专业人员和专门机构14.除了新闻书以外,被称为近代新闻事业雏形的还有A.邸报 B.手抄新闻C.小报 D.进奏院状报15.集团垄断传播制度和控制模式的理论依据是A.自由主义理论 B.集权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 D.共产主义理论16.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权利保证是A.文化发达 B.经济发展C.技术进步 D.政治民主17.新闻事业的阶级性主要通过以下哪种形式表现出来?A.报道和评价新近发生的事实 B.为社会公众提供无差别的服务C.公布媒体的传播宗旨 D.公布媒体的编辑方针18.新闻自由口号奠定其思想基础主要是在A.16世纪 B.17世纪C.18世纪 D.19世纪19.中国共产党1930年创刊的中央机关报是A.《解放日报》 B.《新华日报》C.《湘江评论》 D.《红旗日报》20.新闻自律的行为准则是A.新闻法规 B.新闻政策C.新闻规律 D.新闻伦理21.我国新闻传媒内部实行聘任制和竞争上岗措施始于A.20世纪70年代中期 B.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C.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 D.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22.“客里空”这一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报道类型是A.虚假报道 B.批评报道C.典型报道 D.揭丑报道23.由于某些领导干部存在好大喜功、喜欢赞美恭维的心理,造成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报喜不报忧,新闻报道出现失实,其原因是A.政治原因 B.社会原因C.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原因 D.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作风原因24.在无产阶级新闻史上,第一个明确使用“党性”概念并对其内容作出系统论述的人是A.恩格斯 B.马克思C.列宁 D.毛泽东25.80年代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是一种A.片面舆论 B.反动舆论C.极端舆论 D.偏激舆论26.以下新闻工作的群众性方式中,能够最直接、最真实地代表民意的是A.读者来信 B.受众调查C.专家座谈 D.上门走访27.新闻事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的基础和保证在于它具有以下哪种特性?A.贴近性 B.真实性C.重要性 D.阶级性28.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报刊应当成为“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这句话主要论述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A.新闻自由原则 B.党性原则C.指导性原则 D.群众性原则29.新闻媒体对社会上一些损人利己、不讲公德的行为不端者进行批评,这属于A.对决策者行为的监督 B.对管理者行为的监督C.对一般社会成员不良行为的监督 D.对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的监督30.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要求是A.讲党性,讲政治 B.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勤于学习,强化创新意识31.以下属于违心主义新闻起源观的说法有A.本能说 B.动力说C.规律说 D.实践说E.意志说32.关于新闻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有A.新闻供不应求时,新闻价值会上升B.新闻生产时所消耗的劳动少,新闻价值就小C.中国新闻界公认的新闻价值五要素是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和人情味D.新闻价值概念是新闻商品化的产物E.新闻价值可以衡量新闻事实或相应作品在多大程度上是新闻33.正面宣传的含义包括A.报道内容积极 B.宣传影响广泛C.报道倾向肯定 D.政治方向正确E.宣传效应正向34.新闻传播的指导性表现为A.通过新闻事实包含的“无形的意见”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B.通过新闻评论包含的“有形的意见”来逐渐改变受众认知C.指令群众“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D.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E.向人们提供各种知识,供人们学习35.以下由毛泽东所提出的新闻主张有A.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B.新闻批评的“开、好、管”三字方针C.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D.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E.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舆论的形态特征
首先,舆论是公开的表达和传播。 其次,舆论有具体的特殊的指向。 第三,舆论表达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第四、舆论的稳定性和强度。 第五、舆论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舆论研究的重要性
民主国家的公共政策应当以民意为基础。 舆论某种程度上具有制约和监督功能。 舆论帮助我们理解文化。 把握舆论规律以利于社会动员。
绪论:认识舆论 Public Opinion:
许静 xujing@
概念的区分与界定
民意与舆论 “舆者,众也。” “庶人之议”、“国人之议”、和 “舆人之 议” 管子:“市人之言”和“啧室之议” 庄子:“丘里之言”
商周时期一般将农业生产者称为众,后演化成与 官对应的概念
梁启超:“立宪时代之舆论,常立于主动之地位”源自公众与舆论众与公众
乌合之众 Crowd 阅读公众(The Reading
Public) 大众受众(Mass Audience) 网络用户与网民(Nettizen
or Media Users)
三类公众: 单一话题公众 组织公众 意识形态公众
舆论概念的界定
个人意见的汇聚。 以多数人观点为基础的
集体意见。 反映群体利益冲突 媒介和精英的意见 公众舆论是一种虚构。
研究的类型 研究的历史时期 研究可采纳的技术手段
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关于舆论的定义
舆论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 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
几乎所有的学者和公众意见的操纵者,都同意 舆论的含义至少包括四个因素: 1)必须有一个问题; 2 )必须有多数个人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3) 在这些意见中至少有某种一致性; 4)这种一致性意见会直接间接地产生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