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与农产品安全生产
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ff370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a.png)
致农药残留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污染物超标问题
01
02
03
重金属污染
土壤和水源中的重金属含 量超标,会导致农产品重 金属含量超标,影响人体 健康。
硝酸盐污染
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农产 品硝酸盐含量超标,对人 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有机污染物污染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 机污染物含量超标,会对 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 危害。
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 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11-06
目录
• 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现状 及问题
• 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 的问题
• 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对策 与建议
目录
• 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 与建议
• 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案例 分析
• 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展望 与未来发展趋势
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让农民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通过安全生产实现农业 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让农民了解安全生产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通过科学合理的 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最大效益。
强化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能水平
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通过技术培训,让农民了解和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 业生产的技术水平。
加强检测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 能水平,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建立检测中心
在重点地区建立检测中心,对 种植农产品进行集中检测,确
保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信息共享,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01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种植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
共享和协同作战。
生态农业视角的我国农产品安全制度研究
![生态农业视角的我国农产品安全制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f0ef313227916888486d7e7.png)
2 1 ,2 7 :5 0 0 2 ( ) 16~10 6
A t rc l r e Ja g i c a Agi ut a i n x u
生态农 业视角 的我 国农产 品安全制 度研 究
王敦清
( 汉理 2 大 学 经 济学 院 , 北 武 汉 407 ) 武 1 2 湖 300
11 1 国际 贸易规 则及 国 际竞争 力 在 经 济全 球 化 背 .. 景 下 , 国制定 的各 种 涉及 农产 品的标 准 和 规则 必 须 在 各 有关 国际协议 的 约束 之 下 , wr 而 o现 有 规 则 缺 乏 足 够 的灵 活性 和适应 性 , 力对 此加 以规 范 , 无 因而 WT O应 弥
量认定工作, 经过近百年的努力 , 几乎使农业生产的每一
道 程序 和环节都 实 现 了按标 准 生产 , 通 过 标准 进 行有 并 效 的管 理和控制 , 提高 了农 产 品 质量 。于 冷 认 为标 准
化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 就是要获得潜在的利益和提供公 平 的竞争规则 , 最终使经济有序发展 。农业标准化 的实
1 国 内外 学 者关 于农 产 品 安全 问题 的研 究概 况
11 国内研究 概况 随着 国 内消 费需求 的变 化 和食 品 . 危 害事件 的频频 发生 , 产 品质 量 安全 需 求 日益 受 到政 农 府 、 界和学 术界 的关 注。从学 术界 的研究 内容来 看 , 企业
性 的特点 , 品质量 标准有 国际 化的趋 势 。 农产 114 农 业标 准化 生 产 .. 实 践表 明 , 没有 农 业标 准 , 就
无法衡量农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 , 而不执行农业标准 , 就
无法 保证农 产 品质 量 。美 国、 国 、 国等发 达 国家 以强 英 法 大 的工业 发展做后 盾 , 2 世纪 初就开 始 了农 业标 准化 从 0 的研究 和利用 。美 国从 10 年 起就开 展 了种子 标准 、 90 质
以农业安全生产为宗旨
![以农业安全生产为宗旨](https://img.taocdn.com/s3/m/3b41f06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1.png)
以农业安全生产为宗旨农业安全生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农业安全生产成为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问题。
农业安全生产以保障农业生产过程中人员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宗旨,旨在守护农民利益、增加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幸福和福祉,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首先,农业安全生产关系到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例如化肥农药的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中毒事件;机械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造成意外伤害;天气灾害给农民带来重大损失。
因此,加强农民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并建立健全农业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是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其次,农业安全生产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农药使用和土壤污染等原因,农产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必须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避免农产品污染。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放心购买农产品,农民才能从农产品销售中获得合理的收益。
再次,农业安全生产关系到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农业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种植方式可能引发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必须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加强土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遏制农业面源污染。
此外,推广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农田湿地,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安全生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农民、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安全生产的投入,加强农业安全生产宣传和培训,完善农业安全政策和法规,为农业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发展生态农业 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 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589bd3f10661ed9ad51f3b4.png)
中国 农 业 生 态环 境保 护协 会 ( C S A E E P ) 是 由农业 生 态环 境保 护科 技工 作者 , 管理 工 作 者 和 生 产 实践 工 作 者 自愿 结 成 的 、 全 国 性 的、 非营利性的专业性社会团体。 协 会现有团体会员6 8 个 , 个人 会 员4 0 0 0 多名 , 欢迎 从 事农业 生 态环 境保护 、 生 态农业 建设 、 无 公 害农产 品 生 产 的企 事业 单位和 个人 , 以及 其 他关 心 、 支 持农业 生 态 环境保护事业 的人 士加入 。
协会倡导
献 身 “ 、
创新、
求实、
协作”
的科学精神 ,
团结广大
会 员 境保护事业 , 实现
农业 的可 持续 发展 作 出贡 献 。
中国农业 生态环 境保护协会
T h e C h in e s e S o c ie t y o f A g r o — E c o lo g ic a l E n v ir o n m e n t P r o t e c t io n
A D D R E S S :N u m b e r 3 1
F u ka n g
Ro
a
d ,
Na
n
ka
i
D is
t r ic t ,
T ia
n jin
C h in a
300 19 1
T E L :8 6 — - 2 2 — — 2 3 6 1 2 3 9 7 , 8 6 — 2 2 — — 2 3 6 7 4 3 3 6
F A X :8 6 — 2 2 — -2 3 6 1 2 3 9 7
2024农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范本(三篇)
![2024农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8a37f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a.png)
2024农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范本一、总体目标2024年, 牢固树立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深化农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提高农业生产安全水平,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从业者人身安全, 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关键任务1.完善农田环境治理。
加强农田环境污染防控, 推进农田化肥、农药、畜禽粪污等农业投入品的减量化使用, 积极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和模式, 提高农田环境的质量和生态效益。
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严格农产品生产加工质量控制, 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和检测监测, 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提高农业生产安全意识。
加强农业从业者的安全教育培训, 广泛宣传农业安全生产知识, 提高农业从业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减少农业生产事故和职业病发生。
4.强化农业生产安全监管。
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控,建立健全农业生产安全监管制度,加大对农业生产主体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
5.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强化农业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措施,健全农业生产应急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人员培训,提高农业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农业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工作重点1.制定和完善农业安全生产相关政策及标准。
加强农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 推进农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建设, 制定农田环境治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标准, 提高农业安全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加强农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加强农业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普及, 组织开展农业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 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加大农业安全生产宣传力度, 提高广大农民和农业从业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3.加强农业安全生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加大对农田环境治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 提高相关技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积极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 提高农田环境管理和农产品质量控制的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协同推进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协同推进](https://img.taocdn.com/s3/m/b0b86f2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f.png)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协同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相关,对于保障公众健康、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协同推进,旨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着人们饮食健康和生命安全。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农产品质量的担忧。
因此,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是加强生产全程监管。
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到加工、流通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加强质量管理,通过监测、抽检等手段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消除安全隐患,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安全。
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农村地区的水资源、土壤质量等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是保护水资源和土壤质量。
加强水源保护、防止水体污染、改善灌溉水质等措施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同时,加强土壤保护、提高土壤质量,有助于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
它们的协同推进可以实现双赢的效果。
1.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高生态环境标准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
引入先进的农产品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同时,将环保要求纳入农产品质量标准,促使农业生产向生态环境友好型转变。
2. 推广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鼓励农民采用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的来源可追溯、质量可控,增强公众对农产品的信心。
3. 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治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保护农产品生产的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
![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65fd5f9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0.png)
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食品需求的增加,使得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和推动可持续农业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方法,将可持续发展与食品安全紧密结合,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生态农业的概念生态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借鉴生态学的原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管理,以实现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思想是尽量减少对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依赖,利用自然生物链和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生态农业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 减少化学物质残留在传统农业中,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往往导致农产品中残留有害物质,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而生态农业倡导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这使得生态农产品的安全性较高,降低了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2. 提高土壤质量生态农业注重土壤的可持续管理,通过轮作、间作和种植覆盖作物等方式,增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活性。
这不仅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也改善了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
3. 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生态农业通过多样化种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升了农作物对病虫害和气候变化的抵抗能力。
这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使得农作物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更好地生存,减少自然灾害对食品供应的影响,保障食品安全。
生态农业的实践案例在中国的一些农村地区,生态农业正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生产方式。
例如,云南的有机茶园,通过引入生态农业理念,采用生物防治和天然肥料,不仅提高了茶叶的品质,也确保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农业生态圈。
生态农业的未来展望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生态农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
同时,消费者也应增强对生态农产品的认知,积极选择绿色、安全的食品,以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和生态农业
![农业生产和生态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11a71b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b.png)
农业生产和生态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一,也是乡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然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不重视环境保护,不推行生态农业,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最终导致社会和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
因此,农业生产和生态农业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农业生产的挑战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这一需求是促进农业生产增长的激励,但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挑战。
目前,全球农业生产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粮食安全问题。
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保障全球的粮食供应。
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8.5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
此外,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安全的粮食需求日益增长,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土地资源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不断推动着农村向城市化转型,农地减少的趋势明显。
加之人口增长等因素,可以预见,土地资源短缺和土地利用冲突的问题会更加严重,这将直接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
最后,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难题。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一直以来都是以化肥、农药、高科技等为主要手段。
但是,这种生产方式在不断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伤害,甚至掏空了土壤和水资源的含量,一个个资源枯竭的村庄、城市层出不穷,这样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维持。
因此,寻找一种生态驱动、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生态农业的治理方案在纷杂复杂的农业生产中,如何平衡经济利益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如何推行生态农业成为管理农业生产的政府、企业和田间地头的农民的共同责任。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监管。
政府机关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等环节的监管,保障农业生产的质量,保障农民的权利,同时对于存在问题的农业生产领域投入资源进行治理。
其次,田间农民应该通过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来解决资源的问题。
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对食品营养的影响
![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对食品营养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2b7c3b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c.png)
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对食品营养的影响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食品安全和营养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事实上,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对食品的营养价值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两个方面探讨其对食品营养的影响。
一、生态环境对食品营养的影响1. 水质污染水源的污染严重危害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许多地区的饮用水和灌溉水都受到重金属、农药、化肥等污染物的影响。
这些污染物不仅会通过农田流入庄稼,还会进入食物链,最终危害人们的健康。
例如,含有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水源会降低粮食和水果的营养价值,对人体造成慢性中毒的风险。
2.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物对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产生负面影响。
尤其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会与植物的养分和水分结合,形成各种有害物质,降低农作物的营养价值。
另外,空气污染还会破坏植物叶片表面的保护层,导致蒸腾作用增加,进而使植物的养分流失过快。
3. 土壤质量土壤是支撑农作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
然而,土壤受到化学肥料和农药的长期使用,造成土壤的养分失衡和微生物生态的破坏。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降低了农作物的营养价值。
此外,土壤还受到城市化、工业化和土地退化等因素的威胁,使得农田面积减少,进而限制了食品生产能力。
二、农业生产对食品营养的影响1. 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学肥料和农药对食品营养产生直接影响。
化学肥料虽然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增加产量,但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酸化,以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缺乏。
此外,农药的滥用也会残留在农产品中,给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2. 基因改造基因改造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虽然基因改造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虫性和耐旱能力,增加产量,但也存在一定风险。
一些研究表明,经过基因改造的作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基因改造作物的推广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和监管。
3. 生态农业的发展为了解决农业生产对食品营养的负面影响,生态农业逐渐受到重视。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产品安全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产品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90883f0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c.png)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产品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产品安全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被投入到这两个领域。
本文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产品安全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田经营管理,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关乎人类的健康与生存。
农产品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如果农田受到污染或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将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其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助于保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合理利用土壤和水资源,有效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可以保证农田长期的可耕种性和优质农产品的产出。
最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这些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进化具有重要作用。
二、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农产品安全是指农产品不受到污染、无毒性、无滞留农药和无残留添加剂,符合食品卫生标准,能够安全食用。
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产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食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如果农产品中存在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其次,农产品安全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形象。
农产品是国家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如果农产品安全问题严重,将会影响国家对外贸易形象以及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最后,农产品安全和农民的生产收益息息相关。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不仅能够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产品安全的关系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产品安全密不可分。
只有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才能够获得高质量和安全的农产品。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
农产品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农产品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7ec732f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5.png)
农产品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农产品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
农业是生活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领域之一。
本文将探讨农产品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有效措施。
一、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农产品作为人类基本生活资料之一,其安全生产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由于人们日常饮食中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巨大,如果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未被控制的污染源,将直接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因此,农产品安全生产是从源头控制食品污染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农产品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农产品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
环境污染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的废弃物等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因此,为了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与质量,同时也为了维护生态环境的健康,我们必须将农产品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采取一体化的措施。
三、农产品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措施1. 加强农药、化肥的管理和监管: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使用不当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问题。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农药、化肥管理和监管机制,加强对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督,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2.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采用生物有机肥料、无化学农药等方法,可以减少农产品中的农残,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加强农产品加工质量监管:农产品加工环节是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之一。
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监管,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杜绝使用劣质原料和添加剂,减少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与质量。
4. 发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发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生态农业技术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生态农业技术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8be1f7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1.png)
生态农业技术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如土地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生产效益的低下等。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于安全、环保、高效的农产品的需求。
因此,生态农业技术的出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生态农业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生态农业技术的概念及特点1.生态农业技术的概念生态农业技术是指利用生态学原理,通过科学的农业管理手段,保持和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
2.生态农业技术的特点(1)生态农业技术倡导“以生态为中心”的生产方式,注重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2)生态农业技术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生产效益和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生态农业技术强调科学管理,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4)生态农业技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基础。
三、生态农业技术的分类1.有机农业技术有机农业技术是指在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转基因技术的前提下,利用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手段,保持和改善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
2.绿色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技术是指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为基本原则,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手段,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
3.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是指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保持和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
四、生态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有机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有机肥料的应用:有机肥料是指由动植物残体、粪便、秸秆等有机物质通过发酵、腐熟等过程制成的肥料。
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78d9df9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a.png)
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大众的饮食安全和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本文将探讨几种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方法。
一、推行绿色农业积极推行绿色农业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举措。
绿色农业注重遵循自然规律,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同时,加强对土地和水源的保护,实施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以降低农产品的残留农药和化肥含量,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生长环境,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农作物基因,增加其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同时,通过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和预警病虫害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是确保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系统,制定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流程的监督和管理。
加大对农产品市场的抽检力度,严惩虚假宣传和以次充好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推行溯源制度,确保农产品的来源可追溯,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督意识。
四、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组织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班和专家讲座,提高其对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建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向农民提供及时的技术咨询和指导,帮助其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五、加强消费者教育和宣传加强消费者教育和宣传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和辨识能力。
加强对农产品质量问题的曝光和警示,引导消费者购买合格的农产品。
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研究
![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5a5cf4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d.png)
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而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与食品安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少对化学农药、化肥和转基因技术的依赖,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种农业模式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
首先,生态农业有利于减少化学物质残留。
在传统农业中,为了追求高产,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
然而,这些化学物质在杀灭害虫和提供养分的同时,也会残留在农产品中。
长期食用含有化学物质残留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慢性损害,如引发癌症、导致内分泌失调等。
而生态农业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来控制病虫害,使用有机肥料来提供养分,大大降低了化学物质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化学物质在农产品中的残留,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
其次,生态农业有助于保持农产品的营养价值。
化学肥料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可能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从而降低土壤的肥力和农产品的品质。
相比之下,生态农业注重土壤的养护和改良,通过轮作、间作、绿肥等方式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这样的土壤环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能够生产出营养成分更丰富、口感更好的农产品。
再者,生态农业能够保障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由于生态农业通常采用本地化生产和销售的模式,农产品在采摘后能够迅速到达消费者手中,减少了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损耗和污染。
同时,生态农业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要求更为严格,确保了消费者能够买到放心的食品。
此外,生态农业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长期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保持土地的肥力和水资源的清洁,避免因过度开发和滥用资源导致的生态破坏和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只有在可持续的农业环境中,才能持续地生产出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b66ce79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7.png)
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安全的农产品的需求。
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发展生态农业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与原则生态农业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强调生态循环、资源保护、多样化种植和农药、化肥的最小使用。
通过遵循生态农业的原则,可以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性。
二、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应用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生态农业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在发展生态农业中,关键是提高土壤质量和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
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来替代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生态农业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发展生态农业对农产品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生态农业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减少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物和重金属的含量。
同时,生态农业通过合理的种植结构和土壤改良,提高了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四、生态农业对农产品安全的保障生态农业对农产品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生态农业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和绿色防控措施,减少了农产品遭受病虫害的风险。
此外,生态农业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有效防止了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性。
五、生态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前景尽管生态农业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不足、市场需求不稳定以及农民对生态农业的认知程度较低等问题。
然而,展望未来,生态农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生态农业将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六、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政府在政策、技术和资金等方面都给予了积极支持。
浅谈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
![浅谈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5073166927284b73f242506b.png)
浅谈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生态农业强调食品的安全生产,可以避免对食品的安全威胁,大力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才使消费者对生态食品不断增长的需求的满足成为一种可能。
可以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
国际上在农产品进口方面,弱化了关税保护手段,采用非关税手段进行本土化贸易保护,发达国家设置了各种形式的技术贸易壁垒,例如有害成分含量标准、包装和标签的规定、检验检疫制度、绿色壁垒等,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形成了多重障碍。
我国是一个农产品生产大国,也是一个出口大国。
发展生态农业能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农产品及农副产品的品质,减少贸易壁垒的干扰,保证我国农产品的正常出口不受干扰,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1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据估计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将使我国的商业化土地资源更为紧缺,耕地面积也会不断减少,大量人口对土地的依赖性减弱,就业转移可能会严重困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对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意义2.1它是高效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重要措施。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资源相对减少和农产品商品化需求趋势增加的矛盾也更加明显。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缺乏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多重压力,世界农产品贸易技术性壁垒呈现一种常态,推动各种农业科技发展频率增速,逼迫我国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向科学谋求更高的价值体现,大力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把农产品及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作为核心要素,深入推进农业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
2.2它是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建立现代农业制度的需要。
我国各地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农业发展的新问题:农业生产中科技成果转化率、技术到位率和普及率较低,农产品出口依赖国际市场的代价越来越高,一些传统农产品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研究
![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9b9e04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7.png)
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研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对于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但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长期以来依赖大量的化学农药和化肥,已经严重影响到土壤、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健康。
因此,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面对这个挑战,生态农业逐渐成为了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主要是使用化肥和农药,虽然能得到较高的农产品产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土壤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而生态农业则采用一系列自然调节和有机种植方式,如生物制品和土壤改良等技术,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环保、健康和可持续。
下面我们一一介绍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 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收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其种植方式主要依赖于自然调节,采用天然有机肥料和生物制品等技术,以及环境友好的农药和杀虫剂,以此达到良好的农产品品质和安全。
同时,有机农业还非常重视土壤的健康,采用货币导向的措施去鼓励或支持良好的土壤管理。
2. 零农药农业:零农药农业采用的是一种新型的防虫方式。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中化学农药的严重污染问题,零农药农业应运而生。
这种种植模式采用天然防治措施,使用环境友好的杀虫剂,不破坏土壤和环境,从而达到有效的防虫效果。
3. 绿色种植:绿色种植是一种较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其核心是保持土壤、水源和空气的健康。
在绿色种植中,使用零污染的农药和化肥,采用精准浇灌和自然气候控制来创造完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最大的生态可持续性。
4. 果树种植:果树种植对于生态农业非常重要。
生态果园拥有充足的刺激和保护生态栖息地的环保观念。
果树种植也采用天然有机肥料和生物制品等技术,以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果树种植的一个好处在于,它能够在生长过程中促进土壤的生命周期,并提供支持生物多样性。
5. 养殖业:生态养殖业是依靠物种优化、诱导和形态控制方案中采用生态农技措施进行的养殖业。
绿色发展促进农业产品安全生产
![绿色发展促进农业产品安全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5d27c03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d.png)
绿色发展促进农业产品安全生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
农业发展与农产品安全息息相关,而绿色发展是促进农业产品安全生产的必经之路。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绿色发展如何促进农业产品的安全生产。
一、绿色农业生产保护环境环境污染会对农产品的生长产生严重影响,而绿色农业生产便是以生态、环保、健康为原则的农业生产方式。
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土壤、水资源的质量,确保农产品的健康安全。
二、绿色种植技术提升产量绿色种植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知识和现代科技手段,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通过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土壤和水资源的压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三、有机食品受到追捧有机食品是指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模式,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食品。
有机食品由于其无公害、营养丰富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而绿色发展正是有机食品生产的重要保障。
四、生态农业保留生物多样性生态农业是指建立在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农业生产方式,更加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培育。
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减少对农产品生长环境的破坏,增加农产品的品种多样性,保证农产品的供给安全。
五、政府加大绿色农业政策支持为了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政府加大了对绿色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引导和激励农民从事绿色生产。
政府支持是促进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六、消费者增加对绿色产品的认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绿色产品的认知也日益增加。
消费者的选择是市场的主导力量,他们对绿色产品的认可和支持,有助于推动农产品生产向绿色化方向转变。
七、绿色认证提升产品竞争力绿色认证是对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等方面进行认证的一种方式。
通过获得绿色认证,可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绿色认证的推广有利于促进农产品安全生产。
农产品安全生产
![农产品安全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1092b7d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1.png)
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安全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农产品安全生产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农产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如果农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例如使用农药过量、激素滥用等问题,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其次,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农业生产如果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将大大降低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心,影响农产品的市场销售和生产的可持续性。
因此,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是保障农业健康发展和人民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二、农产品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然而,在当前农产品安全生产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药、化肥的滥用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为了追求高产和快速收益,一些农民可能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这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残留在农产品中,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其次,农产品加工环节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一些不法商家可能使用劣质原料和添加剂来提升农产品的外观和口感,但同时也会降低产品的安全性。
另外,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导致一些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三、解决农产品安全生产问题的办法为了解决农产品安全生产问题,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农业生产者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科学知识,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良好农业规范。
其次,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全程监控,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追溯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的安全性。
同时,加强对农产品加工环节的监管,加大对不法商家的惩罚力度,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此外,还应加强农产品市场的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的信誉度,加强监督力度,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淘汰和处理。
总之,农产品安全生产是保障农业健康发展和人民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
![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1d50015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a.png)
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农业领域也开始强调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发展高效、安全、优质、绿色的生产方式,实现生产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农业除了关注生态系统的健康外,还面向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和社会福利,为环境、社会和经济带来更多的价值。
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高水平阶段,人口增长、城镇化和食品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现阶段,粮食安全问题更加注重粮食质量和产量之间的平衡。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作物的产值和质量,挖掘和开发新的农业资源,不断完善补贴政策和保护制度。
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生产方面看,生态农业是一种更为健康和可持续的粮食生产方式。
它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和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更加注重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满足农民、消费者和环境的需要。
生态农业通过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度和建立完整的农业生态系统来促进作物生长环境的优化,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从市场方面看,生态农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生态农业生产的更为健康、营养丰富、无污染的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还可以带来更多的市场利润。
生态农业生产的价值链相比传统农业生产的价值链更为复杂,既考虑到了生产、流通和销售的成本,同时也要注重零售商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在政策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包括补助和税收在内的财政和税收政策,以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
针对生态农业,政府可以考虑建立相应的完整政策体系,促进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推广和普及,并且加大对有助于改善农业环境保护和加强农业质量和安全的项目的扶持和资金投入。
总之,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加强生态农业的建设,推广绿色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等高效生产方式,提高农田土壤的健康、增加土壤作物的生命力,降低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污染,有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石油农业
机械化
14
石油农业
机械化
15
石油农业
高能耗、高效率 16
常规的农业现代化实质:
是用资金和能源(尤其是化石燃料能)的
然植被的自我恢复,掠夺经营,水土流失, 土壤退化, 后果:转移农业,背井离乡。
3
刀 耕 火 种
4
刀耕火种
游牧转移
5
6
二、传统农业(传统固定农业)
时间:约4000年 我国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下的农业就是典型的传统
农业。 特点: 以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输入低; 以人粪尿、动物粪便、绿肥等有机肥为土地提供营养; 采用间作、轮作、套作等方式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
农膜污染问题凸现
地膜覆盖正由“白色革命”演变为“白色污染”;
目前我国地膜覆盖面积约900多万公顷,使用量达60多 万吨。但是,地膜回收率低,土壤地膜残留平均每公顷 约60公斤,地膜年均残留率达20%,严重影响土壤环境 质量;
据调查,上海、北京、天津、新疆、黑龙江和湖北等省 (市)农田土壤地膜残留量在90~135kg/hm2之间,最 严重的甚至达到270kg/hm2。
四、各种替代农业
20世纪60年代起各种替代农业模式产生:
生态农业,自然农业
有机农业,生物农业
生物动力学农业,科学生态农业
肥力农业、腐殖质农业
综合农业、生物生态农业
持久农业、可持续农业
团结在可持续农业的统一大旗之下。
中国的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农业的一种,并且理论
与实践都走在世界前列。
29
农产品安全生产 -- 生态农业
1
第一节 农业的历史发展阶段 与现代农业发展思潮
世界农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 (游耕、游牧等)、传统农业和现代农 业3个主要发展阶段阶段。
2
一、原始农业
时间:持续时间约为7000年 特点:刀耕火种、转移农业、轮歇栽培、
撂荒制;史前农业,基本只有种和收两个
环节 游耕农业→ 轮耕制农业 问题:只取不给,土地营养平衡完全靠自
行农业生产,注意到了保持地力常新; 注意天时地利来进行农业生产,注重顺应自然规律。
7
西方摆脱刀耕火种后实行“三圃制”。
“三圃制”以一个庄园为单位,分成林 地、牧地和作物地三部分,三部分定期
轮换,以后逐步演变成草田轮作制,西 欧这种传统农业的地力维持仍靠休闲。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农业,以耕作、施 肥为主维持地力,形成了“地力常新壮” 论。
化肥农药过量施用
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每 年化肥用量达到4400多万 吨,但实际利用率不到 40%,在集约化高的蔬菜、 花卉种植区利用率不足 10%,造成地表水富营养 化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加 重。
我国每年农药用量130多万 吨,利用率仅为30%。
在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东部、中部和西南地区, 化肥的过量使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滇池、太湖流 域富营养化中农田化肥不合理使用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北方集约化农区,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部分 地区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过饮用水限量标准89毫 克/升,达到20%,山东、河南等种菜、养殖大县, 有的村庄地下水硝酸盐超标5倍以上。
11580
16
120
14
1920Biblioteka 1060830
0
0
150
Yield
Nitrate Leaching
100
200
300
400
氮肥施用量(kg N /ha)
120
硝 酸 盐
90 淋
溶 量
60
30
0
(kg NO /ha)
化肥使用量对作物产量和硝酸盐淋溶量的影响
作物秸秆浪费严重
我国每年产生约6.5亿吨左右的 作物秸秆,有4成未能利用,堆放 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有的甚 至在田间付之一炬,即浪费了资 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快速增长和拓展需 要,不怕多,贪财, 聚敛
现 在 从自然界疯 ( 实 施 狂掠夺 可持续 发展战 略以前)
将来
与自然协调 行动
充分、 全面挖 掘
理智利 用
为变态欲望而 大战
为共同的未来 而协调行动
常规 农业 水利 电器 化学 良种
持续 农业 赋予 现代 科技
青年
老练 成熟
贪婪构想并实现各 种需要,欲火攻心 失去理智,狂妄、 浪费
集约使用,代替传统的对土地和劳力的 集约使用;
向农业投入大量的商品辅助能,以提供
农机、燃油、化肥、农药、灌水等。
17
问题:
高输入、高能耗,加剧世界能源危机; 机械化耕作,不合理的种植导致土壤流失; 化肥和农药用量上升,引起严重环境污染; 单一种植使生态失衡,引发大规模病虫害; 人工创造的高产品种广泛取代了各地农畜
30
31
时期
与自然关系
行 为 特 人类自身关系 点
农 业 类比 类型
目标目的
初期 前期 中期
自然恩赐于 人类
从自然界索 取
从自然界夺 取
接受
自己寻 找 挖掘
平安相处 为取不到而争 为抢不到而战
史前 农业 采集
原始 农业 耕猎
传统 农业 自然 生产
婴儿 幼儿 少年
最基本生存需要, 有就行
自身增长需要,多 更好
品种的多样性,使后者的基因快速灭绝。 生态问题,生态不合理, 经济合理
18
据初步统计,我国遭受不同程度大 气污染的农田面积达8000万亩。同时, 固体废弃物对农业环境污染加剧,因固 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 积已达200万亩以上。
★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生活垃圾到处堆弃 ➢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畜禽粪便污染突出 ➢化肥农药过量施用 ➢作物秸秆浪费严重 ➢农膜污染问题凸现
8
问题: 劳动生产低效; 对自然的依附状态不能得到改善; 难以较大规模上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男耕女织,固定农业 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生态合理,经济不合理
9
男耕女织
10
男耕女织,田园风光
11
手工碾磨,人力劳作
12
古代粮仓
三、常规现代农业
开始时间:19世纪40年代 鼎盛时期:20世纪60年代
生活垃圾到处堆弃
全国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有100万吨,基本没有收集和处理,不 仅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而且由于无人管理,风吹雨 淋,成为蚊蝇孳生的污染源。
农村污水随意排放
畜禽粪便污染突出
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 约为20多亿吨。畜禽 粪便中含有的氮、磷 量分别为1597万吨和 363万吨,相当于我国 同期化肥使用量的 78.9%和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