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罗甸县蔬菜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罗甸县蔬菜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3-07-22T08:54:13.683Z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3年7月供稿作者:董峰应[导读] 调整蔬菜产业结构,把品种数量调少,质量调优,单个品种面积调大。贵州省罗甸县人民政府蔬菜开发办公室董峰应【中图分类号】F307.1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27-02

罗甸位于贵州南部的红水河畔,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介于东经106°23′~107°03′,北纬25°04′~25°45′之间,县域面积3015平方公里。全县辖26个乡镇,271个行政村,1765个村民组,总人口33万人。现有耕地面积28万亩,其中田11万亩,土17万亩。

县境地势北高南低,海拔242~1401米,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貌破碎。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素有贵州“西双版纳”和“天然温室”之称,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的气候特点,年均日照时数1350~1520小时,年均气温19.6℃,0℃以上积温5686~7480℃,全年无霜期334天,年均降雨1100-1400mm,且雨热同季。

罗甸蔬菜通过34年的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州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李桂莲老师等专家的指导下,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生产有基地、销售有市场、产品处理有预冷包装、商标有“黔甸”牌蔬菜商标、服务有体系。先后获得了国家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菜篮子产品生产先进县、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长沙市安全放心菜基地等金字招牌,产地获得了无公害产地认定,辣椒、茄子、番茄、黄瓜、南瓜、豇豆、四季豆产品通过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注册了“黔甸”牌蔬菜商标。到2012年蔬菜种植达30.21万亩,产量5.89亿公斤,产值12.39亿元,全县通过种植蔬菜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农户5100户,2万元以上的农户12300户,罗甸跻身全国蔬菜产业发展580个重点县之一。产品由原来的主销西南市场向北京、郑州、武汉等华中市场挺进。

一、成功经验和主要做法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引进产业带动企业,促进产业升级。

为了解决当前农民经济收入多元化,罗甸蔬菜生产以家庭式生产为主出现品种多而杂,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局面。政府经过多方考察后,决定引入资金投入蔬菜产业,发展一定规模的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集团化运作的企业或合作社进行基地流转生产蔬菜,以期带动蔬菜产业发展。为此,县政府出台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府,包括帮助企业流转土地、实行经济补贴、基础设施采取项目优先捆绑支持等。

经过努力,2011年4月,成功招进了罗甸县边阳镇绿青菜园营销专业合作社入驻边阳镇,转租了边阳镇岩脚村、前进村田500亩进行菜心、芥菜、芥蓝等叶菜类蔬菜生产,目前该合作基地年亩产值6~8万元,目标市场为香港、深圳、广州市场,但由于现在数量有限,现主要销往贵阳花溪物流园,且供不应求,解决农民工就业108人。2012年10月又成功引进了罗甸县世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驻边阳镇兴隆,转租了边阳镇打讲村、黄泥坳村田312亩,主要从事果菜类蔬菜生产,2013年早春季获得较好的效益,目前已经建设或正在建设的基础设施有蔬菜交易场地1795平方米,彩钢瓦大棚1096平方米,管理用房占地555平方米,提水灌溉工程269亩,正在建设1300立方米空间的蔬菜冷库1座。引进了罗甸县三心种植专业合作社;贵州巨农育苗有限公司等企业。给罗甸蔬菜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这些企业直接与市场对接,在品种结构调整、技术更新、产品分级包装和品牌营销上得到了很好示范效应,带动了产业发展。

在此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又全面启动“双带”工程,即带技术带资金从事农业开发。引进和鼓励企业、菜商老板、种植大户、技术干部、下岗职工、退伍军人等到基地进行蔬菜开发,并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成功吸引了逢亭镇床井村打工返乡农民工胡仕俊回乡转租其他农户土地100亩,从事辣椒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县蔬菜办也抽出了一名技术干部转租土地50亩,参加“双带”种植蔬菜。

2、实施蔬菜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2013年为了推动产业发展,按照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标准进行规划布局,进行打造升级,完成园区建设投资1280万元,其中生产性投资776万元,基础设施投资504万元。园区规划中完成编制的有一个,完成评审的园区也有1个,园区国土面积14万亩,土地面积2万亩,园区耕地面积1.2万亩,园区非耕地面积0.80万亩;土地流转面积0.11万亩,流转率1.1%.园区总人数10.31万人,从业农民总人数1.8万,园区合作社聘用农民200余人,园区企业聘用农民100人,农民参与企业,合作社的比重是2.25%,实现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293.3元/年,在园区覆盖扶贫对象700人,我们在园区修建冷库1个,容量为368.64立方米,温室大棚1056个,喷滴灌设施200千米。成功挤进全省113个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3、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坚持品牌营销理念。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对健康越来越关注,我县从2000年以来,示范推广了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种植,到目前为止,我县蔬菜基地已经全部实现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种植,已申报认定2.1万亩无公害蔬菜产地,7个品种蔬菜产品已经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为了进一步控制农药施用量,提高蔬菜品质。几年来,我县利用项目经费,在全县主要菜区发放诱虫板累计达28万片和组织修复、购买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和太阳能杀虫灯近2360盏进行无害化防治,基本可覆盖全县12万亩蔬菜基地。

在品牌营销方面我县政府一直都比较重视这项工作,2008年3月成功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注册了“黔甸”牌蔬菜商标,2010年3月正式批准使用。并加大分级包装资金投入,加快推进规范分级包装工作,从此逐步实现了蔬菜产品分级包装,品牌营销。

在产品质量保障方面,一是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在蔬菜生产上施用,通过严查农药销售点,在村口、田间显眼位置张贴禁用农药警示牌,建立农业投入品使用登记和销售台账制度,加强技术培训宣传等措施,提高群众知晓率,达到保障蔬菜生产质量的目的;二是严把蔬菜产品销售关,只要产品一出来就进行农药残留抽检,在全县蔬菜主要菜区设立了35个农残检测速测点,配备了相应的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年抽检样品近万个,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实行就地处理,我得外销的产品准出制度。

4、采后处理设施等服务性设施功能逐渐增强。 2009年10月,我县第一座冷库建成投入使用,现有预冷库5座,日可预冷蔬菜2000吨左右,标致着我县蔬菜运销基本实现冷链物流,打破了我县蔬菜无法实现长距离运输的历史,由于蔬菜可以实现打冰,冷库预冷处理,今年的早春蔬菜卖到了武汉的北沙州市场、北京的新发地市场、郑州市场等,就今年早春蔬菜就有10000吨蔬菜实现预冷处理,销售这些市场,大大的加大了我县蔬菜运销半径,拓展了市场空间,平均每公斤价格高出0.6元以上。

5、营销队伍不断壮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