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概况

合集下载

第二节 中国的地质灾害

第二节 中国的地质灾害

灾情发展趋势
我国地震死亡 人口总体下降
经济损失迅 速上升 我国近年来死亡人口下降与经济损失 上升的原因? 科技进步,我国防震、抗震设施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大幅度 提高、人们防震意识的加强,因地震死亡的人口下降。中国经 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灾害的经济损失 呈上升趋势。
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 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 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 而且地壳运动特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 多发和密集的地区。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 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灾情却是东重西轻。虽然 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 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人 口、城市密度大,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 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课堂小结
唐山地震灾情严重的原因:
自然因素:
1.与震中距有关,唐山位于华北地震带上,此地震震中位于市区 2.与震发的时间有关,凌晨震发,逃生的机会少。
人为因素: 1.与人口密度有关,百万人口大城市 2.与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有关,房屋抗震系数小 3.与人的防震意识弱有关
1.地震往往会引发一些次生灾害,灾区下列灾害的发 生与这次地震无关的是( C) A.山体滑坡 B.唐家山堰塞湖 C.暴雨 D.泥石流 2.为了将营救出的重伤员及时运送到成都等大城市救 治,应选择的最佳交通工具是( D) A.火车 B.汽车 C.轮船 D.直升机 3.要为评估灾情、抗震救灾、防控次生灾害等提供及 时、可靠的决策信息(影像资料),优先选用的现 代技术手段是( C) A.数字地球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全球定位系统
第二节 中国的地质灾害 一.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图)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主要有青藏、新疆、 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地区。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中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分布和震中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01青藏高原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

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青藏高原地震区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

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

均居全国之首。

02华北地震区华北地震带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东起渤海之滨的唐山地区,往西经华北北部燕山地区至五台山,然后转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过黄河向西经渭河流域至宝鸡市附近,全长1500多公里,该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8级大地震。

“华北地震区”。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华北地震区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历史上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

华北地震区位于中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⑴郯城-营口地震带。

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

中国地震分布

中国地震分布

中国地震分布地震是地球表面的一种破坏性自然现象,是地壳中地震波的传播引起的振动。

中国作为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

地震不仅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也给我们提供了了解地质活动和地震预测的重要线索。

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国地震的分布情况。

首先,中国地震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由于中国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大陆板块运动的影响,地震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分带性和集中性。

根据地震活动强度和频率,可以将中国划分为四个主要地震区:青藏高原及邻近某些地区地震区、华北平原及邻近地区地震区、大巴山-大别山地震区和长江中下游及其邻近地区地震区。

在四个地震区中,青藏高原及邻近某些地区地震区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区域之一。

这个地震区跨越了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东南部。

这个地区是中国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相互碰撞和印度-东南亚板块向北碰撞的交汇区域,大量的构造和地震活动导致了这里地震的频繁发生。

华北平原及邻近地区地震区横跨了华北地区,它是中国地震活动最高频的地区之一。

华北地区地理条件简单,地壳稳定,但活动性不低,每年都有多次地震发生。

而华北平原地区则由于坝上地质构造的限制,频繁发生地震。

这里的地震多为中小型地震,对人民生活和正常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大巴山-大别山地震区位于四川盆地和巴蜀地区,它的地震活动频率虽然不及青藏高原和华北地区,但地震波的破坏性相对较强。

这个地区的地震主要是由于板块的滑动和岩石的断裂引起的,是中国西南地震活动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长江中下游及其邻近地区地震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苏、安徽等周边省份。

这个地区地震活动频率较低,但地震强度相对较大。

这个地区地壳稳定,但是受到华南海陆交汇带活动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仍然有明显的地震活动。

除了以上四个主要地震区外,中国其他地区也经常发生地震,如西南地区、新疆地区、沿海地区等。

这些地震虽然不及主要地震区的频发,但仍然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总体而言,中国地震的分布是非常广泛和复杂的,由于地球板块运动和地质构造的影响,地震频发地区与板块边界和地质构造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地震报告

中国地震报告

中国地震报告班级:201305班学号:25姓名:马宁目录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唐山大地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地震造成的损失...............................................................................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汶川地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影响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伤亡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国地震概况

我国地震概况

我国地震概况_________广大土木092留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水平最高、地震灾害最重的国家。

从地震发生位置的地理环境上看,全球地震可分为海洋地震和大陆地震两大类,其中发生在海洋的海洋地震占85%;发生在陆地的大陆地震占15%。

但由于大陆是全球人类主要的聚居地,因此,地球上的地震灾害绝大部分来自大陆地震。

根据本世纪以来的地震灾害统计,大陆地震所造成的地震灾害占全球地震灾害的85%。

而我国恰恰是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

根据本世纪以来有仪器记录资料的统计,我国地震占全球大陆地震的33%。

我国平均每年发生30次5级以上地震,6次6级以上强震,1次7级以上大震。

我国不仅地震频次高,而且地震强度极大。

根据日本地震学家阿部胜征的研究,本世纪全球发生的面波震级大于等于8.5级以上的特别巨大地震一共有3次,即1920年中国宁夏海原8.6级、1950年中国西藏察隅8.6级和1960年智利南方省8.5级地震。

可见中国的地震不但在世界上最多,而且最大。

加之我国地震分布广泛(除浙江和贵州)两省之外,其余各省均有6级以上强震发生),震源很浅(一般只有10—20km),因而构成了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征。

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低。

因此,我国的地震灾害可谓全球之最。

本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为110万人,其中我国就占55万人之多,为全球的一半。

因此,粗略地说,我国的国土面积占全球的1/14,人口占1/4,地震占1/3,地震灾害占1/2。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中国的地震主要是板内地震,具有震源浅、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的特征;中国人口众多,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因而成灾率较高。

(板内地震是指板块内部发生的地震)一、我国的地震灾害十分严重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地震死亡的人数占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知识点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知识点

中国的主要⾃然灾害知识点中国的主要⾃然灾害第⼀节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地震的分布与危害1、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喜马拉雅地震带③华北地震带④东南沿海地震带⑤南北地震带⑥西北地震带⑦青藏⾼原地震带⑧滇西地震带东经105度是我国地质构造的东西分界线2、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①分布范围⼴------⾥⽒6级以上地震⼤部分省区都发⽣过;②地震频率⾼,强度⼤-------20世纪平均每年发⽣⼀次⾥⽒7级以上地震;③地震震源浅,危害⼤--------浅源地震,破坏严重3.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及成因:①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东少西多,地质构造特点是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

中国西部地区是世界上⼤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密集的地区。

环太平洋地震带对我国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影响最⼤。

②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

地壳活动强烈。

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流多发的成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

结论: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泥⽯流的分布与危害1.概念:泥⽯流是⼭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饱含泥砂、⽯块以⾄巨⼤砾⽯,破坏⼒极强。

2.分布:云南西北和东北⼭区﹑四川省西部﹑陕西省南部秦巴⼭区﹑⽢肃省南部⽩龙江流域﹑辽宁省东部⼭地和西藏⾃治区喜马拉雅⼭3.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道路,对⼈民的⽣命财产﹑⽣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危害。

4. 产⽣的条件:地形: 崎岖的⼭区,沟⾕上游有坡度较⼤的汇⽔⾯积;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层相当发育,地震烈度⼤的地区;物质条件:地表岩层破碎,⼭坡为松散⼟层或厚层风化物所覆盖;⽔流条件:暴⾬强度⼤,或在⾼⼭地带有多量融雪、融冰⽔的活动;植被条件:稀疏;⼈为因素:⼭区不合理的经济建设活动。

三、滑坡的分布与危害概念:斜坡上的岩体或⼟体,在重⼒的作⽤下,沿⼀定的滑坡⾯整体下滑的现象。

2.分布: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及黄⼟⾼原和秦巴⼭区3.危害:掩埋房屋,造成⼈畜伤亡;摧毁城镇﹑⼯⼚﹑矿⼭;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地﹑森林﹑植被等4.发⽣的条件 : 地下⽔丰富和坡⾯有积⽔的地⽅,特别是连续性降⾬后,有⼤量⾬⽔下渗时,滑坡容易发⽣;地⾯有疏松物质的堆积,被⽔浸湿后发⽣软化;从地质构造上看,断层⾯、节理⾯及岩层⾯是天然的软弱⾯,尤其在断层⾯或岩层内夹有粘⼟层时,更加容易形成滑坡;斜坡坡度⼀般为20°~40°,过陡的斜坡,在重⼒作⽤下主要表现为崩落;风化作⽤、地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滑坡的发育;⼈类活动如在斜坡上进⾏蓄⽔灌溉,坡⾯植被的破坏,都能诱发滑坡的发⽣。

中国主要地震带及历史震中分布图(组图)

中国主要地震带及历史震中分布图(组图)

中国主要地震带及历史震中分布图(组图)图为中国主要地震带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8年第6期)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韩竹君研究员之口,我会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谎言。

“不是日本吗?”我脱口而出。

“当然,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和日本一样,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他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中国人常为“我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这7%的国土上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抗震意识的薄弱,是我国和日本最大的区别。

以地质学家的专业眼光来看,这却是毫不意外:地震是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的。

在中国,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而这些断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温床。

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大陆的几乎所有的8级和80-90%的7级以上的强震都发生在这些断裂的边上。

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都说中国发生地震多,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觉察呢?”我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邓乃恭研究员提出了这个问题。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汶川大地震以前,我国近年的大地震是哪次?”“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级。

”我仔细想了想才回答。

“不对,其实在2001年就有一场8.1级的地震——东昆仑地震。

因为发生在荒无人烟的青藏高原,所以并不被大众所知了,中国西部的很多地震都是这样。

”邓乃恭的手指在《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自北向南沿贺兰山、六盘山、秦岭、大凉山一线划过:“这是南北地震带,它把我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

唐山大地震简介

唐山大地震简介
美国地质调查所宣布:北京东北约100英里,北纬39.6,东经118.1度,发生八点二级地震。
香港的英国皇家天文台宣布:中国发生8级左右地震,震中在北纬39.6,东经118.1度,距唐山极近。
中国台湾"中央气象局"称:大陆北部发生8级地震,震中在北平东部135公里附近。
凌晨四点三十分。中国国家地震局收到南京、兰州、昆明等十个台的报震急电,其中六个台给出震级,但数据彼此悬殊甚大,有的定在八级以上,有的定在七级以下。至于震中只有粗略的"北京附近"的估计。
简介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中国唐山市丰南一带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435556人受伤。
概况:公元1976年7月28日,中国北京时间3时42分53.11秒,
唐山地震真实场景
东经118.1度、北纬39.6度,在距地面16公里深处的地球外壳,比日本广岛原子弹强烈约400倍的猛烈爆炸发生了。中国唐山市丰南一带突然发生里氏8.2级(国内测量为7.8级)强烈地震,23秒钟后,唐山被夷成废墟,682267间民用建筑中有656136间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
中国首都北京摇晃不已,天安门城楼高大的梁柱痉挛般地"嘎嘎"作响。从渤海湾到内蒙古、宁夏,从黑龙江以南到扬子江以北,这一华夏大地的人们都感到了异乎寻常的摇撼,一片惊惧。天津市房倒屋塌、摇晃和震响惊醒了正在该市访问的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
美国阿拉斯加帕默天文台急速响起令人震惊的警钟声,世界各大通讯社当日向全球公告了灾难消息——美国夏威夷地震台宣布:中国发生八点一级地震,震中在北京附近。
早晨六时。中国电信局报告,在与全国各地联络中,唯独唐山地区电话通信中断,呼叫若干次,均无回音。

我国的地质灾害之一---地震上课用-精品文档

我国的地质灾害之一---地震上课用-精品文档

2、我国地震的分布: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我国的地震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我国的地震灾害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我国地震分布不均匀、呈条带状(与我 国高大山脉走向基本相同);大陆东部 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合作探究
1.读图判断下列哪些省属于多地 震地区:河北、湖南、台湾、 四川、黑龙江、新疆、云南
资料二: 2019-2019年中国部分破坏性地震
2019年05月01日 中国台湾莲花5.2级地震 2019年05月19日 台湾以东沿海6.7级地震 2019年05月23日 西藏班戈、青海海西间5.3级地震 2019年06月29日 青海治多5.3级地震 2019年07月03日 西藏班戈5.2级地震 2019年07月12日 西藏仲巴县与隆格尔县间6.7级地震 2019年08月10日 云南鲁甸昭通5.6级地震 2019年10月15日 台湾以东海中6.2级地震 2019年10月19日 云南保山发生5.0级地震 2019年02月19日 台湾台东与花莲间发生5.0级地震 2019年02月01日 台湾宜兰6.3级地震 2019年02月15日 新疆乌什6.2级地震 2019年03月06日 台湾宜兰沿岸东海中5.6级地震 2019年04月06日 新疆乌什县5.1级地震 2019年04月08日 西藏仲巴县6.5级地震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 3 2 、我国多地震的原因: 、我国地震的分布: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4、地震的危害:
• 地震的危害都有哪些?
探究
• 1、2010年 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 7.3级地震。海地政府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 地震已造成27万人死亡。另据联合国的统计, 有48万多人流离失所,370多万人受灾。 • 2、1976年的唐山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70 多万人受伤。 • 3、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我国陕西华县的8级 大震,死亡人数约83万。 • 4、2019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死亡的是 69,000多人,失踪的18,000多人,加在一起 是87,000多人。

我国地震带分布

我国地震带分布

我国地震带分布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河北邢台地震1966年3月8日至29日,连续发生多次6、7级地震。

首次地震发生于邢台地区隆尧县以东,震级为6.8级,此后,又发生5次6级地震,以22日发生于宁晋县东南的7.2级地震为最大。

由于灾区土质松散,地下水位较高,古河道等因素影响,地震造成破坏损失严重,破坏范围大。

6.8级地震波及142个县市,7.2级地震破坏范围包括136个县市。

有感范围北到内蒙多伦,东到烟台,南到南京,西到铜川等广大地区。

地震共造成8182人死亡,51395人受伤,破坏房屋400余万间,损坏桥梁86座。

汶川地震调查报告

汶川地震调查报告

汶川地震调查报告汶川地震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汶川地震是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一次大地震。

该地震的震级达到了8.0级,震中深度为19公里。

这次地震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还摧毁了大量建筑和基础设施,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二、灾情概况1. 人员伤亡:汶川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初步统计共造成69176人死亡,374643人受伤。

其中学生伤亡惨重,遇难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三以上。

2. 建筑破坏:地震导致了大量建筑物的倒塌,包括学校、医院、工厂、住宅等。

根据初步统计,全县共有11727所学校受损,3000多所学校完全倒塌。

3. 经济影响:这次地震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冲击。

大量工厂、企业以及农田和农作物遭到破坏,给产业链的完整运转带来了困难。

国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灾后重建,加剧了经济负担。

三、救援行动1. 前期救援:地震发生后,国家迅速启动了抗震救灾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各级防震减灾委员会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抗震救灾工作。

救援行动包括紧急救援、医疗救治、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工作。

2. 国际援助:中国也积极寻求国际社会的援助。

许多国家和组织纷纷向中国提供了物资和人力支持。

这些援助得到了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的普遍感谢。

四、事故原因1. 构造背景: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处,汶川地区正位于四川盆地的边缘地带。

2. 地震机制:这次地震是由岷江断裂引起的,是一次正断层的地震。

岷江断裂在地震前已经累积了大量能量,因此地震发生时能量的释放非常剧烈。

3. 思想观念:地震前,当地一些地方政府和学校并未重视地震防灾意识的培养,对地震安全工作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一些学校在建筑设计和质量上存在缺陷,影响了校舍的抗震性能。

五、教训与对策1. 深入开展地震防灾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从幼儿园开始,普及地震防灾知识,并进行地震演练。

2. 重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在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较大的地震破坏。

中国的地震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_自然科学

中国的地震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_自然科学

中国的地震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中国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华北地震区"。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

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

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

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

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

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

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

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

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

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

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

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

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

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

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

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

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

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中国的地质灾害

中国的地质灾害

试推测唐山地震灾情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震源浅
自然原因: 震中位于市区
震发时间为凌晨
人口密度大
人为原因: 人们防震意识薄弱
建筑物抗震系数小
北海道强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
一是政府对地震的高度重视。 二是日本国民有较强的防震意识。 除此之外,日本的建筑物、道路等公 共设施的防震加固措施效果良好。
案例: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 主要分布在____ (多选)(填入字母代号)。原因是什么? BCE A.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E.四川盆地周边地区
原因:地形由平原向山区过渡,斜坡较多;处于东 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相互作用地区,降水较多;黄土、 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区;人类活动广泛且
防灾减 灾措施
加强灾害的监测预报;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的环保和减灾意识;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 法规体系;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加强国际合作
采取正确的避震措施:躲在室内开间较小和支撑坚 固的地方,如卫生间、墙角、坚固的家具下;尽量 蜷曲身体,降低重心,保护好头部、眼睛,掩住口 鼻;疏散到空旷的地面上,远离高大建筑物;不要 使用电梯等。
华北区、台湾地 区地震成因:位 于亚欧板块与太 平洋板块交界区 地壳活动强烈
分析材料: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我国河北唐 山发生了里氏7.8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为10 千米,造成24.2万人死亡,16.7万人伤残,直 接经济损失高达283亿元,灾情之大举世罕见。 2003年9月26日凌晨3点50分,日本北海道 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5时7分又发生7.1级余 震,但仅造成1人死亡400多人受伤的微乎其微 的损失。

中国地震带

中国地震带

中国的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居全国之首。

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辽宁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严重。

新疆地震区: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

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台湾地震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亚欧大陆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交界处,东部地区地震频发,因多发生在外海,造成的灾害相对较少。

西部地震虽不如东部地震频繁,但因其震源较浅,且多发生在陆地,加之人口稠密,破坏性大。

华南地震区: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

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邓乃恭研究员:自北向南沿贺兰山、六盘山、秦岭、大凉山一线划过:“这是南北地震带,它把我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

地震‘偏爱’'西部,往往西部发生5、6场地震,东部才发生1场地震。

原因就是我国的‘邻居’印度板块太‘热情’,不断北移,把西部地区挤得太厉害了。

中国历年大地震1556年中国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83万人。

1668年7月25日晚8时左右,山东郯城大地震震级为8.5级郯城大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中国宁夏海原县发生震级为8.5级的强烈地震,死亡24万人。

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47秒,中国甘肃古浪发生震级为8级的强烈地震。

中国主要的「地震带」——分布、成因、危害与自救逃生

中国主要的「地震带」——分布、成因、危害与自救逃生

地震的分布、成因我国火山、地震的分布我国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挤压,地震带十分发育。

20世纪以来,我国6级以上的地震共发生800余次,主要的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如下图所示,其中规模较大的火山群有:五大连池、长白山天池、卡尔达西,规模较大的地震带有:西北地震带、华北地震带、南北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滇西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图1 中国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分布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形成,有多种可能的诱导因素,由此可以将地震分为五类:①构造地震,地壳运动时,各个板块之间相互挤压,使得岩层受力变形,在地壳薄弱的部位发生断裂错动;②火山地震,火山爆发喷出地面时,引起的震动;③塌陷地震,溶洞陷落或矿井顶部塌陷引起的地表震动;④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等引起地地震;⑤人工地震,炸药爆破、地下核爆炸等原因引起的地表震动。

图2 地震的示意图板块运动引起的构造地震,占全世界地震地90%以上。

世界共有六大板块,板块之间主要有两种边界:①生长边界,即两个板块相互远离,产生海岭、断层和新的大洋(红海正在逐渐扩大);②消亡边界,即两个板块相互挤压,产生山脉、海沟、火山与地震带。

世界六大板块的边界如下图所示,其中我国位于亚欧板块,受到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火山、地震频发。

图3 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地震震动的特点地震波由震源产生,迅速向四周扩散。

地震波分为横波(S)、纵波(P)和面波(L),其中纵波传播速度最快,横波次之。

因此在地震发生时,地表建筑物往往先开始上下摇动、再左右晃动。

图4 横波与纵波的传播速度自救、逃生地震的危害地震发生时,会以地震波的形式快速地释放能量,使得地表产生振动,引起地表建筑物地倒塌、滑坡、崩塌、地裂缝、海啸等自然灾害,并有可能引发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等次生灾害。

图5 地震造成的地裂缝自救、逃生从地震开始发生,到对建筑物造成损害,平均只有12秒。

在发生地震时,可以择机选择以下几种方式逃生:①在平房或者低楼层,可迅速跑向室外的开阔地带,远离房屋等建筑;②在楼房高层,不可乘坐电梯,应迅速躲到洗手间、桌子、床铺下面,在第一波地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③在学校、影院等人口密集区,切勿慌乱,就近躲到墙角、桌椅下面;④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关闭电源、煤气。

四川地震评论: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

四川地震评论: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

四川地震评论: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2008年5月12日,汶川之地的天空突然撕裂,大地疯狂地颤抖。

那一刻,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数万生命在瞬间消逝,无数房屋化为废墟,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

汶川地震不仅是对四川地区的一次严峻考验,更是对整个中国抗震救灾能力的一次检验。

然而,正是这场灾难,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团结,磨砺出了新中国的抗震能力。

一、汶川地震概况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其震中烈度高达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

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灾难中的人民力量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灾难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无数普通人挺身而出,成为救援志愿者,用自己的双手在废墟中寻找生命。

他们不分昼夜,不顾个人安危,只为救出那些被困的同胞。

这种众志成城的精神,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坚韧。

三、救援与重建的努力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调动全国力量进行救援。

解放军、武警官兵、医疗人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迅速集结,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救援力量。

同时,政府还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这些努力不仅挽救了无数生命,也为灾区的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地震对社会的启示汶川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它让我们认识到,自然灾害无情,但人有情。

在面对灾难时,我们应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抵御灾难的侵袭。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社会的抗震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五、汶川地震的影响汶川地震不仅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也对整个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关注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

同时,这场地震也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展现了新中国的抗震救灾能力。

六、灾后重建的成效经过多年的努力,汶川灾区的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512汶川大地震

512汶川大地震

512汶川大地震一、背景介绍512汶川大地震,即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的一次严重地震。

该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中国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最严重的地震事件之一。

二、地震概况1. 规模和震中512汶川大地震的震级为8.0级,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

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2. 灾情统计根据官方统计,该次地震共造成超过6.8万人死亡、37.2万人受伤、17.39万人失踪。

灾区受灾面积达到10万平方千米,累计倒塌房屋3.3万间,受损房屋超过50万间。

伴随着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汶川大地震也给整个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3. 影响范围除了汶川县,地震还波及到了四川省和附近地区的其他县市。

此次地震还引发了一系列的余震,这给救援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地震也为中国的应急救援机制提出了一定的考验。

三、救援和重建工作1. 救援行动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启动了救援行动。

政府派出了大量的救援队伍,包括消防队、医务人员、工程救援人员等,协助救援受灾群众。

2. 国际援助面对如此巨大的灾害,国际社会也向中国伸出了援手。

许多国家纷纷提供了援助物资和经济支持,帮助中国应对灾情。

3. 重建工作在救援工作结束后,中国政府展开了重建工作。

重建工作包括重建受损的房屋、修复基础设施、恢复社会秩序等。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地震预警和防灾意识的宣传,以提高人们的应对能力。

四、教训与反思512汶川大地震给中国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一方面,地震暴露出了中国社会应对重大灾害的薄弱环节,包括救援机制和应急响应能力等。

另一方面,这一次地震也使人们认识到了地震的严重性,加强了人们的防灾意识。

五、结论512汶川大地震是中国近年来发生的一次重大地震事件。

这场地震给整个中国社会带来了沉重的伤痛,但也促使中国政府和人民认识到重大灾害的威胁和防范的重要性。

通过救援和重建工作,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地震的教训和反思仍然是中国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应使之成为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的动力。

文档:唐山大地震概况

文档:唐山大地震概况

唐山大地震概况公元1976年7月28日,中国北京时间3时42分秒,东经度、北纬度,在距地面16公里深处的地球外壳,比日本广岛原子弹强烈约400倍的猛烈爆炸发生了。

中国唐山市丰南一带突然发生里氏级强烈地震,23秒钟后,唐山被夷成废墟,682267间民用建筑中有656136间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4204个孩子成了孤儿。

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

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

中国首都北京摇晃不已,天安门城楼高大的梁柱痉挛般地"嘎嘎"作响。

从渤海湾到内蒙古、宁夏,从黑龙江以南到扬子江以北,这一华夏大地的人们都感到了异乎寻常的摇撼,一片惊惧。

天津市房倒屋塌、摇晃和震响惊醒了正在该市访问的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美国阿拉斯加帕默天文台急速响起令人震惊的警钟声,世界各大通讯社当日向全球公告了灾难消息——美国夏威夷地震台宣布:中国发生八点一级地震,震中在北京附近!美国地质调查所宣布:北京东北约100英里,北纬,东经度,发生八点二级地震。

香港的英国皇家天文台宣布:中国发生8级左右地震,震中在北纬度,东经度,距唐山极近。

台湾"中央气象局"称:大陆北部发生8级地震,震中在北平东部135公里附近。

凌晨四点三十分。

中国国家地震局收到南京、兰州、昆明等十个台的报震急电,其中六个台给出震级,但数据彼此悬殊甚大,有的定在八级以上,有的定在七级以下。

至于震中只有粗略的“北京附近”的估计。

早晨六时。

中国电信局报告,在与全国各地联络中,唯独唐山地区电话通信中断,呼叫若干次,均无回音。

中国新华通讯社于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向全世界播发了以下消息:我国河北省冀东地区的唐山-丰南一带,7月28日3时42分发生强烈地震。

天津、北京市也有较强震感。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这次地震为级……中国在几天后再次公布了经过核定的地震震级:里氏级。

唐山,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已经在一场没有任何征兆的特大地震中夷成废墟。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出炉:看看有没有你的城市时间:2015-04-27 15:37来源:环球军事网点击: 75208 次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大陆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但20世纪有1/3的陆上破坏性地震发生在我国在20世纪里,全球共发生3次8.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其中两次发生在中国;全球发生两次导致20万人死亡的强烈地震也都发生在中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造成 23万多人死亡;一次是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

这两次地震死亡人数之多,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中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

在我国发生的地震又多又强,其绝大多数又是发生在大陆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都在20公里以内。

因此,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大陆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但20世纪有1/3的陆上破坏性地震发生在我国,死亡人数约60万,占全世界同期因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左右。

中国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出炉:UERDI值越高危险越大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震震级最大的地震据仪器纪录,中国最大的地震为1950年8月5日发生的西藏察隅地震。

震级Ms8.6级,震中烈度十一度,极震区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八度区破坏范围广达20余万平方公里。

烈度最高的地震1920年2月6日傍晚发生于宁夏海原的8.5级地震,震中烈度高达十二度。

断层破裂长度最长的地震海原8.5级地震时形成的巨大地表断层,长约230公里,断层走向N50~70W,自东而西,呈孤形展布,左旋逆断层,最大水平位移据最新研究为14米。

断层位移最大的地震1931年8月11日新疆富蕴8级地震时形成的断层,走向北西,右旋水平位移达14.6米,垂直位移1~3.6米。

震中附近,沿山麓断层形成的重力陷落陡坎高达60米。

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若以地震及其随后?、冻、瘟疫致死的总数论,则首推1556年1月23日(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夜发生在陕西华山的8级地震。

死亡人数,“其奏报有名者83万有奇;不知名者复不可数计。

”而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级地震,直接死于地震(房屋倒塌砸死、压死)的人数为24.2万人,伤16.4万人。

破坏和损失最大的地震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是我国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首次发生于现代工业城市底下的”直下型”地震。

直接经济损失,即地震造成房屋倒塌,各种工程设施,设备被破坏损失的价值,超过百亿元。

整个唐山市区,约6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震毁1034万平方米,占77%,邻近各县农村房屋倒塌240万间。

地震造成的破坏与损失都是空前的。

全国最大的煤矿??-开滦煤矿的所有地面建筑物,井下照明、通风、提升、排水系统均被破坏,万名夜班工人被困在井下。

矿井大量涌水,全矿70%的生产能力和60%的采煤工作全被水淹,估计井下给水达1.6亿吨。

重要铁路干线??京山线受到严重破坏。

唐山地区和天津的公路大、中桥梁倒塌或严重破坏的占3%和5%,分别达到20座和10座;所有正在冶炼的高炉、平炉、转炉、化铁炉均发生铸炉事故;化工企业发生毒气泄逸、爆炸和火灾达58起。

密云水库白河主坝迎合水面、防浪墙以下的护坡发生大面积滑塌;唐山陡河水库大坝产生裂缝。

大面积沙土液化和盆喷水冒砂,烈度六度区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最大的喷砂孔子达18米。

农用机井破坏达6万眼。

天津市的破坏是历史上最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

伤亡人数最多的矿山震灾1605年7月13日(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广东海南岛文昌、琼山一带发生7.5级地震,澄迈番念银矿矿坑岩崩,“压人夫以百计”。

延烧时间最长的地震火灾1870年4月11日(清同治九年三月十一日)四川巴塘发生级地震。

上午十时地震山崩,居民家中都在生火做饭,屋宇倒塌,“四处火光倏起,加以疾风,烟焰飞腾,延烧甚猛。

……连日地震人难驻,兼之河水暴竭,直至17日始得将火救熄。

被压之衙署、仓库、卷宗及军民房屋多成灰烬。

”焚失规模最大的地震火灾1925年3月16日晚云南大理7级地震,大理、凤仪、宾川、邓川起火。

大理全城官署民房庙宇,同时倾圮。

火起多处,风助火威,延至17日午方熄,被毁店铺数百家。

附近各村之草房全部烧毁。

风仪城内同时火起多处,绣衣街、十字街一带全被烧毁。

宾川县城灾情稍轻,唯海东玉龙村和海南耆内南村尊庄等处火灾,共烧毁瓦草房86所。

据“中国历史地震资料汇编”(第一卷)记载,1367年(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太原大地震,凡四十日。

又震裂坏民舍,火从裂地中出,烧死者数万人。

”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水灾1786年6月1日(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六),四川康定南发生7.5级地震。

大渡河沿岸泸定、汉源等地发生巨大山崩,壅塞大渡河,断流10日。

6月11日大渡河溃决,高数十丈的水汹涌而下,河沟回水数十里。

乐山、宜宾、泸州、沿江一带人民漂没者10万众。

最大的地震海啸1867年12月8日(清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台湾基隆北海中地震。

基隆金包里沿海山倾地裂,海水暴涨,溺数百人。

这是迄今我国仅有的数次地震海啸灾害中,灾情最重的一次。

最大的地震湖啸1951年12月21日云南剑川发生6.3级地震,震时剑湖水浪高达四五尺,涌上湖岸达一公里,冲毁柳营等湖滨村落与田地。

规模最大的地面陷落成海1605年7月13日(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广东海南岛琼山,文昌一带发生7.5级地震,今海南岛琼州海峡海许多村庄陷落成海。

琼山县城东南调塘等地田沉为海者计若干顷,县城东新溪港(今东寨港与文昌县交界)沉陷数十村,文昌县南五图石村平地突陷成海,居高近海之地多龟裂,马袅场盐田没于海中。

地震地面陷落形成的最大湖泊1511年(明正德六年五月初六日),云南永胜地震。

城?西北,倒塌房屋1500余间,近屯西安山下田陷百余顷(原系明初军民垦田),成为西山草海,湖周约20里,历年积水为患。

规模最大的地震山崩1950年西藏察隅8.6级地震,在2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形成大量的山崩塌方,巨石纷飞,村庄被掩埋和坠毁,破坏田地和道路,堵塞江河,引起雪崩,洪水泛滥和大片森林被毁。

沿雅鲁藏布江的多雄拉山,南木冬山,金珠山严重山崩,地震时形成的波密西北-加马其美沟的继发性岩崩,至今每年崩塌的土石方量仍达1000立方米,促成了泥石流的活动。

规模最大的地震黄土滑坡群1920年海原8.5级地震时,形成大规模黄土滑坡群。

据不完全统计,海原,西吉,固原三县9度地震区内的严重滑坡面积即达3800多平方公里,上述三县以外地区,约有657处大滑坡。

滑坡堵塞大大小小的河沟,形成星罗棋布的堰塞湖。

最大的地震黄土滑坡1718年6月19日(清康熙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甘肃通渭7.5级地震形成的赵家窑滑坡和通渭滑坡,不仅滑坡体大,且伤亡惨重。

清康熙年间巩建中写的“地震记异”,详细记述了赵家?滑坡埋藏永安镇的情景:“震时天暗淡,光雾撩,震声轰轰不绝,过迅雷十倍。

北山一带山崩土飞,壅渭而奔,直扑于南山腰,将环镇二十里属人压之,其平地冲为高阜,倾陷坳垤,淤泥若漆,令人怵目而惨心重,一如通渭也。

”最大的地震黄土滑坡堰塞湖1654年7月21日(清顺治十一年六月八日)夜半,甘肃天水发生8级地震。

地震使罗家堡七十峪两山拽成一体,木门里一带山崩水塞,桑田沧海,压埋村落近十里,至雍正四年(1726年),水涸复变为良田。

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修建在某些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高坝大库,由于巨大的水体改变了地下水的运动条件,破坏了地壳的平衡,从而诱发了水库地震。

迄今有26个国家报道了112起水库诱发地震事例,其中我国占14例。

以广东省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最大。

该水库坝高105米,库容115亿立米,于1959年10月蓄水后频繁发生小震,当即对大坝进行了加固。

1962年3月19日发生强烈地震,震级6.1级,震中烈度8度。

大坝在整体稳定方面经受住了地震考验,仅在右岸坝段顶部出现长达82米的水平裂缝,左岸坝段也有不连续裂缝。

最大的地震溃堰事件1933年8月25日,在四川北部岷江上游茂县叠溪城,发生7.5极大地震,死亡6800余人。

同时,叠溪、大桥、银屏崖发生崩塌、滑坡,堵水形成三大“堰塞湖”。

地震后45天(即12月9日)江水骤涨,叠溪堰由盈溢导致溃决,洪水在大定以上高达20丈,势如建瓴,将沿岸的茂县、汶川、灌县大部分村镇席卷而去,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也遭洗劫。

据不完全统计,次生水灾又夺去了2500余人的生命,“岷江上游之精华,于此沦失殆尽”。

1.震级最大的地震中国最大的地震为1950年8月5日发生的西藏察隅地震。

震级8.6级,震中烈度十一度,极震区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八度区破坏范围达20余万平方公里。

2.烈度最高的地震1920年2月6日傍晚发生于宁夏海原的8.5级地震,震中烈度高达十二度。

其地表断层破裂长度也是最长的,长约230公里。

3.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若以地震及其随后瘟疫致死的总数论,则首推1556年1月23日(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夜发生在陕西华山的8级地震。

死亡人数,“其奏报有名者83万有奇,不知名者复不可数计。

”而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直接死于地震的人数为24.2万人,伤16.4万人。

4.破坏和损失最大的地震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是我国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首次发生于现代工业城市底下的”直下型”地震。

直接经济损失,即地震造成房屋倒塌,各种工程设施、设备被破坏损失的价值,超过百亿元。

5.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水灾1786年6月1日(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六),四川康定南发生7.5级地震。

大渡河沿岸泸定、汉源等地发生巨大山崩,堵塞大渡河,断流10日。

6月11日大渡河溃决,高数十丈的水汹涌而下,河沟回水数十里。

乐山、宜宾、泸州、沿江一带人民漂没者10万众。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自然灾害预测的准确率,孙中山的秘书陈友仁之孙陈一文先生,于2006年8月10日专函中国地震局陈建民局长,严厉斥责“他排斥与压制中国地震局内外地震预测实践研究者自主创新地震预测成果,同时公开宣扬地震预报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解脱自己作为中国地震局局长及地震局的当代责任,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极端不负责任!”10月6日陈一文在深圳透露消息为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自然灾害预测的准确率,孙中山的秘书陈友仁之孙陈一文先生,于2006年8月10日专函中国地震局陈建民局长,严厉斥责“他排斥与压制中国地震局内外地震预测实践研究者自主创新地震预测成果,同时公开宣扬地震预报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解脱自己作为中国地震局局长及地震局的当代责任,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极端不负责任!”——国家地震局长期压制民间地震预测专家正确建议和公众监督,拒用其卓有成效的最新地震预测科技成果,将使唐山大地震悲剧可能在国家地震局公开宣布的中国第五次地震活跃期(现在已进入)重演!认真总结唐山大地震悲剧中国家地震局的失职渎职责任,建立科学民主的地震预测监督和问责机制,是事关今日中国能否建立“和谐社会”的又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2006年10月6日,陈一文先生在深圳向记者透露了这一消息,并提供了相关证据文本。

身高一米八六,满头银发,目光坚毅的陈一文,指着一张老照片——祖父陈友仁1927年与毛泽东、宋庆龄等人在汉口开会的合影——自我介绍说:祖父陈友仁既是孙中山先生亲密的外事秘书、顾问,也是杰出的爱国外交家,曾于1926-1927年担任广州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长。

自己是一个母亲为犹太人的英籍华人,1942年出生于英国,1950年因父亲陈依范(英籍新闻工作者、1938年与1946年访问过延安,1947年协助新华社创办伦敦分社)应邀来新中国帮助新华社开展对外宣传工作,随父从英国伦敦定居北京;1968年毕业于北京机械学院后,在原一机部抚顺挖掘机厂从事生产劳动、技术革新工作、技术情报研究工作;1979调回北京安排在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工作;1980年代初担任全国青联一机部系统特邀委员;1981年至2000年,担任〔美国〕嘉利华公司驻北京联络处首席代表,后为北京市凯利华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自1990年以来开始跟踪调查研究中国地震预测实践研究者自主创新科技成果的发展及其遭遇的困难与阻力,2002年被聘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顾问、2004年又被聘为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研究专业委员会顾问,现为义务扶持中国被压制的科学新技术发明者的社会活动家和科技先锋思想探索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