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教案设计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教案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教案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教案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教案课题:《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课型:比较探究上课日期:20XX.11.14作者:刘XX单位:XX市育才中学北师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1课时)【课前准备】1、了解本单元的文体特色,复习新闻的文体知识。
2、完成《助学》“预习积累”第2题,掌握报告文学、通讯、新闻评论的相关知识。
3、预习字词,完成“学习测评”1、2。
4、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5、了解《漫谈》的作者情况,以及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背景。
(注意:任务完成后,将2、3、5三项任务交与小组长检查,组长根据完成质量打上相应的等级。
)【相关课程标准】阅读新闻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目标】了解报告文学和新闻评论的特点。
领会《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对战争的独特表现,品味其语言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学习《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体会事实数据在新闻评论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乐于助人、学会奉献等精神品质。
【重点难点】目标2、3【评价任务】能快速提炼新闻主要信息。
能够比较消息与报告文学的区别。
了解新闻中数字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大家看看,这段话描写的是什么场面?(多媒体投影下面的文字)“快艇离河岸越来越近时,敌人的炮火更加猛烈。
炮弹不时在快艇周围爆炸,掀起根根巨大水柱,伏尔加河水像开了锅似的。
不能再迟疑了,营长费多谢耶夫上尉一声令下,快艇迎着炮火疾速驶向岸边。
战士们没等艇靠稳就纷纷跳入水中,涉过浅水,登岸投入战斗。
由于情况紧急,十三师官兵一上岸就投入到连天的炮火和呼啸的弹雨之中。
他们消失在市中心的大街小巷里,使德军如潮水般的攻势受到阻击。
《教学精品:斯大林格勒之战的教案设计与教学实践》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需要掌握各种教学技巧,还需要具备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今天我想分享的是一篇关于《教学精品:斯大林格勒之战的教案设计与教学实践》的文章。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一堂关于斯大林格勒之战的教学课程,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了验证。
斯大林格勒之战是二战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之一,也是苏联和纳粹德国之间最为惨烈的一次战争。
如何利用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文化修养,是每个历史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这篇文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
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了解斯大林格勒之战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涵盖了历史背景、斯大林格勒之战的经过和意义、以及该战役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等方面。
在教学手段方面,文章提出多种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包括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和多媒体展示等。
在教学评价方面,文章指出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并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针对这些教学设计方案,作者进行了实际教学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采用小组讨论和课堂辩论等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而多媒体展示则可以使学生形象地了解斯大林格勒之战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此外,在教学评价方面,作者采取了多种方式,包括笔试、口试和小组演讲等,以全方位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体来说,这篇文章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如何设计和实施一堂优秀的历史课程。
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不仅仅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经过,更可以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信这样的教学实践,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人文素养。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北师大初中语文九上《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
课题:《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2课时)课前预习:了解作者的相关常识及写作背景,扫清字词障碍。
完成《语文助学》预习积累部分。
相关课程标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评论、报告文学的特点和写法,学习课文的语言。
2 、理解《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特殊的描写方式:以德军的窘境来表现战争的残酷和令人厌恶。
3、学会分析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4、感受农民工子女上学的困难,让我们感受父母精神的伟大,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
5.理解和把握两篇文章的比较含蓄的观点。
评价任务:1、在掌握消息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通讯和新闻评论的特点。
2、领会《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对战争的独特表现,品味其语言准确精练、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3、学习从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学会分析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篇有关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新闻《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
2. 背景介绍。
3.作者简介。
4. 检测预习字词。
5. 研读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
(学生大体能看出文章所描写的故事情节,但是概括时的语言可能不够精练,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主要描写对象,以及此对象所遭遇的情况。
)(2)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呢?请大家试着理一理文章的脉络,找出文章的结构。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或具有提示性的语句来划分文章的层次。
)(3)这也是一篇新闻稿,对比一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有何明显的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可以给学生以适当提示,让学生在篇幅、语言等方面进行思考,理清学生的思路)6. 文体知识介绍:通讯。
初三语文上册《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的教案设计
02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度、正确 率以及对待作业的态度等。
03 测试与考试
定期进行知识点测试和综合考 试,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 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0 自评与互评 4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
评价,促进其自我认知和团队 协作能力的提升。
反馈机制
及时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 给予及时反馈,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等方面的内容。
提高教学技能
通过参加教育培训、观摩优秀教 师的教学活动等方式,提高自身 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不断改 进和完善自己的教案设计和教学
实施。
增强课堂互动性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 问,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活跃度 。同时,也需要注重课堂纪律和
秩序的维护。
谢谢您的聆听
初三语文上册《漫谈斯大林格 勒之战》的教案设计
汇报人:
2024-01-02
CONTENTS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过程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师自我反思与提升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背景 和重要性。 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 能力。
02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
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全
面理解课文内容。
指导学生学
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分析和理解
文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03
。
反馈与调整
04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
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展示战役地图、历史照片和相关 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战役情况。
北师大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word教案
比较探究课:《漫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教案课前预习:1、通读全文,认识生字、生词;2、认识报告文学的特点,准备一份具有报告文学的报纸或杂志。
教学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2、领会作品对战争的独特表现手法;3、品味其语言的准确、幽默,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比较探究报告文学与消息的语言上的区别。
教学重点:领会作品对战争的独特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比较探究报告文学与消息语言上的区别。
相关课程标准: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评价任务:1、品味其语言的准确、幽默,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比较探究报告文学与消息的语言上的区别。
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沉重的话题:战争,你可以用哪些词语表达战争?学生活动:认识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有一次战役至关重要,他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你知道这次战争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谁能来介绍一下这次战争的背景资料吗?教师介绍: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会战是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并粉碎该方向上的德军集团而进行的一次会战。
这次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1943年2月2日结束,历时六个半月。
苏联在斯大林格勒会战取得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政治、军事意义。
德军经此战役后,元气大伤。
从此,德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鼓舞了正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了瓦解,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变,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板书课题:《漫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二、检查预习:1、了解作者: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
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1942年度斯大林奖金)、《暴风雨》和《九级浪》等。
初三语文上册《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的教案设计
初三语文上册《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的教案设计内容预览:比较·探究《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2、领会报告文学的一般写法,并理解其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3、体会战争给士兵及家庭带来的苦难。
教学重点从漫谈入手,理解本文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教学要点一、导入保尔·柯察金,这个人物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谁能说说他生活在什么样的一个时期?(生: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对,他生活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是好多人心目中的英雄。
大家想不想知道这场战争的有关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它的文章。
(板书课题)二、解题漫谈,即随便的谈,本文即是一篇漫谈性质的文章。
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教师引导归纳。
明确: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
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1942年度斯大林奖金)、《暴风雨》和《九级浪》等。
用五年时间写成的《人·岁月·生活》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1942年8月,德军主力对斯大林格勒全面进攻,艰苦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四、研读课文1、齐读课文。
2、通过和前两篇比较,领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讨论后明确:报告文学,即报告加文学。
既讲述事实,又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但是它绝不允许艺术上的虚构。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①时效性;②真实性;③文学性。
报告文学的新:①新在事实;②新在时效;③新在语言表达;④新在篇章结构;⑤新在推出结论的过程。
3、思考:⑴本文的焦点是什么?讨论后明确:希特勒的溃败。
⑵文章的脉络是什么?讨论后明确:本文的脉络是议论,以议论为纲来组织调遣事实,议论的结构是完整的,而事实是不完整的,是按照议论的要求加以取舍剪裁的。
⑶本文的目的是讲述事实,还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明确: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
【精品】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再苦也没有苦孩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
2.在掌握消息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报告文学和新闻评论的特点。
3.理解《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过程与方法:理解《再苦也没有苦孩子—平淡数据后的震撼信息》学会通过分析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乐于助人、学会奉献等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在掌握消息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报告文学和新闻评论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教学过程:《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第1课时)一、导入大家看看,这段话描写的是什么场面:“快艇离河岸越来越近时,敌人的炮火更加猛烈。
炮弹不时在快艇周围爆炸,掀起根根巨大水柱,伏尔加河水像开了锅似的。
不能再迟疑了,营长费多谢耶夫上尉一声令下,快艇迎着炮火疾速驶向岸边。
战士们没等艇靠稳就纷纷跳入水中,涉过浅水,登岸投入战斗。
由于情况紧急,13师官兵一上岸就投入到连天的炮火和呼啸的弹雨之中。
他们消失在市中心的大街小巷里,使德军如潮水般的攻势受到阻击。
”(学生能够从炮火、炮弹、营长,战士,战斗……这些词语中回答出描写的是战争的场面)这个片段描写的正是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会战。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篇有关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新闻《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介绍1.作者简介:爱伦堡(1891——1967),苏联记者、作家。
20世纪30年代回国后,在卫国战争中任军报《红星报》战地记者。
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暴风雨》和《九级浪》等。
195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解冻》在苏联文艺界一起巨大震动,此书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2.背景介绍: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会战是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并粉碎该方向上的德军集团而进行的一次会战。
这次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1943年2月2日结束,历时六个半月。
以《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为题写教案
以《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为题写教案一、教材内容本课教案以《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为题,主要介绍了斯大林格勒之战的背景、发展历程、决定性因素及其意义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背景、发展历程,体会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
2.根据学习内容,巩固和掌握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要资料。
3.了解战役中英法这三个势力的作用,明白三国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1.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决定性因素。
2.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
3.认识三国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讲授即时互动式教学。
2.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
3.小组形式的报告及讨论。
五、教学过程Step 1 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背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英法联军发起了这次行动,以及中俄之间这场战役的重要性;Step 2 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双方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部署,熟悉胜负双方的作战策略,重点学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结果;Step 3 决定性因素让学生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决定性因素,以及其中英法这三国势力的合作所起的作用;Step 4 意义让学生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通过这次战役更进一步认识三国合作对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口头练习与问答:结合课堂教学情况,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并互相练习回答。
2.归纳总结:学生归纳总结战役的关键信息和收获点,并回顾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背景、发展历程及其意义等内容。
3.小组报告:学生分小组探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背景、发展历程、决定性因素及其意义等内容,并指出相应的重要资料,最后向班级汇报。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教案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教案《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教案1课前预习:了解写作背景,并解决生字词。
了解此次战役的背景。
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
2.领会报告文学的一般写法,并理解其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3.体会战争给士兵及家庭带来的苦难。
重点难点:从“漫谈入手”,理解__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评价任务:领会报告文学的一般写法,并理解其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保尔柯察金,这个人物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谁能说说他生活在什么样的一个时期?(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他生活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是好多人心目中的英雄。
大家想不想知道这场战争的有关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它的__。
(板书课题)二、作者及背景简介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
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1942年度斯大林奖金)、《暴风雨》和《九级浪》等。
用五年时间写成的《人岁月生活》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1942年8月,德军主力对斯大林格勒全面进攻,艰苦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三、题解漫谈,即随便的谈,__即是一篇漫谈性质的__。
四、研读课文1.齐读课文。
2.通过和前两篇比较,领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讨论后明确:报告文学,即报告加文学。
既讲述事实,又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但是它绝不允许艺术上的虚构。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①时效性;②真实性;③文学性。
报告文学的“新”:①新在事实;②新在时效;③新在语言表达;④新在篇章结构;⑤新在推出结论的过程。
甘肃省凉州区康宁中学《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word简案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
甘肃省凉州区康宁中学郝军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这个重大的事件。
2让学生体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3让学生体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由二战的转折点引入
二学生读课文
三注意重点字词
四问题探究
1同样写战争,《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这篇报告文学与《我三十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
内容具体。
《我三十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语言准确、平实、严谨。
内容概括。
2《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为什么作者主要写的不是战斗,而写被围困的德军缺乏食物,饿的消瘦?这篇文章很有文学性,但跟写战争的小说有什么不同?
这样写突出了德军被苏军包围后陷入困境,连食物都无法保证,更谈不上战斗力。
同时告诉我们侵略者发动不义战争的悲惨下场。
3在《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叙述中,你觉得作者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之处,他如何使叙述变得生动起来?
------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加入了作者的情感
----引用了很多人的话,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多角度叙述
----幽默风趣、富有调侃的语言
作业:
搜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资料。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教案设计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斯大林格勒之战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2.培养学生分析战争、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战争故事,激发学生对和平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斯大林格勒之战的过程、意义及其在二战中的地位。
2.教学难点:斯大林格勒之战对德国和苏联的影响,以及战争背后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斯大林格勒之战的地图,简要介绍战争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2.斯大林格勒之战背景1)介绍1942年德国在东线的战略目标,以及苏联在斯大林格勒的地理位置对德国的重要性。
2)分析德国在战争初期的优势与劣势,以及苏联在战争中的战略调整。
3.斯大林格勒之战过程1)展示斯大林格勒之战的战役序列,让学生了解战争的进程。
2)讲述战争中的关键节点,如德国军队的进攻、苏联军队的顽强抵抗、苏联红军的反攻等。
3)分析战争双方在战术、兵力、装备等方面的对比,以及战争中的英雄事迹。
4.斯大林格勒之战的影响1)讲述战争对德国和苏联的影响,如德国军队的损失、苏联的胜利意义等。
2)分析战争对整个二战进程的影响,如德国东线的战局变化、盟军在西线的行动等。
5.斯大林格勒之战背后的故事1)讲述战争中的感人故事,如苏联士兵的英勇事迹、平民的奉献等。
2)引导学生思考战争背后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如战争对苏联国内政策的影响、盟军对苏联的支持等。
2)引导学生反思战争对人类的危害,珍视和平,尊重生命。
四、作业布置2.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二战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斯大林格勒之战的历史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了这场战争在二战中的地位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反思战争对人类的危害,让学生更加珍视和平,尊重生命。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九年级语文《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教案 新人教版
课题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2、领会报告文学的一般写法,并理解其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3、体会战争给士兵及家庭带来的苦难。
教学重点从“漫谈入手”,理解本文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教学要点一、导入保尔·柯察金,这个人物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谁能说说他生活在什么样的一个时期?(生: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对,他生活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是好多人心目中的英雄。
大家想不想知道这场战争的有关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它的文章。
(板书课题)二、解题漫谈,即随便的谈,本文即是一篇漫谈性质的文章。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介绍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教师引导归纳。
明确: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
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1942年度斯大林奖金)、《暴风雨》和《九级浪》等。
用五年时间写成的《人·岁月·生活》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1942年8月,德军主力对斯大林格勒全面进攻,艰苦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四、研读课文1、齐读课文。
2、通过和前两篇比较,领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讨论后明确:报告文学,即报告加文学。
既讲述事实,又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但是它绝不允许艺术上的虚构。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①时效性;②真实性;③文学性。
报告文学的“新”:①新在事实;②新在时效;③新在语言表达;④新在篇章结构;⑤新在推出结论的过程。
3、思考:⑴本文的焦点是什么?讨论后明确:希特勒的溃败。
⑵文章的脉络是什么?讨论后明确:本文的脉络是议论,以议论为纲来组织调遣事实,议论的结构是完整的,而事实是不完整的,是按照议论的要求加以取舍剪裁的。
⑶本文的目的是讲述事实,还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明确: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
五、探究1、同样写战争,《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与《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讨论后明确:《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正面写战斗的,直接告诉读者战斗进展态势;而《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只是写战斗外的情况,侧面描写被围德军军心的散涣和生活的窘困,预示了希特勒的溃败。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第二课时
是二战中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
最大的战役之一。 1942年5月,德军横扫苏联西南地区,逼近斯大林格 勒;德国空军对斯大林格勒进行大规模轰炸行动;苏 联红军反击;最终合围全歼轴心国部队。德军及盟友 对苏联来说,这场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收复沦陷领土的
----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融入了作者的情感 ----引用了很多人的话,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多角度叙述 ----幽默风趣、富有调侃的语言
合作探究
3、同样写战争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与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有何异同? ( 1 )相同点:内容相同,都是描写战争的, 以战争为描写对象。 (2)不同点:写战争不同 ①体裁不同。《我》是一篇消息,而《漫》是 一篇报告文学。 ②语言上。《我》语言简洁,准确平实严谨。 《漫》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表 现力。
课文小结
这篇报告文学描写了陷入绝境之中的德
国侵略者的艰难处境,从侧面表现了苏联
人民的英勇抗战,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主 义必然失败的坚强信念。
在这场战役中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终溃败。
开始。
合作探究
1、既是写战争,作者为什么没有描写战争的 大场面,而写被围困的德军缺乏食物,饿的 消瘦?
本文不写战斗而写人,运用小中见大的手法, 从侧面描述德。
合作探究
2.在《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叙述中,你觉 得作者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之处,他如何使叙 述变得生动起来?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 教学设计(北师大九年级上册)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教学设计(北师大九年级上册)1.在掌握消息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领会本文对战争的独特表现。
3.品味本文语言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比较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表达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意愿。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教学难点:(1)品味本文语言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2)侧面描写来表现战争的残酷。
5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重温一场残酷的战争。
这场战争是二战中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板书课题《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2感受战争二、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视频。
请问你对战争有何感受,请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战争?3介绍文体三、由学生的回答得出“这就是战争的真相”的结论,真相就是事实,报告文学就是报告事实用文学的表现手法。
(就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因而报告文学与新闻一样具有真实性、时效性、文学性。
但文字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
(板书报告文学)4作者简介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
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1942年度斯大林奖金)、《暴风雨》和《九级浪》等。
用五年时间写成的《人岁月生活》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5导学探究:1、活动一:速读课文,回答问题:作者为我们报导了一个怎样的事实?讨论后明确:希特勒的溃败。
2、活动二:思考、合作、探究:(1)作者是如果将“德国法西斯必败”这一观点传递给我们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合作探究,再分别展示。
)教师点评:德军:食物减少,逃兵增多,飞机被毁,机场被占,节节败退。
苏军:团结一致,共同杀敌,步步为营,不断胜利。
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法西斯德国的不得人心,必将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教案设计
甘肃省靖远县双龙中学贾凤翔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
2、领会报告文学的一般写法,并理解其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3、体会战争给士兵及家庭带来的苦难。
教学重点
从“漫谈入手”,理解本文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教学要点
一、导入
保尔·柯察金,这个人物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谁能说说他生活在什么样的一个时期?(生: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对,他生活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是好多人心目中的英雄。
大家想不想知道这场战争的有关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它的文章。
(板书课题)
二、解题
漫谈,即随便的谈,本文即是一篇漫谈性质的文章。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介绍
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教师引导归纳。
明确:
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
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1942年度斯大林奖金)、《暴风雨》和《九级浪》等。
用五年时间写成的《人·岁月·生活》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1942年8月,德军主力对斯大林格勒全面进攻,艰苦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四、研读课文
1、齐读课文。
2、通过和前两篇比较,领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讨论后明确:
报告文学,即报告加文学。
既讲述事实,又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但是它绝不允许艺术上的虚构。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①时效性;②真实性;③文学性
...。
报告文学的“新”:①新在事实;②新在时效;③新在语言表达;④新在篇章结构;⑤新在推出结论的过程。
3、思考:
⑴本文的焦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希特勒的溃败。
⑵文章的脉络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本文的脉络是议论,以议论为纲来组织调遣事实,议论的结构是完整的,而事实是不完整的,是按照议论的要求加以取舍剪裁的。
⑶本文的目的是讲述事实,还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
明确:
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
五、探究
1、同样写战争,《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与《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后明确: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正面写战斗的,直接告诉读者战斗进展态势;而《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只是写战斗外的情况,侧面描写
被围德军军心的散涣和生活的窘困,预示了希特勒的溃败。
2、既是写战争,作者为什么没有描写战争的大场面?
讨论后明确:
本文采用了小中见大的手法,从侧面描述德军的窘况,从中可看出德军
必败、苏军必胜的趋势。
六、颖悟
本文的写作特色。
明确:
⑴见解独到、视角新颖,线索清晰、细节突出;
⑵语言含蓄、幽默风趣,通俗易懂、面向大众。
七、小结
本文讲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德双方态势发生的变化,揭示了纳粹主义必将灭亡的道理。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战争给德军士兵及德国万千家庭带来的苦难。
八、布置作业
1、小组合作,完成练习三。
2、熟读本文,并预习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