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课件 第一篇针法灸法类
合集下载
针灸教学ppt课件
Part
03
灸法技术
艾灸法
艾灸法介绍
艾灸法作用
艾灸法是一种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 ,点燃后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的 灸法技术。
艾灸法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 邪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寒证、虚证和 痛证。
艾灸法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艾灸法操作时需选择合适的穴位,将艾条 或艾柱点燃后置于所选穴位上方进行熏烤 ,一般以局部皮肤感到温热、舒适为宜。
安全防范措施
环境设置
确保治疗环境干净、整洁 1
,避免地面湿滑,保持室 内空气流通。
定期检查与维护
4
对针灸设备进行定期检查 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规范操作
2
严格按照针灸操作规范进
行,避免操作失误或不当
操作。
避免感染
3 确保针具、治疗部位和操
作者手部的无菌状态,防 止感染的发生。
异常情况处理与预防
注意事项
明确适应症与禁忌症
在开始针灸治疗前,应明确患者的适 应症和禁忌症,避免对不适合针灸的 患者进行治疗。
选择合适的针具
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合适规格的针具 ,确保针具的质量和安全性。
消毒工作
对针具、治疗部位和操作者的手进行 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在治疗前,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针刺部位干燥 等。
理论基础
经络理论
针灸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有十二条主要 的经络,这些经络与脏腑器官相连,运行气血。针灸通过刺 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穴位理论
穴位是针灸治疗的关键点,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功 能。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 疗疾病的效果。
灸法pptPPT课件
施灸的禁忌
1、眼区、大血管处,禁灸或慎灸。 2、颜面五官部、头部、乳头、心前区、大血管部、肌腱处、关节活动皮肤皱
折处、阴部、肌肉菲薄、骨骼突起处,均不可用化脓灸。 3、妇女妊娠期、月经期,少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用化脓灸及刺激较强的天灸。 4、谨防烧灼皮肤和衣物。
灸后的处理
化脓灸、天灸--局部护理 水泡
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痈肿疮疡初起、
瘰疬、 瘿瘤等
“引郁热之气外发”--某些热病
实热(疖肿、带状疱疹、丹毒等)、阴虚发热
6
二、灸法的种类 7
(一)艾炷灸
(1)无瘢痕灸
操作: 燃剩2/5
凡士林+艾炷 —————— 红晕 3~7壮
适应证:虚寒证
1、直接灸
(2)瘢痕灸
操作:燃尽1周Fra bibliotek5~6周
艾炷——————— 化脓
特点
4
灸材
性属温热,纯阳之性;芳香无毒,主灸百病
艾叶 易燃,渗透
艾
药源丰富,价廉
艾绒 艾叶制成艾绒前须达到“嫩、净、细、干、陈”的特点 ①芳香;②易燃,温和;③使用方便
其他
5
灸法的作用
1 7 防病保健
温经通络--风寒湿痹证 温中驱寒逐湿--寒湿为患、阳虚诸证
升清举陷--脏器下垂、久泄久痢等 固脱救逆--亡阳虚脱证
2 施灸顺序: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头部后四肢、先 阳经后阴经。
14
施灸的注意事项
施灸的剂量
灸之生 熟
灸量大
灸量小
(大炷、多壮、时间长) (小炷、少壮、时间短)
病人
壮男体强
妇孺老羸
病情
初病、实证、急重
久病、虚证、轻缓
部位
肌肉丰厚处 (腰背、腹、股臀)
1、眼区、大血管处,禁灸或慎灸。 2、颜面五官部、头部、乳头、心前区、大血管部、肌腱处、关节活动皮肤皱
折处、阴部、肌肉菲薄、骨骼突起处,均不可用化脓灸。 3、妇女妊娠期、月经期,少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用化脓灸及刺激较强的天灸。 4、谨防烧灼皮肤和衣物。
灸后的处理
化脓灸、天灸--局部护理 水泡
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痈肿疮疡初起、
瘰疬、 瘿瘤等
“引郁热之气外发”--某些热病
实热(疖肿、带状疱疹、丹毒等)、阴虚发热
6
二、灸法的种类 7
(一)艾炷灸
(1)无瘢痕灸
操作: 燃剩2/5
凡士林+艾炷 —————— 红晕 3~7壮
适应证:虚寒证
1、直接灸
(2)瘢痕灸
操作:燃尽1周Fra bibliotek5~6周
艾炷——————— 化脓
特点
4
灸材
性属温热,纯阳之性;芳香无毒,主灸百病
艾叶 易燃,渗透
艾
药源丰富,价廉
艾绒 艾叶制成艾绒前须达到“嫩、净、细、干、陈”的特点 ①芳香;②易燃,温和;③使用方便
其他
5
灸法的作用
1 7 防病保健
温经通络--风寒湿痹证 温中驱寒逐湿--寒湿为患、阳虚诸证
升清举陷--脏器下垂、久泄久痢等 固脱救逆--亡阳虚脱证
2 施灸顺序: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头部后四肢、先 阳经后阴经。
14
施灸的注意事项
施灸的剂量
灸之生 熟
灸量大
灸量小
(大炷、多壮、时间长) (小炷、少壮、时间短)
病人
壮男体强
妇孺老羸
病情
初病、实证、急重
久病、虚证、轻缓
部位
肌肉丰厚处 (腰背、腹、股臀)
最新针灸学课件 0第一章 针法灸法概论课件ppt
二 整体观念 调整机体 平衡阴阳 标本兼治
高压电子循经点穴笔,是将高科技电子技术运用 于医学领域、融中医针灸、推拿按摩、指压穴位、 反射疗法、神经反射疗法等具有多种自然疗法和 物理疗法特色的人能电能的综合疗法。临床实用 性更强,经长期的临床实践,循经点穴疗法尤其 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 运动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疾病有较为显著的治疗与 康复保健作用,并对一些疑难病症如头痛、头晕、 关节疼痛、椎基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等病症往 往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应用最广,通调经络,治寒热痛痹
长针 大针
针身细长而锋利 针身粗圆
深刺,用肌肉肥厚处,治深邪远痹 针刺放水,治关节积液
(三)刺法的发展
《黄帝内经》对刺法的发展 《难经》对刺法的发展
历代医家对刺法的发展 现代刺法的发展
《黄帝内经》对刺法的发展
一、指出补泻是针刺治病的基本原则。 二、根据病情选择针具。 三、提出了运用九针的“九刺”、“十二刺”、 “五刺”
形状 头大,末端一分尖锐
用途 浅刺皮肤,泻阳分邪气,泻热
针身圆柱形,针头卵圆 按摩肌肉 针头如黍粟状,圆而微尖 按压经脉外部(按脉勿陷),补正祛邪
针头锋利,呈三棱锥形 主痈痹痼疾,泻热出血
铍针 形如剑
切开排脓,治痈肿已成脓
圆利针 针头微大,针身反小,圆 用于深刺,主痈症、痹气暴发者 而且利
毫针 针身细如毫(豪毛
明
直接灸 → 间接灸 → 天灸 → 艾条灸
筒灸
桑枝灸
灯火灸
阳燧灸
最初灸法多采用直接灸,艾炷较大,壮数
较多,现代则采用小炷少壮灸,并衍化出各种 各样丰富多彩的灸疗方法。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叫针法,什么叫灸法?针法灸法之 间存在着哪些联系?
针灸学PPT课件完整版
❖ 清代: 吴谦《医宗金鉴》、李学川《针 灸逢源》经穴361个、廖润鸿《针灸集成》 为代表作。 1840年-民国,针灸的衰落期。近代承淡 安先生:中国针灸事业的复兴者、开拓与 传播者。
现代针灸医学的复兴与普及
❖ 毛泽东: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 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 全国针灸学会的成立。
❖ 孙络: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 ❖ 浮络: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络脉的作用
❖ 十六络脉: ❖ 四肢部重在沟通表里两经,补充经脉循
行的不足;躯干部重在渗灌气血。重在 濡养全身组织。 ❖ 孙络与浮络: ❖ 发挥营卫气血津液对周身的渗 灌、濡养 作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十二经别
概念: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深入体 腔联络脏腑器官,沟通表里两经的支脉。
❖ 2 由里达表,反应病症。内脏病变,可以通 过经络反应到体表组织器官。
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 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2、奇经八脉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和渗 灌的调 节作用。
络脉
❖ 络脉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包括十六络(即十二 经络脉、任脉和督脉别络、脾之大络、胃之大络) 以及孙络、浮络。
❖ 经脉循行分布在身体的体表部位。十二经脉的别 络均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浅行体表, 走向其表里的经脉。任之络散布于腹部;督之络 散布于腹部;脾之络、胃之络散布于胸胁。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 手三阴经、手三阳经
经脉
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经络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奇经八脉: 任脉、督脉、冲脉、带脉、 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络脉:十五络、孙络、浮络
十二经脉
❖ 十二经脉的命名
❖ 结合脏腑、手足、阴阳三方面内容。 ❖ 功能: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同脏腑有直
现代针灸医学的复兴与普及
❖ 毛泽东: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 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 全国针灸学会的成立。
❖ 孙络: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 ❖ 浮络: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络脉的作用
❖ 十六络脉: ❖ 四肢部重在沟通表里两经,补充经脉循
行的不足;躯干部重在渗灌气血。重在 濡养全身组织。 ❖ 孙络与浮络: ❖ 发挥营卫气血津液对周身的渗 灌、濡养 作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十二经别
概念: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深入体 腔联络脏腑器官,沟通表里两经的支脉。
❖ 2 由里达表,反应病症。内脏病变,可以通 过经络反应到体表组织器官。
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 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2、奇经八脉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和渗 灌的调 节作用。
络脉
❖ 络脉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包括十六络(即十二 经络脉、任脉和督脉别络、脾之大络、胃之大络) 以及孙络、浮络。
❖ 经脉循行分布在身体的体表部位。十二经脉的别 络均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浅行体表, 走向其表里的经脉。任之络散布于腹部;督之络 散布于腹部;脾之络、胃之络散布于胸胁。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 手三阴经、手三阳经
经脉
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经络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奇经八脉: 任脉、督脉、冲脉、带脉、 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络脉:十五络、孙络、浮络
十二经脉
❖ 十二经脉的命名
❖ 结合脏腑、手足、阴阳三方面内容。 ❖ 功能: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同脏腑有直
针法灸法学.ppt
●关于得气的几个问题
得气的定义与表现:
若有所得 若有所失 有见如入,有见如出
经脉循环之气
针感
隐性得气 显性得气
得气的基础:
肌肉组织的肌梭内感受器—肌肉收缩
穴位神经末稍密集
穴位高密度的肥大细胞—活性物质刺激神经
得气与血型的关系: O-B-AB-A
与留针时间长短相关的因素
得气:得气的迟速 寒热: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经脉:足阳明……其脉大血多,气甚热壮,刺此者,不
经
脉
经脉走向 补泻操作
────────────────────────
手三阳──从手走头:
向心 补:针向向心
足三阴──从足走腹(胸)
泻:针向远心
────────────────────────
手三阴──从胸走手
远心 补:针向远心
足三阳──从头走足
泻:针向向心
────────────────────────
原因 体位、手法、外力、滞针
弯
现象 方向角度改变-针体活动-疼痛
针
处理 放松局部 恢复体位 顺势拔针
预防 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
选好体位,勿随意移动身体
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原因 针具质量、手法过重、
断
弯针与滞针处理不当
针 现象 行针或出针时发现针身折断
处理 保持镇静
保持原有体位
预防 检查针具;
针刺时保留部分针身在体外
严重者四肢厥冷、神智不清、二便失禁、
针
唇甲青紫、脉细微欲绝。
处理 出针 平卧保暖 灸治
预防 针对原因/注意观察
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滞
原因 精神紧张或疼痛、手法、留针时间 现象 针体活动困难 或伴疼痛
灸法(Moxibustion)课件56页PPT
①隔姜灸
操 作 : 定 穴 →生姜片(直径约2-3cm,厚约 0.2-0.3cm,中心穿数孔) →大中艾炷→点 燃至尽→除灰烬→5~10壮至皮肤潮红。
功能:温胃止呕、散寒止痛。 适应证: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泄泻,以
及风寒湿痹、外感表证等,一切寒性疾病。
②隔蒜灸
操作:定穴→独头蒜片(厚约0.2-0.3cm, 穿孔)→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 烬→反复5~10壮至皮肤潮红。
冷、虚脱及产后血晕等。
④隔附子饼灸
操 作 : 定 穴 →附子研磨,用酒调和做成饼( 0.5cm~1cm厚,3cm直径,穿孔) →大 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5~10 壮。
功能:温补肾阳。
适应证:命门火衰之男、妇科疾病(阳痿、
早泄、遗精、宫寒不孕等)、疮疡久溃不 收证。
2.艾条灸
(Moxibustion with moxa post )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
灸后调摄:《针灸大成》 灸后不可就饮茶,
恐解火气,及食,恐滞惊气,须少停一二时, 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凡百具要 宽解。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 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唯食茹淡养胃之物, 使气血通流,艾火逐出病气。若过厚毒味, 酗醉,致生痰涎,阻滞病气矣。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
②无瘢痕灸(非化脓灸)
操作:定穴→涂搽介质→中小艾炷→点燃
至艾炷燃剩2/5或1/4, 患者感到微痛→更换 艾炷再灸,至3~7壮 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
适应证:一般虚寒性疾患皆可(哮喘、眩晕、
风寒湿痹、皮肤疣等)。
(2)间接灸(Indirect Moxibustion ) 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大
中
小
常用针灸疗法ppt课件
15
第三节 穴 位 注 射 POINT INJECYION
穴位注射,即将药物注射入穴位内来
治疗疾病的方法。它将药物作用及药物 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相结合,治疗类 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慢性腰腿痛、 冠心病等病症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常用 药物:中成药如丹参、当归等具有活血 化淤和祛风湿通经络作用的中药制剂, 维生素B1、B12、胎盘组织液、肌生注射 液、5%-10%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等。
刺激量要轻一些,采用卧姿。此外空腹、饱 餐、大汗、重体力活动后勿立即针刺
8
2 气胸(Pheumothorax):在针刺胸背、锁
骨上窝等处的穴位,不能过深,否则会刺破胸 壁造成气胸。患者会出现胸痛、憋气、咳嗽等 症状。体检或胸透可确诊。
处理:轻者经休息、抗感染治疗可愈,重者
需进行穿刺抽气。
预防:针刺背部、胸部、锁骨上窝等处的穴
照片
艾 条 灸
33
温 针 灸
34
35
灸法的主治作用和适应范围
主治作用
温经通络、祛风散寒 活血止痛、回阳固脱 升阳举陷、拔毒泄热 防病益寿
适用症
风寒湿痹、胃痛 腹痛、痛经、久泄 遗尿、遗精、虚脱 晕厥、脱肛、崩漏 疖肿未化脓、溃疡 久不愈等。
36
第七节 其它疗法
三棱针
刺络放血 适用
实症 热症 淤血症 急救
位,要严格掌握深度,并注意Fra bibliotek针期间针体不 能滑动。
9
3 滞针 (Stuck needle) 针身被肌纤维缠绕
而使针体不能拔出。
处理:相反方向捻转针体,顺势拔出,
若仍不行,可在其近处再刺一针,前一 针即可拔出。
预防:捻转针体时注意要适度,特别是
朝一个方向转时,不能太过。
第三节 穴 位 注 射 POINT INJECYION
穴位注射,即将药物注射入穴位内来
治疗疾病的方法。它将药物作用及药物 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相结合,治疗类 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慢性腰腿痛、 冠心病等病症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常用 药物:中成药如丹参、当归等具有活血 化淤和祛风湿通经络作用的中药制剂, 维生素B1、B12、胎盘组织液、肌生注射 液、5%-10%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等。
刺激量要轻一些,采用卧姿。此外空腹、饱 餐、大汗、重体力活动后勿立即针刺
8
2 气胸(Pheumothorax):在针刺胸背、锁
骨上窝等处的穴位,不能过深,否则会刺破胸 壁造成气胸。患者会出现胸痛、憋气、咳嗽等 症状。体检或胸透可确诊。
处理:轻者经休息、抗感染治疗可愈,重者
需进行穿刺抽气。
预防:针刺背部、胸部、锁骨上窝等处的穴
照片
艾 条 灸
33
温 针 灸
34
35
灸法的主治作用和适应范围
主治作用
温经通络、祛风散寒 活血止痛、回阳固脱 升阳举陷、拔毒泄热 防病益寿
适用症
风寒湿痹、胃痛 腹痛、痛经、久泄 遗尿、遗精、虚脱 晕厥、脱肛、崩漏 疖肿未化脓、溃疡 久不愈等。
36
第七节 其它疗法
三棱针
刺络放血 适用
实症 热症 淤血症 急救
位,要严格掌握深度,并注意Fra bibliotek针期间针体不 能滑动。
9
3 滞针 (Stuck needle) 针身被肌纤维缠绕
而使针体不能拔出。
处理:相反方向捻转针体,顺势拔出,
若仍不行,可在其近处再刺一针,前一 针即可拔出。
预防:捻转针体时注意要适度,特别是
朝一个方向转时,不能太过。
非遗系列-中国针灸PPT
训合作中心﹑支持并创建世界针灸学联合会﹑制定《经络穴位名称国际标准》《针灸临床研究规范》 等。如今,在世界各国,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针灸医疗,从事针灸的人数约20~30万人。
发展现状
20世纪下半叶,针灸临床的侧重点在于观察与总结针灸的
非
适应症。而90年代,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已扩大到四个方
遗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
遗
经国家文化部确定,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王雪苔
和中国针灸学会的贺普仁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
系
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列
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感 谢 观 看
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
遗
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系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 列
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
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
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针灸介绍
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
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肆
非
针
遗
灸
系 列
价
值
针灸价值
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症,
非
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
极少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
遗
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并在他国开花
系
结果,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如
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
发展现状
20世纪下半叶,针灸临床的侧重点在于观察与总结针灸的
非
适应症。而90年代,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已扩大到四个方
遗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
遗
经国家文化部确定,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王雪苔
和中国针灸学会的贺普仁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
系
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列
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感 谢 观 看
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
遗
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系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 列
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
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
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针灸介绍
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
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肆
非
针
遗
灸
系 列
价
值
针灸价值
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症,
非
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
极少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
遗
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并在他国开花
系
结果,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如
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
中医灸法PPT课件
2019年11月26日
.
5
中医灸法
• 5、引热外行
• 艾火的温热能使皮肤腠理开放,毛窍通畅,使热有去路, 从而引热外行。
• 临床上可用灸法治疗疖肿、带状疱疹、丹毒、甲沟炎等某 些实热病证。
• 对阴虚发热也可使用,但要注意施灸量不宜过大。
2019年11月26日
.
6
中医灸法
• 三、灸法的种类
• (一)艾柱灸
2019年11月26日
.
11
雷火灸
2019年11月26日
.
12
雷火灸
• 雷火灸的作用
中医角度来讲,雷火灸具 有:
1.温通经络、祛风散寒 2.活血化淤,散瘿散瘤 3.扶正祛邪等功效
2019年11月26日
西医角度来讲,雷火灸具有: 1.通过火热力及红外幅射力, 达到循经感传通导经络和调 节微循环的作用 2.在用灸区域形成高浓药区, 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组织 深部
用手工或器具将艾绒制成的圆锥状物,称为艾柱。
将艾柱置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点燃施灸的方法称为艾柱灸。
分类:1、直接灸
2、间接灸
2019年11月26日
.
7
中医灸法
• (二)艾条灸 • 将艾绒制成艾条进行施灸,称为艾条灸。 • 1、悬起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悬于腧穴或患处一定高度之上,使热
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施灸部位。适用于多种可灸病证。 ① 温和灸 ② 雀啄灸 ③ 回旋灸
2019年11月26日.源自15雷火灸• 使用步骤
• 1.扭开灸盒,取下灸药顶部的大头针,插入盒口小孔中,固定灸药.
• 2.点燃灸药顶端,注意随时吹掉药灰,保持红火。
• 3.将灸药火头对准应灸部位,距离皮肤2-3cm熏烤,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
第5章第12节常用中医疗法及护操作之针法灸法-PPT精选文档
1 9 : 4 6
3.行针手法
•
•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进 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 针刺感应而采取的各 种针刺手法。临床常 用的有提插法和捻转 法两种基本手法。 以上两种基本手法可 单独应用,也可相互 配合运用,在临床上 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 况灵活掌握。
我还知道:针刺手法除 两种基本手法外,还有 辅助手法和一些复合手 法,辅助手法如循法、 刮法、弹法、摇法、震 颤法等。复合手法如烧 山火、透天凉等。
•
四、针刺操作
• •
•
1 9 : 4 6
1.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
以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 在腧穴旁,右手持针,紧 靠左手指甲面,快速将针 刺入皮下1—2分,然后缓 慢送至应刺的深度(图5— 1—3)。此法多用于1.5 寸以下的毫针进针。
1 9 : 4 6
(2)夹持进针法
•
以左手拇、食指用消 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 端,将针尖固定在所 刺腧穴上,右手捻动 针柄,将针刺人(图 5—1—4)。此法适 用于长针的进针。
(2)针刺深度:
是指针身刺入腧穴部位的深浅程度。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形体 及所取腧穴部位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 以既有针感又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
1 9 : 4 6
(3)针刺的方向:
•
针刺方向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 腧穴分布部位和所要求达到的组 织结构等情况而定。有时为了使 针感到达病所,也可将针尖对向 病痛处。
最简便实用的练针法 橡皮擦练针法
再教你一招:找 一块橡皮擦练针, 即可利用不同的 厚度练习不同的 指力,又能体会 与人体肌肉组织 相似的针刺感觉, 简单,方便、实 用。不信试试。
可以用橡皮擦的不同厚度练习针刺的力度和感觉
中医针灸ppt课件
缺穴L7)分出,沿掌背侧走向 食指桡侧端(LI1商阳穴), 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可编辑课件PPT
15
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 穴LI1),经过手背行于上 肢(外侧)前缘,上肩,至 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
椎棘突下(大椎穴GV14), 再向前下行入缺盆(锁骨上 窝),进入胸腔络肺,向下 通过膈肌下行至大肠,属大
1.本经腧穴均能治疗本经及所属脏腑病症; 2.表里经腧穴能治疗互为表里两经病症; 3.局部经穴均能主治局部和邻近病痛; 4.四肢上的经穴不但能治局部疾患,甚至具有全
身性调节作用; 5.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还有些腧
穴具有相对特异性作用。
“经络所通,腧穴所在,脏腑所属,主治所及。”
可编辑课件PPT
绕口唇,在颏唇沟处左右相交,退回
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
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下关穴,沿发际,
到额前。
分支1:从颌下缘分出,下行到人
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 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
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
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
至腹股沟处的气街。
分支2: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 沿腹腔内下行至气街,与直行之脉会
主治:①心血管系统疾病 ②消化系统疾病 ③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操作:直刺0.5-1寸
可编辑课件PPT
④术后腹胀
⑤延年益寿
操作:直刺1-2寸
可编辑课件PPT
35
至阴(膀胱经 BL67)
位置: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 甲角0.1寸
主治:①头痛,鼻塞,项强
②难产,胎位不正
③目内眦痛,足心痛
操作:浅刺0.1-0.2寸,
可编辑课件PPT
15
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 穴LI1),经过手背行于上 肢(外侧)前缘,上肩,至 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
椎棘突下(大椎穴GV14), 再向前下行入缺盆(锁骨上 窝),进入胸腔络肺,向下 通过膈肌下行至大肠,属大
1.本经腧穴均能治疗本经及所属脏腑病症; 2.表里经腧穴能治疗互为表里两经病症; 3.局部经穴均能主治局部和邻近病痛; 4.四肢上的经穴不但能治局部疾患,甚至具有全
身性调节作用; 5.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还有些腧
穴具有相对特异性作用。
“经络所通,腧穴所在,脏腑所属,主治所及。”
可编辑课件PPT
绕口唇,在颏唇沟处左右相交,退回
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
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下关穴,沿发际,
到额前。
分支1:从颌下缘分出,下行到人
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 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
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
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
至腹股沟处的气街。
分支2: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 沿腹腔内下行至气街,与直行之脉会
主治:①心血管系统疾病 ②消化系统疾病 ③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操作:直刺0.5-1寸
可编辑课件PPT
④术后腹胀
⑤延年益寿
操作:直刺1-2寸
可编辑课件PPT
35
至阴(膀胱经 BL67)
位置: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 甲角0.1寸
主治:①头痛,鼻塞,项强
②难产,胎位不正
③目内眦痛,足心痛
操作:浅刺0.1-0.2寸,
最全的针灸方法ppt
针灸肾俞、肝俞、三阴交等穴位可缓 解症状。
儿科疾病的针灸治疗
小儿腹泻
针灸天枢、关元、 内庭等穴位可缓解 腹泻症状。
小儿遗尿
针灸气海、关元、 足三里等穴位可改 善遗尿症状。
小儿疳积
针灸中脘、四缝、 足三里等穴位可缓 解疳积症状。
小儿肺炎
针灸风门、肺俞、 尺泽等穴位可缓解 肺炎症状。
小儿多动症
针灸神门、内关、 太冲等穴位可改善 多动症状。
02
03
美容针灸
通过刺激面部穴位,达到 紧致肌肤、淡化色斑、改 善肤质等效果。
减肥针灸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和经络 ,调节内分泌,达到减肥 和塑形的效果。
宠物针灸
针对宠物进行针灸治疗, 改善宠物健康状况,提高 宠物生活质量。
针灸在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
循证医学研究
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 方法,需要开展更多的循 证医学研究,证实其疗效 和安全性。
适应症
灸法适用于多种寒证、虚证, 如感冒、腹泻、痛经等。
技法分类
灸法可分为艾灸、灯火灸、化 学灸等多种方法。
操作步骤
灸法操作前选择适当的灸具, 将灸具放在适当的穴位上,采 用适当的距离和时间进行施灸 ,灸后进行局部清洁和护理。
针灸注意事项
针刺注意事项
针刺前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针具,避免交叉感染, 针刺后进行局部按压和保暖。
调整脏腑功能
针灸可以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脏 腑的功能,改善人体的内部环境。
针灸的治疗原则
辩证施治
针灸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和 病机,采用不同的穴位和刺激 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本兼治
针灸治疗应同时调节人体的标 本,以达到全面治疗的效果。
儿科疾病的针灸治疗
小儿腹泻
针灸天枢、关元、 内庭等穴位可缓解 腹泻症状。
小儿遗尿
针灸气海、关元、 足三里等穴位可改 善遗尿症状。
小儿疳积
针灸中脘、四缝、 足三里等穴位可缓 解疳积症状。
小儿肺炎
针灸风门、肺俞、 尺泽等穴位可缓解 肺炎症状。
小儿多动症
针灸神门、内关、 太冲等穴位可改善 多动症状。
02
03
美容针灸
通过刺激面部穴位,达到 紧致肌肤、淡化色斑、改 善肤质等效果。
减肥针灸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和经络 ,调节内分泌,达到减肥 和塑形的效果。
宠物针灸
针对宠物进行针灸治疗, 改善宠物健康状况,提高 宠物生活质量。
针灸在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
循证医学研究
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 方法,需要开展更多的循 证医学研究,证实其疗效 和安全性。
适应症
灸法适用于多种寒证、虚证, 如感冒、腹泻、痛经等。
技法分类
灸法可分为艾灸、灯火灸、化 学灸等多种方法。
操作步骤
灸法操作前选择适当的灸具, 将灸具放在适当的穴位上,采 用适当的距离和时间进行施灸 ,灸后进行局部清洁和护理。
针灸注意事项
针刺注意事项
针刺前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针具,避免交叉感染, 针刺后进行局部按压和保暖。
调整脏腑功能
针灸可以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脏 腑的功能,改善人体的内部环境。
针灸的治疗原则
辩证施治
针灸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和 病机,采用不同的穴位和刺激 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本兼治
针灸治疗应同时调节人体的标 本,以达到全面治疗的效果。
针灸刺法灸法ppt课件
斜刺 肌肉浅薄 重要器官 血管 疤痕
横刺(平刺) 皮薄肉少 头面部 透针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三、针刺操作
针刺的深度
部位
个体差异 病情
参考腧穴常用深度
年龄、体质、胖瘦 阳证、新病浅刺/阴证、久病深刺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三、针刺操作
(3)行针与得气
行针
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刺的感应, 而行使一定的手法,称为行针。
针灸刺法灸法
交感 返回本节
三、耳穴的定位与主治
三角窝穴位:
4)神门 部位 在三角窝内靠对 耳轮上脚的下、中l/3 交界处
主治 镇静、安神、消
炎、止痛 、降压、戒
断综合征
针灸刺法灸法
神门 返回本节
三、耳穴的定位与主治
耳屏穴位 : 5)肾上腺 部位 在耳屏下部外侧缘 主治 三抗一低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四、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原因 精神紧张或肌肉痉挛、单向捻针
滞 现象 针体捻转、提插发滞 针 处理 消除顾虑,放松肌肉,调整针体
预防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 注意正确操作手法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四、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原因 体位移动,手法不熟练 现象 针身弯曲
弯 处理 恢复体位 顺势拔针 针 预防 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
指切进针法
左手拇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紧 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
本法适合于短针的进针。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三、针刺操作 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食两指夹捏棉球,挟住针身下端, 露出针尖约1cm,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
本法适合于长针的进针。
针灸刺法灸法
针灸法及护理PPTppt
针灸法及护理的未来发展和影响预测
未来发展
随着人们对针灸法及护理认识的深入和需求增加,未来针灸法及护理市场规模将 持续扩大,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
影响预测
针灸法及护理将对未来医疗健康产业产生重要影响,成为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手段 之一,并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未来针灸法及护理将更加注重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和交叉学科的合作。
强调个体化:针灸法强 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针对不同患者的体质、 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 辩证施治。
针灸法的作用和效果
作用
针灸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系 统,改善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效果
针灸法对于许多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如疼痛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 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同时,针灸法还可以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 抗病能力。
针灸法的操作流程
准备用具
针灸包、针灸针、酒精棉球等用具。
选取穴位
根据病情选取相应的穴位,用酒精棉球消毒。
进针
采用合适灸针的刺激强度和持续时间 。
起针
在行针结束后将针灸针从穴位中取出。
护理
针灸后需要对局部进行护理,如消毒、保暖等。
针灸法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发展动态
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针灸法及护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 新,如更加注重病人的个体差异、治疗过程的优化等。
针灸法及护理的临床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
临床应用前景
针灸法及护理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疼痛管理、神经 康复、肿瘤治疗等领域。
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明确针灸法及护理的疗效和作用机制、完善技术规 范和操作标准、推进人才培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