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文件密封检查是把双刃剑,旨在保护招投标双方
浅析投标文件密封问题
![浅析投标文件密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38209758bd63186bcebbcf2.png)
浅析投标文件密封问题作者:苏慧彬来源:《环球市场》2020年第03期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应当拒收”,在开标过程中,存在投标文件密封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引起流标或质疑,解决投标文件密封问题已经成为招投标活动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投标文件;密封一、投标文件因密封问题被拒收的危害(一)增加招标人的成本某招标项目,要求投标文件密封袋封口处加盖投标人盖章,投标截止前共收到3家投标人递交的投标文件,其中一投标人密封袋(档案袋)底部未加盖投标人公章被拒收,造成投标人不足3家,招标失败。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投标人少于3个的,不得开标;招标人应当重新招标。
”,招标人只好重新招标,延误了招标项目建设工期,造成的经济損失和社会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二)增加投标人的成本因密封问题导致投标人家数不足而重新招标,各投标单位重新制作投标文件,重新投标,浪费了投标文件制作成本和差旅费等,也拉长了投标保证金占用时间,浪费了各投标人的投标资源,增加了投标人的成本。
(三)引起被拒收投标文件的投标人质疑被拒收投标文件的投标人认为密封袋的封口应为放入投标文件的地方,其他地方不能作为封口来要求投标人盖章,但由于现场有其他投标人指出有封口的地方都应盖章,招标代理只好将未完整盖章的投标人拒收,引发被拒收的投标人向招标人的监督部门提出质疑,致使招标人内部启动调查流程。
(四)可能沦为排斤竞争对手的手段之一在开标现场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性时,容易被别有用心的投标人钻空子,对其他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密封性进行过度检查,排斥竞争对手。
忽视了投标文件“密封”的真谛,注重了形式,忽略了实质,严重削弱了竞争程度,浪费投标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五)加剧投标人与招标人的矛盾一项目开标时,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因密封问题被拒收,投标人大闹开标现场,扬言要去法院起诉在开标现场的招标代理人员和业主代表及监督人员,严重损害了招标人的心理健康,扰乱了开标会的秩序,影响开标会的顺利进行,浪费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时间。
投标文件密封的法律规定(3篇)
![投标文件密封的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36da7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1.png)
第1篇一、引言在招投标活动中,投标文件的密封是确保招投标活动公开、公平、公正的重要环节。
投标文件的密封不仅有助于保护投标人的商业秘密,还能防止泄露评标过程中的信息,确保评标工作的公正性。
本文将详细阐述投标文件密封的法律规定,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投标文件密封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是我国招投标领域的基本法律,其中第二十一条规定:“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的时间内,将投标文件密封并送达招标人指定的地点。
”该条规定了投标文件密封的基本要求。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对投标文件密封的相关规定进行了细化,其中第三十六条规定:“投标人应当在投标文件封面上注明投标人名称、投标项目名称、投标文件编号、密封标识等信息,并在投标文件封面处粘贴封条,确保投标文件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未被拆封。
”3.《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对投标文件密封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其中第五条规定:“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对投标文件进行密封,并在投标文件封面上注明投标人名称、投标项目名称、投标文件编号、密封标识等信息。
”三、投标文件密封的法律规定1.密封材料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投标人应当使用招标文件规定的密封材料对投标文件进行密封。
通常情况下,招标文件会规定使用专用密封袋或封条等材料进行密封。
2.密封标识投标文件封面处应粘贴封条,并在封条上注明投标人名称、投标项目名称、投标文件编号、密封标识等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评标委员会在评标过程中识别投标文件,并确保评标工作的公正性。
3.密封时间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的时间内完成投标文件的密封。
逾期密封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可以不予受理。
4.拆封时间招标人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后,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拆封时间对投标文件进行拆封。
拆封过程中,应当邀请投标人代表或公证机构参与,确保拆封过程的公开、透明。
投标文件密封
![投标文件密封](https://img.taocdn.com/s3/m/f165e7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7.png)
投标文件密封投标文件密封是在进行投标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措施,旨在确保投标过程的公平性和保密性。
当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时,这些文件将被密封,并在投标截止日期前或者在特定时间内提交给招标方。
本文将详细探讨投标文件密封的重要性、常见的投标文件密封方法,以及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因素。
投标文件密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密封文件可以保护潜在的投标人的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确保它们不会被竞争对手获取。
这对于那些依靠技术创新或商业优势来获得竞标优势的公司尤其重要。
其次,密封文件确保投标过程的公平性。
如果投标人的文件在投标截止日期之前打开,可能会导致信息泄露,从而影响其他投标人按照同等条件提交他们的文件。
最后,密封文件有助于遵守招标方对投标的规定,确保所有投标人都获得相同的机会。
在进行投标文件密封时,有几种常见的方法可供选择。
首先是使用密封信封。
每个投标人都将其投标文件放入一个密封的信封中,并在封口处签名或盖章。
密封信封通常具有特殊的标识符或编号,以便于识别和追踪。
其次是使用密封容器。
这种方法更适用于体积较大的投标文件,例如建筑工程的投标文件,因为它可以提供更大的空间来容纳文件和附件。
密封容器通常使用封条进行密封,并在封条上签名或盖章以确保密封状态。
除了选择适当的密封方法,投标人还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因素来确保投标文件密封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首先是确保密封文件的完整性。
投标人应仔细检查信封或容器是否有任何损坏或破绽,并在签名或盖章之前确认文件的完整性。
其次是密封文件的适时提交。
投标人应严格遵守招标方规定的投标截止日期和提交方式,以避免被视为逾期或不合规。
同时,投标人还应妥善保管密封文件的凭证,例如邮寄收据或快递单,以便在有争议时提供证据。
最后,投标人应避免在密封文件上留下任何个人标识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或公司标志,以确保评标过程的公正性。
在实际的投标文件中,通常包含一些必要的合同元素。
首先是投标人的基本信息,如注册公司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和法定代表人等。
开标时投标文件的密封应当互检吗
![开标时投标文件的密封应当互检吗](https://img.taocdn.com/s3/m/d5a53cc37c1cfad6195fa786.png)
开标时投标文件的密封应当互检吗?实践中,在开标环节,我发现很多招标代理或招标人都是要求投标人互检投标文件密封情况,这种做法正确吗?投标人热衷于互检的原因很多招标文件对于密封文件要求奇高,不业于一次皇上选妃子,因此,投标人总是希望通过检查其他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密封情况,借以达到排除竞争对手的目的。
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热衷于互检的原因招标人或招标代理然接收文件时由于接收文件时间安排不合理,人员配置不当,业务能力不足、回避不接收文件导致的矛盾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在接收文件时没有对投标文件密封情况进行及时检查,为了逃避自己责任或者说减轻自己责任而采取的一种所谓的补救措施,让投标人互检,把责任往外推。
业界认可互检的理由招标文件规定,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应拒收未密封或密封不合格的投标文件,招标人是否严格执行了这一规定?投标人在开标现场有权监督,因为这关系到自身利益。
互检违背了检查密封文件的初衷众所周之,招标文件密封的是为了防止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在接收投标文件后泄露潜在投标人的秘密,包括投标报价等重要信息。
因此在开标现场设置一个让投标人自己检查自己投标文件是否依旧按原样密封完好的环节,根本目的就是让投标人自己知道自己的信息是否被泄露。
因此让投标人互检是错误的,每个投标人应当只检查自己的投标信息是否被泄露。
投标人把密封好的投标文件提交给招标人的,招标人是否在开标前私自拆封投标文件?为了消除投标人的疑虑,就必须要在开标现场对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进行检查,当着投标人的面确认所有投标文件是否密封或是否被拆封。
因此在开标现场对投标文件密封情况进行检查是开标过程必不可少环节。
《招标投标法》第三十六条开标时,由投标人或者其推选的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也可以由招标人委托的公证机构检查并公证;经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宣读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和投标文件的其他主要内容。
投标人代表或公证人员检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公正性,但他们一般只能直观地检查投标文件是否密封,而很难查出投标文件是否被拆封后重新密封,因为他们不了解密封时的情况。
招标文件密封
![招标文件密封](https://img.taocdn.com/s3/m/1ff1384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a.png)
招标文件密封在招标过程中,招标文件的密封是确保公平竞争和保护投标方利益的重要环节。
这是因为招标文件包含了企业的商业机密以及重要的商业信息,如商业计划、技术标准和具体实施计划等。
如果这些信息未经保护泄露出去,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对于招标文件的密封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建立严格的规范,并确保其有效执行。
首先,招标文件的密封过程应该由专业人员来负责。
这些专业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确保文件的密封是安全可靠的。
他们应该了解各种密封方法和技术,如电子加密、数字签名和密码保护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责任心和保密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密封,杜绝人为的疏忽和失误。
其次,招标文件的密封需采取多层次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其机密性。
首先,在实体文件上应该采用封条和特殊标识,以防止文件被非法打开或篡改。
其次,电子文件应该采用加密技术,确保其只能被授权人员访问和编辑。
此外,还应建立访问权限管理体系,对招标文件进行严格控制,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获取相关信息。
招标文件的密封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也是一种制度建设。
在制定密封规程时,必须考虑到各种可能的风险和威胁,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应该建立保密责任制度,明确相关人员在招标文件密封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还应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他们的保密意识和技能水平。
保证招标文件的密封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和监督。
招标人应充分认识到文件密封工作的重要性,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同时,监督部门也应加强对招标文件密封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密封工作符合规范和要求。
此外,还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核和认证,为招标文件的密封提供独立的评估和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招标文件的密封工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威胁的不断变化,密封规程也需要不断优化和更新。
因此,招标人和监管部门应积极关注当前的技术和安全动态,及时调整和完善密封规程,以确保其持续有效和可靠。
总之,招标文件的密封是招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级建造师(二建)选修继续教育题库
![二级建造师(二建)选修继续教育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c8535cab856a561252d36fb2.png)
第 1 节-判断题1.在招投标过程中,在发出中标通知书前的责任均应属于违约责任。
(错误)正确错误2.投标保证金一般不得超过投标总价的 2%。
(正确)正确错误单选题1.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B)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101520302.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对某 3000 万元投资概算的工程项目进行招标时,施工投标保证金额度符合规定的是( B)万元人民币。
7050100120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建设工程招标的方式不包括( D)。
公开招标无限竞争性招标邀请招标议标4.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内容在约定的期限内向招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此为(D )。
要约要约邀请承诺承诺生效5.下列情形中,经批准可以采用邀请招标的是(A)。
项目技术复杂的公开招标的费用与项目价值相比不值得的虽然涉及国家安全,但适宜招标的投资额特别大的多选题1.根据我国有关法规规定,建设工程施工招标应该具备的条件有(ABC )。
A.招标人已经依法成立B.初步涉及应当履行审批手续的,已经批准C.招标方式应当履行核准手续的,已经核准D.招标人已经委托了招标代理单位E.相应的资金必须全部到位2.关于招标信息发布于修正的说法,正确的有(DE )。
A.招标人或其委托代理机构至少应该在三家指定的媒介发布招标公告B.招标人对资格预审文件的收费应该合理,应该以微利为原则C.招标文件售出后,在扣除一定的费用后可以退还D.招标人售出招标文件后不得擅自终止招标E.招标人对于招标文件所附的涉及文件可以收取押金3.关于招标信息修正的说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有(ABC )。
A.招标人在招标文件发布后,发现有问题可以按有关原则进行进一步的澄清和修改B.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澄清和修改,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15 日前发出C.所有澄清文件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D.澄清和修改的内容与招标文件没有关系E.所有澄清文件没有必要通知所有招标文件的收受人第 2 节判断题1.法律措施不属于合同控制措施。
浅谈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检查投标文件密封情况
![浅谈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检查投标文件密封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65c8826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62.png)
浅谈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检查投标文件密封情况摘要:我国建设工程采用的招投标制度,招投标制度发展至今已越来越完善,建设工程发承包活动也越来越趋于公平、公正、公开。
在我国建设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招投标工作已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环节之一。
对于招标工作来说,看似简单,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针对招标工作来说,需要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招标工作合法合规,招标进度才能得到保证。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标管理;引言:为了招标工作可以井然有序地进行开展,保证招标活动合法合规,必须设置合理的资格条件、评分办法等,因此大部分招标人对资格条件和评分办法设置比较熟悉,监管部门往往也更注重资格条件、评分办法设置,反倒是招标过程中一些小细节往往让人忽视。
下面我围绕招标过程中建设单位一个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检查投标文件密封情况,谈谈我的认识。
从事招标工作的都非常清楚,招标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但是很多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清楚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的目的和意义。
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开标时检查投标文件密封情况都顺利通过,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问题,例如检查发现某投标单位投标文件未按要求密封,这种情况下招标人是应该拒绝其投标?还是应该继续接受其投标?是中止开标?还是继续开标?如果对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的目的及意义不了解,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往往会不知所措,导致招标活动进行不下去。
(一)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投标投标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了开标时,投标单位或者招标人委托的公证机构应当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了投标单位如果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密封后递交投标文件,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应当拒绝接受。
根据上述规定,不难看出招标过程中有两个阶段需要对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进行认证。
第一个阶段是在接收投标文件时,此时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应由投标文件接收人(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负责。
关于投标文件包装及密封性要求的思考
![关于投标文件包装及密封性要求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cf58fa9a8114431b80dd8a8.png)
关于投标文件包装及密封性要求的思考工程项目招标中曾发生这样的案例:某项目评标结果公示期间,行政监督部门收到投诉,反映第中标候选人的投标文件正、副本合并包装,不符合招标文件相关要求,投诉人认为该投标文件应为废标。
本项目招标文件规定: 投标人应将投标文件正本和全部副本分别封装在双层信封内,分别加贴封条并盖密封章,标以’正本’、‘副本’字样。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将不予签收。
”招标文件同时规定:“投标文件未按要求的方式密封者,将作为废标处理。
行政监督部门针对投诉事项开展调查,结果证实投诉人反映情况属实。
招标人根据行政监督部门的监督意见重新组织评标。
重新评标结果认定第中标候选人投标文件为废标,评标委员会重新推荐中标候选人。
至此,投诉双方均无异议。
上述案例本身并不复杂,但相关部门在调查取证过程中还是费了一番周折。
由于案例发生时交易场所尚未安装全过程监控系统,投标文件的包装在事后追认起来难度很大。
最后,监督部门通过组织相关当事人质证,还原了事实真相,而被投诉人亦承认其投标文件为合并包装。
本案例虽然得到了比较完善的处理,但我们不得不思考其中的问题:招标人由于把关不严,受理了原本应予拒收的投标文件,是否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投标人是否有权在开标环节事后对投标文件的密封性及包装提出质疑?投标人在开标现场对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提出异议,招标人应如何处理?招标文件为什么对投标文件包装提出如此严格的要求?其出发点是什么?等等。
我们先了解一下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招标投标法》第三十六条:“开标时,由投标人或者其推选的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也可以由招标人委托的公证机构检查并公证;经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七部委第30号令)第三十八条:“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密封送达投标地点。
招标人收到投标文件后,应当向投标人出具标明签收人和签收时间的凭证,在开标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启投标文件。
2023年监理继续教育必修课试题及答案
![2023年监理继续教育必修课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c22ab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7.png)
1.单选题【本题型共60道题】1.开标时,由()检查投标文献的密封情况。
A.投标人B.投标人推选的代表C.招标人委托的公证机构D.投标人或者其推选的代表或招标人委托的公证机构2.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日内审查完毕,经审查符合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A.90B.60C.45D.303.根据《招标投标法》,投标人在招标文献规定提交投标文献的截止时间前,可以(),并书面告知招标人。
A.补充、修改或删除B.补充、删除或撤回C.删除、修改或撤回D.补充、修改或撤回4.招标投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签订协议,而协议的订立需要通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下列选项对的的是()。
A.招标是要约,投标是承诺B.招标是要约邀请,投标是要约C.投标是要约邀请,中标告知是要约D.招标是要约,中标告知是承诺5.根据《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计费额大于()亿元的,以计费额乘以039%的收费率计算收费基价,其他未包含的收费由双方协商议定。
A.1B.10C.100D.10006.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串通,弄虚作假、减少工程质量的,处()以下的罚款,减少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A.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B.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C.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D.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7.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重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责不涉及()。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B.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行,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C.组织具体的安全生产活动,监督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D.组织制定并实行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8.根据《招标投标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项目不涉及()。
施工招标文件密封性要求(3篇)
![施工招标文件密封性要求(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1ba34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d.png)
第1篇一、前言为确保施工招标的公平、公正、公开,维护招标人和投标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施工招标文件密封性要求。
二、密封性要求概述1. 施工招标文件应当采用密封方式提交,确保招标文件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2. 招标人应对密封的招标文件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符合本要求。
3. 投标人应严格按照本要求进行招标文件的密封,如因密封不当导致招标文件损坏或泄露,由投标人自行承担责任。
三、密封材料及工具1. 密封材料:应使用专用封条、胶带、信封等密封材料,确保招标文件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泄露。
2. 密封工具:应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密封,如专用封条机、打孔机等。
四、密封方法及步骤1. 招标文件装订:将招标文件按照招标公告要求进行装订,确保文件整齐、牢固。
2. 封面填写:在封面处填写招标人名称、项目名称、招标编号、开标时间、开标地点等基本信息。
3. 封条粘贴:在封面和装订线处粘贴专用封条,确保封条完好无损。
4. 胶带密封:使用胶带将封条粘贴处进行密封,确保封条与封面、装订线紧密贴合。
5. 信封封装:将密封好的招标文件装入专用信封,确保信封密封严密。
6. 邮寄或送达:投标人应根据招标公告要求,选择邮寄或亲自送达的方式进行招标文件的提交。
五、密封检查及验收1. 招标人应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对收到的招标文件进行密封检查,确保招标文件的密封符合要求。
2. 密封检查内容包括:封条完好、封条粘贴牢固、信封密封严密等。
3. 如发现招标文件密封不符合要求,招标人有权要求投标人重新密封,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4. 招标人应对密封检查过程进行记录,并妥善保管相关证据。
六、密封期限及保管1. 招标文件自提交之日起至开标之日止,应保持密封状态。
2. 招标人应妥善保管密封的招标文件,确保其安全、完整。
3. 如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开启招标文件,招标人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并确保不影响招标活动的公正、公平。
七、其他要求1. 投标人应严格按照本要求进行招标文件的密封,如因密封不当导致招标文件损坏或泄露,由投标人自行承担责任。
浅谈投标文件密封性检查
![浅谈投标文件密封性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10e3d94bbb4cf7ec4bfed065.png)
浅谈投标文件密封性检查最近有业内人士做了一个统计,在开标现场,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与供应商发生争议的事项,三成以上涉及投标文件密封。
这是为什么呢?大家知道,密封和密封检查做了规定,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要点:其一、招标文件的内容包括投标文件及其补充、修改部分的密封要求。
其二、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密封送达投标地点。
其三、未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投标文件,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拒收。
其四、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收到投标文件后,应当如实记载投标文件的送达时间和密封情况,签收保存,并向投标人出具签收回执。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
其五、开标时,应当由投标人或者其推选的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经确认无误后,由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工作人员当众拆封。
通过对十份不同招标文件的梳理,归纳出关于投标文件密封的规定共有六点:一、对投标文件正本和副本有密封及包装要求;二、对“资格证明投标文件”和“商务技术投标文件”有密封及包装要求;三、对“开标一览表”(小信封)有密封及包装要求;四、对包装袋有标识要求;五、对封条及封条签字、盖章有要求;六、未按招标文件要求密封和加写标识的投标文件,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拒收。
通过采访,还了解到,开标现场关于密封和密封检查的争议集中在:一、投标文件密封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主要是指未单独密封;二、密封处的签字、盖章及标记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三、外包装不规范、不完好。
这就令人困惑不解:既然投标文件不符合招标文件的密封要求,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拒收,可为什么没有拒收呢?与几位采购代理机构老总深入交流得知,投标文件现在都是在交易场所现场递交,交易场所全程录音录像,投标人也在现场,采购人、代理机构认为私自开启投标文件基本不可能,因此对密封检查不够重视。
而且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关注的重点是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数量。
所以,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对投标文件的密封检查也就没有那么严格。
无标底价格密封招标法风险管理
![无标底价格密封招标法风险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fb9ba29af45b307e87197df.png)
业降低工程造价 , 而使 工程造价得到合 意 外 事 故 等造 成 的 进 理有 效的控制 , 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损失 ,包括气候 、 周 随着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的实施, 建 围环 境 和现 场 条 件 设工程的招投标市场 日趋规范 , 也使得建 等 因素 引 起 建 设工 设工程项 目投标单位 之间 的竞 争更加激 程 经 济 损 失 的风 险 。 烈。建设项 目具有 多样性和复杂性 , 使得 两 种 风 险 既可 以各 传统模 式对 于工程造 价的准确 界定存在 自独 立发生 , 时还 有
临的 风 险 进 行 分 析 。
资项 目、 国有独资企业投资项 目试行了无 的风险主要是 由于 建设工程 市场结构 或 人为因素、 经济 因素 、 政治因素 标底 的价格密封招标。 比如, 上海浦东国 条件缺 陷、
关键词: 无标底 ; 格密封招标法 ; 价 风 险管理
中图 分 类 号 : 2 文献 标 识 码 : F7 ^
无标底价格密封招标法风险管理
口文 /宋 磊
提要 随着我国建筑业与国际接轨
一
如人的建设活动能够引发 定的困难, 其弊端逐渐暴露 。随着经济 能够相互影响。
投标文件密封检查的缘由、现状及建议
![投标文件密封检查的缘由、现状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ed5fb0c55270722192ef7e9.png)
投标文件密封检查的缘由、现状及建议背景:界定概念含义及法律范围厘清“密封”的含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有一些概念与投标文件的密封是彼此交叉并且容易混淆的,比如投标文件的签署、盖章、印刷(如,正副本的份数)、装订、包装(如,正副本如何装袋)、标记、提交等等。
本文讨论的范围局限于投标文件的密封检查。
何为“密封”?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没有定义。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密封是指“严密封闭”。
而对于什么是“严密封闭”,显然在实践当中各方当事人由于认识和立场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把握,这也是导致诸多争议的原因所在。
笔者认为,按照《辞海》,“密”有“隐蔽”、“保密”的意思,这才是投标文件密封检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密封检查的目的是而且仅仅是为了验证投标文件的内容是否被泄露。
明了相关法律法规另外,投标文件的密封检查显然存在于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采购方式中,《政府采购法》对此没有描述。
本文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招标投标法》、七部委《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以下简称“30号令”)、七部委《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以下简称“27号令”)以及财政部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18号令”)。
在措辞上,本文中的“招标人”含“采购人”,“投标人”含“供应商”。
历史①:投标文件密封检查的缘由在早期的招标投标活动中,标的以货物为主,评标方法多为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标过程也比较简单。
各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一经公布,中标结果“花落谁家”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在这种背景下,开标唱标的实际意义非常重大,能够有效实现投标人之间互相监督以及投标人对招标人的监督。
第二次密封检查:开标时在《招标投标法》颁布前,许多招标活动中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和开标时间之间有一段时间差。
此外,很多投标文件是通过邮件提交的,为了保证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送达,许多投标文件往往会提前几天寄到。
如何保证投标文件送达招标人到开标前这段时间其内容不被泄露呢?解决办法是在开标前由投标人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观察投标文件是否曾被提前开启。
招投标文件密封
![招投标文件密封](https://img.taocdn.com/s3/m/100d630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4.png)
招投标文件密封招投标是指公开征集供应商或承包商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人和投标人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为了确保公正、公平和透明的招投标过程,保护各方的利益,招投标文件的密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招投标文件是由招标人制定的,用于向承包商或供应商提供相关信息以便他们编制投标书的文件。
这些文件可能包括项目相关的技术要求、合同条款、投标要求等内容。
为了保证招投标过程的公正性,招标人需要将这些文件保密,以免在投标人之间泄露信息,影响公平竞争。
对于招投标文件的密封,通常有以下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首先,招投标文件的密封是为了保护投标人的商业秘密。
投标人在编制投标书时,可能会涉及到自己公司的商业机密、技术细节等敏感信息。
如果这些信息泄露出去,不仅会给投标人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使得竞争对手获取不公平的优势。
因此,招标人需要确保招投标文件的密封,以保护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其次,招投标文件的密封也是为了保证招标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招标人在评审投标书时,需要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各个投标人。
如果投标人可以在评审过程中了解到其他投标人的报价或技术方案,就会导致不公正的竞争现象的出现。
因此,招评标过程中,招标人需要保证招投标文件的密封,以确保各个投标人均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参与评标。
另外,招投标文件的密封也有助于保护招标人的声誉。
如果招标人无法保证招投标文件的密封,导致信息泄露或不公平竞争,将会给招标人的声誉带来巨大损害。
其他供应商或承包商可能会对该招标人的信用产生质疑,降低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因此,保密操作和招投标文件的密封无疑是招标人维护自身声誉的一个重要方式。
针对招投标文件的密封,有一些常见的做法和措施。
首先,招标人可以设立专门的招标文件室,由专门人员负责招标文件的保密工作。
在招标文件室内,必须严格掌握所有获取招投标文件的人员的身份信息,并记录他们的操作行为,以便有追溯可查。
其次,招标人可以采取技术手段,如密码保护、加密等,确保招投标文件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投标密封的法律规定(3篇)
![投标密封的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2113b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7.png)
第1篇在招投标活动中,投标密封是确保招投标活动公平、公正、公开的重要环节。
投标密封的法律规定旨在保障投标人的合法权益,防止串标、围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确保招投标市场的健康发展。
以下是对投标密封相关法律规定的详细阐述。
一、投标密封的基本要求1. 投标文件应当密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投标人应当在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密封,并在封口处加盖公章。
2. 密封方式。
投标文件应当采用两层以上密封,第一层为信封,第二层为塑料袋或专用投标文件袋。
信封上应注明招标项目名称、招标编号、投标人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3. 密封标识。
投标文件密封后,应在信封或塑料袋上贴上招标人提供的密封标识,并注明密封日期。
4. 密封期限。
投标文件密封后,应在投标截止时间前送达招标人指定的地点。
逾期送达的投标文件,招标人不予受理。
二、投标密封的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投标人应当在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密封,并在封口处加盖公章。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投标人应当在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密封,并在封口处加盖公章。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约定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采用信封、包裹或者其他方式密封。
”三、违反投标密封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1. 投标人未按照规定密封投标文件的,招标人可以拒绝接收该投标文件。
2. 投标人泄露投标文件内容的,招标人可以取消其投标资格。
3. 招标人、评标委员会或者评标专家泄露投标文件内容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4. 招标人、评标委员会或者评标专家未按照规定进行投标文件密封、开启、评审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四、投标密封的注意事项1. 投标人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进行投标文件密封,确保密封质量。
2. 投标人应妥善保管投标文件,避免在递交过程中造成破损或泄露。
“双刃剑”下招投标“法不容情”
![“双刃剑”下招投标“法不容情”](https://img.taocdn.com/s3/m/2779c030580216fc710afd06.png)
为 方 便谈判 采 购工 作的 开展 ,采 购机 构如 果簏够 通 过共 他方 式 制约 供 应 商 诚 信投 标 , 完全 可 以 从实 际 出 发,在采购 文件中不要 求供 应商提交投标保证金 ,以避 免一些不必要的 “ 争议" 或 “ 投诉’ ’o
现 在 大 多采 购 部 门 编 制 的 采购 文 件 都 消 其 投 标 资 格 。 就 有 点 “ 钻 牛 角 死 是 “ 比着 葫 芦 画 瓢 ” ,很 少 有人 去认 尖 ” 了。 真 研 究 套 用 的 “ ” 是 否 符 合 该 采 购 瓢 可 是 ,如何 才 能 化 解 类 似 的 尴 尬 机 构 及 其 此 次 采 购 的 实 际 情 况 。 戈 新 呢 ? 戈新 美 建议 ,采 购部 门在 制 定 招 美 告 诉 记 者 ,在 竞 争 性 谈 判 采购 中 , 标 采购 文件 时 ,应 该 考 虑 综 合 因素 , 有 的谈 判 文 件 规 定 ,参 加 谈 判 的 供 应 认 真 研 究 每 一 条 规 定 。看 其 是 否 合
绝 。可 是 ,在 该项 目谈判 正 式 开始 之前 ,采购 中心并 没有 主 动 向参 加谈 判 的供 应商 们
提 及并收 缴投 标保 证金 。
做 事 一 向 “ 分 ” 的 玉 成 钢 铁 股份 公 司 出 席 了此 次 会 议 。 然 而 ,当他 们 按 照 规 本
定 主动 出示相 关 文件 ,并 要 求上 交 投标 保证 金 时 ,一 件 意想 不到 的事 情 发生 了。物 资 采 购 中心 工作 人 员接 过玉 成 钢铁 股 份公 司 的资 料 ,只是 大体 扫 了一 眼便 “ 封 ”返 回 原
记 者 采访 时 。与从 事 物 资 采 购 工 作 的小 孙 聊 到 这 些 ,他 笑 称 这 是 “ 大 礼 不 辞 小 让 !” 小孙 认 为 ,只 要 自 己 没 有 私 心 ,没 有偏 心 。只 要 对 评 标 结 果 不 构 成 实 质 影 响 ,就 可 以不 拘 小 节 ,变通 处 理 ,就 可 以不 受 采 购 文 件 规 定 的太 多约束 。 小孙 代表 了 不 少 采 购 部 门 的想 法
投标文件二度密封很必要
![投标文件二度密封很必要](https://img.taocdn.com/s3/m/d61bd32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a.png)
投标文件二度密封很必要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招标》
【年(卷),期】2009(000)050
【摘要】在一次组织招标中,某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检查收到的投标文件后看到供应商自己密封得还不错,就直接把投标文件放到了一边,等待开标。
但是,在公证人员接受委托进行验证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时,意外却突然发生了:看起来密封得很好的纸袋突然张开了口儿,所有的投标文件都滑了出来,散落一地。
【总页数】1页(P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84
【相关文献】
1.浅析招标投标中的投标文件密封制度 [J], 汪才华;黄卫华;
2.招标代理机构签收不符合招标文件密封要求的投标文件的法律后果分析\r——以某物业管理服务招标项目为例 [J], 李金升
3.投标截止时间前,重新密封的投标文件应该接收吗? [J],
4.投标人亲自送达的投标文件,要求密封有必要吗? [J], 钱忠宝
5.谈开标前对投标文件密封情况的检查 [J], 岳小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投标文件密封检查不该走样变形
![投标文件密封检查不该走样变形](https://img.taocdn.com/s3/m/a76c7d3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3.png)
投标文件密封检查不该走样变形
杨勇
【期刊名称】《中国招标》
【年(卷),期】2015(000)044
【摘要】投标文件密封检查,是指对采购代理机构保管前后的招标文件密封情况进行检查对比,以确保开标前,投标人递交的投标文件不被开启,其中的内容不被篡改、泄露。
然而,在政府采购实践中,有些地方的投标文件密封检查工作偶尔会走形变样,有的甚至沦为排斥竞争对手的手段之一。
本文中,笔者将对密封检查工作的现实问题、改进方法等作粗浅分析,希望这一工作能回归正轨。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杨勇
【作者单位】四川省旺苍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1.1
【相关文献】
1.检查投标文件密封注意主体和细节 [J],
2.让走形变样的投标文件密封检查回归正轨 [J], 杨勇
3.浅议投标文件的密封性和章印检查 [J], 顾洪兵
4.投标文件密封检查问题研究 [J], 赵飞龙; 王晓雪
5.谈开标前对投标文件密封情况的检查 [J], 岳小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标文件密封检查是把双刃剑,旨在保护招投标双方
摘要:根据法律规定及投标文件密封检查存在两个阶段,针对现实中投标文件密封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投标文件;密封;检查;招投标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一、在开标组织过程中,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是重要环节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六条:开标时,由投标人或者其推选的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也可以由招标人委托的公证机构检查并公证;经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宣读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和投标文件的其他主要内容。
根据2012年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提交的投标文件,以及逾期送达或者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应当拒收。
在招投标过程中,检查投标文件密封实际上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送达、由招标人接收的投标文件。
招标人接收投标文件时需检查密封情况,是为了排除招标人自身的责任,保护招标人的利益,降低开标时的风险,避免开标时出
现不必要的纠纷。
检查的主体是招标人或代理机构。
第二个阶段:在开标时由投标人或者其推选的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是为了防止招标人或代理机构提前拆封投标文件,导致标书泄密,是为了保护投标人的权益。
检查的主体是投标人(或其推选的代表)或公证机关。
二、目前,在实际工作中,笔者认为检查投标文件密封往往步入一个误区
1.在第一阶段,招标人常常以投标文件密封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而拒收,投标文件是否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判定完全由招标人自己作出。
而各家招标文件的密封要求各不相同。
如:
(1)招标文件规定投标文件需提供一份正本,四份副本,分别单独密封,且在信封上标明“正本”、“副本”字样。
投标单位若将1份正本、4份副本分别密封为两个密封袋,并标明了“正本”、“副本”,有可能被拒收。
(2)据报道,政府某软件采购项目,招标文件要求,“必须将投标文件的正本、副本分开密封装在单独的信封中,且在信封上标明“正本”、“副本”字样。
然后再将所有信封封装在一个外层信封中。
”由于标的为国家大型项目,标书体积相当大,根本无法密封到一个信封中。
(3)有招标文件要求,投标文件需贴密封条。
且加盖密封章(或单位公章或加盖法定代表人章或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代理人签字、或
对角盖章)。
若未加盖密封章、或者只加盖了公章没有加盖法人章、或者只盖章没有授权人签字、或者没要按要求对角盖章等等则可能会被判定为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4)招标文件要求包封上写明投标单位和项目名称或招标编号,若其中一项未写可能会被拒收。
(5)未按要求标明正本、副本的会被拒收。
2.在第二阶段,开标现场的检查,往往成为投标单位“互相挑别人的毛病”的时间,总在其他投标单位的密封问题上挑毛病、找问题。
希望指出其他投标单位标书的密封情况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希望趁机把竞争对手排除在外,第二阶段检查实际上成为投标单位减少潜在竞争对手的手段。
三、笔者认为:检查投标文件的目的是防止泄密
那么检查就不应该脱离这一目的。
笔者的观点是:
1.第一阶段:主要检查密封是否完好,防止开标时投标文件未密封完好出现纠纷,保护招标人利益。
对于“封装”不合格、有“瑕疵”的投标文件,不可简单地拒绝,而要做出分析,大多数情况下,不属于实质性的条款,不影响“开标”,不应该拒收,应该是让投标人改正后再接收。
但如果投标单位认为已经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密封而拒绝改正的,招标人有权根据法律法规条款拒绝接收。
若在开标现场到截止投标时间而没有时间改正的,此时若拒收就变成了拒绝投标,这是违法的,应该由评标委员会判定密封情况是否符合招
标文件的要求。
2.第二阶段:应该是投标单位或其推选的代表检查确认唱标前自己的标书密封情况和递交标书时的密封情况是否一致,观察投标文件是否曾被提前开启。
防止招标人私自更换、篡改标书,或者事先拆封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以保护自己的商业机密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护投标人的权益。
如果投标文件出现明显拆封痕迹,招标人应承担保管不善的责任,只要投标人认可其投标文件中的投标价格等实质性内容未被泄密,应准予开标;如果投标人提出被拆封的投标文件的投标价格等实质性条款明显被泄密,则由评标委员会判定此次招标是否失败,若失败,应重新组织招标。
由于招标人保管不善,而给投标单位带来损失的,应由招标人给予赔偿。
四、为了保证开标的正常进行,笔者建议
1.招标人在投标截止时间到开标之前,一般会将投标文件集中收集起来,统一送往开标地点。
如何保证投标文件到开标前这段时间其投标内容不被泄露呢?笔者建议在招标文件中将接收投标文件
的时间定为接近开标前的一段时间(根据报名单位数量确定时间长短),送达地点定为开标现场,既可以避免路途中的遗失、掉包,也可以让投标文件始终处于投标人的视线范围之内。
2.对于封装有“瑕疵”的投标文件,现实操作中,可以为投标人的改正提供方便:如提供密封用的胶水、纸张等工具。
允许投标单位在开标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加盖公章、密封章或标明正本、副本、
投标单位、招标编号等,给对方提供改正的机会。
3.在开标现场的密封检查,允许投标单位检查各自的投标文件密封情况,观察本单位投标文件是否曾被提前开启。
而不是眼睛只盯着别人的投标文件,以便“在鸡蛋里面挑骨头”。
这样检查既符合了法律规定又符合了立法的本意。
4.在此笔者提醒各招标人:请勿设置过多苛刻、甚至不合理的密封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投标文件是否符合密封要求,不要轻易拒收。
5.同时笔者也提醒各投标人,应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在编制和提交投标文件的时候,一定要按招标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切勿因小细节而失去投标资格,导致追悔莫及。
也不必将目光过度聚焦在开标时的密封检查这一环节,还是应将注意力集中在价格、质量、工期等完成招标的实质性条款方面。
目前,发改委关于《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公开意见征求的公告已经出现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电子投标文件的普及和电子招标的广泛开展,必将使投标文件密封检查的形式和内容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信《电子招标投标办法》能够更好地提高招投标的透明度,对于解决利用技术手段弄虚作假、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等招投标中的突出问题,有着独特优势,对于促进招投标行业更加繁荣与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军.检查投标文件密封情况是投标人权利[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1(1258:4版).
[2]沈德能.拒收密封不合格投标文件有害无益[ol].政府采购信息网,2012-5-21.
[3]赵勇.密封检查重在保护招投标双方[ol].政府采购信息网,20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