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思政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组织开展了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深化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促进思政理论课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活动内容1. 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名城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 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进行主题讲座,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了解国家政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环保宣传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4. 课题研究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展社会调研、课题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5.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习思政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活动实施1.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负责一项实践活动。
3. 对学生进行培训,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活动过程中,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完成各项任务。
5.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撰写活动心得体会。
五、活动成果1. 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理论素养得到提高。
2.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
3. 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3篇)
第1篇一、方案背景思政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4. 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内容1. 社会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建设成就。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支教、环保、扶贫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如敬老院、社区服务等,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奉献精神。
2. 校园文化活动(1)举办思政理论课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讨论时事热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如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精神。
3. 创新创业实践(1)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2)开展创业讲座,邀请成功创业者分享经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3)组织学生参与创业项目实践,如创业团队组建、市场调研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国际交流与合作(1)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夏令营、短期交流等,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2)邀请外国专家来校讲学,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发展状况。
(3)组织学生参与国际志愿者项目,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实践教学实施步骤1.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
2. 组织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培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法(3篇)
第1篇一、引言思政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法的定义、实施步骤、实践形式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实践教学法的定义实践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实践教学法的实施步骤1. 确定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与思政课程教学目标相一致;二是符合学生实际;三是具有可操作性。
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目标。
2. 设计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实践教学主题;二是实践教学形式;三是实践教学时间;四是实践教学地点;五是实践教学所需资源。
教师应根据实践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
3. 组织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活动是实践教学法的核心环节。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具体措施如下:(1)明确实践教学任务,让学生明确实践目的和意义;(2)提供必要的实践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3)组织学生分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
具体评价内容包括:(1)实践教学参与度:评价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2)实践教学成果: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实践报告、作品、项目等;(3)实践教学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四、实践教学形式1. 课堂实践教学:教师利用课堂时间,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
2. 校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企业、农村等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发展、体验生活。
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路径(3篇)
第1篇一、引言思政课作为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探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国家政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原则1. 实践性原则。
实践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系统性原则。
实践教学要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可行性原则。
实践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4. 创新性原则。
实践教学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1. 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地、红色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等,了解国家历史、社会发展和企业运行等。
2. 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支教、扶贫、环保等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社会调查活动。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社会调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课题研究活动。
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校园文化活动。
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
思政实践活动方案范文(4篇)
思政实践活动方案范文(4篇)思政实践活动方案1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热情和能力,使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方面的巨大变化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课堂教学中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切实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分析和思考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坚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的信念。
二、基本原则1、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启发自觉、自我教育的原则。
3、社会实践与为人民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4、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成才之路相结合的原则。
三、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根据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需要和学院的有关部署,本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采取个人分散考察与小组集体考察两种形式进行。
四、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容本期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主要围绕我国服装行业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现状的进行调查,切实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服装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明确服装产品与服务特有的文化魅力,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全面认识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进而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社会调查和实践的能力。
五、注意事项与要求1、选题要切合自身能力和社会实际,有条件、有能力完成。
2、考察态度要认真,注重实践效果,保证实践报告质量。
3、利用好必要的社会关系,为自己完成任务创造条件。
4、切实做到安全第一,注意选择安全可靠的交通工具和实践地点。
六、成绩考核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考核主要以学生提交的社会考察、社会调查报告,参观访问的心得体会(书面形式)、社会服务的效果(总结报告、社会评价等)为依据,以提交报告的质量为标准。
思政课实践教学策划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和效果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我们特制定本实践教学策划方案。
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感,坚定“四个自信”。
2.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实践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1)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讲座、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时事政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2)开展思政课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社会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地,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2)开展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培养奉献精神。
(3)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3. 校园文化活动(1)举办思政课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开展校园文化节、体育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4. 国际交流与合作(1)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2)开展中外学生互访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四、实践教学实施步骤1.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内容、时间、地点、人员安排等。
2. 组织实施(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融入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
思政实践教学策划书(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思政)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决定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策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提升其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增强“四个自信”。
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项目内容1.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1)合作单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等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签订合作协议。
(2)基地功能:为学生在实践中提供学习、实践、交流的平台。
2. 实践教学活动设计(1)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2)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关爱弱势群体等社会实践活动。
(3)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4)企业参观学习:邀请企业负责人为学生讲解企业文化,提供实习机会,帮助学生了解职场。
(5)创新创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3.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1)理论课程: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强化理论教育。
(2)实践课程:开设《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实践》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1)过程评价:通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出勤率、参与度、实践成果等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评价。
(2)结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实践报告、实践成果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评价。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阶段(1)制定详细的项目方案,明确项目目标、内容、实施步骤等。
思政课实践教学策划案(3篇)
第1篇一、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课”)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树立正确价值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本实践教学策划案。
一、实践目标1. 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社会经验。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其领导才能。
二、实践内容1.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博物馆等,了解我国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支教、扶贫等志愿活动,锻炼其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 科研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开展自己的科研活动,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4. 企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了解企业文化和运作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5. 模拟活动:开展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等模拟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国际视野。
三、实践组织与实施1. 组织机构成立思政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负责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评估。
下设办公室、实践部、宣传部等部门,分别负责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宣传报道和后勤保障。
2. 实践方案制定根据实践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实践方案,明确实践内容、时间、地点、人员安排等。
3. 实践实施(1)社会实践活动:提前联系相关单位,安排好行程,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2)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报名、分组,明确分工,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3)科研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企业实践活动:与企业协商,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确保实习质量和安全。
(5)模拟活动:提前准备相关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活动,提高其实践能力。
思政实践教学方案设计(3篇)
第1篇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思政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提高思政实践教学效果,本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二、方案目标1.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3.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1.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1)课堂实践教学: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辩论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参与。
(2)课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
2. 道德与法律教育实践教学(1)课堂实践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与法律的重要性。
(2)课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如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环保宣传等。
3. 人文素养实践教学(1)课堂实践教学:结合课程内容,开展文化讲座、艺术欣赏、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课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
4. 创新能力实践教学(1)课堂实践教学:通过创新创业课程、科研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课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科技竞赛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实践教学实施方法1. 课堂实践教学: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实践教学效果。
2. 课外实践教学:学校应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实践机会。
同时,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
思政课实践教学_规划(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特制定本实践教学规划。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其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其在集体中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实践教学活动(1)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历史博物馆等,了解我国革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
(2)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的社会调查活动。
(3)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支教、环保等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创新创业: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创业项目孵化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实践教学课程(1)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
(2)形势与政策教育: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形势,提高政治敏锐性和判断力。
(3)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实践教学实施1.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1)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历史博物馆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2)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机会。
2. 制定实践教学方案(1)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制定实践教学方案,明确实践教学内容、时间、地点、组织形式等。
(2)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制定差异化的实践教学方案,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开展本次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增强其参与课程思政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2.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开展课程思政主题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意义和实践方法。
2. 课堂实践: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开展课堂实践活动。
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引导学生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3.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党的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效果。
5. 课题研究: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相关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提升学术水平。
6. 教学研讨: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交流教学心得,探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创新举措。
四、活动实施1. 组织筹备:成立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
2. 宣传动员: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活动实施:按照活动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4. 活动总结: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活动效果,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五、活动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的满意度,为活动改进提供依据。
思政课课外实践实施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思政课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特制定本课外实践实施方案。
二、实施方案目标1. 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促进思政课教学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三、实施方案内容1. 实践项目(1)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支教、环保、关爱留守儿童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红色之旅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4)创新创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 实践方式(1)团队协作组织学生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成立实践团队,共同完成实践项目。
(2)导师指导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担任实践导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3)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实践课程,丰富实践内容。
3. 实践流程(1)选题与策划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实践项目,进行项目策划。
(2)实施与推进学生按照策划方案,组织实施实践项目,定期汇报进展情况。
(3)总结与反思实践结束后,学生撰写实践报告,进行总结与反思,分享实践成果。
四、实施方案保障1. 组织保障成立思政课课外实践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
2. 资金保障设立思政课课外实践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实践项目的开展。
3. 教师保障鼓励思政课教师参与实践指导,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
4. 奖励机制设立优秀实践团队、优秀实践个人等奖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五、实施方案预期效果1.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思政课实践活动方案3篇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热情和能力,使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方面的巨大变化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课堂教学中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切实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分析和思考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坚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的信念。
二、基本原则1、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启发自觉、自我教育的原则。
3、社会实践与为人民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4、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成才之路相结合的原则。
三、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根据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需要和学院的有关部署,本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采取个人分散考察与小组集体考察两种形式进行。
四、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容本期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主要围绕我国服装行业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现状的进行调查,切实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服装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明确服装产品与服务特有的文化魅力,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全面认识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进而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社会调查和实践的能力。
五、注意事项与要求1、选题要切合自身能力和社会实际,有条件、有能力完成。
2、考察态度要认真,注重实践效果,保证实践报告质量。
3、利用好必要的社会关系,为自己完成任务创造条件。
4、切实做到安全第一,注意选择安全可靠的交通工具和实践地点。
六、成绩考核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考核主要以学生提交的社会考察、社会调查报告,参观访问的心得体会(书面形式)、社会服务的效果(总结报告、社会评价等)为依据,以提交报告的质量为标准。
思政实践课教学教案(3篇)
第1篇课程名称:思政实践课授课班级:高二(1)班授课教师: [您的姓名]授课时间: 2023年10月25日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思政实践课的意义和目的。
- 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互助精神。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教学内容: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思政实践课?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思政实践课?2. 介绍思政实践课的意义和目的。
二、课程内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讲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
-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3. 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讲解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步骤,包括选题、分组、活动方案制定等。
- 通过模拟实践,让学生体验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与实施过程。
4. 团队合作与沟通- 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 通过团队游戏,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5. 问题分析与解决- 讲解如何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一个社会实践主题。
2. 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预期效果等。
3. 学生分组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 活动结束后,每组进行总结和汇报。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思政实践课的意义和目的。
2. 教师简要介绍思政实践课的内容和安排。
思政教学实践方案实施(3篇)
第1篇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作为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思政教学效果,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我校特制定思政教学实践方案,旨在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二、方案目标1.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热情。
3. 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 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方案内容(一)实践项目设计1.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体验社会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 志愿服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
3. 创新创业: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4. 文化艺术: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化艺术活动,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5. 思政课程实践:结合思政课程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思政理论的理解。
(二)实践实施步骤1. 实践前期准备(1)制定实践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专业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计划。
(2)选拔实践团队:选拔有责任心、有实践能力的学生组成实践团队。
(3)培训实践指导教师:对实践指导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实践指导能力。
2. 实践中期实施(1)实践团队开展活动:按照实践计划,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2)跟踪指导:实践指导教师对实践团队进行跟踪指导,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3)总结交流:实践团队定期进行总结交流,分享实践经验。
3. 实践后期总结(1)实践成果展示:组织实践成果展示活动,展示学生的实践成果。
(2)实践总结报告:撰写实践总结报告,总结实践经验和不足。
(3)实践表彰:对表现突出的实践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
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我们特制定此教学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2. 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其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4. 促进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活动主题: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
2. 活动形式:(1)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2)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进行主题讲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3)红色电影赏析: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通过影视作品感受革命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4)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5)辩论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辩论赛,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6)主题征文:鼓励学生撰写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征文,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活动安排:(1)前期准备: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
(2)实施阶段:按照活动方案,有序开展各项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总结阶段:对活动进行总结,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四、活动实施1. 组织领导: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落实。
2. 宣传动员:通过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渠道,广泛宣传活动内容,动员学生积极参与。
3. 教师指导:教师积极参与活动策划,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确保活动质量。
4. 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学校、学院等相关部门的支持,确保活动所需经费。
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3篇)
第1篇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政课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课程,其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本方案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二、方案目标1. 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促进思政课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1. 实践教学模块(1)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
(2)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实习实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思政课的内涵。
(3)实践教学课程: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势与政策教育、国防教育等。
2. 实践教学方式(1)课堂实践教学: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课堂辩论、情景模拟等。
(2)课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等。
(3)网络实践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实践教学活动,如在线讨论、视频教学等。
3. 实践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对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表现等进行评价。
(2)成果评价: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成果进行评价,如论文、作品、报告等。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四、实施方案1.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时间等。
2. 建立实践教学团队组建一支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业教师等组成的实践教学团队,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3. 完善实践教学资源收集和整理实践教学资源,如案例、教材、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素材。
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方案(3篇)
第1篇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思政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文化意识、社会意识的重要任务。
为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制定本实践教学方案。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的思政理论素养,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友善、公正、正义的道德观念。
三、实践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组织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民族精神教育: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公民道德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开展团队拓展训练、集体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实践教学方法1.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巩固理论知识。
2. 实地考察与模拟演练相结合: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等,同时开展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案例教学与互动教学相结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通过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个性化与集体化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开展个性化实践教学,同时注重集体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思政课实践活动实施策划方案范文(通用5篇)
思政课实践活动实施策划方案范文(通用5篇)思政课实践活动实施范文篇1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宗旨,建立和完善班级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推进班级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以“爱国、爱家”为主题,以各种主题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对学生的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爱”教育等。
努力探索班级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德育目标:1、认识目标: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了解祖国的版图、自然环境和资源,了解《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初步了解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内容,初步了解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2、行为目标:能尊重、爱护国家标志,如国旗、国徽,能用《守则》《规范》《校纪校规》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生活自理,积极参加校内外公益活动、知法、守法,具有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3、情感目标: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热爱祖国的建设成果。
具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热情、诚实、爱父母、爱同学、爱他人、爱集体。
三、德育内容1、政治教育:加强建国60年伟大成就的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认同感、归属感,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献身祖国,为祖国富强而奋发学习的热情。
2、思想教育:以本地史志,人文景观,家乡变化为内容的爱家乡教育;爱班级、爱学校,正确看待集体与个人关系的集体主义教育;尊重、关心、团结集体成员,有团队精神,言行举止文明,知行统一等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以文化名人成长经历为主进行学习目的、方法的教育;进行分辨美丑、善恶、是非能力的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觉抵御各种不良诱惑。
思政实践课策划书策划方案3篇
思政实践课策划书策划方案3篇篇一《思政实践课策划书》一、课程主题探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二、课程目的1. 增强学生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时间[具体时间]四、课程地点[详细地点]五、参与人员[班级名称]全体学生六、课程安排1. 上午(1)集合、出发:在学校门口集合,乘坐大巴前往实践地点。
(2)开营仪式:抵达实践地点后,举行开营仪式,介绍本次思政实践课的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3)主题讲座:邀请思政领域专家或学者进行主题讲座,深入解读思政理论。
2. 中午(1)午餐:在实践地点享用午餐。
(2)午休:学生进行午休,为下午的活动养精蓄锐。
3. 下午(1)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纪念馆或革命遗址,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历史和文化。
(2)小组讨论:在参观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深化对思政理论的理解。
(3)团队活动:安排团队合作游戏或挑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傍晚(3)返程:乘坐大巴返回学校。
七、课程评估1. 学生个人表现评估:根据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表现和态度进行评估。
2. 小组团队评估:根据小组团队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3. 课程反馈评估:通过问卷调查或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
八、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确保学生的安全是首要任务,在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制定安全预案。
2. 组织管理:安排专人负责课程的组织和管理,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3. 学生管理: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积极参与课程活动。
4. 环境保护:教育学生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保持实践地点的整洁。
5. 其他事项: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物资准备、场地布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
实施方案
重庆邮电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建议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背景、目标和重大意义
1.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
2.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应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中,使学生主动关注和思考中国近、当代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形成客观全面的认识;经过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应当着眼于学生正确思维方式的形成,经过实践环节的安排,培养学生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严谨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口头交流以及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应当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
为此,必须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有机联系,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实现教学双方的互动,推动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4.切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进一步经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推动科研与教学的良性循环,集聚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两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概述
实践教学组织方式: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团队(5~7人)方式进行组织。
成员轮流担任团队负责人,负责团队学习的协调和文档资料的形成。
实践教学采取社会调查、经典阅读等方式,并注重与学校组织的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结合。
实践教学内容选择: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安排,应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点来产生,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核准后,经过“两课之窗”网站加以公布。
学生学习团队和指导教师之间实行双向选择,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团队为主,形成规范的学习进程安排。
实践教学教师职责:(1)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点,提出实践教学课题及相应的要求;(2)指导学生组织实践团队、拟订学习进程安排、指导实践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撰写调研报告和论文,评价学生团队及个人的成绩;(3)形成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材料,收集各环节中的文档资料;(4)参与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
实践教学成绩评定:实践教学成绩评定包括学生自评和指导教师评定,前者侧重于团队内依据对团队成果贡献来协商评定,后者由教师对团队成果及团队活动记录情况加以评定。
总成绩的构成为:团队成员互评成绩(50%)+团队成绩(40%)+学生个人成绩自评(10%)。
实践教学效果评估:每一轮实践教学结束前,经过两次会议来进行实践教学效果评价。
第一次会议为成绩评定会,由管理人员和指导教
师参加,旨在平衡不同指导教师和不同团队的成绩。
第二次会议为教学总结会,依据教师的教学总结、学生反馈的建议意见(含学评教结果)来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形成进一步改进教学的措施和计划。
参加人员处第一次会议人员外,还应包括学生代表。
上述会议均应形成会议记录,作为教学档案留存。
三、实践教学流程示意图
四、各环节的实施
(一)内容选择,团队组建以及学习计划制订
1.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社会调查和经典阅读两种类型,学生可选择其中一类完成。
其中,社会调查能够经过实地调查、网络调查、文献资料研究等形式完成调查活动,并撰写调研报告;经典阅读则结合理论教学内容中的专题,阅读相关经典原著和参考文献,经过研究讨论来撰写专
题研究报告/论文。
具体实践内容建议应包括课题名称,指导教师,主要工作思路,建议工作进度安排以及主要参考材料等(格式见附件1)。
可由指导教师结合理论课教学实际提出,也可由学生经过理论课的学习和思考提出,经教学部审查确认后,作为实践教学课题予以公布。
作为学生提出的实践内容,提出人所在团队可享有选择该实践课题的优先权。
具体实践内容建议收集的截至时间为,当学期课程理论教学学期的第十二周末。
2.实践教学学习团队的组织
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应以自愿为原则,按5-7人规模来组织学习团队,并推举项目负责人一名。
实践教学学习团队原则上不跨学院组织。
不能自行组建团队的学生,由所在学院统一编排。
学习团队能够在形成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基于自愿原则进行适当调整。
组建三周后,学习团队不再进行调整。
学习团队采取成员分工自学/独立调查和集中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团队中的成员轮流担任讨论召集人并负责进行讨论记录工作(格式见附件2)。
在进行讨论时,成员能够事先准备书面发言内容或发言提纲(格式见附件3)。
学习团队组建的截至时间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教学第一学期的第十一周末。
3.实践教学课题选择和学习计划制订
实践教学课题的选择,以学习团队为单位进行申请。
申请前,团队成员应就拟申请的课题进行研讨,分析从事该题目研究的优势和不足,形成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和分工,联名书面提出申请(格式见附件4)。
每个学习团队能够提出2~3个申请课题,并依次进行排序。
每个实践教学课题原则上接收不超过3个学习团队,且3个学习团队的侧重点应有所区别。
指导教师应从申请团队中依照申请材料进行择优选择。
不能经过双向选择确定研究课题的团队,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进行统一安排,并由指导教师来指导形成补充申请材料,分析团队从事该课题研究的优势和不足,确定细化的工作计划和分工。
(二)集中辅导、过程指导和团队研究
1.集中辅导
任课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课之初,应结合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介绍,详细介绍实践教学有关安排。
指导教师在实践课题选定后,组织相关团队成员进行集中辅导,听取团队有关计划的思路,进一步落实工作计划安排和团队分工,研究具体研究方法,提供有关背景介绍和参考材料介绍。
指导教师应在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初安排集中辅导,听取社会调查或经典阅读相关工作计划执行进展,部署进一步的工作安排,提醒有关注意事项。
指导教师应在课题进展期间中的其它时段灵活安排两次以上集中辅导,听取有关工作汇报,部署进一步的工作安排。
指导教师在安排集中辅导时,应结合从各团队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集中辅导的准备。
并将集中辅导的有关情况,形成书面纪要(格式见附件5)。
学习团队每次派一人参加指导教师组织的集中辅导,原则上每次应由不同的成员参加辅导,并由参加者在团队活动中传达。
2.过程指导
指导教师采取灵活方式实施对团队工作的过程指导。
包括至少一次参加每个团队的团队活动,了解各团队成员的工作情况;接收团队或团队成员的申请,对相关问题进行讲解或答疑;组织所指导的不同团队之间进行交流等。
有关过程指导的具体情况应形成书面记录(格式见附件6)。
3.团队研究
团队研究是实践教学实施的主要方式,应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和分工,依次执行。
团队研究是在个人学习/研究基础上,在团队范围内集中进行的学习和讨论。
为此一方面团队成员应积极为团队做好准备,另一方面,经过提取其它成员的工作和集体讨论,进一步调整或改进自己的工作,从而最大限度使自己的工作有助于团队工作。
团队研究的召集人,由团队成员轮流担任。
可在课题开始之初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