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千古美文做博学少年”班会记录
小学国学经典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1年10月15日地点:小学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五年级学生一、班会背景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我校五年级全体学生于2021年10月15日下午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了解国学文化,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张老师首先进行了开场致辞,她表示:“今天,我们五年级全体同学聚集在这里,共同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班会。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国学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经典诵读(1)学生分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经典诵读。
(2)经典诵读内容:《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
(3)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诵读,并进行展示。
3. 经典解读(1)张老师对所选经典进行简要解读,让学生了解经典内涵。
(2)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4. 经典背诵比赛(1)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参加经典背诵比赛。
(2)比赛内容:随机抽取《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中的名句进行背诵。
(3)评选出背诵最准确、流畅的小组,颁发奖品。
5. 总结发言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她表示:“通过本次国学经典诵读班会,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国学文化,还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班会成果1. 学生对国学经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
2. 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学生通过经典背诵比赛,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 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学们更加热爱国学文化。
四、班会反思1. 在经典解读环节,部分学生对于经典内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课后辅导。
2. 在经典背诵比赛环节,部分学生存在紧张情绪,需要加强心理辅导。
3. 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国学在校园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1年9月15日地点:XX中学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七年级一班学生一、班会背景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我校七年级一班决定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张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强调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2. 国学经典诵读(1)分组诵读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篇国学经典进行诵读。
诵读过程中,同学们精神饱满,声情并茂,充分展现了国学经典的韵味。
(2)个人展示在分组诵读的基础上,部分同学自愿上台进行个人展示。
他们以朗诵、吟唱、表演等形式,展示了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
3. 经典解读张老师针对同学们诵读的国学经典进行解读,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经典内涵。
例如,解读《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同学们学习要持之以恒,学以致用。
4. 经典故事分享同学们纷纷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国学经典故事,如《孔子周游列国》、《孟子见梁惠王》等。
通过故事分享,同学们对国学经典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5. 互动环节(1)知识问答张老师提出一些与国学经典相关的问题,同学们积极抢答。
问答环节不仅增加了同学们对国学知识的了解,还激发了大家学习的兴趣。
(2)成语接龙同学们以成语接龙的形式,展示了我国丰富的成语文化。
在游戏中,同学们学到了许多成语,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6. 总结发言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学习国学知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班会效果本次“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同学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收获颇丰。
以下是本次班会的一些效果:1. 增强了同学们对国学经典的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
诵读经典争做博学少年

诵读经典争做博学少年第一篇:诵读经典争做博学少年诵读经典,争做博学少年挥汗如雨,金桂飘香,在这个喜悦的季节里,让我们掀起诵读经典的高潮,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经典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经典的传承。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文明家园。
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名族精神,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经典文化的结晶,是建设文明社会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
其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国学经典,文化蕴含丰厚,蕴藏着丰富的文明礼节和做人道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一首《游子吟》体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
母爱如空气,阳光和水,拥有他就拥有了世上的珍宝,什么也不能换取,她却让平凡的生活充满色彩。
但没有她,即使有世上的珍宝,也不过是一堆货物而已。
母爱神圣、淳朴,只求给予,不求回报。
但我们一次次的辜负她,只求索取,不求报答。
可恶的我们却将母亲一声声甜蜜的问候当做一次次烦躁的唠叨,将母亲一次次的关心当做是一种施舍、、、苍天无情,世间万物,唯独将母亲渐渐变老。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如此孝顺的孔融,一个只有四岁的小孩都知道孝顺和谦让。
孝顺是一个人的品德,谦让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
当今社会发展较快,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素质越来越低,都遗失了自己的思想品德。
现在一个比孔融大三四倍的青少年也不一定会做到孝顺和谦让。
好听的话语谁都会说,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去做呢?语言在行动面前往往都是苍白的。
经典文学都是易学难行。
放眼望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虽然生活贫困,但精神的财富战胜了生活的贫寒。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明白了只有精神财富才能托起民族的骨气。
2023年诵千古美做少年君子主题班会

2023年诵千古美做少年君子主题班会主题:重温经典,诵千古美做少年君子班会目标:1.了解和学习经典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2.认识和培养少年君子的品质和行为准则;3.激发同学们对于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有担当的人的追求。
引言: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在这个美好的时刻,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回顾经典,诵千古美,分享少年君子的品质和行为准则。
我相信,通过这次班会的开展,我们将更加明白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的重要性,也将更加努力地成为品德高尚、态度端正的少年君子。
一、经典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____字)1.1 经典文化的含义:经典是经过长时间、历史沉淀的文化瑰宝,是历代智慧的结晶和精华。
1.2 经典文化的重要性:a.塑造人格:经典文化能影响人的品德修养和人格塑造,让我们从中汲取道德智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b.传承文化:经典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了解和学习经典文化,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遗产。
c.启迪智慧:经典文化是智慧的宝库,通过学习经典,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增加知识和智慧的储备。
1.3 经典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中国经典文化,如《论语》、《孟子》、《史记》等,也可以选择世界经典文化,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二、少年君子的品质和行为准则(____字)2.1 品质:少年君子是具备高尚品质的年轻人,他们有一种令人钦佩的人格魅力和优秀素质。
a.诚实正直:少年君子要有诚实正直之心,不说谎、不作弊,始终保持真实和正直的品质。
b.谦逊礼貌:少年君子要有谦逊的态度和礼貌的举止,不骄傲自满、不傲慢无礼,待人处事要谦和有礼。
c.勤奋好学:少年君子要不断努力学习,不惧困难,勇敢追求知识和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d.正义勇敢:少年君子要具备正义感和勇敢精神,敢于义正言辞,敢于为正义而战。
2.2 行为准则:少年君子应该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和举止。
a.尊重他人:少年君子要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益,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做到礼貌待人、友善相处。
国学经典诵读班会记录(2篇)

第1篇时间:2023年4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学生及部分家长---一、班会背景随着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不断深入,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校园中逐渐兴起。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我校决定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班会,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2. 经典诵读展示3. 互动环节4. 班主任总结5. 家长感言---三、班会内容(一)开场致辞班主任张老师首先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强调了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希望通过诵读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经典诵读展示1. 《论语》节选诵读- 学生们分组进行了《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经典句子的诵读。
学生们声音洪亮,精神饱满,展现了良好的诵读风貌。
2. 《诗经》节选诵读- 朗诵《诗经》中的《关雎》、《采薇》等篇目,学生们用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地展现了古风的韵味。
3. 《道德经》节选诵读- 学生们集体诵读《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等经典语句,展现了道家哲学的深邃。
4. 《唐诗》节选诵读- 学生们分组诵读《唐诗》中的《登高》、《静夜思》等名篇,用真挚的情感,传递了诗人的意境。
(三)互动环节1. 知识问答- 班主任张老师提问了关于国学经典的相关知识,学生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活跃。
2. 书法展示- 部分学生现场展示了书法作品,有楷书、行书、隶书等多种书体,展现了学生们扎实的书法功底。
(四)班主任总结班主任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她表示,通过本次班会,学生们对国学经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将诵读经典融入日常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家长感言部分家长在班会结束后发表了感言,他们认为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非常有意义,希望学校能够继续开展此类活动,让孩子们在诵读中成长。
---四、班会结语本次国学经典诵读班会圆满结束。
做博雅少年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广泛的人文素养。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我校决定开展以“做博雅少年”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班会时间2022年10月25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班会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五、参会人员全班同学及班主任六、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1)主持人张老师介绍班会主题和目的,强调博雅少年的内涵。
(2)张老师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如何成为博雅少年。
2. 主题演讲(1)优秀学生代表A同学分享自己如何在学习、生活、品德等方面努力成为一名博雅少年的经历。
(2)优秀学生代表B同学讲述自己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感悟,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小组讨论(1)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a. 博雅少年的标准是什么?b.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博雅精神?c. 如何平衡学习与兴趣爱好,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才?(2)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互动环节(1)张老师针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组织同学们进行趣味游戏,如成语接龙、诗词朗诵等,活跃气氛,提高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5. 总结发言(1)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博雅少年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2)班主任为表现突出的同学颁发“博雅少年”荣誉称号。
七、班会记录1. 开场致辞张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做博雅少年”。
博雅少年,是指具备高尚品德、广泛人文素养和良好审美情趣的青少年。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班会,能够认识到博雅少年的重要性,努力成为一名博雅少年。
2. 主题演讲A同学:大家好,我是A同学。
我一直认为,成为一名博雅少年,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品德。
在学习上,我要勤奋刻苦,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在生活中,我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国学课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学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同学们对国学的认识,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我校决定开展以“国学经典,传承千年”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集体学习、讨论和互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国学,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班会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下午3:00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七年级全体同学及班主任五、班会流程1. 班主任开场致辞2. 国学知识讲座3. 经典诵读环节4. 互动讨论环节5. 总结发言六、班会记录1. 班主任开场致辞班主任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她强调,国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学习国学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和人生境界。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感受国学的魅力。
2. 国学知识讲座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国学,我们邀请了学校图书馆的馆长为同学们做了一场精彩的国学知识讲座。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学的定义和特点(2)国学经典著作简介(3)国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4)如何学习国学讲座中,馆长结合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同学们对国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称赞。
3. 经典诵读环节在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进行了经典诵读环节。
他们分组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国学经典段落,如《论语》、《大学》、《中庸》等,进行了精彩的诵读。
同学们的声音洪亮,表情认真,展现了他们对国学的热爱。
4. 互动讨论环节为了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效果,班主任组织了一个互动讨论环节。
同学们围绕“如何将国学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在学习国学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以下是一些讨论要点:(1)尊重师长,孝顺父母(2)诚实守信,勤奋好学(3)团结友爱,助人为乐(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5.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她表示,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国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了国学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诵读千古美文争做博学少年

诵读千古美文争做博学少年男: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合:大家上午好!男:中华古诗文是我们祖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女:中华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审美意识和价值观的积淀。
男:诵读古诗文,让我们走进五彩的梦幻,这里有高山峻岭,有流水潺潺;有大漠如雪,有杨柳如烟;有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情,有独坐西窗剪烛花的委婉……女:诵读古诗文,我们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这里散发着春日桃花的芬芳,洋溢着夏日荷花的清艳;这里有秋天枫叶似火,有严冬腊梅傲寒……男:中华古诗文像海,她蕴积深厚而壮阔波澜。
女:中华古诗文像山,她深邃凝重而意境深远。
男:那一首首闪烁着智慧的经典,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洗礼。
女:那一篇篇散发着馥郁的篇章,让我们的人格得到历练。
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感受经典。
做一个儒雅、睿智的博学少年!女: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老师来参加我们的活动。
男:涿鹿县阁东街小学四年级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合)现在开始。
男:下面我来宣布一下活动程序,请看大屏幕。
……女:按照比赛规则,首先进行“必诵”环节的比赛。
请看必诵题比赛规则及评分标准。
下面请各小组派一名队员上来抽签。
女:请抽到1号的小组在大屏幕上选题。
请背诵。
第X组本题得分……掌声祝贺。
请下一组选题。
注意:前一个小组用过的序号不准再用。
男:下面进行点诵环节的比赛。
请看点诵题比赛规则及评分标准(大屏幕)。
请各组各派队员抽签。
男:首先请各组参加点诵的同学起立。
请抽到1号的小组选择点诵的对象及序号。
注意:点诵时要指定选手指定篇目,已经被点诵过的小组不要再点。
第X组本题得分……掌声祝贺。
女:下面进行对诵比赛女:请看对诵题比赛规则及评分标准(大屏幕)。
女:请各组代表上场抽签。
女:对诵开始。
请抽到1号的选手选择对手。
XX同学胜,得2分,掌声祝贺。
请XX同学选择对手。
男:下面进行比赛的最后一个环节-----展诵。
请各组继续抽签。
男:请抽到1号的小组进行展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处】“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学而不厌
【出处】“子曰:‘墨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杀身成仁
【出处】“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成仁。’”
既来之,则安之
【出处】“既来之,则安之”
主持人甲:从幼儿到现在,相信我们同学一定诵读了许多国学中的经典书目,
学而不厌
【出处】“子曰:‘墨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择善而从
【出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升堂入室
【出处】“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时不我待
【出处】“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不亦乐乎
【出处】“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见贤思齐
【出处】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老师,向孔子请教说: "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 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 "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后来,"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
资料:
1.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 个小孩却站在旁边。孔子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 家一起玩。 小孩很认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 耍也会伤人的身体;再退一步说,撕破了衣服,也没有什么好处。所 以我不愿和他们玩。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过了一会几,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 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 为什么不避让车子?”“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 要避车子的!”孩子说。 孔子非常惊讶,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竟如此会说话,实在是了不 起,于是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 小孩却回答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 来,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跟着母马行走,这些都 是自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 孔子不由感叹他说:“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少年人实在了不起 呀!”
主持人乙:孔子的故事很多,告诉我们的道理也很深刻。
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请看课本剧《狐假虎威》。
主持人丙:提到成语,我知道有好些成语是出至《论语》。
主持人丁:是的,那我们问问同学们知道不知道?
主持人丙:好的。哪位同学上来介绍一下出至《论语》中的成语。
一日三省
【出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切磋琢磨
【出处】“如切如磋,如啄如磨。”
一言以蔽之
【出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温故知新
【出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出处】“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出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活动准备:孔子格言
活动过程:
班长:同学们,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希望我们能通过这次班会,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宣布:三年三班以“读千古美文,做博学少年”为主题的班会,现在开始。
学生乙:孔子一生诲人不倦,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学生甲:下面我们一起背诵孔子的名言吧。
(全体生共同诵读孔子格言。)
主持人甲:下面我们来听听有关孔子的小故事。
1.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 个小孩却站在旁边。孔子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 家一起玩。 小孩很认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 耍也会伤人的身体;再退一步说,撕破了衣服,也没有什么好处。所 以我不愿和他们玩。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过了一会几,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 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 为什么不避让车子?”“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 要避车子的!”孩子说。 孔子非常惊讶,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竟如此会说话,实在是了不 起,于是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 小孩却回答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 来,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跟着母马行走,这些都 是自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 孔子不由感叹他说:“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少年人实在了不起 呀!”
主持人甲: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主持人乙:国学作为中华之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可分为经、史、子、集、蒙五部。
主持人丙:学习国学,对于同学们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
主持人丁:作为国学的代表人物,孔子在中国千年历史长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读千古美文-做博学少年”班会记录
———————————————————————————————— 作者:
———————————————————————————————— 日期:
ﻩ“读千古美文,做博学少年”
--------主题班会ﻩ
站前小学 陈瑞媛
活动目的:
1、使学生理解国学的含义,体验学国学的欢欣和喜悦,掀起学生学国学的热潮。
学习国学,不能不提孔子。谁能说一说你对孔子有哪些认识?
(学生介绍孔子)
学生甲: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他们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
主持人乙: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不但国人争相学习,即使是外国人也在争相学习中国的国学经典。
主持人丙:我们少年儿童也要用国学武装自己的头脑,
主持人丁:让我们“读千古美文,做博学少年”。下面请班长做总结。
班长:同学们,人生成长离不开精神生活,只有我们的身体长大了、知识增加了、精神丰富了,才是真正意义的成长。愿同学们在成长的路上不忘祖训,继承传统美德,让国学伴着书香随我们远航!让我们“读千古美文,做博学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