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教科版物理

合集下载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8.1电磁感应现象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8.1电磁感应现象

教案: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8.1 电磁感应现象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八章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

2. 详细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及发现过程。

(2) 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

(3) 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及规律。

(4) 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原理及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及规律。

2.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操作及现象的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如蹄形磁铁、线圈、导线、电流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与电磁感应现象相关的实际例子,如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关注电磁感应现象。

2. 知识讲解:(1) 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发现过程。

(2) 展示电磁感应实验装置,讲解实验操作步骤。

(3) 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及规律。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与电磁感应现象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几道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感应现象。

6.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讨论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及规律。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

2. 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

3. 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及规律。

4. 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完成实验报告单,记录实验现象及结论。

2. 请列举一个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例子、讲解、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原理及应用。

电磁感应现象 教案--2021-2022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电磁感应现象 教案--2021-2022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节电磁感应现象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2.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3.知道交流发电机的原理.【重点难点】重点:实验探究“磁如何产生电”.难点:电磁感应实验方案设计和制作小发电机.【新课导入】导入1:实验导入实验导入重做奥斯特实验,请学生观察后回答:此实验称为什么实验?它揭示了一个什么现象?奥斯特实验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说明电可以产生磁.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反过来进行逆向思索:磁能否产生电呢?怎样才能使磁生电呢?下面我们就沿着这个猜想来设计实验,进行探索研究.导入2:视频导入视频展示奥斯特头像,请学生辨认,并回顾奥斯特的贡献: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证明电可以产生磁.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反过来进行逆向思索:磁能否生电呢?怎样才能使磁生电呢?视频展示法拉第的头像,简单介绍法拉第的贡献:利用磁场可以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法拉第的探究精神,重温其探究过程.导入3:复习导入我们上一章学习了电流的磁场,知道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也就是电可以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不能生电呢?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索这个问题——电磁感应现象.【课堂探究】1.法拉第的发现(1)阅读教材,填空.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历经10年的探索,终于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导致了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的相继问世,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传输和利用成为现实.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完成下列各题.(2)根据实验目的,本实验应选择哪些实验器材?为什么?器材: 磁体、导线(或线圈、金属支架)、灵敏电流表.原因: 磁体产生磁场,导线(或线圈、金属支架)形成闭合回路,灵敏电流表感应是否产生电流.(3)引导学生设想,电能生磁,电流的周围就存在着磁场;反过来,我们可以把导体放在磁场里观察是否产生电.那么导体应怎样放在磁场中呢?是平放?竖放?还是斜放?导体在磁场中是静止,还是运动?怎样运动?如何做实验?其步骤又是怎样呢?完成下列各题.按课本中图812的装置安装好(直导线先不要放在磁场内).①使导体在磁场中静止或向各个方向运动,尝试找到能使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操作.②尝试改变电路中产生的电流方向,记录使用的成功方法.③按照图813的装置安装,将导线换成线圈,重复上面的实验,你会发现: 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时也可以产生电流.(4)交流总结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所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5)电流是有方向的,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它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刚才实验中大家注意没有,电流计的指针有时向左偏,有时向右偏?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有关.演示实验:保持实验装置不变,反复改变磁场方向,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6)讨论交流:太空悬绳发电.既然导体切割磁感线可以产生电流,而地球周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磁场,那么能不能用导线切割地磁场中的磁感线发电呢?美国科学家曾经设计了“太空发电”设想,你认为这个方案能成功吗?能;悬绳、航天飞机、卫星和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形成回路,悬绳属于闭合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地磁场磁感线的运动,符合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故可以产生感应电流.2.发电机(1)阅读教材,填空:电磁感应现象中,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由此,法拉第发明了发电机.(2)在电磁感应中,来回摆动的线圈产生的是瞬间电流,怎样才能使线圈产生持续的电流呢?引导学生猜想:要产生持续电流,可以使线圈持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最好的方式是线圈在磁场中旋转.(3)指导学生动手做一个小发电机,注意以下问题:①用漆包线绕制的线圈为什么要求在10匝左右?线圈绕制匝数太少, 产生的感应电流很微弱,不利于观察;线圈绕制匝数太多, 风轮难以带动它转动.②两头作为转动轴的部分,为什么要将漆皮刮掉?漆包线外面的漆皮不导电,只有将漆皮刮掉,线圈才能与用曲别针做的指架形成闭合回路.(4)阅读教材,填空:发电机的构造: 定子(不动部分)和转子(转动部分);发电机的原理: 电磁感应;(5)观察图817发电机的发电原理图,并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各题:①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在周期性地变化,这样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电.在交变电流中, 电流周期性变化的次数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这一交变电流的频率,单位是赫兹(Hz) .我国电网的交流电频率是50 Hz.②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发电机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这种机械能可以来自风,如风力发电;也可以来自高处下落的水,如水力发电;还可以来自蒸汽机,如火力发电.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一、法拉第的发现1.时间:1831年.2.内容:(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和磁场方向都有关系.二、发电机1.构造:定子和转子.2.交变电流、频率.3.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4.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1.如图所示,在磁场中悬挂一根直导线,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上,组成一个闭合电路.当导线沿着图示方向运动时,有两个运动方向能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这两个运动方向是( A)A.向左或向右B.向上或向下C.向左或向上D.向右或向下2.下列设备中,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C)A.电磁起重机B.电热水壶C.发电机D.电视机3.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及磁场方向有关.4.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用棉线将铜棒ab悬挂于磁铁N,S极之间,铜棒的两端通过导线连接到灵敏电流表上.当铜棒向左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将发生偏转,写出应用该原理制成的一种设备: 发电机.5.如图所示,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A.发电机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发电机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C.线圈在转动过程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不变D.线圈在转动过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变6.(多选题)如图所示,能够说明“磁生电”的是( CD)交流发电机的工作过程线圈转至图(a)位置时,线圈不切割磁感线,电路中没有电流线圈从图(a)位置匀速转至图(b)位置的过程中,AB,CD边均切割磁感线,线圈中产生逐渐增大的感应电流,电流方向为:D→C→B→A,且在图(b)所示位置时,电流最大线圈从图(b)位置匀速转至图(c)所示位置的过程中,线圈的AB,CD边切割磁感线,线圈中产生逐渐减小的感应电流,当到达图(c)位置时,线圈不切割磁感线,电路中没有感应电流线圈由图(c)位置匀速转至图(d)位置的过程中,线圈切割磁感线,线圈中产生逐渐增大的感应电流,电流方向为:A→B→C→D,且在图(d)所示位置时,电流最大.想一想:当线圈从图(d)匀速转至图(a)所示的位置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怎样变化。

8.1电磁感应现象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8.1电磁感应现象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教案:8.1 电磁感应现象学年:20232024学年科目:物理年级:九年级一、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的定义:指导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即在磁场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2.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讲解产生感应电流的三个条件,即闭合回路、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

3. 感应电流的方向:介绍楞次定律,引导学生理解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要使得其磁场对原磁场的改变产生阻碍作用。

4. 电磁感应的应用: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发电机、动圈式话筒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 让学生学会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2.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导体棒、灵敏电流计、电源等。

2. 学具:导线、开关、电池、小磁针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易的发电机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原理。

2. 新课导入: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 课堂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感应电流的产生,并用灵敏电流计进行检测。

4. 讲解楞次定律:引导学生理解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要使得其磁场对原磁场的改变产生阻碍作用。

5. 应用拓展: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发电机、动圈式话筒等。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电磁感应现象2.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回路、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3.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要使得其磁场对原磁场的改变产生阻碍作用4. 电磁感应的应用:发电机、动圈式话筒等七、作业设计(1) 一根直导线在磁场中静止。

(2) 一根直导线在磁场中匀速运动。

(3) 一根直导线在磁场中旋转。

1.电磁感应现象-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1.电磁感应现象-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电磁感应现象-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电磁感应的规律,及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 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2 教学难点•理解电磁感应的本质;•掌握电磁感应的规律。

3.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3.1 教学内容1.电磁感应现象的引出:通过实验感受电磁感应现象的特点,理解电磁感应产生的原因。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历史背景和发现过程。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应用: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来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4.迈克耳孙电磁感应定律:通过对迈克耳孙电磁感应定律的讲解,进一步加深对电磁感应规律的理解。

3.2 进度安排时间内容教学方式第一课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探究第二课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讲授第三课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应用讲授+案例解析第四课时迈克耳孙电磁感应定律讲授+实验探究4. 教学方法及手段4.1 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自主实验观察和感受电磁感应现象。

2.讲授法:通过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迈克耳孙电磁感应定律的历史背景和发现过程,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感应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掌握电磁感应的规律。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合作完成课后作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2 教学手段1.实验器材:磁铁、线圈、伏特表、电池等。

2.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迈克耳孙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过程和理论表述,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电磁感应规律。

5. 教学评估5.1 评估方式1.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完成实验后,编写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操作规范进行评估。

2.课堂回答评估: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随机提问,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思考能力。

5.2 评估内容1.理解电磁感应的本质;2.掌握电磁感应的规律。

电磁感应现象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电磁感应现象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一、教材背景分析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八章第1节《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现象是在学生中学习了电学的初步知识和电流能够产生磁场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初中电与磁的重点,同时也是电磁学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加深对电能生磁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对电磁学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为以后有关电磁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此外,电磁感应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为电气化时代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初中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对事物存在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和求知欲望。

而且通过两章的物理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已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初步通过网络搜索和查找学习资源。

三、教学目标①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②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及磁场方向有关。

③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发电机在工作时能量如何转化。

④知道我们的生活用电是交流电。

记住我国供生产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电磁感应中能的转化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五、教学策略设计与分析(1)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实施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渗透科学探索精神。

本节课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电”由何而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采取“逆向思维”、“科学探究”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索中,积极探索“磁生电”现象,在发电机的学习过程中,结合课件图片、动画和查找网络资源,使学生自主学习,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观察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演示、合作交流(3)教学资源准备与应用①利用课件展示实验方案,并指导学生应用实验器材(磁铁、方形线圈、导线、灵敏电流计、开关)进行操作实验,并进行比较、交流、分析得出结论。

②利用动画生动呈现发电机的发电原理、图片展示发电机的结构和不同能源类型的发电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有效展开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1. 电磁感应现象-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1. 电磁感应现象-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电磁感应现象-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掌握其基本规律。

2.能够应用电磁感应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方法与现象。

2.通过电磁感应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课时:电磁感应现象介绍1.学习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介绍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第二课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实验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第三课时:线圈中的电磁感应1.学习线圈中的电磁感应现象和其规律。

2.实验探究线圈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第四课时:应用电磁感应解决实际问题1.学习如何应用电磁感应解决实际问题。

2.解决课堂中或教师提供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1.听课、看图形、实验。

2.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实际操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听课是否认真,实验操作是否规范。

2.课后作业:完成课后作业,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和应用方法。

3.实验操作报告:观察、实验数据整理等报告要求规范,表述准确,逻辑清晰。

六、教学资源1.动态展示:PPT课件、实物展示等。

2.实验器材:线圈、磁铁等。

3.教材: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七、教学小结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应用电磁感应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实验操作、自主探究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于物理实践的的体验,使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化、直观化。

九年级物理上册 8.1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8.1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教科版
【教学难点】
电磁感应实验的设计方案和制作小发电机。
【教学突破】
通过重新演示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逆向思维的方式设计并操作探究实验“磁是如何生电的”,来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必要条件。并借助“太空悬绳发电”材料给学生以形象思维的实例来突破切割磁感线这一抽象的理论。制作小发电机模型关键是线圈匝数要多,为了使实验简洁化,可以让学生组装实验室提供发电机小模型。
学生回答: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能产生磁场。
教师阐述:奥斯特实验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说明电可以产生磁,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反过来进行逆向思索:磁能否生电呢?来自样才能使磁生电呢?猜想:
1.由奥斯特实验,当导线中通有电流时,小磁针会转动,那么反过来,如果我们让小磁针转动(或其他强磁体运动),导线中会不会有电流产生呢?
学生动手做:做一个小发电机。
教师演示手摇发电机,迅速地转动摇把,连接在发电机上的灯泡亮起来了。
教师: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科书上本节关于发电机部分的内容,然后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说一说发电机的主要构造。
发电机的主要构造:定子和转子。
讨论学习:交变电流、交流电、频率、我国交流电的频率等知识。
注意:这个探究之前,可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灵敏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这个探究活动目的很明确,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学生一般能把握要点,围绕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来进行实验。
结论: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教师可进一步设问,让学生思考:若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场的方向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将如何呢?
第1节 电磁感应现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2.了解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教科版物理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教科版物理

1.电磁感应现象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法拉第的发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电磁感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2.发电机了解发电机的原理,知道发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国外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能量采集船”,如图所示,在船的两侧附着可触及水面的旋转“工作臂”,每只“工作臂”的底端装有一只手掌状的、紧贴水面的浮标.当波浪引起浮标上下浮动时,工作臂就前后移动,获得电能储存起来.你知道这种“能量采集船”的工作原理吗?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法拉第的发现活动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从而使导体发生了运动,那么反过来,如果让导体在磁场中先运动,导体中会不会产生电流呢?如何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学生交流、发言。

总结:按照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发生偏转。

活动2:学生根据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验证:步骤:(1)闭合开关,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静止,换用不同强度的磁体,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2)闭合开关,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中上、下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3)闭合开关,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左右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4)开关断开,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左右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

活动3:展示自己组的实验探究现象:归纳总结:(1)定义: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在导体中就会有电流产生,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是闭合的;②磁场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活动4:那么要想改变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应该如何操作?自己进行实验验证。

活动5:展示自己的探究实验现象,并归纳总结。

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只要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中的任何一个改变,就会使原来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发生变化。

《主题五 第五节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

《主题五 第五节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含义,了解楞次定律,能简单描述磁场与电流之间的干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物理学的魅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探究,理解楞次定律。

2. 教学难点:理解磁场与电流之间的联系,掌握楞次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械:电源、导线、电表、线圈、磁铁等。

2. 教学PPT:包含相关图片、视频、文字描述等。

3. 实验安全措施:确保实验室安全,学生操作规范。

4. 学生材料:准备不同规格的线圈,以便亲手操作实验。

四、教学过程:本节教学包括实验探究、观察与思考、诠释与讨论、总结与强化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条件。

1. 实验探究学生通过观察磁场和电流之间的干系,发现磁通量变化会引起感应电流的现象。

实验器械包括电磁铁、导线、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等。

实验前,教师将向学生简要介绍实验步骤和方法,确保学生安全操作。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 观察与思考在实验完成后,学生需要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师将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只有当磁通量发生变化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如果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是否还会产生感应电流?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将逐渐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

3. 诠释与讨论教师将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发电、变压器的原理是什么等,让学生尝试诠释并讨论。

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将逐渐形成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全面认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实际问题。

4. 总结与强化在课程结束前,教师将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应用等。

同时,教师将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和思考题,帮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

2024年秋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第1课时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2024年秋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第1课时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第1课时电磁感应现象【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磁生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2.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能对导体有无感应电流做出判断3.知道感应电流方向跟什么因素有关.4.经历磁生电现象,感知逆向思维.5.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与磁的联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6.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妙的科学方法.7.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教学难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教具准备】小电动机、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线圈框、U型磁体、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 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电动机的使用,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请列举电动机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实例,并简要说明使用电动机的意义.学生讨论、回答.师电动机及其他用电器运作时,消耗大量的电能从何而来?学生积极思考.可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电能、核能→电能、光能→电能、机械能→电能.(再找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本P138页第一自然段,然后请学生提出问题)师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能生磁,那么逆向思维将会怎么样?生: 磁能否生电?生: 怎样能使磁生电?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磁能否生电.【进行新课】知识点1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师电能从何而来的,同学们做出了多样的猜测.这些猜想,人们大都变成了现实.现在我们一起重点探索一下: 机械能→电能.首先,我们再观察一下电动机的转动.要求:①同桌的二位同学合作进行;②画出电路图.生: 连接电路,电动机运转.师很好!我们观察到给电动机通电,电动机转动.反过来,想想让电动机转动(如用手转动它的轴),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学生猜想、创新.师与周围的同学说说你这样猜想的原因吧.学生议论.师对学生的猜想肯定、赞许.引导生:转动电动机的轴,可能产生电流,是因为电动机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输入机械能可能产生电能.(尝试逆向思维)对我们上述的猜想,准备通过什么方法加以验证,请用文字表达一下.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可用电流表(耳机、喇叭)检测电流.师请把你看到的现象写在纸上,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学生文字表达、口语表达.(交流)师在这现象中,发生能的转化吗?学生思考议论:机械能→电能.师下面我们来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师大家已经知道小电动机是由一对磁体和线圈构成的.利用一只小电动机可以获得电流.那么是不是只要存在磁场和导线框,就能产生电流呢?学生猜想、议论.师为了更好地探究磁生电,我们使用课本P138页图20.5 - 1的器材装置进行试验,同学们可探索下面的问题.师请分析一下上面看到的现象,你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师把你得到的结论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电路中产生电流.学生体验“切割”的含义.明确:以镰刀割麦子类比,说明当导线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有一定夹角时叫切割,当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时,不切割.知识点2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和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师由于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它是根据电流能生磁逆向思维而获得的科技成就,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的探索在1831年首先发现的.在这个现象中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这个发现,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了可能,开辟了电气化的时代.学生归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及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如下)①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a.电路必须是闭合电路;b.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②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只改变磁场方向或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若同时改变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则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变.特别提醒:正确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①电路应该是闭合的而不是断开的,即组成电路的各个器件连接成一个电流的通路;②要有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这里要注意的是“一部分导体”(不是整个电路,去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也就是说:切割磁感线的导体一定是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还要注意的是“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所谓切割磁感线,类似于切菜,垂直地切割或斜着切割都可以.这就是说,导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磁感线成一定的角度,而不是与磁感线平行,否则无法切割磁感线.“切割磁感线运动”指的是导体与磁场的相对运动.磁场不运动,导体运动时,导体能切割磁感线,能产生感应电流;导体不运动,磁场运动,导体也能切割磁感线,同样能产生感应电流.知识拓展: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①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越大,感应电流越大;②磁场越强,感应电流越大;③线圈匝数越多,感应电流越大.师电磁感应实现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吗?①请列举生活实际,讨论一下生产、生活中的电能来源.②请结合你家及你周围的情况.思考:你所在的地方可采用什么来获得电能?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结束语】同学们,我们今天研究“磁生电”的方法,和当年法拉第等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基本类同,也可以这么认为,我们重走了伟人走过的路,说明科学研究并非一件很神秘的事情,只要我们方法正确,持之以恒,我们一定也会取得成功.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1.本节课在探究“磁生电”的过程中,采用了“逆向思维”、“科学探究”等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之中,把“教学过程”转变为“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2.这节课的关键是设计并做好演示实验,要在学生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问题,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并对实验现象加以归纳、概括,培养学生从实验事实中归纳、概括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8.1《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8.1《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推导公式,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引入楞次定律,讲解感应电流方向判断方法,结合实验进行验证。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教师提出讨论问题:“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互相批改,讨论解题方法。
-教师点评,总结解题技巧,强调易错点。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所学内容,教师补充、纠正。
1.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语言,降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
2.针对学生对定律应用的困惑,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电磁感应规律。
3.加强实验操作指导,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整体物理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电磁感应现象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教师总结,强调电磁感应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物理知识的应用。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小论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5.小组合作,分析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教材内容和网络资料,制作一份PPT,展示电磁感应现象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电与磁》,内容包括: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磁现象的基本概念,掌握电流的磁效应,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2. 学会使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能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右手螺旋定则,电磁感应现象。

难点:右手螺旋定则的应用,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通电螺线管、电流表、电压表、导线、法拉第圆盘。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包括磁铁、导线、电池、电流表、电压表、通电螺线管、法拉第圆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磁现象背后的原因。

2. 例题讲解(1)讲解磁场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磁感线的分布。

(2)介绍右手螺旋定则,讲解如何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3)讲解电磁感应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几个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2)让学生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几个实际问题的答案。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磁现象磁场、磁感线、磁极、磁化2. 电流的磁效应右手螺旋定则3.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通电后,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

B. 通电后,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2)某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当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感应电流为I;当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感应电流为多少?2. 答案(1)A. S极;B. N极。

(2)感应电流为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电与磁的基本知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右手螺旋定则和电磁感应定律的掌握情况,对掌握不牢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电磁感应现象 教学设计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电磁感应现象 教学设计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8.1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电磁感应现象课时2时间教材分析电磁感应现象是在学生学习了电学的初步知识和电流能够产生磁场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初中电与磁的重点,同时也是电磁学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加深对电能生磁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对电磁学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为以后有关电磁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此外,电磁感应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七章学过本节课的前提条件: (1)知道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 (2)了解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的分布; 从学生能力角度分析: 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识图、连接实物电路的技能。

教学目标一、物理观念: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2、了解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及磁场的方向有关。

3、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发电机在工作时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4、知道我们的生活用电是交流电。

5、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二、科学思维:1、通过经历探究“磁生电”的过程,培养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三、科学探究: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向学生介绍法拉第的生平,培养学生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思想品质。

2、通过介绍发电机的发明,使学生了解科技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力重点磁如何产生电。

电磁感应实验的设计方案。

难点电磁感应实验的设计方案。

环节与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2分钟)自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生磁”引入,有很多科学家和学者采用逆向思维,电能生磁,反过来磁能否生电呢?历经10年的艰辛探索后,终于在1831年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概括出了“磁生电”的条件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法拉第的历程。

学生观看,思索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九年级物理上册1电磁感应现象教案新教科版.doc

九年级物理上册1电磁感应现象教案新教科版.doc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知道发电机的能量转化。

3.知道什么是交变电流,能区别交流与直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用具开关、铁架台、方形线圈、灵敏电流表、小灯泡、手摇发电机模型各一个,磁性不同外形一样的蹄形磁体2个,发光二极管2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视频播放:水力发电站、火力发电站,电网输送电能,诸多用电设备使用电能的场景。

导入新课:电能在当今社会可谓是必不可少,发电站是如何产生巨大的电能的呢?既然奥斯特发现了“电生磁”,反过来想,磁能否生电呢?1831年,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在长达10余年的探索后,就实现了这一愿望。

依据他的成就发明的发电机,开辟了电气化时代。

二、进行新课(一)法拉第的发现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设计实验装置:思考教师提出的引导性问题,选择仪器,设计出实验装置问题一:既然探究磁生电,一定离不开磁场,那么,选择什么样的磁体好呢?联想通电导体的受力实验,选用蹄形磁体。

问题二:假设能够磁生电,必须具备怎样的电路呢?不要电源的闭合电路,为电流提供路径。

问题三:如何验证是否有电流存在呢?串联小灯泡。

但是当电流很弱时,不会发光,无法观察现象;串联普通电流表。

因不知电流方向,无法正确连线;串联灵敏电流表。

电流弱时,指针也会摆动,且接线时不分正负接线柱,同时,根据指针摆动方向,还可以判断电流方向。

猜想可能条件:引导学生猜想磁生电需具备的条件。

如:闭合电路在磁场中静止即可;磁体的磁性要足够强;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要运动等。

设计实验步骤:(1)将部分导线ab放置于磁场中,保持导线与磁场的相对静止,观察灵敏电流表指针。

(2)更换强磁体,增强磁场强度,仍保持导线ab与磁场的相对静止,观察灵敏电流表指针。

(3)保持磁场不变,将导线ab上下移动(平行于磁感线方向),观察灵敏电流表指针。

8.1 《电磁感应现象》 课件---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8.1   《电磁感应现象》    课件---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结论: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电流。
新知讲解
b a 磁生电的条件: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 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新知讲解
2.尝试改变电路中产生的电流方向,记录 你所使用的成功方法。
b a
新知讲解
2.尝试改变电路中产生的电流方向,记录 你所使用的成功方法。
(1) 如图 所示磁铁上为N 极,ab水平向右 运动,灵敏电流 计指针向左偏转。
新知讲解
有了电磁感应,才有发电机的出现,这
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革命,从此人类迈进
了电气化时代。
太太,难道
这玩意儿
您能预言一个刚
有什么用呀?
出生的婴儿的未
来吗?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科学思维有许多方式,逆向思考也是一种有 效的思维方式 B. 1831年,法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利用磁 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C. 法拉第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D. 电能的大规模生产、传输和利用,人类进入 了电气化时代
新知讲解
发电机都是依据电磁感应来发电的。如 图所示是发电机的发电原理。
新知讲解
你也许发现,随着线圈的转动,发电机产 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也在周期性地变化。 这样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电(alternating current),简称交流电(AC)。
新知讲解
在交变电流中,电流周期性变化的次数与 所用时间的比叫做这一交变电流的频率 (frequency),单位是赫兹(Hz)。我国电 网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课堂练习
4.直流发电机线圈内和供给外部的电流分别
是( A )
A.交流电和直流电 B.交流电和交流电 C.直流电和交流电 D.直流电和直流电

最新精编教科版物理九上《1.电磁感应现象》教案2

最新精编教科版物理九上《1.电磁感应现象》教案2

《1.电磁感应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曲折历程。

2、知道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历程的学习,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通过学习产生“磁生电”的条件,养成探究物理规律的良好习惯,提高自身的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二)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完成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归纳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三、教学方法(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先自主阅读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艰难历程,后让学生经历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过程,即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采集数据---交流反馈---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实践应用。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亲身体验,从而体会科学探索中的艰辛,领悟其中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以探究实验为主线,结合演示实验,设置合适的问题教学,以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四、教学媒条形磁铁、灵敏电流计、演示电表、线圈、原副线圈、滑动变阻器、、蹄形磁铁、电建、导线、干电池、微电流放大器、奥斯特演示仪(自制)、螺线管、PPT课件体五、教学流程图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引入【演示1】演示生活中的普通手电筒和手压式手电筒发光手压式手电筒没有电池,但能够发光,它的电是从哪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学习新的一章: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

(二)进行新课1、法拉第的发现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实验,介绍仪器。

【演示2】演示奥斯特实验提问:小磁针为什么动了?(学生答:电流的周围产生了磁场)是谁发现的?(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这个发现震动了整个科学界,不少科学家都在思考一个问题。

教科版《电磁感应现象》(一)教学设计

教科版《电磁感应现象》(一)教学设计

教科版《电磁感应现象》(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及处理(教参要求两课时完成)电磁感应现象是在学生学习了电学的初步知识和电流能够产生磁场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初中电与磁的重点,同时也是电磁学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电与磁的辩证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电磁学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通常利用逆向思维方式引课,根据初中生的特点,我设计得更开放,让学生去尝试,去发现磁能生电。

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进而激发下一步的磁如何生电的探究欲望。

电磁感应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用学生发现的规律解释现象,使知识在应用中得到提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让学生“玩”出感悟,说出道理。

根据“玩”中的碰撞,自制发电机。

至于发出电有什么特征下一节继续探究。

二.学情分析1.从知识角度:(1)了解磁体,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分布。

(2)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2. 从能力角度:(1)具有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2)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3)具有一定的识图,连接电路的能力。

3.三.学法指导(发现----探究------应用)素质教育的观念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懂得自己去发现问题而不是等别人来提问题,这也是我们以前教学过程中不太注意的,所以,现在要注意这些问题的发现。

对现时期的教学来讲,不仅要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传播学习的思想方法,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手段,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1)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然后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只有有了疑问,才有学习的动力,而问题的解决,恰好就是建立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一些有代表性的方法,并将此方法运用在其他方面,从而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培养探索的精神及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以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最佳效果。

《主题七 第五节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

《主题七 第五节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含义,掌握楞次定律,能够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电磁感应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探究和楞次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楞次定律,能够正确运用。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械:线圈、电源、电键、电流表、导线等。

2. 课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3.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是《电磁感应现象》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构建电磁感应现象的知识体系。

具体内容包括:引入电磁感应现象的观点,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最后进行教室小结和作业安置。

1. 引入新课:起首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等,引出电磁感应现象的观点。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激发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究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接着,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究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如磁通量、线圈匝数等。

3. 实验演示:利用实验器械,进行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演示。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原理和过程。

4. 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实验结束后,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观察结果,再引导他们尝试用理论知识诠释实验现象。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5. 教室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和环境珍爱。

6. 作业安置:给学生安置一些与电磁感应现象相关的思考题和实验操作题,以帮助他们稳固所学知识,并鼓励他们积极探索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8.1电磁感应现象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8.1电磁感应现象
把漆包铜线圈和灵敏电流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闭合的通路,并将线圈置于U型磁铁磁场内部。
怎样才能产生电流呢?让感我们动手实验。
探究实验一 磁能生电的条件
学生探究实验
实验记录:
操作方法
现象(电流表指针偏转)
说明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放到磁场中
沿磁感线方向向上运动
指针不偏转
无电流产生
沿磁感线方向向下运动
指针不偏转
课件回忆:奥斯特实验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师: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存在磁场,即电流能产生磁场,请同学们利用逆向思维思考:既然电流能产生磁场,你有什么猜想?
二、新课讲授:
一、电磁感应现象
猜想:用磁场能否获得电流?
依据:自然界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电能产生磁,磁也应该能产生电。
师:请设计实验电路,思考如何利用磁生电?
题目
电磁感应现象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2.了解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及磁场的方向有关。
3.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发电机在工作时能量如何转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经历探究“磁生电”的过程,培养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2.通过学习发电机的原理,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提出问题:在电磁感应现象中,获得了电能,这电能是由什么转化而来的?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设计问题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疑惑中自主思维。
由实验设疑,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表格对比,很直观地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动手实验探究,交流实验结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电磁感应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法拉第的发现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
流的条件;了解电磁感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发电机了解发电机的原理,知道发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国外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能量采集船”,如图所示,在船的两侧附着可触及水面的旋转“工作臂”,每只“工作臂”的底端装有一只手掌状的、紧贴水面的浮标.当波浪引起浮标上下浮动时,工作臂就前后移动,获得电能储存起来.你知道这种“能量采集船”的工作原理吗?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法拉第的发现
活动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从而使导体发生了运动,那么反过来,如果让导体在磁场中先运动,导体中会不会产生电流呢?如何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学生交流、发言。

总结:按照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发生偏转。

活动2:学生根据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验证:步骤:

1)闭合开关,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静止,换用不同强度的磁体,
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
(2)闭合开关,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中上、下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3)闭合开关,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左右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4)开关断开,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左右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

活动3:展示自己组的实验探究现象:
归纳总结:
(1)定义: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在导体中就会有电流产生,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必须是闭合的;
②磁场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活动4:那么要想改变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应该如何操作?自己进行实验验证。

活动5:展示自己的探究实验现象,并归纳总结。

实验现象:
归纳总结: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只要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中的任何一个改变,就会使原来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发生变化。

活动6:根据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试着分析一下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交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

总结:
(1)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应用:发电机、变压器、动圈式话筒
探究点二发电机
活动1:老师出示发电机模型。

把一台手摇发电机跟小灯泡连接起来,当摇动手柄使线圈在磁场中快速转动,观察到什么?用电流表换下小灯泡,缓慢摇动大轮,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总结:灯泡会发光,换为电流表时,会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左右摆动。

活动2:动手做一个小发电机。

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发电机模型,试着分析出发电机的构造。

它是由磁体、线圈、滑环、电刷组成。

活动3:结合手中的发电机,让其工作,试着分析活动1中电流表指针来回偏转的原因。

总结:当线圈在外力的带动下在磁场中转动时,线圈的两个边分别切割磁感线,且切割的方向不同,所以它们主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也不同,这正好使线圈沿着某一个方向向外流出电流。

当线圈转过图中的这个位置时,两边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变成了倾斜的方向,使得切割磁感线的条数减少,故产生的感应电流也减小,所以出现一大一小的指针摆动现象。

当线圈转过了180度以后,线圈的每条边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故它们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也会相反,所以还会出现电流表指针方向一会儿向左偏一会儿向右偏的现象。

活动4:自学课本P127,找出什么是交流电,我国照明用电的频率和周期各是多少?
总结:
(1)概念:线圈转动一周,电流方向变化两次,所发发电机发出的电流方向是周期性变化的,我们把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叫交电流,简称交流。

(2)频率:在交流电流中,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线圈转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周期。

我国照明用电的频率是50Hz,周期是0.02秒。

板书设计
1.电磁感应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