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讲解》-《云水谣》开场长镜头解析
长镜头在剪辑中的运用
![长镜头在剪辑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829b626a5e9856a5612601d.png)
长镜头在剪辑中的运用简介:实际上,“长镜头理论”是对巴赞提出的“景深镜头理论”的不严密的概括。
按照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的原则构思拍摄影片,是一种旨在展现完整现实景象的电影风格和表现手法。
它具体的实践要求是,1、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过程,它是一种潜在的表意形式。
2、长镜头保证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景深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
3、连续性拍摄的镜头、段落体现了现代电影的叙事原则,,再现现实事物的自然流程,因而更有真实感。
文章内容:随着电影《云水谣》的热映,影片开头那个令好莱坞大导演奥利弗•斯通震惊的6分钟长镜头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
就连素来以拍摄精准连贯的长镜头著称的顾长卫看了之后也惊奇地询问这个“长镜头”是如何拍成的。
在影片中,为了完整地勾勒出40年代台湾的民俗民情,导演尹力拍摄了八个镜头,这些镜头最大限度地容纳了当时的台湾特有的景象:传统闽南戏、台湾布袋戏、当地的婚嫁、街头的小商贩、国民党士兵……几个镜头上天入地、穿堂入室,要把它们组接成一个连贯的长镜头,这在传统实拍镜头的电影中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云水谣》巧妙地运用数字技术将它们不落痕迹地连接在了一起。
电影是科技的产物。
随着科技的进步,长镜头在影视中的运用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云水谣》就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大胆创新,对长镜头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虽然科技的进步给长镜头带来了新气象,虽然影视的发展赋予了长镜头新内涵,但是建立在巴赞理论基础上的长镜头的基本内涵是不变的,那就是——长镜头是“短镜头”的对称,指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
它能包容较多所需内容或成为一个蒙太奇句子(而不同于由若干短镜头切换组接而成的蒙太奇句子)。
其长度并无明确的、统一的规定。
一般分为固定长镜头、变焦长镜头、景深长镜头、运动长镜头四种。
其中运动长镜头包括摄影机的推拉摇移升降等运动。
《云水谣》开头的长镜头就是一个典型的综合运用推拉摇移升降运动的运动长镜头,严格意义上讲,它并不能称之为6分钟的长镜头,因为它是由八个镜头组接而成的,但是组接的巧妙使观众看到的是一个穿梭于各个时空的长镜头,所以可以称它为一个6分钟的长镜头,这牵涉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如何使用长镜头,在这一点上,巴赞给了我们回答。
长镜头之《云水谣》
![长镜头之《云水谣》](https://img.taocdn.com/s3/m/cbe6072eaaea998fcc220e43.png)
长镜头之《云水谣》长镜头是指用比较长的时间,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连续地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
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
这样命名主要是相对短镜头来对称的。
摄影机从一次开机到这次关机拍摄的内容为一个镜头,一般一个时间超过10秒的镜头称为长镜头。
长镜头能包容较多所需内容或成为一个蒙太奇句子。
其长度并无明确的、统一的规定。
从电影艺术形成的历史看,长镜头是早就有了的,但那时候的长镜头仅仅是起长时间、机械地记录一个场面的作用,并不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
把长镜头作为一种新的美学观念、作为美学因素,作为电影理论和创作流派,公开向经典的蒙太奇理论挑战,那是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才出现的,其代表人物是巴赞等人。
主要理论观点有:一照相本体论:巴赞认为电影是从照相发展起来的,它的本性仍然是照相,它的巨大威力全在于摄影形象的客观性、真实性,这就是所谓的照相本体论的基本内容。
二强调电影的真实,倡导“纪实主义”巴赞从照相本体论出发,强调电影的真实,电影的意义在于揭示了现实的本来面目,在于它不带偏见的摄影再现性。
在他看来,电影的真实首先是时空的真实,提出电影要表现“未经组织的”真实的空间和时间,特别是“空间的真实”的观念,是巴赞理论的核心。
为了保持空间的真实,巴赞特别注重镜头调度,尤其是长镜头的运用,认为只有长镜头才既能够保存客观存在的时空连续性,又具有协调镜头内部组织的充分能力。
他还特别强调景深镜头的调度现象,指出景深镜头的空间更为完整、真实并且不失其内在的多义性,观众在这个空间中有更多的自由去感受和选择。
长镜头理论学派认为电影在艺术上的特征就是照相的延伸,因此它的本质特征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当影片纪录和揭示物质现实时,它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影片”。
巴赞批评蒙太奇理论使电影丧失了真实。
在巴赞看来,蒙太奇在拍摄中把一定的事件分割为若干片断,当把它们重新组织起来的时候,不论个别镜头是如何现实主义的,但叙述的实质和思想主要是从这些片断之间的(剪辑)关系中产生的,这个结果的本源在任何具体的因素中都是找不到的。
《云水谣》开场视听分析
![《云水谣》开场视听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564105eff9aef8941e0661.png)
《云水谣》开场视听分析《云水谣》是继电影《疯狂的石头》《东京的审判》之后国产片,靠口碑赢得票房是又一奇迹。
这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承载了历史的白云苍隙,和最淳朴最恒久的家国情怀。
整部片子质朴纯美。
看完后给人带来一种久违的感动和震撼。
试想,在人世间把生者与死者割开的是什么呢?把相爱的人割开的又是什么?带着这一扣问《云水谣》为我们演绎了一段穿越时空的寻爱之旅,谱成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挽歌。
这是一场旷世爱情,蕴涵着一曲完整的爱情旋律的所有章节。
电影开场共48个镜头。
电影一开场,未见其影,维瓦尔第的《冬》便扑面而来,顿感强大的冲击力。
接着,一个酷炫的特效长镜头,在暗蓝的海面上急冲而去,镜头一直推到一艘巨大的帆船,男主角陈秋水在暴风雨中立于船头。
特写镜头中一张被雨水打湿的脸,好似千般的愁苦都写在上面。
他怎么了?他要去哪里……当观众心底生出这样的疑问,一幅浓墨重彩的爱情画卷已由此展开。
《云水谣》的开场方式出人意料,片中的数个时空在极其考究的摄影下,被《冬》利落跳脱地有力缝合在一起,如同一场极短的预告,迅速勾勒出了离别、等待与距离等本片关键词,颇有些好莱坞梦幻风格。
接着,是一段叠景,阴冷的雨夜,飞驰的车轮和在雨中人们快速行走的脚步,牙科医生在车上焦虑的眼神及手捧恋人的衣扣的画面,所有这一切都在视觉与听觉的交错中飞速闪过。
配合着低沉顿挫的弦乐,即刻营造出一种抽离时刻的冰冷而仓皇的气氛,令人窒息。
片头的短短数秒,注定了这不会是一部平凡的电影,精良的制作,优美的镜头语言,人物感情的细腻把握和气氛的成功营造都在这短短数秒中获得集中的体现,也让人对整部影片充满了期待,这样一个气氛与画质俱佳的开篇,应该是后面影片的一个良好开端。
稍后,画面转道纽约,曼哈顿,现代的高楼大厦及无秩序的古董器皿、书籍、现代绘画等杂乱无章的事物搅拌在一起,如同印象的艺术展示。
这时的音乐始终充斥着躁动不安,直到电话铃声响起,音乐才恢复平静。
一个大全景的俯拍和快速移动,配上节奏鲜明的音乐,纽约现代大都市的气象与影片的“追溯意图”呼之欲出,从开场一直就有那种比较激进的音乐随着电话铃声的响起,音乐停,故事开始,这段戏主要是音乐、音响与画面的完美结合,给人一种很舒服顺畅的感觉。
爱情家国梦——《云水谣》影片解读
![爱情家国梦——《云水谣》影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06fc9ff04a1b0717fd5dd80.png)
爱情?家国梦?一云水谣》影片解读o:0J文飞(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20)摘要《云水谣》不仅在中国电影界取得了好评,而且在电影市场上也却得了不俗的成绩,比较成功的实现了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统一.本文试从主题意蕴,影像风格等方面进行解读.关键词Ⅸ云水谣》爱情家国情怀影像‘新京报》曾以一年的专题版报道了中国电影百年发展的历史,并以极大的热情期待中国电影的又一个辉煌启程:就在200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上,《墨攻》、《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大片纷至沓来。
而《云水谣》在众多的大制作中成功突围,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并得到了政府、专家和观众的认可,成为中国电影一部优秀之作。
笔者认为它之所以这样成功,是因为做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
一、表层极致的爱情歌谣:两情相悦和执着单恋‘云水谣》c|!l:带有琼瑶式的爱情,又能够让西方观众看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爱情。
王碧云与陈秋水之间是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的。
狭窄楼梯上擦肩而过时的惊鸿一瞥,成就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小姐和一个出身贫寒但精神世界丰富的医学院学生的爱情传奇。
他们曾度过一段浪漫的时光,然而门第之别、政治因素使他们最终没能实现“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台湾“二·--A”运动后,陈秋水与王碧云雨夜痛苦离别,从此二人天各一方,云水向望,唯有坚守着“等待彼此”的誓言相互思念对方。
王碧云寻遍台湾的监狱,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守着一幅肖像和一枚纽扣,坚守爱情的许诺,从红颜变成白发。
陈秋水则寻遍浙江美术学院、厦门大学的资料馆找寻爱人的踪迹,伴随着爱人的画像和戒指、钢笔,在两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把名字改为“秋云”,直至最终娶了改名为“王碧云”的王金娣。
金娣在朝鲜战场上对改名为“徐秋云”的陈秋水一见倾心,执着地爱着他.放弃留在上海的优越条件而生死追随到西藏;明知秋水不爱自己而宁愿改名为王碧云,替真正的王碧云照顾他一生,最后葬身于雪原。
子路从开始的手持玫瑰花遥望碧云.到最终不遗余力的支持与帮助,为爱静候一生,更让这场单恋显得伟大。
电影镜头运动分析《云水谣》
![电影镜头运动分析《云水谣》](https://img.taocdn.com/s3/m/39bf917a192e45361066f5f4.png)
电影《云水谣》运动镜头方向性分析电影的镜头运动方向是指,摄影机在拍摄画面的同时所产生的运动角度,以及摄影机所带来的画面移动效果。
在我们的电影制作完让观众进行欣赏的时候,观众面前的银幕是不会动的,它是一个静止的物体,但我们的摄影机所使用不同的方向感能够带领着观众看待画面不同的角度。
《云水谣》开篇6分钟的长镜头是由前期实拍的7个镜头与三维制作的1个镜头通过数字特技合成完成的。
为了完整地勾勒出40年代台湾的民俗民情,尹力导演用这八个镜头最大限度的容纳了当时的台湾特有的景象:传统闽南戏、台湾布袋戏、当地的婚嫁、街头的小商贩、国民党士兵……几个镜头上天入地、穿堂入室,要把它们组接成一个连贯的长镜头,这在传统实拍镜头的电影中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云水谣》巧妙运用数字技术将它们不落痕迹地连接在了一起。
那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运动长镜头从廊下擦皮鞋的小孩的手拉出,摄影机的方向不停的在变化,缓慢的移近台北街头的三条里弄,最后主人公在画外音的引导下入画,高难度一气呵成的镜头不仅把观众拉入了四十年代台北的社会和民俗氛围中,也为主人公的出场提供了一种思念和期待,使观者的情绪慢慢生发。
近几年的国产影片中并不多见。
这组长镜头把来自于真实环境中不同空间场景与虚拟的景象统一融合为视觉一体化的叙事空间,为影片造就了特殊的时空涵义。
在本部电影中,摄影机的运动方向是随着人物的移动而发生变化的,“传统的特技手段是‘炫’,而现在我们实现的是‘藏’,将特效隐藏在传统的镜头叙事中。
那些实拍中很难完成这样的镜头,我们通过数字制造,更加完整的表达了影片内容。
脱离了具体情节,上升到情绪。
在此特技与传统镜头相结合的基础上,摄影师在镜头运动的方向有着独特的见解。
摄影机的方向性能够在画面中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这也是我们电影制作者时常说的“摄影机运动痕迹”,如果在一部电影中摄影机的运动方向不停的在变化,假设画面中又没有相对应的物体进行相同方向的运动的话,那么摄影机的运动痕迹便会十分的明显。
第二讲5《云水谣》唯美与反思
![第二讲5《云水谣》唯美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7eb3b8fbd64783e09122bea.png)
《云水谣》是根据《台湾往事》的原作者张克辉,以 自己和几位台胞的生活阅历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 《寻找》改编的。该片是由中影集团、台湾龙祥公司以及 香港英皇公司联合投资,横跨西藏、福建、辽宁、上海等 5地拍摄,堪称史前投资最大的一部国产爱情题材影片。 影片跟随着男女主角陈秋水、王碧云、王金娣三人三条爱 情主线,讲述了一段跨越海峡、历经60年大时代动荡背景 下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故事。
金娣和秋水、碧云和薛子路的爱情之路都可以这样概括)。 在这样的模式中贯穿的是爱情至上的基本精神。爱情被看
作是超越家庭门第、阶级、政治、生老病死等一切世俗从而 具有绝对魅力和永恒性的最美好事物。即使遇到巨大的阻碍 也坚守自己的爱情往往是这类爱情片感人之处。
碧云对秋水一辈子的等待; 金娣对秋水热烈而执著的等待; 秋水为碧云埋葬爱情般的等待; 薛子路即使知道碧云已心有所属 仍不离不弃真心守候的等待⋯⋯
二、本片的爱情模式及其反思
《云水谣》以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形式为我们演绎 出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发生在台湾和内地间的回 肠荡气的爱情故事。导演在表达对纯美爱情的希 冀时也对造成爱情的不完满进行了反思
《云水谣》讲述的三个爱情故事在叙述模式上可以概括为: 邂逅——产生爱情——遇阻挠——分离或结合(秋水和碧云、
在西藏万里无云、湛蓝高远的天空下, 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金子般洒落的阳光下 晾晒床单。柔美的身姿投影在洁白的床 单上,恰似一幅生动的剪影。时间似乎 被定格了,整个世界只剩下这个朝思暮 想的身影、、
光线
外景当 中以远景镜 头为主的画 面是以自然 光为主要光 源。
在室内,利用自然光的投射 能力使现场环境得到了提亮,并 加以反光板进行补光
我们看到在外层故事中晓芮和碧 云这样的对话。 晓芮:“在人世间,把生者和死 者隔开的是什么?把相爱的人隔 开的是什么?”
《一缕穿透岁月的芬芳》——评析电影《云水谣》
![《一缕穿透岁月的芬芳》——评析电影《云水谣》](https://img.taocdn.com/s3/m/e98e2e39b4daa58da0114ac6.png)
一缕穿透岁月的芬芳——评析电影《云水谣》《云水谣》是尹力导演的一部得力之作。
作为一部体现世间真实感情的影片,摒弃了以往爱情题材的电影因‚抒情气‛太浓而导致的‚失真‛。
从而影片的主题意义则堪称深刻而自然:影片取材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四位主人公为爱情而生存而忠贞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以一位女青年‚晓芮‛寻找真爱为线索,纪录了男主人公‚陈秋水‛和女主人公‚王碧云‛的爱情故事。
贴切地表达了那个时代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忠诚,赞扬了那个时代人追爱、守爱的精神,揭示出‚真爱永恒即便是相隔万里‛的主题。
而影片主题的揭示得益于导演所运用的巧妙地镜头语言、穿透力的声音以及典型细节和高超的蒙太奇。
影片中巧妙的镜头语言对主题的凸显具有重要作用,也显示出导演的用意。
影片刚开始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幅一段段波涛汹涌的画面,暗喻出故事的发展也是复杂不稳的。
影片故事情节开展后,先后讲述了‚台北·40年代末‛‚50年代朝鲜‛等地方的故事,使观众明确了故事的背景。
并且影片在叙述故事时多次采用长镜头,例如刚开始时,长镜头的语言描述了台北的情景,明确了故事发生地,增强了电影艺术的真实感,同时体现了构图的开放性。
故事发展到高潮时,长镜头的使用描述了金娣与陈秋水离别时以及陈秋水得知碧云来找他奔跑时的镜头,这些长镜头的使用,通过完整统一的动作显示,具体自然地展现人物内心此时激动、焦急的心理,营造了紧张的场面气氛。
当然除了长镜头外,拍摄技巧给观众呈现的画面意味深长。
例如当男女主角‚陈秋水‛和‚王碧云‛在王家楼梯上初遇时,升格拍摄营造出的缓慢节奏,不仅让这种近乎一见钟情的情感产生更显浪漫,而且在他们擦肩而过的一瞬留下短暂的失落。
而当太阳升起,硝烟弥漫,对陈秋水的脸部特写时,也刻画出此时人物内心的迷茫与感伤。
导演所运用的这些镜头语言都有力地深化了主题:主人公们对爱情的渴望,敢爱、守爱的精神。
除了导演对镜头语言的巧妙使用,导演对电影声音的使用,同样使其具有穿透力,对主题的表达影响深刻。
第四章 第五节 故事片《云水谣》解读 影视作品分析 国家级精品课程课件 53页
![第四章 第五节 故事片《云水谣》解读 影视作品分析 国家级精品课程课件 53页](https://img.taocdn.com/s3/m/ccb72712ff00bed5b9f31d71.png)
纵观尹力导演的《云水谣》中的
人物形象,大凡都美好善良,透着强 烈的真诚执着倔强,对生活事业都充 满着热爱、敬重之情。
二、主题思想
在这个越来越商业化的时代,正需要这
样的电影来温暖人们越来越冷漠的心。
《云水谣》不愧为情感电影之佳作,就让
这残缺的爱情,为我们增添一缕温情吧!
三、艺术特色
1、表演特色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谣》分析
教学内容
一、人物形象分析 二、主题思想分析 三、艺术特色分析 1、表演特色分析
2、音乐特色分析
3、镜头语言分析
4、时空转换分析
一、人物形象分析
王碧云:作为大家闺秀,楚楚动人,顾 盼生情惹人怜,美丽妩媚纯情专一,富有美 术才能,与陈秋水一见钟情后,便私定终身, 但温馨浪漫的爱情持续很短,由于秋水参加 学运和时局动荡,他不得不逃离大陆,以后 两人天各一方,但王碧云没有放弃寻找秋水 下落,一辈子在等待恋人归来,终生厮守着 那一份纯真的情感,还尽心照顾秋水母亲, 恪守着良知和责任。
宏大的主题音乐时时想起,让观众沉
浸生死不移守候一生的爱情中,触动中反
思当今人们对爱情的理解,呼唤真爱,也
表达了创作者对终身守候的单纯爱情观的
礼赞,对个人在特定时代遭遇不幸的同情。
本片音乐是国际化和民族化结合的 典范,相得益彰的表情达意,符合人 物身份、时代和地域特征。
既有古典音乐,如维瓦尔第的《冬》,也有风靡世界的热 门歌,如美国音乐片《翠堤春晓》主题曲《when we were young》等。 有宝岛的闽南戏、布袋戏、民间小曲、流行曲《望春风》 和《雨夜花》,京剧名段《苏三起解》、佛乐《六字大悲 咒》、藏族歌曲《洗衣歌》、《北京的金山上》等;抗美 援朝歌曲《慰问志愿军小唱》(几次战役打得好,咱们出 现好汉和英雄,好汉英雄真勇敢那,英雄好汉立了功)、 《全世界人民团结紧》(嘿啦啦啦啦嘿啦啦啦,嘿啦啦啦 啦嘿啦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下开红花呀)、数来宝 《战士之家》(大豆腐、小豆腐、干豆腐、水豆腐、油炸 豆腐冻豆腐)、雄壮嘹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 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歌曲《我 们走在大路上》。
《云水谣》影片分析
![《云水谣》影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58f49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7.png)
《云水谣》影片分析第一篇:《云水谣》影片分析《云水谣》1、《云水谣》由上世纪40年代两个台湾年轻人的邂逅开始。
年轻俊朗的青年陈秋水因做家庭教师而来到王家,并与王家千金王碧云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私订终身。
但适逢台湾局势动荡,作为热血青年的陈秋水为躲避迫害从台湾辗转来到大陆,自此两个相爱的恋人被无情的现实分隔两岸,唯有坚守着“等待彼此”的誓言相互思念对方。
与台湾失去联络的陈秋水,为思念母亲徐凤娘与恋人王碧云而将名字改为徐秋云作为军医的他奔赴朝鲜战场,饱经战争与炮火的洗礼。
一边怀着保卫家国的热血豪情,一边默默思念海岸对面的亲人。
此时他结识了单纯可爱的战地护士王金娣,就像他与碧云一样,这个小护士第一眼就爱上了陈秋水,开始了对他执著的追求,并在战争结束后一直追随已援藏的他到了西藏当地的医院。
由于海峡两岸的分隔,又几度寻找王碧云无果,在这种绝望中,王金娣的真情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陈秋水,陈秋水最终与她结婚了。
此时身在台湾的王碧云则以儿媳的身份主动担负起照顾陈秋水母亲的重任,并从此开始了漫长而无望的等待,她发誓要用一生来寻觅爱人的踪迹。
直到68年她终于得知了陈秋水的消息——陈秋水和妻子双双殉难西藏雪山。
近60年过去了,一生未嫁的王碧云已两鬓斑白,但那段纯真美好的爱情仍然深藏在她的心里。
此时她的侄女晓芮却在西藏发现了陈秋水的踪影……云水谣:举头望青云,云遥遥,低头观海潮,水涛涛。
云遥遥,水涛涛,云水难相交。
青云把水瞧,海潮把云招,青云把水迢,海水把云招。
……——《云水谣》2.导演希望传递的意念: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三颗炙热期待的心,四季更替不变的永恒……在一个人们乐衷于对深情、奉献、等待、忠诚等字眼加以质疑和解构的时代,拍一部关于乱伦、背叛、仇恨或者疯狂的电影或许比较容易,但是拍一部让人感动、震撼、唏嘘不已而不是频频笑场的爱情片则有些艰难。
《云水谣》却用一个跨越海峡两岸的六十年情牵一生的动人传奇告诉情感世界日趋脆弱疏离的现代人:一往情深的爱真的存在,而且它应该成为人类栖居尘世最美好的诱因之一。
《云水谣》影片分析
![《云水谣》影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deb378a26925c52cc5bf62.png)
《云水谣》1、《云水谣》由上世纪40年代两个台湾年轻人的邂逅开始。
年轻俊朗的青年陈秋水因做家庭教师而来到王家,并与王家千金王碧云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私订终身。
但适逢台湾局势动荡,作为热血青年的陈秋水为躲避迫害从台湾辗转来到大陆,自此两个相爱的恋人被无情的现实分隔两岸,唯有坚守着“等待彼此”的誓言相互思念对方。
与台湾失去联络的陈秋水,为思念母亲徐凤娘与恋人王碧云而将名字改为徐秋云作为军医的他奔赴朝鲜战场,饱经战争与炮火的洗礼。
一边怀着保卫家国的热血豪情,一边默默思念海岸对面的亲人。
此时他结识了单纯可爱的战地护士王金娣,就像他与碧云一样,这个小护士第一眼就爱上了陈秋水,开始了对他执著的追求,并在战争结束后一直追随已援藏的他到了西藏当地的医院。
由于海峡两岸的分隔,又几度寻找王碧云无果,在这种绝望中,王金娣的真情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陈秋水,陈秋水最终与她结婚了。
此时身在台湾的王碧云则以儿媳的身份主动担负起照顾陈秋水母亲的重任,并从此开始了漫长而无望的等待,她发誓要用一生来寻觅爱人的踪迹。
直到68年她终于得知了陈秋水的消息——陈秋水和妻子双双殉难西藏雪山。
近60年过去了,一生未嫁的王碧云已两鬓斑白,但那段纯真美好的爱情仍然深藏在她的心里。
此时她的侄女晓芮却在西藏发现了陈秋水的踪影……云水谣:举头望青云,云遥遥,低头观海潮,水涛涛。
云遥遥,水涛涛,云水难相交。
青云把水瞧,海潮把云招,青云把水迢,海水把云招。
……——《云水谣》2.导演希望传递的意念: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三颗炙热期待的心,四季更替不变的永恒……在一个人们乐衷于对深情、奉献、等待、忠诚等字眼加以质疑和解构的时代,拍一部关于乱伦、背叛、仇恨或者疯狂的电影或许比较容易,但是拍一部让人感动、震撼、唏嘘不已而不是频频笑场的爱情片则有些艰难。
《云水谣》却用一个跨越海峡两岸的六十年情牵一生的动人传奇告诉情感世界日趋脆弱疏离的现代人:一往情深的爱真的存在,而且它应该成为人类栖居尘世最美好的诱因之一。
案例十八鸟人长镜头剪辑案例
![案例十八鸟人长镜头剪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f6fccf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6.png)
案例十八:《鸟人》长镜头剪辑案例一、案例说明(一)案例类型长镜头剪辑案例。
(二)案例背景蒙太奇理论是在默片时期的20世纪20年代建立起来的一种电影理论,代表了电影理论的一个发展阶段。
随着电影的发展,蒙太奇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镜头的切换容易强制性的改变观众的欣赏角度,也就改变了观众观影的感受。
随着电影创作实践的进程,长镜头逐渐体现出一种与蒙太奇理论完全对立的电影美学观念——在镜头内部的蒙太奇。
安德烈·巴赞是法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和批评家,被誉为“新浪潮运动的精神之父”。
巴赞在他的论文集《电影是什么》(1959)中提出,“总体现实主义”的命题,并以此来概括自己整套的美学观点。
在此理论基础上,巴赞进一步提出“照相本体论”,并引出了“长镜头理论”,——强调镜头的时空连续,同时也允许在镜头内部适当改变实在客体,即在镜头内部进行一定的组织,结果引出了“长镜头理论”。
巴赞及其拥护者们宣称爱森斯坦所代表的传统电影理论——蒙太奇理论已经过时,只有长镜头理论才能代表现代电影观念。
理由有两点:其一,蒙太奇所遵循的“分解法”是破坏电影真实性的总根源。
巴赞认为,蒙太奇式一种认为的创造方法,它依靠分切、组合割裂完整的时空,这就破坏了电影的时空真实和感性真实。
按照蒙太奇原则拍片的导演,在拍一部影片是必然会把一定的时间分割成许多零碎的片段(即镜头),然后再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需要和方式重新组织起来,这样拍出的影片丧失真实性之不可避免的。
为了保持空间的真实,巴赞主张用景深镜头来代替蒙太奇,他认为景深镜头的最大功用在于保持空间的统一性。
其二,蒙太奇融进了导演的主观色彩,敢于了现实生活,带有强制性和思想含义的单一性,它不让观众有更多独立思考、自我感受的机。
生活现象是极为复杂的,蒙太奇吧一个单一的含义和思想强加于任何一个生活现象,都会贬低它所描写的现象,损害生活的真实性,违反了观众的审美心理。
随着技术的创新和设备的更新,在影视作品中出现了更多通过剪辑完成的“长镜头”。
《云水谣》视听语言浅析
![《云水谣》视听语言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912a3a83c4bb4cf7ecd14c.png)
一Leabharlann 重庆4 04 ) 0 0 4
、
镜 头 的 运 用
影片开始就采用 一系列 的特写镜头 :风 雨飘摇 船上 的陈 秋 水泪流满面 、 中缓缓 前行 的车轮 、 在雨 中的王 医生 的无 雨 守 奈 眼神 、 王碧 云手 中紧握 住的纽扣 , 在扣人 心弦 的乐 曲声 中将 人 们面临生离死 别时的心 态以影像 感性呈现 。尤其 是采用 推 镜 头的处理方式 所展示 的在波涛汹 涌的海 面上 的孤 船 ,预 示 了他们的爱情之 舟艰难感 伤的行旅 。影片采 用一个 长镜头 展 示 了上个世纪 四十年代 的台北街头 景象 : 皮鞋 的少年 、 擦 吆喝 的卖报人 、 皮影戏 、 以及 横行 的兵 痞等等 , 隐喻 了台湾 表面 太 平 景象下 的飘摇 动荡的局势 ,为爱 情故 事 的发 生预 设 了政 治 动乱 的时代背景 。影片又 暗示了陈秋水 和汪碧 云 的爱情受 到 门第 束缚 。在拍 摄陈秋水进入 王家的镜头时是 俯拍 的, 将一种 居 高临下 的王家 气势显示 出来 ,继 而王母 与 陈秋水谈 话时 的 优越 语气与腔调 , 特别是王母 问及秋水 家境 时 , 秋水本 能地将 没有 穿袜 子的双脚 往后缩 的细节处理 ,都 巧妙 地预 示了 门第 观念对纯 真爱情的压抑 。 影 片移 动摄影拍摄 了王碧 云的工作室 : 黄的像 片、 发 雕花 的花瓶 、 老式 的时钟 等构成 了古 色古香 的情调 氛围 , 暗喻了王 碧云对 过去的感伤 恋情的 回顾 与眷恋 ,回忆带有 温馨 而感伤 的情调氛 围。影片叙述 上采用现实与历 史时空 的穿 插方式 , 并 巧妙地设 置 了一 个 引领叙 事展开 的角 色 晓芮 一 王碧云 的养 女, 创作者 的意图由晓芮传达给 观众。影片通过 晓芮的不断追 问与寻求 直逼悲剧爱情 历史 的真相 ,显示 了创作 者深人 探究 人类灵魂 中的漂泊 心态 给爱情所带来 的深深伤害 的勇气 。 在 王金娣 与陈秋 水定 情 的那 一刻 ,亲 吻变 得异 常沉 重 , 30度的移动摄影毫无保 留地展现 出两 人的爱 的艰难 , 6 泪水淹 住 他们 的脸 。光线半 明半 暗 , 既是两人新 生活 的开始 , 这 又表 达 了陈秋 水难以忘怀海 峡那一端 的真正 的王碧云 。看 到这样 的场面 , 我们 久久不能平 静 , 主人公 的刻骨铭 心的情感 而流 为 泪, 因内心受到强烈 的震撼 而难忘 。 可惜 的是 , 爱情达到极 致时 , 福戛然 而止 。秋水 和金娣 幸 遭 遇雪崩 , 两人的面部表 情凝 固 , 头对秋 水 的面部特写其 说 镜 是 表现 了他 面对 突如其来 的雪灾 的无奈 ,不 如说是 表达 了他 内心的不甘 。 二、 造型艺术 《 云水谣》 中运用服装 和声画造 型等手法 为阐 释特殊年代 里 的爱情提供了多层面 的表现空间 。 服饰 的安排为 《 云水谣 》 的爱情进 展发挥 了表 意功能 。陈 秋水认识 王金娣 以后 , 虽然 坚守与碧 云的爱情 誓言 , 但是编导 已经 从某些叙事 元素上为他 与王金 娣的结合作 了铺 陈 。在秋 水去 西藏高原之前 , 金娣来 看他并表示 自己的不舍之 情 , 两人 的着装都是传统 的 白衬衣 , 暗示着 两人 的结合 。 片中展现陈秋水 家乡西螺 的画面是 唯美 的 ,涓 涓流淌 的 溪水 、 吱的水车 、 吱 清石 小路 , 秋水 和碧 云在 这里 自由快乐地
《云水谣》开场长镜头解析
![《云水谣》开场长镜头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fa71bbc77da26925c5b044.png)
《
谣》 开场镜头长达 6
钟。
开场长镜头最大限度再现台北特有的景象,简直如行云流水一般 流畅,随着镜头的摇移,顷刻之间,一个时代的背景、风情、韵 味便通过画面让观众一览无余。从画面光线较为黑暗的擦鞋开始, 从平移的运动镜头到上升镜头等一气呵成的把市井的嘈杂声,街 头小商贩,国名党士兵,街上各种卖艺的百姓,老式的汽车,传 统闽南等民间音乐,台湾布袋戏,随后镜头从表演台湾布袋戏的 舞台拉出来,拍悬空的镜头,从屋顶横移,随着屋顶过来,还不 断经过新的屋顶,烟囱,摇下去,一场传统的台湾婚礼展现在我 们眼前。完整地勾勒出40年代台湾的民俗风情。 这些具有标志性的风景作为这部影片的序曲,最大限度的容纳台 湾特有的景象,勾勒台湾的名俗风情。对营造影片的气氛、交代 主题起来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的景象,简短 有力交代了主人公的生活背景。
开场的长镜头对影片的起着重要的定位 作用。它解释了影片的时代背景 , 引导影 片的剧情逐渐展开 , 引导观众的情感同步 投入。这些镜头上天入地、穿堂入室, 它们组接成一个连贯的长镜头。真实完 整地再现了历史时空,渲染出了纪实的 气氛和效果。
若把这些上天入地、穿堂入室的镜头手法 用于建筑。 让建筑有着更真实完整的气氛和效果。
国民党士兵 传统闽南戏 台湾布袋戏
各种生活场景
当地婚嫁
街头小商贩
生活片段
男主人公进入镜头
影片开篇令人叹为 观止的运动长镜 头 , 最大限度地容 纳了当时台湾的特 有景象 , 同时男主 人公慢慢进入镜 头 , 引起观众的关 注和期待影片故事 在这种优雅的节奏 中徐徐展开, 宛如 中国古典的长卷画 面 , 看似质朴 , 却 蕴涵着丰富的内容。
end
舞蹈云水谣节目串词
![舞蹈云水谣节目串词](https://img.taocdn.com/s3/m/afc511b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6.png)
舞蹈云水谣节目串词摘要:一、开场介绍二、舞蹈表演概述三、舞蹈动作解析四、舞蹈意境阐述五、舞蹈背后故事分享六、表演者介绍七、结束语正文:【开场介绍】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舞台,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舞蹈表演——《云水谣》。
这是一部充满诗意与浪漫的舞蹈作品,接下来,请跟随我的脚步,一起走进这个如诗如画的舞蹈世界。
【舞蹈表演概述】《云水谣》是一支具有浓郁中国风的舞蹈作品,它以山水为背景,以古朴的舞蹈动作和服饰为载体,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之美。
舞蹈通过描绘云和水的关系,寓意着世间万物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共处。
【舞蹈动作解析】舞蹈中的动作细腻而富有变化,既有古典舞的柔美,又有民族舞的生动。
舞者们以手势表现云的飘逸,以脚步展现水的波纹,将云水之间的交融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舞蹈还运用了丰富的队形变化,如波浪、漩涡等,象征着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舞蹈意境阐述】《云水谣》的舞蹈意境如诗如画,舞者们以优美的舞姿诠释了云水之间的缠绵情感。
在舞蹈中,云和水相互追逐、相互依赖,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勃勃生机。
舞蹈作品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的享受,更让人沉浸在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中。
【舞蹈背后故事分享】《云水谣》背后的故事源远流长,它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古代的爱情传说。
相传,一位年轻的书生与一位美丽的村姑在云水间相识、相爱,但因命运的捉弄,最终无法相守。
这段悲剧性的爱情故事,激发了许多艺术家创作灵感,也使得《云水谣》成为了舞蹈舞台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表演者介绍】今晚的表演者们都是我国舞蹈界的佼佼者,他们在舞台上用优美的舞姿诠释着《云水谣》的深刻内涵。
以下是他们的简介:(依次介绍表演者)【结束语】感谢各位观众朋友们的欣赏,希望在《云水谣》的优美舞姿中,您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生命力的勃勃生机。
祝愿您在这个美好的夜晚,心情愉悦,收获满满。
影片《云水谣》音乐分析
![影片《云水谣》音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b86f37ee06eff9aef8077b.png)
影片《云水谣》音乐分析电影音乐泛指电影中所用的一切音乐和歌曲,也专指作曲家为影片创作的音乐和歌曲。
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音乐艺术的一种新的体裁。
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在情感的表达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高度概括地表现人类最内在的心理体验及微妙丰富的感情变化。
电影音乐通过情感渲染,使音乐与画面有机结合,形成普通音乐所不具有的张力和震撼力,通过听觉感受在观众的心理感觉上形成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的立体感,因而使银幕形象更丰富、生动、真实,大大加强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成为影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无论是电影创作还是观看、欣赏影片,我们都不应忽视电影音乐情感渲染在电影中的的重要作用。
由尹力导演、刘恒改编的《云水谣》记录了王碧云和陈秋水跨越六十年“云与水”般的爱情历程。
影片在不同的场景都较好地运用了不同民族地域特性和风格的音乐加以映衬,密切配合影视镜头画面并为其服务,不同的音乐形式和风格渲染、衬托及升华了影片的情节和主题。
大量的音、画对应,大胆尝试运用风格迥异的民族音乐、地方戏曲及西方交响音乐,从而构成了该片音乐的多样性,它与影片曲折复杂情节及丰富多彩画面完美融合,围绕影片情节,渲染和升华了爱情悲歌的主题。
在优美的画面中人们能聆听到音乐、在音乐中同样能感受到画面。
特别是在影片结束的高潮时,史诗般的交响音乐更是极大地渲染了爱情悲歌主题。
一、《云水谣》序幕音乐的印象色彩影片《云水谣》开场镜头从陈秋水伫在船头,凝神遥望远方的家乡台湾开始。
—黑白画面中秋水充满深情和痛楚的依依不舍表情,加之波涛汹涌的海浪和小船摇晃着的不稳定感,在小提琴强烈颤音背景的衬托下显得尤为动荡不安,它牵动着、拉紧着人们的神经。
飞驰的车轮和在雨中人们快速行进的脚步、牙科医生在车上焦虑的眼神及手捧恋人衣扣的画面,所有这一切都在视觉与听觉的交错之中飞速闪过。
稍后,画面转到纽约曼哈顿,现代的高楼大厦及无秩序的古董器皿、书籍、现代绘画等杂乱无章的事物搅拌在一起,如同印象的艺术展示。
电影《云水谣》开篇长镜头的数字合成制作
![电影《云水谣》开篇长镜头的数字合成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7bc10f2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f.png)
电影《云水谣》开篇长镜头的数字合成制作
徐欣
【期刊名称】《现代电影技术》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云水谣》开篇6分钟的长镜头是由前期实拍的7个镜头与三维制作的1个镜头通过数字特技合成完成的.这组长镜头把来自于真实环境中不同空间场景与虚拟的景象统一融合为视觉一体化的叙事空间,为影片造就了特殊的时空涵义.本文介绍了对拍摄源素材的要求、数字技术组接长镜头的制作工艺、以及传统电影技术与数字特技的有机结合.
【总页数】5页(P3-7)
【作者】徐欣
【作者单位】中影集团华龙数字电影制作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
【相关文献】
1.战争背景下中西爱情电影的价值观比较——以电影《云水谣》和《英国病人》为例 [J], 陈洁
2.台湾题材国产(大陆)电影的影像叙事研究——从电影《台湾往事》、《云水谣》到《台北飘雪》 [J], 赵志伟
3.数字合成技术在电影后期制作中的应用与研究 [J], 曲丹丹
4.数字合成技术在电影后期制作中的应用与研究 [J], 施宇
5.数字合成技术与传统影像——数字合成技术在电影后期制作中的应用与研究 [J], 才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舞蹈云水谣节目串词
![舞蹈云水谣节目串词](https://img.taocdn.com/s3/m/d1f8cdc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9.png)
舞蹈云水谣节目串词【最新版】目录1.引言2.舞蹈云水谣的背景和意义3.舞蹈云水谣的表演形式和特点4.舞蹈云水谣在我国的影响和贡献5.结论正文【引言】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您的人工智能助手,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部在我国舞蹈界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作品——《舞蹈云水谣》。
这部作品不仅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更在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请跟随我的讲解,一起走进这部充满诗意和浪漫气息的舞蹈作品。
【舞蹈云水谣的背景和意义】《舞蹈云水谣》是一部典型的中国风舞蹈作品,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古人对山水美景的赞美诗篇。
在这部作品中,编舞家巧妙地将舞蹈与绘画、诗歌相结合,以舞蹈为载体,展现了我国传统山水画的美感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表现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舞蹈云水谣向观众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舞蹈云水谣的表演形式和特点】《舞蹈云水谣》的表演形式独特,舞蹈演员们在舞台上以优美的舞姿模拟云、水、山、石等自然景观,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
在表演过程中,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舞蹈技艺,将自然景观的变化和人的情感融入其中,呈现出一幅幅生动、唯美的画面。
作品以其流畅的舞蹈动作、富有创意的编排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观众带来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艺术享受。
【舞蹈云水谣在我国的影响和贡献】《舞蹈云水谣》自创作以来,在我国舞蹈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推动了我国舞蹈艺术的创新和发展,还对传统舞蹈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舞蹈云水谣》的成功也为其他艺术领域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促进了我国文化艺术的繁荣。
【结论】总的来说,《舞蹈云水谣》是一部集艺术价值、思想内涵和创新精神于一身的优秀作品。
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为繁荣我国舞蹈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氛和效果。
若把这些上天入地、穿堂入室的镜头手法 用于建筑的表现上,会让建筑的表现角度
《云水谣》开场长镜头解析
《云水谣》的开场镜头长达 6 分钟。
开场长镜头最大限度再现台北特有的景象,简直如行云流水一般 流畅,随着镜头的摇移,顷刻之间,一个时代的背景、风情、韵 味便通过画面让观众一览无余。从画面光线较为黑暗的擦鞋开始, 从平移的运动镜头到上升镜头等一气呵成的把市井的嘈杂声,街 头小商贩,国名党士兵,街上各种卖艺的百姓,老式的汽车,传 统闽南等民间音乐,台湾布袋戏,随后镜头从表演台湾布袋戏的 舞台拉出来,拍悬空的镜头,从屋顶横移,随着屋顶过来,还不 断经过新的屋顶,烟囱,摇下去,一场传统的台湾婚礼展现在我 们眼前。完整地勾勒出40年代台湾的民俗风情。 这些具有标志性的风景作为这部影片的序曲,最大限度的容纳台 湾特有的景象,勾勒台湾的名俗风情。对营造影片的气氛、交代 主题起来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的景象,简短 有力交代了主人公的生活背景。
更加丰富,表现的景象更加多元化。 让建筑有着更真实完整的气氛和效果。
end
国民党士兵 传统闽南戏 台湾布袋戏
各种生活场景
当地婚嫁
生活片段
街头小商贩
❖男主人公进入镜头
❖ 影片开篇令人叹为 观止的运动长镜 头 , 最大限度地容 纳了当时台湾的特 有景象 , 同时男主 人公慢慢进入镜 头 , 引起观众的关 注和期待影片故事 在这种优雅的节奏 中徐徐展开, 宛如 中国古典的长卷画 面 , 看似质朴 , 却 蕴涵着丰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