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南阳方言,误读仲景一千年

合集下载

我国古代名医——张仲景PPT课件

我国古代名医——张仲景PPT课件

他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 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 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对这种悲痛 的惨景,张仲景目击心伤。“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 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 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论》自序)。当时,在他的宗 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 师。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 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竟尽得其传。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 “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我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引用《历代名医图赞》一诗赞颂张仲景及其《伤寒杂病 论》:
此中所说张仲景,名机,据传当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南阳郡涅阳(今河南 省南阳县)人,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一五O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 九年),活了七十岁左右。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 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 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还精选了三百多方,这些 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 汤、麻杏石甘汤。这些著名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都证实有较高的疗 效,并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后来不少药方都是从它发展变化而来。名 医华佗读了这本书,啧啧赞叹说:“此真活人书也”。
张仲景热爱医药专业,很重视临床实践,时时“平脉辨证”,认真总结自己的临床 经验。相传张仲景五十岁左右,曾在长沙做太守。当时,他还时刻不忘自己的临床 实践,时刻不忘救治人民的疾苦。但他毕竟是个大官,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入 民宅,又不能随便接近普通老百姓。这怎么办呢?他想出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 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群众进来。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之 上,挨个地仔细给群众治病。时间久了,形成惯例。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他的 衙门前就聚集了许多来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为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 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通称“坐堂”,那医生就叫“坐堂医生”。

_伤寒论_栀子豉汤方证论难_李心机

_伤寒论_栀子豉汤方证论难_李心机

李心机,男,54岁,教授汤,是小柴胡汤与小陷胸汤合方;柴朴汤,是小柴胡汤与半夏厚朴汤合方;柴苓汤,是小柴胡汤与四苓散合方等,说明日本医家对仲景合方法则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仲景合方法则的理论,是仲景学说的重要内容,亦是仲景组方原则的一大特色,蕴含着极大的实用意义与价值。

从实践来看,不论是经方或时方,一首行之有效的方剂,均是前人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又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检验,常胜不衰。

中国医学,历史悠久,名方佳剂,层出不穷,如能以合方法则为指导,将这些方剂采用合方形式组创新方,使其发挥更大的效价,可谓是上策。

合方应用,能借鉴前人的经验,是将前贤的已有成果直接用于实践,远比以药物自组方剂要来的更捷简、更速效。

因此,研究合方法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促进仲景组方原则的研究向深化发展,更加丰富仲景学说的内涵。

合方法则的研究,将为临床医学提高防治疑难病的措施,创出可行的方法。

研究合方,将为方剂学的研究开辟新的领域,正是方剂学亟待深入研讨的新课题。

(收稿日期:1997-09-03)《伤寒论》栀子豉汤方证论难李心机(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250014) 关键词:伤寒论;栀子豉汤;虚烦;懊 栀子豉汤,今本仲景书凡6见,首见于本论76条:“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其次还见于77条、78条、221条、228条、375条。

本证的难点是虚烦和懊,许叔微称懊是“仲景论中极有难晓处”之一。

虚烦和懊是一个什么样的症状?病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自成无己以来,注家们一直没有讲清楚。

笔者不揣谫陋,略陈管见,祈请方家指正。

1 虚烦成无己在解释76条时尝云:“发汗、吐下后,邪热乘虚客于胸中,谓之虚烦者,热也,胸中烦热郁闷而不得发散者是也”;“心恶热,热甚则必神昏,是以剧者,反复颠倒而不安,心中懊而愦闷”;又曰:“伤寒虚烦何以明之,虚烦者,心中郁郁而烦也。

南阳土话词典 最全面的南阳方言大全盘点

南阳土话词典 最全面的南阳方言大全盘点

南阳土话词典最全面的南阳方言大全盘点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南阳土话词典最全面的南阳方言大全盘点,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1、苛叉人:特别麻烦人,使人极其受累2、别筋:不协调,不顺手3、这人秦:指某人有心计、诡谲、阴险4、光身汉:单身5、没一巴鹰:丢三落四或来无影去无踪6、磨兑:磨磨唧唧7、磨事人:指小孩子在大人面前撒娇8、不咋着:不太好9、二古筋:不聪明、说话做事常出错10、二异子:不公不母、不男不女11、驴屎蛋:外面光里面脏12、饿死鬼:贪吃的人13、木腔:说低俗话,做下流事14、松松(xiongxiaong)的:很容易15、贱伙:不该献媚去做,偏去做16、可pia:事没办成或效益低17、翅楞:炫耀、显摆自己18、秃噜个嘴:爱吃别人的19、木矗个脸:毫无表情20、鸡皮冻儿:薄薄一层冰21、四不距离:前无村后无店,离住户远22、拍话:聊天23、去球吧:不赞成这种说法或做法24、叨里美:说得好听,有趣味25、一身杂旋:指一个人毛病多26、木耳性:不长记性27、格意:讨厌28、不虑后:不为以后过日子考虑,不勤俭持家、过于浪费、挥霍29、蚂几廖:知了30、吃:吃奶。

妈儿两字要快速连读31、各意球货:对某人或事物讨厌,这里专指讨厌的人32、尻总人:背地里整人、坑人33、日掘人:从侧面讽刺、挖苦、批评XX精品范文大全34、娟挤:聪明、灵动、投机35、信球儿八插:傻瓜、不聪明36、骡子球:指某人不会给别人办好事37、二目需:脸皮子厚38、肉里刺:指某人不开朗还有倔脾气39、球皮烂杆子:穷酸泼皮40、相不中:没看上41、英记:惦记42、去球吧:算了吧43、枝棱:打扮漂亮或长相俊美44、鞋货:大声喊45、科牌科牌:商量商量46、屎急:慌张47、踮奔:步行48、蛙开跑:快跑49、戳祸:惹祸50、圣人蛋:某个另类人行为举止与众不同51、麻搭:麻烦52、祛火吧:结束53、稀屎溜:胆小鬼54、搁哪:在哪儿或放哪儿55、白说:别说56、瞎喷:说大话,说不实际的话57、红事:结婚事58、白事:丧事59、末喝都:末了、最后60、达那个蛋:骂人话61、各酒眼:闭上眼62、麻披子:不明事理胡搅蛮缠63、花虎六稍:色彩斑驳64、出绿绿:在地面上快速地来回跑65、糊涂蛋:心底不清66、吞钱兽:侵吞公私财物67暮囊:不爱说话,不爱交际,没本事68、猴跳:有心眼又精明能干69、烧里:爱出风头、显摆、炫耀自己70、烹了:大事不好71、蹬了:关系分裂72、膘人:欺骗人73、爱宾:摆架子,不与人言笑,爱一本正经74、见天:每天75、早起起:早上76、一目楞:从入睡到自己醒来77、多晚?:啥时候78、扁食:饺子79、后依儿:后天80、黑了:晚上81、斯气:变质、有异味82、摆治人:捉弄人83、摆治病:治病84、那货:那个人85、整一架:打架86、格着恁恼:用不着生气87、扭球别棒:某人说话做事不随和不顺从88、喝汤:吃晚饭89、乘开:意为“等一刻”,等一会儿90、溅摆:—轻狂91、烧毛:—走路、办事毛糙不稳当92、尖俏:刻薄、爱挑剔93、赖孙:—不是好人94、胡叉:糊涂不讲理95、摘删:应给不给或剔除出去96、泽楞:故意炫耀97、喝汤:吃晚饭98、重茬:一块地连续二年种一个品种99、烂茬:一个品种在一块地连种三年100、瞎火:不成功101、别招:别动,别摸102、着不着:知道103、眼气:眼馋、羡慕104、细发:仔细105、圪蹴:蹲106、胳对点:住房、用具勉强可用107、闷呆欣:不聪明108、鼓捣:做某种事情109、摆个卖不着架子:—傲气、不在乎110、嘴拖落着地:—形容爱吃别人的东西111、疙瘩暴云:云彩浓重112、风发(féngfa):感冒113、埋迹:肮脏;糟蹋,恶心114、样美儿:正好115、拿捏人:不随便、不顺手、不自在116、毒气:厉害,牛117、尖(jián):抠门、吝啬118、忘记王二哥贵姓:狂妄之意119、日冒:不严谨,粗心120、当蛮儿着:故意121、去伙:完了122、砸了:事情没成123、挺那儿:躺下124、麻搭:麻烦125、黑不溜鳅:特别的黑126、强强(jiàngjiàng)巴巴:勉强;127、腰粗:喻家庭财产丰厚128、瓷实(cishi):结实、殷实129、老是:常常、总是130、黑了(黑老):晚上131、腿儿粗:喻有坚实的靠山132、不徐顾:没看见或者没留意133、末了儿:最后134、叫唤:喊叫、吵闹135、抬杠:争辩136、打渣子:开玩笑137、焦毛:滑稽。

解密中医经方“方同名异”之谜!

解密中医经方“方同名异”之谜!

解密中医经方“方同名异”之谜!如果对《伤寒论》条文不理解,不妨参考《辅行诀》对比学习,收获更大……《辅行诀》二旦四神汤与《伤寒杂病论》有关方相比较,二者诸多方药味相同(个别方稍有加减),证治相似,但奇怪的是方名多有不同,成为人心中谜惑。

《辅行诀》现存方52首:大小泻肝补肝汤4首;大小泻心补心汤8首;大小泻脾补脾汤4首;大小泻肺补肺汤4首;大小泻肾补肾汤4首;补泻五脏方10首;二旦方 (大小阳旦、大小阴旦、正旦汤 )5首;四神方 (大小青龙、大小白虎、大小朱鸟、大小玄武汤)8首;开五窍救卒中恶方5首。

如果将以上诸方与仲景方相比较,可以发现以下三个特点:01方中药味、症状、服法同而方名不同如《辅行诀》中小阳旦汤、小青龙汤、小朱鸟汤分别同《伤寒论》的桂枝汤、麻黄汤、黄连阿胶汤。

以小阳旦汤与桂枝汤为例来探讨其异同:《辅行诀》小阳旦汤方证:小阳旦汤,治天行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呜干呕者方。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甘草炙二两,大枣十二枚,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服已,即啜热粥饭一器,以助药力。

稍令汗出,不可大汗流漓,汗出则病不除也,取瘥止。

若不汗出可随服之。

日三服。

若加饴一升,为正阳旦汤。

《伤寒杂病论》桂枝汤方证: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呜乾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 (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 (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 (擘 )上五味,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嗓热稀粥一升馀,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蒙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

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亲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中国古代传说故事精选5篇

中国古代传说故事精选5篇

中国古代传说故事精选5篇民间藏着最多的故事,有人在的地方总会有不同的故事。

所以有人在的民间,总会盛传着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传说故事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古代传说故事精选(一)神井周继发哪里会晓得,唐大财卖的这十口井,其实都是废井,他提前就做了手脚,把含盐高的卤水悄悄注入到井里,待周继发来验货时,又制造出盐场工人忙得热火朝天的场面,周继发自然上了套。

唐大财怕周继发发现上当后,带人找他生事,所以卖井后,吩咐好家丁,就出去游山玩水了。

一月后,唐大财玩够了,回来了。

不料,管家急匆匆上来禀报:周继发买下废井后,按照北方人做事严谨的习惯,首先在盐井周围修筑起高高的围墙,外面闲杂人等不得进入,然后才开工取卤。

按唐大财在盐井做的手脚,卤水最多只能开采五天,可奇怪的是,周继发的十口井,不但没停工,反而出盐量越来越多!打探的人去过多次,亲眼所见白花花的盐巴,不断从盐场运出。

唐大财感到好蹊跷,管家忽然想起什么了,又说:“老爷,前天上午,周继发来找过你。

他见你不在,就走了。

不过看他脸色,不像来生事的。

”唐大财紧张的思绪稍微松缓了,一挥手:“不管他,下去吧。

”接下来,唐大财心里不平静了,究竟需不需要去牛市坝走一趟呢?心里很纠结。

最后,还是决定以静制动。

第二天,唐大财在下湾的几口井,也发现没卤水了。

唐大财得知这不幸的消息,反而有些高兴,这正好可以用来搪塞周继发,这地下深井里的事情,谁也难以预料,今天开采着,说不定明天就没卤了。

这天中午,周继发又来了。

唐大财起身到客厅迎客:“哎呀,周老板,什么风把你给吹到寒舍来了?”“是这样,你卖给我的井,现在产盐不错,我来就是特意感谢你的,感谢你唐老爷看得起我这个外地人,给了我一个发财的机会!”周继发说着,摸出一叠银票,“这点儿小意思,请唐老爷务必收下,以后我们还得继续合作呢。

”这周老板演的是哪一出呢?不过,看在钱的分儿上,唐大财也不管那么多了,口里客气一番,心里却毫不留情地收下了。

冬至中医故事

冬至中医故事

冬至中医故事
东汉末年,张仲景,一位闻名遐迩的名医,退休后回到故里南阳。

那年冬天异常寒冷,张仲景看到不少百姓因严寒而冻伤,特别是许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这一幕深深触动了他的心。

张仲景考虑到冬至是一年中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时候,人们的身体最易受到寒冷的侵袭,因此,他决定在这个日子制作一种特殊的食物,以助大众温暖身体,防治冻伤。

他在南阳东关搭起一个简易的棚子,亲手熬制起了驱寒药汤。

他将羊肉、辛温的药材和一些调味料煮在一起,然后取出来包在面皮里,形似人的耳朵,再次放入汤中煮熟。

这种形似耳朵的面食,后来被人们称为“焦耳”或“饺子”。

这个做法很快就在当地流传开来,冬至那天,张仲景免费向百姓提供这种特制的驱寒焦耳汤。

喝了汤吃了饺子的人们,感到全身暖洋洋的,连带着冻伤的耳朵也渐渐好转。

张仲景的这一善举,不仅治愈了百姓的身体,更温暖了他们的心,他的名声因此在南阳传为美谈。

自那以后,每到冬至,南阳的人们便会包饺子吃,以此来纪念张仲景。

这个习俗逐渐在北方地区广泛传播,并成为冬至最重要的传统之一。

南阳二十二个传说

南阳二十二个传说

南阳二十二个传说一、伏牛山的来历秦朝的时候,我国人多地少,有的地方只好在石板上堆土种庄稼,收获的粮食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许多穷人经常忍饥挨饿。

而官府不是抓丁,就是搜刮钱粮,百姓没有活路,到处都是造反的人。

朝中一个奸臣想出了一个歪主意上朝奏道:“皇上,世上人多容易生是非,不如多杀些刁民。

人少了,粮食就够吃了,百姓就不造反了。

”秦始皇听了,觉得有理,就派人铸了头万斤铁牛,让官兵们把铁牛拉到百姓家,并规定:铁牛推到谁家,限三天推到别家去,推不走就杀掉全家!这万斤铁牛成了吃人兽,推到哪那儿,哪儿的老百姓就哭声一片。

有一天,万斤铁牛推到了河南省一寡妇家门口。

寡妇抱个没满月的娃娃,望着那头吃人兽,眼看到了三天期限,只好哭天抹泪。

正哭哩,感觉有人拍了她一下:“别哭了,我给你指条活路吧。

”寡妇抬头一看,是个白胡子老头儿,赶忙跪地下磕起头来。

白胡子老头儿亮出一样东西,亮晶晶的像根绣花针。

他对着绣花针吹了口气,说声:“变!”眨眼间,绣花针变成了一根鞭子。

老头儿说:“这叫赶山鞭,是件宝物。

到了今天晚上三更天,你拿着它,对着铁牛打三下,保你母子平安。

”说完,金光一闪,老头儿不见了。

到了夜里三更,寡妇悄悄地起来,拿起赶山鞭,对着铁牛身上就打。

咦,万斤铁牛真地晃起来了!寡妇又喜又惊,把眼一闭,啪!啪!又是两下,铁牛先是一阵抖动,接着一摇三晃,越走越快。

由于用劲太大,赶山鞭都戳到牛屁股里了!铁牛走着晃着,赶山鞭左右甩着,一直等到赶山鞭甩掉了,铁牛才慢慢停着不动了。

第二天,官兵们发现铁牛不见了,就来逼着问寡妇。

寡妇把白胡子老头儿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

官兵们一听有宝贝,赶紧去追。

找着了赶山鞭,又赶紧献给秦始皇。

秦始皇得着赶山鞭,急忙去赶万斤铁牛,谁知道无论怎么挥鞭,铁牛只是纹丝不动。

看到这种情况,秦始皇心里不禁有些发毛,心想:“这也许是上天在警示我?”从此以后,秦始皇再也不敢用万斤铁牛坑杀老百姓了。

他拿着赶山鞭,把陆地上许多大山赶进了大海,填海造田,也算干了件好事。

民间中医校电子版序

民间中医校电子版序

民间中医校电子版序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

继承和发扬中医,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医的许多典籍,目前仍然藏在深闺。

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历史,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为了充分利用现代电子科技发扬祖国传统医学、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我们民间中医网的网友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启动了“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的编制工作。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自问世以来,流传近两千年,已成中华民族不朽之传世经典。

鉴于很多初学者在学习《伤寒论》时,感到无处下手,我们在此将郝万山教授讲解的伤寒论录音整理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此次章节的文字录入工作,分别由下列网友负责:郝万山讲伤寒论_01 lizlopez 郝万山讲伤寒论_02 lizlopez 郝万山讲伤寒论_03 lizlopez 郝万山讲伤寒论_04 hillman郝万山讲伤寒论_06 小刘郝万山讲伤寒论_07 小刘郝万山讲伤寒论_08 六味地黄丸郝万山讲伤寒论_09 六味地黄丸郝万山讲伤寒论_10 六味地黄丸郝万山讲伤寒论_11 hillman郝万山讲伤寒论_12 hillman郝万山讲伤寒论_13 hillman郝万山讲伤寒论_14 hillman郝万山讲伤寒论_15 hillman郝万山讲伤寒论_16 hillman郝万山讲伤寒论_17 hillman郝万山讲伤寒论_18 hillman郝万山讲伤寒论_20 白茅郝万山讲伤寒论_21 yy7200 郝万山讲伤寒论_22 lizlopez 郝万山讲伤寒论_23 瑞草郝万山讲伤寒论_24 wncq313郝万山讲伤寒论_25 江湖人称花满楼郝万山讲伤寒论_26 江湖人称花满楼郝万山讲伤寒论_27 江湖人称花满楼郝万山讲伤寒论_28 蘭心素問郝万山讲伤寒论_29 蘭心素問郝万山讲伤寒论_30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31 wncq313使郝万山讲伤寒论_33 zhangjuan郝万山讲伤寒论_34 朝露郝万山讲伤寒论_35 still郝万山讲伤寒论_36 lizlopez郝万山讲伤寒论_37 hillman郝万山讲伤寒论_38 hillman郝万山讲伤寒论_39 hillman郝万山讲伤寒论_40 hillman郝万山讲伤寒论_41 hillman郝万山讲伤寒论_42 hillman郝万山讲伤寒论_43 hillman郝万山讲伤寒论_44 hillman郝万山讲伤寒论_45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47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48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49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50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51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52 悲心郝万山讲伤寒论_53 hillman 郝万山讲伤寒论_54 nickle 郝万山讲伤寒论_55 bngd100 郝万山讲伤寒论_56 bngd100 郝万山讲伤寒论_57 arde郝万山讲伤寒论_58 白茅郝万山讲伤寒论_59 白茅郝万山讲伤寒论_60 lizlopez郝万山讲伤寒论_61 xdragonet 郝万山讲伤寒论_62 xdragonet 郝万山讲伤寒论_63 xdragonet 郝万山讲伤寒论_64 xdragonet 郝万山讲伤寒论_65 xdragonet 郝万山讲伤寒论_66 bluerain郝万山讲伤寒论_67 yinxing3m郝万山讲伤寒论_68 yinxing3m郝万山讲伤寒论_69 快乐天使郝万山讲伤寒论_70 hillman此次的校对工作,分别由下列网友负责:××在此,我们感谢以上网友的无私奉献。

“项背强几几”,怎么读?怎么解?

“项背强几几”,怎么读?怎么解?

“项背强⼏⼏”,怎么读?怎么解?今⽇读⼀篇⽂章,鄄城县同源中医诊所的姜信乾写的《双声叠韵在《伤寒论》中的意蕴》(《健康报》 2014/1/22),对“强⼏⼏”的读法、释义进⾏了探讨。

31条:太阳病,项背⼏⼏,⽆汗恶风。

14条:太阳病,项背强⼏⼏,反汗出恶风者。

《⾦匮要略·痉湿暍病》:太阳病,其证备,⾝体强,⼏⼏然。

历代诸多名家都对此进⾏解释,智者见智,莫衷⼀是:成⽆⼰读“殊殊”,程应旄认为“⼏⼏”是“兀兀”之误,刘渡⾈将其读为“紧紧”,贾延利认为“⼏⼏”为“沉沉”之误。

更有当代医史⽂献⼤家钱超尘先⽣,专门为“⼏⼏”做了⼤量的⽂献考证,写了⼀篇篇幅很⼤的⽂章,⾄于结论,我也记不清了。

但看到今天的⽂章,我突然想起来《中国中医药报》曾经刊登过⼀篇⽂章,江苏省中医院商洪涛写的,⽂章说:记得笔者2004年在南京中医药⼤学读博⼠研究⽣期间⼀次朋友聚谈时,其中有⼀位已经毕业的王长松博⼠,乃国医⼤师周仲瑛先⽣⾼⾜。

王长松祖籍河南,在谈及《伤寒论》时笔者问:“王兄乃仲景同乡,读《伤寒论》定有别样的感觉,是否能发现其中有乡⾳啊?”王长松回答说:“河南⼈读《伤寒论》确有不同感受,例如‘强⼏⼏’多数注家包括教材均读作‘jiang shu shu’,其实这就是我们河南地地道道的⼀句⽅⾔,就是现在还常⽤,但是要读作‘qiang ji ji’,⽽且重⾳是在‘强’字上⾯。

”听王长松⼀席话,笔者⼼头豁然开朗,因为笔者的⽼家是在靠近鲁南地区的赣榆县,赣榆⽅⾔是河南⽅⾔的分⽀,⾮常接近,赣榆⽅⾔中虽少有“强⼏⼏”的说法,但“酸⼏⼏”、“酸⼉巴⼏”、“苦⼏⼏”的说法却是经常听到,这⾥的“⼏⼏”均读作“jiji”。

张仲景⽣于河南,长于河南,河南话⼜是东汉的官话基础,也就是相当于现代的北京话,《伤寒论》中出现河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其读⾳⾃然应该尊重⽅⾔的实际读⾳,可以想象当年张仲景⾃⼰读《伤寒论》时⽤的⼀定是河南话。

《中国中医药报》6⽉1⽇刊登了刘世恩的《不懂南阳⽅⾔,误读仲景千年》,也谈到强⼏⼏的读法。

《金匮要略》中浆水源流及其制法考述

《金匮要略》中浆水源流及其制法考述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21年4月第36卷第4期CJTCMP,April 2021,Vol.36, No.4•2257 ••研究报告•《金匮要略》中浆水源流及其制法考述赵俊峰,张琦(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成都610072)摘要:《金匮要略》中多处有以浆水煎服药物的记载酸粥是一种晋陕蒙交界地区民间传统主食,其主要制作原材料小米及中间产物酸米汤的外观及口感、制法均与中医古籍中浆水〖己载高度契合文章试从以上角度出发,对传统浆水制法正统性及“酸米汤即浆水”可能性作出简要探讨阐述,关键词:金匮要略;中医药;浆水;酸米汤;酸粥基金资助:国家ft然科学基金项目(1603530 )Study 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manufacturing m e t h o d of seriflux in Jingui YaolueZHAO Jun-feng,ZHANG Qi(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C h e n g d u University of T C M.C h e n g d u610072, China)Abstarctl In Jingui Y aolue,there are m a n y records of decocting and taking medicine in seriflux.Sour porridge is a traditional folk staple food in the border area of Shanxi,Shaanxi and Inner Mongolia,which main raw material is millet and theintermediate product-millet soup,both a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appearance,taste,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record ofseriflux in anci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books.F r o m the above point of view,this article tries to m a k e a brief discussion onthe legitimacy of th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riflux and the possibility of'sour millet soup i s seriflux'.K e y W〇r d S!Jingui Y a olu 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riflux;Sour millet soup:Sour poiridgeFunding: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 o.81603530)《金匮要略》全书凡25篇,记录方剂262首,其中煎剂溶媒更是灵活多变.除水类溶媒外.尚有多种特殊溶媒.包括蜜、酒、苦酒、大灰粥汁、童便等nl.浆水作为特殊溶媒之一,在书中多处有以之煎服药物的记载,取其酸甘化阴、调胃和中、清热解毒等功效。

南阳方言与扁食文化

南阳方言与扁食文化

南阳方言与扁食文化在外读书,总能偶尔听到几句家乡的方言,曾经认为在普通话横行的年代,讲几句家乡方言仿佛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挺丢人的,但现在想想我们南阳话不仅不土,甚至很雅。

我们说“成开”其实就是书面语的“顷刻”;我们说“ra”是“人家”古语的合音,我们口语中的“些许儿”如今仍是文雅的书面语。

我们南阳是什么地方?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是光武帝刘秀发迹的地方,是张仲景和张衡的故乡!想想也是,家乡的方言世代相传,其丰富的内涵、既生动形象又极具表现力,讲起来十分过瘾。

中原官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它分布于河南、陕西关中、山东南部为中心,覆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共390个县市,根据1987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一共分为郑曹、蔡鲁、洛徐、信蚌、汾河、关中、秦陇、陇中、南疆等九片。

中原官话的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古全浊声母字今读阳平是中原官话区的主要特点。

中原官话和冀鲁官话、胶辽官话的主要区别是古入声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

中原官话的使用人口仅次于西南官话。

苏州市吴江县菀坪镇、宣城市以东部分乡村、皖南广德县、浙江长兴县、天津市区属中原官话方言岛。

中原官话以河南、陕西关中、山东南部为中心,覆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共390个县市,《中原官话分区(稿)》最新的分法分为分为兖菏片、徐淮片、郑开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商阜片、信蚌片、汾河片、关中片、秦陇片、陇中片、南疆片等十三片。

史料记载,北宋时的河南话即为官方普通话,经过几千年的融合发展与今日河南方言大同小异。

南阳话,属河南方言,是中原官话的一个分支,属于南鲁片。

作为秦汉之际经济文化要地,许多古音古字古词得以保留于民间至今。

南阳方言中既有浓郁的中原韵味,又有鲜活的儒学风采,其生活用语、歇后语幽默风趣,表情达意准确生动。

除了河北,南阳方言只要少一些“去声”,把声母j q x发音标准,其实离普通话最为接近。

古文医德故事

古文医德故事

2006-11-142.良医救人【原文】范公讳彬①,家世业医,事陈英王为判太医令②。

常揭家资以蓄良药,积米谷。

人有孤等疾病者寓之于家,以给毡粥③救疗……活千余人,名重当世。

后有人扣门急请曰:“家有妇人卒暴血崩如注④,面色稍青。

”公闻之,遽往;出门而王使人至,曰:“宫中贵人⑥,有发寒热者,召公看之。

”曰:、“此病不急,今人家命存顷刻,我且教彼,不久便来。

”中使⑦怒曰:“人臣之礼安得如此!君⑧欲救他命,不教尔命耳阶”公曰:“我固有罪,亦无奈何!人若不救,死在顷刻,无所望也!小臣⑨之命,望在主上⑩,幸得免死,余罪甘当。

”遂去救治,其人果活。

少顷,来见王。

王责之,免冠○11谢罪,敷析真心○12。

王喜曰:“汝真良医,既有善艺,又有仁心。

以恤我赤子○13,诚副余望○14也!”(选自明·黎澄《南翁梦录》)【注释】①范公讳彬:即范彬。

公,对男子的尊称。

讳,古时对尊长不直称其名,故曰讳。

②太医令:医官职称。

掌管医药的行政长官。

事,侍奉。

③毡粥:稠粥。

④如注:好象流水。

⑤速往:急忙前去。

⑥贵人:妃嫔的称号,皇后之下即称贵人。

⑦中使:皇宫之中受役使的人,指宦官。

⑧君:对人的尊称。

⑨小臣:封建官吏和百姓对君主的谦卑自称。

⑩主上:主,指一国,或一家之主。

上,指皇上。

此指陈英王。

○11免冠:脱帽。

古人去冠表示谢罪。

○12敷析真心:解释心里的真实想法。

○13恤我赤子:怜悯我的黎民百姓。

○14诚副余望也:正符合我的希望啊。

6.徐灵胎恫瘝在抱【原文】徐灵胎①云:乌镇莫秀东患奇病,痛始于背,达于胸胁,昼则饮食如常,暮乃痛发,呼号切夜,邻里惨闻。

医治五年,家资荡尽。

秀东欲自缢②。

其母曰:“汝有子女之累,尚须冀③念。

我如我死,免闻哀号之声。

”欲赴水,其戚怜之,引来就医。

余曰:“此病瘀血留带经络也。

”……因留于家,用针灸熨榻④煎丸之法,无所不备,其痛渐轻亦渐短,一月而愈。

其人感谢不置⑸。

余曰:“我方欲谢子耳!凡病深者,须尽我之技,而后奏功。

对话南阳方言,真正的南阳话你会说吗?

对话南阳方言,真正的南阳话你会说吗?

对话南阳方言,真正的南阳话你会说吗?展开全文在南阳,有一种闪电叫扯闪,有一种聊天叫拍话,有一种惦念叫膺记,有一种慌张叫舍急,有一种冒失叫烧毛,有一种笨蛋叫板货三,有一种傻瓜叫信球,有一种舒服叫美气,有一种漂亮叫支楞,有一种否定叫不沾闲,有一种干什么叫抓里,有一种说话叫蟹火,有一种骗人叫表人,有一种再见叫改一儿见。

有一种算了吧叫去求吧。

有一种扯淡叫做打渣子哩。

有一种土块叫可拉蛋儿。

有一种瓦片叫瓦船儿。

有一种蹲的动作叫革就那儿。

有一种乐器叫米尔儿(春天用杨树或柳树枝的皮做的,可以吹响)方言解释:瓦(动词,跑,如瓦吧,就是跑吧,瓦了,就是跑了。

这个字做名词是,还是砖瓦的瓦)瓦开跑(形容跑快)长虫皮布袋(编织袋)黑屑儿(晚上)板儿起(白天)岔板事儿(糗事)土骨堆(土丘)箩头(竹筐)死疙瘩(绳打的死结)老黑儿猫子(小时候吓唬小孩子的妖怪)厥人(骂人)彪人(骗人)框人(骗人)害货(坏人)埋挤人(贬低别人)搁意人(恶心人)布罗盖儿(膝盖)胳牢枝儿(腋窝)燕儿黑(昨天晚上)明儿班儿起(明天早上)今儿清早起(今天早上)后意儿(后天)年是个(去年)钱儿里(前天)旧罐儿货(骂人的话)驴球日(骂人的话)二火山(骂人的话)流光蛋(骂人的话)兴叉精(过分的傲气)嘟噜(啰嗦)喀拉蛋儿(土疙瘩)炕鸡娃儿(孵鸡蛋)嘛义俏儿(喜鹊)小虫(麻雀)长虫(蛇)咯意球(不爽的意思)灶火(厨房)当门儿哩(故意哩)难烦(喜欢)肚母济儿(肚脐眼)水不济儿(像水枪一样的手工制作的玩具)楞叉(过分的傲气)兴叉(过分的高兴)日头(太阳)琉璃疙瘩儿(小孩子玩的玻璃弹子)抓里(干啥)哪孩儿(哪里)某里(没有)奏啥(干啥)不占闲(不行)滚烫嘴儿(说话快的人)圣人蛋(装B的人)火晒(形容人比较混里开)磨人(形容小孩一个劲的让大人烦躁)白(不要)嫩(那么)弄啥里(干啥)扯糊搔(事稠的人)阵仙儿(形容少,这么点的意思)低昂(上面)嗲(下面)柳(里面)毛毛转(陀螺)克赛牌(小画片)Bia (折纸的一种小孩赌博的一种东西)胳就(蹲)涝车儿(拉的平板儿车)洋茄子(套套)瘪可叉子(骂女孩的话)鑫球(说人不聪明)二球(脑子不够使)二挤(脑子不够使)地蹦(走路)出须人(贬低别人)枯楚(褶皱)门搁劳里(门后)木呢(语气词)日他day (语气词)恶里很(牛叉)日架地儿(太阳地)月架地儿(月亮照的地)偶(牛)豁(兔子)楚川(蚯蚓)部戈(鸽子)排场(美讲究)木你当里(你以为呢)球皮(耍赖)歪日(语气词)后帮(下午)墙帮(上午)美气(心里舒服)舞扎(撕抓)光肚儿(裸,体)格也(小孩打架)找(知道)阁僚(让人不觉得不舒服如歪三阁僚四)门咋(语气词)Ra (人家别人)得劲(美滋滋)堂屋(客厅)解手(大小便)清是(语气词放在句首加强语气)够不着(摸不到)该这(在这如某某不该这)睡不着(失眠)晓货(叫喊)空壳喽(空空的)木印扇儿(空空的)去火(1 算了。

郝万山教授讲解伤寒论(好)

郝万山教授讲解伤寒论(好)

郝万山教授讲解伤寒论第一讲:伤寒杂病论地作者1伤寒杂病论地作者同学们好,我们上课。

这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组织的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示范教学推荐我来讲授《伤寒论》。

虽然说我学习,研究,讲授《伤寒论》有30多年的历史。

但是面对录音,录象这样一个现场。

我还是感到心里有压力。

前天中午和几位朋友在一起吃饭。

其中有一位朋友是电影导演。

而且还是一个很有名的电影导演。

他拍了许多电影。

然后我们就说他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

可是他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我就问他,为什么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呢。

他说,我拍每一部电影。

都要精心地选择剧本。

精心的选择演员,精心地编导。

认真地拍摄,认真地剪辑。

认真的配音。

那么当电影完成以后,我重新再看。

再放映地时候,发现每一部电影都留下了许多许多地遗憾。

所以他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那么由此我就联想到,我们写书,我们讲课。

我们在写书的过程中,对于每一部书,我们都是精心地构思。

细心地写作,认真地校对。

最后书出版了,再拿回来一看。

哎呀,这个地方为什么这么写,这个地方文字还应当再精炼。

所以每一部著作都是一个遗憾地创作。

我们讲课也是这样。

我们常常精心地备课。

上课地时候认真地讲授。

和同学之间进行心灵地交流。

进行学术地沟通。

我上课地时候,有同学录音。

也有少数地同学录象。

下课以后,我听听他们地录音。

我看看他们地录象,我说,唉呀。

这个地方我怎么居然发生了口误。

哎呀,我这个地方我还可以再增加一些鉴别比较地地方。

那么这个地方呢,我还应当再更深一步地分析。

每一节课也都留下了遗憾。

所以我常常说,我们上课恐怕每一节课都是一种遗憾地讲演。

所以现在面对录音,录象。

我们在进行《伤寒论》地教学时,当然会有压力。

更何况我们全国范围内研究《伤寒论》的。

在《伤寒论》的教学和研究以及临床上有精深造诣的。

可以说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因此,我在这里讲课。

如果说就是随随便便的一堂课,讲过去就讲过去了。

张仲景的经典故事

张仲景的经典故事

张仲景的经典故事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南阳张仲景是东汉时候的一位名医。

他不仅治学态度严谨,而且医德高尚,一生为民医病,深受老百姓爱戴,人们尊称他为医圣,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医圣张仲景的故事。

(一)襄阳访医张仲景年轻的时候,在医学上就有了名望。

但他仍勤奋好学,四处查访名医,登门求教。

这一年,张仲景的弟弟,要出外做生意,临行时说:“哥哥,我这次要出远门,你给我看看,日后有没有大症候!”哥哥给弟弟抚了抚脉,说:“明年只怕你要长个搭背疮!”弟弟惊讶道:“哎呀!常听你说,疮怕有名,病怕无名,长个塔背疮,我眼看不见,手摸不着,怎么治呀?”张仲景说:“不要怕!我给你开个药单,到时候,服了这付药,把疮挪到屁股的软肉上好了。

日后谁识得搭背疮,就叫谁医治。

谁治好了,要给我来个信。

”弟弟放心地走了。

张仲景的弟弟到湖北做了一年生意。

第二年在襄阳,一天突然觉得脊背上疼痛,忙照哥哥开的药单取付药吃了。

不几日,疮真的从屁股上发了。

他求遍襄阳的郎中,这个说是疖子,那个说是毒疮,都不识得,后来,同济药堂有个名医“王神仙”,他看后笑了笑,说:“这原是个搭背疮嘛!是谁把它挪到屁股上啦?”回答:“是我哥哥挪的”。

王神仙说:“他既然能挪,一定能治啦!”张仲景的弟弟说:“他远在南阳,远水不解近渴。

还望先生劳神治治吧!”王神仙当下开了药方。

张仲景的弟弟吃了药,又贴了几张膏药,不多久,疮就好了,他随即给哥哥写了封信。

张仲景接到书信,十分高兴,立即准备盘费,打点好行装,步行奔襄阳而来。

这天一清早,襄阳同济药堂的大门前,站着一位身背行李、手拿雨伞的年轻后生,他向管家的央求说:“我从河南来,生活没有着落,请贵店收留我当伙计吧!”王神仙闻声从药店走出来。

他见后生年轻利落,就说:“好吧!我这里缺人,就收你当个炮制药材的伙计吧!”这个后生,就是张仲景。

豫西南方言研究三十年

豫西南方言研究三十年

豫西南方言研究三十年张辉【摘要】南阳市地处豫西南,文章的豫西南方言指除桐柏方言以外的南阳方言.1982-2012三十年间豫西南方言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方言著作4部、研究论文50余篇,成果不菲.前二十年的研究,涉及南阳市辖区内方言的内部分区、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内容,研究主要聚焦在普—方的对比上和服务于推广普通话的层面上.后10年的代表成果是30篇论文,研究呈现新趋势,既注重内部差异的探求,也注重多角度比较.【期刊名称】《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13)004【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豫西南方言;三十年;述评【作者】张辉【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商丘476000;上海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7一、题解(一)豫西南方言河南省西南部的南阳市辖西峡、淅川、内乡、南召、方城、镇平、新野、唐河、社旗、桐柏等10县和卧龙、宛城2区及邓州市共13个县区市。

现有的研究成果中,习惯于把南阳市辖区内所使用的方言笼统称为南阳方言,而又极少给南阳方言有具体的范围、定位,只有卢甲文、胡曜汀、贾文和丁全给南阳方言有具体的定义。

鉴于桐柏县的地理位置、方言的独特性及其与南阳其他县、区方言的差异,加上其研究成果也极少,本文根据贺巍《河南省西南部方言的语音异同》(1985),把除桐柏县之外南阳其他12个县或区、市人们所使用的方言称作豫西南方言。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所编《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豫西南方言属中原官话郑曹片,桐柏方言属中原官话信蚌片。

根据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2005),豫西南方言属中原官话南鲁片,桐柏方言属中原官话信蚌片。

我们称说豫西南方言,重于语言地理。

而已有研究中称说的南阳方言,可以理解为南阳地区的方言,主要是习惯于行政辖区。

豫西南方言,因地理、移民等原因,颇具特色。

从方言区划上看,南接西南官话鄂北片,东、西部分别与中原官话信蚌片、洛徐片相邻,部分县市的方言处于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的过渡地带。

“医圣”张仲景

“医圣”张仲景

“医圣”张仲景东汉末年,河南南阳。

恰逢隆冬大雪,天气异常寒冷,很多百姓因此冻伤了耳朵,他们纷纷求助一位名医。

这位名医想了一个办法,将羊肉、生姜等具有散寒功效的食物与药材剁碎包在面食里,捏成耳朵的形状,煮成一锅汤药,给病人服用。

人们吃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只耳朵也逐渐变暖。

这种药的名字,叫“祛寒娇耳汤”。

娇耳,据说就是后来我们说的饺子的雏形。

而这位名医,就是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仲景”是他的字,相传他出生在南阳一个官宦家庭,从小笃实好学,在史书上看到名医扁鹊的故事后,便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虽然从小饱读诗书,但他的愿望不是入仕为官,而是当一名大夫,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用医药为百姓治疗病痛。

在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序言中,张仲景引用孔子的话说:“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并非“生而知之”的天才,从医这条路,要有所成就,只能比常人加倍努力,刻苦钻研。

10岁那年,张仲景拜师同郡的张伯祖学习医术。

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不怕苦不怕累。

张伯祖十分喜爱这个努力的学生,于是将自己做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比张仲景年长的一个同乡何颙对他十分了解,曾说过:“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

”意思是你虽然思虑周密,但是没有做官的气质,如果改学医,将来定能成为一代名医。

何颙的话更加坚定了张仲景学医的志向。

尽管热心医术,但在东汉末年举孝廉的制度下,张仲景还是承袭了家门,被州郡举为孝廉,当上了长沙太守。

张仲景虽身居要职,但还是希望能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

然而在那个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

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

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

他敢于打破阶层观念为百姓诊病的举动,震动乡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

《伤寒论》教学中的三讲与四重视

《伤寒论》教学中的三讲与四重视

篓j马tr胸饿胁满而爹呕、 扣证-……一釉
丸《陀_霭对一谶r9、23嵘)
非其治也
柴胡加:芒硝汤
3总结归纳记忆方便 厥阴病是入经病的最后阶段,病情复杂,既表现出厥阴肝经特有的证型,又反映出六经病最后
阶段的病势转变,还有对各种类证的总结。由于厥阴篇内容散乱,学生复习记忆比较难以把握。对 厥阴病篇的内容如果进行一下归纳总结,则能较清晰的反映出厥阴篇的概要。
在《伤寒论》的教学过撑中,使JH对比方法非常重要。通过对照和比较加强学生记忆,使学生 明晰≥f=鉴另4出相同政相近内容。贝体可以概括为同痫异证对比(如太腑l疬的中风证Jj伤寒证、目l明
308
仲景医学求真·教育教学
病热证与实证、少阴病寒化与热化证等的对比)、同证异方对比(如痞证的六方证不同病机的对比)、 同方异病对比(如桂枝汤所治太阳中风证与杂病的汗出对比,吴茱萸汤所治阳明寒证、少阴病吐利、 厥阴病头痛对比等)、异方同病对比(如葛根汤证、葛根芩连汤证、黄芩汤证、桂枝人参汤证、赤石 脂禹余粮汤证等)、类证对比(如苓桂术甘汤证、茯苓甘草汤证、苓桂枣甘汤证等)、类方对比(如桂 枝汤类方、栀子豉汤类方、四逆汤类方等)、同法异治对比(峻下、和下、缓下、润下、导下)等。 2.3重视联系
关键词:金匮要略;言传身教;教学:体会
《金匮要略》作为经典主干课程之一,学好《金匮要略》对于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对于提 高学生们的综合分析和诊治病证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医经典教育的另一方面是追求人文精神, 帮助其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经典课程的学习和传承的好坏,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中医
·作肯简介:三li振亮,男,医学博.I:,教授,主任医师,硕I二生导师。
306
铜l景医学求真·教育教学
《伤寒论》作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奠定了临床以辨证方法论治疾病的基础,开理法方药一线 贯穿之先河。示后学以规矩。予临证于圭臬。以致凡中医临床大家,莫不反复演练,精心领会。然 因时代久远,典章散乱,其教学的难度与学习的艰涩,为业界之共识。笔者体会,在《伤寒论》教 学中要注意“三讲”与“四重视”,管窥之见,望就正于同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懂南阳方言,误读仲景一千年
--与贾延利老师商“几几”
刘世恩南阳张仲景医学研究所文献研究室
编辑同志:
贵报于5月16日第4版《争鸣园地》栏目,刊登了贾延利老师“《伤寒论》几几之我见”一文,贾老师从训古学角度考证:“几几”实是“沉沉”的坏字,并指出“沉沉”是“沉重”之义。

近年来,我们从民欲文化方面对仲景引用到《伤寒杂病论》中的“几几”等南阳方言用语进行了诸一研究考证,现将考证结果于一公示,以便与贾延利老师等同道进行商榷。

南阳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因其在“中原之南,居于阳地”而得名。

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在此生息繁衍。

世世代代南阳人创造了许许多多具有浓重地方特色的南阳地方语言(即南阳方言)。

张仲景生于斯,长于斯,南阳地方文化对他的影响自然会根深蒂固。

因此,他在撰著《伤寒杂病论》时,就引用了不少南阳方言。

然而这些地方语言,也给研读《伤寒杂病论》的后人尤其外地学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自唐朝大医学家孙思邈开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仲景常用又易被误读的方言语如下:
1、清浆水:清浆水见于《伤寒论》393条,枳实栀子豉汤方下,系枳实栀子豉汤方所取的煎料。

原文说:“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擘) 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以清浆水
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

温分再服。

覆令微似汗。

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服之愈。

”千百年来,学者就清浆水究竟何物,可谓见仁见智,五花八门。

归纳起来,概有如下几说:一是酸浆水说。

如: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卷十中作:“酢浆”,他认为清浆水即酸浆水。

清〃吴仪洛在《伤寒分经》中说:“清浆水,一名酸浆水,炊粟米熟,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酢生花,色类浆,故名。

若浸至败者,害人。

其性凉善走,能调中气,通关开胃,解烦渴,化滞物。

”与吴仪洛同一时代的徐灵胎在《伤寒论类方》中说:“浆水即淘米泔水,久贮味酸为佳。

”持上述观点的历史上还有许多医家,如元代朱丹溪,清代王肯堂等。

近代不少学者也多持这一观点,如著名伤寒学家聂惠民教授在《聂氏伤寒学》中指出:“清浆水,即淘米泔水,久贮味酸为佳。

”二是酢说,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浆,嘉谟曰,酢也。

”(嘉谟,宋代人)。

三是泥浆水说,如清代程知在《伤寒经注》中说:“清浆水乃泥浆水之清者,盖欲借土气以入胃耳。

”除以上三说之外,还有医家认为清浆水系南方少数民族经常食用的酸菜汤。

经考证:仲景所指的清浆水实指老百姓用以浆线的水,该“浆”字应读作jiàng(动词),而不能读作jiāng(名词)。

清浆水系由小麦面团在清水中反复漂洗,并将面中丝筋尽抓挪出而成。

小麦秋季播种,冬日孕育,春天生长,夏天收割,秉四时之气,得土气最厚,为五谷之首。

味甘,性平,微寒,通心、脾二经。

具有健脾益气,养心除烦,清热止渴之功。

仲景在大病差后,劳复之时,取其作为枳实栀子豉汤之煎料,
既有健脾益气,清热除烦之利,又无滞脾腻胃之弊,正所谓恰到好处,用心良苦也。

2、几几:《伤寒论》14条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仅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31条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金匮玉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篇:“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萎桂枝汤主之。

”对于“几几”二字,自金代成无己之后,读音有“殊殊”、“团团”、“紧紧”等。

其实“几几”读音就是“ji ji”,南阳方言而已,副词,并无深义。

南阳人一直作为口头语在运用,如轻微痛的叫痛不几几,稍微痒的,叫痒不几几等。

3、不中:《伤寒论》第16条云:“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第149条云:“伤寒五六日……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泄心汤……”不中(中音zhōng):即不行之义。

“中”或“不中”、“可中”、“老中”、“真中”等均属南阳或河南人常用的方言,“中”即是“行”。

4、不了了:《伤寒论》203条云:“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瘥,尚不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故硬也。

”148条云:“伤寒五六日……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了了,音liǎo liǎo,意即:结束,完毕,完结等。

不了了:即没有结束,没有完结等。

南阳方言,如今南阳人在说此事尚没有完结时,仍说:“这事咱还不了。


5、不沾:《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第九条:“寸口脉弱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

”文中“不沾”
即南阳方言,表示不行,不能,不可等。

水不沾流,意即水不流,或水不能流,如:南阳人说哪个人干什么不行时,往往说:“你不沾。


6、哕:《伤寒论》226条云:“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篇有:“哕者,小半夏汤主之。

”对此,历代注家都把“哕”释为呃逆。

其实南阳人说的哕就是指的吐之有物。

若吐之无物,则称为干哕。

7、不得:《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篇第五条:“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

”不得:南阳方言,意指不能、不让等。

如南阳人批评小孩子时常说:“若这个事不干完你不得吃饭!”即不能吃饭或不让吃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