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5.古诗词三首(教案)【2019新人教版】
2019五年级下语文教案5古诗词三首 ∣人教新课标精品教育.doc
第五课《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书写4个生字,学会认读1个生字,能够吟诵,感知诗词的大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品味诗句,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感,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物或事件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你会背了多少首诗呢?和大家分享你最喜欢的那首诗吧!师:让我们齐背这几首诗吧!(播放图片)师:同学们背的真棒!相信大家只要坚持下去,也会成为一个小诗人的。
师:今天老师要同大家共同来学习新的诗词-《古诗词三首》。
2. 师: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
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各——洛、俞——榆、半——畔、长——帐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着重分析指导“洛、榆、畔、帐”。
并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洛、榆”左右结构,注意左小右大。
2.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luò yú pàn bó jiàn shù chóng huán洛阳榆关湖畔泊船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师: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jiān时间zhī一只chóng重复间只重jiàn间断zhǐ只有zhòng 重量shù 数字hái还有数还shǔ数一数huán还给三、精读领悟1.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泊船瓜洲》,播放视频。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要求:插图要富有创意,能够体现出诗词的主题和情感,色彩搭配和谐。
4.研究性学习:分组研究一位古诗人,了解其生平、作品特点、艺术成就等,撰写一篇研究报告。
要求:报告内容要详实,观点明确,论述清晰,体现出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
5.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古诗词相关的书籍,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
要求:做好阅读笔记,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同学分享阅读感悟。
4.学会运用关键词、关键句进行诗词解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美感。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乐、动画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诗词接龙、角色扮演、创意绘画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3.教师强调古诗词在文学素养、审美情趣、价值观等方面的意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文学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词,提高语文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古诗词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本章节《古诗词三首》的学习既有兴趣,也存在挑战。兴趣方面,学生对古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有较高的欣赏欲望,愿意主动去学习、品味;挑战方面,古诗词的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设计理念:吟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
在破解文义的设计中,重点抓住描写动作的关键字眼,勾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韵味,轻松地理解诗意。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
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
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
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教师以抒情的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了诗歌的学习要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
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出“牧童、蓑衣、鸡笼、莲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牧童》。
3.通过看诠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古诗句的研究,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感情朗读。
2.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的快乐,回顾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许多多美好的趣事。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几首与童年有关的古诗词,看看从中能读出什么。
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前两首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
2.指名诵读(大屏幕出示古诗)。
①生读。
读后评价。
②多种形式读(评读,赛读,合作读),指导学生读出节奏。
3.再次诵读全诗,想象一下,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交流学生的想象。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研究《牧童》。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研究。
生自由研究,小组内讨论交流。
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悟诗情。
出示“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大屏幕)。
1)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研究的结果?(相机理解“六七里”“三四声”)2)不错,同学们的理解很到位。
在这辽阔的田野上,时断时续的传来了几声牧童的笛声,让人感到是那么的悠扬悦耳,轻松舒适。
读了这句诗,你们感受到什么?生自由谈感受)3)同学们的感受真深刻,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诗。
4)让我们再来研究下一句,哪个小组来汇报?出示:“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大屏幕)交流学生的研究感受。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古诗词三首》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古诗词三首》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古诗词三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古诗词三首》唐山市玉田县鸦鸿桥镇河西小学刘杰博QQ:449276438 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
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学习重点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配乐磁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牧童》(一)复习《所见》,范读导入师:有一首题目为《所见》的古诗大家十分熟悉的,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1.全体同学齐背《所见》(清袁枚所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2.交流《所见》一诗中的牧童形象。
3.过渡:听同学们背《所见》这首诗,仿佛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的样子,现在,我也给大家读一首题目就叫《牧童》的诗,看看诗中的描写敢一个什么样的牧童。
4.师配乐范读。
5.生猜大意,交流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牧童。
引导学生用一些词来描述,如:悠闲、舒适、自在、自得其乐等。
(二)自主合作,探究诗意1.生自由读全诗,要求读通,注意“牧、蓑”的字音、字形。
2.借助工具书、注释、与同学合作,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并在小组内练习诵读全诗。
3.指名诵读,正音。
提示学生按一定的节奏来读。
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4.师生互动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
5.师:请同学们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把诗歌的语言变成一幅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茫茫原野,一眼望去,尽是长势茂盛的青草,晚风中,牧童吹奏的笛声悠扬悦耳。
黄昏时分,吃完晚饭,连蓑衣也不脱,就悠闲自在地躺在月光下欣赏月夜的美景。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doc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篇一一、教学设计:1、认识古诗生字,指导书写“蓑”,准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通过注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诗歌大意。
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大意。
3、通过对诗歌的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的心。
二、教学重点:能通过读、想象,体验诗歌的境界。
三、教学难点:是人的心理,并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诗人导入,整体感知1、导入: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两位诗人(板书:吕岩、杨万里)。
吕岩,我们对他很陌生;杨万里呢?(引导背诵杨万里的小诗)。
看来大家很熟悉它们了。
但是老师要说,看似陌生的诗人,其实我们早已耳闻他的大名;看似熟悉的杨万里,但我们并未真正走进他的内心。
相信吗?不信,等我们认真学完它们的古诗,你一定会恍然大悟。
2、你们说,怎么学?(读准-〉读懂-〉读出感受)。
请同学们慢慢地,认真、仔细地将这两首诗读三遍以上。
(老师板书课题)3、谁有勇气单独为大家朗读这两首诗。
(评价、正音。
指导书写“蓑”字:手和老师一起书空,默记5秒钟)4、故事读正确,读通了,我们还应该争取把诗歌——(读懂)。
请大家借助注释,理解故事的大意。
同学们可以单独思考,也可以前后左右相互提醒学习,还可以询问老师。
5、学生说故事大意,老师纠正。
6、从刚才同学对故事的理解,你能发现这两首诗有很多共同点吗?(1)、都是些孩童的故事。
(2)、都是表达一种愉快的心情。
(3)、都表达了诗人向往孩童生活的闲适。
(学生如果说不全:老师相信同学们学完他们的两首古诗,一定还会有更多地发现)(二)、从形象入手,教学《牧童》1、让我们先来认识第一位孩童,他是一位——(牧童),大家在电视动画片中看过牧童吗?你印象中的牧童是怎样的?2、让我们认真地读,没读懂,细细体会,你一定会从诗句中找到牧童的形象。
3、大家说你从古诗的哪些字句中看到了牧童?[预设一]: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多媒体展示与诗词相关的图片、音乐或视频,让学生在感官体验中进入诗词的意境。
-运用故事导入法,讲述诗人的生平趣事,引发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兴趣。
2.精讲精练,深入理解
-对每首诗词进行详细的解析,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创作背景。
-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如填空、改写句子等,帮助学生掌握诗词中的重点词汇和修辞手法。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静夜思》、《登鹳雀楼》和《早发白帝城》三首古诗词,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生字词及重点词汇。
2.学生能够把握三首古诗词的主题和意境,分析并领会诗人表达情感的手法。
3.学生能够运用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意写作,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学习基础,对诗词的韵律、意境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日益浓厚,但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仍存在困难。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古诗词的朗读和背诵能力较强,但部分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尚需加强。
2.学生在诗词创作背景、诗人情感把握等方面存在认知差异,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把握三首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尤其是《静夜思》中的思乡之情、《登鹳雀楼》中的壮阔景象以及《早发白帝城》中的旅途感慨。
2.诗词中重点词汇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如对仗、夸张、拟人等。
3.学生在创意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诗词的意境和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文学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2. 了解古代文化,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学习古诗词的背诵和朗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三首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古诗词,如《登鹳雀楼》、《静夜思》、《望庐山瀑布》。
2.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背后的意境。
3. 准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古诗词的内容和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课题,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三首古诗词,并简要介绍古诗词的重要性和学习古诗词的好处。
2. 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和猜测古诗词的主题和意境。
二、学习古诗词(15分钟)1. 逐句解读古诗词的内容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每句话的含义。
2. 分析古诗词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古诗词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3. 引导学生朗读古诗词,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三、背诵和朗读(20分钟)1. 分小组进行古诗词的背诵比赛,鼓励学生背诵并尽量流利地朗读出来。
2.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朗读比赛,评选最佳朗读者,并给予表扬和奖励。
3. 鼓励学生在家里继续背诵和朗读古诗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总结和拓展(10分钟)1. 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古诗词的特点和意义。
2. 提问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3. 拓展学生的学习,引导他们自主阅读和欣赏更多的古诗词作品,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古诗词的魅力和价值,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和参与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材内容1. 《古诗词三首》的选取在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中,有一篇名为《古诗词三首》的教材内容。
这三首古诗分别是:《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春晓》。
这些古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
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古诗词三首》,使学生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意境,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准备•课本《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生准备•学生需提前预习《古诗词三首》的课文内容•准备书写工具,如铅笔、笔记本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频等多种方式引入《古诗词三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登鹳雀楼》教师可以以解释古诗词的意义和背景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习《登鹳雀楼》的内涵和表达技巧,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深意和情感。
3. 学习《望庐山瀑布》通过分析诗句,引导学生了解《望庐山瀑布》的描写手法和意境,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4. 学习《春晓》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感受《春晓》中的清新、明亮和生机勃勃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诗词朗诵、诗歌创作等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反思与评价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不断调整和反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诗词三首》的内容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的详细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对该教材内容的教学把握和实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教案3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教案3篇PEP fifth grade volume 2 Chinese lesson 5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教案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教案2、篇章2:舟过安仁范文(基础版)3、篇章3:清平乐村居范文(通用版)篇章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一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并能够背诵。
(二)过程与方法借助挂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诗句体现的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有感情的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预习1.查阅书籍或上网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2.借助相关资料尽可能弄懂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3、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也有人说童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那你眼中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唐代诗人吕岩的七言绝句《牧童》,感受古代孩子的童年生活。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主题学习教案
从这首诗中你分别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
3)把这首诗改写成小短文。
2.学生自学。
3.师巡视发现共性问题。
三.汇报交流。
1.小组讨论交,师点拨指导。
3.全班齐读古诗,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四.诗词链接
提示:用刚才的方法学习《舟过安仁》和《清平乐·村居》。
单元主题课时教案
课型
精读引领课
5.古诗词三首
授课时间
学习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4.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词,改写成小短文。
重点
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2、交流《所见》一诗中的牧童形象。
3、过渡:听同学们背《所见》这首诗,仿佛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的样子,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三首古诗,看看诗中的描写敢一个什么样的牧童。(板书设计)
二.学生自学。
1.出示目标和提示。
自学提示
1)说意思
自读《牧童》这首古诗,结合书中的图片和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1.自学。 2.汇报 。 3.交流。
五.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词,改写成小短文。
1.学生自由写。2.同桌互读。3.全班展示。
六.课堂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
七. 作业设计
背诵三首古诗。
八.安全提示
不要骑自行车。
板书设计
5.古诗词三首
《牧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舟过安仁》——顽皮聪明可爱
《清平乐·村居》——无忧无虑,天真活泼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4.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关注人的情感世界,体会诗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古诗的兴趣,养成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三首古诗的基本内容、背景和意义,掌握诗人的情感表达。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源自语文)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三首经典古诗:《静夜思》、《春晓》和《寻隐者不遇》。教学内容如下:
1.《静夜思》: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体会月光的描写手法。
2.《春晓》:使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了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景象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诵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寻隐者不遇》:引导学生了解寻访隐者的故事背景,感受诗人对隐者的敬仰之情。
课程设计将围绕这三首古诗展开,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意境,提高文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古诗三首》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了解古诗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教案板书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教案板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教案板书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正确、流畅朗诵、背诵古诗词。
2.通过学习这三首诗词,进一步了解古诗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明白得诗词中字词的意思和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4.想象诗词所刻画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教学难点:想象诗词描述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课前预备: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搜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时刻:2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
身处童年,咱们天天都在编织着漂亮的故事。
这些故事饱含着咱们的欢乐、妄图和追求。
今天,咱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
这节课咱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过安仁》。
看看这几个小孩的身上是不是有你们的影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古诗《牧童》。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
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一想词语的意思,想一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把不睬解的地址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三)再读古诗,明白得诗意。
1.再读古诗,想一想每句诗的意思,能够与人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依照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情感。
1.教师有情感朗诵,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伙儿听。
3.学生采纳不同形式的朗诵,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诗人吕岩借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无拘无束的乡村生活的思想情感。
人教版五年级下《古诗词三首》语文板书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古诗词三首》语文板书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
2.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体会古人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等。
2.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2.如何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江南春》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江南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学生自主观察诗句中的意象,如“江南春”、“水乡”等。
(三)学习《静夜思》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静夜思》,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静谧美。
2.学生自主观察诗句中的意象,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
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如“床前明月光”代表着夜晚的宁静,“疑是地上霜”则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四)学习《春晓》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春晓》,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生机美。
2.学生自主观察诗句中的意象,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
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如“春眠不觉晓”代表着春天的美好,“处处闻啼鸟”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
(五)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古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六)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词。
2.选择一首最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诗句解析,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江南春》、《静夜思》和《春晓》三首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词的韵律美、意象美和情感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课堂气氛有时显得较为沉闷,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以一首学生们熟悉的古诗词引入新课,如《静夜思》。通过共同朗读,让学生们回顾起对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的感受。接着,我会提出问题:“这首诗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它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随后,我会顺势引出今天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首古诗词,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它们吧。”
在学生对三首古诗词有了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我将他们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诗词,从修辞手法、意境创造、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我会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份讨论提纲,引导他们深入探讨。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提示和解答疑问。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能够相互学习,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课堂练习,500字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
1.诗句填空:根据古诗词原文,填写缺失的字词,强化学生对字词的记忆。
2.诗词鉴赏: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进行分析,并撰写简短的鉴赏短文。
3.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古诗词,可以借鉴课堂上学到的诗句、修辞手法等。
(二)讲授新知,500字
我会逐一向学生介绍三首古诗词的作者、背景和基本内容。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对关键词汇的解析,如生僻字词、意象、修辞手法等,并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文本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同时,我会引导学生关注诗词的节奏和韵律,通过示范朗读和集体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拓展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视野,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古诗词三首_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古诗词三首_人教新课标版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编写时间:2019 年月日教学课题第二组教材 5 古诗词三首学案编写者教学用课时学案使用者第周星期用教学目标课(章节)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莲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牧童》。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教学准备与手段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集体备课时间年级科第周星期第二课时教学《舟过安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感知,理解大意。
三、入情入境品读诗句。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生活的诗。
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顽皮的孩子。
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感受不一样的童年生活!二、初读感知,理解大意。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全班指名朗读全诗,正音,注意停顿。
4.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5.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老师巡回指导)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三、入情入境品读诗句。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篙、棹、遮同桌互读全班指名朗读全诗,正音,注意停顿。
自读理解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全班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生字,会书写“蓑”,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通过注释以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诗歌大意,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意境,渗透学习古诗。
3.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情怀。
教学过程课前:欣赏一曲笛子独奏——《小放牛》。
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曲笛子独奏——《小放牛》。
上课:一、启:牧童身影越千年我看同学们刚才很陶醉的样子,说说吧,这样的曲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这悠扬的笛声自然而然地就让我们联想到了牧童放牛的画面,我们学过一首写牧童的诗,还记得吗?指名背。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袁枚《所见》今天,我们也要学一首与牧童有关的诗。
题目就叫《牧童》。
二、承:牧童身影整体显1.(出示)自己先读读吧,读上两至三遍,把它读正确,读通顺。
(读诗一定要投入,就像你们现在这状态,非常好。
2.指名诵读:谁来单独为大家读读正音:这个“蓑”字,是平舌音,写的时候要注意它是草字头,有一种草就叫蓑衣草呢!用手指书空一遍,可别漏了中间的一横。
(过渡:一丝不苟,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还要读出节奏和味道来。
师声配合读。
3.齐读: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过渡:诗就是这样,读出味道,读出节奏。
读诗不仅要读出味道,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觉,读出画面。
你读后眼前有怎样的画面?指名说。
三、入:牧童身影在眼前过渡: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远景,现在就象拍电影一样,让我们把镜头慢慢拉近。
你肯定会有新的收获。
静静默读,一边读一边想像画面,看哪些字词激起了你的想像?A 草铺横野六七里“铺”(草长得很茂盛,像平铺开一样)1.指名说,你找得很好,(板书“铺”字)我们平时铺什么?2.出示:草长横野六七里草冒横野六七里草铺横野六七里与“长、冒”比较,铺感受到草的多和广。
再读这一句学生说道六七里:真的六七里吗?“六七里”在这里是虚指,就是说呀,这原野——非常广阔,你读读。
铺得再广阔些,再读。
3.看着这样的原野,你脑海中会出现哪些词,指名说。
出示:郁郁葱葱青草繁茂绿茵遍野绿毡铺地绿草如毯铺青迭翠绿草如茵一碧千里生机盎然绿草茸茸绿草如毡( 草地仿佛一块无暇的绿毡,在铺展。
郁郁葱葱像碧绿的画卷在铺展再读4.在这么广阔的草地上,牧童可能会做些什么呢?小结:对,牧童就是这样,在原野上自在地玩,自由地乐。
这广阔的原野带给了牧童多少的乐趣啊,一起读读这句板书:自由!过渡:一个“铺”字激活了我们想象,再往下读读,让我们再往下读读,我们还看到怎样的画面?B 笛弄晚风三四声“弄”:(板书“弄”字)1.组词:诗中弄笛就是——(玩弄笛子)怎样就叫“逗弄、玩弄”笛子呢?这问题不急着回答。
也许读懂了这句诗你也就明白了弄字。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北宋]雷震《村晚》看看注释,你读懂这句了吗?不成曲调,想怎么吹就怎么吹。
这就是“短笛无腔信口吹。
”“笛弄”就是-“短笛无腔信口吹”啊。
指导朗读:笛声高了,引读笛弄晚风三四声低了引读3.(联系生活)我们班很多孩子也在学乐器!那你们学乐器能不能说“弄”?(时间、地点、目的、心情)根据学生所说的,给予回应:你说的是地点不同哦,你是为了形成一样技能,目的不一样啊心态也不一样呢4.我听出来了,他的弄笛比我们多了几分轻松,几分自由,少了几分压力,几分紧张。
心情也是自由自在啊!这就是““笛弄”啊。
板书:自在!再读“笛弄晚风三四声”过渡:看到牧童在晚风中怎样吹笛子了吗?请你把看到的写下来。
5.写话你可以写第一句,也可以写第二句,能干的同学也可以把第一、二句都写下来。
要做到下笔如有神。
6.交流。
回读第一二句。
7.拓展:刚才,你们这么一想象啊,牧童仿佛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示画面),他也出现在其他诗人的诗句里:(师读)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你也读读,(生读……)见到牧童了吗?他正干吗呢?是呀,牧童骑着牛,披着蓑衣,吹着短笛,游荡在青山青草里。
这样的生活不是神仙,胜似神仙哪,我们一起读: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带着对这两幅画的美好印象,让我们再读吕岩的这两句诗,读出牧童的悠闲与自在:(齐读两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过渡:你还看到了什么画面?哪个字又激活了你的想象?C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请你看看插图,你仿佛又看到了怎样的话面?指名说。
再读诗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卧:想象一下,他是怎么卧的?他就是这样,随心所欲地,想怎么卧就怎么卧,多自在啊,谁读读这句?透过插图和这个卧字,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板书:悠闲这么自在的感觉,我们一起在读中享受3.有诗人直接写出了他的悠闲和自在。
:引入,师读: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你),无是亦无非。
(生交流)自己读一读(……)什么意思?你读明白了吗?谁能像你这样,过着无是无非的生活呢!4.是啊,何人得似尔,引读: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何人得似尔,引读: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5.(音乐起)来,让我们连起来读整首诗,再次体会牧童的这份悠闲与自在。
四、合:牧童身影在人间1.通过刚才的学,诗人笔下的牧童仿佛就在我们面前闪现。
吕岩为什么会写这样的牧童呢?让我们看一下吕岩的资料吕岩:字洞宾,唐代末年进士,当过两次县令。
正遇到农民起义,兵荒马乱的,带领家人逃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传说到山中学道,不知所终。
2.这回你知道他为什么写牧童了么?——吕岩渴望过上这样休闲自在的生活。
3.总结:其实,向往这样的生活的又何止吕岩一人呢?刚才我们在学习《牧童>诗的过程中,读到了栖蟾的几句诗,连起来其实就是一首完整的诗,题目也叫《牧童》。
(出示)让我们一起连起来读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北宋]雷震《村晚》) 回读生齐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清]4.这些诗都是写牧童的。
有位专家他专门做过一个统计,在古人的诗作中以牧童为主题的诗在不同的朝代中曾出现过二十多次。
诗人想表达的都是对乡村牧童生活的向往啊。
而这二十多首写牧童的诗,都是表达对自由自在的田园的向往和追求。
像这样写牧童的诗,它不仅仅是一个个方块的文字,也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它更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
板书:文化5.如果你以后再听到短笛声,——你可能会想起一个人——(生:吕岩);你可能会在心中念起一首诗——(生背诵《牧童》,再齐背诵。
) 师:从此,你对牧童不再陌生,尽管你们相隔千年。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也相信写牧童的诗还会延续,写牧童的歌不会间断。
6.作业菜单:选做(1)课外收集以牧童为主题的诗,与同学分享感受。
(2)把《牧童》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3)默写《牧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感受小童形象,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及不泯童心,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感受小童形象,体会诗中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古诗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受到美的熏陶。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间心灵对话的过程,古诗教学也是如此。
要结合古诗凝练含蓄、意在言外、言约而旨丰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古诗的方法,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改变古诗逐诗逐词逐句的教学方法。
注重诗中句与句间的整合,同体诗与诗内涵的延伸拓展。
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尝试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深入感悟,在感悟的过程中领略古诗的情感和意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对这首诗歌的教学,我觉得:①首先要注意对诗歌整体意思的把握;②要指导学生在一次次“创境想象”、“涵咏诵读”中,进入诗境,感受诗歌中的“儿童”形象——孩童无忧无虑、充满童稚和奇思妙想的形象,感悟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及不泯童心,品味童年生活的情趣;③最后通过“品味精妙诗句”、“整合品读”其他优秀的描写童真童趣的诗歌,加深对诗歌的喜欢,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引童趣:1.游戏“对诗”,激童趣:(1)师:众所周知中国乃诗的国度,今天我们就一起先来玩个“对诗”游戏吧!(2)师说:“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生对:“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说:“儿童疾走追黄蝶,”生对:“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说:“儿童散学归来早,”生对:“忙趁东风放纸鸢。
”(3)师:真是对答如流呀!不知吟诵这些诗句时,你们心中有什么感受?【预设】生:袁枚的《所见》让我感受到童年生活的美好,孩子生活的无忧无虑。
师:能骑牛,唱歌、捕鸣蝉,哪一样不是充满童趣的呢?生:我就像杨万里笔下《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这个孩子,平常捉蜻蜓、逮蚂蚱,哪怕捉不到,摔个狗啃泥也是快乐的!师:蝴蝶是没抓到,可是快乐却已经装在我们心里了!生:我仿佛看到《村居》中的那群小伙伴正趁着明媚的春光自在地放风筝,我仿佛还听到他们银铃般的笑声呢!师:这么美的春光,放飞的岂只是纸鸢?放飞的还有无尽的童趣!2.师小结,引童趣:师:是啊,我们的童年时光也正像这一首首妙不可言的诗,只要我们用心去读,就能读出其中的无限乐趣。
今天,咱们就一起用心地读读诗人杨万里笔下的“童年”吧!3.老师板书课题,齐读,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课题:舟过安仁)【预设】生:读了诗题,我知道诗人乘舟路过安仁县。
生:从诗题中,我还知道这首诗描绘的可能是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的所见。
二、初读,感童趣:(一)初读感知,读准读通古诗: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2.指名大声读这首诗。
【预设】关注“篙(gāo)、棹(zhào)”两个字的读音。
3.齐读全诗(二)结合注解、插图理解诗意:1.师:同学们读书的水平真高,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正确了!请同学们再轻轻读读这首古诗,结合课后注释或插图边读边想想每句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生自主学习,再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师:谁愿和大家交流交流:哪些词句还不太明白?哪些诗句结合注解和插图就能读懂?【预设】生:诗中的“遮头”、“使风”是什么意思?师:谁能帮助解疑?生:“遮头”的意思是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的意思是借助风的力量。
师:还有谁能把你结合注解和插图读懂了的内容和我们交流交流?(可指多人交流)生:我读懂了整首诗的意思:水面上,有两个小孩子驶着很小的渔船,不一会儿,他们俩把撑船用的竹竿和划船的桨都收了起来。
天上没有下雨,但是,他们还张着伞,原来是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三、品读,享童趣:(一) 创境想象,品读体会小童“天真童稚、聪明淘气”的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伴着悠扬的音乐,课件呈现相关动态画面:伴着明媚春光,诗人乘坐着小船轻轻驶到安仁的小河上,这时另一叶小舟上的俩孩童吸引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