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发展史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相机发展史

第二章 相机发展史

1911年 戴克尔复合快门(Deckel’s Compound Shutter)。 弗里德里希· 戴克尔在1911 年改良后的复合快门,带有延 时气压阀(A)让快门速度变慢。 快门速度在拨盘(B)上设定。这 款复合快门带有一个快门线旋 入插座(C),而早期的快门完全 是通过气压阀来操控。 1912年间世的戴克尔复合 快门则是基于艾莱克斯(Ilex)设 计,慢快门是通过一个带有齿 轮(A)的旋转托盘(B)来控制,一 个类似于杠杆(C)的装置用来连 接开启快门,快门速度也是通 过拨盘(D)来设定,快门的最终 释放则是通过另外一个杠杆(E) 装置。
新款多了一个扇形快门(K),快门释放键(L)和拉线(M)的位置都有调整。两款 相机都有镜头插销(N),一来是出于保护镜头的需要,二来可以控制曝光时间 长短。
施密特相机(Schmid Camera)。 1883年,威廉· 施密特设计了首台可以 手持的干版相机。
镜头盖(Lens Cap)。 在19世纪70年代树胶干版工艺出现之 前,大多数拍摄都是通过手动移走镜头盖, 在曝光一段时间,数秒或者是数分钟之后, 再将镜头盖装回原位。
斯特恩秘密相机(Stirn Secret Camera),也被称为卡 尔· p.(Carl P.)和鲁道夫· 斯特恩 (Rudolph Stirn)秘密相机或马甲相 机。 发明于1886年,携带的时候通 常放在马甲或者背心下面,镜头(A) 通过纽扣的孔透出来。底片被安装 在环形的片仓内,当指针(B)旋转的 时候,就按下了快门,底片也会同 时旋转,拉一下相机下方的绳索((C) 就会曝光。
克劳德特立体镜。 立体镜的上方可以打开,作为其后背,用来固定立体的达 盖尔底版(A),镜头(B)则是可以伸缩、调谐的。
James Clerk Maxwell

单反发展历史

单反发展历史

『写在前面』单反相机,即采用单镜头反光(Single Lens Reflex)结构的照相机,其主要特点是拥有一个镜头和一块反光镜。

自从1861年出现第一份单反相机设计专利到今天,经历150余年的发展后,单反已经成为目前最流行的相机结构。

(本文当前处于初稿状态,如有问题请回复告知,多谢各位支持!)『17世纪,单反结构的早期运用』早在单反相机出现之前,单镜头反光成像结构就已经用于得到应用了。

在一些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早在1685年,德国修道士约翰·图恩(John·Thun)就发表了由他设计的单反结构暗箱。

这种暗箱主要用于画家写生,可以提供正确的距离感。

早期单反结构暗箱『1861年:第一个单反相机专利』托马斯·萨顿(Thomas Sutton)是英国的摄影师、作者和发明家,曾在《摄影笔记》(Photographic Notes)杂志社做编辑。

1859年,萨顿并制造了『萨顿全景相机』。

这款相机以一枚充满水的玻璃球作为镜头,视角达到了120度。

1861年,萨顿设计了第一台单反相机并取得专利。

所以,萨顿全景相机并不是单反相机,这一点在很多中文资料中都出现了错误。

转发至微博萨顿全景相机『1884年:第一台量产单反相机』1884年,由卡滨·雷·史密斯(Calvin Rae Smith)制造的Monocular Duplex被认为是第一台量产单反相机,从外形上,这款产品与单反结构暗箱非常相似。

3卡滨·雷·史密斯Monocular Duplex单反相机19世纪末,比利时、德国、日本等国家先后生产出大画幅单反相机。

这些产品都采用腰平取景方式,并且需要手动控制反光板的起落。

其中,1896年,德国人伊比斯·谢夫马哈制造的单反相机采用了胶卷和焦平面快门,这标志着单反相机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1936年:第一台35mm单反相机』1913年,徕卡(Leica)相机创始人、德国照相机设计家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制造了第一台35mm照相机『Ur-Leica』(画幅为36×24mm)。

佳能的发展历程

佳能的发展历程

4始研制高级小型照相机。

“Kwanon ”。

•推出35毫米焦平面快门照相机“HansaCanon ”。

裁。

•战后首次推出的照相机新产品“CanonSII ”,博得驻日美军及外商的好评。

•日本恢复国际贸易。

当局指定佳能牌照相机为最佳出口商品。

上市。

•“Canon IIB ”型照相机荣获全美照相机展览会(旧金山)一等奖。

“Canon IVSb ”。

(日本广播协会)技术研究所联合开发电视摄像机。

为关联公司。

•推出8毫米电影摄影机“Canon 8T ”。

•照相机“Canon L1”和8毫米电影摄影机“Canon 8T ”被选为日本首批最佳设计商品。

•发展磁头产品。

•推出同步读出器。

所)建设完成。

•推出“Canonet ”,创空前畅销记录,掀起“EE ”(自动曝光电眼)相机热潮。

•完成日本第一个转轮式缩微胶片系统。

备。

•在巴拿马开设中南美总代理公司“佳能拉丁美洲”。

制,建立佳能总公司直接管辖的销售体制。

•着手开发光纤维。

•推出X 线镜面反射式高速摄像机。

8毫米电影摄影机和镜头。

•推出世界首创10健式电子计算器“Canola130”。

1000”。

务机”。

•出口比率超过50%。

•设立拉丁美洲当地法人佳能拉丁美洲股份有限公司。

司。

•设立佳能阿姆斯特丹股份有限公司(现在是佳能欧洲(荷兰)股份有限公司)。

•推出独创的电子照相方式“佳能NP 系统”,开拓普通纸复印机(PPC )市场。

•推出行业首创4磁道4通道记录磁头。

•在东京目黑设立中央研究所。

•设立佳能照相机销售股份有限公司。

•设立福岛佳能照相机工厂。

•涉足个人计算器市场。

•推出日本首批普通纸复印机“NP-1100”。

•推出日本首批掩膜对准器“PPC-1”。

合并,成立佳能销售股份有限公司。

•推出最高级单反照相机“Canon F-1”及FD 镜头。

•推出会计机“BP-1000”,佳能进入办公电脑领域。

时是Physotec GmbH 西德)。

•推出世界首创液干式普通纸复印机“NP-70”。

相机演变

相机演变

概述:从1839年达盖尔发明照相机,到2012年的今天,相机已经经历了173年的历程,如果今天就是“终结之日”,那么相机的历史也到此为止了,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相机是怎么走过这173年的吧。

摄影之父——法国人尼埃普斯早期的摄影器材,这个巨型暗箱还不能称为照相机1825年,人类第一张被保存下来的感光影像人类对于摄影的尝试,从19世纪初就开始了,但是最早被留下的影像,要到1825年,法国人尼埃普斯用感光的方式复制了一个17世纪的荷兰版画——牵马人,这是最早的可保存感光影像。

2002年,这张照片在巴黎苏富比(Sotheby)拍卖会上以330,000欧元的价格被法国国家图书馆获得。

尼埃普斯1826年的作品,人类第二张可保存的照片在尼埃普斯拍摄照片的试验成功后,尼埃普斯与达盖尔等人成立了小组继续探索摄影术,无奈尼埃普斯于1833年逝世,接下来的任务就落在了达盖尔的身上。

相机之父——法国人达盖尔----达盖尔相机1839年,达盖尔终于试制成功了银版照相机,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就这样诞生了。

银版让曝光时间从8小时缩短到了20分钟。

达盖尔相机的肖像作品达盖尔拍摄的街景,已经比尼埃普斯的漂亮多了1850年的达盖尔相机,已经开始使用皮腔了19世纪的“套机”当时的套机,类似于现在摄影师的一摄影包装备,不过当年要是没有辆马车的话,就别指望拿这个出去照相了。

这个时期的摄影师-----James Clerk Maxwell1861年,彩色照片。

虽然彩色胶片到20世纪才被发明,但是早在1861年,James Clerk Maxwell 就成功拍摄了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1年,最早的彩色照片1878年,柯达创始人乔治伊士曼成功研制了早期的胶片不管双轨还是单轨,大画幅相机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变化最初的单反相机20世纪:胶片全盛可以手持的大画幅相机1914年,柯达口袋相机,相机终于可以装进口袋了---奥斯卡·巴纳克1924-1925年,徕茨公司的工程师奥斯卡·巴纳克发明了使用35mm电影胶片的徕卡照相机。

中国相机发展史

中国相机发展史

中国相机发展史
中国相机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时期,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照相机制造商先后进入了中国市场。

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相机工业大部分处于破产状态。

经过大量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中国相机工业在20世纪60
年代初迎来了转机。

1961年,中国第一台35毫米拍摄相机“彩星A型相机”问世。

它是唯一一台采用双镜头反光镜拍摄的相机,为中国相机制造业开创了新纪元。

20世纪70年代,中国相机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72年,第一款日本式单反相机——“红旗2相机”诞生,成为中国相机
制造业的里程碑。

之后,中国相机工业获得大量转让技术,研制出新型相机。

1980年代中期,由联合体统一制造的“Fountain35”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21世纪初,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相机工业再次迎
来了转型期。

中国相机制造商努力开发出更好的产品,如卡西欧、富士、佳能等知名品牌相机,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市场格局。

今天,中国的相机制造商正蓬勃发展,致力于提高质量和创新技术,为世界带来更多高品质的相机,并在全球相机市场上取得成功。

【汇总】数码单反编年史系列文章

【汇总】数码单反编年史系列文章

【汇总】数码单反编年史系列文章
我们的连载文章系列,数码单反编年史已经告一段落了。

我相信很多人从第一篇文章一路看到了最后一篇文章。

不过我们还是做一个文章整理,让大家能够非常清晰直观的来查阅每一篇文章。

《数码单反编年史——沿革之路》
用几个时间节点,为大家梳理数码单反相机的历史沿革之路。

《数码单反编年史——启蒙时代》
数码单反相机,从改装胶片单反开始。

尼康系列文章
《数码单反编年史:白银年代——尼康篇》
《数码单反编年史:黄金年代——尼康篇(上)》
《数码单反编年史:黄金年代——尼康篇(下)》
佳能系列文章
《数码单反编年史:白银年代——佳能篇》
《数码单反编年史:黄金年代——佳能篇(上)》
《数码单反编年史:黄金年代——佳能篇(下)》
《数码单反编年史:时代变革——佳能篇(上)》
《数码单反编年史:时代变革——佳能篇(下)》
美能达/索尼系列文章
《数码单反编年史:白银时代——美能达篇》
《数码单反编年史:黄金时代——索尼篇》
《数码单反编年史:时代变革——索尼篇》
宾得系列文章
《数码单反编年史:白银年代——宾得篇》
《数码单反编年史:黄金年代——宾得篇》
单篇故事系列
《数码单反编年史:白银年代——富士篇》
《数码单反编年史:白银时代——奥林巴斯篇》
《数码单反编年史:白银时代——松下/徕卡篇》
《数码单反编年史:白银时代——适马篇》
《数码单反编年史:黄金时代的序幕——柯达/康泰时篇》。

单反相机发展史:第一台单反相机与标准镜头的演变过程

单反相机发展史:第一台单反相机与标准镜头的演变过程

单反相机发展史:第一台单反相机与标准镜头的演变过程全画幅相机的标准镜头都是50mm吗?如果放在以前,那还真不是。

在数码相机之前的胶片相机时代,传统的35mm胶片单反相机是主流摄影器材,其中就日本的品牌数量最多,可以说称霸了相机界,坐实了相机王国的称号。

也许有些人认为单反相机是在日本诞生的,但事实上,最早的一台单反相机是在欧洲被研发出来,只不过是日本各大厂商抓住了这个机会,让日本摇身一变成为相机王国,在日后的相机行业中“横行霸道”。

史上最早的一台单反相机是什么样的?单反相机的概念并不是近些年才出现,而是在银版相机更新迭代后的几年内,就开始浮现出带有反光镜设计的相机。

早期的反光镜想要加入在120相机中,就需要缩小反光镜的体积,但想要用在35mm相机中,单单靠缩小反光镜的体积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改进相机的内外工艺、规格和改进技术。

在1935年,前苏联GOMZ相机品牌制造商率先公布了在35mm 胶片相机上采用了反光镜的设计理念和产品概念图,在1937年上市发售。

虽然这是当时世界上首台35mm胶片的单反相机,但这台这相机最大的价值,也只有收藏的价值而已。

这也算是“相机革命”,他带着各大厂商跨出了革命的第一步,后来改名为Leningrad,之后就变为我们都听说过的“LOMO”。

随后,就在同一时间,德国的依哈哥也发售了使用35mm电影胶片的单反相机。

这台相机被命名为“Kine-Exakta”。

前苏联的概念机与德国这台“Kine-Exakta”电影胶片机相比,后者吸取经验和改进,自然就占据了上风。

Kine-Exakta相机不仅有有腰平取景器,还可以更换附件等等。

sport与Kine -Exakta相比,后者无论从功能上,还是操控上,都显得要比前苏联产的相机更为实用和有销路。

前苏联的单反相机可以说是史上第一台单反相机,而德国产的Kine -Exakta相机,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台能用的、好用的、有意义的单反相机。

单反相机的发展历史

单反相机的发展历史

单反相机的发展历史1.起源与发展单反相机,全称为单镜头反光相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最初的原型是1913年由德国的莱茨公司推出的徕卡相机,它使用的是固定式半透镜,通过反射式拍摄方式实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反相机逐渐成为摄影领域的主流。

在单反相机的发展历程中,各大厂商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技术,推动着单反相机的进步。

例如,1959年,佳能推出了第一台可换镜头的单反相机——Canonflex,标志着单反相机正式进入可换镜头时代。

2.光学原理革新单反相机的光学原理是基于半透镜的反射式成像。

在拍摄时,光线通过镜头射向半透镜,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到取景器中,另一部分光线透过半透镜射向传感器。

这一光学原理决定了单反相机具有较大的视野率、真实的视觉效果和优秀的成像质量。

随着技术的进步,单反相机的光学原理也不断得到改进。

例如,现代的单反相机采用新型的防抖技术、高清晰度传感器和先进的镜头镀膜技术等,使得拍摄效果更加出色。

3.自动化与电子化随着自动化和电子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反相机的自动化和电子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早期的单反相机需要手动调节光圈、快门速度等参数,而现代的单反相机则具备自动曝光、自动对焦等功能。

此外,电子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现代的单反相机通常具备电子取景器、可调节的液晶显示屏等电子化功能。

4.数码时代的来临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反相机也逐渐进入了数码时代。

最初的数码单反相机是采用传统的胶片感光元件,后来逐渐被电子传感器所取代。

数码单反相机不仅具备拍摄高质量图片的能力,还可以录制视频、进行高速连拍等功能。

此外,数码单反相机的存储介质也由传统的胶片转变为SD卡等电子存储介质。

5.智能与互联随着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反相机的智能化和互联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现代的单反相机通常具备Wi-Fi、蓝牙等无线连接功能,可以方便地将照片传输到智能手机或电脑上。

此外,一些单反相机还具备智能拍摄模式,如人脸识别、运动检测等智能化的功能。

简述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简述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简述照相机的发展历程照相机是一种用来拍摄和记录图像的器材,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经过多年的发展,照相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将简要介绍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1. 早期照相技术早期的照相技术主要是基于化学反应原理,最早的照相机是由法国人尼埃普斯·尼埃普斯于1826年发明的。

这种照相机使用银盐感光材料将图像记录在铜板上,但是处理过程复杂且时间较长。

随后,英国人威廉·福克斯·塔尔博特于1839年发明了更为实用的胶片相机,使得照相技术得以普及。

2. 涂片相机的出现随着照相技术的不断发展,涂片相机在19世纪中叶出现。

这种相机使用可曝光的干板胶片,使得照相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同时,涂片相机的出现也推动了照相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

3. 柔片相机的引入20世纪初,柔片相机逐渐取代了涂片相机成为主流。

柔片相机使用可卷曲的胶片,使得更多的照片可以存储在一个胶卷中。

这种相机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拍摄和使用。

4. 单反相机的诞生1936年,德国莱卡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单反相机,这标志着相机技术的重大突破。

单反相机采用了可交换镜头的设计,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拍摄需求选择不同的镜头。

这种相机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拍摄灵活性。

5. 自动对焦技术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自动对焦技术的应用使得相机的使用更加简单方便。

自动对焦技术通过感应器和电子控制系统,实现了相机对焦的自动化,使得用户只需按下快门即可完成拍摄。

6. 数码相机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相机逐渐兴起。

数码相机直接采用电子传感器记录图像,通过数码存储介质存储图像数据。

相比传统的胶片相机,数码相机具有更高的拍摄效率和更方便的图像处理功能。

7. 智能手机的崛起21世纪初,智能手机的崛起使得相机功能进一步融入到手机中。

现在的智能手机配备了高像素的摄像头和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拍摄和分享照片。

尼康数码单反相机发展史

尼康数码单反相机发展史

尼康数码单反相机发展史每当当朋友问“我准备花NNN元买尼康数码单反,你推荐哪个型号”一类的问题我都要在脑子里搜索一番,貌似没有一个简单答案。

趁假日把所有尼康数码单反型号整理出来,对每个机型做一个简单评论。

以后有新机型加入再继续更新这个比较主观的评论意见。

先把型号列出,到目前为止尼康总共有三代数码单反相机,分别以单数、双数、单数命名。

感谢网友黯无天日提供的这个参考图。

先简单解释一下尼康数码单反型号的命名,对于不熟悉尼康的网友来说也许会有点迷糊。

基本上来说尼康数码单反总共有三个基本类型:专业类、准专业类(爱好者)、入门类。

而每类里面又会有一到两个型号。

从胶片单反相机开始,尼康的专业相机型号都是一个字母加一个数字。

在数码单反年代也一样,如D1、D3等。

不过数码年代又多了一个分类:同时代会有两个型号,一个是高速度记者机,用字母H(High)结尾,如D1H、D2H等;而另一个是高像素机,用字母X(eXtra)结尾,如D1X、D2X、D3X等。

此外和胶片年代一样在下一代机器推出前对本代机器进行较小改进后的型号会用字母S结尾,如D2HS、D2XS。

在专业机型号命名只有两个例外:尼康第一台数码单反相机D1,当时没有区分高速和高像素,目前的高速相机D3。

至于为何D3不命名为D3H我们无法得知,唯一知道的是D3X是高像素版本。

准专业机型号命名是一个字母加三个数字,如D100、D200、D300,比较简单。

不过新用户时常会问的是,为何准专用机不是两位数而是三位数。

这个估计也是胶片年代留下的坏习惯,当年第一款准专用机是F90,而更新机型是F100,从此以后把两位数留给了入门级别机器。

S结尾的机器有几款,D2HS、D2XS、D70S、D300S、D3S。

入门级机器一直是两位数,而且和胶片年代一样,同时期会有两到三款机型,级别按照数字增加而递增。

比如D40、D70、D80。

随着两位数字不够用,今年开始尼康启动了四位数命名,因而我们看到了D5000和D3000。

数码相机与数码单反相机技术发展史

数码相机与数码单反相机技术发展史

数码相机与数码单反相机技术发展史数码相机是一种在数字电子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兴起的新型摄影设备。

相比于胶片相机,数码相机具有高画质、方便存储、易于后期处理和共享等诸多优势,因此逐渐成为了大众摄影的主流设备。

而数码单反相机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摄影质量和灵活性,成为了专业摄影领域的主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数码相机和数码单反相机的技术发展史,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它们背后的技术原理和演进趋势。

一、数码相机技术发展史1. 数码相机的诞生数码相机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技术水平还相对较低。

早期的数码相机虽然已经可以实现数字化图像的采集和存储,但是由于传感器的分辨率不高、存储介质的容量有限等问题,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数码相机在市场上并没有立即得到广泛认可。

2. CMOS与CCD在数码相机的技术发展中,CMOS和CCD两种图像传感器成为了重要的竞争对手。

CCD是一种专门用来拍照的电子元件,它可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形成数字化图像。

早期的数码相机往往采用的就是CCD传感器。

CCD具有高灵敏度、低噪声、动态范围大等优点,所以在高端数码相机中仍然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CMOS则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传感器技术,其制作工艺更加先进,价格更低廉。

在成本方面有明显优势,此外,CMOS还可以在同一个芯片上集成多个功能单元,因此可以在相机上实现更多的功能。

由于一些技术性的问题,CMOS长期以来并没有在高端数码相机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它在低端数码相机和手机摄像头中已成为主流。

3. 液晶显示器自从数码相机可以将照片保存下来之后,使用者就需要一种更加方便的方式来进行预览和浏览。

这也是液晶显示器成为数码相机标配的原因之一。

由于液晶显示器可以通过数字化电路方式进行控制,使其可以在相机上同步显示即将拍摄的照片,这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拍摄和调整。

二、数码单反相机技术发展史1. 数码单反相机的诞生对于专业摄影师而言,高质量的画面和灵敏的控制是摄影的核心要素。

单反照相机的发展史

单反照相机的发展史

佳能于1990年9月又推出了 EOS家族中最小的成员EOS 1000(美国型号为REBEL,叛逆 者)和带内置闪光灯的EOS 1000F。
1991年,美能达仍未推出人们所期望的i系列专业型AF单 反机,反而在6月推出了其第三代AF单反机Dynax 7xi。 “xi”表示“专家智能化”的意思。Dynax 7xi同所有美能 达以“7”开头的机型一样,同样带有一系列崭新的功能 和代表着一种新的技术,这次的代表技术是采用模糊逻辑 推理系统,揭开了第五代智能化单反机争夺战的序幕。 Dynax 7xi首次采用四组测距组件,使其AF区域比以往的 任何一架AF单反机的都要大,用户可以选择其中的任何一 组来进行测距,也可以由照相机自动地选择。
尼康公司于1986年4月推出了该公司的第一架 机身一体化AF单反机F-501。尼康曾经生产过 F3AF,对自动聚焦系统也做过大量的研究工 作,所以在α7000面世后不久就推出了F-501 是理所当然的。从外形看F-501与其手动聚焦 相机F-301没有什么区别,可见尼康是仓促应 战的,给人的印象是仅在F-301上增加了AF功 能。
1988年5月中旬,美能达推出了其第二代AF单反机Dynax 7000i。Dynax 7000i是一架完全不同于α7000的照相机, “i”代表智能化的意思。它具有美能达首创的焦点预测 AF方式和“艺术创作软件卡系统”。AF检测装置首次采用 了三组共255个CCD的组件,三组中有两组纵向排列,另一 组则横向排列,使AF系统的适应范围更广,而且AF区域是 普通AF相机的12倍,聚焦时被摄体不一定要处于画面的中 央;AF速度也高于佳能的EOS 650而成为当时最快的。
1999年6月,尼康终于推出了该公司首部自行研制的数码单反-D1, 凭借远低于柯达DCS系列相机的售价开创了数码单反民用化的新时代。 这款数码单反所采用的机身是在传统相机F5基础上经过改装完成的, 依然保持了极具魅力的专业气质。它内置274万像素CCD,ISO感光 度200-1600,采用CF卡/IBM微硬盘作为存储介质,支持的文件格式 包括JPEG、TIFF、RAW 三种,售价5580美元,在今天来看仍然显 得昂贵。

中国相机发展史

中国相机发展史

中国相机发展史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相机已经成为我的必备装备,而中国相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尝试着讲述中国相机的发展史,并探讨中国相机发展的未来走向。

一、中国相机的初期历史中国相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中国生产的相机主要是仿制苏联或东德相机。

最早的中式相机是中国南京的“南京人民厂”(即南京光学仪器厂,现在的中光集团)在1958年设计生产的“红旗”相机。

该相机外在设计仿照日本尼康相机,但采用的是苏联的“热靴”闪光灯接口,系列产品推出后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欢迎。

之后,中国的相机生产逐渐从仿制走向自主研发和创新。

1963年,中国“南京人民厂”研制出第一台单反相机,该款相机原型就是仿制自苏联金属师范学校(Metalwork Teachers College)生产的产品,但细节和设计上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这款相机是小批量生产的,后来成为国家领导人赠送海外元首的礼物之一。

1978年,在中光集团上海分厂生产的J-8相机上,中国相机产业开始具备自主设计和开发的实力。

该款相机采用日本的半导体技术,拥有电子曝光功能和交换镜头的设计,是中国相机历史上的里程碑之一。

二、中国相机的现代发展相机生产经历的是一个内外交合的过程。

中国相机的现代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广州、深圳和沈阳的相机生产厂商开始大批生产单反相机。

同时,国家在北汽、东风等汽车企业旗下成立了相机生产线。

相机生产当时处于发展初期,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1987年,上海摄影器材厂推出了第一款自主设计、生产的大型单反相机—— HX-1。

它被誉为中国相机生产的巅峰之作,拥有红外控制、反向预激光测距、细微曝光调整等众多先进功能。

1991年,东风望江相机生产有限公司推出了第一款腕表相机W-1。

同时期,广州缪恩相机厂也是一家比较出名的相机厂商。

二十一世纪,国内相机市场在发生激变: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手机摄像等新品相继问世,这些新品对传统相机的冲击是巨大的。

单反照相机的发展史

单反照相机的发展史

单反照相机的发展历
03

20世纪的发展
1900年代
单反照相机的雏形出现,当时主 要用于科学研究,如天文学和生
物学等领域。
1950年代
随着光学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的进 步,单反照相机开始进入民用市场, 但价格昂贵,操作复杂。
1970年代
随着自动对焦技术的出现,单反照 相机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同时出 现了自动曝光和自动对焦等功能。
结合光学和电子防抖技术,提供更全 面的防抖效果,适用于各种拍摄场景。
电子防抖
通过软件算法和传感器运动补偿,减 少图像的模糊和抖动。
单反照相机的未来展
பைடு நூலகம்
05

人工智能与单反照相机
人工智能在单反照相机中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功能被应用到单反照相机中, 如自动识别场景、自动调整参数等,使得拍摄更加便捷和高效。
1933年,德国的莱卡公司推出了徕卡I型单反相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使 用35mm电影胶片的单反相机。
早期单反照相机的特点
01
体积较大,笨重,不便 携带。
02
使用胶片拍摄,需要手 动冲洗和印放照片。
03
拍摄效果受胶片质量和 摄影师技术水平影响较 大。
04
价格昂贵,只有专业摄 影师和富裕的业余爱好 者才能购买。
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反照相机将更加紧密地与手机 、电脑等设备连接,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后期处理和分享 。
结论
06
单反照相机的影响与意义
技术革新
单反照相机的发展推动了摄影技 术的进步,它具备高清晰度、高 敏感度和快速反应的特点,为摄
影师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普及摄影

1.2照相机发展史(摄影技术与艺术)

1.2照相机发展史(摄影技术与艺术)

©宁波教育学院
1975年,柯达公司用CCD制造 了可以操作的电子相机。相机 从此进入电子数码时代。
©宁波教育学院
数码相机成像过程
• 1.经过镜头光聚焦在CCD或CMOS上 • D或CMOS将光转换成电信号 • 3.经处理器加工,记录在相机的内存上 • 4.通过电脑处理和显示器的电光转换,或经打印机打印便 形成影像。
©宁波教育学院
柯达1916年生产的NO.3A的连动测距型折 叠皮腔相机。
©宁波教育学院
1928年,世界上第一台双镜头反光120 相机“禄来”,由德国“弗兰克和海
德克”公司推出。
©宁波教育学院
1934年,日本第一代高级布帘快 门35mm照相机“KWANON”由佳能 公司前身“精机光学研究所”研 制成功。
1880年,英国人贝克推出画面为80mm×100mm世界最早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宁波教育学院
1887 年 , 镁 光 粉 摄 影
©宁波教育学院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胶卷。 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柯达1号。
©宁波教育学院
1892年,美国人托 马斯·爱迪生和下 属威廉·迪克森推 出了35mm胶片规格
单 反 相 机
Polaroid
数 码 相 机
1975
手 机 摄 影
2000
百花齐放
1949
NIKON F
1947
2015
©宁波教育学院
4
照相机电子化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至今)
©宁波教育学院
1960年,日本旭光学公司研制出 世界上第一架通过镜头内测光的 TTL测光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宾得SP Otmatic型照相机。

相机的发展史

相机的发展史

3. 新概念单反
第三种是数码单反相机(Single Lens Reflex),即单镜头反光数码照相机,该技术就是在胶片平面的前面以45°
角安装了一片反光镜,反光镜的上方依次有毛玻璃、五棱镜目镜等。五棱镜将实像光线多次反射改变光路,将影
像其送至目镜,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一样,也使取景范围和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上一致。这种棱镜的
10
索尼MYC-A7AF——第一次让数码相机具备 了纯物理操作方法
在DC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款相机同样出于索尼 之手,由此可见,该公司今天所取得的市场地位绝非“浪得虚名”。 1986年索尼发布了MYC-A7AF,第一次让数码相机具备了纯物理操作 方法,能够在2英寸盘片上记录静止图像,像素分辨率也已扩展到 了38万像素。
1995年,尼康、富士两巨头联手推出了全新设计 的E2/E2s,它不再照搬老掉牙的传统机身,采用 了一体化设计风格,从而很容易就能让人产生耳 目一新的感觉
12
尼康D1——尼康首台自行研制的数码单反
1999年6月,尼康终于推出了该 公司首部自行研制的数码单反-D1, 这款数码单反所采用的机身是在传 统相机F5基础上经过改装完成的, 依然保持了极具魅力的专业气质。 它内置274万像素CCD,ISO感光度 200-1600,采用CF卡/IBM微硬盘作 为存储介质,支持的文件格式包括 JPEG、TIFF、RAW 三种,售价5580 美元
9
1975年,柯达公司用CCD制 造了可操作的电子相机。 相机从此进入电子数码时 代
1973年11月,索尼公司正式开始了 “电子眼”CCD的研究工作,在不断 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它于1981年推出了 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 机——静态视频“马维卡 (MABIKA)”。该相机使用了 10 mm×12 mm的CCD薄片,分辨率仅 为570× 490(27.9万)像素,首次 将光信号改为电子信号传输。

佳能单反相机发展史

佳能单反相机发展史

EOS 3
EOS 3
1998年-2000年
材料:塑料材质变成镁合金机身
功能:高速45点对焦系统、最高 1/8000秒快门速度、最高1/250 秒闪光同步速度、高达150000 次快门寿命、10fps连拍、20项 自定义功能和31种使用习惯设定、 最近100卷拍摄数据记录
工艺: 高强度防尘防水
佳能单反相机发展史
目录
产品的发展历程表 产品的发展变化分析 产品的总结与展示
产品的发展历程表
80年代
1987 年
1989年
1992 年
1994 年
1995 年
1998 年
2000 年
2002年
2003 年
2005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EOS - 1V
EDS 1V
2000年-2002年
材料:整个机身由一整块镁合金铸 造而成
功能:使用佳能自己研发的CMOS传 感器的数码单反相机达到了1100的 超高像素
结构:每个舱门,终端接口以及按钮 都可以达到环境级的防尘与防水。
工艺:佳能第一款全画幅的数码单 反相机 。EOS-1Ds的竖拍手柄与机 身做为一体,可以容纳高容量的电 池以及方便在人像摄影的时候竖拍 构图
EOS -1Ds Mark Ⅲ
功能:支持脸部识别,实时取景
结构:Dual DIGIC III影像处理器升 级为Dual DIGIC 4
EOS 50D
2008年-2009年
EOS 50D
功能:1800万有效像素的高画 质下,高达约8张/秒的连拍速 度
结构:搭载了高速智能的自动对 焦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篇巨作】漫漫150年简述单反相机的发展历史单反相机结构图『写在前面』单反相机,即采用单镜头反光(Single Lens Reflex)结构的照相机,其主要特点是拥有一个镜头和一块反光镜。

自从1861年出现第一份单反相机设计专利到今天,经历150余年的发展后,单反已经成为目前最流行的相机结构。

(本文当前处于初稿状态,如有问题请回复告知,多谢各位支持!)『17世纪,单反结构的早期运用』早在单反相机出现之前,单镜头反光成像结构就已经用于得到应用了。

在一些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早在1685年,德国修道士约翰·图恩(John·Thun)就发表了由他设计的单反结构暗箱。

这种暗箱主要用于画家写生,可以提供正确的距离感。

早期单反结构暗箱『1861年:第一个单反相机专利』托马斯·萨顿(Thomas Sutton)是英国的摄影师、作者和发明家,曾在《摄影笔记》(Photographic Notes)杂志社做编辑。

1859年,萨顿并制造了『萨顿全景相机』。

这款相机以一枚充满水的玻璃球作为镜头,视角达到了120度。

1861年,萨顿设计了第一台单反相机并取得专利。

所以,萨顿全景相机并不是单反相机,这一点在很多中文资料中都出现了错误。

萨顿全景相机『1884年:第一台量产单反相机』1884年,由卡滨·雷·史密斯(Calvin Rae Smith)制造的Monocular Duplex被认为是第一台量产单反相机,从外形上,这款产品与单反结构暗箱非常相似。

卡滨·雷·史密斯Monocular Duplex单反相机19世纪末,比利时、德国、日本等国家先后生产出大画幅单反相机。

这些产品都采用腰平取景方式,并且需要手动控制反光板的起落。

其中,1896年,德国人伊比斯·谢夫马哈制造的单反相机采用了胶卷和焦平面快门,这标志着单反相机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1936年:第一台35mm单反相机』1913年,徕卡(Leica)相机创始人、德国照相机设计家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制造了第一台35mm照相机『Ur-Leica』(画幅为36×24mm)。

到了1936年,德国公司Ihagee 推出了第一台35mm量产型单反相机Kine Exakta。

Ihagee Kine Exakta单反相机事实上,前苏联公司Gomz也在1934年展示了名为『Sport』的35mm单反相机原型,但这款产品直到1937年才投入生产。

Gomz后来更名为Leningrad,再后来的名字则是『Lomo』。

Gomz Sport单反相机『1939年:实现反光镜自动复位』我们知道单反相机的反光镜有两种状态:落下时用于取景,抬起时用于成像。

早期单反相机并不具备反光镜自动复位功能,在每次快门释放后,都需要使用者手动落下反光镜才能继续拍摄。

这种状况直到1939年,德国公司KW推出Praktiflex后才得到改变。

KW在二战后更名为Praktica,(音译为『百佳』),后来成为了蔡司(Zeiss)的子公司。

KW Praktiflex单反相机旭光学(Asahi Optical)在1952年推出了日本第一台35mm单反相机Asahiflex,而后,又在1954年推出的Asahiflex IIb上加入了『快速自动复位反光镜』。

Asahiflex IIb的设计比Praktiflex更加成熟可靠,因此得到了此后相机厂商的广泛应用。

旭光学又被称作『朝日光学』,是宾得(Pentax)的前身。

转发至微博旭光学Asahiflex IIb单反相机『1949年:加入五棱镜取景器』早期单反相机大多只能以腰平方式进行取景,同时取景画面是上下方向正确但左右方向颠倒的。

为了能够实现眼平、正像取景,蔡司从1937年开始着手设计采用无棱镜取景器的单反相机。

该项目由于二战爆发而一度中断,直到战后东德蔡司工厂恢复生产才被重新提上议程。

最终产品Contax S直到1949年的德国莱比锡春季博览会上才得以与世人见面。

在今天,除了一些入门级单反相机会采用相对廉价的五面镜取景器外,绝大部分单反相机都沿用了五棱镜取景器。

蔡司Contax S单反相机1957年,旭光学推出了日本首台采用五棱镜取景器的单反相机Pentax。

这款产品取得了巨大成功,从而使旭光学更名为宾得。

『1963年:第一台35mm半格单反』在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照相机的价格普遍超过2万日元,是一名中级员工月薪的三倍以上。

为了能让更多人尝试拍照,奥林巴斯的米谷美久在1959年设计出一款成本在6000日元左右的35mm半格相机PEN(画幅为18×24mm)。

得益于小巧的体积、优秀的画质和低廉的价格,PEN系列相机很快成为市场上的热销产品。

奥林巴斯PEN半格相机。

1963年,PEN系列已经拥有多达17款产品,而奥林巴斯也顺势推出了第一台35mm半格单反相机PEN F。

PEN F系统拥有多达17款镜头和丰富的拍摄附件,并能通过转接环使用包括徕卡、尼康在内的其它品牌镜头。

转发至微博奥林巴斯PEN F半格单反相机由于机身紧凑但又能更换镜头,PEN F得到了不少专业摄影师的青睐。

马格南图片社的著名摄影师尤金·史密斯就曾使用PEN F拍摄了《水俣》纪实摄影专题。

『20世纪60年代,TTL测光的出现与发展』早期的单反相机是没有测光功能的,专业摄影师通常会使用手持测光表辅助拍摄。

以蔡司Contaflex II为代表的35mm单反相机虽然整合了测光表,但它们测量的是外部环境光线而不是通过镜头的光线,所以测量误差较大。

1963年到1964年,东京光学(Kogaku)Topcon RE-Super和旭光学Pentax Spotmatic成为首批采用TTL(Through the lens,通过镜头)方式进行测光的35mm单反相机。

其中,Topcon RE-Super实现了全开光圈测光,而Pentax Spotmatic则与现代单反相机一样将测光部件放置在五棱镜顶部。

转发至微博旭光学Pentax Spotmatic单反相机1966年,美能达(Minolta)推出了首款分区测光35mm单反相机SRT-101。

这款产品通过2个位置不同的硫化镉(Cds)测光元件实现2分区评价测光,可以在高反差情况下进行自动补偿,从而有效提高测光精度。

SRT-101的设计理念一直沿用至今,同时现代单反相机也具备了更多的测光分割区域。

转发至微博美能达SRT-101单反相机『1965年,第一台固定反光镜单反相机』单反相机的反光镜让取景和成像可以共享同一条光路,从而实现更准确的取景和构图。

但反光板的起落动作不仅会产生机震和噪音,同时也限制了连拍速度的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佳能(Canon)在1965年推出了第一台固定式反光镜单反相机Pellix。

转发至微博佳能Pellix固定反光镜单反相机在Pellix内部,佳能用一块只有0.02mm的固定式半透明薄膜代替了普通单反相机的反光镜。

从镜头射入的光线有30%会在半透明薄膜上发生发射并进入取景器,另外70%则会到达焦平面用于成像。

尽管这种设计存在通光量损失和取景器昏暗的问题,但对于需要高速连拍的体育摄影,以及需要尽量避免机震的显微摄影、天文摄影来说都是非常实用的。

尼康F2 High Speed固定反光镜单反相机除了Pellix和它的改进机型Pellix QL外,在胶片时代的固定反光镜单反相机还有佳能EOS RT和EOS-1N RS,以及尼康(Nikon)的F2 High Speed和F3 High Speed。

『20世纪70年代,自动曝光的出现』上面介绍的几款产品都没能实现测光与曝光的联动,我们在使用时只能根据曝光表给出的提示,手动调整曝光参数。

1962年,蔡司推出的Contaflex Super B成为首台使用非TTL测光表实现自动曝光功能的35mm单反相机。

转发至微博蔡司Contaflex Super B单反相机1971年,宾得Pentax ES和佳能FTb先后上市,它们是首批支持TTL自动曝光35mm单反相机。

两者的区别在于:宾得Pentax基于光圈优先模式,而佳能FTb则基于快门优先模式。

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日系相机厂商分化成为两个阵营,以佳能、柯尼卡(Konica)、理光(Ricoh)为代表的厂商选择支持快门优先;而以宾得、富士(Fuji)、美能达为代表的厂商选择支持光圈优先模式。

这种互不兼容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了1977年,这一年美能达发布了XD(又称为XD-7或XD-11)单反相机,首次将两种曝光模式基于一身。

美能达XD-7单反相机『程序自动曝光与程序化自动曝光』1978年,佳能发布了A-1单反相机。

除了手动曝光、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三种拍摄模式外,A-1还首次实现了程序自动曝光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A-1内部的高速微型处理可以同时控制光圈和快门两项曝光参数。

不仅如此,在搭配原厂指定型号闪光灯时,A-1还能实现闪光自动曝光。

佳能A-1单反相机尽管加入程序自动曝光功能后,使用单反相机拍摄已经变得非常简单,但单反相机仍然向着易用化、智能化的方向继续发展着。

1988年,美能达推出了第二代自动对焦单反相机α7000i。

这款产品可以通过搭配不同的『艺术创作软件卡』获得对应人像、体育、微距等不同题材的拍摄模式,又或者实现多重曝光、包围曝光等功能——这就是最早的程序化自动曝光模式。

美能达α7000i的艺术创作软件卡『20世纪80年代初,自动对焦的出现』在单反相机实现自动测光和自动曝光功能后,下一个最令人期待的功能就是自动对焦了。

为此,各大厂商都在进行积极地尝试。

结果有些出人意料,第一个拿出成品的是美国公司宝丽来(Polaroid)。

没错,就是那个以生产拍立得相机闻名的宝丽来。

它从1972年开始生产SX-70系列单反式拍立得相机,并于1976年,成功推出可以声纳测距方式实现自动对焦的SX-70 Sonar。

宝丽来SX-70 Sonar单反式拍立得相机在1980年至1982年间,日本公司启能(Chinon)和佳能都推出了不依赖于机身就能完成自动对焦的特殊镜头。

这种镜头整合有测距器、驱动马达和电源,因此体积非常硕大。

在这类镜头的帮助下,发布时间较早的启能CE-4s成为『第一台可换镜头自动对焦单反相机』。

当然,这个头衔多少有些水分,因为CE-4s的机身其实并没有参与自动对焦的操作。

启能CE-4s单反相机1981年,宾得发布了ME-F单反相机。

这款产品将对比度检测对焦模块整合到了机身内部,从而成为『第一台TTL方式自动对焦单反相机』。

同一时期的佳能AL-1 QF也采用了类似的设计思路,只不过上市时间比ME-F稍晚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