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修之死》课文问答答案 .doc
《楊修之死》課文問答答案
1.試從文中綜合曹操的行事,分析他的為人。
答:綜合曹操的行事,可見他的為人:
(1) 賣弄聰明:在「闊門事件」和「一合酥事件」中,曹操以字謎來表達自己的心意,有意要難倒眾人,可見他喜歡賣弄聰明。
(2) 陰險奸詐:「夢中殺人事件」中,曹操恐怕有人在他熟睡時刺殺他,於是說自己好在夢中殺人的謊話,並假裝在夢中殺了為他蓋被的侍衛,然後痛哭一場,把侍衛厚葬。
可見他為人陰險、奸詐。
(3) 多疑猜忌:楊修屢次表現出自己的才智,曹操為此而把他殺了,可見曹操對別人的疑忌。
2. 作者如何運用層層遞進的方法,以顯示楊修被斬殺並不是突如其來的?試加以說明。
答:作者運用層層遞進的方法,寫楊修所做的七件事逐漸引起曹操的忌恨。
「闊門事件」和「一合酥事件」寫曹操開始忌惡楊修;「夢中殺人事件」寫楊修猜透了曹操的奸詐;「吳質事件」、「鄴門事件」和「答教事件」顯示楊修介入了曹丕和曹植之間的鬥爭。
曹操對楊修的憎惡,也是層層遞進的。
先是「心甚忌之」,然後是「心惡之」、「愈惡之」,並產生「殺修之心」。
最後,在「雞肋事件」中,曹操以惑亂軍心的藉口把楊修殺掉。
杨修之死的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杨修之死的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杨修之死的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达标训练1.《杨修之死》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名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小说家。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分析曹操的性格。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
众官告免。
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来日进兵。
……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
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能力提高1.关于杨修之死的.原因,有下面几种分析,你同意哪一种?还有不同观点吗?试作说明。
(1)杨修卖弄聪明,违反了军纪,所以被杀。
(2)曹操忌妒杨修的聪明才智,所以杀了他。
(3)杨修多次揭穿曹操的心事,令他恼怒,所以被杀。
(4)杨修插手曹家兄弟的继位之争,又欺骗过曹操,所以被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你认为曹操该不该杀杨修?你对杨修被杀有什么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杨修之死》阅读与写作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杨修之死》阅读与写作练习题(附答案)[课内语段精读]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
人皆不晓其意。
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
丞相嫌园门阔耳。
”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
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
”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
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
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
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
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
操痛哭,命厚葬之。
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
修知其事,径来告操。
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
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
”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
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
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
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
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
植闻之,问于修。
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
”植然其言。
及至门,门吏阻住。
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
于是曹操以植为能。
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
”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
操心中甚疑。
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
杨修之死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杨修之死课文原文及知识点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
适庖官进鸡汤。
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
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
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有人报知夏侯惇。
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
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
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
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
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
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
惇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
”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
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
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
植闻之,问于修。
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竞斩之可也。
”植然其言。
及至门,门吏阻住。
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
于是曹操以植为能。
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
”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
操心中甚疑。
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
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
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
修死年三十四岁。
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庖páo官鸡肋lèi 夏侯dūn 食讫qì 佯yáng 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簏lù 谮zèn 叱chì退麾huī军绰chāo刀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杨修之死》课前阅读练习答案
曹操殺楊修的遠因有以下六件事:
事件一:闊門事件:楊修猜中曹操嫌花園門太闊的心思。
事件二:一合酥事件:楊修猜中曹操出的「一合酥」的字謎。
事件三:夢中殺人事件:楊修揭穿曹操假扮在夢中殺人的詭計。
事件四:吳質事件:楊修告密失敗,令曹操懷疑他中傷曹丕。
事件五:鄴門事件:楊修教曹植通過出鄴城門的方法,曹操知道後大怒。
事件六:答教事件:楊修為曹植作答教以應付曹操的答問,曹操知道後大怒,起了殺楊修之心。
主旨:記敍楊修屢次賣弄聰明引起曹操的嫉妒,最終被殺,文章刻劃了楊修的自負及
曹操的陰險,並說明恃才放曠的害處。
課文總結圖
以下是《楊修之死》的敍事脈絡,試在橫線上填上適當的答案。
單元一人生多變幻──記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素和方法
閱讀堂課紙1講讀《楊修之死》羅貫中
學習重點
閱讀
1認識記敍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原因、經過和結果)。
2認識記敍的方法(一):倒敍法。
段意與主旨
試寫出課文中各意義段的段意,然後歸納段意成主旨。
段落
段意
1-3
曹操殺楊修的近因:雞肋事件──楊修從夜間口號猜中曹操退兵的心意,叫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被曹操以惑亂軍心的罪名斬首。
文言文杨修之死翻译
昔汉末,天下大乱,英雄辈出。
曹操起于微末,以智谋勇武,逐鹿中原,终成一代霸主。
其麾下谋士众多,杨修便是其中之一。
杨修才智过人,善谋略,深得曹操赏识,然因其才高八斗,不拘小节,终致命丧黄泉。
杨修,字文若,山东东平人。
少聪颖,博览群书,才思敏捷。
初仕袁绍,不得志,遂投曹操。
曹操素闻其名,一见倾心,遂委以重任。
杨修为曹操出谋划策,屡建奇功,深得曹操信任。
时曹操欲废立太子,杨修知其心意,遂暗中助曹植,欲使曹植继位。
曹操疑心杨修与曹植有私,遂渐生嫌隙。
一日,曹操令修治一屋,屋成,曹操问:“此屋何如?”杨修答曰:“屋虽成,然过于华丽,恐非大王之意。
”曹操不悦,遂将杨修贬为征西将军。
杨修虽被贬,然其才智依然过人。
后曹操北征乌桓,杨修随军而行。
军中粮草不足,杨修献计,令军士以树枝为杖,挖地取粮,军中粮草得以缓解。
曹操见杨修才智不减当年,心中暗喜,遂恢复其原职。
然曹操长子曹丕,深知杨修之才,恐其助曹植夺位,遂与曹植联手,陷害杨修。
一日,曹操令修作一诗,诗曰:“莫使金樽空对月,共君一醉一陶然。
”曹植闻之,心生疑虑,遂以诗中之“金樽”为借口,诬陷杨修私通外臣,意图谋反。
曹操信以为真,遂下令逮捕杨修。
杨修被捕后,心中坦然,毫无惧色。
曹操欲问杨修之罪,杨修从容答曰:“臣本无罪,乃曹植所陷。
”曹操闻言,怒不可遏,遂下令处死杨修。
杨修被杀,时年三十五岁。
临刑之际,杨修仍谈笑风生,毫无惧色。
其友贾逵闻之,叹曰:“杨修之才,天下无双,惜哉!惜哉!”言罢,泪如雨下。
杨修之死,世人皆叹惋。
然曹操终成一代霸主,其子曹丕亦继位称帝。
而杨修,虽才高八斗,却因言多必失,终究命丧黄泉。
世人皆言,杨修之死,乃曹操、曹丕父子相争之牺牲品也。
然而,杨修之死,亦使后人深思。
才子佳人,往往命运多舛。
杨修之才,本可助曹操一统天下,然因其不拘小节,终致命丧黄泉。
此乃警示后人,才子佳人,当谨慎行事,方得善终。
最新杨修之死课文原文以及重点
最新杨修之死课文原文以及重点《杨修之死》课文原文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
适庖官进鸡汤。
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
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
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有人报知夏侯惇。
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
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
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
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
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
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
惇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
”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
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
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
植闻之,问于修。
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竞斩之可也。
”植然其言。
及至门,门吏阻住。
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
于是曹操以植为能。
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
”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
操心中甚疑。
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
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
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
修死年三十四岁。
《杨修之死》课文知识点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庖páo官鸡肋lèi 夏侯 dūn 食讫qì佯yáng 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簏lù谮zèn 叱chì退麾huī军绰chāo刀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杨修之死》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修之死》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篇一:九年级语文杨修之死作业及答案
杨修之死
1.《杨修之死》节选自_《三国演义》,作者是_罗贯中__,名_本__,号_湖海散人_ ,元末明初___朝小说家。
庖( páo )官分食讫( qì)佯( yáng )惊问谮( zèn )害麾( huī)军绰( chāo)刀伺(sì)查诈(zhà)败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⑴适庖官进鸡汤⑵数犯曹操之忌⑶人皆不晓其意
(恰好)(屡次)(知晓,明白)⑷丕如其意⑸植然其言⑹但曹有问
(按照)(认为??是对的)(只要)3、翻译下列语句。
⑴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杨修为人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屡次冒犯了曹操的禁忌。
⑵(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曹操假装吃惊地问道:“什么人杀了我的贴身侍卫?”
⑶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丞相不是在梦中,您(被杀的人)才是在梦中呀!⑷但曹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只要曹操有问题,曹植就按照条文的内容回答他
(5)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杨修之死》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修之死》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九年级语文杨修之死作业及杨修之死 1.《杨修之死》节选自_《三国演义》,作者是_罗贯中__,名_本__,号_湖海散人_ ,元末明初___朝小说家。
庖(páo )官分食讫(qì )佯(yáng )惊问谮(zèn )害麾(huī )军绰(chāo)刀伺(sì)查诈(zhà)败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⑴适庖官进鸡汤⑵数犯曹操之忌⑶人皆不晓其意(恰好)(屡次)(知晓,明白)⑷丕如其意⑸植然其言⑹但曹有问(按照)(认为??是对的)(只要)3、翻译下列语句。
⑴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杨修为人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屡次冒犯了曹操的禁忌。
⑵(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曹操假装吃惊地问道:“什么人杀了我的贴身侍卫?” ⑶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丞相不是在梦中,您(被杀的人)才是在梦中呀!⑷但曹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只要曹操有问题,曹植就按照条文的内容回答他(5)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于是军营中的各个将领,没有一个不准备回去。
(6)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你怎么敢编造假话,惑乱我军心。
(7)、人皆不晓其大家都不知道他的意思。
1.题目解读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
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界,以待时机。
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有机可乘。
“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2.相关资料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人。
他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所以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有不少成分是作者虚构的,由于作者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拥刘反曹,因此,书中主要强调他的坏处,在许多读者中造成了对这个历史人物的错觉。
《杨修之死》课文解析
《杨修之死》课文解析
《杨修之死》课文解析
杨修恃才放旷七件事:
阔门事件:曹操曾经叫人建造花园,他看了后不给评语,只在花园的门上写一“活”字,杨修看了,即明其意,竟不问曹操,擅自命人把门修窄。
一合酥事件:曹操收到一合酥,在盒上写了“一合酥”,杨修见了,便叫人把整盒酥吃了,曹操问他为何这样做,他答:“盒上写明‘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怎敢违反?”
梦中杀人事件:曹操恐怕有人暗杀他,便假装说自己在梦中好杀人,更杀了一个近侍和假装痛哭,并厚葬那人,好以杀一儆百。
杨修知道曹操心中所想,便恃着聪明去揭发曹操。
吴质事件:曹丕密请吴质入内府,相议曹操欲立世子一事,但怕有人知道,就用大簏藏了吴质。
杨修知道,就告诉曹操,结果曹丕下次真是用大簏载绢,曹操怀疑杨修想陷害曹操。
邺门事件:曹操为了测试两个儿子的才干,便叫他们出城门,却叫门吏不要放人出外,杨修教曹植,如有人敢阻挡,便斩杀他。
曹植虽然成功出外,但曹操知是杨修所教,非常愤怒。
答教事件:杨修曾经为曹植作了十几条“答教”,当曹操每次以军国的事问曹植,曹植都对答如流,曹操因而怀疑。
其后,曹丕收买曹植的`左右,偷那些“答教”来通知曹操。
曹操见了,已有杀杨修之心。
鸡肋事件:曹操只说夜间的口号是“鸡肋”,杨修却“运用”他的智能,想出“鸡肋”的真正意义,还叫士兵们收拾行李,准备班师,最后当然招致杀身之祸。
《杨修之死》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修之死》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九年级语文杨修之死作业及答案杨修之死1.节选自_,作者是_罗贯中__,名_本__,号_湖海散人_ ,元末明初___朝小说家。
庖( páo )官分食讫( qì)佯( yáng )惊问谮( zèn )害麾( huī)军绰( chāo)刀伺(sì)查诈(zhà)败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⑴适庖官进鸡汤⑵数犯曹操之忌⑶人皆不晓其意(恰好)(屡次)(知晓,明白)⑷丕如其意⑸植然其言⑹但曹有问(按照)(认为??是对的)(只要)3、翻译下列语句。
⑴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杨修为人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屡次冒犯了曹操的禁忌。
⑵(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曹操假装吃惊地问道:“什么人杀了我的贴身侍卫?”⑶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丞相不是在梦中,您(被杀的人)才是在梦中呀!⑷但曹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只要曹操有问题,曹植就按照条文的内容回答他(5)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于是军营中的各个将领,没有一个不准备回去。
(6)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你怎么敢编造假话,惑乱我军心。
(7)、人皆不晓其大家都不知道他的意思。
1.题目解读本文节选自第七十二回。
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
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界,以待时机。
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有机可乘。
“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2.相关资料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他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所以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中的曹操,有不少成分是作者虚构的,由于作者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拥刘反曹,因此,书中主要强调他的坏处,在许多读者中造成了对这个历史人物的错觉。
阅读,不应当按照作者的爱憎倾向和是非标准来评价曹操。
11 杨修之死_同步阅读
同步阅读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
”二人乃不复言。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
”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
只教我来相请。
”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
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諕得玄德面如土色。
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
”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
’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
今见此梅,不可不赏。
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玄德心神方定。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
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
”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
请试指言之。
”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
”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
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杨修之死答案
杨修之死答案(第二课时)展示交流1、①"鸡肋事件"杨修:"来日魏王必班师,"以鸡肋之意对。
曹操:"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②"园门阔事件" 杨修:"丞相嫌园门阔耳。
" 曹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③"一盒酥事件" 杨修:竟取匙与众分食讫,"岂敢违丞相之命?曹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④"梦中杀人事件" 杨修:"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曹操:闻而愈恶之。
⑤"藏吴质事件" 杨修:知其事,迳来告操。
曹操:因疑讚害曹丕,愈恶之。
⑥"试才干事件" 杨修: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
" 曹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⑦"作答教事件" 杨修: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
曹操:大怒,已有杀修之心。
“心甚忌之”-“心恶之”-“愈恶之”-“愈恶之”-“亦不喜植”-“有杀修之心”2、一是杨修卖弄聪明,违反军纪,被杀是咎由自取.二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
这大概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
三杨修插手曹家兄弟继位之争,又欺骗过曹操,所以被杀。
杀修真正原因是什么?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的句子。
有一首诗可以说是对杨修之死因的最好的评价。
请大家齐读这首诗。
聪明杨德祖,世代系簪缨。
笔下走龙蛇,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3、(1)写曹操兵败班师与题目有什么关系?明确: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非常正确的,活曹操输给了死杨修,目的在于揭露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而已。
(2)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明确:曹操兵败,证明了杨修预测的正确性,众人对他杀杨修之举自然有疑意。
【精品文档】《杨修之死》阅读答案word版本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杨修之死》阅读答案18《杨修之死》课前预习1、读得准:给加点得字注音。
庖官鸡肋主簿恃才放旷分食讫佯惊大簏谮害麾军绰刀2、写得准:tún()兵páo()官bǐng()请主bù()yuán()门zèn()害huò()乱huī()军3、解得准:重、难点实词解释帐:班师:号令:恃才放旷:讫:佯:径:伺:谮:诈:麾:绰:4、课前预习本文节选自,它是我国第一部长篇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作者,名,字,号。
(时代)(文学定位)家。
课堂精读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
人皆不晓其意。
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
丞相嫌园门阔耳。
”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
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
”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
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
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
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
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
操痛哭,命厚葬之。
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http://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
修知其事,径来告操。
18.《杨修之死》2
18《杨修之死》练习2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
人皆不晓其意。
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
丞相嫌园门阔耳。
”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
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
”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
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
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
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
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
操痛哭,命厚葬之。
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
修知其事,径来告操。
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
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
”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
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
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
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
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
植闻之,问于修。
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
”植然其言。
及至门,门吏阻住。
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
于是曹操以植为能。
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
”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
操心中甚疑。
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
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修之死》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九年级语文杨修之死作业及答案杨修之死1.节选自_,作者是_罗贯中__,名_本__,号_湖海散人_ ,元末明初___朝小说家。
庖( páo )官分食讫( qì)佯( yáng )惊问谮( zèn )害麾( huī)军绰( chāo)刀伺(sì)查诈(zhà)败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⑴适庖官进鸡汤⑵数犯曹操之忌⑶人皆不晓其意(恰好)(屡次)(知晓,明白)⑷丕如其意⑸植然其言⑹但曹有问(按照)(认为??是对的)(只要)3、翻译下列语句。
⑴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杨修为人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屡次冒犯了曹操的禁忌。
⑵(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曹操假装吃惊地问道:“什么人杀了我的贴身侍卫?”⑶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丞相不是在梦中,您(被杀的人)才是在梦中呀!⑷但曹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只要曹操有问题,曹植就按照条文的内容回答他(5)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于是军营中的各个将领,没有一个不准备回去。
(6)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你怎么敢编造假话,惑乱我军心。
(7)、人皆不晓其大家都不知道他的意思。
1.题目解读本文节选自第七十二回。
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
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界,以待时机。
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有机可乘。
“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2.相关资料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他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所以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中的曹操,有不少成分是作者虚构的,由于作者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拥刘反曹,因此,书中主要强调他的坏处,在许多读者中造成了对这个历史人物的错觉。
阅读,不应当按照作者的爱憎倾向和是非标准来评价曹操。
文学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作家创作意图和艺术典型的客观意义并非完全相同。
合作探究5、选文围绕曹杨之间的矛盾写了哪七件事?①照“鸡肋”号令本意行事②识门上“活”字意思③分食一盒酥④看破杀近侍用心⑤密告吴质曹丕结党⑥令试曹丕曹植才干之举,不得真实情况⑦为曹植作答教欺瞒。
6、七件事情的行文能否变动,为什么?不能。
第一件事是倒叙,是杀杨修的直接原因;后面六件事是属插叙,这部分是按曹操嫉恨杨修的心理程度排列的(“忌之”——“恶之”——“愈恶之”——“愈恶之”——“大怒”——“已有杀修之心”)7、分别概括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
曹操:阴险狡诈,老谋深算;杨修: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狂妄轻率,耍小聪明等。
8、杨修死后,原著中有几句诗,对杨修之死是这样说的: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我们现在看看,说杨修死于他的才气,准确不准确呢?为什么?说“身死因才误”并非没有道理。
杨修参与了曹氏父子间争宠夺权的斗争,卷入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漩涡,这才是导致他遭杀的本质原因。
9、在中曹操有“奸雄”之称。
从本文中你能看出他的“奸”吗?历史上的曹操也是这样的人吗?奸:借故杀人,不让人识破心机,假惠善后。
不是。
历史上的曹操是个极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他以招纳贤才,知人善任著称,但也借故杀害了一些名臣谋士。
10从课文中反映的作者认识来看,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一方面由于杨修自身原因,恃才放旷,无所顾忌,凡事不考虑利害得失,任意为之。
另一方面是由于曹操的嫉贤妒能,阴险奸诈。
11你认为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方面是值得你去学习的?主要有两点:A、让事实说话。
作者对曹、杨的性格特点不是通过评论来表现,而是用一件又一件的事实来反映的。
每件事同时表现了曹、杨两个人物,生动形象。
B、在记叙的顺序上,本文很好地运用了插叙,比顺叙更引人入胜,曲折多姿。
12根据你的认识,谈谈应如何对待人才。
对于人才,应该人尽其能,人尽其才,给他们施展才能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能谈出自己的见解即可)篇二:杨修之死译文曹操聚集兵队想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都,又怕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正碰上厨师进鸡汤。
曹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
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
曹操随口答道:“鸡肋!鸡肋!”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让随行士兵收拾行装,准备撤兵。
有人报告给夏侯惇。
夏侯惇大吃一惊,于是请杨修至帐中问道:“您何收拾行装?”杨修说:“从今夜的号令来看,便可以知道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都。
鸡肋,吃起来没有肉,丢了又可惜。
如今进兵不能胜利,退兵让人耻笑,在这里没有益处,不如早日回去,来日魏王必然班师还朝。
因此先行收拾行装,免得临到走时慌乱。
”夏侯惇说:“先生真是明白魏王的心思啊!”然后也收拾行装。
于是军营中的诸位将领,没有不准备回朝的。
当天晚上,曹操心烦意乱,不能安稳入睡,因此便手提起钢斧,绕着军营独自行走。
忽然看见夏侯惇营内的士兵都各自在准备行装。
曹操大惊,急忙回营帐中召集夏侯惇问是其原因。
惇回答说:“主簿杨祖德事先知道大王想要回去的意思了。
”曹操把杨修叫去问原因,杨修用鸡肋的含义回答。
曹操大怒的说:“你怎么敢乱造谣言,乱我军心!”便叫刀斧手将杨修推出去斩了,将他的头颅挂于辕门之外。
原来杨修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屡次犯了曹操的大忌。
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花园。
造成时,操前去观看,没有夸奖和批评,就叫人取了一支笔在花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走了。
大家都不了解其中的含义。
杨修对工匠们说,“门”添活字,就是”阔“字,丞相嫌你们把花园门造得太大了。
于是重新建造园门。
完工后再请曹操去观看。
曹操很喜欢,问道:“是谁知道了我的意思?”下人回答:“是杨修!”曹操虽表面上称好,而心底却很嫉妒。
还有一天,塞北进贡给曹操一盒酥。
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放在案头。
杨修见到了,竟然取勺子和大家将酥吃完了。
曹操问其原因,杨修回答说:“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怎么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呢?”曹操虽然喜笑,而心里却厌恶杨修。
曹操害怕有人暗自谋害自己,常吩咐侍卫们说:“我梦中好杀人,凡是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切勿靠近我!”有一个晚上曹操在帐中睡觉,被子落到了地上,近侍慌忙取被为他覆盖。
曹操立即跳起来拔剑把他杀了,然后继续上床睡觉。
半夜起来的时候,假装吃惊的问:“是谁杀了我的侍卫?”大家都以实相告。
曹操痛哭,命人厚葬近侍。
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真是在梦中杀人,惟有杨修知道了他的意图,下葬时叹惜的说:“不是丞相在梦中,是你在梦中呀!”曹操听到后更加厌恶杨修。
曹操三儿子曹植,,爱慕杨修的才华,经常邀请杨修谈论,,终夜不休息。
曹操与众人商议,想要立曹植为世子。
曹丕知道这件事情后,秘密地邀请朝歌的长官吴质到他家里商议,因为怕有人觉察到,于是把吴质藏在大簏子中,只对外说里面是绢匹,运到曹丕府中。
杨修知道这件事情后,直接来告诉曹操。
曹操派人到曹丕的府中门口观察。
曹丕知道后惊慌地告诉吴质。
吴质说:“不要担心,明天再用大簏子装上绢匹,还运进府中来迷惑他们。
”曹丕按照吴质的话,又用大簏子载了一些绢运进府中。
曹操的使者搜查簏子中,果然是绢匹,就回报曹操,曹操因此怀疑杨修诬陷曹丕,更加讨厌杨修。
曹操想要试试曹丕和曹植的才华。
一天,命令他们各出邺城的城门;却私下里让人吩咐看守大门的士兵,不准他们放行。
曹丕先到,看大门的士兵阻拦他出去,曹丕只得退走。
曹植听说后,向杨修请教。
杨修说:“你奉王命出城,如果有阻拦的,就把他们斩首就行。
”曹植听信了他的话,等到了城门,士兵阻拦住他,曹植大声叱骂他说:“我奉王命出门,看谁敢阻挡!”随即就斩了拦他的士兵。
于是曹操认为曹植有才能。
后来有人告诉曹操说:“这是杨修教他这么干的。
”曹操大怒,因此也不再喜欢曹植了。
杨修又经常教曹植十多条怎么回答的好,只要曹操问他问题,曹植就依照杨修教他的地回答。
曹操问曹植军国大事,曹植对答如流。
曹操心中非常疑惑。
后来曹丕暗地里买通了曹植府中下人,偷着来告诉曹操。
曹操见了大怒说:”匹夫居然敢来欺骗我!”那时就有了杀杨修的心思,如今就借惑乱军心的罪名杀了他。
杨修死时才三十四岁。
曹操已经杀了杨修,又对夏侯惇发怒,也假装想把夏侯惇斩了。
很多将领上求情才免去夏侯惇的死罪。
曹操斥退夏侯惇,下令明日进兵攻打。
第二天,出兵从斜谷界口,前面有一支军队在前面,为首的大将是魏延。
曹操对魏延招降,魏延大骂曹操。
曹操命令庞德出战。
两将正打着时候,曹操营内营着火。
有士兵来报说是马超偷袭了中营和后营。
曹操拔剑说,“诸将有后退的斩!”众将努力向前冲杀,魏延假装战败逃走。
曹操于是指挥军队回头攻打马超,曹操自己骑马站在高处,看着两军对战。
忽然又一支军队冲到曹操的面前,大喊:“魏延在这里!”(魏延)拿起弓,箭上弦,射中了曹操。
曹操从马上翻身落下。
魏延扔下弓箭拿起刀,催赶着战马冲到山坡来杀曹操。
(这时)从旁边冲出来一个将军,大喊:“不得伤害我的主公!”一看,发现是庞德。
庞德奋力向前,击退魏延,护送着曹操向前进。
马超已经败退了。
曹操身上带着伤回到了营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掉了两个门牙,马上命令军医救治。
这时(曹操)才想起杨修的话,马上把杨修的尸身收回厚葬,随后下令调动出征的军队回朝。
[1]杨修之死,是他与曹操矛盾发展的高潮,也是他性格发展的必然。
但若至此戛然而止,原不免令人感到突兀。
于是接下去作者在“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一句后,连续叙写了六件事,在交代曹、杨矛盾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杨修轻率的性格特征。
第一件事,曹操在花园门上写一“活”字,本是有意和工匠们逗智,而杨修却自作聪明地揭破谜底,这委实是不知趣。
第二件事,杨修近乎恶作剧地把曹操的“一盒酥”给分吃了,这说明他目中无主,过于自恃。
第三件事,曹操梦中杀人,杨修揭露其故装洋蒜,虽是处于正义,但也很不策略。
第四件事,为了扶持曹植上台,杨修极力投曹操所好,密告曹丕用筐装人入府,结果画虎不成,反招诬害他人之嫌。
第五件事,唆使曹植立杀门吏,又被人告,说明办事欠稳慎。
第六件事,暗教曹植作答,答稿竟被人偷走,落得个欺王之名,致使曹操极为反感,遂生“杀修之心”。
正因为他平生养成了这么一个好为人师、狂妄轻率的习惯,所以,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他都是放纵不羁,无所顾忌,以致招来杀身之祸。
课文记叙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主旨是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思想作风,也揭示了曹操的复杂性格:既十分奸诈,又有深谋远虑。
杨修为什么被杀?依据这篇课文,杨修被杀可以归纳出三个原因: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
这大概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