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课内文言文之《湖心亭看雪》翻译及重点词汇梳理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湖心亭看雪》创作背景:《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

张岱在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即写于他避居剡溪山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湖心亭看雪》作者简介张岱(1597~168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文学家。

寓居杭州。

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

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披发入山”著书以终。

文笔干练,丰神绰约,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

《湖心亭看雪》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翻译: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

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

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

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

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翻译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翻译

余尝一至湖心亭,见湖光山色,如诗如画,心向往之。

一日,大雪纷飞,银装素裹,天地一片洁白。

余遂携酒一壶,步履蹒跚,独往湖心亭一游。

亭前,湖水如镜,倒映着天空中飘洒的雪花,银光闪烁。

四周山峦,披上白雪,宛如玉树琼枝,美不胜收。

余立于亭中,遥望湖光山色,不禁赞叹:“此景此情,真乃人间仙境也!”时值正午,雪势渐歇,天空露出些许蔚蓝。

湖面上,偶尔有几只鸭子,破冰而出,欢快地游弋。

亭内,一老者正煮酒品茗,神态悠然。

余遂上前,与之交谈,得知老者乃此亭之守者,已在此守护多年。

老者见余兴致勃勃,遂邀请余共赏雪景。

余欣然答应,遂与老者同坐于亭中,一边品酒,一边谈笑风生。

酒至半酣,老者指着窗外,说道:“此景之美,非言语所能形容。

君若不信,可自行欣赏。

”余遂起身,推开亭门,步入雪中。

此时,天地间一片寂静,只有雪花飘落的声音。

余信步而行,踏雪无痕。

遥望湖面,湖水如镜,映出天空的蔚蓝。

山峦起伏,白雪皑皑,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

余行至湖边,见一渔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正独坐于船上,悠然自得。

渔翁见余,微笑着说道:“客官,今日雪景甚美,何不在此小酌片刻?”余欣然应允,遂与渔翁共饮。

酒过三巡,余与渔翁谈起了湖心亭的历史。

渔翁说道:“此亭建于宋代,已有千年历史。

昔年,许多文人墨客曾在此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佳话。

如今,虽已物是人非,但湖光山色依旧,令人陶醉。

”余听罢,感慨万千。

心想:人生如梦,世事无常。

唯有湖光山色,依旧如故,令人心生感慨。

余遂即兴赋诗一首,以抒发胸臆:湖心亭上赏雪景,天地一片洁白情。

湖光山色如诗画,渔翁独坐话人生。

诗罢,余与渔翁举杯共饮,直至日暮。

此时,雪已停,天空泛起鱼肚白。

余遂与渔翁告别,踏雪而归。

自此,余每逢大雪之日,必往湖心亭一游。

每至亭中,总能感受到那一份宁静与美好。

而那湖光山色,亦如老者所言,非言语所能形容。

余心向往之,愿此景此情,永远留存于世。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全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全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全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全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湖心亭看雪(张岱)崇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余挐一作:余拏)到亭上,有两人铺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文崇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乘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上下下全都是白茫茫的。

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像小草一样微小的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迷的人啊!”注释俱:都。

绝:消失。

崇五年:公元1632年。

崇,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

更定: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

定,完了,结束。

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独:独自。

拏(ná):同“”,牵引。

撑(船)。

一作“挐”。

拥(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

衣,细毛皮衣。

,鸟兽的细毛。

雾凇:冰花一片弥漫。

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

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

,白气弥漫的样子。

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课《湖心亭看雪》课文、译文、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课《湖心亭看雪》课文、译文、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课《湖心亭看雪》课文、译文、知识点总结一、作者简介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他的小品文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文中独树一帜。

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二、故事背景张岱出身于书香门第,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悠闲的布衣生活。

明亡以后,他消极避居于嵊县西白山中,专心从事著述。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入山以后。

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三、翻译课文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注释崇祯五年:即1632年。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俱:都。

绝:消失。

是日:这一天。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

定:止,停。

拏(ná):携,带。

毳衣:细毛皮衣。

毳(cuì),细毛。

雾凇:雾气和水汽。

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蒸发上升的水汽。

沆砀:寒气弥漫的样子。

舟一芥:船如同小草一般。

芥(jiè),小草。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连续下了三天大雪,湖中人声、鸟声都消失了。

这天晚上初更刚过,我划着一条小船,披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景。

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天空与云、与山、与湖水,上下全是白色的。

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小草似的小船,船中的两三个人罢了。

2.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译文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译文

《湖心亭看雪》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

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

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

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是白雪中的一点,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芥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米粒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面对面坐在那儿,一个小书童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痴情赏雪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

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他们的姓名,(他们回答)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我到达自己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课内文言文之《湖心亭看雪》翻译及重点词汇梳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课内文言文之《湖心亭看雪》翻译及重点词汇梳理

九上语文课内文言文之《湖心亭看雪》翻译及重点词汇梳理11.湖心亭看雪(张岱(明)崇祯五年(2)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3)矣,余(4)挐(5)一小舟,拥(6)毳衣炉火(7),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8),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9)。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10)、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11),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

西湖雪夜雾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个人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12)拉余同饮。

余强饮(13)三大白(14)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15)。

及下船,舟子(16)喃喃(17)曰:“莫说相公(18)痴,更有痴似(19)相公者!”译文: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

”便拉着我一同喝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注释:(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

原居杭州。

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

(2).【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选自《陶庵梦忆》卷三。

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湖心亭看雪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原文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出处:《陶庵梦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gēng)定矣,余挐(ráo)一小船,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líng)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gèng)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文言文注释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

原居杭州。

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

2.【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3.【是日更定】是:代词,这。

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定,完了,结束。

4.【挐(ráo)】即“桡”,撑(船)。

5.【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皮毛衣,带着火炉乘船。

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湖心亭看雪》课文

《湖心亭看雪》课文

《湖心亭看雪》课文《湖心亭看雪》全文及翻译《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选自《陶庵梦忆》卷三。

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湖心亭看雪》全文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词句注释1.湖心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在外湖中央一个小小的绿洲上,与三潭印月、阮公墩鼎足相对,成一个品字形。

从前叫湖心寺,明弘治间被毁,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重建,后又再修。

2.崇祯五年:为公元1632年。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

3.俱:都。

绝:无。

4.是日:这一天。

更定:亦叫定更。

古时一夜分五更,每更两小时。

更定是一更开始,即晚上八时开始。

5.拏(ná):牵引,划动。

6.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皮衣拥着炉火。

毳,鸟兽的细毛。

7.雾凇:寒夜雾气。

沆砀(hàng dàng):白茫茫一片。

8.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

一白,全白。

一,全或都,一概。

9.长堤:此指西湖里白堤。

10.一芥:比喻舟极细小。

芥,小草。

11.粒:谷粒。

12.毡(zhān):毛毯。

13.烧酒:烫酒,温酒。

14.炉:烫酒的器具。

15.此人:这样的人,指作者。

16.拉:邀请。

17.三大白:即三大杯。

大白,酒杯名。

18.客此:旅居在此。

19.及:等到。

20.舟子:船夫。

喃喃:小声自语,嘀咕。

21.相公:原指宰相,后为尊称。

22.似:超过,胜过。

白话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课内文言文之《湖心亭看雪》翻译及重点词汇梳理-教学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课内文言文之《湖心亭看雪》翻译及重点词汇梳理-教学文档

九上语文课内文言文之《湖心亭看雪》翻译及重点词汇梳理11.湖心亭看雪(张岱(明)崇祯五年(2)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3)矣,余(4)挐(5)一小舟,拥(6)毳衣炉火(7),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8),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9)。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10)、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11),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

西湖雪夜雾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个人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12)拉余同饮。

余强饮(13)三大白(14)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15)。

及下船,舟子(16)喃喃(17)曰:“莫说相公(18)痴,更有痴似(19)相公者!”译文: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

”便拉着我一同喝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注释:(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

原居杭州。

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

(2).【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初中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原文译文赏析

初中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晚明⼩品在中国散⽂虽然不如先秦诸⼦或唐宋⼋⼤家那样引⼈注⽬,却也占有⼀席之地。

它如开放在深⼭⽯隙间的⼀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灼灼之艳,却⾃有⼀段清⾼拔俗的风韵。

下⾯是分享的初中⽂⾔⽂:《湖⼼亭看雪》原⽂译⽂赏析。

希望⼤家喜欢!《湖⼼亭看雪》 明代:张岱 崇祯五年⼗⼆⽉,余住西湖。

⼤雪三⽇,湖中⼈鸟声俱绝。

是⽇更定矣,余拏⼀⼩⾈,拥毳⾐炉⽕,独往湖⼼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与⽔,上下⼀⽩。

湖上影⼦,惟长堤⼀痕、湖⼼亭⼀点、与余⾈⼀芥、⾈中⼈两三粒⽽已。

(余拏⼀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铺毡对坐,⼀童⼦烧酒炉正沸。

见余⼤喜⽈:“湖中焉得更有此⼈?”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别。

问其姓⽒,是⾦陵⼈,客此。

及下船,⾈⼦喃喃⽈:“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 崇祯五年⼗⼆⽉,我住在西湖边。

⼤雪接连下了多⽇,湖中游⼈全⽆,连飞鸟的声⾳都消失了。

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叶⼩⾈,穿着细⽑⽪⾐,带着⽕炉,独⾃前往湖⼼亭看雪。

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与⽔,浑然⼀体,⽩茫茫⼀⽚。

湖上的影⼦,只有⼀道长堤的痕迹,⼀点湖⼼亭的轮廓,和我的⼀叶⼩⾈,⾈中的两三粒⼈影罢了。

到了湖⼼亭上,看见有两⼈铺好毡⼦,相对⽽坐,⼀个童⼦正把酒炉⾥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常⾼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于是拉着我⼀同饮酒。

我尽情的喝了三⼤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问他们的姓⽒,得知他们是⾦陵⼈,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样痴的⼈啊!” 【注释】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俱:都。

绝:消失。

是⽇更(gēng)定:是,代词,这。

更定:指初更以后。

晚上⼋点左右。

定:停⽌,结束。

余:第⼀⼈称代词,我。

拏:通“桡”,撑(船)。

拥毳(cuì)⾐炉⽕:穿着细⽑⽪⾐,带着⽕炉。

《湖心亭看雪》课文翻译(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湖心亭看雪》课文翻译(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雾凇沆砀,
寒气弥漫的样子
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
天与云、与山、与水,
(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
上下一白。
上下全是白色的。
湖上影子,
湖上映出的影子,
惟长堤一痕,
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
湖心亭一点,
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
与余舟一芥,
小草
和我那像一片芥叶的小船,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两三个人罢了。
《湖心亭看雪》课文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
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
我住在西湖。
大雪三日,
连续下了三天大雪,
湖中人鸟声俱绝。
西湖中人、鸟、声音都没有了。
是日,更定矣,
止,停
这天,报更的鼓声停了,
余拏一小舟,
携,带
我携一条小船,
拥毳衣炉火,
细毛细毛皮衣
抱着细毛皮衣和火炉,
独往湖心亭看雪。
独自到湖心亭看雪景。
到亭上,
到了湖心亭上,
有两人铺毡对坐,
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面对面坐着,
一童子烧酒,
一个书童在温酒,
炉正沸。
酒烧开了。
见余大喜,曰:
他们看见我十分高兴,说: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湖中怎么可能还有这样的人?”
拉余同饮。
拽着我一起喝酒。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大酒杯
我勉强喝了三大碗就告辞了,
问其姓氏,
问他们的姓氏,
是金陵人,客此。
这里是“客居”的意思。
(他们回答)是金陵人,客居在此。
及下船,
等到
等到下了船,
舟子喃喃曰:
船夫不停地小声念叨着:
“莫说相公痴,

《湖心亭看雪》全文对照翻译

《湖心亭看雪》全文对照翻译

《湖心亭看雪》全文对照翻译《湖心亭看雪》全文对照翻译《湖心亭看雪》是晚明小品文作家张岱所写的一首朦胧的梦幻诗,深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湖心亭看雪》的全文对照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湖心亭看雪》全文对照翻译篇1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杯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湖心亭看雪》赏析张岱,是晚明小品文作家中成就较高的一位。

他的作品爽朗清新、雅俗兼施、笔墨洗练、意趣深远,历来为人所称颂,《湖心亭看雪》则是其代表作。

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多字,却把湖心亭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茫、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情怀表现得栩栩如生。

全文围绕一个“痴”,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的痴迷,对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的痴爱,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故国的千般眷恋、万般钟爱的一片痴心。

《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译及赏析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湖心亭看雪明代: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余拏一作:余挐)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及注释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注释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俱:都。

绝:消失。

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

更定: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

定:停止,结束。

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拏:通“桡”,撑(船)。

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

毳衣:细毛皮衣。

毳:鸟兽的细毛。

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12《湖心亭看雪》课文译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12《湖心亭看雪》课文译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

湖心亭看雪课文译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含答案湖心亭看雪明代: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余拏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文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注释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俱:都。

绝:消失。

是日更定:是,代词,这。

更定: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

定:停止,结束。

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拏:通“桡”,撑(船)。

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

毳衣:细毛皮衣。

毳:鸟兽的细毛。

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

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

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课《湖心亭看雪》课文、译文、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课《湖心亭看雪》课文、译文、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课《湖心亭看雪》课文、译文、知识点总结一、作者简介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他的小品文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文中独树一帜。

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二、故事背景张岱出身于书香门第,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悠闲的布衣生活。

明亡以后,他消极避居于嵊县西白山中,专心从事著述。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入山以后。

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三、翻译课文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注释崇祯五年:即1632年。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俱:都。

绝:消失。

是日:这一天。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

定:止,停。

拏(ná):携,带。

毳衣:细毛皮衣。

毳(cuì),细毛。

雾凇:雾气和水汽。

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蒸发上升的水汽。

沆砀:寒气弥漫的样子。

舟一芥:船如同小草一般。

芥(jiè),小草。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连续下了三天大雪,湖中人声、鸟声都消失了。

这天晚上初更刚过,我划着一条小船,披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景。

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天空与云、与山、与湖水,上下全是白色的。

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小草似的小船,船中的两三个人罢了。

2.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中考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全文详细翻译
湖心亭看雪
作者: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

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

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

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

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

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

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第 1 页共2 页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中考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全文详细翻译】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第 2 页共2 页。

《湖心亭看雪》译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湖心亭看雪》译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湖心亭看雪》译文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

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

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

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

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

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

我走上自己
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语文课内文言文之《湖心亭看雪》翻译及重点词汇
梳理
11.湖心亭看雪(
张岱(明)
崇祯五年(2)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3)矣,余(4)挐(5)一小舟,拥(6)毳衣炉火(7),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8),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9)。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10)、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11),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

西湖雪夜雾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个人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12)拉余同饮。

余强饮(13)三大白(14)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15)。

及下船,舟子(16)喃喃(17)曰:“莫说相公(18)痴,更有痴似(19)相公者!”
译文: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

”便拉着我一同喝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
注释:
(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

原居杭州。

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

(2).【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3).【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

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定,开始。

(4).【余】我
(5).【挐(ná)】撑(船)。

(6).【拥】穿着
(7).【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乘船。

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毳,鸟兽的细毛。

(8).【雾凇沆砀(hàng dàng)】冰花一片弥漫。

雾凇,水汽凝成的冰花;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上蒸发的水汽,这时因为天寒,凝成冰花。

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沆,形容大水。

(9).【上下一白】天色湖光全是白皑皑的。

一白,全白。

一,全;都。

(10).【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

(11).【一芥】一棵小草。

【芥】原指小草,文中指像小草一样渺小。

(12).【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焉得,哪能。

更,还。

(13).【强(qiǎng)饮】勉强地喝。

强:尽力。

(14).【大白】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指酒杯
(15).【客此】客,做客。

在此地客居。

(16).【舟子】船夫。

(17).【喃喃】小声不断地念叨,也可翻译为自言自语。

(18).【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士人的敬称。

(19).【痴似】痴于,痴过。

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通假字:
1.余挐一小舟:挐(ráo)通“桡”,持引申为撑、划。

一词多义:
1.是:
是日更定(这,指第三天)
是金陵人(表判断)
2.一:
一白(全)
长堤一痕(数量词)
3.更:
是日更定矣(古代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2小时)
更有痴似相公者(比,更加,进步)
4.白:
一白(白色)
强饮三大白而别(这里指酒杯)
词类活用:
客:原义为“客人”,此处为“做客”。

“客此”即“客居于此”,名词作动词。

古今异义:
1.余:古义:我例:余住西湖今义:剩下
文章主题: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

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

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赏析:
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

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

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

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永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

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还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赏雪的惊喜,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全文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痴”字(以渔者的身份)表达出作者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闲情雅致,也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美好的情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