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城市回族社会空间演化的理论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城市回族传统社区的命运牵动着原住民的关切 的文化及生活方式的所有方面都是不连续的 ” 之心, 也深深牵引者回族学者的关心。由此引发了学术界第二次城市回族研究的热潮 。
据笔者所知, 当代回族学对城市回族社区的专门研究起步较早的有马宗保 , 他在 1994 年发表 《试论回族社会的 “坊” 》 , “回坊 ” ( 1998 ) , 之后有李健彪的《 文化概念的界定和研究范围 》 朱崇礼 《关于西安回坊改建的设想》 ( 1998 ) , ( 1999 ) 。2000 水镜君《中原回族社区水南关的发展与变迁 》 年以来, 城市回族问题研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参与 , 成为回族学中的热点, 甚至成为代表主流的 话题。 回顾最近 10 年来的城市回族社区研究, 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 研究对象处于急剧变迁中的命 ; , , 运牵引出对民族文化走势的强烈关注 第二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参与的学者日益增多, 成果越来越 丰富; 第三, 研究者层次高、 起点高, 大多为近 10 年来接受正规学院派训练并获得博士学位的本民 族年轻学者, 其中许多人以城市回族问题撰写博士学位论文 ; 第四, 研究者对西方人类学、 社会学、 民族学的理论和方法有较好的修养 , 并且引入研究之中, 不但丰富了回族学的研究领域, 也在一定 程度上把回族研究对象提升到主流学术话语之中 。
对中国城市回族社会空间演化的理论分析
— — —兼与美国芝加哥市少数族群居住空间的比较 李德宽
回族有着悠久的城市居住历史, 在回族形成的先民阶段, 以广州、 泉州等城市为代表的东南源 , “ ” ; 流主要居住在城市 并最早形成闻名的 番坊 社区 西北地区的源流则以军镇驻守为主, 而军镇 就是当代西北城市的前身。根据人口学的研究, 当代中国各民族城市化率排在前三名的是俄罗斯 族、 锡伯族和回族, 这些民族城镇人口超过本民族人口总数的 50% 以上, 表明回族是以城镇为主 要居住方式的民族。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化进程爆炸式地提速, 城市化水平从 1978 年的 17. 9% , 提高到 2002 年的 39. 1% 。这个速度创下了世界城市化的记录, 完成同样速度 ( 指从 20% 到 40% ) , 英国用了 120 年, 美国用了 80 年, 日本用了 30 多年, 而中国仅用了 22 年。 城市化的“爆炸 ” 无情地摧毁了 。 对各个城市中的回族社区造成前所未遇的影 原有的社区结构, 传统社会空间被挤压成“碎片 ” 响, 引起了回族学者的关注, 形成了新的学术热点和研究领域 。
ຫໍສະໝຸດ Baidu
第二届回族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章也觉得娓娓动听, 兴趣盎然, 不忍释手。 仅就学术价值而言, 城市回族社区调查研究为现代回族学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我们知道, 中 国近代过程, 从晚清到民国再到新中国建立这 100 多年间,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革命、 大变革, 在 传统的社区、 生活方式甚至空间人口、 文化等大多已面目全非, 若不是城市回族社区调 大变革中, 查为我们留下的记录, 现代学者根本无法还原这些活生生的人类生活史。 因此, 怎样评价民国期 间的城市回族社区调查研究都不算过分 。 历史在巨变中又过去了 50 余年, 在这些年中, 一方面, 各地城市回族被重新组织进机关、 厂 矿、 单位之中, 并随着这些工作地点的变化住进了简易房 、 筒子楼、 单元楼, 组成了社会主义大家庭 “单位制” 城市社区; 另一方面, 旧社会留下的传统社区还没有完全消失, 社会生产力尚未发 式的 达到消灭这些低效率的城市空间组织和结构的能力 ,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城市回族传统社区虽然发 生很多变迁, 但仍然保留着基本的传统构架。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尤其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社会进化的链条再一次发生剧烈断裂 。 指向 “中心城市 ” “花园城市 ” “国际城市” 现代化价值诉求的新的城市化运动 , 在 等理念的带动下, 进行 、 , , 着旧城改造 新城区建设 背后则是大量的推倒重来式的拆迁 给传统社区带来了毁灭式的破坏。 城市化标注的与传统的断裂是快速飞逝和全方位的 , 这种断裂正如吉登斯分析的那样, 历史断裂 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断裂的程度, 现代性所导致的变迁的绝对速度 , 其激烈程度是以前的变 当全球的各个角落都开始与其他地区发生联系时 , 社会变迁的浪 迁无可比拟的; 二是断裂的范围, 导致在“许多关键方面, 现代制度与前现代 潮实际上席卷了整个地球; 三是由于现代制度的特性,
一、 对城市回族社区研究的简单回顾
回族学对城市回族社区展开的集中 、 大量的研究共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在民国期间, 第二次则 在当代。每一次都掀起了学术热潮, 而激发两次研究的深层动因都与现代化的启动有关, 因为我 “内缘 ” 国现代化不是由 方式通过累积进化渐进发生, 而是在外力压迫下被迫启动, 准备必然不 足, 结果必然遭遇传统与现代两种价值的断裂性冲突 , 呈现出历史进程的跳跃性和曲折性。 断裂 于是城市就成为关注的热点并 中的选择是痛苦的但又无法回避 。而这种断裂性首先发生在城市, 。 进入学术视野 民国期间回族学者对城市回族的研究主要包含城市回族社区的普查和对城市“清真寺 ” 的普 查, 不但开创了城市回族研究的新领域 , 也为今天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 民国期间城市回族社区研究持续的时间很长 , 基本上从辛亥革命之后,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前, 在 30 多年中, 有目的地对全国各地大小城镇的回族和宗教寺院 、 行业结构、 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进行全方位的记录 、 研究。 在这次城市回族社区研究中, 参与的研究群体广 泛, 包括回族学术大家, 如白寿彝、 金吉堂、 杨志玖等学者, 也吸引了汉族重要学者如陈垣、 顾颉刚, 还吸引了大量回族宗教领袖、 社会贤达、 文化名流和学生如王静斋、 马以愚、 王梦扬、 穆以刚等等众 多人士。当时的研究多采用普查式的方法, 实际上属于社区调查研究, 这些研究体现了客观、 全 面、 细致和公正的现代科学学风, 同时又通俗易懂, 文风朴实而又具有可读性, 即使现在读这些文 2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