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游憩空间研究现状与重点发展领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第6期2006年6月

地球科学进展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Vol.21 No.6

Jun.,2006

文章编号:1001-8166(2006)06-0585-08

我国城市游憩空间研究现状与重点发展领域*

冯维波1,2

(1.重庆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重庆400045;2.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047)

摘要:首先从城市游憩空间的类型、结构、演化、评价、规划设计与游憩行为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城市游憩空间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今后应重点研究的若干方向和领域。

关键词:城市游憩空间;研究现状;重点领域;中国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学术界对旅游、游憩、城市游憩空间等概念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笔者认为“游憩”主要是指居民在城市附近的户外休闲娱乐活动,也是城市的一项基本功能,游憩者(本城市居民)所享受的游憩设施一般是政府无偿投资的,具有非盈利性。而“旅游”则是指游客(包括国际游客和国内游客)抵达某一目的地的有过夜行为的出游活动,旅游设施一般是由开发商投资的,具有明显的盈利性。当然游憩设施有时也供游客使用。关于“城市游憩空间”的概念,笔者比较赞同秦学[1]的观点,即是由城市游憩物质空间和城市游憩行为空间耦合而成的空间体系,表现为游憩景观。但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城市游憩空间的内涵,笔者认为,它是由城市游憩物质空间与城市游憩社会—经济空间耦合而成的空间体系,前者是外在表象和载体,后者是内在机制和动力,二者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关系和过程。因此,本文基于这种理解,通过对我国城市游憩空间研究现状的评述,提出了今后应重点研究的若干方向和领域,希望推动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工作。

城市游憩空间的规划建设一直伴随着城市空间的发展,贯穿于城市建设的整个历史阶段。在某种程度上,一部城市游憩空间的建设史就是一部城市空间的发展史。但真正的城市游憩空间研究在国际上也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渐引起关注的,其中英国在1960—1985年期间兴起的“游憩中心运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我国是在1990才有学者发表有关城市游憩空间方面的研究论文,最早的论文是万美强发表在1990年第3期《城市规划》杂志上的“风景游憩林应成为城市公共绿地的主要形式”。

1 城市游憩空间研究现状

1.1 城市游憩空间类型研究

不同的学者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形成了不同的城市游憩空间类体系。吴必虎等[3]根据自下而上归纳合并的分类方法,提出了“城市公共游憩空间分类系统”,将城市公共游憩空间分为2个服务组、11个主类、37个干类和38个支类。其中,2个服务组包括面向本地居民、面向外来游客及本地居民;11个主类包括城市公园、道路及沿街绿地与环境设施、大型城市绿地、文娱体育设施、半公共游憩空间、城市步行空间、城市滨水游憩空间、文博教育空间、商业游憩空间与商业设施、城市特色建筑与构筑物、旅游景区(点)及设施。秦学[1]按范围大小将城市游憩空间由小到大划分为:室内游憩空间、社区游憩空间、城市(或集镇)游憩空间、地区游憩(如市外、省

*收稿日期:2006-03-20;修回日期:2006-04-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异质空间交接边缘区规划建设研究”(编号:40301015)资助.

作者简介:冯维波(1966-),男,四川南充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规划、旅游规划及人居环境研究.

E-mail:fengweib2000@

外甚至国外)空间,并认为城市游憩空间是由广场、公园、步行系统、博物馆、购物中心、历史地段、主题园、度假村、游乐园、体育场馆、自然游憩地、娱乐场所、文化设施等构成。吴承照[4]根据城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旅游功能特点,把城市旅游空间分为6大单元(类型):观光游憩点、游憩中心地、旅游基本线路与旅游通道、旅游集散中心、主题街和公园道路,其实也是6大城市游憩空间类型。苏平等[5]将环城游憩带的旅游地分为自然观光、自然娱乐、自然运动休闲、人文观光、人文娱乐、人文休闲、人造观光、人造娱乐、人造运动休闲等9种游憩地类型。1.2 城市游憩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在整个城市研究方面,吴志强等[2]提出了5种城市旅游(游憩)空间结构模式:单核模式、多核模式、带状模式、网络模式和综合模式。秦学[1]以宁波市为例,对市区和郊区的游憩空间结构进行了探讨。肖星等[6]以兰州市为例,对城市建成区户外游憩系统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滨河游憩走廊、城市中心体系游憩系统的构建思想。

在环城游憩带研究方面,吴必虎[7]在研究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时就发现上海市民以郊区为目的地的活动空间基本上呈同心圆衰减,并在1999年提出了环城游憩带(ReBAM,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理论[8]。吴志强等[2]认为环城游憩带的发展应经历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和网络模式3个阶段。苏平等[5]采用定量方法对北京环城游憩带各种游憩地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总体特征进行了研究。王云才[9]也研究了北京郊区游憩景观的空间特征,形成了大众游憩地带、生态旅游景观、景观生态恢复整治区、野生地域与特殊保护地等空间格局。李业锦[10]通过对济南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的研究,提出了把环城游憩带分为内外两个圈层的观点。胡勇[11]提出了南京市环城游憩带“一圈二带三区”的空间布局模式。

在游憩商业区(RBD,Recreation Business Dis-trict)研究方面,RBD最早是由Stansfield等于1970年提出的,保继刚等[12]首先把这一概念引入国内,并以广州为例分析了它的空间特征、演化机制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3,14];陶伟等[15]提出了游憩商业区系统(SRBD,System of Recreation Business Dis-trict)的概念,认为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形态往往会突破单核的固定结构而表现为多核结构,整体上又往往会呈现为链状、环状或网状形态,并在2005年对香港城市游憩商业区空间结构演变模式进行了研究[16];张健[17]提出了上海都市区RBD系统存在叠加、伴生、增长极、点轴4种模式,并形成CBD叠加型、建筑群叠加型、观光景区伴生型、历史文化伴生型、旅游房产型、景观社区型、交通集散型、主题文化街型等8种形态。董观志等[18]以深圳华侨城为例,对RBD产业的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性与演变动力进行了研究。

在廊道—斑块游憩空间研究方面,张祖群等[19]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对西安市廊道—斑块游憩空间的组合与划分来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

在城市广场游憩空间研究方面,主要从空间形态、环境塑造、历史文化、游憩需求等角度进行研究[20,21]。

在绿地游憩空间研究方面,吴承照等[22]以绍兴中心城为例,从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三方面分析了其空间特征,提出了“一圈二片三环”的斑—廊—基空间格局;李忠淑[23]结合游憩需求探讨了动物园的选址;千庆兰等[24]以游憩行为理论为依据,以吉林市为实例,提出了城市中心散点状绿化带—城市郊区集块状公园绿化带—城市外围连续自然生产绿化带的构想。

在滨水游憩空间研究方面,林云华[25]对滨水岸线、步行系统、滨水休闲绿带、滨水休闲设施等进行了空间布局研究;陈太政[26]以开封市为例对其滨水游憩空间特点进行了研究。

1.3 城市游憩空间规划设计与管理研究

吴承照[27]介绍了自中世纪以来西欧城市游憩规划的历史与思想,以及指标法、系统层次法、空间均衡法和需求导向法等四种规划设计方法;马惠娣[28]也介绍了西方城市游憩空间的规划设计原则与理论模式;很多规划设计人员多从美学、环境行为学、场所精神等角度出发,以提升空间品质和游憩功能为目的,来进行场景营造,活动引入,设施布置及环境美化[29~31],并从行政、法律、伦理、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1.4 城市游憩空间评价研究

甘锐[32]在分析影响城市游憩环境客观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影响较大的园林绿地、道路、影剧院、观光景点、商场及超市、藏书量、娱乐设施、非建成区面积等因素,应用AHP方法,对中国北京、上海、天津等13座超大城市的游憩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排序;储亦婷等[33]应用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方法(即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经过设计并正被使用的设施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从市

685地球科学进展第21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