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故事嫦娥奔月简短概括

合集下载

嫦娥奔月的故事缩写

嫦娥奔月的故事缩写

嫦娥奔月的故事缩写
远古时期,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让最后一个太阳为民造福。

于是王母娘娘送给了他一颗可以长生不老的仙药。

后羿把仙药交给妻子嫦娥来保管。

后裔为百姓除了害,大家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为师,奸诈贪婪的逢蒙也在其中。

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带着徒弟们出门,逢蒙装病留了下来,然后闯进后羿家逼嫦娥交出仙药。

嫦娥为了不让逢蒙抢到仙药,就冲到放仙药的盒子前,拿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完仙药身体越来越轻,慢慢飞上了天,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后羿外出回家不见妻子,他冲出门外,却只见妻子在月亮上。

后羿想去追,可是他追三步,月亮就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

乡亲们跟后羿都十分思念嫦娥,后来每年八月十五,便成了人们期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嫦娥奔月故事的概括

嫦娥奔月故事的概括

嫦娥奔月故事的概括在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有一个美丽的仙女嫦娥,她住在广寒宫,并且经常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嫦娥的丈夫是一个叫做后羿的弓箭手,他拥有非凡的射箭技巧。

故事发生在古代中国的民间。

在那个年代,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人们,人们不得不进行节约,以保证能够度过困难时期。

然而,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后羿听说了人们的苦衷,他决定帮助人们。

于是,他拿上自己的弓箭,站在神秘的月亮下,发誓射下月亮上的仙草,这样人们就能够拿来制作一种特殊的药物,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当他向月亮射去第一箭的时候,嫦娥发现了他的计划。

她迅速飞到后羿身边,告诉他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月亮是由一个巨大的石头组成的。

她担心后羿会受伤。

但是后羿听到妻子的劝告,他坚持自己的决定,并继续射箭。

后羿的箭矢非常准确,他一箭又一箭地射中了月亮上的仙草。

直到最后一箭射中目标,他终于成功地将仙草带回了地球。

人们非常感激后羿的努力和嫦娥的帮助,他们制作药物并成功地度过了困难时期。

然而,这个故事并没有以喜剧结局结束。

后羿的行动引起了其他神仙的不满,他们对他的举动感到愤怒。

为了惩罚他,神仙们将后羿变成了一个兔子,并放置在月亮上。

而嫦娥则被贬为居住在月亮上的仙女。

自那以后,嫦娥和兔子就成为了中秋节的象征,而人们在中秋节的晚上会一起赏月、吃月饼,纪念嫦娥和后羿的故事。

嫦娥奔月的故事不仅是一则传说,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告诉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相信自己的力量,并乐于助人。

同时,这个故事也表达了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总结一下,嫦娥奔月的故事讲述了后羿为了帮助人们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决定射箭将月亮上的仙草射下来。

嫦娥曾试图阻止后羿的行动,但后羿坚持自己的决定并成功地射中了目标。

然而,这个举动引起了其他神仙的不满,他们将后羿变成了兔子,并贬低了嫦娥的地位。

这个故事教导我们勇敢面对困难,相信自己的力量,并表达了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中秋节嫦娥奔月的故事30字

中秋节嫦娥奔月的故事30字

中秋节嫦娥奔月的故事30字《中秋节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故事,它讲述了嫦娥在中秋夜辗转而成为月宫仙子的传奇故事。

这个故事源自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以其唯美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而被广为传颂。

故事开始,盖世英勇的英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挽救了人类免受极度炎热的天气。

天帝为了感谢后羿的壮举,赐给他一瓶长生不老药。

然而,后羿并不想成为一个孤独的长生人,因此,他并未服下这瓶神奇的药。

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

她被后羿的英勇事迹打动,决定保护长生不老药。

但是,一个多嘴的贪婪人告诉了太监嫦娥保存了长生不老药。

太监不再是一只忠于太后的太监。

他是一个一天从天帝那儿盗偷仙丹的高等太监。

他偷走长生不老药并要求嫦娥把它给他。

嫦娥知道不能把它给太监,否则他会糟蹋它。

她知道太监意欲独享长生不老药,她毫不犹豫地就把瓶中仙丹一扔,仙丹化成一道绿光往上飞。

嫦娥临别前忍不住告诉了太监,这不是仙丹,它是劫她上天的力量。

太监看了看嫦娥消失的地方,点头对自己说,“天帝亲自护她,我抢不走.”嫦娥的心识到可能会变为月宫仙子。

她想,天帝肯定要把她拦住。

他们都说她用了名贵物品的力量。

但是,她飞得越高,她就觉得自己越轻。

天帝没有发现她就这样飞回月宫。

嫦娥在月宫度过了余生,成为了月宫仙子。

她在那里享受神仙的美好生活,每天都能看到地球上的人们喜庆的庆祝中秋节,并且通过明亮的月亮传递着祝福和美好的心愿。

这个故事具有深刻的寓意和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广为人知。

首先,它强调了嫦娥为了保护真善美的东西而愿意牺牲自己的精神。

其次,它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拥有的,不要贪心不满足。

这个故事也传达了对家庭、爱和责任的重要性。

嫦娥不仅是一个勇敢的女性角色,也是一个完美的妻子和尊重家庭价值的人。

总之,中秋节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述嫦娥的故事,人们能够看到传统中国价值观的体现,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发。

嫦娥奔月的故事简介

嫦娥奔月的故事简介

嫦娥奔月的故事简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名叫嫦娥的美丽女子,她和丈夫后羿生活在天宫。

后羿是一位著名的神射手,他曾经用神箭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间。

然而,后羿却因为一次意外,得到了长生不老的仙丹。

嫦娥的美丽和善良让她备受天宫众神的喜爱,她和后羿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然而,一天,天宫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

十恶不赦的魔王突然闯入天宫,企图夺取长生不老的仙丹。

为了保护仙丹,后羿和其他众神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但他们并没有取得胜利。

最终,为了不让仙丹落入魔王之手,后羿决定将仙丹交给人间,让它不再成为祸害。

后羿将仙丹交给了嫦娥,让她暂时保管。

然而,嫦娥却被魔王的手下发现了。

为了不让魔王得手,嫦娥决定吞下仙丹,化为一位美丽的仙女,飞往月宫,永远远离人间和魔王的侵害。

嫦娥来到了月宫,成为了月宫的仙女。

她在那里过着孤独的生活,每天都在思念着自己的丈夫后羿。

为了让后羿知道自己的安危,她便在月宫中挂起了一根桂树,每当中秋之夜,她便会来到人间,和后羿团聚。

后羿得知嫦娥的遭遇后,便在中秋之夜摆上了美味的食物和美酒,以及他最喜爱的桂花酒。

他希望借着这些美食和美酒,让嫦娥在人间的时候能够尽情享受。

而在这一天,人们也开始模仿后羿的做法,摆上美食和美酒,向嫦娥祈福。

从此以后,每年的中秋之夜,人们都会欢聚一堂,赏月吃月饼,祈求嫦娥能够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幸福。

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在人们口口相传,成为了中秋节的传统故事之一。

嫦娥奔月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和忠诚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嫦娥为了保护仙丹和丈夫后羿,不惜牺牲自己,选择了一种永恒的孤独。

而后羿也是为了嫦娥的安危,每年都在中秋之夜摆上美食美酒,表达对嫦娥的思念之情。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中秋节的象征,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珍惜当下的幸福。

中秋节传说故事 嫦娥奔月简短

中秋节传说故事 嫦娥奔月简短

中秋节传说故事嫦娥奔月简短中秋节传说故事——嫦娥奔月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嫦娥奔月。

这个故事源自中国古代,是关于嫦娥和她的丈夫后羿的传说。

据说,他们是古代中国的神话人物,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中秋节庆祝的一部分。

在这个故事中,嫦娥是一个美丽而善良的女孩,她和后羿是一对幸福的夫妻。

后羿是一位英勇的射手,他曾经射下了九个太阳,为人们带来了好处。

但是,他的英勇行为也引起了天神的愤怒。

天神派遣了王母娘娘来惩罚后羿,让他成为一个普通人。

后羿被贬为人间,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妻子的爱。

为了保护自己的丈夫,嫦娥偷偷地吃下了长生不老的仙丹,然后飞到了月亮上。

从那以后,她就在那里度过了余生,并成为了月宫的仙女。

这个故事虽然简短,但是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它告诉了我们关于爱情、忠诚和牺牲的故事。

嫦娥为了自己深爱的丈夫,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选择了永远留在月宫。

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仰望天空,思念远方的亲人和爱人。

他们也会品尝月饼、赏月、团圆,来纪念嫦娥和后羿的爱情传说。

在我看来,嫦娥和后羿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是无私的,是需要牺牲和付出的。

她的选择,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爱情的伟大和令人感动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于月亮的崇拜和向往。

在他们的心中,月亮是神秘而美丽的,代表着团圆和幸福。

中秋节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亲友团聚,共同品尝着月饼,一同欣赏明亮的月光。

嫦娥奔月的故事不仅是一则古老的传说,更是一种对爱情、忠诚和牺牲的歌颂。

这个故事也让我们对于中秋节这个节日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加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不知道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个传说呢?你们又是如何度过这个特殊的节日呢?欢迎在评论区和我分享你们的想法。

愿大家在中秋节这一天,都能和心爱的人团圆共度一个美好的夜晚。

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美丽而动人的故事。

嫦娥的牺牲和忠诚,以及后羿的勇敢和爱情,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嫦娥奔月简短介绍

嫦娥奔月简短介绍

嫦娥奔月简短介绍嫦娥奔月简短介绍奔月传说一嫦娥原来是一个美丽善良的村姑,她勤劳朴实活泼可爱,尤其有着一颗金子般闪亮的心,她总是千方百计地为百姓做好事。

嫦娥有个恋人叫后羿,是个神箭手,也是个好后生。

有一天,嫦娥与几个要好的女伴在村边小河旁洗衣。

不料,无所事事、心术不正的河神河伯正闲逛到此。

他见到嫦娥的沉鱼落雁之容,顿时惊为天人,便一抹脸变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子,觍着脸走过去跟嫦娥搭话。

嫦娥见他不怀好意便急忙躲开,可是河伯露出了狰狞的真面目,要强抢嫦娥入水。

正在这危急关头,后羿来到了,他一看,顿时气得剑眉倒竖,怒发冲冠。

他拈弓搭箭,“嗖”地一声,射瞎了河伯的一只眼睛。

河伯疼痛难忍,大叫一声,便跳下河去。

经过这件事,嫦娥和后羿恐怕夜长梦多,便提早成婚。

婚后,二人过得非常幸福。

当然,他们并没完全沉浸在小家庭的美满快乐之中,两颗善良的心总想为乡亲们我做些好事。

有一年,天空出现了十个太阳,大地都快要着火了。

人们无法耕种,无法生活,处于被灭绝的灾难之中。

后羿便决心要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拯救百姓于火海之中。

他天天挥汗如雨,苦苦练习射术。

可是,河伯对他恨之入骨,不断地前来骚扰,他发誓要报一箭之仇,更要抢到他一直贪恋着的美女嫦娥。

为此,后羿十分烦躁分心。

一天,一位大仙给了后羿一丸仙药,好心告诉他,河伯报仇心切,他将要面临一场大祸,如若吃了这丸药,便可摆脱人间的一切磨难和烦恼,升入月宫中;可是,首先得能耐住孤独寂寞的煎熬。

后羿听后,心绪不宁地回到家中,将仙的话如实地告知了嫦娥,便疲倦地睡着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嫦娥坐立不安了,她在房中走来走去,看着一天比一天消瘦的丈夫,她心里非常痛苦。

她深爱着后羿,绝不愿他遭受任何磨难的折磨,可是,她又想到丈夫身上还肩负着射掉九个太阳的重任,正受着烧烤之灾的乡亲们需要他去拯救。

嫦娥心中十分明白,河伯对于丈夫的威胁,都源于自己。

河伯对她仍没有死心,为了得到她,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怎么办呢?嫦娥想着,想着,突然,她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为了让河伯对她死了心,为了让丈夫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全心全意地去射掉九个太阳为民服务,她决心牺牲自己。

中秋节嫦娥奔月传说故事简介

中秋节嫦娥奔月传说故事简介

中秋节嫦娥奔月传说故事简介中秋佳节,大家除了知道象征着团圆,还记得我们的著名的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吗?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中秋节嫦娥奔月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中秋节之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嫦娥奔月的故事简述100字以内

嫦娥奔月的故事简述100字以内

嫦娥奔月的故事简述100字以内
篇1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忽然出现了十个太阳。

有一位英雄,他叫:后羿,后羿登上昆仑山,一箭射下了九个太阳,他对最后一个太阳说:你要为民造福。

大家都很敬佩后羿,有个叫逢蒙的人,他奸诈贪婪,也拜在了后羿的门下。

后羿的妻子嫦娥,她既美丽,又善良。

昆仑山的西王母给了嫦娥一丸仙药。

这件事被逢蒙知道了,他想把仙药弄到手。

八月十五清晨,后羿带着弟子出门了,逢蒙假装自己生病留了下来。

到了晚上,他手提宝剑,迫不及待的想把仙药弄到手。

于是,他就进了嫦娥的家,让嫦娥把仙药给他,嫦娥心想:要是我把仙药给了他,那不是害了老百姓了吗?于是嫦娥
就把仙药吞了下去,然后嫦娥飞了出去,一直朝着月亮而去。

篇2
今年的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的。

爷爷给我讲了几个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嫦娥奔月。

相传射日的英雄后弈娶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叫嫦娥。

一次后羿遇上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给了后羿一包仙药,据说吃了此药便能成仙,可后羿不舍得嫦娥,于是就把仙药交给了嫦娥保管。

可是这事被一个坏人知道了,于是坏人趁着后羿不在家的时候跑来偷药,却被嫦
娥发现了。

为了不让坏人得到仙药,她就把仙药自己吃了。

嫦娥因为牵挂着后羿,就飞到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变成了月亮仙子。

后羿回家之后非常伤心,可又没有办法,只能在月亮下摆上嫦娥喜欢的水果、点心,遥寄他对嫦娥的思念。

从此拜月的风俗就在民间传开了。

爷爷还给我讲了几个关于月亮的传说,明年中秋我一定仔细观察月亮,看上面到底有没有嫦娥、玉兔、老桂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这是一个从历史上就流传下来的悲剧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秋节嫦娥奔月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中秋节嫦娥奔月传说故事
传说嫦娥是远古时候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的妻子。

当时十日齐出,非常炎热,庄稼都给晒焦了,给神州大地带来了巨大的恐怖和灾害。

后羿为民除害,射落九日,留下一个太阳,人们终于得以正常生活,后羿因此为天下人所敬慕。

他听说昆仑山西王母那里有种“不死药”,这种药,一人吃了可以升天,两个人分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于是,他跋山涉水,前往讨取,终于得到。

后羿与嫦娥夫妻恩爱,他舍不得心爱的妻子,也舍不得众乡亲,不愿意一个人上天成仙,就把药带回家交给嫦娥保存。

后羿有个叫逢蒙的徒弟是个奸佞小人,在八月十五日趁后羿出猎之机,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为使不死药不落入坏人手中,便一口吞下肚去。

不料吞下药后,她身轻如燕,竟身不由己地飞上了月宫。

后羿便在院子里设下供案,摆上瓜果食品,对月遥念嫦娥。

人们也纷纷仿效,以后年年如此,于是便形成了八月十五这个节日。

中秋节习俗
吃月饼以示“团圆”。

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在民
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朝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

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

”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

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

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

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

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中秋节诗句
月亮,是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世界。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虽然不是中秋诗词,但集中运用了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和人物,抒写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赞颂。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飓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你看,当烈士的忠魂上天,月中仙人吴刚赶忙捧出桂花酒慰问,寂寞的嫦娥舒展长袖跳起欢迎的舞蹈,引得月宫仙女翩翩起舞,以至于“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场面浩大,感人至深。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一对联日: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杭州西湖水月亭有一副佳联云: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像力。

重庆巫峡瑶台山上有一副妙联这样写道: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上海豫园得月楼有联云: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上的对联也颇有趣:
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

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

“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中秋节故事嫦娥奔月简短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