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英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专项训练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 近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同步检测(选修2)

新人教版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 近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同步检测(选修2)

【高考导航】(通用版)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单元近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同步检测(选修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教皇为皇帝加冕材料二国王只有在行仁政的时候才是国王,如果施行暴政蹂躏子民,就成了暴君。

在执行法律时任何人的权力都不能大于国王,但是国王如果犯法就应当像最微贱的平民一样受到法律的制裁。

——13世纪英国法学家亨利·布莱克顿《英国的法律与惯例》材料三詹姆士一世曾对议会下院的议员们说:“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任意处置他的臣民:或加提升、或加贬斥;或生、或杀;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他们进行审判,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请回答:(1)材料一中反映出教皇与国王呈现怎样的关系?出现这种关系最主要的历史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3)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思想?这在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解析:本题以西方君主专制理论下的斗争为背景,以“君权神圣”和君权神授思想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史实的准确识记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第(1)问要从图中所给的信息“教皇为皇帝加冕”提炼出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

历史原因从基督教会的地位来分析。

第(2)问据材料可知是对君权的限制。

第(3)问要求准确回答“君权神授”思想的影响。

答案:(1)教权高于王权或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

基督教会是整个西欧世界的精神和政治主宰,人们普遍信仰教会。

(2)君主的权力受法律的约束。

(3)“君权神授”。

压制议会,反对议会对王权的任何限制;对人民横征暴敛,对清教徒实行宗教迫害;触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引起议会和国王之间的尖锐对立。

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组成国民议会的法国人民的代表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题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题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复习检测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 )A、改变了社会性质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处死了查理一世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2、下列不属于“光荣革命”的背景的是( )①英国建立了共和国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成功③查理二世时政治斗争尖锐化④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的大力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英国历史学家将1688年宫廷政变称之为“光荣革命”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政变是辉格党和托利党的联合行动B、政变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妥协C、没有经过大的流血而获得成功D、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的最终确立4、“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为非法。

”这些引文应出自( )A、卢梭的《社会契约论》B、英国的《权利法案》C、美国的《独立宣言》D、法国的《人权宣言》5、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变化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地位是平等的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换了位,而且发生了质变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6、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负责B、诞生在“光荣革命”之前C、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共进退D、首相与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产生7、史书记载:1746年,乔治二世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否决了内阁的建议。

于是,第二天,内阁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政府瘫痪。

乔治二世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亲自出面恭请内阁复职。

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产生B、在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C、对内阁全体成员和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产生了重要影响D、对内阁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8、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最大获益者是( )A、君主B、公民C、工业资产阶级D、农民9、英国内阁被称为议会中的“第三院”,那么其中两院是( )①上院②下院③参议院④众议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19世纪末英国的政治发展趋向是( )A、议会处于黄金时代B、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内阁,内阁权力开始膨胀C、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D、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11、《权利法案》规定:“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聚会。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达标训练38《近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达标训练38《近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38近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1.(2014·贵港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专制权力是一个人对于另一人的一种绝对的专断的权力,可以随意夺取另一个人的生命。

这不是一种自然所授予的权力,因为自然在人们彼此之间并未作出这种差别。

它也不是以契约所能让予的权力,因为人对于自己的生命既没有这种专断的权力,自不能给予另一个人以这样的权力来支配他的生命。

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他在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交给它设置在自身上面的统治者,附以明确的或默许的委托,即规定这种权力应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

——洛克《政府论》材料2:事实上,我们越是加以思索,就越会在这里面发现自由国家与君主制国家之间的不同。

在前者之中,一切都是用于共同的利益;而在后者之中,则公共力量与个别力量二者是互为倒数的,一个的扩大乃是由于另一个的削弱。

归根到底,专制制度之统治臣民并不是为了要使他们幸福,而是要使他们贫愁困苦,以便统治他们。

——卢梭《社会契约论》(1)根据材料1,概括洛克反对专制权力的理由。

洛克是如何看待政府权力的来源和职责的?(2)根据材料2,比较君主制国家和自由国家的不同,分析说明君主专制的本质。

2.(2014·陕西宝鸡高三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

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

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

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

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2:在南北美洲,启蒙运动也有着直接的、非常重大的影响。

在拉丁美洲,新的学说由于官员、商人和移民川流不息地到来而得到传播。

有位历史学家在分析了哲人们的著作在拉丁美洲的大学和私人图书馆中的广泛传播之后,下结论说,“启蒙运动显然影响了……约1808年前后达到成熟的整整一代人,导致了争取独立的斗争。

高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测试题

高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测试题

高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1640年,英国革命主要解决了A.国家主权的归属B.人民自由的权力C.贵族地主的特权D.责任内阁的建立2.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B.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D.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地位相等3.英国资产阶级将1688年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的最主要原因是A.政变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联合行动B.政变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妥协C.没有经过大的流血而获得成功D.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的最终确立4.如果要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情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大西洋宪章》5.《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对这一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A.国王与议会共商国事成为一种制度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C.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D.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6.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A.改变了社会性质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C.处死了封建君主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7.下列有关内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两党制的发展而逐渐形成B.包括首相在内的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C.内阁成员若对首相不信任,首相就得辞职D.首相无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8.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得以进入议会是在A.光荣革命后B.内阁制形成后C.1832年议会改革D.19世纪后半期的议会改革9.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

”这是因为A.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B.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获得了进入议会的权利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10.美国建国之初面临的新问题是A.提高关税,抵制英国的商品倾销B.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利益C.既要维护中央集权和统一,又要确保共和制D.防止南部蓄奴州的叛乱11.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检测

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检测

【导与练】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检测试题(含解析)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知识点题号易中难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及完善1、2、3、4 6、7、16 5美国1787年宪法8、9、12、13、1410、16 11民主政治的扩展15、17、20 16 18 综合19 21、2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2日照期末)“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上院(贵族院)和下院之间围绕权力问题多次较量。

经过多次改革,权力不断由上院转移到下院。

时至今日上院已经沦为下院的辅助工具。

这一过程体现了英国政治进程的什么特点( )A.法制化B.制约化C.民主化D.集权化解析:C 英国上院又称贵族院,下院更具有民众代表性,材料反映了英国权力日益转向下院,体现了民主化趋向。

2.如图是为纪念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B.罗马的《十二铜表法》C.法国的《人权宣言》D.美国的1787年宪法解析: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片中获取关键信息“168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备选项中只有英国的《权利法案》是颁布于1689年的,故答案为A。

3.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实际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能力。

材料体现了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隶属关系的变化。

故选C项。

4.如图所反映的是19世纪中英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 )A.决策形式不同B.人员选拔不同C.机构性质不同D.行政方式不同解析:C 英国议会反映的是英国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清朝军机处反映的是清朝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故选C项。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英国历史学家屈维廉指出:1688﹣1689年威廉入主英国“成为英国历史上的决定性的转折点”。

“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A. 王权结束B. 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C. 国王与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关系D. 责任制内阁形成【答案】B【解析】A.限制王权并不意味着王权结束,排除A项。

B.根据题干中强调的时间和人物可知是1688年“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议会拥有立法权,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B项符合题意。

C.议会通过法案限制王权说明议会权力至上,国王与议会之间并不是制衡关系,排除C项。

D.责任制内阁形成是18世纪,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D项。

2.德意志的统一实质上是一场对“诸侯君主专制的革命”,主要指()A. 废除了维也纳会议“正统”原则B. 统一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C. 统一使德国开始走上发展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D. 统一结束了德国的专制主义【答案】C【解析】德国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状况,顺应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大大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时,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也开启了德国民主政治的进程,尽管还不是很彻底,毕竟还是确立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度。

A项,材料与维也纳会议“正统”原则无关,排除;B项,统一并不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排除;C项,统一使德国开始走上发展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符合材料主旨,正确。

D项,统一并未结束德国的专制主义,有浓厚的封建专制残余,排除;3.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试卷及答案_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_2024-2025学年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试卷及答案_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_2024-2025学年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确立背景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B、资产阶级革命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C、宗教改革对民主政治的确立有决定性影响。

D、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为民主政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2、下列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的描述,哪一项是准确的?A、詹姆士二世最终通过革命方式被废黜,迫使其签署《权利法案》。

B、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英国正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威廉三世成为国王的同时,英国议会拒绝给予他王冠,从而避免了君主专制。

D、威廉三世通过武力方式迫使议会接受《权利法案》内容,确立了制衡机制。

3、题干:英国在18世纪末期通过一系列法律和宪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特点是:A. 君主拥有绝对的立法权B. 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C. 重新确立君主专制D. 由贵族专权转向资产阶级专权4、题干:1787年美国宪法的制定旨在:A. 确立英吉利共和国B. 赋予总统无上的权力C. 防止专制和独裁,实现民主政治D. 确立三权分立,制衡权力5、英国在近代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哪项法律的颁布?选项:A、大宪章B、《权利法案》C、《英国法》D、《大英帝国宪法》6、法国大革命期间,哪个政治事件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尝试失败?选项:A、巴士底狱的攻陷B、立宪派的起义C、君主立宪派的《1791年宪法》颁布D、国民公会成立7、《_____》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重要文件,它原则确定了议会至上的原则,从而限制了王权。

此文件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A、《汉谟拉比法典》B、《权利法案》C、《独立宣言》D、《人权宣言》8、法国《_____》第一次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影响了世界多国的立法,特别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被广泛应用于世界范围内的法律体系建立过程中。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了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的唯一首脑。

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

此举A. 促进了信仰自由B. 为启蒙运动在英国的展开提供了精神动力C. 动摇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D. 加速了光荣革命的到来【答案】D【解析】英国实行宗教自由使英国国王成为英国政教合一的领袖,加强了英国的君主专制和对新兴资产阶级的宗教束缚,激化了封建王权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加速了推翻王权的光荣革命的爆发,故选D;材料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不利于促进信仰自由,排除A;此举强化了英国国教教会的地位,不利于启蒙运动的展开,排除B;此举主要是使英国摆脱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束缚,但尚未动摇其权威,排除C.2.一位伟人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

”这里所说的“方式”和“进步事业”是指()A. 资产阶级革命、国家统一B. 王朝战争、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C. 议会选举、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D. 王朝战争、国家统一【答案】D【解析】A.当时都没有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啊B.德国通过王朝战争是为了完成国家的统一,而不是为了颁布宪法。

C.德国的统一是通过王朝战争来完成的,不是议会选举,伟大事业应该是指德国的统一,不是颁布宪法。

D.结合近代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俾斯麦完成的事业是德国的统一。

采用的方式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的方式。

3.美国1787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点是()A. 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B. 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C. 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D. 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答案】D【解析】宪法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英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专项训练(一)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一、选择题1.荷兰思想家斯宾诺莎强调“思想自由,行动守法”的直接目的是 ( )A.争取尽快实现宗教宽容B.推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C.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进程D.争取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洛克在《政府论》中曾经指出:“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

”这说明他主张 ( )①国王的权威高于法律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一切人都应服从法律④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处在政府之下的人们的自由,应有长期有效的规则作为生活的准绳,这种规则为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并为社会所建立的立法机关所制定。

”由此可见,洛克( )A.反对政治自由 B.主张法律至上C.主张废除君主 D.崇尚军事独裁4.右图是法国1989年发行的10法郎样币,样币上的人物是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

下列关于孟德斯鸠的理论,理解错误的是 ( )A.他吸收和发展了洛克、斯宾诺莎等人的思想,在政治理论上有所创新B.他的三权分立学说,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C.他认为只有分权才能使权力相互制约,防止专制,保障自由D.他认为立法、行政、司法分别属于议会、总统和法院5.小明在阅读卢梭的文章时,看到一句话:“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以购买另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

”对此,小明不甚理解。

请你帮他分析,上述言论表明了卢梭 ( ) A.向往和追求小农经济的社会B.强烈反对和抨击财产私有制C.主张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度D.反对贫富悬殊但赞成私有制6.1791年6月20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乔装出逃,企图勾结外国力量扑灭法国革命,中途被识破押回巴黎。

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了路易十六。

法国国民公会决定处死国王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 )A.斯宾诺莎的民主政体最优论B.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C.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D.洛克的天赋人权论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斯宾诺莎的基本观点:“在一个自由的国家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思想,自由发表意见”“每个人都有不可割让的天赋权利,都是自己思想的主人,因此,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思想要自由,行动要守法”。

材料二:洛克的基本思想主张: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和自由。

在自然状态里,总会有一些人侵犯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因此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来保护人权。

于是,人们订立契约,建立政府。

但是,政府的权力不能太大,必须依法行事,还必须实行分权。

代表人民的立法权与君主执掌的行政权应分开,前者高于后者。

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请完成:(1)在材料一中,斯宾诺莎怎样看待自由?他认为怎样才能保证自由?(2)洛克第一次系统提出“天赋人权”学说,其历史背景是什么?他认为怎样才能保障人们的天赋人权?(3)结合上述材料比较斯宾诺莎和洛克在法律与自由关系方面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障。

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洛克《政府论》材料二:人由于社会契约而失去的是他的自然的自由和他试图取得和成功取得的每一件事物的无限制的权利;而他得到的是公民自由和他所有财产的所有权。

……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而君主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卢梭《社会契约论》请回答:(1)洛克和卢梭相同的民主思想主张是什么?试概括说明。

(2)这些民主思想主张与君主专制理论有何根本区别?(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选择题1.1628年,国王查理一世批准议会的《权利请愿书》,这说明 ( ) A.《权利请愿书》有利于巩固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B.查理一世为了获取金钱支持不得不与议会妥协C.斯图亚特王朝代表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D.斯图亚特王朝已意识到尊重英国传统的重要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英国议会对斯图亚特王朝国王的征税行为特别关注,主要是因为 ( ) A.斯图亚特王朝的做法违背了英国的传统B.斯图亚特王朝将英国的税收转移至苏格兰C.斯图亚特王朝的税收给资产阶级带来沉重负担D.英国议会在寻找废弃斯图亚特王朝的借口3.下图为名画《马斯顿荒原之战》,展现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一次著名战役。

导致这次内战的矛盾双方是 ( )A.英格兰与苏格兰B.议会与王权C.新贵族与旧贵族D.农民与国王4.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

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5.克伦威尔在其施政纲领中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

”这表明( )①克伦威尔已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②“护国主”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③克伦威尔严格遵守了共和国原则④克伦威尔以此建立了个人独裁统治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6.《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 )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结束了君主在英国的统治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作为一个臣民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材料二:1629年3月,议会在一份“抗议书”中说:凡是推广或引进天主教或阿米尼安教,从而改变英国现有宗教者,“都将被谴责为王国和全体国民的大敌”;凡是不经议会同意而主张或实际征收吨税或镑税者“也将被谴责为王国和国民的大敌”;凡是不经议会同意而自愿交纳吨税或镑税的商人,“也将被谴责为英国自由的叛徒和敌人”。

——王觉非等《近代英国史》材料三1649年,英国高等法院以英国人民的名义宣判国王查理一世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和我国善良人民的公敌”,并将之斩首。

——王觉非等《近代英国史》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政治观念?(2)材料二、三反映了什么政治观念?(3)造成英国人政治观念变化的原因是什么?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

共和制实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 的历史传统,两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

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材料二: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

复辟初年,议会与王权关系比较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上都能保持合作。

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

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

……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的问题。

“复辟解决”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两者的权力关系作任何实质性调整。

材料三:“光荣革命”吸取了(17世纪)40年代“革命解决”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

它通过三个方面的“革命解决”,即王位继承问题的解决、“宪法解决”和“财政解决”,对中央权力结构作了重要而适度的调整。

“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遏止了168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原有的君主制形式继承下来,国王继续保持了许多重要权力……但他只能在议会广泛限制的范围内行使这些权力,一遇冲突,只要议会采取不妥协态度和动用财政手段,总能迫使国王屈服,国家主权的重心已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到议会一边。

——以上材料均摘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从上述材料中可看出,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过程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其原因。

(2)由上述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的过程,你得到了哪些认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材料二1962年出版的纳萨尼·克鲁克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中指出:“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材料三丘吉尔在《英国民族的历史》一书中认为:“如果说在危急的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以一个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

”请完成:(1)克伦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建立起护国政体的?(2)材料一、二、三是怎样评价克伦威尔的?(3)材料在对克伦威尔的评价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他们评价克伦威尔的分歧反映了什么问题?(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一、选择题1.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评论道:“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

”这反映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A.国王属于国家元首 B.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C.国王任命内阁首相 D.国王已经“统而不治”2.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2007年5月初访问美国,白宫特意在7日晚为她举办了一场“白领结”级国宴。

这是时任总统布什第一次愿意在国宴中身穿燕尾服。

布什之所以如此重视伊丽莎白二世,主要是由于 ( )A.尊重女士是西方的基本礼仪B.英国女王和美国总统一样,都是国家行政首脑C.英国王室和美国政府关系一向密切D.美英关系密切,英国女王是英国的国家元首3.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