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历史试卷讲评: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34张PPT)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PPT课件1
商代宫殿复原图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奴隶的地位
5个奴隶 = 1匹马 + 1束丝
课堂设问三 什么是内服、外服?商王靠什么来强化 自己的权力?
“服”的本意是指服事天子。内服、外服是指 不同部族活动的区域。这里所谓内服,是指聚集 在国王周围的官吏;外服是指臣服于王朝的地方 诸侯。在某种程度上,外服具有一定的地方行政 区划的性质,与王朝直接控制的地区共同构成国 家的地方政权,这种地方行政区划体制称为“服 制”。地方诸侯根据与王朝关系的远近,形成不 太牢固的臣服和贡纳关系。“外服”和中央与地方 的关系是不完全相同的,臣服于商族的部落,大 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了商王的中心地位。臣 服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结成的一种臣 属关系。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核心。宗法 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 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 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 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 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周朝还制定了 礼乐制度,称为周礼。
宗法分封制
(二)封邦建国 1.西周的建立
课堂设问一 西周由何人建立于何时?都城在哪里?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了殷商, 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镐 京遗址。
课堂设问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是谁制定的?由哪几部 分组成? 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包 括分封制、宗法制和起维系 作用的礼乐制度。它是执政 的周公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 服制度而制定的。
2.西周的封国与商代的方国本质的差别是( A ) A.宗法制 B.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C.共主制 D.内服与外服制度
3.下列关于周礼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D) A.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B.任何人都不能修改 C.确立于公元前11世纪 D.是由周王制定的
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解析:
答案:
C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成熟,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是 ( ) A.加强尚书省的权力,完善三省六部制 B.众设宰相,分割相权 C.以六部分割相权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统领六部
解析: 答案:
本题要求比较唐宋时期削弱相权的共同策略,众设宰相,分割相权。 B
选官制度和监察与谏议
1.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 A.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B.提高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C.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D.加强了相权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三省六部制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
矛盾,故 A 错;C 项与科举制有关, 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可排除。
(2)基本特点 ①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②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精讲:
(1)组织独立,自成系统。自两汉后,监察机构基本上从行政系统
中独立出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机构和职官,自成体系。 (2)历代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并实行重奖重罚。 (3)以轻制重,对监官采用职卑、权重、厚赏、重罚的政策,给级别低的监 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 (4)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 —— 虽然它始于汉制 ——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剑 桥中国史》)材料所述的“选拔制”是 ( A.先秦的世官制 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 B.汉代的察举制 D.隋唐的科举制
解析:
本题结合新材料,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理解分析能力。解答
2016年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岳麓版必修1
• 思考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怎样演变的?体 现出了怎样的趋势? • 提示:(1)演变
• (2)趋势
• 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 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 ②人才选举逐渐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 开、客观的原则。 • ③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 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
成才之路 ·历史
岳麓版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
情境导入
4
疑 难 探 究
2
整体感知
5
随 堂 演 练
3
知识梳理
6
课 时 作 业
情境导入
• “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 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成绩,再经长 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 试,然后才是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 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 项途径出身。”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时 候的什么制度?
• 2.演变 中书门下 • (1)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设 行政 枢密院 “__________”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只保留 三司 权;军政归________掌管;财政归 ________ 中书省 中书省 三省 ________掌管。 • (2)元朝:废除______只设________。六部归 审议 决策 执行 入________。 行政分工 相互牵制 • 3.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 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 __________,又使三省__________,对后世
• 请思考: • (1)材料一中的图片中体现了哪一人才选拔制 度?材料一中宋朝的诗词中反映了在科举制 影响下,产生了怎样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 • (2)材料二中“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的历 史根源是什么?材料中认为“一再起死回生” 的原因是什么? •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 制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PPT课件 岳麓版
“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
6
背 后周世宗改革作用
北 景 北宋的建立 及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宋 军事:
初 中央:“杯酒释兵权”;枢密院分宰相兵权
加 强 中
措
地方:收精兵,建禁军,统兵权与发兵权分开; 政治: 中央:二府三司分割相权
央 施 地方:剥夺节度使、州郡长官、武将权利;
第3、4课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 不断加强
课标要求: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
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
发展的影响。
1
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背景:
汉高祖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
刘濞等发动“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的发生与汉初哪种政治制度有关? 说 明了什么?
集
州郡设通判以监察;
权
文臣担任州郡长官;
经济: 中央:设三司,分宰相财
地权方:制钱谷设转运使
评价:
7
【讨论】
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 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利与弊?
利:使中央、地方机构的权限大大分解,基本解 决了藩镇割据问题(地方与中央争权的问题)。
弊:形成“冗官” “冗兵” “冗费”局面,造成 积贫积弱。
37
胡惟庸案大捕杀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璋。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 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 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 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
⑵ ①借助酒意,笑谈间解除了统军大将的兵权, 防止了“黄袍加身”的重演,加强了中央集权。
6
背 后周世宗改革作用
北 景 北宋的建立 及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宋 军事:
初 中央:“杯酒释兵权”;枢密院分宰相兵权
加 强 中
措
地方:收精兵,建禁军,统兵权与发兵权分开; 政治: 中央:二府三司分割相权
央 施 地方:剥夺节度使、州郡长官、武将权利;
第3、4课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 不断加强
课标要求: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
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
发展的影响。
1
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背景:
汉高祖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
刘濞等发动“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的发生与汉初哪种政治制度有关? 说 明了什么?
集
州郡设通判以监察;
权
文臣担任州郡长官;
经济: 中央:设三司,分宰相财
地权方:制钱谷设转运使
评价:
7
【讨论】
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 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利与弊?
利:使中央、地方机构的权限大大分解,基本解 决了藩镇割据问题(地方与中央争权的问题)。
弊:形成“冗官” “冗兵” “冗费”局面,造成 积贫积弱。
37
胡惟庸案大捕杀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璋。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 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 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 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
⑵ ①借助酒意,笑谈间解除了统军大将的兵权, 防止了“黄袍加身”的重演,加强了中央集权。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复习课件(共31张PPT)
1616-1911 BC221-206—AD220-589
隋 唐
宋 元 明
960-
581-618-907-960
1206-1368-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
(1)皇帝制度: 权力高度集中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3)地方行政:郡县制
2.皇帝制度的特征
(1)皇位世袭
(2)皇权至上
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三省制萌芽 三省六部制确立
二府三司制 中书省 废丞相,设内阁 军机处
皇权空前 强化,到 达顶峰
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影响
1、消极 (1)政治: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容易失误;
(2)经济:重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思想:文化专制,禁锢思想; (4)外交:闭关锁国政策,拉大与西方国家差距;
相同: ①中央: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②地方: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不同: ①中央:汉:中朝
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军权、财权 ②地方:汉:推恩令、刺史
宋:将行政权、军权、财权收归中央
中央行政制度(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秦朝 西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元 明 清 三公九卿制
中朝
尚书台
8.当看到电视剧中出现军机大 臣跪奏笔录的场景时,我们知道 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 ( ) A.努尔哈赤统治时期 B.皇 太极在位期间 C.康熙帝亲政 时期 D.雍正帝在位时期
9、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 本目的是 ( )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 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
专 制 集 权 的 不 断 加 强
中 央 与 地 方
隋 唐
宋 元 明
960-
581-618-907-960
1206-1368-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
(1)皇帝制度: 权力高度集中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3)地方行政:郡县制
2.皇帝制度的特征
(1)皇位世袭
(2)皇权至上
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三省制萌芽 三省六部制确立
二府三司制 中书省 废丞相,设内阁 军机处
皇权空前 强化,到 达顶峰
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影响
1、消极 (1)政治: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容易失误;
(2)经济:重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思想:文化专制,禁锢思想; (4)外交:闭关锁国政策,拉大与西方国家差距;
相同: ①中央: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②地方: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不同: ①中央:汉:中朝
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军权、财权 ②地方:汉:推恩令、刺史
宋:将行政权、军权、财权收归中央
中央行政制度(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秦朝 西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元 明 清 三公九卿制
中朝
尚书台
8.当看到电视剧中出现军机大 臣跪奏笔录的场景时,我们知道 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 ( ) A.努尔哈赤统治时期 B.皇 太极在位期间 C.康熙帝亲政 时期 D.雍正帝在位时期
9、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 本目的是 ( )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 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
专 制 集 权 的 不 断 加 强
中 央 与 地 方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PPT
四、礼乐制度
实质: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度的工具
五、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 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练习巩固:
1.据《独断》记载,三代(夏、商、周)的“一夫多妻制” 情况是这样的:“天子娶十二,夏制也,二十七世妇。殷 人又增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八十一部御女。周人上 法帝喾正妃,又九九为八十一,增之合百二十人也。天子 一娶十二女,象十二月,三天人九嫔。诸侯一娶九女,象 九州,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这段 材料不能说明 A.父权家长制家庭普遍实行“一夫多妻制”,并在诸妻中 B.众多嫔妃、妻妾所生的一大堆子女如果不划分个先后次 C.划分先后次序,立定章法的办法就是以父亲的身份和子 出生的先后,把所有的子女,划分为“嫡”和“庶”两类 D.
三、宗法制
4. 作用: ①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 封制 ③是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5. 与分封制的关系: 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前提和基础,分封制 是宗法制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
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4.考察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如果从社会形态 来说,可以划分为奴隶社会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政治 制度;如果从政治体制来说,可以划分为分封制和中 央集权制(如郡县制);如果从权力系统来说,可以 划分为血缘集权统治和政治集权统治。中国古代早期 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王位世袭 B.等级森严 C.有浓厚血缘色彩 D.中央高度集权
2.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拟)焉,立诸侯不使 大夫疑(拟)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拟)焉。疑(拟) 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 乱。”这表明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 B. 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 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16
知识迁移
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大都以文官充 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权知州 事”,以表示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 并规定“三岁一易”。这表明当时( ) A.地方武将拥兵自重现象普遍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 C.西北边患的威胁得到了缓解 D.事权分割导致冗官现象严重
最新版整理ppt
19
最新版整理ppt
20
图表释义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推行 推行于西周,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至 确立于元
时代 时期趋向瓦解
元建立前
与中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 郡县是中央政府 行省是中书省
央关 中央政府,诸侯的 下属的地方行政 的派出机构,
不 系 权力和地位可以世 机构,官吏由皇 行政长官直接
9
(二)唐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唐朝设藩镇(节度使)
“安史之乱”发生
“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形成
藩镇与节度使: 原来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
兵,设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 长官。节度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初时 由中央派大臣充任,立功后往往入朝拜相。 天宝以后,李林甫为了巩固本身权位、堵 塞边帅入相的路径,借口文官不懂军事, 多用胡人担任节度使。结果给胡人节度使 安禄山起兵反唐的机会。
中央权力不 断加强。
2
秦汉---明清地方行政的设置概况
秦朝
郡
汉末魏晋
州
县
郡
县
唐朝 宋朝
道
州
县
路
州
县
元朝
行省 路 府 州 县
明朝
承宣布 政使司
府
县
清朝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ppt课件
5.(2015广东文综,13)针对皇帝频 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 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 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பைடு நூலகம்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C
2.(2017 扬州期末)陈旭麓说“自 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 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这是理 所当然的。但是,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 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 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中央集权制度 1、积极: (1)政治: 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凝聚力 (2)经济: 促进封建经济交流、发展 (3)思想: 文化延续、文明传承 2、消极: 压制地方活力……
材料二 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是专 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 而王亚南则认为是完全的君主专制。他指出,中国的官僚 政治是建立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专制政治的产物。
(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演变之因
材料四: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者,天 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 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传 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阅读材料三分析清朝军机大臣的职责及影响。
职责:跪受笔录,传达诏令
影响: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 制加强。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央行政制度演变围绕的 主要矛盾是什么?其演变的内在用意是什么? 君权和相权。 强化君权。
—摘编自《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宁可《文史
1、经济: 封建经济产生、发展 哲》2009.1 2、政治: 地主阶级统治 3、思想: 法家思想、儒家思想
2016高考历史第一轮专题复习 第一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3. 西周的宗法制 统治秩序 贵族之间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_______ ,解决_________ 土地继承 在权力、财产和________ (2 嫡长子 ①核心:_______ ②体系:确立了严格的______ 大宗 、小宗体系。大小宗的关系 家族 ③关系:不仅是______ (3)特点:把_________ 血缘纽带 (4)作用:有利于凝聚_____ 宗族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 王权 ______
热点聚焦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热门依据:确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 央集权的国家,建立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政体,因此
成为历年高考的重点,考查形式多样,从内容上看,秦朝统
一中国的历史条件、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的内容(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和影响等,都是高 考重点。
答案: A
名师点睛:分析政治制度作用和影响应从多个方面入 手。首先作用是一个中性词语,即可以有积极作用,也可 能存在消极作用,所以应辩证地分析。其次不同时期的作 用是不同的,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期去分析。
热点训练
1. (2009年江苏启东中学期末)“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
朝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 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 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察举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A.②③ C.①② B D ( )
景,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
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 ( A )
B
C D
解析: 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源于宗法制,而
宗法制就起源于夏商周时期。 答案: A
2 年经典
1.( 2009年天津卷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 承原则的是 A B C D ( )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PPT参考课件
2021/3/10
授课:XXX
7
补充内容
• 5、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 秦代:御史大夫
• 汉代:御史府(中央) 州刺史(地方)
• 隋唐:门下省
• 宋代:谏院 • 明清: 中央
都察院
六科给事中
2021/3/10
地方 按察使司 授课:XXX
8
补充内容
• 5、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 评价: • 1、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也不能杜绝
条件
2021/3/10
授课:XXX
30
古希腊
一、古希腊的历史沿革: 二、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三、发展历程:(参考改革册)
1、基础: 2、确立: 3、顶峰:
2021/3/10
授课:XXX
31
2021/3/10
古希腊
一、古希腊的历史沿革:
二、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三、发展历程:
四、主要内容:
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政治结构, 宗法制分封制相结合。
4、宗法制和分封制中,宗法制为政治制度的核心
5、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
2021/3/10 (最高统治者与地方的授关课:系X相XX对松散)
2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 2、产生并长期存在的原因? 提示:从地理环境、经济、政治、思想、前提等方面考虑
2021/3/10
授课:XXX
6
补充内容
• 4、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 科举制:中国古代最成熟的选官制度 • 评价: 1、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2、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提供了源 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PPT课件4 岳麓版
第12课
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德意志的统一之路)
课标:[7(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 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
知识结构:
(一)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1864年到1870年,俾斯麦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 (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同年4 月,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帝国宪法正式颁布 (三)“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 1、一战后,德意志帝国覆灭 2、1919年8月,魏玛共和国建立
知识结构:
(一)鸦片战争
1840年6月,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 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英法联合发动战争
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第16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三)甲午战争
1、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时 间:1894年7月~1895年
第9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英国制度的创新)
课标:[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7(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 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知识结构: (一)君主立宪制 1、《大宪章》:给王权设定了界限 2、《权利法案》
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
内容: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 影响: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第9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英国制度的创新)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1721年,罗伯特· 沃尔波成为第一任首相 2、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3、两党制逐渐形成。首相和内阁从多数党中选出
(三)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PPT课件113
知识回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有哪些?其 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1)体现: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 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制度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 洁高效的监察制度。 (2)特点:皇权至高无上;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第 4课
两大问题: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1)地方分权对中央集权的威胁。
“(由于丞相设立,使)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 臣得以专权自恣 ……(由于纪纲不立)主荒臣专,威权 发展趋势:相权被废除,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致天下骚乱”。 ——《明太祖实录》
合作探究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导致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暴政。
(宋太祖)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 (宋太祖)曰:“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 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普曰: 计,其道何如 ?”赵普曰:“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 “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 发展趋势:地方分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 《续资治通鉴长秦朝相比,西汉初年在地 方行政机构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郡国长官)的监察、控制 而采取的措施是:?宋太祖?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 地方割据的是:?
知识梳理
二、明清时期皇权的不断加强——皇权与相权矛盾的解决 (一)明朝: 1、废除丞相制度:(1)原因?(2)措施?(3)结果? 2、设立内阁:(1)原因?(2)过程(明太祖、明成祖)? (3)地位及职权? (二)清朝:设立军机处(1)原因?(2)职权及地位? (3)作用?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有哪些?其 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1)体现: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 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制度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 洁高效的监察制度。 (2)特点:皇权至高无上;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第 4课
两大问题: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1)地方分权对中央集权的威胁。
“(由于丞相设立,使)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 臣得以专权自恣 ……(由于纪纲不立)主荒臣专,威权 发展趋势:相权被废除,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致天下骚乱”。 ——《明太祖实录》
合作探究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导致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暴政。
(宋太祖)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 (宋太祖)曰:“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 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普曰: 计,其道何如 ?”赵普曰:“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 “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 发展趋势:地方分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 《续资治通鉴长秦朝相比,西汉初年在地 方行政机构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郡国长官)的监察、控制 而采取的措施是:?宋太祖?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 地方割据的是:?
知识梳理
二、明清时期皇权的不断加强——皇权与相权矛盾的解决 (一)明朝: 1、废除丞相制度:(1)原因?(2)措施?(3)结果? 2、设立内阁:(1)原因?(2)过程(明太祖、明成祖)? (3)地位及职权? (二)清朝:设立军机处(1)原因?(2)职权及地位? (3)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成绩分析
1、成绩分析(共61份试卷)
总分(满分100):最高分 83,70以上17人,65以上 34 人,60以上 40人。 一卷(满分48):最高分48,40以上28人 二卷(满分52):最高分45,20以上40人,30以上 11人 试题整体难度偏大,得分情况良好。
2、自我评价与小组讨论
重点讲解
9.(2016·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26)史载,宋 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 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 ,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例题15第二问——辩证分析、论从史出 (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提示: 观点的提取,题干可以概括为“制度创新有利于王 朝的强盛”,“制度的僵化必然导致王朝的衰落”, 前者可以举例唐朝的强大与制度创新有很大关系, 如三省六部、科举制等; 后者可以举例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闭 关锁国”、“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等都不能够创新, 结果导致了中国明清后被西方赶超。
试卷讲评
重点讲解
2.(2012· 山东文综· 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 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 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试卷讲评
重点讲解
6.( 2008· 天津文综· 13)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 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 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 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解析:中央机构的变动,它反映的是专制皇权 的加强。A
试卷讲评
选择题存在问题:
(1)阅读分析题干材料的能力尚有不足。 (2)缺乏实用的技巧和相应的知识储备。
答题技巧:判断选项对错的标准
①有没有——材料中有没有这个信息? ②对不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个选项的结论 本身对不对? ③全不全——这个选项对材料信息概括得全不全? ④最佳否——在最佳选择题,哪一选项最符合要求?
解析:西周分封制之下,诸侯具有很大独立性, 最高统治者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也没有实 现直接有效的控制地方。所以排除ABD
方法矫正——试卷解析 (二)非选择题
试卷讲评
重点讲解
例14题 第一问——四步答题法 1、审题引: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 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2、审设问: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 采取的举措。(3分) 3、看出处: 《汉书· 严助传》 4、带问题读材料:根据分值划分材料层次,结合相 关背景知识,解读材料,归纳答案。
例14题 第一问 ——四步答题法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 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 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 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 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 /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 ——《 汉书· 严助传》
1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 《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 ”,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 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 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解析:宋太祖担心自己的过失被史官记录,反映了的实质 问题是,君主个人行为受到重史传统的影响。
试卷讲评
重点讲解
12.(2016·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24)孔子是儒家学派 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 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 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解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但孔子却是借助传统文 化典籍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并没有另立新作。孔子整理五 经,就表示自己的思想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从这个角度 上讲,汉代儒学选定五经作为儒家经典,是完全符合孔子 的意愿的,是为了表示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解析: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 以下官员行宰相权,宰相的权力进一步被分割,以达到分 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所以选 B
试卷讲评
重点讲解
6.( 2008· 天津文综· 13)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 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 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 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答案:举措——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 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
例14题 第三问——寻找切口、由表及里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 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3分)
答题步骤: 1.列举历朝措施 汉武帝:利用身边随从参与大政,制衡大臣。 唐朝:三省六部,分散相权,三省之间相互制约。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 2.从措施中概括出基本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 3.提炼原则:分散大臣权力,使权力之间相互制衡, 都是为了维护和加强皇帝的权力——皇权至上
要求:结合答案,研究试题,尤其是做错的题和失分的 要点。找出出错的原因,互帮互助,解决疑难问题。
问题矫正(一)
方法矫正——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
试卷讲评
重点讲解
2.(2012· 山东文综· 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 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 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成绩分析
1、成绩分析(共61份试卷)
总分(满分100):最高分 83,70以上17人,65以上 34 人,60以上 40人。 一卷(满分48):最高分48,40以上28人 二卷(满分52):最高分45,20以上40人,30以上 11人 试题整体难度偏大,得分情况良好。
2、自我评价与小组讨论
重点讲解
9.(2016·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26)史载,宋 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 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 ,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例题15第二问——辩证分析、论从史出 (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提示: 观点的提取,题干可以概括为“制度创新有利于王 朝的强盛”,“制度的僵化必然导致王朝的衰落”, 前者可以举例唐朝的强大与制度创新有很大关系, 如三省六部、科举制等; 后者可以举例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闭 关锁国”、“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等都不能够创新, 结果导致了中国明清后被西方赶超。
试卷讲评
重点讲解
2.(2012· 山东文综· 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 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 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试卷讲评
重点讲解
6.( 2008· 天津文综· 13)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 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 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 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解析:中央机构的变动,它反映的是专制皇权 的加强。A
试卷讲评
选择题存在问题:
(1)阅读分析题干材料的能力尚有不足。 (2)缺乏实用的技巧和相应的知识储备。
答题技巧:判断选项对错的标准
①有没有——材料中有没有这个信息? ②对不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个选项的结论 本身对不对? ③全不全——这个选项对材料信息概括得全不全? ④最佳否——在最佳选择题,哪一选项最符合要求?
解析:西周分封制之下,诸侯具有很大独立性, 最高统治者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也没有实 现直接有效的控制地方。所以排除ABD
方法矫正——试卷解析 (二)非选择题
试卷讲评
重点讲解
例14题 第一问——四步答题法 1、审题引: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 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2、审设问: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 采取的举措。(3分) 3、看出处: 《汉书· 严助传》 4、带问题读材料:根据分值划分材料层次,结合相 关背景知识,解读材料,归纳答案。
例14题 第一问 ——四步答题法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 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 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 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 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 /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 ——《 汉书· 严助传》
1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 《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 ”,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 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 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解析:宋太祖担心自己的过失被史官记录,反映了的实质 问题是,君主个人行为受到重史传统的影响。
试卷讲评
重点讲解
12.(2016·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24)孔子是儒家学派 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 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 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解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但孔子却是借助传统文 化典籍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并没有另立新作。孔子整理五 经,就表示自己的思想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从这个角度 上讲,汉代儒学选定五经作为儒家经典,是完全符合孔子 的意愿的,是为了表示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解析: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 以下官员行宰相权,宰相的权力进一步被分割,以达到分 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所以选 B
试卷讲评
重点讲解
6.( 2008· 天津文综· 13)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 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 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 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答案:举措——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 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
例14题 第三问——寻找切口、由表及里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 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3分)
答题步骤: 1.列举历朝措施 汉武帝:利用身边随从参与大政,制衡大臣。 唐朝:三省六部,分散相权,三省之间相互制约。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 2.从措施中概括出基本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 3.提炼原则:分散大臣权力,使权力之间相互制衡, 都是为了维护和加强皇帝的权力——皇权至上
要求:结合答案,研究试题,尤其是做错的题和失分的 要点。找出出错的原因,互帮互助,解决疑难问题。
问题矫正(一)
方法矫正——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
试卷讲评
重点讲解
2.(2012· 山东文综· 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 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 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