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寅街镇历史文化名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渡寅街镇历史文化名人
一、师姓
●师向忠
弥渡辛野村(今寅街乡)人。
清乾隆六年(1741),辛酉科乡试举人第二名(亚元),官至天津盐场大使。
●师范
时代:清代
类别:云南著名学者文人
官职:安徽省望江县知县
师范(1751—1811),字端人,号荔扉、金华山樵。
诗歌以唐为宗,得子美、乐天之长,绝、律、歌、谣均备,雅俗共赏,自成风格。
诗集有《金华山樵前后集》、《二余堂诗稿》、《抱瓮轩诗稿》、《师荔扉遗集》等,诗论《荫椿书屋诗话》则被评为大理地区第一本诗话,辑刻《雷音集》、《历代诗词》、《南园诗存》等,一生著述和自费刊刻书籍四百余部,滇人著作之宏富当推为第一,其史著《滇系》被文学家姚鼐评为“史氏一家之美”;其诗作流传大江南北,被文学家刘开称为“其气之盛,若决江河而东驰;其思之奇,若云烟变灭而不可测”。
袁嘉谷在《卧雪诗话》中评论道:“吾滇文献大家,当以荔扉先生为冠。
”
裕如,且出奇策济饷,一时赖之。
及莅任,察奸靖匿,务除民害;复志在整饬风俗,敦礼节,兴学校。
士有长者,誉之如恐不及,岁损数百金资书院诸生,而时考其学之进退,亲为讲论辨析,勤勤不倦。
并搜刻望江先辈遗文,籍风后进。
城内三十年未有通籍者,至是且相继登选。
惜以疾去官,未尽展其才,士民哀之。
师范平慷慨有大节,重然诺。
自幼倜傥多能,凡有关民生国计者,莫不考求实用。
尤熟于水利边防事宜,指陈古今,悉中利害。
晚成《滇系》百卷,固为研究西南舆地所必不可少之书,更睠睠于表章遗逸,多足订补史乘,盖合亭林、梨洲两先生之才识为一,非徒推方志善本已也。
馀诗文集尚若干卷。
他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六岁始学诗,至十二岁皆受庭训。
十七至十九岁,随父到晋宁学署,此间曾向画家王学画,向大观楼长联作者孙髯翁学诗,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中举人后,6次应礼部会试皆不及第。
其间“遍游国中名胜,足迹半天下",
辅佐运粮事宜。
“凡剑川应运,该出其手”。
西征胜利后,他又两次入京科考,也未及第。
后西征胜利,因督粮有功,1797年受到嘉奖举荐,被选授安徽望江知县。
不料此年师范的父亲去世,按制要守孝3年。
1801年,师范赴望江就职,任安徽望江(今
千卷,由挚友张溟洲、张鹏升等合力筹办,送其灵柩回弥渡,葬于东山。
师范(公元1751—1811年),字端人,号荔扉,又号金华山樵,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寅街镇辛野村(又写莘野村)人。
赵州(今云南省大理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凤仪乡凤仪)人。
祖籍山西省,先祖在洪武年间随傅友德征云南,就在弥渡定居。
师范出身于官宦世家,曾祖及祖父皆为州学生;父亲师向忠为乾隆辛酉科乡试亚元,挑选晋宁州训导,部授盐课大使。
范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中举人后,6次应礼部会试皆不及第。
其间“遍游国中名胜,足迹半天下",广交有识之士。
1787年,任剑川州学正。
在剑川7年,培养了大批人才。
1791年,时逢官军西征廓尔喀,师范被派驻丽江,辅佐运粮事宜。
“凡剑川应运,该出其手”。
西征胜利后,他又两次入京科考,也未及第。
后西征胜利,因督粮有功,1797年受到嘉奖举荐,被选授安徽望江知县。
不料此年师范的父亲去世,按制要守孝3年。
1801年,师范赴望江就职,任安徽望江(今安徽省望江县)知县八年。
在望江为官,刚正廉洁,不畏权势,“以爱士恤民为己任,敦礼节,厚风俗,义之所在,虽死生利害弗挠",曾面斥勒索供奉的过境总督委员,杖责欺压百姓的不法司役豪奴。
为发展望江教育事业,他怜才好士,开辟“小停云馆"以礼贤士大夫,亲为诸生讲学。
自题“政简入琴堂,常对一泓秋水;心清在茅屋,平分万户春光”。
身居异乡,范十分珍重桑梓之谊,“凡滇人士过访必厚赠"。
1808年,以病解任罢官后,贫不能归,以卖文为生。
1811年,师范客死望江,身无余财,惟存书千卷,由挚友张溟洲、张鹏升等合力筹办,送其灵柩回弥渡,葬于东山。
2005年4月18日《大理日报》第八版介绍:弥渡县东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有《师荔扉先生传》碑。
碑云:“夫滇胎(始)于皇初,萌折于三代,立于秦,步于汉,蹒跚于魏晋南北朝间,翔于唐,而旋痹终痹于五季与宋,苏于元,趋于明,而极舞蹈之节于我国家。
”
师范知识渊博,多才多能,擅长文学,熟悉地理、水利、边防军事等业务。
著有《南诏征信录》3卷、《课余随笔》3卷、l 《金华山樵集》2卷、《雷音集》12卷、《荫春书屋诗话》1卷、《小停云馆芝兰》10册,以及《二余堂诗稿》等编。
嘉庆十三年(1808)季冬,编著成《滇系》一书,计40册,约45万字,记述了云南的历史、典故、艺文等内容。
在望江县刻板印刷,桐城人清代散文家姚鼐称是书“撰论古今之是非,综核形势之利病,兼采文物,传考故实,此史氏一家之美",成为今天研究云南历史的宝贵文献,已收入“云南丛书"。
乾嘉间云南的名史学家师范,潜心研究地方文史、整理地方文献,“搜集材料,实数十年”,编成了比较完整的一部地方志——《滇系》,对后世研治滇史者产生过深远影响。
1、教书育人
师家是武官出身,希望子孙能得个文职。
师范的曾祖和祖父都一心苦读,为应试而累死。
父亲只中乡试第二名,担任晋宁州训导。
其父将希望寄托于儿子身上。
师范在父亲的教导下,刻苦好学,博览群书。
1774年,师范中乡试第二名,眼看中进士有望。
师范7次参加会试,都以落榜告终。
其间,他遍游各地名胜,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按乾隆年间的定制,三科以上会试不中的举人,可以通过大挑,一等用为知县,二等委以教职。
1787年,师范被任命为剑川州学正。
到剑川后,他四川漫游,熟悉当地的地理、历史、人文掌故,撰写了他的第一部历史著作《南诏征信录》。
他认为《南诏野史》有许多记载荒唐,便予以删正,以做到“实而有据,确而不诬”。
他用《通鉴》编年体的体例编纂的《襄阳耆旧传》、《洛阳伽蓝记》等书,是了解云南历史的必备之书。
他深入村寨教授生徒,组织科考,选拔人才。
师范在剑川7年,培养了大批人才。
师范到任不久,因安南内乱征调民夫,受委托当了一年的州篆。
1791年,时逢官军西征廓尔喀,师范被派驻丽江,辅佐运粮事宜。
后西征胜利,因督粮有功,师范受到嘉奖举荐,被选授安徽望江知县,终于踏上了仕途,时为1797年。
不料此年师范的父亲去世,按制要守孝3年。
1800年,师范服满进京,途中又听到妻子及儿子、儿媳俱染鼠疫而死的消息,心中万分悲痛。
在洞庭舟中,师范写下了追怀父母、兄弟、妻子朋友的诗。
2、求才慕贤
1801年,师范赴望江就职。
师范刚正廉洁,不畏权势,以爱士恤民、兴除利弊位己任,曾当面斥责勒索供奉的过境总督官员,杖责欺压百姓的不法司役豪奴。
望江水灾、旱灾频繁,大旱的时候禾苗都干死了,但一场暴雨又冲毁了良田和房屋,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虽然望江有大批灾民等着救济,朝廷却不理会,将大量粮食运到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川楚前线,又将师范借调出来运粮。
师范对此情景很感痛心,在运粮途中愤而写下了《咏史诗》108首。
师范关心人才的聚集和培养。
他在望江修葺了“小停云馆”,设了7个客寮,以招揽天下才志之士,供给他们食宿,日夜与之谈论吟咏,又将他们的诗文编成《小停云馆芝言》付印传世。
此书共10册,收录了93人的诗作,云南有18人。
此外,师范又广泛搜集了望江历代名人共43家的诗文,辑刻成《雷音集》。
师范常常考察书院里生员们的学习情况,亲自为他们解说。
师范十分珍视同乡之谊,每逢有云南人前来拜访,他都予以厚赠。
3、传世著作
1808年,师范被罢官。
因为贫困不能回乡,只有寄居旅社,靠卖文为生,或靠好友接济度日。
在这几年中,师范两耳全聋,手脚麻痹,僮仆散尽,收入全无,几乎无法生存。
然而就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中,师范仍然坚持把《滇系》一书编完,还筹编望江、赵州两志,整理了历代的诗文。
1811年,师范客死望江,身无余财,惟存书千卷,由挚友张溟洲送其灵柩回弥渡,葬于东山。
师范知识渊博,多才多能。
他重视教育,爱接纳名士,向他求学的人很多,请求校正文字的也很多。
师范擅长文学,熟悉地理、水利、边防军事,著作有:《南诏征信录》三卷、《金华山樵集》二卷、《课余随笔》三卷、《雷音集》十二卷、《荫春书屋诗话》一卷、《小停云馆芝言》十册、《二余堂诗稿》。
编辑、整理《历代诗文》六十卷、《国朝百二十余家古文抄》二百卷、《经史涂说》四十卷。
《滇系》一书,师范于1806年开始编纂,1808年成书,计40册,约45万字,记述云南的历史、典故、艺文等内容。
《滇系》一书有许多精辟的论断,其中《滇南经费略论》、《滇省利弊》、《论钱法》、《缅事述略》、《征安南纪略》、《金沙江议》等篇,已收入《皇朝经世文编》中。
此书在安徽望江县刻板印刷,姚鼐称此书为“撰论古今之是非,综核形势之利病,兼采文物,博考故实,此史氏一家之美。
”《滇系》是研究云南历史的宝贵文献,已收入《云南丛书》。
《滇系》
师荔扉的一生,虽经历坎坷但饱览经史,遍历全国、又博闻强记,勤于著述。
他的宏篇巨帙《滇系》等大量著述,是留给
《滇系》一书,共分十二系(类),40册,约45万字,全面、详尽载述有清嘉庆以前云南一省疆域、职官、事略、赋产、山川、人物、典故、艺文、土司、属类、旅途、杂载等。
本书于1806年开始编纂,嘉庆13年(1808年)成书,计40册,约45万字,记述云南的历史、典故、艺文等内容。
《滇系》一书有许多精辟的论断,其中《滇南经费略论》、《滇省利弊》、《论钱法》、《缅事述略》、《征安南纪略》、《金沙江
采文物,博考故实,此史氏一家之美。
”《滇系》是研究云南历史的宝贵文献,已收入《云南丛书》。
●师道南
望江令师范之子,清朝乾隆年间著名诗人。
据洪稚存《北江诗话》说,师道南生有异才,年未三十卒。
当时赵州有怪鼠,白日入人家,即伏地呕血死。
人染其气,亦无不立殒者。
清代乾隆壬子癸丑年(1792~1793年)间,从云南开始,我国许多省出现了鼠疫。
当时我国有一位20多岁的年轻诗人叫师道南,正好在云南省赵州,亲眼看到当时鼠疫流行的惨酷状况,并写了一首《鼠死行》的诗。
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著名诗人师道南在《天愚集》的鼠死行篇中写道:“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
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
三人行,未十步,忽死两人横截路。
夜死人,不敢哭,疫鬼吐气灯摇绿。
须臾风起灯忽无,人鬼尸棺暗同屋。
乌啼不断,犬泣时闻。
人含鬼色,鬼夺人神。
白日逢人多是鬼,黄昏遇鬼反疑人。
人死满地人烟倒,人骨渐被风吹老。
田禾无人收,官租向谁考?我欲骑天龙,上天府,呼天公,乞天母,洒天浆,散天乳,酥透九原千丈土,地下人人都活归,黄泉化作回春雨。
”这是描写1792~1793年(清代乾隆壬子、癸丑年)鼠疫流行时纷纷死人的惨状,读来令人毛骨悚然。
前人评论说,该文奇险怪伟,颇有新意,位居道南《天愚集》中之冠。
●师蔚(1916—1952)
男,弥渡县寅街乡武邑村人。
1940年昆华中学毕业,回乡后任天寅镇中心小学教师、校长。
师蔚出身于大地主家庭,昆中毕业后,不管家,不从政,致力于教育事业。
1944年任天寅镇中心学校校长后,为了扩大学校规模,说服乡亲父老,将校址由新地村迁往武邑村寺庙和师氏宗祠里来,并动员其祖父、父亲捐资助学,乘其祖父举办大寿之际,给学校捐献银币700元,为学校购置课桌、凳子、黑板等教学设备。
通过几年努力,学校发展成设有8个教学班,一至六年级,400多学生的完全小学。
为寅街地区培养了许多青年子弟。
解放战争中,师蔚站在革命人民一边,拥护中共弥渡地下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学校成了宣传革命、发展农民运动的秘密据点。
1949年9月28日,驻弥保五团突然袭击寅街,抓捕了本校教师——地下工作人员杨惠芳等3同志,关押敌团部审讯,经地下党多方疏通,校长师蔚出面以教学需要为由,将她们保释回校。
1949年,经王从义介绍,师蔚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民青"。
解放后,1950年任天寅区文教股长。
1952年在清匪反霸、减租退押中,师蔚被定罪为“抗粮不交,高利剥削,害死赵华桢”(赵实为醉酒而死),处以枪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1982年,通过落实,确认师蔚实为错杀,给予平反更正。
●师化(1912一1984)
男,汉族,中共党员,寅街乡武邑村人。
云南省农业劳动模范。
出身于农民家庭。
双亲早逝,自幼在家务农,未读书识字。
稍长,损负家中种田重担,养农勤劳朴实的良好习惯。
后因田地被洪水冲毁,只好帮人榨油、赶马,维持生活。
有一次,寅街石家与师家争当寅街镇长,矛盾加剧,师家主人闻讯逃走,团兵拿帮工出气,师化枉遭毒打,造成重伤。
后他只好忍着伤痛,披星戴月,挑平自己的水毁田地,认真耕种。
并向他人租田耕种,维持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夕,沙沟倒场田又冲坏,他日以继夜挑田。
1952年土改工作中,师化积极为摧毁封建生产关系而斗争,1953年带领15户农民,响应党号召,组织了区内第—个互助组任组长,时称“师化互助组”,远近闻名。
师化白天在组内互助,夜晚在自己地里干活,领导全组精耕细作,认真施肥管水,除革防虫,全组农产都得到了好收成。
师化种的持别好,开创了第一丘水稻亩产肋o斤的高产田。
师化被选为出席云南省农业劳模代表会议代表,会上省人民政
府授予他“劳动镇范”称号,1954年3月师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并在互助组基础上带头组织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任社长,带领社员,搞好全社生产,还挖掘剩余劳力,发展磨粉等副业,使社员增加了经济收入。
1957年,师化受乡党支部调派带领武邑乡民工大队奔赴栗树营参加修水库,他任大队长,民兵营长。
师化和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努力完成工程任务,同时安排工入开荒种菜,丰富水库民工生活多次受到奖励和表扬。
1961年水库下马,他又回队担任生产队队长,领导社员搞好生产,夺取粮食丰收胜利渡过三年困难时期。
lo年“文革”仍担任生产队指导员,生产队长。
1972年,被安排去守生产队河地上的甘蔗、竹子。
1d75年积劳成疾,在家休养。
19M年病玩终年72岁。
是时,政通人和,“老模范”受到尊重,乡党支部、乡公所、人民群众为师化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
武邑大队党支书在悼词中对老模范、老党员作了评价:师化一生,以农为业,解放6,事事带头,苦干实干,领导群众,创丰收、夺高产,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担任社长、队长时,不谋私利,在三年困难时期,即使自家向人借粮,都把照顾的机会让给其他社员。
在别年代建房高潮中,没有为自己多占一点宅基地。
师化,为社会主义建设,累建业绩.多次被选为县乡人民代表,多次受省州表彰奖励。
是名符其实的老模范、好党员。
●师进修
弥渡辛野村(今寅街乡)人。
清乾隆甲子(1744),甲子科乡试举人,官至湖南省临湘知县。
●师联珠
清乾隆庚辰(1760),庚辰科乡试举人,官至福建省长乐知县。
【师姓文物】
寅街镇辖区内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师氏家谱自序碑、师范墓,具有很好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师氏家谱自序碑
类别:师姓文物
性质:古碑
时代:清朝
保护级别:弥渡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弥政发[1992]39号公布)
保存地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寅街镇
●师范墓
位于弥渡县东南15公里寅街乡蔡家地后山。
师范墓葬于弥渡坝下川东山蔡家地与干海子之间,名叫一碗水的地方,原墓由翰林学士谷西阿题碑文,举人张登瀛作传。
可惜在“文革”期间皆被彻底毁坏,墓碑全无,仅存土冢。
1991年,经师范后裔去台同胞师惇先生出资1万余元,重新修复了师范墓。
墓高、宽各4米,整座墓坐西朝东,耸立于青松丛林之中。
1983年,经弥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弥政发[1983]34号公布)。
立于弥渡县东山师氏祖茔的师范碑,即《师荔扉先生传》碑,记述了南诏大理区域的兴衰。
碑云:“夫滇胎(始)于皇初,萌折于三代,立于秦,步于汉,蹒跚于魏晋南北朝间,翔于唐,而旋痹终痹于五季与宋,苏于元,趋于明,而极舞蹈之节于我国家。
”文中的“翔于唐,而旋痹终痹于五季与宋,苏于元”对元代大理区域社会生活的复苏是肯定的,因而聚焦三月街人们盛装华服,结队相携,信仰自由,买卖昌盛的和谐社会,正是诗人用意歌颂元代的反映。
(来源:大理日报第八版,发布时间:2005年4月18日)
谷西阿题碑文,举人张登瀛作传。
可惜在“文革”期间皆被彻底毁坏,墓碑全无。
1991年,经师范后裔去台同胞师惇先生出资
县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立于弥渡县东山师氏祖茔的师范碑,即《师荔扉先生传》碑,记述了南诏大理区域的兴衰。
碑云:“夫滇胎(始)于皇初,
盛装华服,结队相携,信仰自由,买卖昌盛的和谐社会,正是诗人用意歌颂元代的反映。
师范墓联
贤里义乡留宦绩;
青山碧树葬诗人。
二、龚姓
●龚渤
龚渤(1712-1759),字遂可,号学耕,弥渡县寅街镇莘野村人。
乾隆丙辰科(1736年)进士,入翰林院,授检讨,官侍讲学士,受命纂修《八旗姓氏通谱》,参与修纂《大清会典》,充文武殿试受卷弥封官。
著有《使蜀吟》《游燕草》《塞上吟》《留粤草》《使晋纪程》《依云楼诗文集》《梅花百咏》等集。
雍正丁卯科乡试,龚渤以学士典试四川;乾隆乙丑科会试同考,抡才得人。
龚渤以学优品粹深得乾隆优渥,随乾隆帝谒景陵、泰陵,随驾木兰,奉旨祭告北岳恒山。
还乡后,受云贵总督爱必达之请,掌五华书院,当时云南登科第为仕官者,多出其门下。
《道光云南通志》载:“门人掇巍科、登显仕者甚多。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逝世于故里。
龚渤嵌名不落款诗人群体著名村
盛代昌
龚翰林龚渤取大禹王“躬耕地莘野”之意,将其家所在地新邑改名为“莘野”,自己的别号也取名学耕,以提倡耕读之风,以致农业发展,读书有成,文风丕振,造就了清代人才辈出的局面,至今成为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名村”。
莘野村可以说是典型的历史文化名村。
《白族文学史》就有说:“赵州(弥渡当时属赵州)诗人,当以龚氏一门为最著,尤以龚锡瑞颇有名于时”。
此外,有龚敏、龚亮、龚敬、龚仁、龚义、龚锡鼎、龚允塞,及龚锡瑞妻、女诗人苏竹窗组成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的十大诗人群,形成了一个诗人群体,是今天历史文化名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同村师氏诗人群,饶氏诗人群中人数最多,但其作品保存至今者远不如师氏之多。
龚渤是弥渡清代的名贤之士,无论为官为民都是后代学习的榜样。
传说少年时,到龙潭洗澡,就作了戏联:
千年老树挂衣架;
万里长江洗澡塘。
充分表述了他少年有志的胆识。
在苴力李宰家,他的另一幅对联被刻在堂屋旁的廊板上,联曰:
遂知某件事,
可省那行书。
据说是他写给李家的,联中阐述了一个道理:当你为一件事得难时,可在那行书中去寻找答案,并暗藏了他的字的嵌名。
原来,龚渤字遂可,联虽不落名,然名已在其中。
书法圆润秀气,别出一格。
龚家四代中,不但有诗词的好手,同时也是联语的高人。
如龚渤之子龚锡瑞的联句就颇耐人寻味,如:
山在斜阳外;
人归古渡头。
《晚眺》
梨枣筵中问稚子;
桑麻影里话君恩。
《过饮邻家偶赋》
龚锡瑞的妻子苏竹窗,是苏翰林霖渤的女儿,出身诗书世家,同样有较深的文化修养,她的联语实有大家风范。
如:
关山千里月;
天地一声秋。
《闻雁》
马背千盘路;
林梢百丈泉。
《登楼望白岩诸山》
龚锡瑞的堂兄龚锡鼎,清乾隆十三年(1749)年进士,官南和知县,志评:“学粹品优,勤于史治,士民赖之”。
他的联语,写出了自己的家世情况和自己的感慨。
如:在《解官归,重登学士六叔父(龚渤)依云楼》中就有如下联句:
千章乔木门前绕;
万帙香芸架故留。
垂髻方随题雁塔;
归田又早筑菟裘。
还有龚渤兄弟辈的龚敏,虽然留下的诗不多,仅从《万人冢歌》中的联语,也可看出一定的功力,《白族文学史》评:“此诗特色,正由于另立新意,借新丰拆臂翁与南征的廿万官兵命运作对比,鲜明地表达了对不义战争的谴责。
”
另有龚允塞,康熙间人,属龚渤父辈,其《花鱼洞》诗中也有联句云:
虚谷藏云老;
乔松荫树浓。
浪翻鱼濯锦;
声响石敲钟。
龚渤以联体民意遗联招对动乡人
盛代昌
龚渤,字遂可,号学耕。
弥渡辛野村人。
生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雍正十年(1732)20岁中壬子科举人,乾隆元年(1736)中丙辰科进士。
先后为官翰林院检讨,侍讲学士,詹事府左右春坊,日起居注官和《八旗通谱》纂修官,稽查六科,典试四川,抡才得人,还任《大清汇典》纂修官、文武殿试受卷密封官等。
龚渤曾经两次得乾隆帝赐宴,龚渤曾以御制诗进献,又伴随皇帝谒景陵、泰陵。
奉旨祭告北岳恒山,事后皇帝赐弯把皇伞、九龙凤嘴法兰壶、端砚等,以示褒奖。
回云南后,曾主讲五华书院,有著作《使蜀呤》、《游燕草》、《塞上呤》、《留粤草》等诗集和《使晋纪程》等书,多已失传。
这里要说的是龚渤告老还乡的故事,据说龚渤回乡的消息传到家乡弥渡,弥渡通判府府官得知龚渤是皇帝身边红人,位高权重,当时弥渡还没有一个像样的接官亭。
于是命人操办,打算在城北大兴土木建盖接官亭,以示对龚渤的尊重。
谁知此事被回到昆明的龚渤知道了,立刻派人给通判府官带来一封信,信中没有更多的言语,只有一副对联云:
山高挡不住太阳;
官大压不过乡里。
还让带信的人转答说:山再高也挡不过太阳的光辉,官再大也不该在乡里显耀,为他造接官亭的事,使他感到不安,自己是家乡山水,父老乡亲养育成人的,用地方钱财兴土木实在是让乡亲们看不起自己。
并告诉府官,只要为百姓做好官,自己是不会管闲事的。
龚渤回乡后,乐于田园山水之间,不问政事。
《疏圃》一诗就是最好的写照:
荒田分半亩,随意种山蔬。
春韭连畦密,种瓜插架疏。
时防来有客,得佐食无鱼。
何必栽花好,锄园乐自如。
龚翰林在家乡人的心中,是一位可尊可敬的人,他的故事,在民间传流了百年之久,他的作品留下的不多,但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如天生桥联句:
混沌天开云外窟;
参差石炼画中桥。
鸟穿窄径窥青鬼;
龙起寒潭听紫箫。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清雍正年间,东山白云寺的教书先生凤仪人李根云,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寒士,一边教书一边攻读,写了“看剑毫生胆;读书香到心”的对联,后来在白云寺普东禅师的接济、帮助下,上京求名,高中进士,入翰林院,官江西参政。
后以藏笔信与普东禅师重兴寺院的故事流传民间。
龚渤与李根云志同道合,结为知友。
在一次白云寺会友中,龚渤为龙王殿题了一联。
但因沧桑巨变,时过境迁,原对联已经散失。
幸在许多年后,弥渡县文管所征得下联木刻保存。
白云寺按原件重刻,并在寺中举行了独联征对。
经过数年,如今征联已经近百,出人预料的是,参加应对的人有老人、少年、青年、妇女。
从行业看有干部、学生、教师、工人、农民、僧人。
有本地的,外地的游客。
有人说:选出一联重刻悬挂。
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让它一直对下去,让号称“文献名邦”的弥渡,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引起关注。
有兴趣你也来吧!
独联是:
白云深护,天开佛地龙宫。
●龚锡瑞
龚锡瑞(1733—1781),字信臣,号簪岩,翰林龚渤之子。
清乾隆乙酉(1765年)拨贡,工诗善画,著《簪岩诗集》,《滇南诗略》收其诗歌。
诗或粗犷豪放,或细腻纤柔,或沉郁顿挫,风格多样,独树一帜。
《龙尾关》等诗尤被著名文学家袁枚激赏,论曰:“工古乐府及七言长句”,“诗才超逸,有太白遗风,七律俱闯入唐人之室”。
云南提学使汪云鹤说:“龚生之诗,倜傥奇伟,风骨在遗山、清秋之间。
”
莘野村,一个直到今天不到四十户人家的小村庄,从清代乾隆年间起至清末,十余名诗人不断涌现,许多还是重量级的诗人。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一个文化的传奇。
龚锡瑞有幸游剑地石宝山多留诗人联
盛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