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工程设计奖评选项目申报书(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工程设计奖评选项目申报书
一、优秀工程设计项目表
设计项目名称
设计起止年月
建成投产时间
验收部门
验收时间
工程建设规模
设计概算
竣工决算
超概算的
主要原因
主要设计单位
协作单位

申报单位
联 系 人
电 话
传 真
申报等级
二、基本情况表
1、概况
水山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井田位于山西省高平市三甲镇。地理坐标:东经112°58′58″—113°00′31″,北纬35°50′43″—35°52′31″,行政区划属三甲镇管辖。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下属煤炭企业。
9、供热系统
矿井新设一座锅炉房。内设2台SZL4-2.0-AⅡ.P型燃煤蒸汽锅炉,1台DZL2-1.0-AⅡ.P型燃煤蒸汽锅炉。矿井行政福利、辅助厂房、生产系统、居住区及井筒等建构筑物的采暖供热由锅炉房集中供给。
10、矿井通讯及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选用一台KTJ116型数字程控调度通信系统512门,用于矿井内部行政及调度用户通信。
副立井井筒净径4.0m,混凝土碹支护,井筒净断面12.56m2,垂深198m。装备2JK-2.5/31.5双滚筒提升机,选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YTS355L2-6电动机,Ne=315kW。井筒内装备1对单层单车罐笼。
3、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主斜井和副立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矿井总进风量92m3/s,在回风立井服务范围内,通风容易时期负压为1782.75Pa,通风困难时期负压为2401.46Pa,相应等积孔分别为2.59 m2和2.23m2。选用FBCDZ-10-№28(C)型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两台,每台配备两台YBF系列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参数:2×280kW,10kV,580r/min。
2009年9月,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关于晋城市高平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同意矿井单独保留,矿井名称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水山煤业有限公司”。2009年11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5574),批准开采3号-15号煤层,生产规模900kt/a,矿区面积4.562平方公里。
4、排水系统
在主斜井井底设井底水仓,水泵房紧邻水仓设置,将工作面的涌水排入主斜井井底水仓后,由设在主斜井井底的排水设备,经敷设于主斜井井筒中的两趟φ159×5mm排水管路排至地面的“井下水处理站”水池。主水泵房装备3台MD85-45×5型水泵,额定流量85m3/h,扬程225m。
在一采区设有采区水泵房。采区水泵房利用现有3台MD46-30×3型多级离心泵,额定流量为46m3/h,配套电机30kW,660V。
矿井开采15号煤层时,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349.9m3/d,最大涌水量为2699.8m3/d,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类型。
井田地质情况详见表1
表1苏村煤业地质情况一览表
勘探程度
精查
15号煤层平均厚度(m)
3.36
井田南北长(km)
2.3
煤层倾角(°)
15°以下
井田东西宽(km)
3.3
瓦斯等级
低瓦斯
井田面积(km2)
矿井建设总投资35969.41万元,吨煤投资399.66元。
矿井于2010年11月开工建设,2013年4月井上、下各主要生产系统建成投产出煤。2013年6月24日,矿井顺利通过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组织相关处室负责人及工程技术人员,会同晋城市高平煤炭工业局、山西煤安运销集团,以及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共同组成的水山煤业竣工验收委员会联合组织的全面竣工验收。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0kt/a,服务年限为9.8a。矿井采用斜立井综合开拓方式,一个水平开采全井田15号煤层,水平标高为+775m。矿井“一井一面”达产,布置一个综采一次采全高回采工作面、两个综掘工作面。
主斜井装备800mm宽胶带输送机担负全矿井原煤提升及液压支架等大件下放任务,副立井装备2JK-2.5*1.2型双滚筒提升机,担负全矿井除液压支架等大件以外的其它全部辅助提升及人员升降任务。大巷主运输为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为无极绳连续牵引绞车牵引1.0t系列矿车。移交时新增井巷工程量总长度为9627m;掘进体积为134002m3。万吨掘进率107m。
矿井地质资源/储量20080kt,工业储量为18778kt,设计可采储量为11464kt。
2009年8月,我公司编制完成了《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水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矿井初步设计自始自终贯彻,切合实际、高标准设计,在安全可靠前提下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设计理念,先后经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山西省煤炭厅和山西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晋城监察分局等各级部门的审查批准,均得到各级审查部门的一致好评。
7、地面矸石系统
井下矸石用矿车经副立井提升至地面后,利用高位翻车机翻入汽车,由汽车运至矸石场地。筛分间手选矸石和炉渣由轮式装载机装载汽车运至矸石场地。矿井排放矸石主要以填沟平整场地和填沟造田为主。矸石堆放1m厚左右压实并喷洒石灰乳,再铺上300m~500m的黄土压实,依次分层碾压。对已达到堆积量的地段要及时分片覆土封闭,并进行绿化。覆土厚度0.5~1.0m为宜。锅炉房炉渣等废弃物掺与矸石中,与矸石一同处理。
副立井落底+775m水平标高,布置平卧式环形车场后,向正北布置集中轨道巷至井田2、3拐点连线位置,然后东西向布置轨道大巷,东至东部井田边界,西至风氧化带保护煤柱处;主斜井也落底于+775m水平,布置主斜井井底车场,然后向北平布置巷道与集中轨道巷连接,平行于集中轨道巷和轨道大巷布置集中胶带巷和胶带大巷,在主斜井底板标高为+798m位置布置上抬式井底煤仓,通过一段胶带上仓巷与集中胶带巷连接,形成矿井主运输系统;回风立井落底15号煤层后平行于集中轨道巷向北布置集中回风巷,与东西向回风大巷沟通,形成矿井通风系统。由于15号煤层一采区为下山采区,设计在轨道大巷一侧布置采区水仓泵房,在主斜井井底车场一侧布置主水仓、主水泵房、主变电所等硐室,在副立井井底布置等候室等硐室。根据井田形状及井下开拓大巷布置形式,设计在东西向三条大巷南北两侧,垂直于该三条大巷布置工作面,工作面采用“U”型布置,胶带顺槽进风,轨道顺槽回风。全井田一个水平开采井田内15号煤层,水平标高+775m。井下南北向布置集中胶带巷、集中轨道巷和集中回风巷,东西向平行布置胶带大巷、轨道大巷和回风大巷。全井田划分为两个采区,即东西向三条大巷北部和东南部区域的一采区和三条大巷西南部的二采区。大巷均沿煤层顶板布置,主运输方式采用胶带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调度绞车加单轨无极绳绞车牵引1.0t系列矿车。
2、15号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007~0.003L/s·m,属弱富水性含水层。开采时形成的导水裂缝,可能沟通上覆其它含水层,使其成为煤层开采的间接充水含水层,区内奥灰水水位为630~636 m之间,该含水层属中~强富水性含水层,奥灰岩溶地下水对15号煤矿坑不具备底板突水条件。15号煤层上部存有3号煤层采空区、破坏区,这些采空区、破坏区积水成为15号煤层矿井充水的重要来源,15号煤层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总体亦属中等类型。
2、地质概况
井田位于沁水块坳东缘,沁水盆地东侧,地层倾角8°~13°,构造形迹主要为一单斜构造,现未发现陷落柱构造,未见岩浆岩侵入,井田构造应属简单类型。
本井田含煤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区内可采煤层共两层:3号、15号煤层,其中3号煤层已基本开采结束。1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煤层厚度2.40m~4.,坚硬,裂隙发育,平均厚10.60m,属一类顶板,抗压强度为42.9~95.78 MPa,抗拉强度为17.86 MPa,抗剪强度为21.44 MPa。底板为灰黑色泥岩或粉砂质泥岩,饱和抗压强度为18.85 MPa,抗拉强度为2.13 Mpa,属较软岩石。15号煤层为中灰、中高硫、中热值-高热值之无烟煤,可作为动力用煤和民用煤。
本井田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水文地质类型中等。3号煤层已开采结束,下距15号煤层间距80~120m,15号煤层为稳定全区可采厚煤层,煤层厚度2.40m~4.76m,平均3.85m。15号煤层为无烟煤,一般做动力用煤和民用煤。
本矿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15号煤层无煤尘爆炸性危险,15号煤层自燃倾向性为自燃煤层。总体上开采技术条件优越。
2699.8
粘结指数(原煤)(%)
8.9
主要含煤地层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3号煤层(开采完毕)
全区稳定可采煤层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15号煤层
全区稳定可采煤层
主要地质特征
1、井田位于沁水块坳东缘,沁水盆地东侧,地层倾角8°~13°,构造形迹主要为一单斜构造,现未发现陷落柱构造,未见岩浆岩侵入,井田构造应属简单类型。
3、井田内未发现地温及地压异常。
三、设计内容简介
1、井田开拓与开采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0kt/a,服务年限为9.8a。
矿井采用斜立井综合开拓,设计利用现有工业场地及现有副立井、回风立井和一个尚未形成的主斜井来满足矿井开采15号煤层的需要。现有主斜井承担矿井煤炭提升及下放液压支架等大件的任务,兼作进风井和安全出口,现有136m长主斜井井筒净宽4.6m,下放液压支架时,人行道宽度仅850mm,不满足《煤矿安全规程》对综采矿井人行道宽度1000mm的要求,设计现有136m段主斜井每隔40m打一个躲避硐,136m后的主斜井段设计井筒断面靠人行道一侧净宽加宽到5.0m,采用锚喷支护。现有回风立井作为矿井兼并重组后的回风立井,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兼作安全出口。现有副立井净径4.0m,净断面12.56m2,采用砼碹支护形式,采用单钩罐笼提升方式,担负材料、设备、人员等全部辅助提升任务。现有回风立井装备梯子间,直径为4.0m,净断面12.56 m2;倾角90°,垂深212m,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兼作安全出口。
8、供电系统
采用10kV线路供电,矿井10kV两回电源:矿井主供电源引浩庄35kV变电站的10kV母线段,送电距离为4.43km;备用电源引自北庄110kV变电站引自神农10kV开闭所,送电距离为4km,由神农10kV开闭所的10kV母线段引自矿井10kV变电所,送电距离为3.6km。神农10kV开闭所专供水山煤矿供电;地面主井工业场地建有10kV矿井变电所一座,安装有两台SCB11-1000/10 10/0.4kV 1000kVA型变压器。
4.562
煤尘有无爆炸危险性

地质资源/储量(kt)
20080
煤的自燃倾向性
自燃煤层
设计可采储量(kt)
11464
灰分(原煤)(%)
20.6
煤层埋藏深度(m)
30~150
硫分(原煤)(%)
2.78
矿井正常涌水量(m3/d)
1349.9
发热量(原煤)(MJ/kg)
27.059
矿井最大涌水量(m3/d)
根据本矿现状,首采区选在一采区。移交生产及达到设计能力时,井下布置一个采区(一采区)、一个综采一次采全高回采工作面,并配备两个综掘工作面。回采工作面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2、提升设备
主斜井井筒为半圆拱断面,井筒净宽5.0m,井筒倾角23°,净断面17.32m2,采用锚喷支护,井筒内安装一部带宽800mm大倾角带式输送机,胶带为ST1250钢丝绳芯胶带,选用电机:YB2-315S-4N=2×110kW380V。主斜井井筒另一侧设有行人台阶。
5、压风系统
主斜井场地附近现有一座地面压风机房,压风管路通过主斜井井筒送至井下。压风机房内安装两台FBH-200型螺杆式压缩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单台压缩机排气量:34.5m3/min,排气压力0.85MPa,配套电动机380V,200kW两台。
6、地面生产系统
主井生产系统工艺流程为:井下原煤由主斜井带式输送机由井下提升至地面主井井口房后,通过带宽800mm的带式输送机运至原煤缓冲仓,经仓下给料机运至1号筛分破碎车间,通过振动筛进行筛分,筛上物+100mm块煤经手选带式输送机人工捡矸后破碎至100mm以下,然后通过带式输送机与筛下物汇至一起后,进行筛分。13mm以下级由带式输送机运至末煤装车仓。将13mm以上原煤分级为13—25mm、25—50mm、+50mm三种粒级。+50mm块煤通过溜槽进入大块煤仓,其他分别通过带式输送机运至各自块煤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