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与发展12-01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提纲(2011-2012学年第1学期)第一部分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一、心理健康的含义1、什么是心理?人类的心理现象包括过程心理和个性心理两部分。
过程心理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
2、什么是健康?罗马医生盖论说:健康指没有疾病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为健康下定义包括四个方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3、什么是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个人心理所具有的正常的积极的状态和同环境保持良好心理适应的能力。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能够顺应社会并与社会保持同步。
保持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
4、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探索和研究人的心理健康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学问。
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等都属于智力因素,情绪、意志、信念、理想、价值观等都属于非智力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内容包括:智力的发展与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环境适应教育、人格健康教育等。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像生理健康的标准那样具体、精确和绝对。
心理现象的度量没有一个固定而清晰的界限,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走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谱。
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良好的自我意识、良好的社会功能、良好的应付方式、良好的人生态度。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七个方面:(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人际关系和谐(6)适应能力强(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樊富珉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01第一章-第五章青少年的生理发展
前运算阶段 (2-6岁) 表象思维
生命 自我中心 具体性 不可逆性
B A D
C
③具体运算阶段(6~11岁):此阶段儿童的 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已经获得 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凭借 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 辑思维。但其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此阶段儿童 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 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 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 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
男孩 特征 睾丸和精囊的生长 首次出现的年龄 10——13.5 特征 乳房的发育 女孩 首次出现的年龄 7——13
阴毛的生长
身体发育 阴茎的生长 嗓音的变化 面部和腋下的毛发
10——15
10.5——16 11——14.5 约与阴茎生长同步
阴毛的生长
身体发育 月经初潮
7——14
9.5——14.5 10——16.5
约在阴毛出现后两 腋毛 年 约与腋毛的出现同 汗腺和油性物质分泌 步
约在阴毛出现后 两年 约与腋毛的出现 同步
汗腺和油性物质分泌
青少年生理发育的个体差异
女孩在7-13岁进入青春期 男孩在9.5-13.5岁进入青春期 发育期开始的时间与发育速度没有关系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营养、家庭社会环境
青少年生理发育的基础——神经系统和内分泌 系统的发展
脑的生长在12岁基本完成 青春期脑的重量和容积变化不大,但是大脑皮层细 胞的机能迅速发育,脑细胞的内部结构和机能不断 进行复杂的分化,沟回增多、加深,神经纤维的数 量大大增加。
下丘脑——脑垂体——生殖腺——雄性激素或 雌性激素
教育学、心理学名人及其主要成就
1.夸美纽斯(17世纪)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
最早对班级授课制(兴起于17世纪的乌克兰)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泛智教育”。
把教育学作为了一门学科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述。
他主张“一切只是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这是以个人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2.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现代教育的代表。
他的思想集中反应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
他认为教学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教育即生长”。
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
将儿童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
3.孔子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应在《论语》中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4.马卡连柯提出了“平行影响”,促成了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
5.卢梭的教育思想属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代表人物。
6.洛克(英国哲学家)提出的“白板说”是外铄轮论的典型代表。
他的《教育漫话》是独立教育学诞生的标志。
7.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教育家。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产婆术”(体现了启发性)教育原则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原则相一致。
8.舒尔茨(美国经济学家)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基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他提出的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他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9.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以此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他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育过程。
他著有《普通教育学》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
他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与系统化过程。
发展心理学理论PPT34页
(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内化学说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一、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二、新皮亚杰主义简述
04
让·皮亚杰 瑞典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其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的重大发展。
反对内省法
重点是研究儿童在三种非习得性,即非学习性的情绪(怕、怒、爱)反应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同时,他也重视儿童嫉妒和羞耻的情绪行为研究
儿童情绪发展
(二)、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博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
著有《沃尔登第二》、《超越自由与尊严》 《言语行为》等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包含观察学习,自我效能,行为适应与治疗等内容,他认为以往学习理论家都忽视了社会变量
班杜拉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他区分了人类学习的两种基本过程,即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提出了观察学习是人类间接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他还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强化理论
(六)、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环境决定论
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首先,结构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上的差异足以说明未来行为上的差异;其次,认为按照独特的教育方法可以随意培养出来各种职业的人;最后,认为学习的决定条件是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可控的,可以控制任何行为的形成
教育万能论
反对传统意识心理学把意识当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反对把内省法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张心理学用自然科学的客观方法研究行为
他认为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展顺序,按照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的向前发展。因此在《儿童期与社会》一书中,他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建立了自己的发展理论
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
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中国咨询心理学的历史及发展现状:二十世纪初到二十年代,介绍释梦和自由联想技术的精神分析文献开始被翻译介绍到中国.1917年,经曾在德国冯特实验室学习的着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导,在北京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921年,中国心理学会在上海成立.这两个重要事件推动了中国引进国外心理治疗的步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些使用行为疗法的原理分析心理障碍的文章开始见于报刊. 1933年,美国学者博士在北京协和医院主持神经精神科工作,开设了包含精神分析培训内容的课程.戴秉衡当时曾教授这门课程.三十年代,心理学家丁赞分别在重庆中央实验研究所和北京仁利地毯工厂建立了心理学诊所.同一时期,上海大厦大学心理协会建立了儿童心理诊察所,对儿童心理问题进行诊治.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发展全部停滞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仍不均衡,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1979年改革开放.新中国成立后心理治疗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5个阶段——启动阶段、空白阶段、准备阶段、初步发展阶段、以及发展和职业化阶段.这些阶段的划分是根据专业人士和参与者的工作及他们的发表物,以及该领域的标志性事件来划分的.启动阶段为1949年到1965年.在这期间只有少数专业人员做了零星的心理治疗工作.上海心理学家黄嘉音,发表了一些书籍并报告了如何运用行为疗法原理治疗儿童问题黄嘉音,1951,1952.另外,在这个阶段,还有其他中国心理学家试图使用心理治疗原理治疗其病人.该阶段最有影响力的工作是运用快速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神经衰弱病人.该模型是一个短期治疗取向的模型,是由一些中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发展出来的.开始,它只运用于治疗神经衰弱,但后来也被运用于治疗其它焦虑障碍.这一疗法结合了药物治疗、躯体锻炼、主题演讲以及小组讨论等活动在内.该模型采用用巴浦洛夫的理论解释神经衰弱症的病因.通过解释、鼓励、布置家庭作业以及支持性治疗方法对病人起进行治疗.根据相关文章报道,这种治疗方式是很有成效的,激发了专业人员对于心理治疗工作的兴趣.文化大革命之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被指责为泛性论.所有心理学家都跟随前苏联的学术方向学习并运用巴浦洛夫的理论来治疗病人.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7,心理学被批判为伪科学.那时没有大学开设心理学课程.几乎所有心理学家都被迫到工厂、农村进行劳动.而心理治疗则处于一个更为糟糕的境地.在此阶段没有任何心理治疗的文章发表,因此这个阶段被称为空白阶段.准备期持续大约九年1978-1986.由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打破了中国的坚冰.这段时期,尽管仅有很少有中国的心理治疗的出版物出版,但大量西方着名心理治疗师如弗洛伊德、荣格和弗洛姆的着作被翻译成中文并出版.并且,各种工作坊、培训项目,以及学术会议开始在中国出现.一群有雄心的学者开始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专业领域进行探索,同时80年代初一些心理门诊陆续出现在北京和广州等大城市之中.中国的心理治疗的初步发展阶段由1987年至2001年.此阶段中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有关心理治疗的文章数量迅速增加.不但所发表的文章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均在不断改善.心理治疗的对象在逐步扩大,所采用的治疗理论与方法也在增多陈仲庚、钱铭怡,1997.该阶段的另一个特征是中国的专业人士开始根据其临床经验发展了他们自己的理论和模型,并发表了他们的着作.全国各大城市的大学和综合性医院普遍建立了咨询和治疗门诊,同时还出现了心理治疗中心和私人诊所.心理治疗的培训项目和工作坊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加,质量上更有明显提高.另外,90年代初,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创立了两个与心理治疗和咨询相关的专业委员会,即心理治疗和咨询专业委员会和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2001年末,中国心理学会也创立了另一个相关的专业委员会,即临床和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这几个专业委员会的建立,促进了更多的学流不断得到加强.发展和职业化阶段始于2002年.在该阶段,心理治疗和咨询在的进步在许多方面都是非常明显的.其中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为政府部门开始对专业人员的资质进行管理.2001年,中国的劳动部提出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并于2002年开始实施.2002年,中国的卫生部会同人事部开始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设立心理治疗学专业,并于当年组织实施相关专业人员的考试.中国心理学会于2007年2月通过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标准及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上述情况提示中国的心理治疗发展开始步入职业化时期.经济改革后,80年代起,几乎所有的西方主流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被引入中国.中国的心理治疗和咨询工作深受西方各种理论和流派的影响.然而,中国的专业人员也在努力改进其工作,使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和技术的应用更适合于中国的文化和国情. 赵山明等2003检索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1981-2000中心理治疗的文献,发现中国各种理论学派的心理治疗文献数量呈指数增长.他们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的心理治疗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尽管从1987年起中国心理治疗和咨询快速发展,但是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专业人士的数量,特别是经过良好训练的人数是远远无法达到民众对专业服务的需求的.中国的专业人士应该对所有理论、方法和技术采取开放态度.通过学习国外同行的经验,中国专业人员应更加主动地发展适合中国文化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为中国的民众服务.美国心理咨询的发展:美国的兴起原于19世纪中后期的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20世纪初美国社会改革运动和学校指导运动的兴起、公立教育迅速普及、心理测量的出现和迅速发展等等.心理咨询出现之初,并没有被人们视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正如同人们对咨询一词的理解一样,许多人把它看做是学校的某些功能,或把它与指导等同起来,认为它只不过是某种教育功能的花样翻新.心理咨询的先驱者之一son指出:即便是心理咨询的专业出版物似乎也“忽视了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职业的发展历史,……在20世纪50、60年代以前的出版物中,把指导、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概念混为一谈”而且“在1931年以前的专业文献中从没有提及到咨询这个概念”.的确,心理咨询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其专业功能、服务对象和范围,其所运用的原理和方法等,都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明确和丰富起来的.以下为各个发展阶段:11900 — 1909在20世纪最初的10Davis是第一个在公立学校建立系统的指导课程的人.作为Grand Rapids密执根州学区的督学,他在1907年就建议该学区所辖学校的英文教师为学生开设每周一次的指导课程,以塑造学生的人格,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Davis深受当时美国改良主义教育家和等人的影响,认为指导有助于医治美国的社会问题.尽管当时Davis等人所作所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但却是早期心理咨询的主要表现方式学校指导的雏形.在波士顿,被公认为“职业指导之父”的Parsons也在进行着同样的工作,所产生的影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1908年,他首创的波士顿职业指导局,标志着职业指导走向规范化,是心理咨询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Parsons去世一年后出版的职业选择Choicinga Vocation,1909一书在全美发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在波士顿地区.当时,波士顿学区的督学专门指派了117名中小学教师作为“职业咨询者”.由于学校认识到职业计划的重要意义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波士顿现象”在美国其它主要城市迅速蔓延.到1910年,全美已有35个城市开始效仿波士顿.Beers曾是耶鲁大学的一名学生,在他的一生中曾因心理疾病而数次入院治疗,目睹精神病院的恶劣环境,及病人所受到的种种非人待遇.他在一颗发现自我的心灵A Mind That Found itself,1908一书中对此给予了深刻揭露,呼吁改善精神病院的医疗条件,改革对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手段.Beers的贡献是使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在观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美国心理健康运动发生的原动力,亦被视为心理健康咨询的先驱者之一.21910 — 1919在这10年里,有两个重要的事件对心理咨询的发展影响深远,第一个是美国“国家职业指导学会”NVGA于1913年成立,并从1915年开始发行不定期的专业刊物.1921年“国家职业指导简报”NVBB成为一个定期出版的刊物.随后,它先后数次更名为“国家职业指导”1924~1933,“职业,就业指导”1933~1944,“职业,就业指导期刊”1944~1952,“人事与指导”1952~1984,“咨询与发展”1984.这些名称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应出该学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关注的重点领域.国家职业指导协会成立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建立了一个专业学术组织和一份专业出版物,使得早期纷乱的职业指导运动得以溶为一体,引导早期的职业指导运动朝着科学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并使得心理咨询的职业化角色得到社会的进一步认可.第二个重要事件是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发现特殊人才,开发了一系列心理测量工具,其中包括着名的军队A型和B型智力测验.战后,这些测验大多转向民用,从而促进了心理测验迅速发展.而当时,由于职业指导运动还没有一种明确的哲学理念作为其实践的指导思想,为了从心理学中寻求合理的理论基础,它便迅速接纳了心理测量,以使自己拥有一个更具有说服力、更为“科学的”职业身份.320年代20年代是一个相对安静的时期.美国开设咨询专业的大学,无一例外地都在强调职业指导.20年代中期,波士顿和纽约开始为咨询者颁发资格证书Nugent,1990,职业指导的职业化特征进一步明确;美国第一个咨询的专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评估文件的问世、Edward Strong发表的“Strong职业兴趣量表”SVLL,1928成为职业指导朝向科学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标志.此外,美国联邦政府也开始为退伍军人提供职业指导服务.这些事件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心理咨询的发展及其职业化进程.总之,20年代,职业指导运动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同,职业兴趣问题已开始为人们所重视,心理咨询开始更广泛的关注人格问题和发展问题.430年代“以咨询者为中心”的咨询模式.这一模式在随后20年里的心理咨询实践中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心理咨询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它所关心的内容大为扩展,超出了职业指导这一狭窄的范围.1932年,作为指导的教育Education as Guidance一书出版,提出了“教育即是指导”的观点.他认为学校中的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咨询者,建议应把“指导”作为一门学科纳入到学校的课程教育中.他的呼吁使咨询者认识到职业选择仅是他们所担负的指导责任中的一部分.3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更多地参与到心理咨询中,其主要的标志是美国就业服务处宣告成立,并在1939年出版了第一部职业名称词典,该书随即成为职业指导专家为学生提供服务的主要信息来源.5、40年代40年代对心理咨询的实践产生巨大影响的是Carl Rogers的咨询理论和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美国政府对心理咨询的参与.Carl Rogers的杰出贡献是在1942年出版的咨询与心理治疗Counselingand Psychotherapy一书中,对Williamson的“咨询者中心”原则以及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主要观点提出质疑.Rogers把心理咨询的重点转移到当事人身上,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咨询模式、“不指示”nondirective的咨询原则.他认为应赋予当事人对自身成长以责任感,应创造机会让当事人感受到被接纳、被倾听,这样就会使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更有自信心.他把咨询者定位于一种不判断的nonjudgmental、接纳的角色,咨询者就象一面镜子,要对当事人的语言和情感作出明确的显示.Carl Rogers革命对心理咨询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心理学都把他的贡献视为其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二战期间,美国政府对心理咨询学家和心理学家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以便对军队和工业领域的特殊人才进行选拔和训练.战争也使得人们以一种新的观点去看待工作,许多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工作,传统的职业性别角色观念开始瓦解,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个人的自由.战后,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委员会VA通过提供奖学金的方式,鼓励更多的学生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学培训.VA对职业咨询者的专业角色也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并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咨询心理学家”Counseling Psychologist.VA的参与对大学的心理咨询专业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专业教育的内容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咨询心理学开始作为一种明确的职业与职业指导相分离.650年代50年代是心理咨询发展历史上最为辉煌的10年,至少有四个重大的事件对心理咨询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人事与指导协会成立APGA;美国心理学会APA第17分会咨询心理学会DCP成立;国防教育法NDEA颁布;以及大量新的指导与咨询理论的出现.760年代6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事件是,和提出的人本主义咨询理论.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小组咨询方法以非同寻常的速度发展,心理咨询的重点开始从一对一的方式向小组成员间相互作用的咨询方式转变.随着咨询的革命Revolution in Counseling,1966一书的出版,行为主义心理咨询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价值.该书提出了“变化的根本在于学习”而不仅仅是领悟的观点.Aubrey提出:竞相出现的、丰富多样的心理咨询方法学意味着心理咨询者的认识和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峰.在这10年里,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一是在1963年,美国颁布了“社区心理健康中心法案”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enters Act,使得各个社区有权力建立自己的社区心理健康中心.这些中心开始公开招聘教育系统以外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心理咨询开始向社会渗透,职业化特征更加明朗;另一个趋势是,APGA和17分会继续朝向职业化方向发展.1961年,APGA公布了“心理咨询者的道德规范”条例.1964年,咨询心理学分会在Greyston大会上对学校心理学家作出了更加明确的界定,并从1969年开始,发行该学会的专业刊物:咨询心理学家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870年代心理咨询迅速发展国家、州级执照制度的建立APGA进一步发展壮大980年代专业教育与资格的标准化心理咨询职业化心理咨询服务多样化80年代的心理咨询更加强调为人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服务.以上即为我所整理的资料.。
发展心理学发展理论
发展心理学发展理论第二章发展理论主要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观点)认知发展理论习性学理论生态系统论中国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又译心理分析理论,是西方现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理论分为两个时期: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早期精神分析理论与埃里克森等人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1、人格的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成分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组成。
本我(id),包括人的先天本能和基本欲望,由快乐原则支配。
自我(ego),介于本我和现实之间, 既要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
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活动的,它是有意识的、理智的。
超我(superego), 人格中良心、理想方面,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力求完美。
超我以至善原则行事。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性本能, 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和冲动,这种能量和冲动被称作“力比多”。
力比多以特有的阶段次序投射到身体的不同部位,使它依次成为儿童兴奋的中心,这就促成了相应的人格发展阶段。
2、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1)口唇期(0~1岁)(2)肛门期(1 ~ 3岁)(3)生殖器期(3 ~ 6岁)(4)潜伏期(5、6 ~ 12岁左右)(5)生殖期(12岁~20岁左右)3、简评贡献:儿童早期经验影响后期发展的观点很有价值;把人格发展看成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对人格发展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
不足:观点缺乏有力支持;过于强调性本能的满足;研究取样来自少量精神疾病患者。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1、埃里克森的基本观点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渐进贯穿终生的过程,并要依次经历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的发展任务,即解决由个体的生物成熟与社会文化的要求之间产生的冲突即发展危机。
每阶段发展危机的解决,即获得积极品质,使个体顺利的发展至下一个阶段,否则个体将会遭遇到适应的困难,并进而阻碍到以后各个阶段的发展。
河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知识点
01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个人层面(树立的人生价值观)02由亚里士多德完成的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是(《论灵魂》)03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华生)04开拓了人类科学史上无意识研究领域的心理学家是(弗洛伊德)05出版《认知心理学》一书,促使认知心理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心理学家是(奈瑟)06认为心理学应将人和动物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派是(行为主义)07强调心理整体性的心理学流派是(格式塔学派)08对自我防御机制进行开创性研究的心理学流派是(精神分析学派)09将条件反射法作为重要研究方法的心理学流派是(行为主义)10格式塔心理学的创立者是(维特海默)11自我实现的概念是由(马斯洛)12认为心理学要放弃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转向研究可以客观观察的行为的心理学家是(华生)13提出女孩儿会有恋母情结,男孩会有恋父情结观点的心理学家是(弗洛伊德)14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高尔顿)15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的决定因素是(社会文化环境)16按照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大学生所面对的心理任务是(亲密对孤独的冲突)17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心理学家是(维果斯基)18维果茨基在研究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的三个重要观念,包含(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的最佳期限)19有的人少年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体现出人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20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的发展任务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21个体思维发展依次经历了直觉行动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个阶段,彼此不能逾越。
这体现了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23每一种心理特点都有成长的关键期,需要及时给予关注,反映了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24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心理学家是(霍尔)25个体在0-1.5岁的婴儿期,需要得到呵护与爱抚,便于化解(信任与不信任的冲突)26个体在1.5-3岁的儿童期,需要得到尊重和适度放开的养育,便于化解(自主与害羞的冲突)27个体在3-5岁的学龄初期,需要得到鼓励和肯定,便于化解(主动与内疚的冲突)28个体在6-12岁的学龄期,需要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鼓励,避免出现偏向,便于化解(勤奋与自卑的冲突)29个体在12-18岁的青春期,需要得到和成人一样的平等和尊重达到他人期待与自我期待的一致,便于化解(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30个体在18-25岁的成年早期,需要阳光心态,与他人坦诚交流增加亲密感和信任感,便于化解(亲密与孤独的冲突)31个体在0-1.5岁的婴儿期和青春期是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反映了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321903年,推动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心理学家是(桑代克)33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增加教师的(条件性知识)34试误说的提出者是(桑代克)35联结理论的创始人是(桑代克)36不属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是(情感强烈,两极化明显) 37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把科学教育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真正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世界100位著名心理学家
世界100位著名心理学家01.)B.F. Skinner --- Skinnerian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方法B.F.斯金纳(1904-199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
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
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
02.)Jean Piaget Piagetian皮亚杰(1896-1980)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因研究儿童智力和认识发展而闻名。
提出了发生认识论。
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从而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
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学联盟主席。
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土,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03.)Sigmund Freud Freudian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忻学派的创始人。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流派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教育学、哲学、人类学、文学艺术、伦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04.)Albert Bandura Bandura's social learning theory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1925-- ,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05.)Leon Festinger Festinger's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利昂・费斯汀格(1919-198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
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中国咨询心理学的历史及发展现状:二十世纪初到二十年代,介绍释梦和自由联想技术的精神分析文献开始被翻译介绍到中国。
1917年,经曾在德国冯特实验室学习的着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导,在北京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921年,中国心理学会在上海成立。
这两个重要事件推动了中国引进国外心理治疗的步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些使用行为疗法的原理分析心理障碍的文章开始见于报刊。
1933年,美国学者R.Lyman博士在北京协和医院主持神经精神科工作,开设了包含精神分析培训内容的课程。
戴秉衡当时曾教授这门课程。
三十年代,心理学家丁赞分别在重庆中央实验研究所和北京仁利地毯工厂建立了心理学诊所。
同一时期,上海大厦大学心理协会建立了儿童心理诊察所,对儿童心理问题进行诊治。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发展全部停滞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仍不均衡,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1979年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心理治疗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5个阶段——启动阶段、空白阶段、准备阶段、初步发展阶段、以及发展和职业化阶段。
这些阶段的划分是根据专业人士和参与者的工作及他们的发表物,以及该领域的标志性事件来划分的。
启动阶段为1949年到1965年。
在这期间只有少数专业人员做了零星的心理治疗工作。
上海心理学家黄嘉音,发表了一些书籍并报告了如何运用行为疗法原理治疗儿童问题(黄嘉音,1951,1952)。
另外,在这个阶段,还有其他中国心理学家试图使用心理治疗原理治疗其病人。
该阶段最有影响力的工作是运用快速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神经衰弱病人。
该模型是一个短期治疗取向的模型,是由一些中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发展出来的。
开始,它只运用于治疗神经衰弱,但后来也被运用于治疗其它焦虑障碍。
心理学发展历程汇总
心理学发展历程汇总
近代心理学的起源
近代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德国。
当时,威廉·冯特提出了实验心理学的概念,将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开始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
同时,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潜意识对心理过程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20世纪初,行为主义心理学成为主流。
行为主义心理学关注外部行为的观察和测量,忽略了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
著名的行为主义者包括Watson、Skinner等人。
认知心理学的崛起
20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开始兴起。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知觉和记忆等心理过程,并强调个体对信息的加工和解释。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等对认知心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崛起并对传统心理学进行了批判。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关注人的主观经验和自由意志。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
现代心理学的多元化
现代心理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除了传统的心理学领域外,还涌现出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多个专业分支。
同时,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对心理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结
心理学发展经历了从实验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到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演进过程。
现代心理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为人们提供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心理现象的途径。
\[Word count: 123\]。
心理学导论完整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心理 现象、群体心理现象以及心理与 行为的关系等。
4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01
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行为表现,记录并分析其心理 活动的方法。
2024/1/28
02
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操纵自变量并观察因变量变化的方法, 以探究心理现象的因果关系。
03
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被研究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 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5
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心理学思想
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对心理现象的探 索和思考,为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 础。
心理学的流派与发展
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 式塔心理学等流派的出现和发展,推 动了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9世纪末期,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立 了科学心理学,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 门独立的学科。
复杂情感
复杂情感是在基本情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爱、恨、嫉妒、 羡慕等,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情感的特征
情感具有主观性、社会性、动态性和两极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情 感成为人类心理活动中最为复杂和多变的部分之一。
2024/1/28
21
动机的定义与理论
2024/1/28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源 泉。
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认为人格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 程中形成的。
B
C
人本主义学派
人本主义学派关注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成长, 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独特而完整的个体 。
认知学派
认知学派关注个体的认知过程和信息处理方 式,认为人格是在认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
建立稳定的家庭和社交关系,与伴侣、家人和朋友建立深厚的 情感纽带。
个体开始深入探索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目标,寻找自己的人 生方向和意义。
成年中期发展
总结词
成年中期是个体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的 阶段,需要平衡家庭、职业和个人发展
发展心理学关注个体在认知、情感、 社会和人格等方面的成长过程,以及 这些过程如何受到遗传、环境和经验 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
理论意义
发展心理学为揭示人类心理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深化人们对自身心理发展的认 识。
实践意义
发展心理学在教育、临床、咨询和心理健康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干预、 教育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发展心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而逐渐形成和发展。早期的发展心理学主要关注 儿童发展,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年龄阶段。
发展
现代发展心理学不断融合了神经科学、遗传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范 式。同时,发展心理学在研究方法和技术方面也不断创新,如采用纵向研究、跨文化研究等多元化的研究设计。
02
CHAPTER
儿童发展心理学
婴儿期发展
感知觉发展
婴儿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 感知觉来认识世界,如听到母
亲的声音会感到安心。
动作发展
婴儿通过抓握、抬头、翻身等 动作来探索世界,这些动作的 发展对大脑的发育也有重要影 响。
认知发展
婴儿开始对事物进行简单的分 类、记忆和思考,如对玩具的 偏好和记忆。
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作者:张远来源:《速读·中旬》2021年第12期◆摘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的科学,对人类的发展极为重要。
本文以中国的心理学发展为主题,分析了中国心理学的整个发展历程,从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萌芽,到建国前心理学的初步发展以及建国后心理学的全面发展,到如今心理学的繁荣发展。
本文最后分析了国内心理学发展的不足之处,并为未来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学发展;中国1心理学的初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的科学,对人类的发展极为重要,而心理学在正式成为一门科学前,一直以来都是隶属于哲学领域。
中国古代哲学非常发达,出现了一系列有名的思想家,如以“道”为主要思想的道家的老子,倡导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仁”与“礼”为核心的儒家学派的奠基人孔子,以及墨子、楊朱、庄子、孟子等著名的思想家。
虽然说中国的心理学萌芽远远早于西方心理学的萌芽,但由于中国古代政治的特殊情况,小农经济的社会注定了中国古代的人民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如何让自己衣食无忧的问题上,只有极少数的贵族世家才会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人生,导致心理学未能成为独立的学科。
一直到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将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成为了一门真正的科学,此后德国的心理学迅速发展,冯特也为世界各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心理学家。
而中国的心理学在20世纪初才开始发展,东南大学在1920年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中国心理学会在1921年成立。
但是那个动乱的年代,人民生活朝不保夕,根本没有多少人学习心理学,甚至学生毕业后也很难办找到适当的工作,因此旧中国的心理学无法开展下去,心理学的发展仍然停滞不前。
2心理学的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1951年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正式成立,学者们也重建了中国心理学会,随后全国各地的高等师范院校先后设立了心理学系,并将心理学列为师范类学生的必修课,强调心理学的实用性,力图将教书育人中的“育人”作用发挥到极致。
人民大2024 刘翔平《积极心理学(第3版)》ppt篇终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与展望
生活 • 有意义的生活 ➢ 运用个体的人格优势与才智,积极地投入工作或事业,远
远超出对个人利益的谋求。
积极心理治疗的意义
27
• 对积极心理治疗的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心理治 疗的65%,超出90%的被试报告有很大的获益,这说明 积极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很高的 认可度。
• 拓展阅读——形成积极生活态度的建议
➢ 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管理者要让员工享受工作过程的快乐,要帮助员工多用自己的 主观幸福感来度量工作和生活的价值。
积极心理学在工作中的应用
16
• 培养员工积极的人格品质 ➢ 保持强烈的自我实现动机 ➢ 保持乐观与希望 ➢ 保持客观的自我认识 ➢ 提高心态开放程度 ➢ 保持认知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02 日常生活中的积极自我 调适方法
积极心理学在家庭中的应用
4
积极心理学在家庭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涉及夫妻关系 (婚姻)和亲 子关系两个方面。家庭是个体成长的港湾,也是人格塑造和社会化的核心 场所。和谐的人际关系、完善的家庭功能和及时的社会支持都是保证个体 幸福、快乐的重要因素。
积极心理学在婚姻中的应用
5
美国心理学家迈尔斯认为良好的、亲切的、互惠的、平等的、长 久的亲密关系是个体幸福最好的预言师。积极心理学家对于如何 获得幸福的婚姻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主要涉及情感、认知 和行为三个方面。
2024版心理学基础完整版电子课件
02
认知过程
感觉与知觉
感觉的定义与分类
阐述感觉的概念,包括感受器、感觉 阈限等,并介绍感觉的分类,如视觉、 听觉、触觉等。
错觉与幻觉
探讨错觉与幻觉的概念、产生原因及 实例,并分析它们与正常知觉的区别 与联系。
知觉的组织原则
详细解释知觉的组织原则,包括接近 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等,以 及这些原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心理特征对个性的影响
心理特征是个性形成的基础,不同的心理特征会导致不同的 个性表现。例如,智力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个体的学习方式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影响个体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
个性与心理特征的相互作用
个性和心理特征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个性可以影响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 心理特征也可以影响个性的表现和发展。因此,在心理学研 究中,需要同时考虑个性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的因素。
心理咨询概述
心理咨询的定义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专业的咨询关系,帮助来访者解决 心理问题、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心理咨询的流派
包括人本主义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心理咨询等。
心理咨询的过程
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咨询、结束咨询等阶段,涉及倾听、共情、引导 等技术。
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心理特征的评估
心理特征的评估可以通过心理测验、 观察、调查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估结 果可以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提供 重要依据。
个性与心理特征的关系
01 02 03
个性对心理特征的影响
个性倾向性决定了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特征, 从而影响个体的认知、情感等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则直 接影响个体的多种心理特点的结合方式,进而影响个体的行 为方式。
中国的心理学与心理健康
添加标题
心理健康服务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 服务在中国逐渐受到重视,各类心理健康服务机 构和网络逐步建立和完善。
添加标题
普及和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必要性:普及和提高 心理健康服务对于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预防和 解决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添加标题
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国心理健康 服务仍存在资源不足、分布不均、服务质量参差 不齐等问题,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近现代心理学的传入与发展
添加标题
西方传教士的引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基 督教会组织“中华续行委办会”,在中国创办现 代大学和中学,传播西方近代心理学。
添加标题
西方心理学思想的传播:中国学者开始介绍西方 心理学思想,如行为主义、机能主义、格式塔心 理学等,为中国心理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添加标题
西方心理学书籍的翻译:中国学者开始翻译西方 心理学书籍,如《心理学概论》、《教育心理学》 等,促进了西方心理学的传播。
添加标题
未来发展方向:未来,中国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进 一步加强资源整合、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专业人 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心理健康服务的模式与体系
心理健康服务网络:覆盖全国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包括医院、学校、社 区等。
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等多元化服务。
改革开放后的合作:中国心理学会 加入国际心理学联合会,与其他国 家建立合作关系
未来展望: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 与合作,共同推动心理学的发展
中国心理学在国际舞台上的贡献与影响
中国心理学家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中 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中国心理学在国际合作项目中的合 作成果和经验分享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心理学起源和发展
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460-370]、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等人对灵魂或心理现象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1879年,德国的威廉。
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学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距今不过120多年的历史。
一、近代心理学史的对象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研究的是,心理学在近代西欧和美国是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
大致上来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自笛卡儿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17-19世纪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以及18、19世纪的生理学。
第二个时期:主要包括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第三个时期: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这也是西方近代心理学的重点)二、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1.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很有好处。
第一章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一、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第二,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主要以笛卡儿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第三,哲学心理学主要以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为理论形式.二、笛卡儿的心理学思想勒奈·笛卡儿(1596—1650)是近代二元论和中华民族主义唯理论的著名代表,是卓越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家,是资产阶级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笛卡尔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有:1) 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来源:一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如上帝的观念和数学公理等;二是从外面来的,如感觉;三是人造出来的,如想象。
世界100位著名心理学家
世界100位著名心理学家前不久,美国广受欢迎的心理学期刊――《普通心理学评论》(第6卷第2期)刊登了一项最新的调查研究结果,其内容是对20世纪的心理学家的知名度进行评比,结果列出了其中最著名的前99位。
斯金纳排名第一,皮亚杰、弗洛伊德和班都拉紧随其后。
在这一次调查评比中,对“心理学家”的界定并不是依据该学者是否曾经获得心理学的或相关的学位,而是根据该学者是否曾对心理学做出过突出贡献。
“20世纪的心理学家”也并不是依据心理学家的生理年龄界定的,而是指该学者在20世纪至少有一项心理学方面的公开出版物。
这次排名主要基于六个方面的考虑,三个定量的指标:1、在专业期刊中被引用的频率;2、在普通心理学课本中被引述的频率;3、问卷反馈的结果,该问卷被发送给1725名美国心理学会的会员,请他们列出本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
还有三个定性的指标:1、该学者的姓氏是否曾被用来命名某一心理学术语,比如巴甫洛夫条件反射(Pavlovian conditioning)、斯金纳(Skinner box)等;2、是否是国家科学院院士;3、是否曾被授予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即使采用了上述多种衡量标准来综合评价心理学家,也难免有一些著名人物被遗漏。
正如调查研究的主持人西肯塔基大学心理系主任S.J.Haggbloom所指出的:艾宾浩斯(Hermann Fbbinghaus)――对人类学习和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第一个人,就未被列入。
因此研究者只列出了该评比结果中的前99名,而将第100名空了下来。
这样,人们就可以把他们认为重要的而被漏掉的其他著名的心理学家补充进来。
这样一个排名对于20世纪心理学的历史性研究、对于当代的心理学教学以及对著名心理学家的进一步研究都是意义深远的。
因此,本文作者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查阅了大量文献,获得了这99位当选的心理学家的相关资料,现简要介绍给大家,以帮助我国的广大心理学爱好者对心理学及其各分支领域的著名学者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在各领域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与收藏。
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1[1]汪向乐,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31-36.[2]徐兰清,护理人员焦虑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112-113.[3]李心天主编.医学心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4]徐斌,吴爱勤.护理心理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166-167.[5]杨雪花.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学分册,2000,17(2):66.[6]吴清平.心理健康状况评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国外医学社会学分册,1997,14(3):104.[7]符霞叶瑞繁,医科大学五年制护理系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南方护理学报,2002,9(4):51.[8]陈妙研,王海燕,祝一虹.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相关分析.医学与社会杂志,2003,16(3):43.[9]曹枫林,历萍,高庆岭等,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试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护理学杂志,2003,18(2):83.[10]徐华芬,沈晓红,护理系实习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2003,4,(2):7.[11]赵国军,姜凌雪,赵红莲.北京市本专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承德医学院学报,2001,18(2):138.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2[1]李伯黍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王道俊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版.[3]张世富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版.[4]云南教育委员会编:《现代教育理论》,云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丁志强主编:《教育管理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3[1]狄晗.心理测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04).[2]李祺,刘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18).[3]王金祥.医学院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05).[4]杨鹏.临床医学实习生心理浅析及应对方法[J].中外医学研究.2011(23).[5]蒋彩凤,姚明荣,施斌,姚定康,谢渭芬.加强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09(02).[6]程晓娟,唐绍洪.论勤工助学对推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7(05).[7]马金耀,崔开艳,王D.实习期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应对方式及个体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7(06).[8]肖F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美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9]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10]赵鑫.上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7.[11]颜意娜.体育活动对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浙江体育科学.2006(06).[12]马志青,李晓斌,刘丽宁,任建宇.临床实践中的医学人文关怀[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01).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4[1]吴清兰.大专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探讨[J].南方论刊,2008(12).[2]陈灵泉,王迅,成宏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探讨[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8(04).[3]温永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2).[4]代东航.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5]李巧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实现途径研究[J].高教探索,2015(2).[6]吴继红.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到生命教育的省思[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7]冯亚莉,石丹妮.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融合途径[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4).[8]丁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7):65-69.[9]黄海.思想政治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10]许素梅.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3).[12]任祥华,张丽华.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1).[13]杨稣,武成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理论导刊,2011(3).[14]孙雄辉.从“消极”走向“积极”――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4).[15]涂明华,杨耀防,姚果原等.医学专科学校人才培养类型及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梁忆非,杨国宏,王静.关于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5[1]邓琼飞.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琼州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4(17):192.[2]伍佳慧,李松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4(02):52-53.[3]佟丞,高玉峰.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02):124-126.[4]甄璟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J].山海经,2016(02):141-142.[5]余海蔚.浅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5(02):126-127.[6]卢义,马荣,宗宸.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路径研究[J].亚太教育,2016(12):209-210[7]赵景会,李明秀,高鹏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3):110-111.[8]岳洁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东方教育,2015(12).[9]何一澜.浅论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136-138[10]张兵,谢德光,谢玉兰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6(1):28-32.[11]郝健强.积极心理治疗模型在大学生校园生活适应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12]陆亚玲,唐开鹏.谈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帮扶对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4(1):59-62.[13]张小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1(7):120-121.[14]万文倩,刘慧妍.高职院校专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1):58-61.[15]赵云龙.师范院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防御方式比较[J].社会心理科学,2009(4).[16]易善武.高校贫困生生活的三维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1):63-65.[17]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6[1] 李伯黍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 王道俊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版[3] 张世富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版[4]云南教育委员会编:《现代教育理论》,云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丁志强主编:《教育管理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7[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师大出版社.[2]方富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3]郑雪.人格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4]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5]徐光新.学校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6]郑希付.健康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7]钱铭怡.变态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8]伍新春,胡佩诚.行为矫正[M].高等教育出版社.[9]李祚,张开荆.心理危机干预[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0]郭秀艳.基础实验心理学[M].高教出版社.[11]朱永新.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2]张保平.犯罪心理学(第五版)[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3]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4]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5]冯江平.青年心理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6]黄希庭.心理学与人生[M].暨南大学出版社.[17]尾形佳晃.三分钟爱上心理学[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心理学家与发展
朱智贤 荆其诚 张厚粲 林崇德 董 奇 黄希庭 彭聃龄 莫 雷 侯杰泰 张春兴
百科全书式的心理学界翘楚
1947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心理学。1950年获该 校人类学研究院硕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心 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研究员兼北京 大学教授,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心 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执委会委 员。在视知觉、颜色测量、航空心理及心理学 体系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一本好的基础教材能够影响几代心理学 家的成长。 家的成长。” 七年磨一剑《普通心理学》 七年磨一剑《普通心理学》 一本好的教材必须多次修订。 “一本好的教材必须多次修订。” 中国心理学史的一座丰碑
“作为老师,要把传道与授业相结合。而传道是放在第一位的” 作为老师,要把传道与授业相结合。而传道是放在第一位的” 做人方面,特别重视勤奋和诚实;治学方面,特别重视积累和创新。 做人方面,特别重视勤奋和诚实;治学方面,特别重视积累和创新。
1908一1991
《民众教育实施法》 民众教育实施法》 通告讲波实施法》 教育→知识经验 发展 《通告讲波实施法》 教育 知识经验 →发展 小学研究工作实施法》 《小学研究工作实施法》 心理学常识漫话》 《心理学常识漫话》 表年心理》 《表年心理》 先天与后天的关系问题 儿童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 教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问题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问题 黄永言— 朱智贤传》 2000) 黄永言—《朱智贤传》(2000)
中国心理学家与发展
朱智贤 荆其诚 张厚粲 林崇德 董 奇 黄希庭 彭聃龄 莫 雷 侯杰泰 张春兴
莫 雷
1951年生,广东省高州市人。 1951年生,广东省高州市人。1978 年 年生 年分别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 至 1988 年分别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心 理系本科、硕士、博士学习, 理系本科、硕士、博士学习,在华南师范大 学心理学系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 学心理学系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 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心理学 一级学科博士生导师组组长, 一级学科博士生导师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 党委常委、副校长, 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级重点学科发展与 教育心理学的学术带头人, 教育心理学的学术带头人,中国心理学会副 理事长。 理事长。
主要代表著作:
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 开创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框架 《思维发展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史》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学习与发展》 《发展心理学》
心系学生,严慈相济 甘为人梯
董 奇 1961年9月出生,重庆市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 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心理学博士、教授,博 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教育 、脑功能与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教学工作。
研究方向为发展心理学领域—— 在儿童发展方面:考察儿童汉语学 习的基本过程与脑机制,包括汉字 不同成分加工的时间进程,儿童的 元语言意识的发展及其在阅读发展 中的作用等。 在第二语言学习方面:探讨第二语 言学习中脑的可塑性,包括不同语 言在双语者大脑中的表征与加工, 不同水平双语学习者的脑机制差异 和双语加工的脑皮层激活模式等。
荆其诚
1926—2008
实验心理学,颜色视觉 实验心理学, 视知觉,发展心理学, 视知觉,发展心理学, 心理学体系 后期主要从事中国独生 子女心理发展及认知发 展的跨文化研究。 展的跨文化研究。
“中国儿童发展中心” 中国儿童发展中心” 现代心理学发展趋势》 《现代心理学发展趋势》 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 《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
“是中国的学术交流大使,对中 是中国的学术交流大使, 国和世界心理学的贡献远远超出 了他所发表的论著” 了他所发表的论著”
Hale Waihona Puke 她是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的孙女, 她是国际心理科学联盟副主席, 她是北京师范大学传说中“最难对付”的老师之一。 这位83岁、从教62周年的老人, 中国心理学界的不老传说, 一代代学子口中“嬉笑怒骂皆酣畅”的精神导师。
“我深深体会到‘人各不 同’,可为什么没人对我 因材施教……我认定心理 学了” “全校最难对付的导师” “发展心理学最好的日子到 了!我要把中国的心理测量 恢复起来。不是要‘因材施 教’么?学习能力的测量是 第一步。”
1979年末,她主讲的“心理测量学”重现在北师大课表上; 同年,她协同林传鼎等人,编制成《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 1980年,她联合同行开办“心理测验与统计培训班”, 此后又把久负盛名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引入中国。 随之,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中国常模、中国儿童发展量表…… 一系列心理量表在她主持下广泛应用; 1984年,中国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 张厚粲被推举为委员会主任。 至此,命运多舛的心理测量学,终于在中国教育界扎下了根。
人物评价: 人物评价: 一、政治思想品德方面: 政治思想品德方面:
二、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方面: 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方面: 在他的带领下,心理学本科专业成为广东省首批名牌专业 在他的带领下, 三、科研方面: 科研方面: 1999年获得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 1999年获得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 年获得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6年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 2006年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 年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中国心理学家与发展
朱智贤 荆其诚 张厚粲 林崇德 董 奇 黄希庭 彭聃龄 莫 雷 侯杰泰 张春兴
彭聃龄
1935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 1935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 年生 学教育系。曾任《心理学报》副主编, 学教育系。曾任《心理学报》副主编,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 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 会理事。 会理事。 1979-1981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 1979华盛顿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 系、华盛顿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
中国心理学家与发展
朱智贤 荆其诚 张厚粲 林崇德 董 奇 黄希庭 彭聃龄 莫 雷 侯杰泰 张春兴
侯 杰 泰
香港大学毕业,获心理学博士学位,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首席教授、 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国际应用心理协会 教育心理学部主席。着名的教育心理学家 和心理统计学家。 在社会服务方面,侯先生曾经在“防 止自杀会”义工及顾问,香港考试局多个 委员会委员,香港教育局教师语文基准培 训委员会主席及其他研究委员会委员。 2006年于雅典获选为国际应用心理学会教 育心理部主席。
张厚粲 1927年4月出生于一个传统的士大夫之家,祖父是晚清名臣 张之洞。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民盟盟员, 曾任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委员会学 科评议组成员、国际心理科学联盟(IUPsyS)副主席等多种重要 职务。是我国心理学的奠基人和播种人,为我国心理学的发展 做出了突出贡献。
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 《自我监控与智力》 《儿童创造力发展》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中国心理学家与发展
朱智贤 荆其诚 张厚粲 林崇德 董 奇 黄希庭 彭聃龄 莫 雷 侯杰泰 张春兴
黄希庭
1937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岭市,1961年毕业 1937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岭市,1961年毕业 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岭市 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专业,1967年北京大 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专业,1967年北京大 学普通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 学普通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 现任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现任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 导师,心理学研究所所长, 导师,心理学研究所所长,西南发展与人才 资源研究院院长, 资源研究院院长,心理学与社会管理研究中 心主任。 心主任。 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和第八届副理事长兼 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 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 五届心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五届心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心理学 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1年2月出生,1965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专长为发展心理与教育 心理学。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首界全国十佳师德 标兵中的第一位。其社会兼职30余种,是14所国内外高校的兼 职教授。美国的《肯特日报》把他与美国当代大教育家斯波克 (B.Spock)相媲美,我国核心期刊《中小学管理》誉他为“中 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
中国心理学家与发展
小组成员—— 谭 锐 徐文哲 张 崇 张家兴
中国心理学家与发展
朱智贤 荆其诚 张厚粲 林崇德 董 奇 黄希庭 彭聃龄 莫 雷 侯杰泰 张春兴
中国心理学家与发展
朱智贤 荆其诚 张厚粲 林崇德 董 奇 黄希庭 彭聃龄 莫 雷 侯杰泰 张春兴
中国20世纪心理学界泰斗
我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1930年,中央 大学教育系毕业后赴日留学,考取东京帝国大 学文学部大学院教育学系研究员。抗日战争开 始后,他回国在高校任教。《心理学报》编委 ,《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主编,北京师范大 学教育系主任、儿童心理研究所所长。国务院 公布的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 朱智贤
思想贡献: 思想贡献: 时间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教学理想: 要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教学理想:“要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人生理想: 点燃心灵中的真善美” 人生理想:“点燃心灵中的真善美”
黄教授有“三怪” 黄教授有“三怪” 一怪: 一怪:毕生事业非自选 二怪:弟子门前催早起: 若不早起, 二怪:弟子门前催早起:“若不早起, 小心导师敲你的门。 小心导师敲你的门。 三怪: 三怪:散步授业两不误 :授人以鱼而 不如授人以渔。 不如授人以渔。
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动机, 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动机,应用统 计和香港语文政策。 计和香港语文政策。 贡献 侯教授长期致力于社会科学研 究方法应用的推广和普及, 究方法应用的推广和普及,尤其是 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方面享有极高 声誉。 声誉。 1995年以来 年以来, 自1995年以来,侯教授先后在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 通大学、 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众多 高校举办多场大型结构方程模型专 题讲座,受到广泛欢迎。 题讲座,受到广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