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手术分级和准入
手术准入及手术分级管理规定
手术准入及手术分级管理规定手术是医学中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但手术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效果,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制定了手术准入及手术分级管理规定。
本文将就手术准入及手术分级管理规定进行探讨。
一、手术准入规定手术准入规定是指患者接受某种手术治疗之前需要满足的条件和要求。
手术准入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身体状况评估在手术准入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状况评估。
医生会通过各项检查,如血液检查、心电图、肺功能检查等,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手术。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心脏病、肺病或其他严重的身体疾病,可能会导致手术风险增加,医生可能会建议不进行手术或选择其他治疗方法。
2. 患者心理状态评估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严肃的生命体验,因此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是手术准入的重要考虑因素。
医生会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心理评估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否适合进行手术。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焦虑、抑郁或其他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医生可能会建议在手术前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
3. 患者知情同意手术是一项涉及个人健康安全的重大决策,因此患者需要充分了解手术的目的、风险、可能的并发症等信息,并主动签署知情同意书。
这是手术准入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保护患者权益的体现。
二、手术分级管理规定手术分级管理规定是指根据手术的复杂度和风险程度,将手术分为不同级别,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手术分级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手术风险评估根据手术的复杂度和风险程度,医疗机构会对每一种手术进行评估,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级别。
一般来说,手术分为低风险手术、中风险手术和高风险手术三个级别。
对于高风险手术,患者需要接受更加严格的准备和管理。
2. 手术团队要求对于不同级别的手术,手术团队的要求也不同。
高风险手术需要由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医生和专业团队完成,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低风险手术可以由相对经验较少的医生完成。
3. 手术设备和药品管理不同级别的手术对手术设备和药品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医疗技术分级与人员准入授权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分级与人员准入授权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的有关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医院医疗技术分级与人员准入授权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范围(一)医疗技术:指医院获准开展的非限制类、限制类、特殊级医疗技术项目。
医院对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未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医院管理部门同意的技术项目,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废除或者禁止使用的医疗技术,任何科室和个人均不得自行开展。
(二)人员:依法获得相应资质,在医院执业的医师和护理人员,以及有相应毕业学历和职称的检验、药剂、康复、影像等专业技术人员。
二、医疗技术分级管理(一)各医疗、医技科室应当依据技术项目的风险性和难易程度等因素,结合科室实际,对技术项目实行分级管理,可参照手术分级标准对科室医疗技术进行分级,建立医疗技术分级目录。
各医疗、医技科室应当根据科室实际,确定科室高风险医疗技术目录(含手术),并对高风险技术项目严加控制,定期评估高风险技术项目的实施效果并加以改进。
各医疗、医技科室应将科室开展医疗技术报医务科备案。
高风险医疗技术目录单独列报。
(二)医务科对各医疗、医技科室提交的医疗技术目录进行汇总整理、审核,并提交医院学术委员会审查、决定。
(三)医院学术委员会的决议经院办公会审核通过后由各医疗、医技科室执行。
医务科负责监督、落实。
三、授权准入与审批流程(一)医院学术委员会负责对申请开展医疗技术操作的人员进行资格授权与再授权,医务科和护理部分别负责对申请医疗技术准人的医(技)师和护理人员进行审核与日常监管。
(二)授权准入条件:凡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应持有相应资质的各类技术,医院医护人员需取得相应的准入资质后方可独立开展该技术,并符合国家、省卫生计生委颁布的相应管理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未规定其他准入资格要求的,应为在医院有执业资格的人员。
(三)授权时间:新入院员工依据培训考核结果、相应执业资质的获取情况,医院定期组织考评、授权。
手术分级管理及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制度
4
培训:通过考试的 医师需要进行一定 时间的培训,以提 高手术技能和临床
经验
2
审核:相关部门对 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确保符合准入条件
5
考核:培训结束后, 医师需要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者方可获 得手术医师资格准
入证书
3
考试:通过审核的 医师参加相关考试, 包括理论考试和实
践操作考试
6
注册:医师获得准 入证书后,需要在 相关部门进行注册, 方可进行手术操作
提高医疗质量:通 过资格准入制度, 提高手术医师的专 业水平,从而提高 医疗质量和医疗服 务水平。
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01 提高手术质量:通过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确保手术医师具 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02 优化医疗资源分配:通过资格准入制度,引导医疗资源向高 水平的医疗机构和医师倾斜,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手术分级流程
01
确定手术级别:根据手术难度、 风险程度等因素,将手术分为不 同级别
03
培训与考核:对参与手术的医师 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 应的手术技能和知识
05
术后评估:对已完成的手术进行 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 手术管理流程
02
制定手术标准:为每个手术级别 制定详细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
03 降低医疗风险:通过资格准入制度,确保手术医师具备相应 的知识和技能,降低手术风险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04 保障患者权益:通过资格准入制度,确保手术医师具备相应 的资格和经验,保障患者权益,提高患者满意度。
谢谢
学历
02
执业资格:具有 执业医师资格
03
工作经验:具有 一定年限的临床
工作经验
手术分级标准及管理规范
手术分级标准及管理规范一、手术分级依照《卫生部手术分级管理规范》结合本专业手术开展的实际情况,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科室人员实际业务能力,将手术分为:甲级手术、乙级手术、丙级手术、丁级手术。
注:微创(腔内)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由科室分别列入各分级手术中;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以及危重、特殊患者手术按特殊手术规定执行.二、手术医师分级本规范所指医师系在我院注册的执业医师。
根据手术医师取得的卫生专业技术职称,将其分为四级: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具有申报资格的手术范围1、住院医师:限于丁级手术。
2、主治医师:限于丙级及以下手术.3、副主任医师:限于乙级及以下手术.4、主任医师及科主任:能完成本专业的各级手术。
注:部分人员越级、超范围手术,须提供个人相关手术操作资料,经相关科室主任评定,报医务科审核后报分管院长批准方可开展。
四、手术审批手术审批是科室控制手术质量、确保手术分级管理规范落实的重要措施。
审批者主要审核术者资质是否符合规定,同时应对诊断、手术适应症、术前准备、各种知情告知的完成情况进行重点抽检并签署手术通知单.对于不符合要求者,手术暂停。
(一)常规手术:平诊、非特殊手术1、甲级手术:科主任审批。
2、乙级手术:科主任审批。
3、丙级手术:副主任医师审批。
4、丁级手术:主治医师审批。
(二)特殊手术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为特殊手术:1、患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者。
2、患者系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者。
3、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者。
4、改变患者社会属性(如性别改变、大面积整容)者。
5、可能引起医疗纠纷者或已存在纠纷再次手术者。
6、同一患者二十四小时内需再次手术者。
7、预后不良者或手术风险巨大者。
8、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的手术。
9、邀请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
10、其他非常规手术.特殊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确定术者及治疗组成员,并按《新泰市人民医院特殊手术报告审批制度》填写《新泰市人民医院特殊手术审批表》,经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审核备案,送达主管院长审批。
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和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和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一、引言为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加强各级医师施行手术的责任心,达到安全满意的治疗效果和培养手术医师的目的,根据相关部门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和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二、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制度1. 手术医师应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并具有相关专业学位和临床工作经验。
2. 手术医师应通过医院组织的手术技能培训和考核,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操作和实际手术操作。
3. 手术医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遵守医疗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
4. 手术医师应定期参加手术相关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手术技能和理论知识。
三、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1. 手术分级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二级手术、三级手术和四级手术。
手术分级依据手术风险程度、复杂程度、难易程度和资源消耗不同进行划分。
一级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手术。
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级手术: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手术。
2. 手术医师分级授权手术医师根据其专业技术水平、手术经验和能力进行分级授权。
一级手术:可由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施行。
二级手术:需由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施行。
三级手术:需由具备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施行。
四级手术:需由具备教授或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施行。
3. 手术医师分级授权管理机制(1)由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师手术分级授权工作。
(2)每年由手术医师所在科室根据其手术操作能力、效果、医疗质量等绩效指标评价审核,确定每位手术医师手术分级,上报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3)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组,根据其手术级别、专业特点、医师实际被聘任的专业技术岗位和实际手术技能,对手术医师进行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审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
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
附件:1XXX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的手术管理,确保手术质量,防范医疗事故、差错,依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和精神,结合我市的管理实践和现代医院管理的要求,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除军队在编医疗机构者外,均适用本《暂行规定》。
’第二章手术的分级第三条主要根据手术的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等因素,将手术分为:(一)一类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较简单,风险度较小的手术。
(二)二类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手术。
(三)三类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手术。
(四)四类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手术。
第三章手术医师的分级第四条手术医师均应当具有合法、有效的执业医师资格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注册。
手术医师是指主刀医师、临场指导手术的上级医师。
第五条根据手术医师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受聘的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专业资历等因素,将其分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第六条住院医师,分为低年资住院医师、高年资住院医师。
低年资住院医师:连续从事本专业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硕士研究生毕业,曾连续从事本专业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高年资住院医师:连续从事本专业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临床硕士研究生毕业,曾连续从事本专业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第七条主治医师,分为低年资主治医师、高年资主治医师。
低年资主治医师:连续从事本专业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研究生毕业,连续从事本专业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高年资主治医师:连续从事本专业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研究生毕业,连续从事本专业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第八条副主任医师,分为低年资副主任医师、高年资副主任医师。
低年资副主任医师:连续从事本专业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后违续从事本专业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医院手术分级及医师授权管理制度
(已述)
6.2质量评估
(已述)
6.3持续改进
(已述)
七、信息管理
7.1信息记录与保存
(已述)
7.2信息共享与利用
(已述)
八、法律责任
8.1医师法律责任
(已述)
8.2医院法律责任
(已述)
九、跨科室协作
9.1协作原则
跨科室协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患者利益优先;
(2)资源共享、互补优势;
(3)明确责任、分工协作;
8.2医院法律责任
医院应加强对手术分级及医师授权管理制度的执行,确保医疗安全。如因管理不善导致医疗事故,医院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九、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医院各部门、科室应认真贯彻执行。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本制度解释权归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一、手术分级
(已述)
二、医师授权
3.5质量评估与改进
定期对手术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监督管理
4.1监督机构
医院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手术分级及医师授权的监督管理工作。
4.2监督内容
(1)手术分级及医师授权的合规性;
(2)手术质量及安全;
(3)制度执行情况。
4.3违规处理
对违反手术分级及医师授权管理制度的个人或科室,按照医院规定进行处理。
(1)手术分级标准及原则;
(2)手术风险评估与管理;
(3)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与推广;
(4)法律法规及医院规章制度。
5.2考核
医师授权后需参加相应级别的手术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相应级别的手术。考核内容包括:
(1)理论知识测试;
(2)操作技能考核;
内镜、腔镜操作授权准入制度内镜、腔镜手术操作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及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规定
内镜、腔镜操作授权准入制度内镜、腔镜手术操作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及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规定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手术的风险程度、复杂程度、难易程度和资源消耗不同,对手术进行分级管理的制度。
根据《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手术。
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手术。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工作制度和手术分级管理目录。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分级授权管理机制,建立手术医师技术档案。
医疗机构应当对手术医师能力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手术权限进行动态调整。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助于确保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
手术医师应当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根据其取得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进行手术分级授权。
每年由手术医师所在科室根据其手术操作能力、效果、医疗质量等绩效指标进行评价审核,确定每位手术医师的手术分级,并上报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内镜、腔镜手术操作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并根据手术操作的难度和风险水平,将内镜、腔镜手术分为相应的级别。
内镜、腔镜手术操作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应当包括手术操作的资格要求、手术操作的授权程序、手术操作的监管措施等内容。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当建立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规定,包括患者对医疗安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内容。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规定应当纳入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总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和内镜、腔镜手术操作分级授权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医疗机构应当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手术分级管理和内镜、腔镜手术操作分级授权管理,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手术医师资格准入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医师资格准入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手术医师资格准入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对于保障患者手术安全、提升医疗水平和规范医疗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和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一、手术医师资格准入手术医师资格准入是指对医师进行一系列的专业、技术评估和培训,以确保其具备从事手术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资格准入的要求和流程应当由相关医疗主管部门和专业组织制定,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资格准入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背景核查、学术资质评估、临床经验要求等。
职业背景核查可通过查阅医师的执业证书、学历证明等材料来确保其身份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学术资质评估可通过医师的学术成就、科研项目等来评估其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
临床经验要求可以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指数来确定,以确保医师具备足够的手术技术能力。
手术医师资格准入的实施可以提供以下优势:1. 确保合格医师从事手术工作,增加手术成功率。
通过资格准入的要求和流程,筛选出具备合适能力和经验的医师进行手术操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2. 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治疗效果。
资格准入要求医师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正确判断手术适应症和手术风险,提供更精确有效的治疗。
3. 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通过严格的资格准入要求和考核,鼓励医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然而,手术医师资格准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 资格准入的标准和流程的制定需要有科学依据和规范化的指导。
目前,资格准入的标准和流程在不同地区和医院可能存在差异,需要统一的指导和管理。
2. 资格准入的评估和培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对医院和医师来说是一种负担。
如何平衡医疗资源和手术安全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医师资格准入不能仅仅依靠纸面上的评估,还需要考虑其实际的手术技术和临床治疗能力。
如何平衡纸面上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各级医师手术资格准入制度
各级医师手术资格准入制度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邳州市中医院医师手术资格准入与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为明确各级医师手术的权限,加强各级医师的手术管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质量,保障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参照有关资料,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级手术指各类手术介入、腔镜诊疗等有创操作项目。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程度,分为四级:1.四级(甲类)手术:手术操作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高风险的各种手术。
2.三级(乙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中等风险的各种重大手术。
3.二级(丙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低风险的各种中等手术。
4.一级(丁类)手术:手术术式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注:介入、腔镜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类手术中。
二、医师分级(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
博士生从事临床工作一年以上。
(二)主治医师1.低年资: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
2.高年资: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三、医师手术范围(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丁类)手术;(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丁类)手术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丙类)手术;(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乙类)手术;(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丙类)及部分三级(乙类)手术;(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甲类)手术;(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乙类)手术及部分四级(甲类)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七)主任医师或医院认可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甲类)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八)能担当该级别手术者,可以担当其该级别手术以下等级的手术;原则上不能担当高于该级别的手术。
全文解读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
十七、手术分级管理的法律与伦理
1.法律合规
医疗机构在执行手术分级管理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2.伦理审查
对于涉及伦理问题的手术,如特殊病例、高风险手术等,医疗机构应建立伦理审查机制,确保手术的伦理合理性。
4.提高手术人员素质
医疗机构应加强手术人员培训,提高手术技能水平。开展各级手术的人员,应符合相应资质要求。对于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手术人员,医疗机构应禁止其开展相应级别的手术。
三、手术分级管理的监管与处罚
1.加强监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的监管,定期开展检查,确保医疗机构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六、手术分级管理的保障措施
1.人力资源保障
医疗机构应合理配置手术人员,确保各级手术的开展有足够的人力支持。同时,加强手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手术团队的整体素质。
2.物资设备保障
医疗机构应配备与手术分级相适应的医疗器械和设备,确保手术安全。对于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提升手术成功率。
医疗机构应根据手术分级标准,制定相应的手术准入制度,明确各级手术的开展条件。医疗机构开展四级手术需报备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并经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展。
3.加强手术质量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手术质量管理体系,对手术安全、手术技能、手术效果等方面进行全程监控。同时,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手术质量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手术分级管理的具体措施
1.明确手术分级标准
根据手术难度、风险程度、技术要求等因素,将手术分为四级:
(1)一级手术:风险较低,技术难度较小的手术。
(2)二级手术:风险中等,技术难度一般的手术。
手术分级和手术医师分级管理规定
手术分级和手术医师分级管理规定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分级和手术医师分级管理制度一、手术分级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级手术: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注:微创(腔镜)、介人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分类手术中。
二、手术医师分级根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和临床工作经验,认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且执业地点在我院。
(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
博士生从事临床工作1年以上。
(二)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怔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开展二级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一些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三级手术,有条件者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一些四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四级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四级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七)主任医师:熟练完成四级手术,特别是完成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
手术准入与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准入与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准入与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包含了对手术患者的筛选和分级标准,以及对不同手术级别的管理和评估。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手术准入与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一、手术准入标准手术准入是指对手术患者进行筛选,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手术准入标准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及既往手术史等方面的因素来制定。
一般来说,手术准入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1.身体状况: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指标,以及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的功能状态。
2.病史:包括患病时间、病情进展、治疗效果等信息。
3.既往手术史:包括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并发症等信息。
4.手术类型:根据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手术程度等因素,对患者进行评估。
5.综合评估:根据以上各项指标,对患者的手术准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是否适合进行手术。
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是指根据手术的难度、危险程度及医疗资源的使用情况,将手术分为不同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评估标准。
手术分级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手术的等级划分应包括以下内容:1.一级手术:属于常见、安全和简单的手术,如阑尾切除、剖腹产等。
2.二级手术:属于中等难度的手术,如胆囊切除、腹腔镜手术等。
3.三级手术:属于高难度和高危险性的手术,如心脏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等。
手术分级的管理与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1.手术室设施:根据手术等级的不同,确定手术室设施的标准,如手术室面积、洁净度、空气流通等。
2.手术医生资格:根据手术等级的不同,对手术医生的职称、资质、经验等方面的要求也不同。
3.手术护理要求:针对不同等级手术,确定相应手术护理的标准,包括手术前准备、手术中的护理、手术后的康复等。
4.手术质量评估:对手术质量进行评估,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术后病人随访:对手术后病人的康复情况进行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并发症,预防手术不良后果的发生。
手术资格准入及分级
手术资格准入及分级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项重大的医疗决策,它可能涉及到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大风险。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医务人员需要在患者手术前进行资格准入的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难度进行适当的分级。
本文将就手术资格准入及分级进行探讨。
一、手术资格准入的评估手术资格准入的评估是指在手术前对患者身体状况和病情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手术。
这项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病史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家族病史、手术史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判断患者是否有潜在的手术风险。
2. 体格检查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指标,并检查有无体表异常、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
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态是否适合手术。
3. 实验室检查根据手术的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还可能要求患者进行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身体状况信息,帮助医生评估手术的风险和禁忌症。
4. 特殊检查某些特殊类型的手术可能需要进行特殊检查,如心脏手术可能需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
这些特殊检查可以提供更具体的疾病信息,有助于手术风险评估和手术方案的制定。
通过以上评估,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手术资格,并决定是否推荐手术或者建议其他治疗方式。
二、手术分级根据手术的难度和风险,手术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以帮助医务人员合理安排手术资源和护理资源,并为患者提供更精细化的治疗和护理。
手术分级通常采用一到四级的标准,其中一级表示最低难度、最低风险的手术,四级表示最高难度、最高风险的手术。
手术分级的标准包括:1. 手术创伤程度手术创伤程度是指手术对患者身体的侵袭程度,主要与手术切口的大小和深度有关。
一般来说,切口较小、创伤较轻的手术属于低级别,反之则属于高级别手术。
2. 手术复杂性手术复杂性是指手术操作的难度和技术要求。
手术分级、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危急值报告、抗菌药物分级、临床用血审核等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指为保障患者安全,按照手术风险程度、复杂程度、难易程度和资源消耗不同,对手术进行分级管理的制度。
1、按照手术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具体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工作制度和手术分级管理目录。
3、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分级授权管理机制,建立手术医师技术档案。
4、医疗机构应当对手术医师能力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手术权限进行动态调整。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指为保障患者安全,对于本医疗机构首次开展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或诊疗方法实施论证、审核、质控、评估全流程规范管理的制度。
1、医疗机构拟开展的新技术和新项目应当为安全、有效、经济、适宜、能够进行临床应用的技术和项目。
2、医疗机构应当明确本机构医疗技术和诊疗项目临床应用清单并定期更新。
3、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新技术和新项目审批流程,所有新技术和新项目必须经过本机构相关技术管理委员会和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展临床应用。
4、新技术和新项目临床应用前,要充分论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技术风险,并制定相应预案。
5、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临床应用的专业人员范围,并加强新技术和新项目质量控制工作。
6、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新技术和新项目临床应用动态评估制度,对新技术和新项目实施全程追踪管理和动态评估。
7、医疗机构开展临床研究的新技术和新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危急值报告制度指对提示患者处于生命危急状态的检查、检验结果建立复核、报告、记录等管理机制,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制度。
1、医疗机构应当分别建立住院和门急诊患者危急值报告具体管理流程和记录规范,确保危急值信息准确,传递及时,信息传递各环节无缝衔接且可追溯。
2、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各项检查、检验结果危急值清单并定期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分级与准入一、手术的分类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级别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七)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八)对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四、手术审批程序1.手术科室带组教授必须由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担任,带组教授按医师级别确定组内每例手术的术者和助手名单。
需要全科会诊的,至少提前1天交科主任组织全科会诊并审批。
2.科主任审批全科各医疗组每例手术的术者和助手名单,确保医师级别与手术分类相对应,签字生效。
原则上,不批准越级手术。
特殊情况下可以批准,但必须保证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3.患者选择医生时应以医疗组为单位,执行医师分级手术制度为前提。
五、手术审批权限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
我院已施行电脑管理手术通知单,科主任及带组教授的书面签字应落实在术前小结的审批经过栏目中。
常规手术:一级手术:带组教授审批,主管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知单。
二级手术:带组教授审批,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知单。
三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知单。
四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知单。
六、特殊手术审批权限1、资格准入手术资格准入手术是指按市级或市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专项手术资格认证或授权的手术。
由市级或市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其认可的专业学术机构向医院以及手术医师颁发专项手术资格准入证书或授权证明。
已取得相应类别手术资格准入的手术医师才具有主持资格准入手术的权限。
2、高度风险手术高度风险手术是指手术科室科主任认定的存在高度风险的任何级别的手术。
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由医务科负责人决定自行审批或提交业务副院长审批,获准后,手术科室科主任负责审批。
3、急诊手术预期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手术权限级别内时,可施行手术。
若属高风险手术或预期手术超出自己手术权限级别时,应紧急报告带组教授审批,必要时向科主任上报。
但在需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在上级医师暂时不能到场主持手术期间,值班医生在不违背上级医生口头指示的前提下,有权、也必须按具体情况主持其认为合理的抢救手术,不得延误抢救时机。
4、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手术(1)一般的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重大手术、致残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在已填写的《重要手术审批单》上签署同意意见后,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备案并审批。
(2)高风险的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手术由医院上报省卫生厅审批。
必要时由省卫生厅委托指定的学术团体论证、并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同意后方能在医院实施。
5、需要向医务科报告或审批的手术。
(1)该学科新开展或高难度的重大手术。
(2)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参加的手术。
(3)预知预后不良或危险性很大的手术。
(4)可能引起医疗纠纷的手术或存在医疗纠纷的再次手术。
(5)国家邀请的外宾、港澳台知名人士的手术。
(6)干部病人(省、市、校领导,省内外知名人士)的手术。
(7)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手术。
(8)大器官移植手术。
以上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备案,手术科室科主任负责审批。
6、外出会诊手术本院执业医师受邀请到外单位或外地手术,必须按《执业医师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规定》的要求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外出手术医师所主持的手术不得超出其在本细则规定的相应手术级别。
七、行政管理1、为了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医师职称承担的责任,实行各级医师分级手术制度。
各手术科室应执行各级医师手术范围的规定,带组教授或科室主任根据规定审批参加手术的术者和助手名单。
手术医师在提升手术级别时,由科主任及带组教授实行具体考核,并以“术前小结”审批经过中签字盖章生效。
2、手术按照已确定的手术人员分工进行,不得越级手术。
手术中根据病情需要扩大手术范围,或改变预定术式,需请示上级医师,按照医师分级手术范围规定进行手术。
如施行越级手术时,需经科主任批准并必须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3、除正在进行的手术术者向上级医师请示外,上级医师不得未经给病人会诊,未参加术前讨论,未办理手术手续,而直接参加手术。
4、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手术必须征得患者或直系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告知书。
对违反本规范超权限手术的科室和责任人,一经查实,将追究科室和责任人的责任;对由此而造成医疗事故的,追究相应人员责任。
明确各级医师手术权限,是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维护病人利益的有力措施,各手术科室及各级医师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八、手术分级标准妇科一级手术 1.扩宫和刮宫术2.输卵管通气、通液术3.后穹窿穿刺4.外阴、宫颈活体组织采取术5.外阴良性肿物切除、前庭大腺囊肿手术6.经阴道有蒂子宫肌瘤摘除术7.宫颈息肉摘除术、宫颈赘生物电切术8.宫颈电灼术、冷冻术及激光治疗术二级手术 1. 子宫切除术、子宫及附件切除术2. 腹腔镜下附件手术3. 经腹子宫肌瘤剜出术4.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5.简单尿瘘修补术6.后穹隆切开术7.附件切除术8.异位妊娠手术三级手术 1. 尿瘘、粪瘘修补术2. 一般宫腔镜手术3. 阔韧带肌瘤、囊肿切除术4. 单纯外阴切除术5. 子宫脱垂悬吊术或经阴道修补术6. 盆腔脓肿清除引流术7. 子宫扩大、广泛、次广泛切除术8. 外阴广泛性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9. 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10.宫颈肌瘤切除术四级手术 1. 盆腔清扫术2. 联合盆腔脏器切除术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4. 复杂卵巢癌、绒癌根治术5. 外阴阴道成形术6. 外阴重建术7.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产科一级手术 1. 会阴侧切及会阴侧切缝合术2. 会阴Ⅰ、Ⅱ度裂伤修补术3. 古典式剖宫产术4. 引产术5. 胎头吸引术6. 常规助产二级手术 1. 子宫裂伤修补术2. 臀位牵引术3. 人工胎盘剥离术4. 臀位助产术5.低颈剖宫产术6.古典剖宫产术三级手术1. 腹膜外剖宫产2. 剖宫产子宫切除术3. 晚期妊娠子宫破裂手术4. 毁胎术5.产钳术6.剖宫产子宫肌瘤核除术7.妊娠合并卵巢蒂扭转8.附件切除术、肿瘤切除术四级手术 1. 重危手术2.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3. 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4. 子宫翻出复位术5.妊娠合并症(心脏病、甲亢、血液系统疾病等)6.剖宫产术生殖医学科一级手术 1.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2.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3. 输卵管通气、通液术4. 人工流产吸刮术5. 腹部输卵管结扎术6. 羊水穿刺术7. 绒毛采取术二级手术 1. 输卵管吻合术2. 输卵管造口术3. 输卵管成形术4. 人工授精三级手术1. 阴道输卵管结扎术2. 输卵管子宫内移植术3. 腹腔镜下取卵术4. 剖腹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5. 腹腔镜下取卵+输卵管配子移植术四级手术 1. 吻合血管的自体输卵管移植术2. 同种异体输卵管移植术3. 卵巢移植术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耳鼻喉科一级手术 1 扁桃体切除、挤切2 咽部脓肿切开术3 鼻腔、后鼻孔填塞术4 常规气管切开术5 鼻甲切除术6 声带息肉摘除术7 鼓膜切开术8 单纯乳突凿开术9 耳后骨膜下脓肿切开术10 上颌窦穿刺术11 耳前瘘管摘除术12 简单的食道异物取出术13 腺样体刮除术14 中耳置管术15 鼻骨骨折复位术二级手术1 乳突根治术2 鼓室成型术(Ι型)3 鼻中隔粘膜下矫形术4 复杂的食道异物取出术5 上颌窦根治术6 外耳道良性肿物切除术7 鼻侧切开术8 副鼻窦开窗术三级手术 1 全耳廓外耳道一期成形术2 外耳癌手术3 鼓室成型术(Ⅱ~Ⅴ型)4 中耳恶性肿瘤手术5 鼻咽部闭锁及鼾症手术6 喉气管成形术7 鼻成形术8 鼻腔及上颌窦肿瘤切除术9 脑脊液鼻漏修补术10 气管异物取出术11 喉部分、全喉切除术12 鼻咽纤维血管瘤摘除术13 耳廓畸形矫正手术14 内窥镜下副鼻窦手术15 声带手术16 颈廓清手术四级手术 1 咽鼓管成形术2 迷路切除术3 耳硬化症手术4 听神经瘤切除术5 喉、咽喉、食管切除与一期重建术6 喉全切除后喉再造术7 喉全切除后发音管成形术8 蝶鞍肿瘤切除术9 鼻部脑膜脑膨出修补术10 经鼻垂体瘤切除术11 新技术项目手术眼科一级手术 1. 眼睑小手术2. 睑内翻矫正术3. 睑外翻矫正术4. 眼睑松弛矫正术(如果是美容手术应为二级)5. 双重睑手术(如果是美容手术应为二级)6. 沙眼滤泡压碎术、沙眼摩擦术7. 翼状胬肉切除及结膜移植术8. 角膜、结膜异物摘除术(浅层角膜异物)9. 眼球摘除术、眼球内容剜除术10. 泪道探通术及泪囊摘除术11. 睫状体冷凝术二级手术 1. 角膜裂伤缝合术2. 上睑下垂矫正术3. 眼睑退缩矫正术4. 睑球粘连矫正术5. 泪点成形术、下泪点外翻矫正术6. 泪小管泪囊吻合术、泪囊鼻腔吻合术7. 结膜遮盖术8. 结膜良性病损切除成形术9. 一般斜视手术10. 球内异物吸出术11. 青光眼手术12. 虹膜切除术、小梁切除术、房角切开术三级手术 1. 光学角膜移植术2. 屈光性角膜成形术3. 屈光性角膜光切术4. 准分子激光手术5. 板层角膜移植术6. 白内障囊内、囊外摘除术、晶体乳化术、晶状体摘出术7. 简单视网膜脱离手术8. 带蒂皮瓣、动脉岛状皮瓣移植修复、眼睑全层缺损再造9. 眼睑、结膜恶性肿瘤切除及成形10. 人工晶体植入术11. 玻璃体、晶状体切割术12. 复杂的眼肌手术(麻痹性斜视、眼球震颤、眼外肌发育异常斜视等)13. 视神经管减压术14. 后极部磁性及球内非磁性异物取出15. 眶内肿瘤摘除术四级手术 1. 眶部巨大肿瘤摘除2. 涉及颅底手术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5. 视网膜下异物取出术及视网膜切开术6. 黄斑转位术7. 特殊类型的视网膜脱离手术(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巨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白内障及无晶体眼的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伴脉络膜脱离、脉络膜缺损伴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劈裂症的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坏死性视网膜脱离、Coats病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脉络膜肿瘤性视网膜脱离等)神经外科一级手术1、头皮肿物切除2、颅骨骨折整复术、颅骨肿瘤切除及颅骨缺损修补3、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脓肿清4、颞肌下减压术二级手术1、脑清创术2、脑内血肿、脑脓肿清除术3、大脑半球浅表肿瘤切除术4、椎管内肿瘤切除术5、脑脊液鼻瘘和耳瘘修补术6、脑膜膨出、脊柱裂、脊膜膨出手术7、脑室-腹腔分流术8、全脑血管造影术9、颅后凹减压术10、重度颅脑损伤手术三级手术1、垂体瘤切除术2、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3、幕上肿瘤切除:脑膜瘤,胶质瘤4、小脑肿瘤切除术5、鞍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6、颅外、颅内动脉血管吻合手术7、神经内镜手术8、侧脑室、第四脑室肿瘤切除术四级手术1、颅内动脉瘤夹闭及栓塞术2、脑动静脉畸形(AVM)切除及栓塞术3、海绵窦动静脉瘘手术4、桥脑小脑角肿瘤手术5、岩斜坡肿瘤手术6、脑干肿瘤切除术7、高颈段脊髓内肿瘤切除术8、鞍结节脑膜瘤、蝶骨嵴内1/3脑膜瘤及海绵窦肿瘤切除术9、第三脑室肿瘤、颅咽管瘤及松果体区肿瘤镜下全切术10、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1、颅内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2、新开展手术肝胆胰外科一级手术1. 简单开放性胆囊切除、胆囊造口术2. 简单胆总管切开探查及造口术3. 肝囊肿开窗及肝脓肿切开引流术4. 急性胰腺炎引流手术及胰腺囊肿外引流术二级手术 1. 较复杂的开放性胆囊切除术2. 较复杂的胆总管切开探查及造口术3. 一般胆囊、胆总管—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4. 肝破裂修补、肝活检及肝边缘病灶切除术5. 边缘肝切除、肝左外叶切除术6. 肝囊肿内引流、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术7. 胰尾切除、胰体尾裂伤手术及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及引流术8. 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肝囊肿开窗9. 脾切除术10. 肝动脉结扎、栓塞及肝动脉、门静脉插管、化疗盒植入术11. Oddi括约肌成形术12. 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及引流术(PTC、PTCD)13. 简单门体断流术三级手术 1. 半肝切除术2. 肝门部肝胆管成形及高位肝胆管空肠吻合术3. 复杂或改进的胆总管空肠吻合术4. 胆总管囊肿手术5. 再次胆道手术6. 腹腔镜胆道手术7. 内镜、X光或超声引导下胆石、胆道狭窄支架手术8. 胰十二指肠切除、全胰、胰头切除术9. 胰头部复杂裂伤及胰十二指肠联合伤手术10. 门腔静脉分流及复杂门体断流手术11. 腹腔镜下肝边缘切除及脾切除术四级手术 1. 肝移植受体手术2. 半肝以上肝切除、肝中叶切除、肝尾状叶切除3. 活体供肝切取术4. 胰腺移植5. 布—加综合征手术6.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胃肠外科一级手术 1. 一般腹外疝修补术2. 阑尾切除术3. 胃十二指肠溃疡单纯修补术4. 简单胃肠道破裂修补及造口术5. 一般痔、肛瘘手术6. 小肠吻合及其他腹腔、胃肠道简单手术二级手术1.良性病变的胃、结肠切除及重建2.迷走神经切断手术3.简单门体静脉断流术4.十二指肠手术及广泛小肠切除术5.复杂疝修补术及人工补片疝修补术6.复杂痔、肛瘘手术7.弥漫性腹膜炎的剖腹探查术8.胃肠道瘘修补及造口闭合术9.一般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三级手术 1. 全胃、全(次全)结肠切除术2. 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3. 贲门部手术4. 肛门、肛管成形手术5. 腹部外伤休克状态下的探查术6. 消化道出血休克状态下的探查术7. 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及阑尾切除术8. 复杂胃肠内镜治疗9. 良性病变的一般腹腔镜胃肠道手术10. 复杂及高危险消化道异物取出术11. 巨大息肉摘除术四级手术 1. 恶性肿瘤的腹腔镜胃、结直肠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手术2. 同种异体小肠移植3.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甲状腺外科一级手术1. 甲状腺腺瘤或囊肿切除2. 甲状舌管囊肿切除3. 甲状腺部分切除4. 颈部淋巴管囊肿切除5. 颈部肿块切除活检二级手术 1. 甲状腺腺叶切除2. 甲状腺大部或次全切除三级手术 1. 甲状腺癌根治性切除术2. 颈淋巴结清扫3. 甲状腺全切除术4. 胸骨后甲状腺切除5. 甲状旁腺手术四级手术 1. 腹腔镜甲状腺手术2.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肛肠外科一级手术 1. 肛周皮下脓肿切开引流及一期根治术2. 简单肛瘘切开,切除术或挂线疗法3. 肛裂切除术4. 肛乳头肥大切除术5. 单纯内痔及血栓外痔切除术6. 结肠造口术二级手术 1. 结肠部分切除术2. 经肛门直肠良性息肉切除术3.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4. 乙状结肠扭转复位术5.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6. 藏毛窦囊肿和窦道切除术7. 肛周Paget病手术8. 造口旁疝修补术9. 造口还纳术三级手术1. 右半,左半,横及乙状结肠癌根治术2. 经腹或会阴直肠癌根治术3. 直肠脱垂固定术4. 直肠骶骨悬吊术5. 直肠脱垂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疗法6. 肛门圈缩小术7. Ripstein, Goldberg, Aitemeir, Nigro手术8. 复杂肛瘘切开或挂线术9. 肛提肌上脓肿切开引流术10. 经肛门或阴道直肠前突修补术11. 结肠次全切除盲肠直肠吻合术12. Hartmann手术13. 全结肠直肠节除,永久性回肠造口术四级手术 1. 直肠癌扩大根治术2. 改变Bacon手术3. 后盆腔切除术4. 全盆腔清扫术5. 合结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6.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7. 各种结直肠或肛门术后出现并发症需再次手术者8. 新技术新项目的手术泌尿外科(移植中心)一级手术包皮环切术,睾丸、附睾切除术,睾丸鞘膜切除或翻转术,精液囊肿切除术,输精管结扎术,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前列腺穿刺取活检术,尿道外口切开术,尿道肉阜切除或电烧术,尿道扩张术,膀胱镜检查及输尿管插管术,膀胱切开膀胱内小手术(取石、取异物、切除小肿瘤),膀胱造口术,肾穿刺造影检查及肾穿刺造瘘术,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移植肾、肝等器官穿刺活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