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教学内容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骨科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骨科一、骨科手术的特点骨科手术是一种特殊的手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骨骼结构、关节功能等因素,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康复需要较长时间。
因此,骨科手术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风险大:骨髓、关节等骨科手术涉及到人体重要结构,手术风险相对较大,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和专业的团队来进行手术。
2.术后康复时间长:由于骨科手术影响到骨骼、关节等重要结构,患者术后康复需要较长时间,需要严格的术后康复计划和指导。
3.手术技术要求高:由于骨科手术涉及到骨骼结构,手术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和专业知识。
二、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必要性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规范骨科手术,提高手术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建立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分配手术资源:通过分级管理制度,可以合理调配手术资源,优化手术排程,提高手术效率,避免手术的重复和浪费。
2.保障患者安全:骨科手术涉及到骨骼、关节等重要结构,手术风险较大,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可以减少手术风险,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3.提高手术质量:通过分级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监督和评估骨科手术的质量,规范手术程序,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三、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内容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手术分级标准、手术分级的程序和流程、手术风险评估和手术质量评估等内容。
下面将对每个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手术分级标准骨科手术的分级标准是建立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基础,是根据手术的风险和复杂程度来确定手术的级别。
骨科手术的分级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的复杂程度: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来确定手术的级别,一般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手术。
(2)患者的身体状况: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身体状况等因素来确定手术的级别,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较大,需要进行高风险手术。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目录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目录手术是医疗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法,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的复杂性也日益增加,对手术质量和安全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规范手术操作、提高手术质量,许多医疗机构纷纷引入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概念、目的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并提供一份手术分级管理目录供参考。
一、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概述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是针对不同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程度,将手术进行分类管理的一种制度。
其主要目的在于明确手术操作的标准、保障手术质量和风险控制,并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手术治疗。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手术级别划分:根据手术复杂性、创伤程度、手术风险等因素,将手术划分为不同级别,以便进行分类管理。
2. 手术操作要求:针对不同手术级别,制定相应的手术操作要求,明确手术步骤、技术要求和手术器械使用等内容。
3. 手术团队配置:根据手术级别的不同,合理配置手术团队,确保手术过程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4. 手术质量评估:建立手术质量评估指标,对手术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5. 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确保手术质量:通过对手术进行分级管理,将手术操作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手术的质量和成功率。
2. 降低手术风险:通过划分手术级别,并配备相应的手术团队,降低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3. 提升安全性:通过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对手术过程中各项环节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
4. 强化团队合作: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要求多学科、多专业的协同合作,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三、手术分级管理目录手术分级管理目录是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内容如下:1. 一级手术:1.1 手术名称:xxx1.2 手术操作要求:1.3 手术团队配置:1.4 手术质量评估:1.5 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2. 二级手术:2.1 手术名称:xxx2.2 手术操作要求:2.3 手术团队配置:2.4 手术质量评估:2.5 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3. 三级手术:3.1 手术名称:xxx3.2 手术操作要求:3.3 手术团队配置:3.4 手术质量评估:3.5 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请注意,以上为手术分级管理目录的示例,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课件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课件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3)二、手术分级管理概述 (4)2.1 手术分级的定义与目的 (6)2.2 手术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7)三、手术权限划分 (7)3.1 高级医师手术权限 (9)3.2 中级医师手术权限 (10)3.3 初级医师手术权限 (11)3.4 规范性文件及解读 (12)四、手术分级管理实施与监督 (14)4.1 实施流程 (15)4.2 监督机制 (16)4.3 案例分析 (17)五、手术分级管理效果评估 (18)5.1 医院内部评估 (20)5.2 外部评估 (21)5.3 持续改进与优化 (23)六、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 (24)6.1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25)6.2 执业医师法 (26)6.3 卫生部手术分级管理规范 (27)七、总结与展望 (28)7.1 回顾与总结 (29)7.2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30)一、内容简述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保障手术安全、提高手术质量而实施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
本课件围绕手术分级管理的原则、标准、流程及监督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帮助医务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手术分级管理的相关知识,确保手术活动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手术分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目的,明确其对于保障患者权益、促进医疗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手术分类的标准和方法,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风险程度等因素将手术分为不同级别,并阐述各级手术的定义和特点。
各级手术的开展要求,包括人员资质、设备设施、手术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确保各级手术能够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手术分级管理的实施与监督,介绍医疗机构在手术分级管理中的职责和任务,以及相关的监管机制和措施,确保手术分级管理的有效落实。
手术分级管理的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通过定期评估手术分级管理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升手术质量和管理水平。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指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指一、总则为规范医疗行为,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质量,保障医疗服务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开展手术的科室,所有开展手术的医务人员及与手术相关的工作人员。
三、手术分级管理原则1.依据病情、手术难度和风险程度将手术分为三级:一般手术、中级手术、高级手术。
2.明确手术的适宜人选、手术的适宜环境和条件。
3.执行严格的手术安全原则,做好手术前、中、后全程的质量控制。
4.建立手术相关资料的记录与保存制度,以备查证。
5.加强手术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6.积极推行团队协作,强化手术流程管理。
四、手术分级管理详细规定1. 一般手术(1)适宜人员: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
(2)手术难度:手术风险低,操作简单。
(3)手术患者:一般病例,无明显并发症。
(4)手术环境:手术室符合卫生标准,手术器械齐全。
(5)手术前:作好手术准备工作,包括患者术前检查、手术部位标记等。
(6)手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保持手术场地清洁。
(7)手术后:做好术后感染预防和处理,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2. 中级手术(1)适宜人员: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
(2)手术难度:手术风险中等,操作需谨慎。
(3)手术患者:病情较为复杂,需综合治疗。
(4)手术环境:手术室要求更高,设备更先进。
(5)手术前: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定制手术计划。
(6)手术中:密切关注手术过程,避免操作失误。
(7)手术后:加强术后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
3. 高级手术(1)适宜人员: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负责指导,协助技术人员操作。
(2)手术难度:手术风险大,操作要求高超。
(3)手术患者:病情危重,需要精准的治疗方案。
(4)手术环境:手术室设备一流,操作环境无菌,手术室人员配备充足。
(5)手术前:进行全面的手术准备,风险评估和保险工作。
(6)手术中:规范操作流程,避免手术并发症。
(7)手术后:加强术后监护,确保患者康复情况。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培训
一、培训目的为提高我院手术安全管理水平,规范手术操作流程,保障患者手术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举办本次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培训。
二、培训对象全院各级医师、护士、麻醉师、手术科室相关人员。
三、培训内容1.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概述(1)手术分级制度的目的和意义(2)手术分级制度的基本原则2. 手术分级标准及分级依据(1)手术分级标准一级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级手术: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2)手术分级依据手术风险性、难易程度、资源消耗程度和伦理风险。
3. 手术医师分级及权限(1)手术医师分级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2)手术医师权限各级医师应按照自己的技术水平、手术经验和医院规定,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手术。
4. 手术分级管理流程(1)手术分级申请由手术医师根据手术分级标准,向科室负责人提出手术分级申请。
(2)科室审核科室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手术分级申请进行审核,确定手术分级。
(3)医院审批医院手术授权管理委员会对科室提出的手术分级进行审批。
(4)手术实施手术医师按照手术分级标准,在规定权限内实施手术。
5.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实施中的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手术分级制度,确保手术安全。
(2)加强手术医师培训,提高手术技能。
(3)完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四、培训要求1. 参训人员应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2. 参训人员应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
3. 参训人员应将培训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手术安全管理水平。
五、培训总结通过本次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培训,使全院各级医师、护士、麻醉师、手术科室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提高了手术安全管理意识。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执行手术分级制度,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手术有创操作分级管理制度
3.对手术团队成员进行感染控制培训,提高感染预防意识。
十九、法律法规遵守
1.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医疗活动的法律法规,确保手术有创操作的合法性。
2.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提高法律意识和规范操作意识。
3.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为手术管理提供法律支持。
二十、国际交流与合作
(1)新入职医师需接受系统的手术技能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和实操训练。
(2)培训内容应涵盖手术基本操作、手术器械使用、手术风险评估等。
(3)培训结束后,进行手术技能考核,合格者方可参与相应级别的手术操作。
2.继续教育与提高:
(1)鼓励医师参加国内外手术技术研讨会、培训班等,不断提升手术技能。
(2)定期组织手术技能竞赛和经验交流会,促进医师间的学术交流。
3.及时总结手术管理经验,推广典型做法,提高全院手术管理水平。
十一、应急预案
1.制定详细的手术应急预案,包括突发情况下的手术流程、人员调配、物资供应等。
2.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
3.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和及时更新。
十二、手术团队建设
(2)二级手术:风险较高,技术难度一般的手术,如胆囊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3)三级手术:风险较高,技术难度较大的手术,如胃癌根治术、肝叶切除术等。
(4)四级手术:风险极高,技术难度极大的手术,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器官移植术等。
2.各级手术有创操作的具体名录由医务部制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1.加强手术团队的组织建设,明确各成员职责,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定期开展团队沟通与协作培训,提升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和手术安全。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四篇)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手术管理工作,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手术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择期手术、急诊手术和微创手术等。
第三条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科学规范、疗效优先、质量可控、公平公正。
第四条手术分级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科学评估手术风险和术前准备,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手术效果和手术质量。
第二章手术分级原则第五条按照手术难度、手术风险和手术病种等因素,将手术分为三级:一级手术、二级手术和三级手术。
第六条一级手术是指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较低的手术,一般适用于普通病例,需要较少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第七条二级手术是指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中等的手术,适用于较为复杂的病例,需要较全面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第八条三级手术是指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较高的手术,适用于高风险病例,需要全面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第九条医院应根据自身专业水平和设备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手术分级,确保分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三章手术分级管理措施第十条医院应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委员会,负责制订手术分级标准、审核手术分级申请、指导手术风险评估和术前准备工作等。
第十一条医院手术分级评估应由手术前的多专科团队共同参与,包括但不限于手术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
第十二条手术分级评估主要包括术前检查、术前准备、手术风险评估、手术方案确定等内容。
第十三条医院应建立健全手术分级管理的相关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分级申请流程、手术分级标准和手术分级审核程序等。
第十四条手术风险评估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病例复杂性、手术难度、手术器械和设备等多种因素。
第十五条医院应加强手术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手术操作技能和风险意识,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第十六条医院应定期开展手术质量评估,对手术结果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质量改进措施。
第四章手术分级的实施与监督第十七条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应明确责任,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相关人员进行工作绩效评价。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主题讲座培训课件
规范医疗行为
建立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 度,有助于规范医生的手 术行为,减少医疗差错和 纠纷。
促进医院发展
实施手术分级授权管理, 有利于医院提高整体医疗 水平,增强医院竞争力。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的重要性
保障患者安全
通过严格的手术分级授权管理,确保 医生在具备相应手术能力的情况下进 行手术,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患者安 全。
根据患者病情、手术难度、手术风险等因素 ,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完善术前讨论和手术计划
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术前讨论,制定详细的 手术计划和应急预案。
确定手术级别和授权医师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手术级别和相应的授权 医师,确保手术安全。
术前患者准备
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包括心理调适、营 养支持、术前检查等。
提高医生技能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通过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合理调配医 疗资源,使不同级别的医生承担相应 难度的手术,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 置。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要求医生不断学习 和提高自己的手术技能,有助于医生 的专业成长。
02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概述
制度定义与核心内容
01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是指医疗 机构为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 质量,对手术医师进行分级授权 管理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03
手术医师资质与能力要求
不同级别手术医师的资质要求
初级手术医师
具备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执 业证书,完成规范化培训 。
中级手术医师
在初级手术医师的基础上 ,具备主治医师及以上职 称,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 手术技能。
高级手术医师
在中级手术医师的基础上 ,具备主任医师或教授职 称,有深厚的医学理论素 养和卓越的手术技艺。
2024版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ppt课件
课件•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概述•手术分级标准与授权流程•各级人员职责与权限划分•培训、考核与监督机制建立目录•实施过程中注意事项及问题解决方案•总结与展望01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概述定义与目的定义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是指根据手术的风险程度、复杂性和技术难度等因素,对手术进行分级,并对不同级别的手术实施相应的授权管理。
目的确保手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适用范围及对象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开展手术治疗的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诊所等。
适用对象涉及手术操作的医务人员,包括主刀医生、助手、麻醉师、手术室护士等。
通过手术分级和授权管理,确保手术操作在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降低手术风险。
保障手术安全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有助于促进医务人员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提高医疗质量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能够明确了解手术的风险等级和主刀医生的资质,有助于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保障患者权益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有助于医疗机构合理分配手术资源,如手术室、手术器械、麻醉药品等,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管理制度重要性02手术分级标准与授权流程手术分级标准一级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如:体表肿物切除、清创缝合等。
二级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但有一定风险的各种中等手术。
如:胃肠穿孔修补术、阑尾切除术等。
三级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且风险较高的各种大手术。
如:胃癌根治术、肺癌根治术等。
四级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风险高的各种手术。
包括各种复杂的先心病、严重的创伤、器官移植、显微与腔镜手术等。
授权流程与条件授权流程医生申请→科室评估→医院审核→授权委员会审批→获得授权。
授权条件医生需具备相应的手术技能和经验,通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并获得相应的手术资质证书。
授权调整与终止授权调整根据医生的手术技能和经验变化,以及科室和医院的发展需要,对医生的手术授权进行动态调整。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内容讲课范文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内容讲课范文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一、引言手术是医疗机构最重要的技术活动之一,对于确保手术的安全、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手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手术操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手术效益,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二、手术分级管理的目的和意义目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通过按照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等级,对手术进行科学分类和分级管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避免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优化手术资源的配置,提高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
意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使医疗机构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通过对手术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管理,规范手术操作流程,避免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
2. 优化手术资源的配置:通过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和分级管理,优化手术资源的配置,提高手术效益。
3. 减少医疗成本和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合理分级管理手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降低医疗成本;同时,通过科学评估手术风险,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医疗风险。
4. 提高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通过优化手术资源的配置,提高手术效益,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
三、手术分级管理的原则和基本要求1. 科学性原则: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应基于科学依据,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和分级管理。
2. 公平性原则: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应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利益,确保患者能够按照规定的分级标准和程序进行手术。
3. 透明性原则: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应透明,确保手术相关的信息对医疗机构和患者公开,患者有权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
4. 风险管理原则: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应包括对手术风险的评估和管理,通过评估手术的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5. 绩效考核原则: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应与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相结合,以促进医疗机构的整体绩效提升。
基本要求:1. 设立手术分级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应设立手术分级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培训学习
围手术期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 手术质量的关键环节,涉及术前、术 中和术后的全面管理。
围手术期准备工作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
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术前讨论
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术前讨论,明 确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和可能出现 的风险。
术前准备
包括备皮、备血、肠道准备等,确 保患者身体状态符合手术要求。
经验二
加强医生培训和技能提升是手术分级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医 生的手术水平和自信心。
经验三
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将手术分级管理与医生的切身利 益相结合,可以激发医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THANKS
感谢观看
对于复杂、疑难或高风险的手术,需经科室讨论或全院会诊,确定手术方案和主刀 医师,必要时可邀请外院专家参与手术。
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时,需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 和要求进行。
03
手术审批与监管流程
手术前审批程序
提交手术申请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向医 院管理部门提交手术申请 ,包括手术名称、目的、 风险评估等内容。
问题挑战剖析
挑战一
手术分级标准制定不够科学、合理,导致手术难度评估不准确,影 响手术质量和安全。
挑战二
部分医生对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认识不足,执行力度不够,需要加强 培训和宣传。
挑战三
手术分级管理与绩效考核、奖惩机制结合不够紧密,难以有效激励医 生积极参与。
经验教训总结
经验一
制定科学、合理的手术分级标准是关键,需要充分考虑手术难度 、风险、技术要求等因素。
考核方法
采用闭卷考试、现场模拟操作、专家评审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 价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6篇)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6篇)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精选6篇)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1为了加快临床医师人才培养,确保医疗安全,医院实行手术分级管理,使各级医师手术责任分明,促使我院手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一)手术分级管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各级医师应严格执行。
原则上不得越级手术或跨级手术。
(二)各级医师手术责任分明,带下级做的手术上级医师可以指导下级医师手术,原则上不做术者。
(三)急诊手术例外,但需请示上级医师或科室主任。
(四)低聘人员按实际聘任技术职务执行手术分级制度。
(五)新开展的手术须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参与把关。
(六)进修医师不能单独做为手术者实施手术。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2一、凡需施行手术的病员,术前要完成必要地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二、凡施行重大手术、复杂疑难手术、危险性较大手术,诊断未明确的探查手术(急症例外)以及新开展的手术,均需进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病区主任主持,经管医师书写术前讨论记录,并且主治医师签字。
术前讨论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步骤、麻醉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对策,确定术者和助手。
一般手术由经管医师书写术前小结。
三、手术批准权限:原则上是逐级审批。
(1)、住院医师主持手术,由主治医师审批。
(2)、主治医师主持手术,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主任审批。
(3)、重大手术、复杂疑难手术、新开展的大手术;由主治医师提出报告,经科主任审定,报医务科请求院长审批。
(4)、一般急症,需进行手术者,由当班二线医师批准。
疑难重症,须报告主任批准。
(5)、审批者,应按手术分级标准进行审批,如遇特殊情况需超过标准者,应请示科主任同意后方可执行。
否则发生问题由审批者负责。
未经审批自行决定者,由本人承担责任。
四、手术分级规定:一般分为三种。
(1)、一般手术,如阑尾摘除、疝修补、简单乳房切除、急性脓胸引流、膀胱结石、鞘膜积液、一般四肢手术、体表肿瘤、胎头吸引器助产等手术由主治医师或科主任批准,由住院医师担任手术者(实习医师担任术者,必须在主治医师或高年住院医师带领和指导下进行)。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ppt课件
01
02
03
加强手术技能培训
针对医师手术技能薄弱环 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 划,提高其手术技能水平。
完善手术评价标准
不断优化手术技能考核评 价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 客观性和公正性。
强化团队协作意识
通过定期的团队培训和交 流活动,增强手术团队成 员之间的协作意识和默契 程度。
06
总结与展望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实施效果评价
量和安全。
医师手术能力评估与再授权
建立完善的医师手术能力评估机 制,定期对医师的手术技能、手 术质量、手术并发症等方面进行
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对医师的手术权 限进行动态调整,对表现优秀的
医师给予更高的手术权限。
对于手术技能生疏、手术质量差 的医师,应暂停或取消其相应的 手术权限,并进行再培训和考核。
对于涉及重大风险或复杂性的手术,应组织多学科会诊,共同讨论并制定手术方案, 确保患者安全。
围手术期患者管理规范
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 估,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况、 营养状况等,确保患者适合进 行手术。
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规范,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手术后应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 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目的
规范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 术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适用范围及对象
0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 的手术,包括门诊手术和住院
手术。
医疗机构内的医务人员,包括手 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
等。
02
适用对象
手术分级标准与分类
分级标准
根据手术的风险程度、技术难度、资源消耗等因素,将手术分 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级手术风险最低,四级手 术风险最高。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手术管理工作,提高手术安全性,保障患者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手术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手术分级、手术设备管理、手术环境管理、手术人员管理等内容。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并组织专业人员按照本制度进行实施。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手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手术管理水平,确保手术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第五条在手术管理中,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医疗伦理和法律法规,保证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和合法权益。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手术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
第二章手术分级管理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风险程度和技术要求,制定手术分级标准。
第八条手术分级通常分为一级手术、二级手术和三级手术,具体分级标准由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九条一级手术包括常规手术和术中操作简单的手术,术前检查齐全,手术风险低。
第十条二级手术包括手术难度较大,术中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专业技术支持的手术,手术风险中等。
第十一条三级手术包括手术难度极大,术中操作复杂,风险较高的手术,需要高级专科医师参与的手术。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手术分级制定相应的手术流程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各级手术能够有序进行。
第三章手术设备管理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对手术设备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手术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为手术设备配备专职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设备的清单和档案,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点和核查。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设备的使用记录,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情况。
第四章手术环境管理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保证手术室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消毒。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当保证手术室的通风良好,保证手术环境的清洁。
医院医务人员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医务人员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医院为了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建立医务人员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手术操作,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提高医疗水平与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医务人员和手术室管理。
三、制度内容3.1 手术室等级划分根据医疗技术水平、设备设施、人员配备及管理水平等因素,将手术室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手术室、二级手术室和三级手术室。
3.1.1 一级手术室一级手术室适用于常见手术、简单手术和低风险手术,具备必要的手术设备和器械,并配备持证护士、麻醉师和手术助理,手术室操作规范。
3.1.2 二级手术室二级手术室适用于中等难度的手术和中等风险的手术,具备先进的手术设备和器械,拥有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主刀医生、手术护士、麻醉师等,严格按照手术流程操作。
3.1.3 三级手术室三级手术室适用于高难度的手术和高风险的手术,具备最先进的手术设备和器械,拥有高水平的医疗团队,包括高级主刀医师、专业护士、麻醉师等。
手术室操作规范,手术安全风险评估全面,手术前会诊必要。
3.2 手术分级管理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在手术前,医院对手术进行评级管理。
3.2.1 低风险手术包括一些经验丰富、操作熟练的手术项目,病情稳定,术后安全风险较低的手术。
这类手术一般由一级手术室或二级手术室进行。
3.2.2 中风险手术包括手术难度较高,手术风险适中的手术项目。
这类手术一般由二级手术室或三级手术室进行。
3.2.3 高风险手术包括手术难度极高,患者病情异常复杂,手术风险极高的手术项目。
这类手术一般由三级手术室进行,并由具备高级技术水平、丰富经验的主刀医师负责。
3.3 严格的手术操作规范为了保证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医院要制定详细的手术操作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3.3.1 手术准备工作在手术前,手术团队需要进行充分准备,包括核对病患身份、手术用品准备、手术器械消毒等。
手术室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无菌化操作。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1. 引言手术作为医院重要的医疗技术之一,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复杂性。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规范手术流程,加强手术管理,医院制定了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分级确认的依据手术分级确认是基于手术操作的风险和复杂性进行评估的。
医院制定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进行确认的:2.1 手术难度手术的难度是根据手术操作的复杂程度、创伤程度、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评估的。
手术难度分为简单、中等和复杂三个级别,以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2.2 术前评估术前评估是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
术前评估的结果,如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手术所需的麻醉方式、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等,也会作为手术分级的参考依据之一。
2.3 手术风险手术风险是指手术操作可能带来的不良事件或并发症的概率。
医院通过对手术风险的评估,将手术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等级,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3. 手术分级的具体要求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如下:3.1 低风险手术低风险手术是指风险较小,操作相对简单的手术,患者一般情况下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低风险手术的具体要求包括:•手术操作无特殊技术要求,常见的例子包括皮肤表面的小切口缝合、皮肤病的切除等。
•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不超过30分钟。
•手术后的恢复期较短,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生活。
3.2 中风险手术中风险手术是指风险较高,操作复杂程度较高的手术,患者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
中风险手术的具体要求包括:•手术操作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医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在30分钟到3小时之间。
•手术后的恢复期相对较长,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和恢复。
3.3 高风险手术高风险手术是指风险非常高,操作非常复杂的手术,患者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术前讨论制度
(1)设立反馈渠道,收集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关于手术的意见和建议。
(2)及时处理反馈信息,将改进措施告知相关人员。
(3)通过反馈,不断完善手术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十四、质量管理与评价
1.质量管理
(1)建立手术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手术安全与质量。
(2)设立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手术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术前讨论制度
一、手术分级管理
1.手术分级
根据手术风险程度、技术难度、所需医疗资源等因素,将手术分为四级:
(1)一级手术:风险较低,技术难度不高,常见手术。
(2)二级手术:风险中等,技术难度一般,需一定医疗资源。
(3)三级手术:风险较高,技术难度大,需较多医疗资源。
(4)四级手术:风险极高,技术难度极大,需大量医疗资源。
(3)制定质量改进措施,不断提升手术水平。
2.评价与激励
(1)设立手术质量评价指标,定期对手术团队进行评价。
(2)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激励医护人员提高手术质量。
(3)将手术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医护人员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
十五、总结
本制度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术前讨论制度,通过规范手术操作、加强人员培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沟通协作、强化质量监控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手术安全与质量。医院应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手术管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全体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努力,为提高我国手术治疗水平贡献力量。
2.手术权限管理
(1)一级手术: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可开展。
(2)二级手术: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资格的医生可开展。
(3)三级手术: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资格的医生可开展。
手术分级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保障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手术室分级管理是指按照手术类型的不同难度及危险程度,将手术室划分为不同级别,从而确定相应的管理要求和措施。
第三条手术室分级管理的原则是科学、合理、严格,要求各级手术室按照相应的级别要求进行管理,确保手术操作达到规范安全的标准。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手术室的管理,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的部门为医务部。
第二章手术室分级标准第五条手术室分级标准应根据手术类型、手术台数、设备和人员配备等因素综合考虑,目的是为了保障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第六条手术室分级一般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每级手术室的要求和管理标准不同。
第七条一级手术室主要进行常规手术,手术难度较低,术前术后护理不复杂,术后恢复期短,手术室内应设有麻醉医师、护士和器械护士等。
第八条二级手术室主要进行中等难度手术,需要有麻醉医师、手术医师、护士和器械护士等,手术后护理相对复杂,需有专业的护理团队进行服务。
第九条三级手术室主要用于高难度手术,手术风险高,需要有麻醉医师、手术医师、护士、器械护士和麻醉师等,手术后护理复杂,需要有专业的团队协同工作。
第十条手术室分级标准应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确定,定期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三章手术室管理要求第十一条手术室管理要求包括设备、人员、环境、设施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手术室能够按照相应的级别要求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手术室的设备应符合相应的级别要求,保持设备运行正常,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手术室的人员配备应符合相应的级别要求,保证手术团队的专业性和配合度,确保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
第十四条手术室的环境卫生应符合相应的级别要求,保持手术室内清洁整洁,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第十五条手术室的设施要求应符合相应的级别要求,保证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手术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应运而生,旨在对手术进行分类管理,为医务人员、患者及相关利益方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一、手术分级管理的背景和意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对手术风险管理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手术的风险程度与手术操作的复杂性、创伤程度、病变部位等因素有关,不同的手术有不同的风险级别。
因此,通过手术分级管理,可以将手术按照风险程度进行分类,使医务人员更科学地决策,并提供参考依据,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医疗机构和患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医疗机构而言,可以通过管理手术风险来优化手术资源的分配,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对于患者而言,可以根据手术的风险等级,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医生,增加手术成功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手术分级管理的原则和内容手术分级管理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以下是手术分级管理的一些重要原则和内容:1. 根据手术的风险程度进行分类。
手术风险与手术复杂性、操作难度、病变部位等因素有关,根据这些因素,可将手术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等级,以便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参考和决策。
2. 明确手术的标准和指引。
针对每个手术风险级别,制定相应的手术标准和指引,包括手术前准备工作、手术技术要点、术后处理等内容,以规范手术的实施和管理。
3. 配备合适的医疗设备和人员。
不同风险级别的手术需要不同水平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支持,医疗机构应配备合适的设备和医务人员,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4.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手术分级管理不仅仅是对手术进行分类,更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手术过程中的监测、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措施等,以应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恒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手术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加强各级医师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资料,结合我院实际管理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类、分级本规定所指手术主要包括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等有创操作。
(一)手术分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医疗技术分为三类,其中卫生部负责对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安全有效性尚需进一步验证和需要使用稀缺资源的第三类医疗技术制定目录和进行临床应用管理:安全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的第二类医疗技术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目录并管理:通过常规管理能确保安全有效性的第一类技术由医疗机构管理。
第三类医疗技术首次应用于临床前,必须经过卫生部组织的安全性论证、伦理审查和技术审核。
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核。
医务人员开展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医疗机构可自行审核。
(二)手术分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要建立手术分级制度,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指疑难、重症手术和需6—7人以上人员共同完成的大手术。
各种门脉高压症的分流术、肝叶切除术、恶性肿瘤根治术、各种颅类肿瘤切除术、巨大肿瘤切除术等属此类。
(三)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指需3—4人共同完成的中等手术,如:胃大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术、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术等。
二类手术应在住院部手术室完成。
是住院治疗较多的一种类型。
(四)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指普通常见的2人可完成的小手术,如:小面积清创缝合、单纯性修补术、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人流术、刮宫术、阑尾摘除术等。
许多一类手术可在门诊手术室完成。
二、手术医师分级及手术权限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对具有不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展不同级别的手术进行限定,在审核其专业能力后授予相应手术权限。
本规范依据医师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及相应手术权限。
(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二)主治医师l、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上者,可主持三级手术。
(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三、手术审批权限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是控制手术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常规手术l、四级手术:科主任审批,并签发手术通知单,首次开展的报医务部备案。
特殊病例手术须填写《手术医师资质准入申请审批表》,科主任根据科内讨论情况,签署意见后报医务部备案,由医院学术与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审批。
2、三级手术:科主任审批,并签发手术通知单。
3、二级手术: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并签发手术通知单。
4、一级手术: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并签发手术通知单。
(二)急诊手术预期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手术权限级别内时,可通知并施行手术。
若属高风险手术或预期手术超出自己手术权限级别时,应紧急报责任规定的上级医师审批,需要时再逐级上报。
原则上应由具备实施手术的相应级别的医师主持手术。
但在需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在上级医生暂时不能到场主持期间,任何级别的值班医生在不违背上级医生口头指示的前提下,有权、也必须按具体情况主持其认为合理的抢救手术,不得延误抢救时机。
急诊手术中如发现需施行的手术超出自己的手术权限时,应立即口头上报请示。
(三)新技术、新项目手术l、院内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应提交医院专家委员会审批通过后方能实施。
对重大的涉及生命安全和社会伦理的二类、三类手术项日还需按规定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2、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重大手术、致残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在《手术医师资质准入申请审批表》签署同意意见后上报医务部,由医务部主任审批备案或提交业务副院长或院长审批。
(四)外出会诊手术本院医师受邀请到下级医院指导手术,必须按《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外出手术医生所主持的手术不得超出其按本规范规定的相应手术级别。
(五)特殊手术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须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报医务部审核,由业务院长或院长审批,由科主任签发手术通知单。
l、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
2、被手术者系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等。
3、可能导致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的手术。
4、有重大医疗纠纷争议的。
5、非计划再次手术的。
6、高风险手术。
7、外院医师来院手术。
8、器官移植手术。
四、管理要求(一)资格管理根据手术医师从事专业、手术资格以及实际操作技能等,应明确手术医生可主持开展的手术项目,并实行动态管理。
1、资格准入:各级医师在规定的具有申报资格的手术分级中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这可获得相应手术资格准入:作为一助完成例数>15例;在上级医师为一助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例数>5例者。
该类手术操作及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及医疗纠纷,经科室管理小组、医院专家委员会两级评议通过者2、资格取消:对于一年内连续发生两起及以上手术严重并发症或手术安全事件者,取消其该级手术资格,手术权限降一级执行。
3、资格恢复:对取消资格者,当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例数>5例该级手术操作或按专业技术要求的例数,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及医疗纠纷时,再次经院科两级专家依据手术完成例数及技术能力评定获得资格准入。
(二)监督管理明确各级医师手术级别范围是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利益的有效措施。
各相关科室、各级医生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1、医务部负责全院各科室和各级医生的手术管理工作。
科室管理小组和医院专家委员会负责审核、认定手术分级及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2、要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医务部、质控科、科室质控小组、手术室、麻醉科承担手术范围、手术级别及手术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责。
3、各科室、各级医生未按本制度执行的,一经查实医务部有权责令其改正并在科室考核中扣罚管理分,对违反制度的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罚责另行规定)4、对一年内连续发生两起及以上手术严重并发症和手术安全事件者,经医院专家委员会讨论在原手术权限上降一级执行。
处理情况应上报院长办公会批准。
如重新恢复手术级别.须经科室和医院专家委员会两级考核认定。
(三)超范围手术管理l、科室开展规定手术范围外的手术,由科室提出申请,进入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程序管理,经医院专家委员会讨论审核,报主管院长或院长批准。
医师原则上不得超越级别权限开展手术。
但在抢救生命、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紧急情况下,超越级别开展手术,术毕一周到医务部补办书面登记。
五、附则附件:1、北京恒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2、北京恒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医师资格授权流程图3、北京恒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医师资质准入申请审批表4、北京恒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医师资质评定与再授权表5、北京恒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资格授权考评表附件1:北京恒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实施手术权限管理,是确保手术安全的有效措施,是手术分级管理的最终目的。
依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我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对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实施动态化管理。
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时间为每两年度复评一次。
(二)评价标准:1.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者,手术资格授权考评达80分以上视为手术能力评价合格(见附件5),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
2.预申请高一级别权限的医师,除达到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以外,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符合受聘卫生技术资格,对资格准入手术,术者必须是以获得相应专项手术准入资格者;(2)在参与高一级别手术中,根据手术级别需要依次从二助、一助做起,分别完成该级别手术3例;(3)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度;(4)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较大医疗过错或事故主要责任(以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结果为准)。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期手术操作权限:(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须条件的;(2)对操作者实际完成质量评估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的;(4)在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达不到50%;(5)离职者、退休未被返聘人员予取消手术权限。
二、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审核程序(一)手术医师提出申请医师根据个人工作能力提出申请,填写《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审批表》(附件3),资质发生变动的医师,填写《手术医师资质再授权审批表》(附件4)(二)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根据上述规定,对科室《各级医师手术分级及手术范围》(所称“手术范围”,系指卫生部行政部门对我院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手术,见:我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进行梳理、讨论,结合申请者基本情况、实际技术操作水平、围手术期管理、医德医风、患者投诉和纠纷发生情况,初步认定其手术级别,由科室主任签字确认提交医务部;(二)医务部复核认定后,提交医院学术和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三)申请更高一级手术权限的各级医师,首先需符合申请高一级手术权限的资历,在上级医师开展该项手术时担当手术一助三例,后在上级医师临床指导下(上级医师担任该项手术一或二助),自己能熟练主刀完成该项手术三例,经指导老师、科主任确认,医院学术和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核后授予相应手术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