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747_场地设计规范大全
场地设计相关要求规范地整理
场地设计相关规范摘要道路红线对场地建筑的限制A.《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4.2.1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筑突出物为:——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桩、档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等;——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的管线、隧道、天桥等市政公共设施外的其他设施。
4.2.2 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有人行道的路面上空:1)2.50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0.50m;2)2.50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m,并不应大于3m;3)3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2m;4)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宜大于3m;2 在无人行道的路面上空:4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
B.《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3》规定:2.2.2 临街建筑物的台阶、平台、楼梯、窗井、地下建筑、建筑基础、围墙、工程地下管线及其他构筑物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
2.2.3 地下建筑物距离用地红线应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坪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0.7倍,不得小于5m。
消防间距控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规定:第3.3.8条甲、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距重要的公共建筑不宜小于50m。
注: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单独设立的生活室与所属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6.00m。
第5.2.1条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1的规定。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文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文建筑设计规范大全(电子版)摘录的三科作图题相关规范条文,欢迎随贴,特别是场地设计方面的。
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第5.4.4条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
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远离污染源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二、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
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三、舞厅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及直接对外的出入口。
第3.3.1条学习辅导部分由综合排练室、普通教室、大教室及美术书法教室等组成。
其位置除综合排练室外,均应布置在馆内安静区。
七、综合排练室的主要出入口宜设隔声门。
一、美术书法教室宜为北向侧窗或天窗采光第3.1.3条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
第4.0.7条展览厅、舞厅、大游艺室的主要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
第4.0.8条文化馆屋顶作为屋顶花园或室外活动场所时,其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20m。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第2.1.3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
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三、供轮椅使用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当其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工程场地规划方案设计规范
工程场地规划方案设计规范一、前言工程场地规划方案设计是指对具体工程项目场地进行规划设计,确定其功能布局、空间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内容,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为了保证工程场地规划方案设计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了本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工程项目场地规划方案设计的编制、审定和实施过程中,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市政道路、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生态景观等项目。
三、规划设计原则1.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根据项目规模和功能需求,确定合理的用地范围和规划布局,尽量减少土地浪费。
2. 综合考虑生态环境。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生态环境等因素,合理调配建设用地和生态保护用地。
3. 优化空间布局。
根据功能要求,合理布局建筑、设施、绿地和道路,确保空间利用最大化,提高场地利用效率。
4. 注重景观效果。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景观设计,打造美观、舒适的环境,提升场地整体形象和品质。
5. 确保安全环保。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性和环保性,合理设置消防通道、废弃物处理设施、绿化带等,保障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
6. 强化功能分区。
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合理划分功能分区,明确各个区域的用途和规划限制,确保功能互不干扰。
四、规划设计内容1. 场地选址及用地范围。
根据项目的用地需求和环境条件,确定具体的场地选址和用地范围。
2. 基础设施规划。
包括道路、桥梁、管线、照明、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确保设施布局合理、便利使用。
3. 绿地景观规划。
包括绿化带、公园景观、水系等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美化环境,改善生态。
4. 建筑布局及功能分区。
包括建筑布局、高度限制、建筑密度、功能分区等内容的规划设计。
5. 生态环境保护。
包括土地利用、生态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治理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规划设计。
6. 安全设施规划。
包括防火通道、逃生通道、警报系统、紧急救援设施等安全设施的规划设计。
场地设计相关规范
场地设计相关规范城市规划面基地关系对于建筑物外部,设计构思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与相邻地边界线之间应按建筑防火和消防等要求留出空地或道路。
当建筑前后各自留有空地或道路,并符合建筑防火规定时,则相邻基地边界两边的建筑可毗邻建造。
建筑高度不应影响邻地建筑的最低日照要求。
除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空地外,紧接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不得向邻地方向设洞口、门窗、阳台、挑檐、废气排出口及排泄雨水。
建筑基地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红线。
如因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红线外另定建筑范围控制线。
基地与道路红线不连接时,应设道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
1.道路红线与城市道路用地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有三种情况:道路红线与用地边界线重合,表明场地与城市道路相连。
道路红线与用地边界相交,表明城市道路穿过场地。
其中场地中被城市道路占用的土地属于城市道路用地,不能用于场地内建设项目的建设使用。
道路红线与用地边界线分离,表明场地与城市道路不相连。
2.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构筑物(如外墙、台阶、橱窗等)靠临街面的界线,沿街建筑不得越过建筑红线。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确定的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
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
3.建筑范围控制线建筑控制线又称建筑线或建筑红线。
其规定主要有:(道路)红线后退契约限制建筑范围控制线与红线之间的用地,归基地持有者所有,亦供其使用,可布置道路、绿化、停车场及某些非永久性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并计入用地面积参加其他指标的计算。
场地与城市道路的连接一般情况下,场地应与城市道路(红线)相连。
其连接部分的位置与最小宽度,应满足场地与城市道路之间交通联系的需要和消防车辆的通行要求,并符合当地城市规划部门的要求。
人员密集的建筑的基地,在执行当地规划部门的条例和有关专项建筑设计规范时,应保持与下列原则一致: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
场地设计常用规范标准
场地设计常用规范标准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远离污染源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二、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
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三、舞厅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及直接对外的出入口。
第3.3.1条学习辅导部分由综合排练室、普通教室、大教室及美术书法教室等组成。
其位置除综合排练室外,均应布置在馆安静区。
七、综合排练室的主要出入口宜设隔声门。
一、美术书法教室宜为北向侧窗或天窗采光第3.1.3条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
第4.0.7条展览厅、舞厅、大游艺室的主要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
第4.0.8条文化馆屋顶作为屋顶花园或室外活动场所时,其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20m。
<商店建筑设计规>第2.1.3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大中型商店基地,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
基地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三、供轮椅使用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当其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 15m;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第2.0.2条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观众流线与部路线(工艺及管理)明确便捷,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二、一面临街的电影院,中、小型至少应有另一侧临院空地或通路,大型、特大型至少应有另两侧临院空地或通路,其宽度均不应小于3.5m;第3.1.1条设计视点应取画面下缘中点。
建筑设计规范大全(场地知识)
建筑设计规范大全(电子版)摘录的三科作图题相关规范条文,欢迎随贴,特别是场地设计方面的。
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第5.4.4条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
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远离污染源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二、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
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三、舞厅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及直接对外的出入口。
第3.3.1条学习辅导部分由综合排练室、普通教室、大教室及美术书法教室等组成。
其位置除综合排练室外,均应布置在馆内安静区。
七、综合排练室的主要出入口宜设隔声门。
一、美术书法教室宜为北向侧窗或天窗采光第3.1.3条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
第4.0.7条展览厅、舞厅、大游艺室的主要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
第4.0.8条文化馆屋顶作为屋顶花园或室外活动场所时,其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20m。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第2.1.3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
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三、供轮椅使用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当其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文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文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第5.4.4条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
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远离污染源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二、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
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三、舞厅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及直接对外的出入口。
第3.3.1条学习辅导部分由综合排练室、普通教室、大教室及美术书法教室等组成。
其位置除综合排练室外,均应布置在馆内安静区。
七、综合排练室的主要出入口宜设隔声门。
一、美术书法教室宜为北向侧窗或天窗采光第3.1.3条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
第4.0.7条展览厅、舞厅、大游艺室的主要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
第4.0.8条文化馆屋顶作为屋顶花园或室外活动场所时,其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20m。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第2.1.3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
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三、供轮椅使用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当其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 15m;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第2.0.2条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观众流线与内部路线(工艺及管理)明确便捷,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二、一面临街的电影院,中、小型至少应有另一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大型、特大型至少应有另两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其宽度均不应小于3.5m;第3.1.1条设计视点应取画面下缘中点。
场地设计的知识要点及常用规范
场地设计的一些常识及其有关规范第一章场地分析【知识要点】1.建筑退界一一用地红线、道路红线、蓝线、城市绿线、城市紫线;2.防护距离——古树名木、地下工程、高压线、卫生隔离;3.防火间距一一多层、高层;4.日照间距一一日照间距系数;5.日照分析一一太阳方位角、太阳高度角;6.防噪间距一一建筑物与噪声源之间;7.建筑高度控制;8.通视要求——停车场、停车库出入口;9.现有地形——标高、地形高差、坡度分类、坡度分析;10.边坡或挡土墙退让——建筑物与边坡或挡土墙的上缘、下缘的距离。
第二章自然条件第一节基本知识一、自然条件1.地形条件地形条件的依据是地形图(或现状图)。
地形指地表面起伏的状态(地貌)和位于地表面的所有固定性物体(地物)的总体,主要是采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
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间距,其疏密反映了地面坡度的缓与陡。
根据坡度的大小,可将地形划分为六种类型,地形坡度的分级标准及与建筑的关系见表1--1。
表1-1地形坡度分级标准及与建筑的关系类型坡度值坡度度数建筑区布置及设计基本特征平坡地 3%以下 00~1043' 基本上是平地,道路及房屋可自由布置,但须注意排水缓坡地 3%~10% 1043'~5043' 建筑区内车道可以纵横自由布置,不需要梯级,建筑群布置不受地形的约束中坡地 10%~25% 5043'~ 14002' 建筑区内须设梯级,车道不宜垂直于等高线布置,建筑群布置受到一定限制陡坡地 25%~50% 14002' ~ 26034' 建筑区内车道须与等高线成较小锐角布置,建筑群布置与设计受到较大的限制急坡地 50%~100% 26034' ~450 车道须曲折盘旋而上,梯道须与等高线成斜角布置,建筑设计需作特殊处理悬崖坡地 100%以上 >450 车道及梯道布置极困难,修建房屋工程费用大,一般不适于作建筑用地注:摘自《建筑设计资料集6》(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单位场地设计标准要求有哪些
单位场地设计标准要求有哪些
单位场地设计标准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场地功能规划、空间布局、设备设施配置、安全规范以及环境要求。
以下是对这些要求的详细描述:
一、场地功能规划:
1.必须根据单位的具体需要进行场地功能规划,包括办公区域、会议室、休息区、洽谈区等。
2.要根据单位的规模和使用人数确定每个区域的面积和布局,
并确保各个区域之间的流通合理,便于人员流动和工作交流。
二、空间布局:
1.要合理规划各个区域的布局,确保每个区域的使用效率和舒
适度。
2.电路布置要合理,保证电源充足和用电安全。
3.要考虑到单位的后续扩展和调整需求,预留一定的可拓展空间。
三、设备设施配置:
1.根据单位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设施,包括办公家具、通信
设备、会议设备等。
2.设备设施的配置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员工的工作效
率和舒适度。
四、安全规范:
1.要确保场地内的安全设施齐全,如防火设施、消防通道、疏
散指示标识等。
2.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场地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五、环境要求:
1.要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和健康,包括通风、光线、噪音等因素的控制。
2.要考虑到单位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进行相应的环境调节和保护。
综上所述,单位场地设计标准要求涉及场地功能规划、空间布局、设备设施配置、安全规范以及环境要求等方面,以确保场地满足员工工作和单位运营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舒适度,保证场地的安全和环境质量。
这些标准要求有助于单位场地的规划和建设,为单位的正常运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一)<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否则应设通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
基地如有滑坡、洪水淹没或海潮侵袭可能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建筑物与相邻基地边界线之间应按建筑防火和消防等要求留出空地或通路。
建筑物高度不应影响邻地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
第2.1.5条基地通路出口位置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汽车站、车场等)、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m;二、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和地铁出入口)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三、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四、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五、当基地通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第2.1.6条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 :电影院、剧场、文化娱乐中心、会堂、博览建筑、商业中心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一、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二、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三、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通路连接的)出口;四、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五、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四、根据噪声源的位置、方向和强度,应在建筑功能分区、道路布置、建筑朝向、距离及地形、绿化和建筑物的屏障作用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以防止或减少环境噪声第3.2.1条基地内通路一、基地内应设通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
通路应能通达建筑物的各个安全出口及建筑物周围应留的空地。
二、通路的间距不宜大于160m。
三、长度超过35m的尽端式车行路应设回车场。
供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2m×12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5m×15m。
第3.2.2条通路宽度一、考虑机动车与自行车共用的通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应小于7m。
(完整)场地设计相关规范的整理
场地设计相关规范摘要道路红线对场地建筑的限制A.《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4.2.1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筑突出物为:——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桩、档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等;——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的管线、隧道、天桥等市政公共设施外的其他设施。
4.2。
2 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有人行道的路面上空:1)2.50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0。
50m;2)2.50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m,并不应大于3m;3)3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2m;4)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宜大于3m;2 在无人行道的路面上空:4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
B.《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 2003》规定:2.2。
2 临街建筑物的台阶、平台、楼梯、窗井、地下建筑、建筑基础、围墙、工程地下管线及其他构筑物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
2。
2。
3 地下建筑物距离用地红线应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坪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0.7倍,不得小于5m。
消防间距控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规定:第3.3.8条甲、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距重要的公共建筑不宜小于50m。
注: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单独设立的生活室与所属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6.00m。
第5。
2.1条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
2。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文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文建筑设计规范大全(电子版)摘录的三科作图题相关规范条文,欢迎随贴,特别是场地设计方面的。
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第5.4.4条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
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远离污染源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二、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
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三、舞厅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及直接对外的出入口。
第3.3.1条学习辅导部分由综合排练室、普通教室、大教室及美术书法教室等组成。
其位置除综合排练室外,均应布置在馆内安静区。
七、综合排练室的主要出入口宜设隔声门。
一、美术书法教室宜为北向侧窗或天窗采光第3.1.3条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
第4.0.7条展览厅、舞厅、大游艺室的主要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
第4.0.8条文化馆屋顶作为屋顶花园或室外活动场所时,其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20m。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第2.1.3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
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三、供轮椅使用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当其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场地设计技术要求
场地设计技术要求一、总体布局。
1. 功能分区。
咱得把不同功能的区域分得明明白白的,就像把糖果按口味分开一样。
比如说,如果是个校园场地,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就得各有各的地盘,可不能让学生在教室里闻到食堂的饭菜香,也不能让运动的同学一不留神就闯进了宿舍区。
功能相近的区域呢,可以挨在一起,就像好朋友住隔壁。
像停车场和车辆出入口就得靠近,这样车进车出才方便,总不能让车在场地里绕个大圈子才找到停车位或者出口吧。
2. 交通流线。
人流和车流的路线得规划好。
人走人道,车行车道,可不能让人和车在场地里乱撞,那多危险啊。
人行道要宽敞、平坦,最好还能有点风景看,像两边种点花花草草的,让人走着心情也好。
车行道呢,要考虑到车辆的转弯半径,特别是消防车这种大家伙,得保证它能顺利到达场地里的每一个角落,万一着火了,可不能因为路太窄消防车进不来而干着急。
而且车行道的坡度也不能太陡,不然车爬坡爬得费劲,还容易溜车呢。
3. 空间尺度。
场地的大小得合适,不能太挤也不能太空旷。
如果是个小广场,那周围的建筑高度和广场的大小得有个合适的比例,要是建筑太高,广场太小,就会让人感觉压抑得像在井里一样;相反,如果广场太大,建筑太矮,又会显得很空旷,像到了无人区。
不同功能区域的空间尺度也不一样。
比如休息区的桌椅摆放,得让人坐着舒服,桌子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不然就像在挤公交一样,胳膊都伸不开。
二、地形与竖向设计。
1. 地形处理。
如果场地本身有高差,咱得好好利用起来。
像把高处做成观景台,这样大家可以站在上面俯瞰整个场地或者周围的美景,多惬意啊。
要是有低洼的地方,可以做成小池塘或者湿地,还能种点水生植物,养几条小鱼,这样场地就有了生机。
不过要注意排水问题,可不能让水积在不该积的地方,把场地变成小湖泊可就不好了。
2. 竖向排水。
排水就像给场地做个清洁通道,雨水得能顺利流走。
地面要有一定的坡度,就像滑梯一样,让雨水朝着排水口流。
坡度不能太大,不然人走在上面容易摔倒;也不能太小,不然雨水就排得慢吞吞的。
场地设计常用规范
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远离污染源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二、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
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三、舞厅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及直接对外的出入口。
第3.3.1条学习辅导部分由综合排练室、普通教室、大教室及美术书法教室等组成。
其位置除综合排练室外,均应布置在馆内安静区。
七、综合排练室的主要出入口宜设隔声门。
一、美术书法教室宜为北向侧窗或天窗采光第3.1.3条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
第4.0.7条展览厅、舞厅、大游艺室的主要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
第4.0.8条文化馆屋顶作为屋顶花园或室外活动场所时,其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20m。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第2.1.3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
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三、供轮椅使用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当其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第2.0.2条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观众流线与内部路线(工艺及管理)明确便捷,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二、一面临街的电影院,中、小型至少应有另一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大型、特大型至少应有另两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其宽度均不应小于3.5m;第3.1.1条设计视点应取画面下缘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对建筑的要求(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1990年4月1日起施行。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本法”第三十条:选址意见书《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5.0.4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的有关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的法律凭证”第三十一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5.0.5 “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其建设项目位置和用地范围的法律凭证”。
第三十二条: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必须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城市规划提出的规划设计要点,核发建设工程许可证件。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和其他有关批准文件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
第四十五条: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制定实施办法。
(二).建筑基地1.道路红线《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5.0.11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城市道路(含居住区道路)用地的控制线。
2.建筑红线《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1.1 二:“在道路红线外另订建筑控制线”。
三:“建筑不得超过建筑控制线”。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5.0.12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7建筑红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3.建筑突出物《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2.2.1~2.2.4条是据道路红线来指认突出物,有“不允许突入建筑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允许突入道路红线的建物突出物”和“可突入道路红线的建筑”。
(三)建筑高度与高程1.建筑高度《城市规划法》第十六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十八条:“…控制和确定不同地段的土地用途、范围和容量…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可编制分区规划”。
第十八条:“…城市详细规划应包括规划地段各项建设的具体用地范围、建筑密度和高度等控制指标”。
建筑高度《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2建筑高度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高程《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2.0.2高程以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并作零点(水准原点)起算地面各测量点的垂直高度。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1.2基地高程一、基地地面高程应按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标高设计。
二、基地地面宜高出城市道路的路面,否则应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
2.有关净空要求高程控制《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3.1建筑高度的限制下列地区建筑高度的限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部门和有关专业部门的规定:一、城市各用地分区内的建筑,当城市总体规划有要求时。
应按各用地分区控制建筑高度;二、市、区中心的临街建筑,应根据面临道路的宽度控制建筑高度;三、航空港、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的建筑,当其处在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内时,应按有关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
3.有关环境要求高度控制《城市规划法》第十四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
(四)建筑密度与建筑容积率《规划法》二十条:……城市详细规划应当包括:规划地段各项建设的具体用地范围,建筑密度和高度控制指标,总平面布置、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和竖向规划。
1.建筑密度《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5.0.10建筑密度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4.1 建筑覆盖率、建筑容积率二、在既定的建筑覆盖率和容积率的建筑基地内如建设单位愿意以部分空地或建筑的一部分(如天井、低层的屋顶平台、底层、廊道等)作为开放空间,无条件地、永久提供作公众交通、休息、活动之用时,经当地规划主管部门确认,该用地内的建筑覆盖率和建筑容积率可予提高。
开放空间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部门制定的实施条例。
2.容积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5.0.9容积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29 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是以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m2/ha)或以总建筑面积(万m2)与居住区用地的比值表示。
(五)竖向规划《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4.17.1竖向规划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控制高程....和平衡土方《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强制性行业标准1999年10月1日施行内容:总则术语一般规定规划地面形式竖向与平面布局竖向与城市景观竖向与道路广场竖向与排水地石与防护工程1.规划地面形式:平坡式、台阶式、混合式《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4.0.2用地自然坡度≤5%时,宜规划为平坡式;用地自然坡度≥8%时,宜规划为台阶式。
4.0.3台地的高度宜为1.5~3m4.0.4城市主要建设用地适宜规划坡度的规定,其中:城市道路用地最小坡度0.2% 最大坡度8%居住用地最小坡度0.2% 最大坡度25%公共设施用地最小坡度0.2% 最大坡度20%工业仓储用地最小坡度0.2% 最大坡度10%港口用地最小坡度0.2% 最大坡度5%铁路用地最小坡度0 最大坡度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3.3.1 :一.、…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3%;地面坡度大于8%时应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土墙或护坡。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9.0.3: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居住区地面连接形式宜选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用挡土墙或护坡连接。
2.竖向与平面布局《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5.0.1:城市用地选择应符合:城市中心区用地宜选择自然坡度<15%的用地居住用地宜选择自然坡度<30%的用地工业仓储用地宜选择自然坡度<15%的用地城市开敞空间用地宜利用填方较大的区域5.0.3:挡土墙与建筑物的最小间距的规定:高度>2m的挡土墙,其上缘与建筑间水平距离不应<3m,其下缘与建筑间距水平距离不应<2m。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3.3.3:室内外地面、建筑物底层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至少0.15m.《住宅设计规范》4.1.4:楼梯平台…至人行通道…,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
3.竖向与城市景观《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6.0.2城市用地作分台(地)处理有条件时宜少采用挡土墙。
公共活动区内挡土墙高于1.5m,生活生产区内挡土墙高于2m时,宜作艺术处理或以绿化遮蔽。
4.竖向与道路广场《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7.0.2 道路规划纵坡和横坡的规定:快速路最小纵坡0.2% 最大纵坡4% 最小坡长290m机动车主干路最小纵坡0.2% 最大纵坡5% 最小坡长170m机动车次干路最小纵坡0.2% 最大纵坡6% 最小坡长110m支(街坊)路最小纵坡0.2% 最大纵坡8% 最小坡长60m非机动车宜小于2.5%其中自行车行道纵坡3.5% 限制坡长150m纵坡3.0% 限制坡长200m纵坡2.5% 限制坡长300m道路的横坡应为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3.3.1:二、基地车行道……横坡宜为1.5%~2.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8.0.3.1:居住区的道路纵坡控制的规定:机动车道最小≥0.2% 最大≤8% 多雪严寒地区最大≤5%坡长L≤200m 坡长L≤600m非机动车道最小≥0.2% ≤3% ≤2%坡长L≤50m 坡长L≤100m步行道最小≥0.2% 最大≤8.0 ≤4%8.0.5.6 :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自行车坡道。
8.0.5.4 :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7.2.5:坡道在不同坡度的情况下,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应符合:坡度1:20 1:16 1:12 1:10 1:8最大高度m 1.5 1.00 0.75 0.60 0.35水平长度m 30 16 9.00 6.00 2.8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3.3.1二、基地、车行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3%,亦不应大于8%;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11%,但其长度不应超过80m,路面应有防滑措施。
三、基地人行道的纵坡不大于8%,大于8%时宜设踏步或局部设坡度不大于15%的坡道,路面应有防滑措施,横坡宜为1.5~2.5%。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7.0.4 广场的最小坡度应为0.3%,最大坡度平原地区应为1%,丘陵和山区应为3%。
7.0.5 山区城市竖向规划应满足建设完善的步行系统的要求……人行梯道的规划指标宜符合表7.0.5-3的规定(详见该规范第10页)《城市居住区规划规范》9.0.2.2 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密实性地面广场0.3~3.0%广场兼停车场0.2~0.5%室外场地儿童游戏场0.3~2.5%运动场0.2~0.5%杂用场地0.3~2.9%绿地0.5~1.0%湿陷性黄土地面0.5~7.0%5.竖向与排水《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8.0.2 城市用地地面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⒈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坡度小于0.2%时宜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
⒉地块的规划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
⒊用地的规划高程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3.3.2 地面排水基地内应有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至城市排水系统的设施。
排水方式应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确定。
采用车行道排泄地面雨水时,雨水口形式及数量应根据汇水面积、流量、道路纵坡等确定。
单侧设雨水口的道路及低洼易积水的地段,应考虑排雨水时不影响交通和路面清洁。
(六)基地通路出口与人员集散1.基地通道出口及其位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0.1 街区内道路中心线距离不宜超过160m,即消防车道的距离为160m;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超过220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6.0.3 建筑物沿街长度每不超过80m设一个连通街道和内院人行通道。
6.0.7 建筑物的封闭内院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的消防车道。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3.1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当高层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