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百年校史共24页
北大简介PPT课件
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身兼中国最高学府与国家教育部的
双重职能。北大传承着中华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 “太学”的学统,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自
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可谓“上承太学正 统,下立大学祖庭”。辛亥革命后(1912年),京师大学
堂更名为“北京大学”。
.
3
2、学校概况
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初名
在学术期刊方面,北京大学所发行的部份学术期刊,是中国大 陆当中,少有获得国际知名的大学所认可、具品级的学术期刊。而 一些知名学府如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亦有与北大合作共同发 行期刊。
.
10
5、文化传统
这是一块神圣的土地。百余年来这 里是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 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独立 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想、 耿正不阿北京大学体育馆的人格操守以 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 特殊的精神魅力。
.
13
原址复校,同年10月正式开学。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大
学。1951年6月,马寅初教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的第一任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从北京城内沙
滩迁到现校址,成为一所侧重于基础学科教学和研究的文理
科综合大学。
.
4
2、学校概况
北京大学占地面积2.72平方公 里(4080亩),建筑面积142.23万 平方米,图书馆藏书703.21万册。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8个,国家重点 二级学科8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3个。
毛泽东题写的北大校名
.
6
2、学校概况
北京大学共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38个,二 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249个;自2002年以来,全国 先后三次完成了全部80个一级学科(军事学门类除外)的评 估工作。
北京大学简介PPT课件
校风学风 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
学风
爱国进步 民主科学
校风
校园文化
北大精神是北大校园文化的本质和核心,
百年来,北大精神一代代传承,在不同的 历史阶段,北大人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但始终本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的传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北大
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北大一直与中
华民族的崛起奋进同呼吸、共命运。“大学的 重要在其学术上的生命精神。”学术是北大发 展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也是北大建设世界 一流大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 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 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 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 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 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 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凭借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卓越的科研水平,北大能够不断地推
02
陈出新,把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北大堪称中国科学 的圣地。
北大作为对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学,其学术水平一直在国内傲视
03
同侪,各界出色业者及知名学者出自北大或曾在北大任职。在国际学术 排名榜中,北大在众多领域均高踞中国大学之首。在中国的各大排行榜 中,北大也多居首。
未名博雅 图 书 馆
百年讲堂 考古博物馆
未名博雅
未名湖
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 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形状呈U形。 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
北大校址变迁
北大校址变迁北京大学是我国早期的高等学府之一,始创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二十日(1898年7月4日),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其校址在东城景山东街路东的沙滩后街明代的马神庙、清乾隆年间乾隆的四女和嘉公主府已空闲的府邸。
四公主府坐北朝南,大宫门为五间门楹,大门两旁有石狮一对。
公主府占地东西宽四十丈,南北长六十丈,用大砖围成府墙。
府内东路为几进大四合院落,宫殿式的房屋建筑,西路则为大花园。
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大学,也是戊戌变法中,维新派与顽固派激烈斗争的产物。
在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上书光绪皇帝,“请变法,建学堂”。
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提出“自京师建立大学,各省立高等中学,府县立中小学”。
梁启超说,大学堂的前身是官书院,官书院的前身是“强学会”。
在甲午战争后,康有为在京组织强学会。
购置图书、仪器等,宣讲新学,谋求改革。
强学会实际上是政治团体兼学校的组织。
在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
强学会被顽固派查封,但改为“官书院”。
“京师大学堂”就是在“官书院”的基础上创办起来的。
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二十日,京师大学堂正式成立。
京师大学堂成立时,整修了公主府旧房三百四十多间。
新建房一百三十多间。
大学堂的大门上高悬有“大学堂”三字竖匾。
公主府里的正殿为大学讲堂。
后院的二层楼为藏书楼。
西院花园为学生宿舍。
庚子以后,知识界思想活跃,爱国热情高涨,各界纷纷要求恢复京师大学堂。
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一日,清廷下令恢复京师大学堂,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用吴汝伦为中文总教习,这次复学没有聘用丁韪良,而是请的日本学者服部宇之吉和岩谷孙藏为教习。
在四公主府旁又新建房屋一百多间。
还在北河沿(今民政部处)购房开办译学馆,即以后的北大三院。
北大红楼——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建筑辛亥革命后,清政府灭亡。
1912年1月民国成立,5月,原清政府的学部改为北京政府的教育部。
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历史沿革
= = = =
在历史上,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是两个性质不同也没有任何隶属关系的学校:创建于1898年的北京大学是一所国立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1952年前,它的校址在北京城内,校本部的所在地,在今天的沙滩五四大街那一带。而燕京大学则是一所教会大学,其存在的时间是1918年至1952年;其校址燕园,原是皇家别墅,叫淑春园,是1919年由时任燕京大学校长的司徒雷登从民国初年的陕西督军陈树藩那里购得的,1926年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
校训: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
北京大学(公立):
京师大学堂(1898),后继承燕京大学文理系,迁入校园。
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或 兼容并包
清华大学(公立):
清华学堂(1911),后继承燕京大学工程系。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燕京大学(私立):
汇文大学(Peking University)(1889)、华北协和女子大学(The North China Union College for Women)(1
864)、通州协和大学(1867)合并而成。
埃德加.斯诺,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洲堪萨斯。1928年斯诺来到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编辑,1933年在燕京大学新闻系任教,他从来没有在北京大学任教过。
燕京大学(Yanching University)是20世纪上半叶4个美英基督教差会在北京开办的一所著名的教会大学。在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中,燕京大学被撤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会大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某种程度的示范与导向作用。因为它在体制、机构、计划、课程、方法乃至规章制度诸多方面,更为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从而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颇为深刻的影响。
最新北京大学宣传册精装版介绍资料
封面: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中心发祥地,被称为“中国政治晴雨表”。
是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大学,同时也是国内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
第1页目录走进最古老的文学圣殿(简介)一段铿锵有力的传奇战歌(历史)举世瞩目的人才发动机(优势)自由开放的鸟语天堂(环境)穿越历史风尘的时代先锋(杰出人物)第2页走进最古老的文学圣殿(简介)学院之名: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谨记院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Patriotism, progress, democracy and science)起始源流:创办于1989年归属派系:公立大学现任院长:林建华文化标榜:知名校友(李克强、李源潮、胡春华、李彦宏等)主要院系:理学部、社会科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人文学部、医学部、跨学科部院系现状:学生总达36305人;录取状况为15%学院囊括:66个直属院系第3页一段铿锵有力的传奇战歌(历史)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推行“戊戌变法”,正式创办京师大学堂,成为了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京师大学堂在晚清尽管曾遭受了义和团灭顶的打击,但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开办分科大学,逐步建成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初具规模的综合性大学。
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在他担任校长的这十年,被视为北京大学校史上的一段辉煌期,“奠定了北大的传统和精神”。
蔡元培不仅在北京大学推行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制度,还将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
1920年,北京大学正式开始招收女学生,开中国公立大学男女同校之先。
1998年5月,北京大学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百年校庆,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庆典活动。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贺信中称:"北京大学是一个名声显赫的学术中心。
"2000年4月3日,同根同源的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中国教育学百年回顾
中国教育学百年回顾对作为学科或课程的中国教育学,试鉴察其史实,寻觅其逻辑。
这“阴晴圆缺”的教育学百年,大致是旧中国近50年,新中国近50年。
也许可以说有四次热潮;两度曲折,一小一大。
试述其实然沿革,试论其应然求索,就教于同行,再事订正。
我国教育学百年,似可别为相对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0-1919)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中大败于日本帝国主义。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注:《戊戌政变记》附录一《改革起原》,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23页。
)于是萌发了改良主义的“维新运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师范教育在我国的议论与出现,就涉及教育学这门学科或课程了。
1896年,梁启超撰《论师范》一文,主张自办师范学堂。
“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
”并举日本师范学校设置有教育(学)课程(注:朱有huán@①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第980-983页。
)。
这也许是我国议论师范教育的发端。
同年,盛宣怀奏请在上海筹设南洋公学。
1897年,先办师范院(即师范学堂),说“西国学堂必探源于师范”,因此,“先设师范院一学堂”(注:《筹集商捐开办南洋公学折》,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153-154页。
)。
似犹未开设教育学课程。
又仿日本师范学校附设小学校,称之为“外院”,派师范院生兼任教习,且学且诲。
这是我国师范教育的起点。
我国师范学校附设小学也以此为始。
1896年起,一些开明官员都主张设立京师大学堂。
1898年2月,光绪以“京师大学堂迭经臣工奏请,准其建立”,并着军机大臣会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议奏详细章程。
1898年,岁在“戊戍”,6月11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下诏正式宣布变法维新,史称“戊戍变法”。
在诏书中又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着军机大臣、总理衙门会同妥速议奏(注:《明定国是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7页。
北大清华大学校史简介
北大清华校史简介北京大学的校园又称燕园,建立在“九大园林”基础上:勺园历史上,这里曾是一片荒地,明代书法家米万钟在此修建了一处园林。
取“海淀一勺”之意,所以被起名为勺园。
畅春园原址是明朝明神宗的外祖父李伟修建的“清华园”。
清代,康熙利用清华园残存的水脉山石,在其旧址上仿江南山水营建畅春园,作为在郊外避暑听政的离宫。
蔚秀园其初为圆明园附园,称“含芳园”。
咸丰八年(1858年)转赐醇亲王奕譞,御书“蔚秀园”。
承泽园当年曾被誉为京西五大邸园之一。
原来和镜春园同属春熙园,是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
乾隆年间,被赐予驾前宠臣和珅为园,成为淑春园的一部分。
(北大清华校史简介)镜春园未名湖畔,曾是春熙园的一部分,是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
嘉庆七年春熙园的东部改为镜春园,被赐予了庄静公主。
朗润园原名“春和园”,曾是圆明园的附属园之一,赐给奕欣始称朗润园。
载涛对保护园中文物做出了巨大贡献。
图书馆简介原为京师大学堂藏书楼。
西楼建于1975年,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由香港实业家李嘉诚先生捐资兴建的新馆(东楼)落成,在建筑规模上成为亚洲第一大高校图书馆。
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图书馆题写馆名“北京大学图书馆”,江泽民同志为北京大学图书馆题词“百年书城”。
藏书到2011年底,总、分馆文献资源累积量约1,100余万册(件)。
其中纸质藏书800余万册,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资源约300余万册。
现有古籍150万册,其中善本书17万册,金石拓片约24000种,56000份,绝大部分是石刻文字拓片,其数量居全国前列。
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著名馆长著名学者李大钊于1918年至1921年任图书部主任。
他主张各类图书兼容,中外文化并存。
与此同时(1917-1918年),毛泽东也曾担任过北京大学图书部助理员。
博雅塔简介博雅塔原是一座水塔,仿照通州燃灯塔,下部为须弥座。
高三十七米,十三级,内中空,有旋梯,井深64尺,时喷水高于地面十余尺,除基座外全是用钢筋水泥建筑,建于1924年,初为燕京大学提供生活用水。
北京大学校园简介PPT
不过,在国外所作的有关大学 排名中,则往往是北京大学名 列国内第一,更曾获评为澳、 亚地区最佳大学,名列世界第 十四,比国立澳大利亚大学及 东京大学等更高。
然而,单就中国大陆而言,大 学排名的首二位均不出北大和 清华,暂未见有其他大学能跃 居首二名内。
学 术 成 果
考 古 博 物 馆
图
胡 适
李大钊
茅 盾
马寅初
钱玄同
刘半农
学校概述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 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全校共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1个,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比第二名 多出32个)。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北大的理科、文科、医科实力均为全国第一。
我 们 明 天 巨 木 成 林 , 让 中 华 震 惊 世 界 。
我 们 今 天 东 风 桃 李 , 用 青 春 完 成 作 业 ;
我 们 走 向 海 角 天 涯 , 指 点 着 三 山 五 岳 。
我 们 来 自 江 南 塞 北 , 情 系 着 城 镇 乡 野 ;
收 拾 山 河 待 百 年 约 。
忆 昔 长 别 , 阳 关 千 叠 , 狂 歌 曾 竞 夜 ,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目 录
渡 ︐ 僧 坊 聚 北 宗 ︒
惊 风 吹 雨 过 ︐ 历 历 大 槐 踪 ︒ 王 气 销 南
壹
历 史 沿 革
渡 ︐ 僧 坊 聚 北 宗 ︒
惊 风 吹 雨 过 ︐ 历 历 大 槐 踪 ︒ 王 气 销 南
贰
燕 园 文 化
渡 ︐ 僧 坊 聚 北 宗 ︒
惊 风 吹 雨 过 ︐ 历 历 大 槐 踪 ︒ 王 气 销 南
造型、环境协调三
方面高度统一的建 筑杰作。
北京大学的历史
国立北京大学
•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 京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 立”的大学,严复出任校长。1917年, 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 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 取兼容并包义”,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 放,学术繁荣,北大从此日新月异。陈 独秀、李大钊、朱家骅、胡适等一批重 要的历史人物都曾在此时期在北京大学 任职或任教,鲁迅也在此兼讲师。北大 因而成为开风气之先的“新文化运动” 中心和多种社会思潮的策源地。北京大 学是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和 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基地 。
严复校长
蔡元培校长
五四运动
•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 动”爆发。北京大学等北京 多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 集会,罗家伦、江绍原、张 廷济为学生运动三个代表, 罗家伦起草了《北京学界全 体宣言》,随后举行示威游 行。军警当场逮捕学生。蔡 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朱 家骅、胡适、鲁迅当时为了 营救学生,不惜发动全国工 商界罢工罢市。北京学生的 爱国运动,得到了各地青年 学生和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 持,学生爱国运动的烈火迅 速燃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 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历任校长
1. 孙家鼐(1898年7月—1900年春 ) 2. 许景澄(1900年春—1900年8月) 3. 张百熙(1902年1月—1904年1月) 4. 张亨嘉(1904年1月—1906年2月) 5. 李家驹(1906年3月—1907年8月) 6. 朱益藩(1907年8月—1908年1月) 7. 刘廷琛(1908年1月—1911年12月) 8. 柯劭愍(1910年12月—1911年12月) 9. 劳乃宣(1911年12月—1912年2月) 10. 严复 (1912年2月—1912年10月) 11. 章士钊(1912年10月—1912年12月) 12. 何燮侯(1912年12月—1913年11月) 13. 胡仁源(1913年11月—1916年12月) 14. 蔡元培(1916年12月—1927年7月) 15. 刘哲 (1927年8月—1928年6月) 16. 李煜嬴(1928年6月—1929年1月) 17. 陈大齐(1929年1月—1929年8月) 18. 蔡元培(1929年9月—1930年12月) 19. 蒋梦麟(1930年12月—1945年10月) 20.傅斯年 (1945年10月—1946年7月) 21. 胡适 (1946年7月—1948年12月) 22. 汤用彤(1949年5月—1951年9月) 23. 马寅初(1951年9月—1960年3月) 24. 陆平 (1957年10月—1966年5月) 25. 周培源(1978年7月—1981年3月) 26. 张龙翔(1981年6月—1984年3月) 27. 丁石孙(1984年3月—1989年8月) 28. 吴树青(1989年8月—1996年8月) 29. 陈佳洱(1996年7月—1999年12月) 30. 许智宏(1999年12月—2008年11月) 31. 周其凤(2008年11月—现在)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京大学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京大学作者:酒店预订达人()北京大学是当前中国学科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理科、新型工科、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医学学科是她的传统强项。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大学,为中国近代正式设大学之始,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并开创了中国的现代学制。
北大成立之初即为中国最高学府,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的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事宜。
北大传承着中华数千年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声誉。
有人用“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来评价北大的历史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近400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并且产生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贡献”,并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
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科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
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
北京大学校园参观解说
北大校园参观解说北京大学图书馆由1975年建成的西楼和98年李嘉诚先生捐资兴建的东楼组成。
到2009年底,总、分馆共拥有藏书800余万册,其中总馆近700万册。
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件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外文善本、金石拓片、1949年前出版物的收藏均名列国内图书馆前茅,为研究家所珍视。
是亚洲高等院校最大的图书馆,中国第二大图书馆。
邓小平题写馆名“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大校园参观解说)历史:前身1902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1918年迁到红楼一层(馆主任:李大钊,阅览室管理员:毛泽东)。
1952与燕大合并,迁入如今北大档案馆,并收藏了燕大许多珍贵善本书。
原图书馆(建于1974年)采用灰色清水砖墙,由于当时历史经济等原因,它体型宏大但稍显简陋,是典型的现代方盒子建筑,与未名湖区的建筑风格显得格格不入。
1996年扩建主要是为了弥补这种失误(“镶牙”工程)。
设计者是主持清华园图书馆扩建的关肇邺院士。
他大胆地使用了大屋顶形式,主楼采用歇山顶,既非唐风,也非宋式清式,斗拱似有却不完整,拱间用古老的人字却是非常地夸大。
南北配楼采用攒尖顶,无光带釉的屋瓦,檐下用简化的斗拱组合,灰色调,使用玻璃和铝合金等颇具现代质感的材料,确实是用仿古建筑表现时代精神的佳构。
它的精彩之处还来自两侧直上三层的过山游廊与两翼伸出的攒尖顶方形配楼,从而巧妙地将新楼旧楼连成整体,在建筑体量上也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层次。
(在图书馆南侧讲解)办公楼,外文楼,化学北楼,大银杏办公楼前的这株巨大的银杏,位于西门右望,办公楼前的右华表处,已有了百年以上的寿数了,为了保护它,在它周围也修建了护栏。
它树干粗壮,冠盖磅礴,秋天伫立在树下,抬头是望不到天空的,眼见的只有层层叠叠、密密匝匝的金黄。
如果说,“银杏路”上的那些银杏让人感到一种柔美,引发起翩翩的幻想的话,那么,这棵银杏给人的感觉用“辉煌”二字绝不过分,它的气势,是一种壮阔的美,那一树冲天的金黄,就像要和天空媲美似的,大气豪迈。
北京大学介绍ppt课件
2019
-
27
选择北大,理由(八)
• 同时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 奖牌得主被北大囊括,常年位居各高校之 首。北大在各地录取的总平均分,文科录 取平均分平均高出重点线150分,理科录取 平均分平均高出重点线180分,医学部录取 平均分平均高出重点线160余分。同时,每 年报考北大研究生的人数及分数线,一直 以来为全国高校第一。
• 北大是科学的圣地
• 北大的科研设施全国领先,科研成就突出.目
前全校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工程
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卫生部
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10个.
刚刚公布的2001年SCI科技论文总数排名中,
我校依然名列前茅,其中国际,国内论文被引
用次数均居全国高校第一.凭借其卓越的学
术水平,北大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把最前沿
2019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26
选择北大,理由(八)
• 北大是全国中学生心目中的圣殿,北大辉 煌的历史、深厚的底蕴、最强的师资、综 合的学科、最好的学术条件以及诱人的毕 业去向,一直以来就吸引着全国最优秀的 学子报考。北大2009年招生工作成绩喜人, 高考状元录取人数雄踞全国高校之首。近 10年来北大录取高考状元385位,稳居高校 第一位,比第2名到第12名11所高校录取状 元人数总和还要多31位。
2019
-
23
选择北大,理由(五)
• 北大能给你最好的高等教育 • 北大一贯重视教学质量,课程体系周密完备,
重视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在教育部公布的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奖结 果中,北大共有42种教材获奖,其中一等奖11 种,二等奖31种,总数比第二名多出了18种, 高居全国高校榜首.北大还为学生提供了得 天独厚的学习条件:
盘点:中国百年高校
盘点:中国20所百年高校核心提示: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动荡、教育变革、社会转型,让很多高校在历史上都经历过多次改名、分拆或合并,这让校史追溯工作具备了一定的复杂性。
加之缺乏校史认定的权威标准,导致不少高校在认定校史时标准不统一,例如有的以校址因素来确定校史,有的则以某一科系的历史来追根溯源。
标准不统一必然导致争议。
本专题基本以高校官方发布的校史为准,敬请读者注意。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它是清末变法维新运动的产物,初名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即为中国最高学府,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聚集了各个历史时期众多著名学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清华大学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
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中秋节正式开学。
1917年,复旦开始办理大学生本科业务,改名为复旦大学。
李登辉先生1917~1937年担任校长。
复旦升格为大学后学生也逐步增加。
下设文、理、商三科以及预科和中学部。
2000年4月27日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的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
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之信念,于1896年筹款在上海徐家汇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
1920年12月交通部所属四所学校定名交通大学,属国立大学性质。
1921年5月,交通大学正式合组成立。
从此交通大学这一校名虽历经风雨,却传承不辍。
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1901年起曾几度易名并一度停办;1927年在原校址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由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改组为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和劳农学院);1928年4月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
北京大学介绍导游资料导游路线
16. 塞万提斯像、智慧之树、校史馆
塞万提斯像矗立在北大勺园荷花池北侧的草地上,校史馆的西南方。
3.未名湖
【简介】在清朝是圆明园附属的和珅花园淑春园中人工湖。形状呈 U 形。未名湖湖水面积约 30000 平方 米,合 45 亩。该湖以前靠万泉河供水,目前靠人工蓄水。冬天冰期为滑冰场。 【淑春园】未名湖一带在清朝属于淑春园的一部分,乾隆将该园赐给他的宠臣和珅。 【轶闻】该湖由国学大师钱穆命名为未名湖。由于大家争论不定,便只好用“未名”二字为校园中的那一 泓湖水命名。未名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包含名字没有定论,一个是北大包容的精神。
20. 百周年纪念讲堂
80 年代之前的北大,图书馆前有大草坪、柿子林、三角地、大饭厅等。大草坪上常有清北两校的吉他 手相互切磋,后来因为图书馆扩建而消失;柿子林的廉价图书、大饭厅的廉价舞会,则因为百年讲堂的兴 建而消失;三角地则被广告铺满。 当然,紧邻三角地的百周年纪念讲堂,也营造起硬地广场的交往空间,夜夜上演经典,是大型活动的举办 地。
石屏,刻有诗文“画舫平临苹岸阔,飞楼俯瞰柳荫多,夹镜光澄风四面,垂虹影界水中央”。
8.翻尾石鱼
翻尾石鱼位于未名湖西岸附近的湖中,是圆明园中长春园“西洋楼”“谐奇趣”景观的遗物。圆明园大劫 后,被朗润园的主人载涛买下运到朗润园。燕京大学 1930 班学生毕业时将石鱼买来送给母校。文革期间 被推入水中,1981 年夏天抽干湖水才终于重见天日,但破损。
1983 年,七九级的学生捐款在俄文楼与南北二阁之间辟建了一个小型的园林景区。
北京大学校史介绍
北京大学校史介绍清朝:京师大学堂(1898-1912年)京师大学堂,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时期:1912-1937年)(北京大学校史介绍)辛亥革命后,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严复出任校长。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抗战时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1946年)1938年局势动荡,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校迁址云南昆明,并定校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与杨振宁是联大毕业的。
四、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北京大学(1946-1949年)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大学(1949年至今)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法、文、理科院系均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土、建四系合并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合并到天津大学。
北大从沙滩红楼迁校址于被中共解散的原燕京大学的校址,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大学。
现为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五四大街29号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后启动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
当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典礼上的致辞宣布开拓985工程。
燕园简史北大的校园又称燕园,建立在“九大园林”基础上:勺园历史上,这里曾是一片荒地,明代书法家米万钟在此修建了一处园林。
取“海淀一勺”之意,所以被起名为勺园。
畅春园原址是明朝明神宗的外祖父李伟修建的“清华园”。
清代,康熙利用清华园残存的水脉山石,在其旧址上仿江南山水营建畅春园,作为在郊外避暑听政的离宫。
蔚秀园其初为圆明园附园,称“含芳园”。
咸丰八年(1858年)转赐醇亲王奕譞,御书“蔚秀园”。
承泽园当年曾被誉为京西五大邸园之一。
原来和镜春园同属春熙园,是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
乾隆年间,被赐予驾前宠臣和珅为园,成为淑春园的一部分。
试论1910年代的中国大学教育变革——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考察
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论1910年代的中国大学教育变革——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考察姓名:敬妮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郭汉民20080520摘要1910年代的中国大学教育在整个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中的地位相当特殊,它跨越了清朝与民国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时代。
这一年代,中国的大学教育在剔除原有封建内容的同时,还着力清除人们接受近现代教育理念的思想障碍。
虽然在1910年代,中国大学教育在数量上的发展并不显著,但是在这一年代中国大学教育在大学体制、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为了对1910年代中国大学教育变革的讨论更为集中和有针对性,本文选取了在1910年代产生了重大变革,并影响了近代中国发展的北京大学作为考察的中心,以历史学、教育学理论为指导,采取文献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围绕1910年代的中国大学教育变革这一主题,着重对1910年代中国大学学校体制、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进行具体的考察。
在大学体制方面,学制的制定逐渐走出对日本学制的抄袭,开始注重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大学管理体制得到完善与规范化,教授治校等民主管理模式得到推行。
在教学管理方面,大开学术自由之风,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师,实行选科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对于教师的管理,废止了“旧时奖励出身”的陋规,使教师开始转变成国家雇员或一般社会公职;在教师的聘用上实行兼容并包的原则,延揽大批有学识的教师来北大任教,使北大校风焕然一新。
对于学生的管理,由对学生的压制管理转向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组织学会、参加社团,形成了当时大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氛围。
1910年代的中国政治经济情况相当混乱,大学教育在这种情况下艰难的发展,一方面受制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以致于大学在数量、规模上没有太大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蔡元培等人不畏艰难的改革实践,又使1910年代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政治腐败的束缚,取得重大的变革成果,并开启了民国中后期大学教育迅速发展的大门。
北大、清华校史介绍
北大清华校史介绍清华大学的建校历史。
清华大学创办于1911年,初名清华学堂,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名胜园林区,明朝时是一个私家园林,清朝时是皇家园林的一部分,叫做熙春园,是康熙皇帝的行宫。
道光年间,把熙春园分为两个部分,西边的一部分取名近春园,东边的还是叫熙春园。
后来咸丰皇帝即位,把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
这就是我们今天清华园的由来。
(北大、清华校史介绍)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遭到惨败,于1901年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向列强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
当时一个美国政府就得到了3200万两,美国政府觉得赔款较多,决定拿出一半赔款在中国培养留美学生。
1908年,中美两国达成协议,决定成立留没预备学校,校址选在清华园,经兼管学院和外交部的军机大臣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的姓氏)那桐批准,于1909年开始兴建校舍,1911年4月29日正式开学,取名清华学堂。
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改名清华学校。
知道1925年清华学校才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当时设立了留美预备部、大学部、国学院研究部,开始由一所留美预备校逐步向完全的综合型大学过度。
1928年,国立清华大学才算正式成立,1931年到1937奶奶是清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梅贻琦任校长,开始广聘名师,实行民主治校,而且还建立了我国工程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清华工学院。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很不安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纷纷南迁长沙,后又转到云南昆明组建临时“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八年,西南联大持续了八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是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
西南联大汇各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维系中华教育命脉,在此精神的激励下,培养了如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李振道,两弹元勋邓稼先,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等名人。
(清华大学、清华文化简介)抗战胜利以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响应国家号召,调出农、文、理、法等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