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社会实践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社会实践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改进和加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有关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案,现制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社会实践方案。
一、目标
通过社会实践环节,让同学能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希望通过实际调查及理论上思考、交流来提高同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的精神,坚定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二、内容要求
设计和组织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应紧扣教材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必须关心大学生的思想和理论需求和生活实际,重点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将思想统一到党的基本基本路线和思想认识路线上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社会实践活动。
三、操作思路
依据学生参与实践的程度,可以把学生实践路径分为感受型、体验型和践行型三种,即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中得到具体感受;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直接的体验;引导学生将理论自觉转化为行为自觉。考虑到我校《概论》课的安排实际,建议在《思政》的教学计划中拿出6课时(1学分)集中做社会实践教学,具体是在15-16周的课程中进行社会实践教学,最后提供《思政》的总评成绩(调查报告成绩占平时成绩社会实践占20%,若无实践课成绩则本门课不及格)。第16周上课时间要安排教室进行考试和总结。
四、成果
淡化过程管理,实行目标管理。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包括调查地址、内容和组织方式),教师主要在于引导,最后根据学生的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和形成的文字材料评判学生社会实践成绩。
五、指导教师的工作要求(详见附表一)
由于施行“2+1”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整个实践教学中所投入的时间不低于课堂教学的一半。
六、考核方式:
考核采取报告批阅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在现安排的实践时间中按照成熟一组答辩一组的原则,答辩组由三位教师组成,授课教师为小组长。答辩主要考察实践小组成员对该项实践内容的参与度和问题的理解深度,避免有个别学生的“搭便车”行为。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思政》教研室
二○○九年九月
附表一:指导教师的工作进度与要求
附二:社会实践报告的基本要求
一、社会实践环节分组进行。以自愿为原则,10人左右为一组,组内分工由小组同学商定。
二、要在课程学习结束前3周,每个实践小组提交字数不低于2000字的实践报告一份。
三、内容上,报告要联系课程实际,有对社会实际情况的考察、分析;有自己的结论。
四、实践报告包括电子稿和打印稿,文稿的正文字体选用小四宋体,1.5倍行距,打印稿用A
纸打印。
4
五、随实践报告或论文一起提交的还必须有两个附件:一是每个小组成员在报告撰写过程中的表现和作用,二是小组成员在阅读和查找资料时认为最有益的书目及感想、收获。
六、不得抄袭他人成果,否则,以作弊论处,记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