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黄河精神 奉献黄河情怀
弘扬黄河精神,培养家国情怀
![弘扬黄河精神,培养家国情怀](https://img.taocdn.com/s3/m/7bd50ed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7b.png)
弘扬黄河精神,培养家国情怀纵观⼈类历史,不难发现:四⼤古代⽂明,都发源⾃⼤江⼤河的沿岸地区。
古埃及⽂明发源⾃尼罗河流域,古巴⽐伦⽂明发源⾃幼发拉底河和底格⾥斯河流域,古印度⽂明发源⾃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辉煌灿烂的中华⽂明,则发源于富饶辽阔的黄河流域,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的黄河精神。
黄河精神内涵极其丰富,它来⾃于在过去在数以千年的漫长时间⾥,黄河两岸的先民们与黄河相互依存、相互⽃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来⾃于⼈们既依赖黄河、利⽤黄河,⼜敬畏黄河、改造黄河的治黄历史,并最终形成了以“战天⽃地的坚韧意志、热爱家乡的爱国情怀、尊重⾃然的科学品质”为核⼼的黄河精神。
弘扬黄河精神,必须弘扬战天⽃地的坚韧意志。
在漫长的历史中,黄河既是⼀条富泽四⽅的母亲河,也是⼀条奔腾肆虐的害河。
⾯对黄河决⼝和改道带来的灾难,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战天⽃地的坚韧意志,培养了改造黄河、约束黄河的宝贵品质。
因此,弘扬黄河精神,就必须发扬战天⽃地的坚韧意志。
弘扬黄河精神,必须弘扬尊重⾃然的科学品质。
中华民族是乐观⽽⼜理性的民族,在黄河带来的灾难⾯前,我们既有“⼈定胜天”的决⼼和意志,也有“天有常,不为尧兴,不为桀亡”的理性认识。
王景在治黄⼯作中,就具备了“利⽤黄河⾃⾝规律来治理黄河”的科学精神,最终使黄河安澜⼋百年。
这种理性成熟的科学精神,也构成了黄河精神的重要内涵。
故此,弘扬黄河精神,还必须弘扬尊重⾃然法则的科学品质。
弘扬黄河精神,必须弘扬热爱家乡的爱国情怀。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是黄河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千年来,⼈们不断地歌颂黄河、歌颂家乡、歌颂祖国。
⼀⾸“⼀条⼤河波浪宽,风吹稻花⾹两岸”的歌曲就是这种情怀最真实的写照,⼀⾸“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曲更是这种最质朴情怀发出的时代最强⾳。
所以,弘扬黄河精神,就必须弘扬这种爱国爱乡的爱国主义情操。
在过去漫长的历史岁⽉⾥,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既依赖黄河发展出了光照四邻的中华⽂明,⼜在和黄河不断⽃争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伟⼤的黄河精神。
呵护黄河母亲弘扬黄河精神
![呵护黄河母亲弘扬黄河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dc958210ddccda38366baf22.png)
呵护黄河母亲弘扬黄河精神刘源沿着青、川、甘、蒙、陕、晋……一路奔腾,承载着夏商文化,融化了甲骨青铜;奔腾入海的时刻,河流汇入茫茫大海,古老的文化融入世界之中,奔腾不息、拼搏向上的坚定执著,兼收并蓄、开放博大的包容态度,这正是黄河精神!从威武雄壮的话剧史诗到杰出人物英雄,从文化巨匠张衡到为民族解放的大英雄,滋养万物,孕育生灵的无私奉献,这依然是黄河精神!站在当下黄河的节点上,回望历史,前面所述的黄河精神生根于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品质,没有这“三善”,便没有祖先肥沃的冲积平原,跟莫谈恒久的黄河魂;千百年来,人类改造自然的中敬畏自然,尊重规律的创新精神仍不可小视,没有王景治黄的科学规划就没有黄河安澜800年,没有几代领导人对黄河规律的敬畏,便没有黄河母亲矫健的身姿,坚定执著也好、开放包容也罢,立足当代,弘扬黄河精神,呵护黄河乃巩固黄河精神之本,必可清一切困惑之源。
看待黄河,既要历史的看,也要现实的观,更要发展的、全面的、系统的来探求黄河精神的时代感,将人类改造自然的精神融入黄河精神分支中,敬畏自然、尊重规律,不断丰富和发展黄河精神。
不曾忘记壶口瀑布,浪花飞腾,波涛奔涌的壮观景象;但是,豪气冲天的我们,也要看得见“一碗黄河水淘出半碗沙”的尴尬情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黄河何患影响着一代代人,“挖渠——修堤——改道”只换来黄河安澜800年。
新时期弘扬黄河精神,有必要把黄河治黄的万人期许与黄河发展的未来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弘扬黄河精神,保护黄河母亲,该如何去做呢?重在按照规律治理黄河,实现“善治淤、善治决、善治徙”的科学性,让黄河精神的载体黄河得以保证。
弘扬黄河精神,科学呵护黄河,重在敬畏自然。
“治淤”不在一时之治,而在长久之治;不在黄河的人为之治,而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治。
简而言之,就是要改变过去人定胜天的错误观念,将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筹兼顾和科学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从上游绿化减淤泥、中游缓淤到下游不淤的系统治理,而不是挖泥、淘沙的治标之举。
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精神内容初稿
![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精神内容初稿](https://img.taocdn.com/s3/m/7cb7386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07.png)
摘要: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黄河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黄河文化精神的内涵,分析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弘扬,以期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一、引言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巨龙,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它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摇篮,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
黄河文化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精神,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二、黄河文化精神的内涵1. 勤劳勇敢: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艰苦,但勤劳勇敢的黄河儿女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拼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这种勤劳勇敢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2. 团结协作:黄河文化强调团结协作,倡导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理念。
在黄河流域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抵御外侵,共同发展经济,共同建设家园,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进步的精神品质。
3. 勤俭节约:黄河文化倡导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
在黄河流域,人们珍惜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对于培养新时代的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4. 勤于思考:黄河文化注重智慧,倡导勤于思考。
在黄河流域,人们善于总结经验、传承智慧,这种勤于思考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5. 崇尚和平:黄河文化倡导和平共处,反对战争和暴力。
在黄河流域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展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精神风貌。
三、黄河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弘扬1. 教育传承:将黄河文化精神融入教育体系,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培养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
2. 文化传承:加强黄河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黄河文化作品。
通过举办各类展览、演出、论坛等活动,提高公众对黄河文化的认知度。
2024年中小学黄河精神演讲稿
![2024年中小学黄河精神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0c73db6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9.png)
2024年中小学黄河精神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演讲。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黄河精神”。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
黄河的水,血脉相连,饱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勇气和奋斗精神。
黄河精神,是勇往直前、顽强拼搏、追求卓越的精神。
在新时代的中国,我们青少年更应该传承和发扬黄河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首先,黄河精神告诉我们要勇往直前。
黄河从青藏高原蜿蜒而过,平均海拔3000多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河水势大,波涛翻滚,但它从未停下脚步,一路奔腾不息。
正是因为黄河的奔流,才有了河岸的繁荣和民族的兴盛。
同样,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小学生,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勇敢地去面对,永不退缩。
只有勇往直前,才能追逐梦想的脚步,才能铸就辉煌的人生。
其次,黄河精神告诉我们要顽强拼搏。
黄河的水源来自高山,河水在山间穿梭,一路奋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终汇入大海。
黄河的水,是拼搏的象征。
同样,作为中小学生,我们也要拥有顽强拼搏的精神。
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们要坚持不懈,努力攻克。
生活中遇到挫折,我们要勇敢面对,积极解决。
只有顽强拼搏,才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彼岸。
最后,黄河精神告诉我们要追求卓越。
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杰出人才。
在曾经的历史中,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黄河的启迪下,创造了精彩的人生。
同样,我们中小学生也要追求卓越。
学习上要追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生活中要培养品德修养,锤炼自己的道德情操。
只有追求卓越,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成就非凡的人生。
亲爱的同学们,黄河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青少年要珍视这份财富,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培养出真正的黄河精神。
让我们勇往直前,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让我们顽强拼搏,坚持不懈追逐梦想。
让我们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河精神的事迹
![黄河精神的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c6bf37e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f.png)
黄河精神的事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育出了无数英雄豪杰,也孕育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精神。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之一,黄河精神一直以来都是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强大力量。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黄河精神的事迹吧。
第一,黄河精神的主要内容黄河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黄河中流传下来的一种民族精神。
它是包括创造、奋斗、拼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等多种性质的精神体系,是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意识和民族情感。
第二,黄河精神的历史从古代开始,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育出了无数伟大的先贤和英雄。
例如战国时期的商鞅、春秋时期的留连和管仲,以及古代农耕文明和黄河文化的代表性人物——黄帝和伏羲等等。
在中国民族抗争的漫长历史中,而今之光的伟大导师毛泽东主席也深受黄河文化影响,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第三,黄河精神的体现黄河精神在中国民族与世界多元化文化交流中得到了广泛认同和传承,不仅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也吸引着全球视线。
例如,在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上,黄河文化和黄河精神的主题成为了奥运火炬传递和伦敦奥运会的一项重要传统和象征。
第四,黄河精神的启示黄河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激励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更向世界传递了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力量。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秉持着黄河精神精神,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黄河精神以其丰富多彩的内涵和历史意义,成为中国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中华民族沿袭千年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石,在中国的汗青长河中,不断引领着中国人民的前行。
当我们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不妨激发我们内心中的黄河精神,激励自己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永恒创新。
申论高分范文(四十八)——弘扬黄河精神 治理黄河
![申论高分范文(四十八)——弘扬黄河精神 治理黄河](https://img.taocdn.com/s3/m/6f25af83cc22bcd126ff0cde.png)
弘扬黄河精神治理黄河资料来源: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文明的发祥地。
从远古至今,勤劳勇敢的炎黄子孙在黄河流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形成了历代传承的黄河精神。
同时,黄河由于泥沙含量过多,也给沿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黄河治理工作。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秉承尊重科学、拼搏奋斗、无私奉献的黄河精神,全面治理黄河。
——治理黄河要弘扬尊重科学的黄河精神。
黄河携沙量大,易淤积、易改道、易决口。
这是黄河自身固有规律,也是黄河健康生命的表现。
尊重黄河自身规律,协调水沙关系,治黄关键。
东汉黄景充分利用黄河沿岸多湖泊大泽的特点治理黄河,黄河由此安澜八百年。
因此,要弘扬尊重科学的精神,利用黄河沿岸湖泊建设工作以分流洪水,防汛抗洪。
——治理黄河要弘扬开拓拼搏的黄河精神。
黄河泥沙淤积导致河床不到抬高,河床高出开封地面十余米,一旦遇洪峰决口,危害巨大。
东汉时期,先民们以开拓拼搏的精神修建设黄河大堤固定河道。
因此,当下治黄工作可充分借鉴古代成功经验,弘扬开拓拼搏的黄河建设,建设调沙蓄水工程,利用各沿段的水库定期泄洪,冲刷河床,减少泥沙淤积。
——治理黄河要弘扬无私奉献的黄河精神。
黄河携带的泥沙冲积形成了华北大平原,并以千百年来源源不绝的甘泉滋养着沿岸人民。
勤劳勇敢的祖先更是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治黄,为后世留下了绚烂文明。
面对当下黄河水沙关系不协调,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现状,要主动实行退耕还林,减少黄河流域的过度开发,逆转自北宋以来就愈演愈烈的耕地开垦,从而实现治黄大困局的全面盘活,实现黄河长久安澜,为后世作出贡献。
黄河精神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进一步弘扬尊重科学、拼搏奋斗、无私奉献的黄河精神,开创治理黄河的新局面!温馨提醒:更多申论高分范文,可登陆中政申论/?ag=2195进行学习。
1 / 1。
弘扬黄河精神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黄河精神 传承中华文明](https://img.taocdn.com/s3/m/51e75203bed5b9f3f80f1c05.png)
弘扬黄河精神传承中华文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哺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远古人类的出现到夏商文明的形成,再到现代的社会主义社会,她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剧变。
黄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她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所以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值得我们学习,传承和弘扬。
广阔的大地,适宜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充裕的水资源为早期人类的出现和定居提供了独特的自然条件。
优越的地理环境也为夏商在这里创造文明提供了条件,甲骨文和青铜器都是夏商文明的优秀成果。
黄河水养育了无数的优秀儿女,思想家荀况,赵国名将蔺相如,抗匈奴大将霍去病,诗人杜甫……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不同的时期在黄河两岸用不同的方式创造了很多的丰功伟绩,书写了不朽的历史篇章。
回顾黄河创造的一个个文明,站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仍然赋予黄河很多的内涵,处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更要重视黄河精神的渊源,开拓进取,科学的对黄河进行治理,合理的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黄河的治理贯穿了整个黄河文明的发展过程,可以认为是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想要继承传统的黄河文明,并发扬新的文明必须重视黄河的治理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多个领导人都十分关心黄河治理问题,他们都曾经专门视察并就治理问题召开会议讨论研究。
但是目前黄河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河床继续抬高,断流现象频现,水污染严重,所以我们必须尽快的研究出治理黄河的最优方案,适应黄河本身的特性。
可以考虑以下几点措施:第一,利用水库堤坝提高水位,这样有利于泥沙的冲刷;第二,保护黄土高原的水土,植树造林,减少放牧,禁止乱砍滥伐;第三,对沿河两岸进行检查,禁止将生产生活污废水直接排放到黄河,依法惩处偷排的企业和个人。
用实际行动,为母亲河的治理作出贡献。
合理适度的开发黄河,将黄河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
以黄河的独特悠久文化为支撑,开发生态旅游业。
这样一方面让更多人在游玩中感受到黄河文化和精神,这有利于黄河精神的发扬广大;另一方面生态旅游业也为黄河精神注入新的活力,加入了时代的气息,这样才能使黄河的文化和精神经久不衰。
弘扬黄河文化精神演讲稿
![弘扬黄河文化精神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7b50b98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1.png)
弘扬黄河文化精神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听众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弘扬黄河文化精神的重要性。
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不仅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也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如今,我们更应当将黄河文化精神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黄河流经了我国的九个省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孕育了中原文明的繁荣,也承载着无数英雄壮丽的历史故事。
黄河文化精神,代表了黄河流域人民勤劳勇敢、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正因为如此,弘扬黄河文化精神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责任。
首先,弘扬黄河文化精神可以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通过弘扬黄河文化精神,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和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从而提高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同时,黄河文化精神也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可以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其次,弘扬黄河文化精神可以激励我们拼搏进取,追求卓越。
黄河人民一直以来都是勤劳勇敢的代名词。
黄河流域的农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辛勤劳作,黄河上游的人民在艰苦的地理条件下艰辛奋斗。
正是这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成就了一代代黄河人民的伟大事业。
弘扬黄河文化精神可以激发我们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卓越的信念,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最后,弘扬黄河文化精神可以加强我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对于整个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等原因,黄河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和污染。
弘扬黄河文化精神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黄河这片土地,保护好黄河的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构建绿色发展的新模式。
亲爱的听众们,弘扬黄河文化精神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和行动。
作为黄河流域的子孙后代,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态,传承和发扬黄河文化精神。
弘扬黄河精神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弘扬黄河精神维持黄河健康生命](https://img.taocdn.com/s3/m/820f259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a.png)
弘扬黄河精神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源自念青唐古拉山的黄河,从远古以来孕育了中原文明,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摇篮。
一代天骄毛泽东终其一生对黄河怀有敬畏,他曾说:“藐视什么也不能藐视黄河——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哪!”【2】千百年来代代先辈在治理黄河洪灾与泥沙的奋斗中,层层累积形成了黄河精神,这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世世代代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历史长河中,必将不断放射出耀眼的光辉。
黄河曾经以她丰饶的乳汁哺育了华夏文明,给两岸以灌溉,也给诗人以灵感,唐诗汉赋、歌曲绘画,无数动人的辞章都与黄河有关。
黄河的平均水量为580亿立方米,占中国总水量的2%,是长江的十七分之一,却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灌溉了15%的耕地。
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可磨灭。
但由于黄河两岸生态变化和经济建设的影响等因素,黄河污染日益严重,黄河活力日益枯竭。
近一千年来,黄河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忧患之河。
为全面治理黄河,使母亲河再现生机与活力,2004年1月12日,黄河水利委员会李国英主任提出了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终极目标的“1493”治黄理论框架体系,即:一个终极目标、四个主要标志、九条治理途径、“三条黄河”建设。
【3】在推进“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黄河治理新工程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弘扬黄河精神,确保黄河治理工程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
黄河精神永远都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随着岁月的流逝,不仅丝毫未磨损它的深刻内涵和神奇魅力,而且愈加凸显出它鲜明的时代价值。
在建设“三条黄河”,实现“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治河目标的今天,要践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就要大力发扬“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不断开创各项治黄工作新局面。
【4】新中国治黄60年的辉煌业绩证明:伟大的理想信念必然产生强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毅力。
确立了治黄新理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弘扬黄河精神
![弘扬黄河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385f590b03d8ce2f006623da.png)
多措并举,弘扬黄河精神黄河是中华名族的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岁月流逝,时代变迁,但泱泱黄河水始终默默的养育着中华儿女,黄河精神更是以她与生俱来的亲和力激励着我们,是我们难以释怀的情感依归。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思潮涌动、冲击着社会的反方面面,我们的精神力量在消释。
社会怪相频出,社会矛盾激化。
此时,弘扬黄河精神,提振民族气魄,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要多措并举,弘扬黄河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弘扬黄河精神,要深刻认识黄河精神的价值所在。
黄河精神代表了一种包容、朴实、坚忍不拔和自强不息的价值理念。
在当今物欲盛行,价值感缺失的年代,黄河精神能够唤醒人们的内心,洗涤人们的灵魂,引领我们回到祖先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层面,促进社会发展与进度。
弘扬黄河精神,要注重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黄河是黄河精神的发源地,没有了黄河,黄河精神也便成了无水之源、无木之本。
目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废水排放量在逐年增多,引发的污染事件频发;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道淤积,河床抬高,黄河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
这些事件正在不断的侵害着中华民族的“躯体”,堵塞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终将摧毁我们的精神家园。
弘扬黄河精神,要将黄河文化融入其中。
文化是精神的重要载体,要注重对黄河文化的培养,让黄河精神与黄河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要在文化中体现精神的价值,在精神中体现文化的魅力。
黄河文化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的有机统一,她的包容性、多元性,不仅能够促进自身不断传播与扩大,也能够使黄河精神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充实,赋予黄河精神新的时代元素。
黄河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发源和体现。
弘扬黄河精神,从近期看,是对民族精神的认知和理解;从长远看,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力促进;从广阔的视野看,是对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发扬黄河精神
![发扬黄河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7e29930af12d2af90242e6de.png)
千年文化,万里黄河,黄河精神激励千万人民“君不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承载了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母亲河,他发祥于青海源头,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全场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黄河精神就是中华人民勤劳,无私,奉献,勇敢和坚忍不拔的崇高精神。
黄河流域不仅见证了一个一个王朝的诞生,也经历了一个一个时代的交替。
她养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还激励着我们的祖先奋勇前进。
黄河流域从来都是人杰地灵,这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伟大的人物,如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优秀的军事家廉颇.卫青霍去病名垂千古的文化巨匠张衡司马迁杜甫白居易关汉卿以及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捐躯的杨靖宇吉鸿昌·······他们如璀璨的群星照耀着在历时长河中摸爬滚打勇往直前的中国人,他们是中华名族的骄傲也是黄河精神不朽的传承和体现。
没有千年前的大禹治水,也不会有如今的三峡工程,没有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又怎么有如今的社会主义美好生活?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是祖祖辈辈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结果,是尊崇黄河精神,发扬黄河精神的结果,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经过如此岁月的洗礼黄河精神却依旧流传至今。
黄河,她没有金碧辉煌,也无需粉墨,朴素执着,千年如一日哺育着祖祖辈辈的中国人民,我们不仅从生活上物质上得到黄河的恩惠,从思想上我们也不断受到黄河的洗礼,发扬如此黄河精神,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不仅是回馈养育了我们千万年的黄河,也是对祖祖辈辈的先烈们的崇高敬意。
发扬黄河精神,就是在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党的带领下,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我们不仅是拥有一个物质上美好的生活环境,思想上也开拓进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中国人民应尽的职责。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发扬黄河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你我的一小步将会是社会的一大步,我相信祖祖辈辈无私奉献奋勇拼搏的黄河精神将在我们这辈新中国的天之骄子身上发扬的淋漓尽致。
弘扬黄河精神
![弘扬黄河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7f3d48ebe009581b6bd9eb79.png)
弘扬黄河精神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对黄河水利的开发,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对黄河水患的治理,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文明;黄河的壮美景观,直接植入了汉语文学;黄河的恩惠与肆虐,培育了炎黄子孙的人文情怀;黄河的利害兼具,启发了国人的生态文明。
中华民族的精神实质就是黄河精神。
黄河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奋斗的精神。
黄河的恩赐,要通过辛勤劳作,才能转化为物质财富;黄河的洪水,要通过奋力抗击,才能够化险为夷。
黄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沿河的居民:顺境中要自强不息;逆境中更要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能够历经坎坷而薪火相传,实是拜黄河所赐。
黄河精神是中华民族求实创新的精神。
灿烂的物质文明,源于开发利用黄河;辉煌的政治文明,本于治理黄河;登峰造极的科技成果,始于探索黄河;绚丽的文学艺术,发自歌颂黄河。
黄河是炎黄子孙创新灵感的寄托。
中华文化的辉煌成就不是无缘之水,是在利用和治理黄河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黄河精神是中华民族敬天悯人的精神。
黄河喜怒无常、恩威并施、代天行罚。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天意的代表、自然规律的浓缩。
顺应它,会得到恩赐;悖逆它,会受到惩罚。
万物归一,道法自然。
这是黄河给予人民的哲学启示之一。
个人对于大河是渺小的,而集体对于大河是伟大的。
面对奔涌的河水,只有团结,才能够取得胜利。
每个人的价值都应该值得尊重。
仁者爱人。
这是黄河给予先哲们的启示之二。
黄河精神源于黄河、用于治河、但不囿于黄河。
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依托。
中华民族只有懂得自强奋斗、求实创新、敬天悯人,才能够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未知的领域层出不穷。
黄河精神是炎黄子孙的思想包袱,还是精神财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先民们面对的浩瀚的大河,凭借黄河精神的指引,趋利避害,发展至今。
我们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困惑,正如先民们面对大河。
他们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汲取,他们的精神动力值得我们传承。
黄河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现在战胜困难,取得新胜利的思想法宝。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厚植爱国情怀日记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厚植爱国情怀日记](https://img.taocdn.com/s3/m/7dbae1f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e.png)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厚植爱国情怀日记日记一:今天,我有幸参观了位于黄河沿岸的黄河文化保护区,深深感受到了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成为了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黄河是中国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黄河文化保护区的参观中,我了解到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
黄河曾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最早文明,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黄河文化以其独特的风貌深深吸引着我,它包含了辽阔的农耕文化、灿烂的艺术文化、严谨的科学文化等等。
这些文化对于我们的国家乃至世界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不仅仅是为了维护我们的传统和历史,更是为了培养爱国情怀。
黄河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是我们国家精神的一部分。
只有深入了解和保护黄河文化,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而理解历史就是了解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这样才能培养我们的爱国心。
在黄河文化保护区的行程中,我认识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大家都应该积极投身于这项伟大事业,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让它在我们心中永葆鲜活。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黄河文化、参观黄河文化遗址等方式来了解和传承黄河文化。
战胜保护传承的困难,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我们的爱国情怀通过黄河文化的传承进行表达。
黄河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国家的宝藏。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传统和历史,更是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
让我们每个人都积极投身于这项伟大事业中,让黄河文化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我们永不熄灭的火炬。
日记二:今天,我参观了黄河文化保护区,深刻体验到了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这也是一种爱国情怀的体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参观黄河文化保护区,我了解到黄河文化的伟大之处。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重要源泉,承载了千百年的辉煌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里有着丰富的农耕文化、独特的艺术文化、深奥的哲学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习黄河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黄河精神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11064b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b.png)
学习黄河精神心得体会
黄河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远的影响力。
通过研究黄河精神,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
1. 坚韧不拔: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最泥沙最多的河流之一。
黄河面临着严峻的自然环境挑战,但从古至今,黄河精神一直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困难抗争。
我深受其启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坚持努力奋斗。
2. 奉献精神:黄河既是水资源的守护者,也是农业灌溉的主要供应来源。
黄河精神强调奉献的重要性,即为社会、为人类做出贡献。
我从中研究到了奉献精神的价值,明白只有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3. 团结合作:黄河流域地区众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使得黄河精神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在研究黄河精神过程中,我意识到团结合作能够凝聚力量,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4. 忍耐与智慧:黄河的波澜壮阔、变幻莫测,需要人们具备忍
耐和智慧来应对。
研究黄河精神让我认识到,面对人生的起伏和不
确定性,只有保持忍耐和积极的智慧才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通过学习黄河精神,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所蕴含的智慧和力量。
这些都是我在成长和奋斗中可以借鉴和运用的宝贵财富。
传承黄河精神6篇
![传承黄河精神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1f14505ef7ba0d4b733b49.png)
传承黄河精神6篇黄河精神黄河!你是我们的母亲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您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您甘甜的乳汁浦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礼貌。
黄河以泥沙岁而闻名于世,黄河下游每年输沙量为16亿吨,平均含沙量约为每立方米36千克,所以人们称它为黄河。
黄河,你多么英雄伟大,也许我们不曾相遇,但我是听着你的故事,在你的哺育下成长的!我们都是在你的怀抱里繁衍生息,我们在你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黄河母亲啊,你牵引着中华民族久远的历史文化,这种民族文化,给我们留下了生动记录,而这些传统文化,将由我们继续传承下去。
母亲啊!你在我心中的地位比我们任何人的生命还要宝贵,你哺育了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没有你就不会有我们。
你一向都在默默地奉献,悄悄地关心着我们,从不求回报。
此刻的你,被人们大肆破坏你依然还是选择默默奉献自我能给的一切。
黄河,母亲!你真让我感动,你是多么地伟大。
黄河精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礼貌。
我心中的黄河是气势磅礴的。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滚滚黄水,九曲回荡,一路奔涌,在晋陕峡谷骤然收束,水面由浩瀚的400米,转眼间缩为50米,落差30米的夹岸深沟,疾流直下,涛走云飞。
势如巨湖,倒悬倾注,一泻千里。
我心中的黄河伟大而坚强。
他象征着无数华夏英雄儿女,在恶势力下从不低头,为维护民族而作出贡献和奋斗。
它在养育与保护中华民族的同时,还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祖国。
我们应以黄河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像它一样伟大坚强!我心中的黄河是危机重重的。
自古以来,黄河在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灾难。
它已不知多少次给黄河流域一代的居民带来洪灾。
此刻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黄河将会变成什么样貌呢还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呢这使我忧心重重。
总之,我心目中的黄河是美丽的、无私的、神奇的……我期望黄河能够走出世界,让全世界的人都认识它,让它成为我们祖国的象征;我期望更多人学习黄河的伟大品质,并发扬光大;我更期望人类能改善黄河一带的生态环境,让黄河能够坚持波涛滚滚的模样,继续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
弘扬黄河文化,传承黄河精神作文
![弘扬黄河文化,传承黄河精神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006629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c.png)
弘扬黄河文化,传承黄河精神作文“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每当这激昂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我的心中就涌起一股澎湃的力量,眼前仿佛浮现出那波澜壮阔的黄河景象。
说起黄河,我想起了去年夏天和家人一起去黄河边游玩的经历。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驱车前往黄河岸边。
还没到地方,就远远地看到了一条黄色的巨龙蜿蜒在大地上,那就是黄河!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加快了速度。
终于,我们站在了黄河岸边。
眼前的黄河,河水滔滔,汹涌澎湃。
那黄色的河水翻滚着,裹挟着泥沙,一路奔腾而去。
我忍不住蹲下身子,伸手触摸了一下河水,凉凉的,还有些浑浊。
岸边的沙滩上,留下了一道道水流冲刷的痕迹,像是黄河写下的独特文字。
我站起身来,极目远眺。
黄河的对岸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壮观。
河面上,一艘艘船只来来往往,有的是运输货物的大船,有的是供游客游览的小船。
那些船只在黄河的波涛中摇曳着,仿佛是一片片落叶在风中飘荡。
正当我看得出神的时候,一阵喧闹声吸引了我的注意。
原来是一群当地的渔民正在收网捕鱼。
他们穿着简单的防水服,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好奇地凑过去,只见那张大大的渔网被慢慢拉出水面,网里满是活蹦乱跳的鱼儿。
有鲤鱼、鲫鱼,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鱼。
渔民们熟练地把鱼分拣到不同的筐子里,嘴里还不停地说着笑着。
其中一位大叔看到我好奇的样子,笑着说:“小姑娘,黄河里的鱼可鲜美啦,这都是黄河的恩赐!”沿着河岸继续往前走,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小的渡口。
那里有一座古老的石桥,桥身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据说这座桥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它见证了黄河两岸人民的生活变迁。
在桥的旁边,有一个卖纪念品的小摊。
摊主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的摊位上摆满了各种与黄河有关的小物件,有黄河石做成的手链,有画着黄河风景的明信片,还有用黄河泥捏成的小玩偶。
我挑选了一个黄河石手链,戴在手上,心里美滋滋的。
傍晚时分,太阳渐渐西沉,黄河被染成了一片金黄色。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倒映着天空中的晚霞,美得让人陶醉。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厚植爱国情怀日记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厚植爱国情怀日记](https://img.taocdn.com/s3/m/dfa486d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2.png)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厚植爱国情怀日记【实用版】目录1.前言:对黄河文化的概述2.保护黄河文化的重要性3.传承黄河文化的方法4.弘扬黄河文化的意义5.厚植爱国情怀的重要性6.结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厚植爱国情怀的必要性正文【前言】黄河,中国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其流经的土地,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包括了历史、地理、民俗、艺术等多个方面。
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黄河文化的重要性】保护黄河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根。
黄河文化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源,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保护黄河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传承黄河文化的方法】传承黄河文化,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要加强对黄河文化的研究,深入挖掘其内涵,理解其精神。
其次,我们要通过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黄河文化,培养他们对黄河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最后,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演出等,让黄河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使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弘扬黄河文化的意义】弘扬黄河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
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此外,弘扬黄河文化,还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厚植爱国情怀的重要性】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
厚植爱国情怀,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从而推动国家的发展。
【结论】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厚植爱国情怀,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的有效途径。
弘扬黄河精神 申论作文
![弘扬黄河精神 申论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c582ae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1.png)
弘扬黄河精神申论作文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哺育了千秋万代华夏儿女。
从三皇五帝到唐宗宋祖,历朝历代都为治理黄河作出过巨大贡献。
而黄河之所以被称为母亲河,主要是因为黄河养育了两岸人们,滋润了美丽富饶的土地,孕育了灿烂悠久的文明。
正因如此,我们才会不厌其烦地讴歌赞美它,传承弘扬着这种伟大精神——“黄河精神”。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地奔向黄河,寻找可以疏通河道、利民兴邦的方法,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有汉武帝时期的卫青、李息;魏孝文帝时期的贾思勰等人。
虽然他们并没能解决根本问题,但却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和教训。
也许他们并非什么英雄豪杰,仅仅是一介平凡百姓,只不过把自己满腔热情全部倾注给了他人。
面对滔滔洪水,个人渺小得微不足道,唯有整个民族拧成一股绳,携手共进才能完成拯救苍生的重任!同样,当我们遭遇挫折与失败时,应该像河伯那样不甘放弃,坚持到底,直到看见希望的曙光。
在求学阶段,有“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的故事,还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努力。
一代又一代名臣学者,竭尽毕生心血钻研学业,舍身报效祖国。
范仲淹曾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们应秉承这种高尚品格,担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
若身处逆境,亦应积极上进,保持昂扬的斗志,相信希望就在前头。
如果说长江精神在于开拓、拼搏、创新和务实,那么黄河精神则是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开拓创新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便产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记载了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社会各个阶层的现实生活和人民思想感情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黄河流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
汉武帝执政后,黄河流域日益繁荣昌盛,涌现出诸如曹操这样雄才大略的君王。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董卓进京挟天子以令诸侯,从侧面证明了黄河流域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黄河文明与齐鲁文明遥相呼应,推动了中原地区乃至北方地区发展的步伐。
“爱国、团结、奋斗”是黄河精神最集中的体现。
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
![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875a5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1.png)
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黄河,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精神的象征。
黄河的波涛汹涌,滚滚向前,不仅孕育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也蕴含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奋发向前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被称为黄河精神,激励着我们努力奋斗、不断追求进步。
黄河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着中华大地的繁华富饶,给予了无数的中国子民安居乐业的土地。
正因如此,对黄河的热爱和保护就成为了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黄河精神教导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保护我们的家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河精神还表现为团结奋斗的精神。
黄河流域的人民一直以来都面临着水灾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但他们从不屈服,总是团结一心,共同抗击灾害,保卫家园。
这种团结奋斗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任何困境下都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黄河精神同时也包含了创新进取的精神。
历史上,因为黄河的泛滥,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生存方式,开辟新的耕地。
这种创新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也同样适用。
我们需要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创新思维,不断进取,以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弘扬黄河精神,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黄河精神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其中的道理和智慧,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身体力行,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社会公益和乡村振兴等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弘扬黄河精神,让我们与黄河一起奔流向前,坚持爱国主义,团结奋斗,创新进取。
让黄河精神的火炬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燃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让我们以黄河精神为指引,共同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明天。
2011年国考【省部级】作文【策论文】
![2011年国考【省部级】作文【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bf6ede50e2524de5187ea3.png)
2011国考省部级《申论》第四题参考文章弘扬黄河精神奉献黄河情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
它表现出我们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但黄河又是一条桀骜不驯的河流,历史上洪水造成决口改道,给两岸群众曾带来深重的灾难。
而每一个黄河人民在治理黄河的岁月中,创造了一部激励斗志、催人奋进的黄河精神的历史,这就是“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
“团结”是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出凝聚力、战斗力和生产力。
“务实”就是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要形成务实的作风,必须注重实际,力戒虚名;注重实践,力戒浮漂;注重实干,力戒空谈;注重实效,力戒形式。
“开拓”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知难而进,锐意进取,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拼搏”是一种精神素养。
拼搏的精神容易调动人的全部积极性和潜力,更有效地进行工作和创造。
“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
奉献精神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在半个多世纪的治黄实践中,正是有了这种黄河精神,千年“害河”变“利河”,开始流入一个“人水和谐”的新时代。
因此,我们每个治黄人民都应该坚持弘扬和培育黄河精神。
首先,弘扬和培育黄河精神,需要党员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勤政为民。
其次,弘扬和培育黄河精神,关键是要将黄河精神变为人民的自觉行动,形成所有治黄人民共同实践的氛围。
这就要求每一个治理黄河的人民要敬业、乐业和勤业。
敬业是实践黄河精神的基础,乐业是实践黄河精神的前提,勤业是实践黄河精神的根本。
最后,弘扬和培育黄河精神,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使人与自然和谐。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黄河开展了全面综合的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国考省部级《申论》第四题参考文章
弘扬黄河精神奉献黄河情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
它表现出我们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但黄河又是一条桀骜不驯的河流,历史上洪水造成决口改道,给两岸群众曾带来深重的灾难。
而每一个黄河人民在治理黄河的岁月中,创造了一部激励斗志、催人奋进的黄河精神的历史,这就是“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
“团结”是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出凝聚力、战斗力和生产力。
“务实”就是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要形成务实的作风,必须注重实际,力戒虚名;注重实践,力戒浮漂;注重实干,力戒空谈;注重实效,力戒形式。
“开拓”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知难而进,锐意进取,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拼搏”是一种精神素养。
拼搏的精神容易调动人的全部积极性和潜力,更有效地进行工作和创造。
“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
奉献精神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在半个多世纪的治黄实践中,正是有了这种黄河精神,千年“害河”变“利河”,开始流入一个“人水和谐”的新时代。
因此,我们每个治黄人民都应该坚持弘扬和培育黄河精神。
首先,弘扬和培育黄河精神,需要党员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勤政为民。
其次,弘扬和培育黄河精神,关键是要将黄河精神变为人民的自觉行动,形成所有治黄人民共同实践的氛围。
这就要求每一个治理黄河的人民要敬业、乐业和勤业。
敬业是实践黄河精神的基础,乐业是实践黄河精神的前提,勤业是实践黄河精神的根本。
最后,弘扬和培育黄河精神,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使人与自然和谐。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黄河开展了全面综合的治理。
一方面,在中上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建造拦洪水库,拦蓄洪水泥沙,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同时建筑分洪工程以应急需,确保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弘扬和培育黄河精神对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治黄工作新突破,积极推进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一定要弘扬和培育“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为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永续发展筑就最牢固的文化根基!【106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