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菏泽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菏泽语文中考题含答案

菏泽语文中考题含答案

卷类型A菏泽市二○一三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古诗文(30分)1.默写唐朝诗人刘长卿(de)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4分),.,.2.依据课文填空.(4分)① , ,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野芳发而幽香, . (欧阳修醉翁亭记)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3.根据提示默写.(4分)①刘禹锡秋词中描写秋高气爽、鹤冲云霄景象(de)句子:,.②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早春景色(de)句子:,.(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4—5题.(4分)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唐)施肩吾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4.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de)什么特点5.诗歌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9题.(14分)甲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袁枚黄生借书说乙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曰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顾炎武日知录6.解释下列加点(de)词.(4分)①若业.为吾所有( )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 )③姑俟.异日观()④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7.下列句中加点(de)“之”相当于“(de)”(de)一项是()(2分)a.孔子曰:“何陋之.有” b.之虚所卖之.c.吾不得而见之.矣 d.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8.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②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9.甲文(de)论点是乙文(de)论点是两文共同(de)论证方法是(4分)二、现代文(40分)梁思成(de)故事(节选)李辉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梁思成当年会用富有诗意(de)语言,向周恩来描述可能会消失(de)北京古都景象.也开始明白,当他谈到北京城墙时,将它视为一种生命来述说:“环绕北京(de)城墙,是一件气魄雄伟、精神壮丽(de)杰作.它①是为防御而叠积(de)砖堆, ②是一圈对于北京形体(de)壮丽有莫大关系(de)古代工程.无论是它壮硕(de)品质,或它轩昂(de)外象,或它历尽风雨,同北京人民同甘苦(de)象征意味,总要引起后人复杂(de)情感.”五十年代,听说自己曾经堪察过(de)河北宝坻一座辽代古庙被拆除,梁思成感到十分惋惜.后来,有感于自己(de)被误解,他有过这样一句无奈(de)感叹:“我也是辽代(de)一块木头”一个真正有文化精神(de)人,才能发出如此深沉(de)感叹.一声感叹,世人谁能深深体味10.画线句中(de)错别字是 ,它(de)正确写法是 .(2分)11.选择恰当(de)词语填空.(2分)①(不仅,不只,不但)②(而,而且,又)12.“我也是辽代(de)一块木头”运用了修辞方法,作用是(2分)13.文章结尾意味深长,请分析这句话(de)含义.(2分)菏泽牡丹汪曾祺①谚云:“谷雨三日看牡丹”.今年(de)谷雨是阳历四月二十.我们二十二日到菏泽,第二天清晨去看牡丹,正是好时候.②初日照临,杨柳春风,一千亩盛开(de)牡丹,这真是一场花(de)盛宴,蜜(de)海洋,一次官能上(de)过度(de)饱饫.漫步园中,恍恍惚惚,有如梦回酒醒.③牡丹(de)特点是花大、型多、颜色丰富.我们在李集参观了一丛浅白色(de)牡丹,花头之大,花瓣之多,令人骇异.村支书指着一朵花说:“昨天量了量,直径三十五公分”,古人云牡丹“花大盈尺”,不为过分.他叫我们用手掂掂这朵花.掂了掂,够一斤重苏东坡诗云“头重欲人扶”,得其神理.牡丹花分三大类:单瓣类、重瓣类、千瓣类;六型: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平头型、皇冠型、绣球型;八大色:黄、红、蓝、白、黑、绿、紫、粉.通称“三类、六型、八大色”.姚黄、魏紫,这里都有.紫花甚多,却不甚贵重.古人特重姚黄,菏泽(de)姚黄色浅而花小,并不突出,据说是退化了.园中最出色(de)是绿牡丹、黑牡丹.绿牡丹品名豆绿,盛开时恰如新剥(de)蚕豆.挪威(de)别伦·别尔生说花里只有菊花有绿色(de),他大概没有看到过中国(de)绿牡丹.黑牡丹正如墨菊一样,当然不是纯黑色(de),而是紫红得发黑.菏泽用“黑花魁”与“烟笼紫玉盘”杂交而得(de)“冠世墨玉”,近花萼处真如墨染.堪称菏泽牡丹(de)“代表作”(de),大概还要算清代赵花园园主赵玉田培育出来(de)“赵粉”.粉色(de)牡丹不难见,但“赵粉”极娇嫩,为粉花上品.传至洛阳,称“童子面”,传至西安,称“娃儿面”,以婴儿笑靥状之,差能得其仿佛.④菏泽种牡丹,始于何时,难于查考.至明嘉靖年间,栽培已盛.曹南牡丹谱载:“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菏泽县志载:“牡丹、芍药多至百余种,土人植之,动辄数十百亩,利厚于五谷.”每年秋后,“土人捆载之,南浮闽粤,北走京师,至则厚值以归”.现在全国各地名园所种牡丹,大部分都是由菏泽运去(de).清代即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说.凡称某处某物甲天下者,每为天下人所不服;而称“菏泽牡丹甲天下”,则天下人皆无异议.⑤牡丹(de)根,经过加工,为“丹皮”,为重要(de)药材,这是大家都知道(de).菏泽丹皮,称为“曹丹”,行市很俏.⑥牡丹是长寿(de).菏泽赵楼村南曾有两棵树龄二百多年(de)脂红牡丹,主干粗如碗口,儿童常爬上去玩耍,被称为“牡丹王”.袁世凯称帝后,曹州镇守使陆朗斋把牡丹王强行买去,栽在河南彰德府袁世凯(de)公馆里,不久枯死.今年在菏泽开牡丹学术讨论会,安徽(de)代表说在山里发现一棵牡丹,已经三百多年,每年开花二百余朵,犹无衰老态.但是牡丹(de)栽培却是不易(de).牡丹(de)繁殖,或分根,或播种,皆可.一棵牡丹,每五年才能分根,结籽常需七年.一个杂交(de)新品种(de)栽培需要十五年,成种率为千分之四.看花才十日,栽花十五年,亦云劳矣.⑦告别(de)时候,村支书叫我们等一等,说是要送我们一些花,一个小伙子抱来了一抱.带到招待所,养在茶缸里,每间屋里都有几缸花.菏泽(de)同志说,未开(de)骨朵可以带到北京,我们便带在吉普车上.不想到了梁山,住了一夜,全都开了,于是一齐捧着送给了梁山招待所(de)女服务员.正是:菏泽牡丹携不去,且留春色在梁山.(选自汪曾祺草木春秋,有删改)14.赏析第二段画线句子所运用(de)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15.第③段写别伦·别尔生(de)话,目(d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第⑥段写安徽代表(de)话,目(d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6.“一棵牡丹,每五年才能分根,结籽常需七年”中(de)“才”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17.根据本文内容分析,为什么说“称‘菏泽牡丹甲天下’则天下人皆无异议”(4分)榕树下(de)瘦女人沈祖连长长(de)新兴路,延伸到桥头,形成个“丁”字.丁字路口处,有棵大榕树,说不清它有多大(de)年纪,只知道在父亲乃至祖父他们小时侯就有了.逢着夏天,这里是人们纳凉、娱乐(de)天地.现在秋凉了,一天比一天冷,人们便都转入屋里去了,这里便现出了它(de)荒凉,阵阵秋风吹得人们(de)心都发了毛,谁还会到这里来呢不过也有.一个瘦骨嶙峋(de)女人,终日拄着一根枯藤或是一截竹棍在这里,有时坐着,有时站着.秋风拂起那发黄(de)发丝,飘飘悠悠(de),一双呆滞(de)眼睛犹如两眼枯井,时而看着桥头,时而看着路,时而看着行人,有时什么也不看.我早上去上班,路过桥头便看见了她,她(de)瘦以及她(de)黄发丝,都让人无缘无故地产生一种怜悯.我便走近了她.“阿姨,你在等什么”她慢慢地反应过来:“先生,是问我吗这么说,你看见过一个后生仔么”她没有正面看我,我用左手在她面前比划了一下,她(de)眼睛动了动,便又停下了.我猜她是眼睛不好,至少是看不清面前(de)人和物.“阿姨,你要等(de)后生是什么样子,告诉我,我可以帮你找.”“那太好了,这个世界还是有好人,刚才有个姑娘也说要帮我找.后生高高(de),说话声音不大,跟你差不多,说话很好听.”“那么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等他做什么呢,他是你(de)什么人”“不,他不是我(de)什么人,只是欠我(de)钱,那天他买我(de)手镯,说等会儿给我钱,便走了.”“阿姨,我想你是上当了,怎么不给钱就让他走了现在可不同以前了,不抢你就好了,你能告诉我多少钱吗”“我们说好了(de),他回头给我三百元,那可是真玉(de)啊.是我母亲给我(de)嫁妆,他见了直说是好玉.我见他识货,便解下给他看,他说我(de)手太瘦太小,不适合戴,便缠住要我卖(de).”又是一起诈骗案.中午我回来,经过桥头,她还在等.第二天,她还在等.看着直让人心疼.我在心里一百次地骂,是哪个没良心(de)小子,有本事不去诈骗大亨,却来骗这些可怜(de)老百姓,该是断子绝孙(de).第三天,她还在等,不知怎么,看到她那黄黄(de)发丝和深似枯井(de)双眼,便有一种要帮助她(de)本能涌上了心头.于是我又走近了她:“阿姨,对不起,我这两天有急事,我去了很远很远(de)地方,让您久等了.”她慢慢地转过身来,捉住我(de)双手,她(de)瘦手在哆嗦着,那枯井似(de)双眼分明渗出泪来:“你可回来了啊,你可知道我要钱干什么吗”“知道,阿姨,是我耽误了您,您打我骂我吧.”我把三百元钱塞到她(de)手上,并做好了挨骂或挨打(de)准备.“好了,你回来就好,阿姨怎么舍得打你骂你到底这个世界还有好人,前天那先生还说你是个骗子呢.”瘦女人心满意足地走了.又是一阵秋风掠过,榕树叶子簌簌(de)落了下来,我(de)心里是一阵快慰又一阵悲戚……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3年7期18.开头和结尾画线句子在文中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19.小说没有直接点明瘦女人是个盲人,而是通过多处描写进行暗示,请找出三处写在下面横线上.(6分)①②③20.根据小说内容概括,文中(de)瘦女人是一个(de)人.(4分)21. 结尾说“我(de)心里是一阵快慰又一阵悲戚……”,“我”为什么感到“悲戚”(4分)三、写作(50分)22.冰心在春水中写道:青年人,珍重地描写吧,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请以“写好人生每一页”为题写一篇文章,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附:参考答案1、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2、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②佳木秀而繁阴③濯清涟而不妖3、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4、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山高幽静(de)特点.5、用以声衬静(de)手法写出四明山(de)幽静,本诗三、四句写在“无人境”听到不知何处传来(de)一声萧鸣,反衬出山(de)幽静.6、已经借等到断绝7、D8、其余那些祖辈父辈积攒书,子辈孙辈丢弃书(de)情况就更不用说了.像这样,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就多一篇(de)好处啊.9、书非借不能读也文须有益于天下对比12、比喻从表面来看这是调侃自己(de)顽固,实际上却说出了自己(de)无奈和无能为力,也暗示着自己(de)不妥协13、(答案提示:围绕梁思成对古建筑(de)热爱之情,即使遭人误解也执着于自己(de)事业回答)14、运用比喻正面描写牡丹花(de)繁盛、艳丽和花香(de)浓郁;又通过“饱饫”“恍恍惚惚”“如梦回酒醒”等主观感受,侧面烘托牡丹园令人陶醉(de)美景.15、①更加突出菏泽绿牡丹(de)珍贵.②举例说明牡丹是长寿(de).16、不能.用“才”是强调牡丹栽培(de)不易,去掉后只是说明分根需要(de)时间,失去了强调(de)意义.17、因为菏泽牡丹种植面积广,品种繁多,稀奇珍贵;种植历史悠久;遍及全国名园.18、开头(de)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de)时间和环境,渲染了凄凉(de)气氛;结尾(de)景物描写照应开头,衬托了人物悲戚(de)心情.19、①终日拄着一根枯藤或是一截竹棍在这里.②一双呆滞(de)眼睛犹如两眼枯井.③她慢慢地反应过来:“先生,是问我吗……”④我用左手在她面前比划了一下,她(de)眼睛动了动,便又停下了.⑤那枯井似(de)双眼分明渗出泪来:“你可回来了啊,……”评分:答出一处2分,共6分.答出任意三处即可得满分.20、瘦弱、贫困,而又单纯、善良.21、对瘦女人生活(de)处境深表同情,也为社会风气(de)败坏感到悲哀和愤懑.三、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菏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中试题的网站

菏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中试题的网站

初中试题的网站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山东省菏泽市2012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共三个大题,22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用黑色、蓝色水笔或钢笔答卷。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古诗文积累(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默写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一诗。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Z_xx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父》) 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依旧保持清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4-5题。

(4分)雨后池上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宋)刘?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①?楹:?廊。

②更:又。

4、诗题为《雨后池上》,那么,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2分) 5、请简要赏析第二段加点词语的妙处。

2012年菏泽市菏泽中考语文参考答案

2012年菏泽市菏泽中考语文参考答案

2012年菏泽市菏泽中考语文参考答案一、(共30分)1.答案: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评分:每空1分,共4分。

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2.答案: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欲辩已忘言③青箬笠绿蓑衣评分:每空1分,共4分。

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3.答案: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②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评分:每空1分,共4分。

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4.答案:①池塘水面上涨;②池水更清澈;③杨树上缀满雨珠。

评分:每个要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5.答案:①照应前句的“平”字,表现雨后池塘波平如镜的静美。

②用比喻的手法,表现雨后池水的清澈明亮。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

第二点只答出修辞手法不得分。

6.答案:唐朝柳宗元评分:每空1分,共2分。

7.答案:①大约②显现,看得见③它④就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

8.答案:①它的岸势像犬牙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②我当时想乘船到湖北沙市去,竟然被下大雪所阻挡。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翻译正确,语言通顺即可。

9.答案:潭水的清澈透明夜的寂静评分:每空1分,共2分。

10.答案:甲文表现的是孤寂、忧伤,乙文表现的是达观、超脱。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二、(共40分)11.答案:①pì②释12.答案: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读书并非自愿,只是工作需要,有时还很痛苦打牌读书出于自愿,全不勉强,有浓厚的趣味13.答案:C说明:A项说“学生和教师的读书都是职业的读书”太绝对,为升学和讲功课而读书的时候才是职业的读书。

B项说“职业和嗜好的合一将来是一定能做到的”过于武断,文中没有依据。

D项不符合作者观点,作者只是把读书分成两种情况加以说明,并非否定职业的读书而提倡嗜好的读书。

14.答案:①丈夫去世的伤痛;②物质生活的困苦;③求学过程的艰辛;④考取之后的欣慰。

评分:每个要点1分。

菏泽语文中考试卷真题答案

菏泽语文中考试卷真题答案

菏泽语文中考试卷真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B. 一愁莫展C. 再接再励D. 心旷神怡答案:D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成语填空: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________,毫不气馁。

A. 一往无前B. 勇往直前C. 义无反顾D. 勇猛精进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高尚。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我读了三遍还没有完全理解。

D. 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答案:D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C.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历史事实创作的。

D.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神话小说。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脸色像纸一样苍白。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她的声音如同银铃般悦耳。

D.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沉重。

答案:C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B. 他的演讲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C. 他的眼睛亮得像星星一样。

D. 他的笑容温暖如春日的阳光。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C. 你难道不觉得他很努力吗?D. 难道你不知道这是违反规定的吗?答案:B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树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还乐于助人。

C. 他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我读了三遍还没有完全理解。

答案:A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而学习?为了实现梦想。

山东菏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doc

山东菏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doc

2015年山东菏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2012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2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语言文字的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给您详细介绍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试题内容和相应的答案。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共25分)本部分共有5个小题,每题5分。

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汉字、词语的运用能力。

1. 下列词语中,哪个词语的字形是错误的?A. 刚刚B. 随便C. 保卫D. 割舍2. 在下列词语中,哪一个是拼音和字形都正确的?A. 组织B. 责任C. 拘束D. 卧室3. 下列词语中,找出划线部分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的选项:A. 范围B. 等候C. 短裤D. 结实4.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组是:A. 床前B. 您好C. 非常D. 爱好5.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既然你去了,他为什么不去?B. 环境保护应该得到重视: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C. 孩子,你的书包怎么丢了?D. 请大家背好教材,不准看了。

答案解析:1. D。

正确的字形应为“舍”,而不是“割”。

2. A。

拼音和字形都正确。

3. C。

短裤的“裤”字读作“kù”,而其他三个选项中的字读音均相同。

4. D。

爱好的“爱”字注音错误,读作“ài”,正确读音应为“āi”。

5. B。

应将冒号(:)改为逗号(,),使句子结构更加完整。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35分)本部分共有5个阅读理解题,每题7分。

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短文一)寒假即将来临,家长们纷纷开始为孩子们制定学习计划和活动安排。

作为一个中学生的你,你是如何计划度过这个寒假的呢?A. 读书学习B. 参加各种兴趣班C. 和家人出去旅游D.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1. 根据短文内容,你认为作者最可能是:A. 家长B. 中学生C. 老师D. 班主任2. 下列哪个选项最符合作者的寒假计划:A. 参加各种兴趣班B. 和家人出去旅游C. 读书学习D.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答案解析:1. B。

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1)

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1)

菏泽市二○一○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古诗文(共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将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诗补充完整。

(4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①,可以为师矣。

(《孔孟论学习》)②别有幽愁暗恨生,。

(《琵琶行》)③沙鸥翔集,;,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

②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以“一帆”小景,写出大江直流、平野开阔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4—5题。

(4分)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作者的邻里好友。

②排闼(tà):推门闯入。

闼:宫中小门。

4.“一水护田将绿绕”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9题。

(8分)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6.上文选自课文《隆中对》,作者是(朝代)史学家(人名)。

(2分)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①挟天子而令诸侯()②民殷国富()8.翻译下列句子。

(2分)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9.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

(6分)陈晋之读书法清·陈善读书惟在牢记,则日见进益。

山东省菏泽市2012年中考试题(语文)WORD版有答案

山东省菏泽市2012年中考试题(语文)WORD版有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山东省菏泽市2012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题共三个大题,22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用黑色、蓝色水笔或钢笔答卷。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古诗文积累(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1、默写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一诗。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父》)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依旧保持清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4-5题。

(4分)雨后池上(宋)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薝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①薝楹:薝廊。

②更:又。

4、诗题为《雨后池上》,那么,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2分)5、请简要赏析第二段加点词语的妙处。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10题。

(14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菏泽市2012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题共三个大题,22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用黑色、蓝色水笔或钢笔答卷。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古诗文积累(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1、默写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一诗。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父》)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依旧保持清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4-5题。

(4分)雨后池上(宋)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薝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①薝楹:薝廊。

②更:又。

4、诗题为《雨后池上》,那么,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2分)5、请简要赏析第二段加点词语的妙处。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10题。

(14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乙】夜雪大作。

时欲登舟至沙市[1],竟为雨雪所阻。

然万竹中雪子敲戛[2],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

然流行坎止[3],任之.而已。

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游居柿录》作品注释[1]沙市:在湖北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

[2]雪子:即霰,南方称雪子。

[3]流行:远行。

坎止:静止。

6、【甲】文的作者是____(朝代)文学家_____(人名)。

(2分)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明.灭可见()③任之.而已()④辄.复不遂()8、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9、甲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表现了___________;乙文“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反衬了________________。

(2分)10、甲乙两文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甲文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乙文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8分)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

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

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

我想在座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

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

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

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

这是由于职业和嗜好不能合一而来的。

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

但现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

现在再讲嗜好的读书吧。

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

——我想,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

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牌有怎样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

但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

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

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

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知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1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意;在括号内填写汉字,将成语补充完整。

(2分)嗜.()好手不()卷12、文中把“职业的读书”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嗜好的读书”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13、下面表达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2分)A、学生和教师的读书都是职业的读书,因此他们都很苦痛,都很可怜。

B、职业和嗜好的合一现在的社会还做到,将来是一定能做到的。

C、嗜好的读书前行是在中获得乐趣,扩大精神和增加知识是次要的。

D、作者主为职业的读书是下品,所以应该尽可能地去追求嗜好的读书。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16分)图书馆里的空位宋耀良她又出现在研究生院的大门口,拎着竹篮和网袋,身后跟着小男孩。

门卫认出她来。

疲惫的面容,干涩的发丝,眼中蓄着深深的忧伤。

"贵州又发大水了?"门卫同情地问了一句,就摆摆手让她进去。

还告诉说领导在院部二楼开会。

她却往左拐,上了这最高学府的图书馆的三楼。

把东西放在前厅,让小孩自个玩耍,她推开弹簧门,迈着沉重而又坚定的步履,走了进去。

她默默地数着。

缓缓地移步到第八条桌子的第三个座位上,呆呆地站立许久,神情肃穆。

猛然间,她又凄哀地颓坐在皮椅中,咝咝地喘着气,显出一种无法言状的疲惫。

一年前,她的爱人,研究院的优等生,积劳成疾,就是在这个座位上突然去世的。

当她抬起头来时,边上陪坐着一位银丝满头的老人。

“孩子我让人领去吃饭了。

在那里日子过得还好吗?”慈祥老人的关切中掩藏着怜悯,轻轻地叹着气。

可眼前的她,双目中却掠过冷峻。

“哦,馆长这个空位,我占定了!”她紧咬牙关,答非所问地说。

随之,一双抖抖索索的手,展开一份录取通知书,上面盖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鲜红的印章。

老馆长怔住了,“哦哦,还是他的这个专业呵呵,好!”她却伏在桌面上,双肩禁不住颤抖,寂静的图书大厅里,响起了一阵抽泣。

一年前,她在追悼会上,没有哭泣,没有流泪。

今天,她这样回来了,却……“哭吧,把那些都哭出来。

这泪中有悲,更有喜。

”老馆长喑哑地在一边自言自语。

14、结尾一段中老馆长说:“哭吧,把那些都哭出来。

”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推想,“那些”指的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小说多次描写了“她”的神情,请分析下列加点词语对表现人物作用。

(4分)眼中蓄着深深的忧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眼前的她,双目中却掠过冷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随着情节的展开,老馆长对“她”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17、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她”这个人物形象。

(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

(16分)乐水贾祥伦我国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我不是聪明人,但却十分喜欢水。

有一首写水的诗歌,也不知从哪儿抄来的,早已背得精熟,还常常用来自勉:“穿山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溪间焉能留得住/终向大海作波涛。

”水是有灵气的,水是有生命的,水是有思想的,水是有精神的。

水的精神是可贵的,当我萎靡不振的时候,郁郁寡欢的时候,自我陶醉的时候,水的“穿山透地不辞劳”的气魄,“到底方知出处高”的追求,“溪间焉能留得住”的境界,“终向大海作波涛”的执著,都给我以鼓舞和鞭策,那“丁丁冬冬”的水声,催我自省,催我开拓。

我喜欢水的安分随时。

你无论把它放在哪里,它都能适应:放在盆里,变作盆形;放在碗里,变作碗状;放在长江大河,便能奔腾咆哮;装进试管烧杯,也能安稳闲静。

水有极强的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就是生存能力,生存能力就是发展能力,发展能力就是创造能力。

人不也是如此吗?首先是生存和适应,然后才是发展和创造。

试想,那种能官能民、能上能下、能进能退、能苦能乐的人,不就是具备这诸多能力吗?人在世上炼,犹如刀在石上磨,没有安分随时的处世本领,还真不好做人。

我喜欢水的随机应变。

在不同的情况下,水会有不同的变化,这本领,颇为人称道。

我们平常看到的水,是液体的、流动的、不定型的,遇到天冷,会凝结成冰,宏伟巨大的冰山、冰川,是大自然塑造的水的壮美形象;遇到天气炎热,它又可以变为升腾的水蒸气,由地面飞到山顶,飞上无尽的苍穹,变成云,变成霞,以展示柔美多彩的身姿;有时候它又借助太阳的眼睛,在天上凌空架起七彩的虹桥,诱发人们丰富的想像;有时又会在海上湖面,凭空变成一座城市,一片仙境,那就是有名的海市蜃楼。

水的这般神奇的变化,是令人羡慕和神往的。

人当然不会像水那样一忽儿流动,一忽儿矗立,一忽儿飘曳,但人的变化还少吗?想到人的那种对外多侧面的变化,不也是奥妙无穷吗?两面三刀者有之;阳奉阴违者有之;当面是人,背后是鬼者有之。

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生活里不也是要扮演多种角色吗?水万变不离其宗,人也万变不离其宗才好,人总是人嘛!我喜欢水的不甘寂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