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创新25战略
日本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技术立国”
03
劳动市场的调整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 整,劳动市场也需要进行相应的 调整。
CHAPTER 06
技术立国战略的未来展望
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与教育培养
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与大学 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
加强教育培养,提高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人才储备。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01
02
03
04
促进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 的转型,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
争力。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 更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量。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 ,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实现
可持续发展。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 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THANKS
提高教育水平
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人才资源 。
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通过优化人才政策,吸引和留住国内外优秀人才,为日本经济发 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1 2
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共享资源,提高日 本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国际地位。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为了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技术竞争,日本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的战略,旨在 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意义
技术立国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日本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转变,将技术进步和科技 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对于日本经济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CHAPTER 02
推动日本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
日本复兴战略寄厚望于创新
日本复兴战略寄厚望于创新作者:来源:《科学中国人》2014年第02期为促进经济再生,日本政府努力落实2013年6月推出的《日本复兴战略》。
该战略提出了“日本产业复兴计划”、“战略市场创造计划”以及“国际拓展战略”,强调了制度改革和科学技术创新在日本经济再生中的关键作用,重申了要强化日本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作为科技创新总司令部的职能,推出了推动跨部门的战略性创新项目、设立国立卫生研究院等重要措施。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20多年,给日本经济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
长期通货紧缩加之劳动人口减少、少子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导致企业设备、研发投资受限,国内消费减少,市场需求低迷。
为重振日本经济,2013年上半年,日本政府在不到半年时间内相继推出大胆的金融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和促进民间投资的增长战略(《日本复兴战略》)这三大经济刺激政策,力争在未来10年内实现名义GDP平均增长3%,实际GDP平均增长2%,人均名义国民总收入有望增加150万日元以上的目标。
一、通往增长之路作为日本政府为重振日本经济射出的“第三支箭”,《日本复兴战略》力图恢复企业及国民的信心,将期待变为行动。
首先,将最大限度地挖掘民间力量,将企业中“沉睡”的庞大资金转换为产生未来价值的投资。
一方面将加速推进产业新陈代谢和高科技企业创业;另一方面,果断实行规制制度改革,开放国营企业,以期复兴日本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并创造高附加值的服务产业。
其次,促进全民参与,培养立足于世界不败之地的人才,包括让女性绽放光彩,让年轻人及老年人也能更好发挥自身能力,培养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年轻人。
再者,开拓新领域,开发前所未有的产品及服务,创造一个全新的市场,在不断发展扩大的国际市场上将蛋糕做大,使日本经济在中长期保持持续增长。
最终目的是恢复日本社会活力,让国民切身体会富裕,将经济增长的果实回馈于民。
为开拓新领域,日本复兴战略提出,要从根本上强化创新战略和国际拓展战略,以赢得研发竞争,占领世界市场。
日本的“新科技立国”与“个性化”方针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举国上下都把教育视为“立国之本”。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此有密切的关系。
正如日本文部省在 1962年公布的《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白皮书中所说:“明治以来,直到目前,日本的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非凡的经济增长,是世界上真正引人注目的事。
而能使日本完成这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1984年8月25日,当时的日本文部大臣森喜郎一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道:“教育就是政治、经济、社会的脊骨。
……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
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量。
”因此,战后日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程,以及当今日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态和趋势,都引起了目前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一、战后日本的教育改革与新教鲁体制的建立日本自近代以来,共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
第一次教育改革始于明治初期,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下,教育的改革主要是模仿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将振兴实学以谋求殖产兴业作为基本的教育政策,并强制推行义务教育,目的是追赶欧美先进工业国家,通过欧美化、近代化和工业化达到“富国强兵”。
这次教育改革,使日本近代教育制度最终得以建立。
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从1945年9月至1952年4月,美国军队以联合国的名义进驻日本,对日本实行全面占领。
在美军占领期间,日本进行了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全方位的改革。
这次教育改革,即日本近代第二次教育改革。
概括起来,这次教育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制定《教育基本法》,废除《教育敕语》1946年11月日本颁布了新宪法,改变了天皇专制的国家体制,按照新宪法的规定,有关教育的重大问题应由议会通过立法的形式来决定。
但是,1890年日本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却一直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宗旨,由此形成的教育国家主义一直是日本教育的主要精神。
日本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日本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一、概述日本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是一个深入探索该国经济崛起背后的技术动力与创新机制的重要课题。
日本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其经济增长的历程中,技术创新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日本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分析其主要特点与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日本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在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下逐步形成的。
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日本通过引进、吸收和再创新的方式,逐步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这一体系注重市场需求导向,强调技术的实用性和产业化,使得日本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和经济增长。
在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日本政府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通过制定科技政策、投入研发资金、建立科研机构等方式,政府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同时,日本的企业也积极投入研发,加强与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
日本的技术创新体系还注重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
通过完善教育体系、建立激励机制等方式,日本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同时,日本也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为技术创新成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日本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它涵盖了政策引导、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一体系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日本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机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日本经济增长概况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日本,作为亚洲的经济强国,其经济增长历程既具有独特性,又充满了启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日本经济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到稳定增长的转变,其中技术创新的贡献不可忽视。
在二十世纪的后半叶,日本经济实现了惊人的高速增长,迅速崛起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
这一时期,日本依托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精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了经济的快速扩张。
日本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2017
( S o c i e t y 5 . 0 ) 的必 要举措 ,今 后应对经济 社会问题 的策略 ,加 强资金改革 ,构建面 向创 造创新人 才、
知 识、 资金 良好循环 的创新 机制和加强 科学技 术创新 的推 进功能等 六项重点 项 目。本 报告主要 摘录其 中 五项重点项 目进行简要介绍。
一
、
实现S o c i e t y 5 . 0 的必 要举措
综 合 战略 2 0 1 7 为实 现S o c i e t y 5 . 0 ,
质 科 学 研 究 的 顺 利 开 展 。 此 外 ,大 学 和 国 立 研 究 开 发 机 构 作 为 推 动 科 技 创 新 的 主 要 推 动 者 需 要 具 备 战略 眼光 和 视 野 。
略2 0 1 7 9)。 该战 略在 日本 《 第五期 科学技 术基本 计划 ( 2 0 l 6 —2 0 2 0 )》 ( 以下简称 《 第五期 基本计
划 》) 第一年变化 的基础 上 ,重 点论述 了2 0 l 了 一2 O l 8 年度 应重点推 进的举措 ,包括 实现超智 能社会 5 . 0
2 . 稳 步扩大科技创新官 民投资的主导权
在 “ 扩 大 科 技 创 新 官 民 投 资 的 主 导 权 ” 项 目 中 , H本 为 实 现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 G D P )6 0 0 万 亿 H元 的 经 济 目标 ,促 进 优
达 成统一 步 调 , 以官 民的 总 研 究 开 发 投 资 占到G D P 比重 的 4 %以 上 为 目标 ,努 力将 私
造 多 样 化 的 学 术 研 究 环 境 , 以 保 证 不 同性
的 道 路 交通 系 统 ” 、 “ 能 源 价 值 链 的 优
创新策略之--日本政府是如何推进本国创新活动的?
创新策略之----日本政府是如何推进本国创新活动的?日本政府技术创新政策主要有经济资助政策和组织协调政策。
经济资助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贷款优惠等三大政策。
财政补贴政策是政府直接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补贴,补助对象是政府和大学的研究机构、企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
对企业进行的技术研究、应用研究经费或研究开发所必须的设备费和运转费,其中的一半由政府补助金提供。
如战后日本政府先后向企业提供了工矿业重要技术研究开发费补助金、能源技术开发补助金、促进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发补助金、民间运输机械开发补助金等。
税收优惠政策是政府对有关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减免税收,如1985年日本政府分别制定了《促进基础技术开发税制》和《关于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基础的税制》。
在这两个税制中规定,企业用于购置基础技术(包括尖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电信技术及空间开发技术)开发的资产免税7%,对中小企业研究开发和试验经费免税6%。
贷款优惠政策是政府通过政策性银行,以低于商业银行的利率向企业R&D活动提供贷款。
如日本政府规定,采用各种新技术制造出口船舶的厂商可向银行申请长期低息贷款,额度可达船价的20%,年利率仅为4%。
组织协调政策的实施方式包括委托式、联合式和重点资助式。
委托式是指政府委托有关科研机构或企业进行科研开发,其费用由政府拨付;联合式是指政府支持企业就有关重大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建立联合开发组织,政府扮演的角色就是为这种联合组织提供优惠政策和保障服务,并在必要时参与联合组织中企业间的协调;重点资助式是指由政府出面,组织有关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共同进行重大项目的科研开发,政府提供一定的经费资助,其所涉及的项目大多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中的关键技术。
如1976—1979年间,日本政府为促进本国半导体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组织通产省所属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和富士通、日立、三菱、东芝和日本电气等五家企业联合研究,并由政府提供了291亿日元的经费,占全部研究经费的39.9%,至1979年该组合解散时已取得了1000余项专利。
日本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的方法与实例
日本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的方法与实例标题:日本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方法和实例摘要:本文旨在讨论日本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政策来实现经济发展,以及如何评价该政策的成效。
首先,文章会介绍一些流行的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审核和抽样等,用以评价科技创新政策的影响。
然后,将使用日本的具体实例来说明政策的有效性。
最后,文章将分享对科技创新政策的一般建议,以确保其更加有效。
关键词:日本,科技创新政策,定量分析,审核,抽样正文:引言日本作为技术创新大国,在进行科技创新政策时,一直处于前沿地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用于评价科技创新政策,并通过对日本具体案例的讨论,来叙述日本科技创新政策的有效性。
日本科技创新政策的评价一般而言,评估科技创新政策的方法有三种,定量分析、审核和抽样。
定量分析可以量化衡量政策的成果,以便于比较不同政策之间的差异。
审核是指对政策文本进行审查,以发现未能在文本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抽样是使用小样本来代表大样本,从而推断出大样本的总体特征。
日本的例子日本的科技创新政策以其实效性而闻名。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通过“Cutting Edge Technological Promotion Program”和“Innovation Network of Japan”来支持企业进行创新技术的开发。
这些项目均采取审核的形式,以确保对企业的创新投资是有效的,并实行抽样,以推断出整个政策的成果。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方法,用以评估科技创新政策,并提供日本实例以说明科技创新政策的有效性。
基于以上分析,建议为了确保科技创新政策更加有效,应当通过审核和抽样,以确保企业的创新投资是有效的。
在实施科技创新政策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能够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因此,采取有效的机制,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不断评估和修正,也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在该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例如,通过审查、社会调查和商业研究来不断监测科技创新政策的执行情况。
日本出台创新25战略
日本出台创新25战略摘要:日本政府在2020年2月发布了25项创新战略,目的是为日本的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社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这篇论文详细介绍了日本创新25战略的背景、目标、构思、实施举措和预期效果。
关键词:日本,创新战略,经济转型,社会发展正文: 2020年2月,日本政府发布了创新25战略(Innovation 25 Strategy,I-25),着眼于未来几十年间日本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对于当前和未来的社会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指导。
I-25的目的是为日本的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社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这一战略以建立“强大的日本”为总体目标,以普遍实施“创新社会”为核心,由25项行动举措构成,形成日本对抗全球变化和高科技发展的解决方案。
该行动将加快经济社会变革,加速企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新方向,并加大国家对创新者的支持。
I-25的实施举措将适用于“经济发展”、“地方社会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三大领域,以及重点抓手“六大支撑”。
其中,对于大型企业,政府将支持企业结构改革和技术整合,并推广中小企业和自主设计者所需的资金、信息和技术等支持;对于地方社会发展,主要是推广以自然能源、低碳技术和地方特色等技术为基础的特色发展;而在社会文化发展方面,将推动文化产业、劳动力及家庭福祉等有助于提高年轻人及老年人当代竞争力,激励年轻人创新因素等。
此外,政府还设定了具体的实施措施,目标是在2030年实现“社会经济平衡”,以激励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日本的未来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持。
总而言之,创新25战略将为日本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文化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有效的框架和政策来支持日本的长期发展。
从宏观上来看,日本政府认为,仅依靠全球科技发展和国际竞争优势无法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必须采取创新战略来促进转型。
因此,政府将努力实施I-25,使其在2030年前能够有效地实现其目标。
在推动实施I-25战略方面,日本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快经济转型、改善社会状况、引导科技发展和促进创新。
技术创新——日本科技政策的三次“启航”
与贸易 。
6 0 —
的。到七十年代初期 ,日本政府先后确定并扶持 电力、石
毛兴斌,等:技术创新——日本科技政策的三次 “ 启航”
油化 工 、机 械 制造 三 大关 联 产业 ,推 动 了 日本 经济 的重化 学 工业 化和 高 速增 长 。1 9 7 0 年重 化 工在 日本 工 业 中 的 比例 已经达  ̄ i J l 6 2 . 1 % , 日本 工 业化 基 本 完 成 ,但 同时 也 埋下 日 后 产 业 结构 过重 、环 境 污染 爆发 的 隐患 。 这个 阶段 的 日本更重视 应用技术 的 引进 ,长期 忽视作 为 科 技创 新根源 的基 础科 学领 域 的研 究 ,没有 建成完善 的基础 学科研 究体系 。 ̄ ! l J 2 0 世 纪7 0 年代 , 日本与发 达 国家 间 的技术 差距逐渐 缩小 , 日本在技 术上 的后发优势也 逐渐丧 失 ,并且 随着 日 本 产品在 国际市场上 的崛起 ,与美 国等西方发 达 国家 间贸 易摩擦 日渐频 繁 ,这 让 当时以美 国为首 的西方 国家感 到 巨大 的潜 在威胁 。这些 国家从维护 本国 的技 术垄 断和 长远 国 际竞争 的需要 出发 ,开 始逐步加 强对技术 出 口转让 的限制 ,
关键词 :日本 ;科技政 策 ;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 :G1 1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8 0 8 9( 2 0 1 3) 0 9 — 0 0 6 0 — 0 3
而 战 后 日本 的 2 0 世纪 以来 ,经历过第 二次工业革命 和互联 网革 命 ,世 行 跟 踪 为特 征 的所 谓 “自然 ”发展 道 路 。
二大经济体 ,仅用 不到半个 世纪的时间就实现 从战后 的一 片
技术 发 展没 有选 择这 条路 径 ,走 了一 条 “ 引进 一 消化一 吸
日本二战后的创新崛起
日本二战后的创新崛起作者:李绍猛等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5年第8期文/李绍猛等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打败,战后初期,整个国家陷于瘫痪的边缘:战争使日本的国家总财产损失约41.5%,相当于1935年以来积累的财产价值的总和,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战前的50%,实际消费水平为战前的60%;1947年版《经济白皮书》说当时的经济实况是“政府、企业和家庭皆有赤字”。
但到了1955年时,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比1946年增长6倍,为1934~1936年的180.7% ,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特别是从1960年开始了“超热化”增长时期,到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西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变了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令世人叹为奇迹。
日本是怎样和为什么能够在废墟上快速地再次成为世界强国?日本政要们有哪些改革创新的作为和经验?除了吉田茂(1878~1967年)和池田勇人(1899~1965年)任首相时期的治国方略和创新之外,日本各届政要在推动战后的科技创新上也颇有作为。
日本经济从战后的废墟中恢复和腾飞,经过10年达到战前水平,19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除了因为坚持“经济立国”的基本国策外,日本在发展科技方面和以科技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可以说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的有力证明。
日本在战后初期以引进技术为主,20世纪后期的方略转变为“科技立国”,后来又转为“科技创造立国”;21世纪以来,已有多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科技创新是科技成果或说科技从研究开发机构向企业转移的复杂过程,其中主要存在技术、市场、创新收益分配及制度环境的不确定性,它们是影响技术创新时滞的根本原因。
制定技术创新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或者消除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缩短技术创新时滞,加快技术创新成果从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程。
日本政府倾向于采用直接干预的方法来促进创新,比较偏好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政府对民间研究开发采取扶植和支持,政府直接参与、协调研发,专利法律对创新的保障。
日本科技创新决策机制和政策体系及启示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合。
按照自愿原则和市场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研机构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骨干引领作用,牵 头组建多种形式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业链和创新 链协同,推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系统集成,加快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切实解决相关方面科技力量自 成体系、分散重复、运行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
同时,科研机构要发挥行业智库作用,构建科技信息 高端交流平台,为政府、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 撑,努力将相关研究成果和行业共识、产业需求转 化为国家政策和产业应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政府也可以通过科研机构快速、深人了解相关行业情况,及时解决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确保 相关政策落地见效。
此外,建议科研机构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进一步优化 结构布局和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形成优势学科领域 和研究基地,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 展能力。
在此基础上,发挥好平台和纽带作用,紧紧 围绕国家和行业重大发展战略,汇聚各类创新主体 和创新资源,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促进行业共 性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中央编办)曰本科技创新决策机制和政策体系及启示鲁李瑾二战后,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科技 由技术引进、模仿为主转变为自主研发、创新为主,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一。
日本科技实现转 型发展的重要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确立并推动实施科学技术创新立国战略。
在实施这 一战略的过程中,日本构建起权威专业的科技创新 决策机制及系统完备的政策体系,其成功经验可以 为我国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 参考借鉴。
一、权威专业的决策机制保证了科技创新政策的协同性和有效性曰本的科技发展决策机制历经三个发展阶段。
1959年设立科学技术会议(Counci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T),2001年调整为综合科学技术 会议(Counci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CSTP), 2014年进一步调整为综合科学技术创新会 议(Counci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CSTI)。
日本构建创新型经济政策体系对我国启示
日本构建创新型经济的政策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和推动因素,中国也将“创新型经济”作为今后经济增长的依托,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和竞争力。
日本在构建创新型经济中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从探讨日本发展方式和国家战略的转变入手,从内生增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角度强调“知识创新”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并以日本构建创新型经济的政策体系以及所得成果为依托,分析日本创新型经济的政策经验和不足,对我国建立“创新型经济”提出建议。
一、日本经济转型的背景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日本从西方国家引进技术再经过吸收和改良,节约了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时间,利用后发优势很快发展成为经济科技强国。
但进入21世纪后,“模仿”空间几乎饱和,“重技术,轻科学”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用。
战后日本逐渐实施的“贸易立国”、“技术立国”战略已经无法给日本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甚至无法使日本摆脱长期的低迷。
而新古典增长模型增长认为旨在通过增加积累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是无效的,内生增长理论也开始关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足以见得“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此时日本政府认识到,必须进行独创性研究与开发,从“模仿”走向“创新”,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摆脱其经济长期低迷的困境。
1995年日本政府提出了“科学技术创新立国”战略,2002年将“知识产权立国”确定为国家战略,向“创新型经济”转型。
二、内生增长理论及国家竞争优势内生增长模型认为增长的关键因素更集中于创新、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罗默(1990)将创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公式化,并认为长期经济增长率由社会中的总人力资本、研发部门人力资本配置以及市场利率共同决定;阿吉翁和霍伊特(2004)认为经济产出取决于中间投入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先进程度的中间产品体现了质量的改进,并且劳动力会逐渐从制造部门转向研发部分。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认为一国的贸易优势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创造和吸收,一国的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成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日本新成长战略要点简介(同名25557)
日本新成长战略要点简介(同名25557)日本新成长战略要点简介2009年12月30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新成长战略报告。
主要内容如下。
一、通过创造新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日本正处于长期经济衰退之中。
从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灭至今,日本经济低迷的状态已经持续约20年。
经济发展遭遇瓶颈,发展速度也大大落后于亚洲各国以及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国民失去往日的自信,对未来充满漠然和不安。
国际金融危机更是给日本各个行业都留下了巨大创伤,财政状况已经恶化到65年前战争结束时的水平,社会也面临少子高龄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曾经有“两条道路”使日本获得成功。
“第一条道路”是通过发展公共事业来促进经济增长。
战后60-70年代,公共事业发展迅速,国家、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农村地区就业稳定,城市与农村的差距有所缩小,但同时也使农村地区丧失了自己的经济和生活基础,还增加了巨额的财政赤字。
“第二条道路”是在“结构转型”名义下通过提高供给方面的生产率来实现增长的战略。
21世纪初,通过放松管制、推动劳动力市场自由化等方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
虽然部分企业获得了成功,但是最终结果却是财富仅仅集中在被挑选出的企业中,中小企业歇业的情况不断增加,国民整体收入水平没有提高,缺乏实际感受的增长和需求低迷的状态不断持续。
当前,日本既不能选择依赖公共事业和财政的“第一条道路”,也不能选择已走到尽头的“第二条道路”,而是要沿着以创造新的需求和就业为目标的“第三条道路”前进,即到2020年,在环境、健康、旅游三个领域创造100万亿日元以上的“新需求”,以此来扩大就业并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在此过程中要实现两个方面政策的创新。
一方面是全球变暖(能源)对策。
为了实现世界最高水平的低碳型社会,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生活相关领域及运输部门、城市建设等广泛领域产生新的需求。
另一方面是少子高龄化对策。
为了实现“安心地培育孩子”、“身心健康长寿”这一人类共同的目标,努力实现日本健康大国的目标,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日本确定十大科技战略等
日本确定十大科技战略等作者:来源:《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5年第03期为加强国你竞争力,实现科技立国,日本近日确立了未来十年将重点开发的十项国家基础技术,力图在超级计算机、测量、海底探测技术等方面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由于在生物工程、纳米技术等先进科学领域,日美欧正进行激烈的竞争,因此日本认为应该列出重点战略目标,把预算和人才等有限资源有效运用到这些领域。
日本政府将把基础技术十大战略列入2005年度制定的“第三期科技基本计划”中,同时举全国之力进行研发。
基础技术重点战略目标是科技和学术审议会(文部科学相的咨询机构)下属的基础技术战略推进委员会提出制定的。
《读卖新闻》说,该委员会强调“我国的活力和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源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并认为:①应该维持和发展具有较高竞争力的领域;②在影响较大的基础领域,要追求先导性;③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基础设施。
该委员会从这些观点出发,具体列出了要力争开发的基础技术。
由于要快速发展生物工程和纳米技术(如根据基因解码开发新药及新材料的设计)需要具备高精度模拟试验能力,因此超级计算机被置于重要地位。
具体目标是,使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横滨研究所的超级计算机“地球模拟器”的新一代机型于 2010年前开发问世。
测量技术对于针对一纳米以下物质的三维观测和加工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各国都在竟相发展测量技术。
基础技术战略推进委员会指出,拟在2010年前开发出使用放射线的世界最高性能的分析解析设备。
从发现能源资源和有用微生物。
弄清海底地震发生机制的角度看,海底探测值得重视。
日本计划在2010年前开发出高水平机器人技术,以实现在世界最深处进行探测。
在太空开发领域,日本将继续发展基础火箭技术,并计划在2015年完成太空运输系统,实施从人造卫星发射到行星之间运输的多种太空活动。
美国孵化出12项新技术为了培育出来来10年至40年太空探索新技术,美宇航局“先进概念研究所”已选出12项探索宇宙的新技术,进行首期孵化,每项的资助资金为7.5万美元。
日本量子技术创新发展的五大战略
IEW V 视野科技中国 2019年11月第11期94日本量子技术创新发展的五大战略■文/张丽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一、技术开发战略(一)大力发展主要量子技术领域为实现超智能社会的目标,日本确立了量子技术发展的四大主要技术领域,分别为量子计算机与量子模拟、量子传感与计量、量子通信与密码、量子材料。
对此,日本政府将立足于中长期,制定未来十年“技术路线图”,并以路线图为基础设立国家级重点技术课题开展研发资助。
同时,日本政府还将吸引民间投资,促进产学合作、官民协作,进而推动研发成果商业化。
量子计算与量子模拟领域,2019年6月,日本政府召开综合科学技术创新会议,讨论了《量子技术创新战略中期报告》。
报告指出,量子技术将为日本经济、产业和国家安全取得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日本应举全国之力,全面地、战略性地推动量子技术创新。
报告提出了日本推动量子技术创新的五大战略,即技术开发战略、国际化战略、产业创新战略、知识产权与国际标准化战略、人才战略。
重点技术课题包括量子比特逻辑门型量子计算机、量子退火机、量子软件、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基础性技术课题包括硅量子比特、离子阱、光子计算机等。
量子传感与计量领域,重点技术课题包括固态量子传感器、量子惯性传感器、光晶格钟、量子纠缠光传感器;基础性技术课题包括阿秒激光、重力传感器、电子自旋量子传感器等。
量子密码与通信领域,日本关注的重点技术课题包括量子密码技术、光纤量子通信和量子通信卫星通信;基础性技术课题包括量子存储、量子传输技术等。
量子材料领域,日本关注拓扑量子物质、自旋电子材料等基础性技术课题。
(二)推动量子技术与其他技术融合报告指出,日本将促进量子技术与相关技术(包括现有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以构建日本独立的新型量子技术发展系统。
目前,日本共确定了以下三大技术领域:一是量子人工智能,如经典量子混合计算算法、系统架构开发等;二是量子生物学,如纳米生物量子传感器、量子纠缠光成像、超极化核磁共振技术等;三是量子安全,如量子安全云、量子加密网络等。
日本创新启动中心计划(AIST—INCS)
日本创新启动中心计划(AIST—INCS)他山之石TASHANZHISH1日本创新启动中心计J~IJ(AIST—INCS)本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图,日本于2002年10月15日设立了"日本国家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一创新启动中心"(AIST—INCS)计划.(一)职能目标AIST—INCS计划受到日本文部科学省的为促进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特别协调基金的资助和科学技术省的相关资助,目标是在日本建立一种体系,通过这一体系加速高科技初创期公司的产生.换句话说,AIST—INCS的目标是建立一种日本式的综合模式来引导风险型公司的创立.当大学,AIST以及其它公共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以风险型公司建立的形式反馈回日本社会时,这一计划的使命才算实现.通过这一系统,研究者将被鼓励发挥其研究结果的实际应用效用并将成果在社会中商品化.这也将促使AIST成为日本缔造高科技初创期公司的主要平台.AIST—INCS如今正致力于确立一种制度体系,这一体系能够促使风险型公司(高科技初创期公司)的快速成长.这些新兴的风险型公司被期望去开拓新兴市场和新兴产业,开拓基础是在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开发的科技种子.在这一阶段结束后,AIST—INCS仍将继续缔造高科技初创期公司的工作,同时研究这些公司的实践轨迹以便识别问题和检验创造方法.研究结果会被用于AIST自身及该体28?系的革新.AIST—INCS正在促进一项名为"全面研究"的确立,该研究包括在持续基础上对研究结果应用的基础性研究和鼓励"Ⅱ型基础研究"."Ⅱ型基础研究"的目的在于将产业技术与基础研究的成果加以衔接.日本政府希望AIST—INCS能够为国家产业综合技术研究所实现促进日本经济和社会复兴的使命做出重要贡献.AIST—INCS思想路线概括为:1.AIST—INCS筛选和驱动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可商业化R&D,商业R&D与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研究的交叉部分.2.通过HIGH一rECHSTAR.TUPS,把这些R&D抚育成高科技,高成长的新公司.3.对社会在工业增长,高质量就业和社会技术进步方面做贡献.4.对市场需求的探索又进一步促进创新意识的产生,反馈到AIST新的循环.AIST—INCS隶属于日本国家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AIST是一家独立的行政法人研究机构.(二)主要特点1,AIST—INCS运用财政资金和国立部门的组织力量直接介入到高技术企业的创立,既是支持主体又是实施主体,对探索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式是一种创新,也是对"孵化"概吴谨黄省志念的发展;2,AIST—INCS目的也是促进大学和研究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但其作用已经超越了技术转移的范畴,其并不是简单地寻求技术与市场对接,而是直接造就能面向市场的企业,缩短了技术转化的过程并提高了转化的效率.对探索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模式也是一种创新.(三)AIST—INCS的组织与运行管理AIST—INCS由中心主任主管,下分四个部门:1,商业开发操作部:由中心一位顾问在组织严密的管理机制下加以领导,该部门利用技术种子组建企业模型,可利用的技术种子包括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专利发明等.该部门也将提供AIST的研究小组及资金用来支持额外的研究和开发活动,这些活动都是高科技初创期公司的诞生所必需的.领导该部门的顾问专家是中心企业规划部门邀请的.2,商业开发办公室:在与相关部门的合作过程中,办公室为新企业的创立提供一站式服务,以此来支持自下至上的由研究人员提供的提议.该办公室也负责审核"AIST风险投资企业"并操作各种各样的风险投资支持规划包括特许经营方面的研究(由风险投资公司资助).此外,该办公室包括"高科技初创期公司的支持工作人企让技术(苎步2006.6TASHANZHISHI他山之石员",这些人员的支持工作主要面向企业开发实践部,为其提供各种专业咨询服务.3,商业和创新研究室:该研究室发展了一套支持高科技初创期公司创立的综合模型,对高科技初创期公司的创立进行持续性研究,具体实施由开发实践部运作,同时研究室也对国内外高科技初创期公司创立的案例进行研究并鉴别其结果和问题.此外,研究室设计并管理培训和研讨会来培养AIST的职员,提升其素质.4,商业和创新规划办公室:该规划办公室制定并标准化AIST—INCS 的行动方案,同时协调AIST内外部的活动.日本于2002年10月1513设立"AIST创新启动中心"(AISTInnova. tionCenterforStartups,AIST—INCS), 该中心不是常设机构,而是以项目形式推出一个五年计划.该中心得到日本文部科学省特别协调基金的资助. 这个基金是为了提升科学技术水平而设置.同时,该计划也得到日本科学技术省的相应资助.AIST—INCS的基本运行:1,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技术种子纳入AIST.2,AIST—INCS进行公司培育: (1)商业开发实际操作部门,负责从技术完善到商业策略制定;(2)商业发展办公室,提供创立公司的一站式服务;(3)商业和创新研究办公室,提供对创设公司的系统研究.3,高技术公司离开AIST.4,AIST成为培育高技术公司的平台.AIST—INCS为风险型企业创立的支持系统,包括:1.咨询:(1)企业发展行为由启动中心的顾问引导,通过商企丝朱(苎步2006.6业模型,商业计划和描述详细的管理战略的形式参与,帮助企业获得并维护知识产权,提供商业研发的建议. (2)企业发展办公室为创立和运行一个企业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例如法律和金融事务,税务,人力和劳工事务等.这个办公室同样为由需要的企业介绍引入风险资本.2.研究与开发支持:(1)创立和支持风险型企业的研究计划为附加的一些研发活动提供带资助资金的AIST研究单元,这对初创企业的发展运行是很有必要的.这个计划又细分为"成果利用类型"计划,"企业创立类型"计划和"人员利用类型" 计划.(2)联合研究许可类型(风险企业支持)为一些技术发展活动提供带资助资金的AIST研究单元,从而为那些急于依靠AIST技术源创立风险型企业的研究者提供支持.(3)风险企业支持类型一人员分配系统从AIST外部安排一些在三年内有创立风险企业的想法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如果他们利用的是AIST潜在的技术,那么将会为他们提供技术发展所需要的环境.3.制度支持:(1)根据国家文职法(National CivilServiceLaw)提供双重工作和位置空缺,建立基于一个自由流动的劳动力系统.(2)AIST风险企业鉴定通过鉴定的AIST风险型公司可以享受知识产权的转移,接受唯一的许可经营,还可以减免许可费用,租用AIST的场地,享受设备费用的减免等等.(四)对AIST—INCS的总结评估对AIST评估的执行框架是通过外部行家,专家和内部评估员共同参与的,评估包括:调查研究是否符合研究目标和计划,符合社会需求,系统适当性,研究的管理,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社会影响等.进一步的,AIST的最高管理层在研究活动的评估过程中要起到制约和平衡的作用,评估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组织的机会均等问题. 评估部门的事务主要包括:1.年度绩效评估.年度绩效评估时间是每年的10月到12月,评估每一个研究单位的成果.每一个研究单位都会设立一个评估委员会,由一些AIST外部的评估董事会专家(每个研究单元3—7位,总共大概320位)和一些AIST内部挑选的评估人员(副院长和主要评估人员)共同组成.2.启动评估.启动评估是随着一个研究单元的建立而同时开始的.目的是给出外部专家对于研究单元的管理和研究领域的战略的一些适当的建议.启动评估不会得出一个定额指标.启动评估需要为之建立一个对应的评估委员会.3.研究支持,管理部门和研究基础评估.研究支持,管理部门和研究基础评估是为了提高研究单元一些事务的质量和效率.每财年都会为之组织一个评估委员会.4.咨询顾问会.咨询顾问会设置的目的是为了给出外部专家和智囊团对AIST全面管理和执行的一些适当的建议.咨询顾问会包括大约20名左右非评估董事会的成员.计划指挥部负责管理2004财年的咨询顾问会. 日本文部科学省每年也对AIST—INCS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下一年的资助额.但由于AIST—INCS运行时间很短,目前的许多工作尚是处在筹备和尝试性探索阶段,还不可能做出有说服力的政策效果评估.29?。
日本创新驱动发展轨迹与政策演变及对广东的启示
日本创新驱动发展轨迹与政策演变及对广东的启示谈力;李栋亮【摘要】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起,通过走独立研发、自主创新之路,实现了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成为世界公认的经济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当前,广东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尽管历史环境、政治、经济体制不同,日本的成功经验对广东如何有效践行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以日本创新驱动发展的轨迹为主线,深入分析政策演变因素及作用,以此提出广东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政策取向.【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6(036)005【总页数】7页(P30-35,40)【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启示;轨迹分析;政策演变;日本【作者】谈力;李栋亮【作者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综合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033;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综合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4.3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也不同。
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一是生产要素驱动(factor-driven)阶段,二是投资驱动(investment-driven)阶段,三是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阶段,四是富裕驱动(wealth-driven)阶段[1]。
当今,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加快迈入从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向创新导向阶段转变,以创新驱动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优先考虑的战略目标。
美国、日本、芬兰等国家更是确立了以创新驱动型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全球众多发展中国家争相效仿和学习的标杆。
日本是后发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成功典范。
战后,日本始终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选择与核心动力,注重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研发投入,2013年R&D占GDP的比重已接近3.5%,成为世界研发投入最高的国家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创新25战略
2006年10月,日本内阁特别顾问黑川清在首相安倍晋三的指导下,领导科学界和产
业界的6位资深人士开始起草日本创新立国的政策路线图——《创新25战略》。
2007年6月1日,日本内阁正式审议通过了《创新25战略》,并付诸实施。
这项新战略首先设想今后20年,日本将面临三大挑战:人口急剧老龄化,婴儿出生率迅速下降;知识社会、信息化社会和全球化加速发展,知识和智力竞争将成为国际竞
争主流;环境恶化、天气异常、能源短缺、传染病蔓延等威胁地球,可持续发展的课
题增加。
为此,《创新25战略》以为,在全球大竞争时代不可或缺的是,通过科技和服务创造新价值,进步生产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勇敢地应对环保、节能和人口老龄化等
挑战,不仅能够为改善本国人民生活和推动经济发展提供支撑,还可以为世界做出贡献;建设能够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社会,利用科技和新服务消除疾病、语言和信息等
障碍。
因此,日本现在需要进行创新。
该战略指出,日本政府希看通过创新,到2025年把日本建成终身健康的社会、安全放心的社会、人生丰富多彩的社会、为解决世界性困难做出贡献的社会和向世界开放的
社会。
在终身健康的社会里,通过改善日常健康诊断和改变人们生活习惯,预防医疗将在个
人层面得以实施。
与此同时,得益于再生医疗技术、高级看护机器人以及痴呆症殊效
药等的发展,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数目将急剧减少。
在安全放心的社会,伴随着建筑物使用寿命延长和高容积化,日本将建成更多抗灾能
力强且易于居住的住宅和街道,而且,依靠先进的猜测技术和灾难信息网络,地震、
海啸等自然灾难损失将减少。
在人生丰富多彩的社会,通过推广居家就业,在自家边工作边育子的生活方式将得到
普及。
同时,依靠人工智能机器人,有可能节省人们做家务和育儿的时间。
为解决世界性困难做出贡献的社会将灵活利用世界先进节能技术,为缓解全球环境题
目做出贡献,同时,通过发展环境产业,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得到提升,亚洲的
年轻人将在日本学习环境题目。
向世界开放的社会是指,通过普及自动翻译机,日本人将可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而且,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日本人将可以在家亲身感受到现实的社会,如国外
的文化历史遗产等。
《创新25战略》为日本创新立国制定了具体的政策路线图。
日本政府在实施这一战略时必须依靠:推进跨部分的政策;提供多样化政策分支的框架;立足于国内外居民的
视点;实现地区独立并使其布满活力的框架;不是政府主导,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民
众活力的框架;重视国际市场和贡献的战略;构建培育企业家的社会体制;以公共利
益为目标开展非营利组织活动,并培育和资助社会企业家;确立从物到人的活动;国
民意识改革。
政策路线图主要包括“社会体制改革战略”和“技术革新战略路线图”两部分。
“社会体制改革战略”包括146个短期项目和28个中长期项目,旨在改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
和人才等),促进创新。
“社会体制改革战略”提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和中长期内需要解决的课题。
亟待解决的课题包括:
(1)为促进创新改善社会环境。
其中包括:重新审查促进服务创新的法规政策;制订鼓励创新的新制度,如:修订促进数字内容流通的法规等;建立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
方式,如:制订相关劳动法规普及居家就业,尽早实施《防止赝品和盗版扩散条约》,制定维护治理制度延长住宅使用寿命。
(2)增加对下一代的投资。
增加面向年轻研究职员的竞争性研究资金,建立世界卓越的研究基地;培养领军型和多样化人才。
(3)进行大学改革。
增强大学的研究和教育能力,提升日本大学的国际竞争力;重新审阅文理科划分体制,完善大学进学考试制度;与海外的大学和研究生院建立合作交
流关系,创建世界开放型大学。
(4)依靠日本在环境和能源等领域的科技实力,实现增长并为世界做出贡献。
加强科技外交,与发展中国家加强科技合作,向世界传播日本先进的环境和能源技术,支持
在亚洲地区建立环境友好型制度,在世界天气变化题目上发挥主动性;大力实施环境
产业相关政策,如促进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的灵活利用,基于能源公道化利用法,在
制度方面成为领跑者等。
(5)促进国民意识改革。
通过举办“科技周”等活动,增进国民对创新的理解。
中长期内需要解决的课题包括:
(1)建设终身健康的社会。
具体课题包括: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完善相关社会制度;摒弃以治疗为主的医疗方式,建立以预防和增进健康为主的保健医疗体系。
(2)建设安全放心的社会。
具体课题包括:建设相关配套环境,以便引进和普及高速道路交通系统;为引进高级监护技术制定相关法规政策。
(3)建设人生丰富多彩的社会。
具体课题包括:为落实居家就业政策创建配套的环境。
(4)建设为解决世界性困难做出贡献的社会。
具体课题包括:为防止全球变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面向海外完善日本的信息传播体系。
(5)建设向世界开放的社会。
具体课题包括:促进高级人才的世界性活动;推进国际知识产权战略和国际标准化活动。
(6)共同的课题包括:根据信息检索技术、密码技术、个人认证技术的发展,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为真正普及泛在网络和民用机器人构建配套的环境。
“技术革新战略路线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大力实施技术创新项目,加快还原于社会。
为了让国民能够亲身感受到创新,日本政府将灵活利用特区制度等措施,通过官民合作和跨部分合作,实施灾难信息通讯
系统、高速道路交通系统和家庭医疗看护等实证项目。
(2)推进不同领域的战略性研发。
根据2006年3月综合科学技术会议颁布的《不同领域的推进战略》,有选择地、集中地实施研发。
制定生命科学、纳米技术等重点领
域的研发路线图,从战略上推进研发。
(3)推进富有挑战性的基础研究。
(4)强化进行创新的研发体制。
进行制度改革,以增强独立行政法人研发机构的研发实力;促进民间研发活动的开展。
2007年6月1日,为了根据《创新25战略》这一战略指针长期推进各项创新政策,
日本内阁决定在政府内部设立“创新推进本部”,由首相担任本部长。
日本内阁特别顾问黑川清在接受美国《科学》杂志记者采访时曾指出,《创新25战略》是日本政府的一个战略声明,政府的所有部分都必须遵循这一创新政策路线图。
黑川
清以为,《创新25战略》中建议的举措,如将能源和环境技术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大幅增加教育经费,改革日本的大学等是提升日本创新能力的关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