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PPT课件

合集下载

聚焦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ppt 人教课标版

聚焦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ppt 人教课标版
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毛主席
谢谢大家!
祝同学们高考成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圈地运动、工业革命
罗斯福政府颁布《农业调整 法》,国家向农民提供补贴, 调节农业生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 政策、农业集体化
现代
苏(俄) 联
社会主义
二、汲取历史营养
方面 存在问题 农业
人多地少,人地关系 紧张 产业化程度低,生产 方式落后 购销体系不畅,增 产不增收
服务现代三农
解决方法
要根据历史背景和具体国情区别对待。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要注意各国
各时期的领导者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
【听现代民谣,赞三农新政】
★“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农忙去田间,农闲去车间;田间车间两不误,保你成为富裕户”
★“少有教,老有靠,中有保,病有报。种田不弯腰,收割不用刀,
挖土不用锹,粮草不用挑,吃水不用吊,热水不用烧,通信不用跑”
★“党的政策真是好,各项税费全取消,
种地购机有补贴,农户种地热情高。”
★ 种粮买农机
补贴真不少 家电送下乡 优惠喜眉梢 看病负担轻 困难享低保 村村通公路 条条致富道 买卖靠协会 服务周到好 一桩又一桩 数也数不了
到农村去!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
高考热点分析之——
聚焦三农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我们学习了古今中外的不同国家不同时 期农业发展状况之后, 现在请你如实回答你 是否愿意做一个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生活 在农村?为什么?

《中国三农问题》PPT课件

《中国三农问题》PPT课件
终实现高度发达的农业产业化。
7
2.1 布局基地化
要在严格保护耕地的 前提下,根据农业内部种 植业、畜牧业、林业、渔 业等特点,因地区、品种、 季节制宜,科学规划、建 设和巩固一大批农业科技 园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 提高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
8
种植业
9
畜牧业
10
林业
11
渔业
12
要实现农产品生 产布局基地化,除了 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 度外,必须加大基地 建设的资金投入,包 括国家和地方的农业 基础性建设资金投入 和基地生产性投入。
23
2.4 加工产业化
农业是弱质产业,其特点是鲜活性强、受季 节影响大、初级产品价值低,难以产生较高的效 益,只有通过精深加工,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和附 加值,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增效增收。
24
实践证明,要 实现农产品加工产 业化,必须重视以 下几项工作:
第一是招商引 资,扩大农产品加 工企业数量和规模;
36
实现农村道路通 达,必须做好三件事:
一是加快道路的 规划、改造和建设。 农村道路建设与改造, 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由于资金投入量大、 涉及范围广,应由政府主导、农民参与。
3.3 水源保障 3.4 能源清洁 3.5 生态优美
4 关于农民问题
4.1 衣食无忧 4.2 劳作轻便 4.3 教育优先 4.4 医卫健全 4.5 文化先进
5 结语
3
三十年间, 中共中央和国务 院曾先后下发十 二个中央“一号 文件”部署和安 排全国的三农工 作。
4
在实践中,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抓手,着眼于 农村发展的实际,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进一步 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前提下,科学地谋划、 协调和落实好有关农业生产、农村积累与农民消 费的各项具体措施。

三农问题ppt

三农问题ppt
★ 通过优势区域布局,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形成规
模化生产后,能够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 展,开辟农民新的就业渠道,扩大就业机会。
★ 从各国情况来看,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
营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必然规律,也是农业 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能够从地形、气候、土壤、 水源等自然区位因素,劳力、市 场、科技、交通、加工等社会经 济因素,分析这些农产品优势产 区布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以及划分的依据和作用。
2023最 新 整 理 收 集 do something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 就没有我国的现代化
离开了农民的小康 就不可能有全民的小康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解决途径在于 城市化和工业化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键在 于就业和保险
人大十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提到:解决“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
1、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数农产品总量过剩 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
加快引进、选育 和推广优良品种
2、加快畜牧业发展
可以促进种植业,带动加工业;
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可能成为我国在国际 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的一个优势产业。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提高初级农产 品的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 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开拓市 场,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沿海经济发达地 区和大城市郊区
发展高效农业和出 口创汇农业
生态脆弱地区
要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 还林、还草、还湖,发展 林果业和畜牧水产业。
粮食主产区
要发挥粮食生产的优势,在稳定 总量的前提下,注意由单一粮食 生产向多种经营、优质、专用品 种转变,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三农问题ppt课件

三农问题ppt课件

4

城市农民工已经成为
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
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为
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但他们的
社会保障问题却一直无人
问津。这不仅严重地阻碍
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
不利有“三农问题”的解
决。因此,从建立城市农
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
意义以及具体制度的设计
方面,对城市农民工这个
特殊社会群体的社会保障
• (2)统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经费,建立经济困 难家庭学生的专项基金。
• (3)构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 育“四教统筹”的农民工子女特色教育体系。
• (4)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民办学校参与农民工子女教 育
• (5)根据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发展特点,建立涵盖农 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管理和服务机制。
23
解决农业问题的政策措施
• 减税 农村费改税的问题,以后主要要靠完善制度来保证,农民 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政府经费问题也要妥善解决。
• 厉以宁还认为,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是政府加大投资。主要 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设;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 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 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各 地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 公司负责销售。
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
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
用。
精选版课件ppt
19
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 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 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 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 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 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PPT课件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PPT课件
城以1.市成在为以为区农问域为题基本,础的传,还统以有社会,是无所谓 城其“市主三市农观民问基为题础社”,会 主这体就 的是2,.农现这业代是、意产农识生村。和“农三民农得”以成为公共性的
问政题治的社客会观问经题济,基是在础现。代化过程中发生 3.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后发现代化
背景下提出来的一个社会改造和发展问 题。
一是以城市工业文明为中心,建立资本主义大农 业,走西方道路;
二是排斥和贬低城市工业文明,以农立国,进行 乡村自我改造,走东方中国的道路,如梁漱溟。
费孝通:中国农村要发展,必须走农村 工业化之路,以工促农,但这种工业带有 强烈的“草根”色彩,即生长于农村内部。 通过草根工业,将传统的以农业为基础的 农村改造为工农结合的现代农村,从而缩 小城乡差距。
12
(1)制度主义
➢ 制度是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起点和归宿。 ➢ 假设:人的生活境况是由制度造成的,改变制度
便可以改变人的生活境遇。 ➢ 逻辑思路:制度是一种利益关系的确定和结构化。
造成利益冲突的剥削关系是不合理的,为此需要 改变制度,重新分配资源和财富;制度更替是资 源和财富配置的重要方式,通过制度更替达到社 会的理想目标。
这是因为,仅仅围绕生产关系的变革, 仅仅局限于土地资源在农村内部的配置, 是无法最终走出农村困境的。新农村建 设将立足于农户经营体制长期不变的基 本国情,建立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 现代农业制度。
17
(2)文化主义
➢ 将文化作为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起点和归宿。 ➢ 出发点:文化 ➢ 假设:历史形成不同的文明形态,正是文化而不
是经济决定其差异性和特殊性,由于特殊的历史、 文化和国情,农村和农民只有追求不:文化是一种生活形态-中国的本源是 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的根在乡村,应该以乡村为 出发点建构理想的农民生活,走出特殊道路。

解读“三农”问题PPT课件

解读“三农”问题PPT课件
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_龙__头_企__业__为纽带,形成生 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经营方式,把农业的 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各个环节结成统一的利益 共同体。
• 所谓“解放农民”,就是把农村人 口和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鼓励他们从事非农产业,也鼓励他 们迁入城镇;
• 所谓“投资农民”,就是投资于农村人 口和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这包括教 育、卫生和医疗、计划生育、清洁水供 应等公共服务,提高他们发展的能力和 从事非农产业的就业能力;
• 所谓“转移农民”,就是帮助农民从农 业中转移出去,从农村地区迁移出去, 创造良好的人口流动、迁移、居住的政 策环境,赋予他们自由选择工作、选择 居住地点的权利,平等、友好相待;
二、“三农”问题 现状及分析
1、农业问题
主要是规模小,结构不合 理,市场化程度极低,经济效 益低下 。
2、农村问题
主要是长期城乡二元结构 是农村社会发展严重不足,现 代文明成果难以进农村寻常百 姓家,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 保障尤为突出。
3、农民问题
主要是农民就业和农民增 收问题,这是三农问题中的核 心问题。
3、坚持协调发展,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4、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5、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建 立农业保护与支持体系,加 快发展循环农业。
6、顺应潮流大势,坚定不移 地推进市场化改革,这是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理论探索 的基本结论。
7、积极妥善解决“三农问 题”界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 ,以市场化引导小农经济走 向现代农业。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破解“三农”问题2PPT课件

破解“三农”问题2PPT课件
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 。
强化信贷资金的投入。
2. 工业和城市如何带动农村发展 3. 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造更多机会 4. 新农村建设要防止三种倾向
一要防止急躁倾向 二要防止孤立倾向 三要防止片面倾向
三、农村改革发展着力点放在哪里
一靠“政策稳农” 三靠“项目强农” 五靠“开发富农” 七靠“法制护农”
(二)推动两大改革
1. 土地改革:
建立三大土地盘活机制
征地安置补偿标准适时增长;
非农转移自愿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补偿;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探索推行 全市范围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
问题的提出
中国一个基本国情 是人多地少。而统 筹城乡,农村要解 决一个问题:土地 规模经营。
破解“三农”问题的路径选 择
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甘 强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一、当前农村发展的三大忧思 忧思一: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能否守住
19.51 18. (单位:亿亩)
18.18
南瓜梦缔造传奇
张宝卫,河北农村一 个农民,南下广州, 倾其所有做起了一个 南瓜梦,怀揣奇思妙 想一路走来,把一个 南 瓜 最 高 卖 到 8000 元 , 4 年 赚 到 300 万 元。
3.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矛盾
永川大安镇,财 政负债曾高达5 261.2万元, 而当地的预算内 年收入仅有40 0余万元。按照 镇政府的计划每 年还款75万, 这笔巨债要70 年才能还完。
这就产生了一个难题: 既要加快城市化和工 业化的发展,又要守 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PPT模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PPT模板

第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产业支撑。
建设现代农业的具体任务: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 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 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第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 发点和归宿。
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 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 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第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具体任务: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 设;加快农村道路、饮水、沼气、电网、通讯等基 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特征
第一,新的发展背景。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是工 业反哺农业经济社会的重要标志。2005年我国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 家行列。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基本具备了工业反哺农 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
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过去党的“三农”工作 方针政策在认识论上有何区别或前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渊源和时代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论前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过去党的“三农”工作方针 政策在认识论上有何区别或前进? 我们理解,就是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 工作,推动“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因为,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三农”工作的某一方面,而 是覆盖了“三农问题”的主要方面和相互联系。
从深层次看,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 想是把力量集中于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农村 的发展和建设落空,必然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 加剧,城乡二元结构凝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 展落后的历史格局不可能改观。

热点四 关注三农:深入推进农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5张ppt)

热点四 关注三农:深入推进农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5张ppt)

3.世界近现代农业
(1)近代史上英国圈地运动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影响及工业革命对农 村人口流动的影响。 (2)罗斯福新政对农业的调整措施及影响。 (3)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及农业集体化等。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本小节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
菜 单
隐 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热点四] 关注三农:深入推进农村发展,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
1 . 三农与 “ 三农 ” 问题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 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 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 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 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 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2.中国近现代农业
(1)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纲领。如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土地法大纲》。
(2)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社、
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次调整。 (3)建国后中国粮食生产问题,认识粮食生产的必要性、危机性。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2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 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 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三农问题 PPT课件

三农问题 PPT课件

2、三农问题的症结:人口与土 地的矛盾
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由来已久。中国秦汉到隋唐之间, 我国的人口规模通常在6000万左右,南宋时期突破1
亿。引进早稻:一是人口规模扩大;二是对长江 流域江河湖泊的围垦。 耕地仅剩14.2亿亩,人口规模达到13亿,人平 耕地只有1.2亩-湖南为0.86亩。 人地矛盾引发就业不充分,收入提不高 。
小增长:2001-2006年
增长阶段:2007-2010
(1)2007:9.5%、2008年:8.1% (2)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家统
计局发布的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数据显示, 去年(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 增长10.9%。这是自1998年以来,农民收入 增长首次快于城镇居民。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中央还加大了综合扶贫投入,财政 专项扶贫资金安排372.86亿元,增长18.7%。深入推进村级 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民办公 助机制,补助248亿元。
二、“ 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有 哪些?
农民的生存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农民收入增长停滞 城乡差距扩大 社会稳定的根基受到浸蚀 解决问题的难度加大、途径复杂化
2、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
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力度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系统性的大机会没有了,市场机会是时刻存
在的 推进城镇化进程
3、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资源、人口、市场、基础、联系 农民自身的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会农民一至二门实用技术、实施农村人口
转移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等 普及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
三、破解三农的途径有哪些 ?
1、严格贯彻落实“土地承包法”。 2、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 3、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4、加大对村官的监管力度。 5、精简机构和官员。减轻农民负担 6、加大对农村的投入。 7、市场开放、区域协调、国内优先,扩大内需。 8、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解读“三农”问题PPT课件

解读“三农”问题PPT课件

(1)改革完善农村现有的农地制度和经营 制度。 (2)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 (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4)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 依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产业化经营——中国农民又一伟大创造!
特点:以_市__场__为导向,以经__济__效__益__为中心,
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
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
欧美国家的农业
1.英国圈地运动 2.美国罗斯福行政对农业的调整 3.苏联的农业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2)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农业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 11个“一号文件”
1.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 “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 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 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 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 成部分”。
1日起废止。免征农业税、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可减轻农 民负担500亿元左右
•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与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现代农业成为今年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
为何提出建设现代农业? 四条理由:1.确保新农村建设方向正确的重要举措;
1、坚持全面发展,增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2、发展规模经济,实行农业 的优质化、高效化和专业化。
外出务工农民过年带回/寄回家的现金
文盲 小学文化程度 初中文化程度 中专文化程度 高中文化程度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种粮劳动力年生产粮食

专题复习:“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PPT课件 岳麓版

专题复习:“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PPT课件 岳麓版

展。
返回目录
专题三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重点探究
探究二 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1.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唐代以前,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并不 明显。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是农产品商品化的典型。明清 时期,棉花、蚕桑、茶叶、烟草、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面积都扩大了,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农业商品化直接促进了商 品经济的发展。
役,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促
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④两税法:唐朝于780 年开始实行,它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
重大改革和进步。⑤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
返回目录
专题三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重点探究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实质上是纳钱代役和按田纳 税。⑥一条鞭法:1581年,张居正改革赋役制度,把田税、丁税和杂 税合一,按田亩多少征收银两,反映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⑦地丁 银:雍正帝推行,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它的 实行,废除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 2.演变规律: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田亩为主;征税方式由征 收实物到征收货币;税种由复杂多样到简化单一等。 3.反映问题: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商品经济的发
返回目录
专题三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技能提升
例3 (2007·广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 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 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 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 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 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困难与突破.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困难与突破.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困难与突破
吴德礼
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 2009年9月一、Biblioteka 景(一)农村现状及主要问题
1、经济发展落后
(1)农村地区仍处在传统农业阶段。 (2)农产品加工业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 (3)农村地区商贸仍然以生活资料为主,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
因此,农村地区还没有形成以规模化产业为支撑的生产格局和 现代商贸体系。这是导致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
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改革创新
创建新农村不仅需要制度创新,而且必须进行深
层次的结构性体制改革,创建过程同时也是改革过程。
能否建立起与创建新农村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机制,是 有效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也是政府工作的着力 点。
三、突破与构想
(一)认识的突破
广义的新农村应指广大的农村地区或指县域范围;狭义 的新农村应是县域范围内相对独立的经济社会区域(这里主 要探讨狭义的新农村)。 1、新农村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开放的经济体系,能够支撑起 本区域内人口的发展; 2、新农村是一个基层组织,具有现行行政村或乡镇的功能; 3、新农村是一个文化载体,各种文化活动都能在本区域内有 效地展开。
生活宽裕。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本地区城镇居民可支 配收入水平,农村人口的恩格尔系数小于30%。
一、背景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特征
乡风文明。农民集居于小城镇,城镇教育、卫生、文 化、保障、服务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全有效,农民整体 素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处处洋溢现代文明气 息。
村容整洁。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城镇生态且具民族、 地方特色,民居宽敞、整洁、舒适,农民享受到“均 等化的生活条件”。
管理民主。农民由家庭的主人转化为企业的主人、社 会的主人,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真正当 家作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PPT优秀课件1 人教版(共53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PPT优秀课件1 人教版(共53张)

3.如何搞好我国的农业
(1)必须走两高一优农业的道路
(2)根本途径是进行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提 高农业的效益。(靠科技、发展农业产业化、以市场 为导向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 (3)国家的支持(稳定农村的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 规、加大对农业的护持、取消农业税减轻农业负担等) (4)维护粮食安全,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
4.增加农民收入
(1)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 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 根本途径是依靠科技、转变与调整农业的经济结构 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减轻农业负担 实施城镇化战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备考中, 注意结合深化农村改革、城乡统筹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具体例子 加以重点把握。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 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的兴衰成 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好“三农” 问题的重要举措。
从政治常识的角度分析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体现了党对国家和社会主义生活的政治领导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导国家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思想领导8材料一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而且将它放在五个统筹之首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趋向论断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材料二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之一

人教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破解 三农 难题

人教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破解 三农 难题

政府支持,农民建设。
3. 怎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①推进以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各项改革。 ②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为 主要内容的农业综合生产力建设。 ③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 会事业。 ④推进以村民自治、村级直接选举和村务公开、 县乡政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取消农业税,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有何重大 意义?
①取消农业税,有利于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②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 地位,有利于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证 粮食安全。 ③全面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缓轻农村社会矛盾,建设社会主村的方针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 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 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坚持的原则 规划先行,因地制宜; 突出重点,示范引路;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的角度 经济常识: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科学发展观 哲学常识:联系、发展、矛盾(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的观点 政治常识:民主政治建设、人民当家 作主
二、为什么
①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②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客观要求
③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④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化农业的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路的角度:
经济常识: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产业结 构调整、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城镇化、“两高一优”农业发展之路、税收及其作用、财政 及其作用、积累与消费、科学的消费观、劳动合同制度和社 会保障、银行的作用 哲学常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发 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 理、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量变与质变的观点、实践与认识 的关系原理、人民群众观点、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结合的观点、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观点、认识的 秩序、创造性思维、科学实验的作用、整体和部分 政治常识:党的执政能力、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党的思想 路线、工作方法、“三个代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组织 活动原则、民主政治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农业是一种“大 农业”,它不仅包括传 统农业的种植业、林业、 畜牧业和水产业等(产 中) ,还包括农业机械、 农药、化肥、水利和地 膜(产前) ;加工、储 藏、运输、营销以及进 出口贸易等(产后)。
现代农业靠的是高科技投入, 传统农业主要依靠资源的投入。 现代农业日益依赖于不断发展 的新技术,包括生物技术、信 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 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
60
240
事育资 安 业、, 排 发卫加 展生快 多
、农亿 文村元
化教投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
现代农业,是以资 本高投入为基础,以 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 进科学技术为支撑, 有社会化的服务体系 相配套,用科学的经 营管理理念来管理的 传统农业,以小生产为特 农业形态。 征,规模小,商品率低,科 技含量少,常称之为“小农 经济”。“面朝黄土背朝天” 是传统农业的“标准相”。
0.0
1978-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对比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 入 绝对数 (元)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 配收入 绝对数 (元)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城乡社会事业差距
财政支农资金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对比图
• 农村居民占总人口60%,享用医疗卫生资源仅占全国20%左右
• 全国8每0%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6人58,% 农村只6有41%.02人
60%
• 农村4中0%学生是城市中学生31的% 4倍,享受国家中学教育经费仅占38%
• 城乡2社0%会保障1覆0%盖率为22:1,人均社会保障费为24:1
从国家参照值来看,距离全面的、大规模的反哺 尚有一定差距。
在政策选取上要符合这一实际,切忌忽视经济发 展阶段,超越政府财政承受能力,对三农实施过 度补贴。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怎样来建设?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建议提出: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 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 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 设。”
浙江永康新农村试点村荆山夏村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生 产 发 展
生 活 宽 裕
乡 风 文 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2、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思路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
选准突破口,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
120亿元人民币,继续加强 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电好 安 ”“ 排 四水 件、 事气 多
、亿 路元 、办
现代农业闯的大市场之路。与传统农业以 自给自足为主的取向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不同, 现代农业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 之中,农产品商品率很高,生产主要是为了 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高度的规模化、产业化 和市场化。
现代农业搞的是多功能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 平的提高,现代农业已不仅仅局 限于传统农业的农产品供给功能, 其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了。比如 “一村一品”:一个 通过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农业对 村子或一个地区,根 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功能和就业增 据当地特点,挖掘农 收功能明显增强;通过发展“一 业内部增收潜力,发 村一品”的特色经济,农业开始 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品 承担起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 质优良、特色明显、 游度假、文化传承、教育等功能, 附加值高的农产品。 由此形成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 农业、循环农业、服务农业等多 种新型的农业形态。
二、如何理解当前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可能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 变化及国际比较
1700 12.4 3.2:1
49 4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绿块中数字为2006年数据
关于这一问题的结论
我国总体上已跨过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折时期,正 在逐步进入大规模反哺期。这一时期对三农多予、 少取是大趋势。
农村 0.21 0.24 0.22 0.30 0.34 0.32 0.36 0.33 0.35
表一
城镇
全国
0.16
0.16
0.280
0.19
0.24
0.28
0.380
0.29
0.3
0.29
0.32
0.457
0.458
0.459
0.460
0.463
0.46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二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工业企业带动型 特色产业带动型




























统筹城乡发展,建立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 村”的长效机制
多予
“多予”的实质是调整国民收入 分配格局,使国民收入和社会资 源的分配适度向“三农”倾斜。
少取
“少取”的核心是减轻农民负担 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之
破解“三农”难 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为什么要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三农”问题的突出表现
城乡收入差距
1978—2004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放活
放活”则主要是在生产关系和城 乡关系调整上做文章。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意的问题
尊重农民的主体性,变农民为“能”民
“一事一议”
知情权 参与权 管理权 监督权
重视规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新农村建设 ≠ 新房子建设 新农村建设 ≠ 新城镇建设 新农村建设 ≠ 毁坏耕地
绵阳农业科技示范区日新村
0%
中国 OECD均值 日本
韩国
• 城市救济应保尽保,农村救济只占应保障的25%
通信基本靠吼 交通基本靠走 治安基本靠狗 娱乐基本靠手
2、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原因
“三农”处于艰难爬坡阶段 城乡之间差距呈扩大之势 城乡不协调制约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