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方案说明.doc
小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小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本1. 绪论(一)背景与目的为了保障小学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效能,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小学设施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确保其安全可靠,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设施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2. 设施设备管理(一)设施设备分类与标识1. 按照不同功能和用途,将设施设备进行分类,并精确标识。
2. 每个设施设备均应有专门的使用说明书,并附有紧急救援电话和使用注意事项。
(二)设施设备使用1. 使用设施设备前,必须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和注意事项,并按照正确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使用。
2. 设施设备的使用不得超过其规定的负荷和使用时长,以免引发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
3. 使用设施设备后,必须妥善保管,确保设备完整无损。
4. 禁止在设施设备上进行脚踏、攀爬等危险行为。
(三)设施设备保养1. 设施设备的保养工作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 定期清洁设施设备,防止灰尘和杂物堆积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3. 定期润滑设备的关键部件,确保其运转灵活顺畅。
4. 对于有损坏或故障的设施设备,要及时报修,并在维修期间采取安全措施,确保师生的安全。
(四)设施设备维修1. 设施设备维修工作由专业人员负责,确保维修质量和效率。
2. 维修过程中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维修人员的身体安全。
3. 维修过程中,应及时向有关人员通报维修进度和维修结果。
3. 安全事故处理(一)安全事故报告1. 发生安全事故后,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
2. 事故现场应立即保护现场,防止继续扩大事故。
3. 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和部门,并报告给上级领导。
(二)安全事故调查1. 发生安全事故后,应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和分析。
2. 调查组应详细了解事故经过、原因和责任,并提出相关处理意见。
(三)安全事故处理1. 发生安全事故后,根据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对于责任方,根据事实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制度旨在确保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校园安全环境的建设。
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以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师生的人身安全。
二、管理责任1. 学校领导层要重视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限。
2. 学校领导层要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协助各单位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3. 各单位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管理的职责,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教职员工的执行。
4. 目标责任制要在学校范围内推行,确保每个教职员工都履行自己的安全管理职责。
5. 所有教职员工都应按照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教学场地管理1. 学校应根据课程需求和学生人数合理分配教室,确保场地和座位安全。
2. 学校应定期检查教室的消防设施是否正常运转,并及时进行维修。
3. 学校应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并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4. 学校应定期检查教室的桌椅、黑板、灯具等设施,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四、设施器材管理1. 学校应建立设施器材的台账,记录设施器材的情况、使用人员、年限等信息。
2. 设施器材的使用人员必须熟知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3. 设施器材的保养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4. 设施器材的维修人员应及时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五、安全防护措施1. 学校应配备消防设施,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2. 学校应定期组织消防演习,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学校应配备安全监控设备,对重要场所进行监控,并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
4. 学校应制定紧急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习,确保师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六、事故处理流程1. 一旦发生事故,责任人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2. 学校领导层和相关部门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学校设施设备安全制度

学校设施设备安全制度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为了确保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设施设备安全责任1.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设施设备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2.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安全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设施设备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日常检查和事故处理。
3.学校各职能部门、年级组、班级要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措施,确保本部门、本年级、本班级设施设备安全。
4.学校教职工要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5.学生要遵守学校安全规定,服从管理,自觉维护学校设施设备安全。
二、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制度。
学校要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使用制度。
学校要制定设施设备安全使用规程,加强对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
3.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维修制度。
学校要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应急预案制度。
学校要制定设施设备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培训制度。
学校要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三、学校设施设备安全事故处理1.学校发生设施设备安全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2.学校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3.学校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认真总结经验,改进安全管理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奖惩1.对在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设施设备安全管理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小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小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为了确保小学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设施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一、校长是小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整个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的管理和监督。
二、设施设备管理部门是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具体责任人,负责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维护。
三、教职工是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应按规定使用设施设备,注意安全,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第三章设施设备安全保障措施一、设施设备的选购1. 根据学校需要和安全标准,选购符合国家规定的设施设备。
2. 购买设施设备应经过严格的质量验收,确保安全符合要求。
二、设施设备的安装与调试1. 设施设备安装应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进行,在安装前进行必要的验收。
2. 设施设备调试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三、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1. 设施设备维护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修理故障和更换损坏的部件。
2. 设施设备易损部件和设备定期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设施设备使用管理1. 使用设施设备的教职工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2. 使用设施设备时,应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操作,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五、设施设备事故应急处理1. 设施设备事故的处理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上级领导,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 设施设备事故后,应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四章监督与检查一、学校设立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小组,定期检查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
二、发现安全隐患和问题,应及时整改,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安全巡查、设施设备运行记录的填写和保存等工作,应做到规范、完整、及时。
第五章处罚与奖励一、对于违反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并要求整改。
二、对于积极宣传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遵守制度的个人和集体,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维护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学生、教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二、预防措施1. 学校设施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学校设立设施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并定期对教职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3. 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设施设备安全演练,让师生熟悉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三、设备维护1. 学校设施设备的维护工作由专业人员负责,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学校设立设备维修基金,用于设备的维修和更换。
3. 学校设立设施设备维护台账,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情况和更换情况,以便及时追溯和分析设备的故障原因。
四、设备使用1. 学校设施设备的使用由专门人员负责,使用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使用证书方可操作设备。
2. 学校设施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严禁擅自进行改动和调整。
3. 学校设施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使用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以便及时处理。
五、设备保管1. 学校设施设备的保管由专门人员负责,每季度进行设备的清点和盘点。
2. 学校设立设备保管登记表,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保管人员和设备存放地点,以便及时追溯和分析设备的流向。
3. 学校设施设备的保管人员必须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其保管技能和安全意识。
六、安全事故处理1. 学校设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应急组织和责任人,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检验。
2. 学校设施设备发生事故时,相关责任人应立即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抢救和救助,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3. 学校设施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相关责任人必须积极配合调查,并按照处理结果执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七、监督检查1. 学校设立监督检查组织,定期对学校设施设备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及时整改。
2. 学校设施设备的巡查工作由专门人员负责,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巡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学校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学校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学校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人身安全以及学校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设备和设施的安全使用。
以下是一份学校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一、总则1. 本制度是为了规范学校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的安全。
2. 所有师生都应该遵守本制度,并按照规定履行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
3. 所有使用学校设备和设施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进行使用和管理。
4. 学校领导对全体师生和使用单位和个人的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并组织实施本制度。
二、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责任1.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安全责任,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并明确责任人。
2. 学校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教职工要严格按照使用规定进行设备和设施的使用,确保使用安全。
4. 使用单位和个人要按照学校要求进行设备和设施的使用,并做好相关记录和报告。
三、设备和设施的日常管理1. 所有设备和设施必须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禁止私自改装或拆卸。
2. 学校要制定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和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
3. 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要专人负责,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4. 对于出现故障或损坏的设备和设施,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四、设备和设施的安全防范措施1.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设备和设施,要加强安全防范,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 对于需要特殊操作和使用知识的设备和设施,要进行专门的培训,确保使用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3. 学校要建立设备和设施的安全巡查制度,定期对各类设备和设施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4. 对于易受损害的设备和设施,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安全。
五、设备和设施的紧急处理措施1. 学校要建立紧急处理预案,明确各类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教学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教学设施的安全管理,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1.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教学设施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监督实施。
2. 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教学设施的安全检查、维护保养和日常管理工作。
3. 使用教学设施的部门和教师负责教学设施的安全使用和日常维护。
4. 学生遵守教学设施的使用规定,自觉维护教学设施的安全。
三、安全检查1. 学校定期对教学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室、图书馆、体育设施等。
2. 发现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确保教学设施安全运行。
3. 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教学设施进行重点排查。
四、设施维护1. 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教学设施的正常维护保养,确保设施完好。
2. 定期对教学设施进行保养,如更换损坏的部件、调整设备性能等。
3. 教学设施出现故障时,及时报修,确保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五、安全使用1. 教学设施的使用者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2. 学生在使用教学设施时,应在教师或管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3. 使用教学设施时,严禁损坏设施,造成安全事故。
4. 严禁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私自拆解、改造教学设施。
六、应急处理1. 学校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2. 发现事故隐患,立即上报,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事故发生后,及时组织调查,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宣传教育1. 学校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 加强对教学设施安全知识的宣传,使师生了解设施使用注意事项。
3. 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八、奖惩1. 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或单位,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设施设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其安全管理对保障校园安全和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建立健全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制度的重要性、管理要求、安全检查和设备维护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制度的重要性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是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校园安全、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和教育教学顺利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学校设施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设施设备的损坏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管理要求1.责任明确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相关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并制定相关的责任制度。
各级负责人应加强对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视,明确责任范围和职责,落实到位。
2.制度规范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设施设备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管理要求。
制度应细化设施设备的使用规定,明确设备的使用时段和使用对象,严禁无关人员和非法使用。
制度还应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查记录、故障处理等情况进行详细规定。
3.培训宣传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宣传培训是确保制度有效执行的重要环节。
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确保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安全检查应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同时还应抽查不定期进行,以增加监督的力度。
检查重点应放在重要设备和设施上,如实验室、运动场、电器设备等。
在检查过程中,应注重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设备的保养维护情况、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等,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做好记录并责令整改。
四、设备维护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保障设施设备安全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设备的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定期保养。
具体措施包括:1.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明确维护责任人和维护频次。
小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小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小学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运行秩序,制定本《小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小学内所有设施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包括校舍、教学用具、体育设施等。
第三条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
第四条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由学校行政领导负责,并委托设施设备管理部门具体实施。
第二章设施设备维护第五条学校设施设备维护要求:1. 每学期进行设备巡查,及时发现设备的损坏、故障等问题,并及时报修。
2. 每年进行设施设备大检修,对校舍、教室、操场等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
3. 设施设备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理、归位,保持设施设备整洁有序。
第六条学校设施维护的责任:1. 学校设施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维护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 教师要对所使用的设施设备进行保管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第三章设施设备安全使用第七条学校设施设备安全使用的基本要求:1. 学生要遵守设施设备的使用规定,不得进行私自改造或拆卸,不得进行危险行为。
2.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设施设备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设备。
第八条学校设施使用的责任:1. 设施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向教师和学生发布设备使用的安全指导。
2. 教师要定期进行设施设备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设施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四章应急管理第九条学校设施设备应急管理的基本要求:1. 学校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件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2. 学校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教师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十条学校应急管理的责任:1. 校园安全保卫部门要负责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 教师要积极参与应急演练,掌握应急处理方法,确保师生安全。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一条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要求:1. 学校要建立定期的设施设备安全检查机制。
2. 相关部门要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协调解决。
第十二条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责任:1. 学校领导要加强对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学校教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学校教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学校教学设备设施的安全,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师生员工,包括但不限于教学楼、教学设备、实验室、图书馆等所有教学设备设施。
三、安全管理责任1. 学校行政部门负责教学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落实责任到位。
2. 各院系要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指导本院系教学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3. 教师要切实担负起教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的责任,及时汇报隐患和事故。
4. 学生要严格遵守教学设备设施的使用规定,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共同维护安全环境。
四、安全管理制度1. 教学设备设施的配备(1)教学设备设施的采购需由专门的采购管理部门进行招标采购,确保设备设施的品质和安全性能。
(2)教学设备设施的更新需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及时更换,保障设备设施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3)教学设备设施的摆放要根据使用需要进行合理布置,确保设备设施的使用方便和安全性。
2. 教学设备设施的维护(1)定期维护:学校应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对教学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的维护检查,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
(2)日常维护:学生使用教学设备设施后,应及时清理并做好保养工作,保持设备设施的整洁和良好状态。
(3)维修管理:教学设备设施出现故障时,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保障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
3. 教学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1)教师要严格按照设备设施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杜绝违规使用设备设施。
(2)学生要接受设备设施的相关培训,并按照要求正确操作设备设施,确保自身安全。
(3)使用教学设备设施前要检查设备设施的完好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停止使用。
4. 教学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1)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保障教学设备设施的安全。
(2)学校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培训学生和教师熟悉应急处理方法,以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五、安全事故处理1. 发生教学设备设施安全事故时,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
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及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及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及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1一、学校要对教室、运动场地、体育教学设施器材、教学实验用器材及教学场地和公共场地的桌椅、门窗、护栏、宣传橱窗、照明设施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尤其是汛期要对教室、宿舍及其他建筑进行日巡视、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严防发生事故。
二、体育器械、设备必须牢固安全。
各类器材在使用前,需先进行安全检查,方可使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装,穿运动鞋。
上课前检查服装,上、下课都必须清点人数,课后要进行登记。
上课时,教师要对学生讲清基本动作要领,做好全面的保护工作,防止出现意外伤害。
学生要服从体育教师的'安排,不做与该课无关的事,不得擅自进行教师没有布置的活动项目,课上学生不准带有尖锐器具,防止事故发生。
四、体育运动教学危险的运动场地和器械要有警示标志,比赛必须向学生进行运动安全常识教育,告知具有哪些体质和疾病的学生不能参加运动,有特异体质或疾病的学生,教师视其身体状况可拒绝参加体育运动。
五、学生在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并按体育活动项目所规定的安全要求进行。
学生之间要互相帮助,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要在指定场地上进行,不能乱窜乱跑,影响其他班级学生活动。
严禁学生之间互相争执、吵闹甚至斗殴。
六、出现场地或器材隐患,要及时报告学校总务后勤分管领导,待隐患排除后方可投入使用。
七、活动过程中,如出现意外事故,教师要及时规范处置,并及时报告学校体育卫生组负责人和学校校长。
八、组织召开学区学生运动会,必须提前将运动会的时间、地点、项目、参加人员、活动方案、安全工作预案等报学校校长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及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2为保证学校财产及师生人身安全,使学校教学秩序、生产生活秩序正常进行,消除校内不安全隐患,特制定以下安全检查制度。
一、校舍安全各年级,各处室在每天放学后,必须对各专用教室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电器设备是否断电,用水设备是否关好,门窗是否锁好。
校园设施与设备管理方案

校园设施与设备管理方案校园设施与设备管理是校园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习环境的舒适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校园设施与设备的管理方案,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一、设备维护与保养校园设施与设备的正常维护与保养是保障设施正常运行和师生安全的基础。
学校应建立设备档案,定期对设施与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如电路检查、消防设备维修等。
此外,还应对设备的使用进行培训,增强师生对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意识。
二、设备购置与更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校园设备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替换。
因此,学校应定期进行设备现状评估,根据教学需求和学校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进行设备购置与更新。
同时,与厂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优惠价格和售后服务,确保校园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三、校园设施安全校园设施安全是校园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校应编制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和工作流程,加强设施安全监测和隐患排查。
此外,还应定期组织校园安全演练,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四、校园环境卫生校园环境卫生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学校应加强校园环境的日常清洁与保洁工作,配备足够的清洁人员和设备,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确保校园环境的清洁与卫生。
五、设施开放与使用校园设施的开放与使用应具有一定的规范和管理制度。
学校可以通过预约制度和租赁方式,合理安排设施的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当使用。
同时,还应明确设施使用的收费标准和监督机制,确保公平公正。
六、设施规划与布局校园设施的规划与布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应根据师生的实际需求和校园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布局设施。
例如,合理安排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设立运动场地和休闲娱乐区域等,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七、设备资源共享设备资源的共享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学校可以建立设备共享平台,提供设备信息和使用流程,方便师生进行资源共享与合作。
小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3篇)

小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确保小学设施设备使用安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设施设备安全管理职责2.1 校长负责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指派专人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2 教师应负责设施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和保养,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2.3 学生应按规定使用设施设备,不得私自移动或破坏设施设备。
三、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措施3.1 定期检查:校方应定期对校内的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修复。
3.2 维护保养:设施设备使用人员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3.3 注意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3.4 紧急预案:学校应制定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保障师生的安全。
四、设施设备安全事故处理4.1 如发生设施设备安全事故,学校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
4.2 学校应对设施设备安全事故进行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3 对于因师生违反安全规定导致的设施设备安全事故,学校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五、设施设备安全宣传5.1 学校应定期开展设施设备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5.2 学校应建立安全宣传栏,发布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安全知识等内容。
六、违反规定处罚6.1 对于违反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人员,学校应视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停职、记过、记大过等。
七、附则7.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在校方讨论通过后可进行修改。
小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1、硬件安全是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全,必须为学生提供安全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
2、设施设备安检责任人是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总务主任。
3、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与维修,每月至少一次。
开学前全面整修。
4、使用者要重视设施设备的安全性能,使用之前要认真检查,不得使用有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
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管理对于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师生的安全非常重要。
为此,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方面的必然要求。
本制度旨在规范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管理,确保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完善运转。
二、管理制度的目标1. 建立并完善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的监管机制,确保其常态化管理和日常维护;2. 强化学校设施器材的安全防护意识,提高管理人员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识;3. 提高学校设施器材的使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保障教学质量。
三、管理制度的内容1. 设施器材的资料登记和管理1.1 设立设施器材资料管理部门,负责设施器材的台账登记和更新;1.2 所有设施器材必须依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登记,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1.3 对于设施器材的重要信息,如设备型号、购置日期、维护记录等,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登记。
2. 设施器材的安全保护措施2.1 设施器材必须放置在安全、稳定的位置,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被非法侵占和损坏;2.2 每个设施器材都应有专人负责查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2.3 对于易受盗窃的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应加装防盗器材,并定期进行检修和更新。
3. 设施器材的日常维护和保养3.1 每年制定设施器材的维护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3.2 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相关培训,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3.3 对于出现故障和损坏的设施器材,应及时修理或更换,并进行记录和报备。
4. 设施器材的安全使用4.1 设施器材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关的使用资格证书;4.2 使用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私自拆卸和更改设备;4.3 使用人员在使用设施器材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并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四、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1. 配备专职设施器材管理员,负责设施器材的管理和维护;2. 定期组织设施器材的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3. 制定设施器材的使用规程,明确每个岗位的责任和要求;4. 加强设施器材的日常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5. 加强设施器材安全意识培训,提高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6. 定期召开设施器材安全管理会议,总结工作经验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学校设施安全管理制度11.doc

学校设施安全管理制度11学校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一、校舍安全管理制度(一)应加强校舍管理和监控,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校舍的设计、建设、使用及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的配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
(二)总务处应定期进行校舍勘验检查,发现险情(危房、危墙、危厕等)应果断采取应紧措施,立即报告校长,并制定修缮和加固计划和方案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城建部门,尽快修缮或加固、翻新。
(三)学校要配备专(兼)职管理员,负责对校舍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向学校校长报告。
校舍避雷设施完好,发现损坏要及时修复,定期请有关部门做好检测。
门窗开启灵活,不松动,不腐朽;玻璃五金等件齐全,不松动,维护及时。
学校要在易发生危险的地方或设施前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事故发生。
(四)学校有基建工程的必须在工程区域设立醒目的安全事项和警示标志,并用网工线或墙等将施工范围与学生活动区域隔离,施工的器具或相关物品都应放在工地内或指定的区域内。
二、学校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1、校内的一切设备与设施要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维护,做到固定牢固,运行安全可靠。
2、教学设备的维护和安全管理:电脑、投影仪、录音机、实物投影仪、电视机、照相机等贵重办公器材,维护管理要落实到人,明确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在做好防火、防盗的同时,要做好使用维护记录,消除用电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3、消防设施的安全管理(1)加强对全校师生的《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加强教室、教师宿舍、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设施和用电安全管理,由总务处确定专人负责,定期检修,保证正常运转。
(2)学校总务处应按规定配齐配足消防器材,保持安全疏散通道畅通,保证灭火器械规格正确、功能有效,有关管理人员必须熟悉使用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3)组织开展紧急情况下师生安全撤离和疏散的演习活动,确保师生安全。
(4)总务处加强对电源、电器、电网的检查,防止因漏电或线路老化等隐患引发事故。
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1. 为确保学校教学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环境的良好状态,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的教学场地和设施器材的使用、保养、维修和管理。
3. 所有教职员工、学生和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教学场地管理1. 学校负责对教学场地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场地安全、无障碍,并修复任何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问题。
2. 每个教室和实验室应配备紧急出口标识和灭火器,并保持通畅和易于操作。
3. 教学场地内禁止焚烧任何物品,禁止使用易燃、易爆和有毒的化学品。
4. 在教学场地内严禁吸烟,保持场地内空气清新。
5. 在教学场地中使用电器设备时,必须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三、设施器材管理1. 所有设施器材的使用必须符合其设计用途,并在正常使用范围内。
2. 设施器材的操作和维护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人员进行,并按照相关的规程和注意事项进行。
3. 每个设施器材都应有专责人,负责设施器材的保养和维修,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4. 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私自拆卸、调试或修复设施器材,凡涉及到设施器材的更换、修理等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5. 设施器材的使用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确保其对设施器材的正确认识和正确使用。
四、安全事故处理1. 如果发生任何教学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事故,责任人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并及时上报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
2.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安全事故报告和记录制度,并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调查和处理。
3. 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事故分析和事故原因的查找,提出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监督与评估1. 学校应定期进行教学场地和设施器材的安全现场检查,确保管理制度的执行和安全标准的达到。
2. 学校应建立监督评估的机制,对教职员工、学生和相关人员的遵守制度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评估结果。
学校教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教学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确保教学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 责任明确,分工协作。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格局。
3. 依法管理,科学规范。
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教学设备设施。
三、管理范围1. 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教学设施。
2. 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录音机、实物投影仪、电视机、照相机等。
3. 体育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田径场、游泳池等。
4. 其他教学辅助设施。
四、管理职责1. 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学校教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 各部门、各岗位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本岗位教学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3. 教师负责本班教学设备设施的使用、维护和保管。
4. 学生应遵守教学设备设施使用规定,爱护公物。
五、安全管理措施1. 定期检查。
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教学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设备维护。
教学设备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3. 消防安全。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4. 人员培训。
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5. 应急处理。
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迅速采取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六、奖惩制度1. 对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期望能够确保学校教学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学校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学校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为了加强学校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防范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宿舍楼、食堂、体育设施等。
3.学校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由学校安全部门负责,并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二、设备、设施巡查与维护1.学校设备、设施应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2.巡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电气设备是否有漏电现象,设施是否存在松动、腐蚀等安全隐患以及设备是否正常使用等。
3.发现设备、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上报学校安全部门,并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理。
4.学校设备、设施的维修和保养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三、安全培训与教育1.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2.安全培训与教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消防知识、防范盗窃知识、应急逃生演练等。
3.新进员工应接受安全培训与教育后方可正式上岗。
四、设备、设施使用管理1.设备使用人员应按照规定正确使用设备,严禁私自改动设备结构和参数。
2.设备使用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并填写设备使用记录表。
3.设备使用人员发现设备故障或者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并停止使用设备,等待维修或处理。
4.设施使用人员应按照规定正确使用设施,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
五、应急预案与演练1.学校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2.学校应定期组织各类事故的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3.应急预案和演练的结果应及时总结并进行改进,确保应急处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六、意见反馈与整改措施1.学校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定期进行评估,并接受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2.对于师生员工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应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并向反映人反馈整改结果。
教育教学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确保师生人身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在教育教学设施安全管理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日常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 责任明确,责任到人。
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教职工的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 科学管理,规范操作。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教育教学设施的管理和使用,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三、安全管理内容1. 校舍安全(1)校舍设计、建设、改造和维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2)定期对校舍进行检查,确保结构安全,及时修复损坏部分。
(3)加强校舍消防设施的管理,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2. 教学设施安全(1)教学设施的设计、选购、安装和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2)定期对教学设施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3)对实验、实习等特殊教学设施,制定专项安全操作规程。
3. 生活设施安全(1)生活设施的设计、建设、改造和维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2)加强生活设施的安全检查,确保设施安全、卫生。
(3)加强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的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卫生。
4. 药品、危险品、实验室物品安全管理(1)药品、危险品、实验室物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2)建立健全药品、危险品、实验室物品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操作规程。
(3)定期对药品、危险品、实验室物品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合规。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对新教职工、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3. 加强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安全常识,提高全体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五、安全检查与整改1.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 对重大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教学设施器材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教学设施器材的安全管理,确保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1.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教学设施器材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2. 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教学设施器材的采购、验收、安装、使用、维修和报废等工作。
3. 教学部门负责教学设施器材的日常使用和保养,确保其安全运行。
4.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教学设施器材的安全负直接责任。
三、设施器材安全要求1. 教学设施器材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和规定,严禁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施器材。
2. 新购置的教学设施器材应具有合格证明、产品说明书和安全使用说明。
3. 教学设施器材的安装、使用、维修和保养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4. 教学设施器材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设施器材使用与保养1. 教学设施器材的使用应遵循“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 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设施器材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设施器材的结构和性能。
3. 教学设施器材的保养应定期进行,保持其清洁、干燥,防止锈蚀和损坏。
4. 教学设施器材的维修应请专业人员进行,严禁非专业人员私自拆卸和维修。
五、安全教育与培训1. 学校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使用教学设施器材的人员应参加安全培训,了解设施器材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六、安全检查与事故处理1. 学校应定期对教学设施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发生设施器材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按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教学设施器材安全管理制度,旨在保障学校教学设施器材的安全运行,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方案说明1教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方案——校园安全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具有重大的意义。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的安全是学生校园全的重要保证。
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安全教育,加强教育教学设施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隐患,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学生身心安全健康的发展。
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机构为加强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安全工作,决定成立安全工作机构,其组成人员如下:1、领导小组:组长:刘艳萍副组长:王小健周淑娟叶志文蔡国惠成员:王淑敏陈雨山吴丹刘春辉王雅蕊杨明刘营刘爽范蕊康晓月周云梁维张佳高爽王迪边丽丽李倩牛爱华侯丽2、安全保护小组:组长:刘艳萍副组长:王小健周淑娟叶志文蔡国惠成员:教导处全体成员;各年级组长及各班班主任二、工作职责领导小组:在上级政府和教育、安监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领导小组全面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全面负责学校的安全工作,各成员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校教学设施安全工作。
安全保卫小组按学校安排具体负责学校教学设施及学生人身安全保护工作。
教导处1、配合政教处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2、负责检查各班学生的考勤工作,制定学生考勤有关的规章制度;3、负责督促图书阅览室、各实验室、微机教室、录播教室、多功能教室、音乐教室、各办公室、学生教室等,有关人员经常性的检查教学设施、器材、药品的使用安全情况,4、负责处理与本处室有关的其它安全工作。
年级组1、积极配合学校有关处室抓好本年级组安全教育宣传工作;2 、负责督促检查本年级各班的安全纪律教育和考勤工作;3、负责处理本年级有关安全工作的其他问题。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在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全面抓好学生的安全纪律教育,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观念,既注意身体安全,更要注意心理安全,保证身心得到安全健康发展。
1、利用晨读、校会、主题班会、参观展览等,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2、利用板报、专栏、小报等多种形式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3、加强安全纪律考勤和保持经常性的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掌握每日学生的活动情况,与家长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4、做好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咨询,及时向学生提供心理安全信息,加强心理安全教育指导;5、负责本班学生伤害事件的报告。
凡发生重大的危及学生人身安全的事件都应向学校报告,属于严重伤害(亡)事件的应在第一时间报告。
6 、科任教师协助班主任老师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加强与班主任老师联系;加强当堂学生的考勤,对于无故缺课的要及时报告班主任。
三、纪律与要求1、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实验器材、药品,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报告、及时维修,及时更换,及时排除隐患。
2、班主任是学生安全第一责任人和安全事件的第一报告人。
若事件发生时,班主任不在而其他教师在场时,第一目击人有责任及时向学校领导小组报告。
四、应急工作实施细则1、“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学校发生突发事故时,启动应急预案,由校长室统一指挥,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迅速赶到现场,快速妥善处置,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若重大突发性事故的处理,超出学校处理能力时,请求教体局出面协调,多方联动,形成合力,确保突发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置,将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2、“系统联动,群防群控”原则。
学校发生重大突发性事故后,学校处置重大突发事故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及相关负责同志要紧急行动,立即深入现场开展工作。
年级、班级等负责教师要按照学校应急预案的要求始终防守一线,积极做好协作工作。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对各种影响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安全隐患,要立足防范,抓小、抓早、以快制快。
一旦发生重大事故,要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应对,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校内。
4、“教育疏导,化解矛盾”的原则。
学校若发生突发群体性事故,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分不可结”的工作方法,加强正面宣传,积极教育引导,稳定师生情绪,及时化解矛盾,有效防止事态扩大。
5、“措施得力,救人第一”的原则。
学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采取一切得力措施,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发生重大事故,在迅速报警的同时,应紧急组织师生安全有序疏散,救护受伤学生;发生重大车祸,迅速拨打交通事故、紧急救护电话,开展自护自救;发生食物中毒、卫生防疫等重大事故,在迅速报告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同时,应紧急将中毒、受伤学生送往医院抢救;发生校舍安全事故,应积极组织抢险,救护受伤师生。
学校发生安全事故,要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在组织抢险救灾时,严禁学生参加。
五、应急处置程序发生突发事故应按以下步骤处置:1.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事件的危害程度做出初步评估。
2.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学校应当在第一时间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或向120急救中心求助。
受伤人员较多、情况比较复杂时,应同时向110求助。
3.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4.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中止活动、疏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5.突发事件发生后,在首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的情况下,应及时与涉及事件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告知事件原因、处理办法和可能的结果。
六、后期处置协同各部门采取措施恢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协同各主管部门处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4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教学团队组建原则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
下面由学习啦为你整理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范文一一、教学团队组建原则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
为适应我校学科特点,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
每个教学团队由一名带头人和若干名教师组成。
二、教学团队的工作要求 1.根据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2.重视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队伍结构。
及时提出队伍培养、调整、补充的意见和建议,有计划的开展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遴选与培养;3. 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进修规划,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素养的指导,关心青年教师成长;4.积极申报、承担各级教改项目;5.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6.积极编写、更新相关教材,形成在本专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教材;或积极使用国外高水平优质原版教材与国内其他优秀教材; 37. 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完整的工作章程;8.教学团队有责任协助学院或直接安排教师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9.团队教师应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以科研促教学。
三、教学团队带头人的基本要求与职责 1. 教学团队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教授职称,承担相关课程的本科教学,且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学风端正,治学严谨,勇于创新,有较强组织管理和协作能力,曾指导过青年教师,成绩突出。
2.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相关课程改革的趋势,有较强的改革意识,有明确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思路和目标。
3.组织和协调完成教学团队承担的教学任务,采取有效、得力的措施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4.规划、组织教学研究,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方面起主导作用,积极撰写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5.组织相关课程的教材编写,积极指导相关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
6.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制定教学成长计划,并督促、检查该计划的实施。
7.积极组织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在国内同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范文二(一)团队设置特色本专业团队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力量雄厚。
现有教师21 人,其中教授11 人,副教授6 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81%;博士11 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2%;硕士6 人。
其中50 岁以上3 人,占14% ;40-50 岁12 人,占57% ,40 岁以下6 人,占28% 。
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名校。
有首届百名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 1 人,全国模范教师 1 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 人。
省青年骨干教师4 人。
(二)专业特色历史专业为师范类专业,主要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毕业生应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和本领。
这是考虑到本专业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要去农村中学任教,除了胜任历史教学之外,还要适当外延,必要时可以兼任政治、语文、外语、地理等课程的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范围。
(三)课程特色本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以下原则和特色:A、师范性既然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学生必须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规律和现代教育技术,除了开设教育学、心理学、中学历史教材教法之外,还开设了书法、普通话、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体育知识、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以及教育技术等多种类型的专修、辅修课程或专题讲座,使学生具备当好中学历史教师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B、理论性历史学科本身就是理论性极强的科学。
如果学生不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就很难掌握史学发展的主体与走向。
除了开设政治理论课之外,还要安排分量较重的史学概论课,它重点讲授史学的各个流派、渊源及特征,史学的社会功能,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史学的基本理论及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史学史是历史学的历史,介绍和研究中国自古至今的重要史学家、史学著作、史学流派、史学主张和史学理论。
这些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实践性教师的工作特点是通过自己的言行输出知识信息,学生则从教师的言行中接受输入知识信息。
因此实践性环节对于师范专业学生显得十分重要。
从新生入校开始就安排相关的课程加强学生的教师基本功,重点是三字(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两话(普通话、讲话)。
在教育实习的前一个学期安排中学教材教法和实习训练课,前者重点在理论,后者重点在实践,包括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备课、板书设计、教学方法、教态等各方面的训练,以便学生顺利走上实习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