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节目最新观后感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在故宫修文物节目最新观后感作文
《我在故宫修文物》重点纪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
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这里给
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我在故宫修文物节目最新观后感作文,希望能帮到各位。
我在故宫修文物节目最新观后感作文1
盼望很久的国产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终于要放映了!离家最近的天逸影城排片了,却只排了一天。虽然是在星期五下午,虽然是在六点到七点多的非黄金时间,而
且我还有培训班,妈妈还是二话不说,跟老师请假带我去看。到了影院坐好,左右一看,一大片都是熟悉的朋友,大家都安静地期待着……
这是中国自己拍的一部非常成功的纪录片,主要讲了在故宫里维修文物的工作人员
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他们对待繁琐、复杂、枯燥、无趣的文物修理工作,并没有烦躁、焦灼,而是耐心、认真、几十年如一日不厌其烦地做一件事。
他们还会给自己平淡的生活增添乐趣,就像在一碗清汤里撒盐。他们养了可爱的
“御猫”、彩色的鹦鹉,打杏子、种樱桃,弹吉他、骑自行车,还有个师傅居然戴着
特别高级的Goole眼镜修文物!看得我都十分羡慕他们“有趣”的故宫生活了。
我们要学习故宫文物修理师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持之以恒,慢慢地
做好一件事。现在的人,都喜欢只求快,不求好,哪还有人像他们这样,修一个钟,
八个月才修好;织一块布,每天只织几厘米——只为了保证质量。
我以前看过一部纪录片,叫《大国工匠》,讲的就是这种工匠才有的精神。里面讲
到有一个造船工,要焊接数百块钢板,几十千米长的缝隙。可他一天最多也只焊个几
十米,因为慢工出细活,质量才有保证。
我们要发扬这种工匠精神,跟故宫文物修理师一样,做事时不能急躁,要平心静气
地对待每一件事、每一天,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过好每一天,不能焦灼,只有
这样才能成功。我们一定要告诫自己:“学习工匠精神,一认真,你就赢了!”
我在故宫修文物节目最新观后感作文2
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季,我对片中陶瓷组完美修复唐三彩马的故事记忆深刻。影片中,王五胜和两个徒弟纪东歌、窦一村在安静的小屋里,面对破裂严重的唐
三彩马,粘贴、磨平、上色,用自己的巧手使它恢复昔日的风采!
在这段影片中,大国工匠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内心热爱,静心钻研,追求极致,将艰难的文物修复工作做到最好。
工匠精神源于对工作对象的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在影片中,他们就是以修复文物为乐,才把这件事做到极致。只有热爱,才
会执着。在我7岁时,就能搭建议14岁+拼的乐高玩具。当时,我特别喜欢一艘大船,并全神贯注地玩了起来,楼下的小伙伴们叫我去踢足球,我也不去。最后,用几千个
比指甲盖还小的积木搭成了半米长的大船。这就是热爱的成果。
工匠精神意味着耐性。在影片里,他们工作的西三所属于冷宫,空无一人。每天大
清早骑着自行车穿过寂静的故宫,独自工作。修复文物是件很考验耐性的活儿。你可
能要反复重做,每一处细节,马鞍、缰绳,都要一丝不苟地打磨。我在生活中也要有
耐心,有一次我在做口算,却因为量太多(有10页),又想着待会儿要买新水杯新钢笔,晚上又要去吃米其林大厨烧的自助餐,便失去了耐心,胡乱做一通,结果书写极乱,
错题也有一大堆。看了这段影片,我以后一定要静下心来,因为静能生慧、定能生智。工匠精神需要不断地学习,虚心发问,拓宽知识边界。唐三彩马的尾巴完全消失了,为了更好地修复,王武胜三人向木器组求助,讨论马尾的形态,虽然他们都是专家,
但工匠精神需要他们博采众长,借鉴采取别的专家的意见和作品。他们又到了博物馆,观察别的唐三彩马尾的造型,以运用在这匹上。看到他们的虚心求教。我想起语文老
师在讲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时向同学们请教有关唐朝宵禁的问题。她的不耻下问
让我十分敬佩。
《我在故宫修文物》加深了我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我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
我在故宫修文物节目最新观后感作文3
真没想到,一部文物题材的纪录片成了“网红”。最近,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网站收获超过百万次点击,豆瓣评分高达9.4,甚至高过《舌尖上的中国》。“慕
名而来舔屏”的年轻人络绎不绝。
要说之前,文物纪录片给人的常是一种高冷、神秘、刻板、枯燥的印象,仿佛都是
关于遥不可及的东西,和百科知识别无二致,与普通人的生活多有隔膜。所以,不少
作品往往是“墙内开花墙内香”,顶多能赚圈儿外人的几眼好奇。
有网友说,当别人推荐《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以为拍的是故宫,
没啥特别的兴趣,没想到却讲的是故宫里一群人的故事,而这一群人,实在可爱又可敬。于是一口气看了三遍。
我想起上学那会儿,同学们经常一起嘀咕:真不明白博物馆里的老古董有啥看头?我不认识它,它更不认识我,冷冰冰的.有意思吗?尔后,逐渐有一些机会听到收藏家回
忆他们和某一文物相遇、相守的故事,或关于因缘际会,或充满人情世故,或有彼此
坚守,交织着个人的情感,也打捞起历史的点滴。我便开始对文物有了新鲜的认识,
似乎还感受到老物件的温度。原来“文”是中心,“物”只是载体。正如纪录片里的
木雕佛像修复师屈峰说的,“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吗?文物的目的就是让它传播文化,而不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钟表修复师王津说,以往大家看到的文物都是静
态的,这部片子让很多观众看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当看到有一群和我们一样朝八晚五的普通人,在一个时光慢
悠悠、充满生活气息的“自家后院”里,执着而从容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后,网
友们油然而生的亲切感。这时的文物,俨然褪去了厚重的尘埃,充满人情的味道;这时候的观众,也开始“心疼”“点赞”“自豪”,关切这些文物的传承和命运。这是一
种奇妙的互动。
互联网的强大力量,让这种互动的影响迅速扩散和放大。《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走
红路径是这样的:最初在央视播出并没引起多大的反响,后来,当故事被上传到某弹
幕视频网站后,迅速跻身热搜榜,俘获了大量90后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