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绪论
01章 绪论
![01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d92ef4c8011ca300a6c390b8.png)
接触和赖 以生存的
细胞 外液
环境
血浆(占体重4%) 内环境
其它:脑脊液、 淋巴等
第二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二)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
Po2 [MR]
[葡萄糖] PH
渗
透
细胞
压
Pco2
[…]
血液循环
第二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二、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一)神经调节
1.基本方式:反射
特点: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影响范围比 较局限。
第二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三、人体功能的反馈控制
如神经系 统、内分 泌系统等
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
控制部分
负反馈
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 馈 信 息
受控部分
反 馈 信 息
如腺体 、肌等 效应器
O2
CO2
第一节 概述
新陈代谢
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合 摄取营养 成 自 身
排 出 分解自身 产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物
贮存能量 能量转移、利用
释放能量
能量代谢
第一节 概述
(二)兴奋性
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 1.刺激与反应 (1)刺激
凡能被机体感受的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第一节 概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概述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研究正常人 体形态结构 和功能活动 规律
人体解剖 生理学
研究方法 研究任务
研究对象
正 常 人 体
尸体解剖
动物实验
显微镜技术 阐明人体各部分形态结 构及生命现象,揭示生 命活动客观规律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111397a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5.png)
四、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 个体,该功能称为生殖或自我复制。
人类及高等动物分为雄性与雌性,发育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子代个体。
生殖是生命的特征之一。
亚当和夏娃的伊甸园
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稳态及其调节
如何学好人体解剖学?
人体基本组织研究技术
➢ 微细结构:光镜结构与电镜(超微)结构
➢ 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能被分辨的结构,以微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电镜结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被分辨的结构,以纳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HE染色 苏木精-伊红
肝细胞光镜结构(HE染色)
肝细胞电镜结构(透射电镜)
(一)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被机体所感知引起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反应: 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出现的理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 任何刺激要引起机体或组织产生兴奋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刺激强度; 刺激持续时间; 刺激强度变化速率;
刺激三要素: (1)足够的强度 阈 强 度: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 刺 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
(即促进戒加强控制部分的作用) 意 义: 使某一生理功能迅速加强,直至完成。
例: 排尿、排便、分娩、凝血
本章重点
人体分十部、十系统 器官、系统的定义 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的轴和面 新陈代谢、阈刺激的定义 正反馈、负反馈的定义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45
22
人体的轴
1.垂直轴 2.矢状轴 3.冠状轴
人体的面
25
矢状面
水平面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d245e6700abb68a982fbee.png)
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各组织、 器官和系统经历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 化过程,直至机体各部器官系统功能的完善和 成熟。 成熟:包括心理、智力、和行为的改变
生理学
• • • • • 定义:是研究活的有机体各种功能的学科。 分支---1、细胞生理学 2、特殊生理学 3、系统生理学
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联系
• 所有特殊功能的实现必然具有特殊的机构 基础。
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1)细胞分子水平 (2)组织、器官、系统水平 (3)整体水平
解剖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慢性实验法(chronic experiment)
• 以完整、清醒的动物为研究对象,在保持比较自 然的外界环境条件下进行较为长时间的实验。 • 如苏联生理学者巴甫洛夫研究唾液分泌的规律时, 预先把狗的一侧腮腺的导管开口移植到面部表面, 待创伤愈合之后,即可以从外面的开口准确地收 集唾液分泌量。然后,在清醒而比较自然的条件 下进行实验,观察在环境变化时,唾液分泌量的 增加或减少。他由此而提出了条件反射学说。由 于这种动物可以较长期地进行实验,故称为慢性 实验法。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研究人和动物体各种细 胞的超微结构的功能活动以及细胞内各种物质分 子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研究人和动物体各种器 官和系统生理功能活动的规律及其调控机制以及 它们对整体水平的生理功能有何作用和意义等 整体水平的研究:以完整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 和分析各种生理条件下不同器官、系统之间互相 联系互相协调的规律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关系 生理学研究三个水平的相互关系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a517d21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7.png)
孕期保健,运动与疾病康复等方面的研 究。
7
2.运动生理学在竞技领域的应用
①利用遥感和体表无创检测等高科技仪器在 不干扰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对运动过程进行 实时检测。
②通过基因芯片建立候选优秀运动员基因特 征数据库,解决优秀运动员的早期选材问 题。
8
3.健身专业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
①肥胖与体重控制(肥胖与体成分、肥胖与 运动减肥)
②体适能与运动处方(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 施)。
③残障人与运动(残障人的生理特点、体育 运动对残障人生理功能的影响)
④慢性疾病患者与运动(运动与骨质疏松、 运动与血脂异常、运动与高血压、运动与 糖尿病、运动与冠心病)
9
14
四、如何学习运动生理与解剖学?
1.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互依存 2.局部与整体相互联系 3.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体形态结构与生
理功能的变化
15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运动生理与解剖学概述
一、运动生理与解剖学的概念 二、运动生理与解剖学的内涵及应用 三、健身专业为什么要开设运动生理与解剖
学课程 四、如何学好运动生理与解剖学
1
一、运动生理与解剖学的概念
1.运动生理学的概念
在正确认识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 础上,进一步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 的影响;阐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过程 的生理学原理。
缩与心肺功能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主要 是测量诸如吸氧量、心率、体温和排汗 量等内容。
②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智能化仪器在不影响 人体运动状态的条件下进行动态和整体 水平的研究,利用计算机处理、综合分 析数据,利用影像学检测仪器,向生理 功能和形态相结合方向的研究。
人体解剖学第1章绪论
![人体解剖学第1章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5107f83abcd126fff7050ba5.png)
特点:迅速、精确、作用局限而短暂
(二)体液调节
激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神经-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
特点:幅度、范围较小,对刺激的感受性也较 低,不十分灵敏。 它是机体调节的辅助方式。
三、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一)负反馈 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或减 弱控制部分的活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点。 生理意义:维持系统的平衡或稳态。 如血压、体温调节等。 (二)正反馈统 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或加 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生理意义:加速某生理过程的进程并发挥最大效应, 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
在体实验 如:去大脑僵直 离体实验 如:骨骼肌实验装置图
(2).慢性实验
如假饲实验
(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1.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研究 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3.整体水平的研究
第二节
生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
一、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 体液是机体内液体的总称。
正常成年人的体液 (占体重的60%) 40%细胞内液 20%细胞外液 组织液、血浆、 淋巴液、脑脊液。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一、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一章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解剖学:研究正常人体的构成及其形态结构的科学。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生理学:研究正常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活动,这些功能 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以及这些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药学领域的应用 (一)实验方法 1.急性实验
二、生理功能的调节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一)神经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1ca91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d.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以体表为准的方位术语是浅和深。
2、人体从整体外形上可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大部分。
3、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阈强度,又称阈值。
4、生理学把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为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稳态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反馈作用主要包括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种方式。
如动脉血管的减压反射属于负反馈,它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而排尿反射、排便、分娩、血液凝固等活动属于正反馈。
第二章细胞1、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内负外正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2、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快速的可扩步性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去极化产生的离子基础是Na+内流。
3、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转运方式分为4种,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其中C02和02等脂溶性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是通过单纯扩散的转运形式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第三章基本组织1、细胞是组成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其关键结构是三联体。
它是骨骼肌纤维收缩的结构基础。
其中,Ca2+的参与起到关键作用,被称为耦联因子。
第四章运动系统1、屈颈时,颈部最明显的隆起是第7颈椎(隆椎)。
2、椎间盘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髓核和纤维环构成。
3、胸骨柄和胸骨体连结处微向前凸,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 肋(软骨),体表可触及,是计数肋和肋间隙的重要标志。
4、关节的基本结构为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5、鼻旁窦共有4对,即额窦、筛窦、上颌窦和蝶窦。
6、膈上有三个裂孔,它们分别是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孔。
第五章能量代谢和体温1、机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
人体所需的50%~70%的能量来源于糖类,20%~30%的能量来自脂肪。
2、人体在安静状态下产热器官主要是内脏,运动产热主要依靠骨骼肌。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ad236dc8cc22bcd127ff0c15.png)
(2)特点:
扩散速率高; 无饱和性;
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不需消耗能量;
扩散量与浓度梯度、温度和膜通透性呈正相关。
(3)转运的物质:
O2、CO2、NH3 、N2 、尿素、乙醚、乙醇、类固 醇、类激素等。
膜对H2O具高度通透性,H2O除单纯扩散外,还可 通过水通道跨膜转运。
2、人体生理学
• 概念: 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或生理功
能的科学。
• 特点: 实验科学
3、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关系
人体解剖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基础 人体生理学是解剖学的功能表达
↑
学习的重点!!!
(二)生理学的研究任务:
研究机体各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 程。包括:
➢各器官、细胞的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 ➢不同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在各种疾病情况下,身体某个 器官发生的功能变化、形态变化及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⑴泵转运——Na+-K+泵
Na+-K+泵又称Na+-K+-ATPase,简称钠 泵。
当 [Na+]i↑ 、 [K+]o↑ 时 , 都 可 被 激 活 , ATP分解产生能量,将胞内的3个Na+移 至胞外,并将胞外的2个K+移入胞内。
钠-钾泵: 当[Na+]i↑/[K+]o↑激活
分解ATP产生能量
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1)概念: 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甚小的物质,需 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
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2)分类: ①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②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课件]人体解剖生理学 (药科)第1章 绪论PPT
![[课件]人体解剖生理学 (药科)第1章 绪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e1f5160cb4daa58da0114afc.png)
二、生理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
1. 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2. 主要药效学(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试验资料及文 献资料; 3. 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4. 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5. 长期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6. 过敏性、溶血性和局部刺激性、依赖性的特殊安全性试 验资料和文献资料; 7. 致突变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8. 生殖毒性试验及文献资料; 9. 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0. 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 、人体生理学 :阐述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发生的原 理,发生的条件以及人体的机能整体性及其与环 境变化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认识人体整体及其 各部分机能活动的规律。 3 、二者的关系: 人体生理学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基 础,但又能促进解剖学的发展,二者既有分工又 有紧密联系,可分为两门学科来学习(医学院校 采用),也可以合并为一门课程(药学或生物学 院校)。
人体解剖生理学 (药科)第1章 绪论
第一章
第一节 概
绪论
述
第二节
生理学与药物研究
第一节
概述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和 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前者称为人体解剖学 (human Anatomy) , 后 者 称 为 人 体 生 理 学 (human Physiology) 。 1 、 人 体 解 剖 学 : 主 要 包 括 大 体 解 剖 (gross anatomy) 、组织学 (histological anatomy) 和胚胎 学(embryonic anatomy)。 人体的结构组成:细胞(cell)→组织(tissue)→器官 (organ)→系统(system)。
1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绪论
![1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a82017fcdd88d0d232d46a36.png)
2019/11/7
48
如皮肤的真皮、肌腱、
韧带等均是致密结缔组
织。
2019/11/7
49
脂肪组织
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主要由大量 群集的脂肪细胞构成,由疏松结缔组织分 隔成小叶,具有贮存脂肪,支持,保护, 参与能量代谢,维持体温等作用。
2019/11/7
50
人体有两类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组织、棕色脂肪组织
2019/11/7
27
2019/11/7
28
第二节 人体的基本组织
由结构和功能相同、相似或相关的一 些细胞及其周围的细胞间质一起构成 组织(tissue)。
2019/11/7
29
四大组织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2019/11/7
30
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 epithelial tissue,由密集的上 皮细胞组成,细胞间质很少。具有保护、 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上皮组织内无 血管。一般将之从功能上分为被覆上皮和 腺上皮,前者覆盖于身体表面或衬于体腔 或管腔的腔面,后者是构成腺器官(如肝 脏、胰腺)的主体组织。
2019/11/7
37
复层扁平上皮
由多层细胞组成,是最厚的一种上皮
由上皮的垂直切面看,细胞的形状和厚薄 不一。紧靠基膜的一层细胞为立方形或矮 柱状,此层以上是数层多边形细胞,再上 为梭形细胞,浅层为几层扁平细胞。最表 层的扁平细胞已退化,并不断脱落。基底 层的细胞较幼稚,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新生的细胞渐向浅层移动,以补充表层脱 落的细胞。
2019/11/7
34
单层立方上皮
由一层立方形细胞组成 这种上皮见于肾小管等处,具有分泌和吸
人体解剖生理学精选全文
![人体解剖生理学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1b8948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9.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绪论一、概述1.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构成及其形态结构的科学。
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组织:结构及功能相似的一类细胞通过细胞间质聚合在一起构成组织。
器官: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系统:结构及功能密切相关的几个器官协调配合,共同实现特定的生理功能而成为系统。
2.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活动,这些功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以及这些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3.人体解剖生理学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组成。
二、生理功能的调节当内、外环境发生改变时,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叫做生理功能的调节。
有三种调节形式。
(一)神经调节指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
基本过程是反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特点:快速而精确。
(二)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
如机体的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经体液(血液、组织液)运输到达,调节特定组织细胞的功能。
特点:作用缓慢、广泛、持久。
(三)自身调节一些组织细胞自身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适应性反应。
这种调节形式所起的作用有限。
三、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一)人体的解剖方位标准姿势;常用方位术语:1.上和下部位高低关系,头上足下,近头侧为上。
2.前和后或腹侧和背侧近腹面为前,近背面为后。
3.内侧和外侧距人体正中近为内侧,远离为外。
4.内和外与空腔相互位置关系,近内腔为内,远内腔为外。
5.浅和深与皮肤表面相距关系,近皮肤表面为浅,远为深。
6.近侧和远侧距四肢根部近为近,远离为远。
(二)人体的解剖面1.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切面称之。
2.冠(额)状面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的切面。
3.水平或横切面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
四、人体的基本组成(一)细胞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人体生理解剖-第一章-绪论
![人体生理解剖-第一章-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5878b17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5.png)
(1)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2)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3)新药研究过程 新药临床前研究 临床研究: Ⅰ、Ⅱ、Ⅲ期临床试验 售后调研:Ⅳ期临床试验 (4)新药的注册申请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的发现
通过作用于离子通道来治疗疾病的药物
对神经系统递质与受体的认识
神经兴奋及抑制药物
胃酸分泌的机制及其调节的阐明
在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内各种微小结构的功能及细胞内各种物质分子的特殊化学变化过程称为细胞分子生理学。
细胞培养
2. 器官系统水平
在器官系统水平研究各个器官及系统生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称为器官生理学。
3. 整体水平
在整体水平研究完整机体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完整机体与内外环境间的平衡称为整体生理学。
近代生理学
中国近代生理学
1926 年在生理学家林可胜的倡导下,成立中国生理学会,翌年创刊《中国生理学杂志》,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为《生理学报》。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威廉 · 哈维( William Harvey, 1578~1657 )
《心与血的运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实验的 方法 证实了人和高级动物的血液是从左心室射出,通过体循环的动脉血管流向全身组织,然后汇集于静脉血管回到右心房,再经过肺循环进入左心房。因此,心脏被认为血液循环的中心。
什么是人体解剖生理学?
1、人体解剖学:研究正常人体的构成 及其形态结构的科学。
组成:
大体解剖学
组织学
胚胎学
肉眼
机体
显微镜
组织细胞
结构
形态
受精卵
成体
大体解剖学
组织学
卵裂 第4周 第8周
生物制药系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_第一章
![人体解剖生理学_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958f179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a.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_第一章绪论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功能的一门学科。
结构是生理功能实现的物质基础,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在学习机体组成结构的基础上,理解机体及各个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和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
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一)新陈代谢(二)生殖和生长发育(三)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3、自身调节(四)机体维持稳态的反馈调节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第一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自学)第二节基本组织组织为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集合而成。
间质是指存在于细胞之间不具有细胞形态的物质。
根据组织起源、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人体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一、上皮组织(epithelialtiue)特征1、分布于表面2、细胞多、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
3、多排成层、成囊、成管、成泡。
4、无血管。
5、具有极性,即游离面和基底面。
6、再生能力强。
上皮组织有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种(一)被覆上皮覆盖身体表面或作为管道和囊腔的内壁,起保护、分泌、吸收、排泄、感觉、生殖等功能。
根据细胞层次可分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
1、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implequamouepithelium)又称单层鳞状上皮,是由一层不规则的扁平细胞呈锯齿状紧密排列而成。
特点:细胞呈梭形(侧面观)或锯齿形(表面观),核椭圆,胞质少,细胞器不发达。
分布:①衬于心脏、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称内皮;②衬于心包膜、胸膜、腹膜,称间皮;③还分布于肺泡壁、肾小囊壁。
功能:构成光滑的表面,减少器官间磨擦,利于液体流动和物质通透。
单层扁平上皮模式图单层扁平上皮光镜图(表面观;肠系膜铺片,镀银染色)单层扁平上皮(肾小囊壁层)单层扁平上皮(血管内皮)单层立方上皮(implecuboidalepithelium)是由一层近似于立方形的细胞构成。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01章+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01章+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a8b9788425c52cc58ad6beb7.png)
(三)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组织、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 的周期性变化,依次分别为:
绝对不应期:是指组织细胞在一次兴奋初 期很短的时间内,对于任何强度的刺 激,都不能再产生兴奋的时期(ab段)。
相对不应期:是指在绝对不应期之后的一 段时间内,须给予大于该组织阈值的 较强刺激才能引起反应的时期(bc段)。
(三)体液调节的生理意义:对机体的快速变化不能起及时的 调节作用,但是对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功能的最重要 的调节机制。
三、自身调节
绪论
(一)自身调节的基本方式:不依赖于神经体液因素而起的 调节作用。
(二)自身调节的特点:作用非常局限。
(三)自身调节的生理意义:在心、肾、脑等重要脏器的功 能维持上有重要意义。
(2)持续刺激时间 时值——以二倍于基强度的刺激作用于可兴奋组织,引
起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其长短反映了组织兴奋性的高低。
(3)刺激强度变化率
反应(response):机体应答刺激所产生的变化。
兴奋(excitation):由相对静止 变为显著的运动状态,或原有 的活动由弱变强。
抑制(inhibition):由运动转为 相对静止,或活动由强变弱。
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使实验条件简
单化,便于分析有关因素对离体器官、
组织或细胞的功能影响。
绪论
2.慢性实验(chronic experiment)
第1章 人体解剖生理学绪论
![第1章 人体解剖生理学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5e6817560b1c59eef8c7b47e.png)
人体的结构
细胞(人体结构的最小单位)→组织(上皮 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器官(如:胃、心、肺、肾等)→系统(运动 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 系统)。各系统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彼此联 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机体.
二、 人体解剖学的任务
人体解剖学的任务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 主要包括:大体解剖(肉眼),组织学(显微镜),胚胎 学 (发育过程)。
三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和生命活 动规律的科学。它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二部分组成, 前者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后者是研究人 体生命现象或生理功能的科学。人体生理学是以人体解剖 学为基础,但又能促进解剖学的发展,二者既有分工又有 密切联系,可分为两门学科来学习,也可以合并为一门课 程。
19世纪初 美国医生研究一个因枪伤形成胃与腹壁之间瘘 管的加拿大捕猎者 发现胃液中包含了盐酸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
一、生理学的概念、任务
(一)概念: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 律的科学,具体地讲是阐述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发生的原理, 发生的条件以及人体的机能整体性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对立统 一关系,从而认识人体整体及其各部分机能活动的规律。
②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合成一系列与先导化合物结构类似的物 质,进行构效关系研究,以优化化合物的治疗指数,选择最佳 化合物作为临床候选药物。
③新药研究过程:包括新药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售后调研。 考察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④新药的注册申请。
新药的临床试验可分为Ⅰ、Ⅱ、Ⅲ、Ⅳ期。 Ⅰ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
1-绪论-人体解剖生理学2011
![1-绪论-人体解剖生理学2011](https://img.taocdn.com/s3/m/d806514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6.png)
兴奋 (exitation) :组织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反应或活 动增强的反应.
抑制(inhibition ) :活组织受刺激不容易产生动作电位 的反应或活动减弱的反应.
可兴奋组织. 神经,肌肉,腺体。 生物体生存的条件.
三)生殖 生物体繁殖出与自己相似的子代的活动。高等动物和人,
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生殖细胞,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形 成受精暖,经过多次分裂,形成生物个体.
3. 自身调节:器官,细胞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对
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三)生理技术中的控 制过
程有
¨ 许多共同的规律。因此,人们应用控制论的概念、原 理和
¨ 方法来认识和分析机体各种功能的调节。
¨
从控制论的观点分析,控制系统可分为: 非自动控
巴浦洛夫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了条件反射. 1902年,Bernstein 提出生物电现象的膜学说 。 1949年,Hodgkin与Huxley提出生物电现象的离子学说。 1902年,Starling 发现了分泌,创立了激素的概念,确定了 内分泌与体液调节。 2000年10月9日,三位神经科学家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 奖: 瑞典哥德堡大学神经药理学家 阿尔维德•卡尔森(Arvid Carlssion ).证明黑质-纹状体DA系统是锥体外系调节运动的
重要环路.
保罗• 格林加德(Paul Greengard),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分 子和细胞神经科学教授。在蛋白质磷酸化方面突破性发现阐明 DA等递质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 特 别 是 影 响 蛋 白 质 磷 酸 化 的药物作用机理的认识大大加深了一步。
埃里克• 坎德尔( E r ic Kandel),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 生物学家。
稳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维持细胞、器官、 系统乃至整体 的正常功能 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破坏内环境稳定, 机体将发生疾病。 二)生理功能的调节 1.神经调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feb82f3583c4bb4cf7ecd118.png)
第一章绪论-回顾§1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人体解剖生理学:定义,包括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任务;我们的基本要求§2 机体的组成一、机体的结构层次原子→分子→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机体二、系统(12个系统):体壁(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淋巴(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3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术语一、标准姿势二、人体的解剖面:矢状面,水平面,冠状面三、机体各部位的名称: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四肢四、体腔:脊部体腔(颅腔和脊髓腔)和腹部体腔(胸腔和腹骨盆腔);四分体第二章细胞-回顾§1 细胞的结构一、细胞膜: 组成:脂质和蛋白质功能:屏障作用,物质交换,信息传递二、细胞核:控制中心组成: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染色体(DNA)三、细胞质: 组成:细胞质基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中心粒,纤毛和鞭毛§2 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间期(合成期),分裂期(一分为二)第三章基本组织-回顾组织的定义§1 上皮组织特点:有极性,细胞多而密集一、被覆上皮单层:扁平上皮,立方上皮,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二、腺上皮:腺:外分泌腺(有管腺),内分泌腺(无管腺)功能:保护、吸收、排泄和分泌等§2 结缔组织特点:细胞数量少、种类多、功能各异;细胞间质(基质、纤维)丰富功能:支持,连接,营养,保护等一、疏松结缔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脂肪细胞;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二、致密结缔组织三、脂肪组织四、网状组织五、软骨和骨组织六、血液: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3 肌组织功能:收缩分类:骨骼肌,心肌,平滑肌§4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功能: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第四章体壁(皮肤)系统-回顾§1 皮肤的结构一、表皮:复层扁平上皮黑色素细胞,黑色素,雀斑,痣,白化病,白癜风二、真皮1、乳头层:表皮嵴(指纹);2、网状层:韧性和弹性,皮具,褥疮三、皮下组织:脂肪组织§2 皮肤的附属器官一、毛发:毛干和毛根,毛囊,竖毛肌二、皮脂腺:皮脂,青春痘(痤疮、粉刺)三、汗腺:汗液,大汗腺,狐臭四、指(趾)甲:甲体,甲根§3 皮肤的功能1、保护作用;2、感觉功能;3、吸收作用;4、调节体温:血管,汗腺;5、合成维生素D(VD):佝偻病;6、创伤愈合皮肤病变,皮肤肿瘤(疣,皮肤癌),烧伤§4 衰老效应第五章骨骼系统-回顾§1 概述一、骨的形态:长骨(骺-骺线),短骨,扁骨,不规则骨二、骨的构造:骨膜,骨质,骨髓(红骨髓和黄骨髓)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四、骨的功能:支撑功能,保护身体,造血功能,贮存钙盐,为肌肉提供附着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水平、研究方法
系统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巨视解剖:尸体解剖 肉眼观察 微视解剖:显微镜 细胞结构
人体生理学的研究水平、研究方法 细胞和分子水平 器官和系统水平 整体水平
急性实验 慢性实验
急性实验
离体:取出研究的组织或器官,在人工生理状态下实验。 在体: 麻醉下暴露器官。
去大脑僵直
骨骼肌实验装置图
* 体液调节 * 自身调节
* 神经调节
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 基本方式:反射 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N纤维
调节特点:快速、局限、短暂
中枢
传出N纤维
效应器
* 体液调节 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血液运输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主要指激素调节: 内分泌腺→激素→血液运输→受体→生理效应 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思考题
1.何谓内环境?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 2.试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作用、特点。 3.何谓正反馈和负反馈?试举例说明它们在生理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及意义。
复习思考
*兴奋与兴奋性 *反应、反射和反馈有何区别?
谢谢大家
谢谢观赏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任务和方法
1.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和方法
1.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包括解剖学和生理学两方面内容
人体解剖学 概念: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绪论
联系方式
电话:13658117525 邮箱:weiming@ 课程邮箱:rtjpslx@
密码:weiming
第一章 绪 论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任务和方法 二、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及轴和面 三、生命的基本表现 四、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及调节 五、教学方法、教学要求及考核方式
1.新陈代谢 2.兴奋性 3.生殖
1.新陈代谢
生物体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摄取营养物质以合成自身的物质,同时不断 分解自身衰老退化物质,并将其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自我更新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2.兴奋性
兴奋性 接受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特性) 刺激 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反应 机体应答刺激所产生的变化。
* 自身调节
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 反应。
调节特点: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
3.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
在研究生命现象时,看到机体许多功能调节的过程与工程技术中的控制过程有许多共同 的规律。因此,学者们也应用控制论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机体各种功能的调节。
3.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
从控制论的观点分析,控制系统可分为: 非自动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系统
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即受控部分的活动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反馈控制系统
控制部分 控制部分
指令 正反馈信息
受控部分
指令
受控部分
负反馈信息
反馈的概念
负反馈和正反馈概念、意义
慢性实验 以完整健康清醒的机体为对象,施以手术,待伤口愈合,动物恢复健康后进行观察。
如研究动物的胃液分泌,采用假饲的实验方法
学习任务和意义
学习内容? 学习意义?
二、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及轴和面
1.解剖学姿势(标准姿势) 2.人体的解剖方位术语 3.人体的轴和面
1.解剖学姿势(标准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 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机能活动 机能活动
五、教学方法、要求及考核方式
1.教学方法 2.教学要求 3.考核方式
1.教学方法
学时:理论32,实验8 (学时分配) 特点:内容多、学时少、难理解、难记忆 方法:以讲授为主,适当进行提问、讨论、总结归纳。每章讲完后有思考题
直观、生动、形象、结合生活实际
2.教学要求
对号入座(座位表) 不迟到,不讲话,不睡觉(可不记笔记) 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答题)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外环境:机体整体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 ---(细胞外液)
1.内环境及其稳态
稳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稳态的意义?
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正常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生理功能的调节
当内、外环境发生改变时,机体各种功能活动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叫生理功能的调节。 包括:* 神经调节
左与右?
2.人体的解剖方位术语
上(颅侧) 下(尾侧)
前(腹侧) 后(背侧)
内侧
外侧 (以身体的中线为准)
内
外 (以中空器官为准)
浅
深(以皮肤表面为准)
近侧
远侧(四肢)
3.人体的轴与面
矢状面:把人体分割为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冠状面:把人体分为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水平面(横切面):把人体分为上下两部。
三、生命的基本特征
分类:大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 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人体生理学 生理学是研究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及其各器官、系统正常生命现象和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任务:现象 功能 机制 调节
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关系?
2. 研究水平、研究方法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水平、研究方法 人体生理学的研究水平、研究方法
强--弱 抑制(inhibition) 弱--强 兴奋(excitatio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殖
机体的寿命是有限的,生物体通过生殖延续种系。生殖是繁殖后代、延续种系的一种 特征性活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四、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及调节
1.内环境及其稳态 2.生理功能的调节 3.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
1.内环境及其稳态
3.考核方式
期末测验(大作业),占60% 作业2次(课堂或课外),占20%(无条件扣分) 实验占20% 课堂积极回答问题可加分
参考教材
岳利民主编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卫出版社 徐玉东主编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卫出版社 龚茜玲主编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卫出版社 樊小力主编 生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小结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任务和方法 二、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及轴和面 三、生命的基本表现 四、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及调节 五、教学方法、要求及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