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考博 GPS试题

合集下载

(2021年整理)《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大第三版,复习资料

(2021年整理)《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大第三版,复习资料

(完整版)《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大第三版,复习资料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大第三版,复习资料)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大第三版,复习资料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大第三版,复习资料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大第三版,复习资料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大第三版,复习资料〉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第一章绪论1。

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2 。

GPS卫星星座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GPS卫星星座,记作(21+3)GPS星座。

24颗在轨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轨道倾角为55°,各个轨道平面之间相距60°。

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点任何时刻,在高度角15°以上,平均可同时观测到6颗卫星,最多可达9颗卫星。

3. GPS卫星的作用:第一,用L波段的两个无线载波向广大用户连续不断地发送导航定位信号.第二,在卫星飞越注入站上空时,接收由地面注入站用S波段发送到卫星的导航电文和其他有关信息,并通过GPS信号电路,适时地发送给广大用户。

《GPS 原理及其应用》课程试卷 -测绘

《GPS 原理及其应用》课程试卷 -测绘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GPS原理及其应用》课程试卷A标准答案一、 填空题1.目前正在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GPS 和 GLONASS 。

我国组建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称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欧盟计划组建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称为 GALILEO 。

2.GPS卫星发送的信号是由载波、测距码、导航电文三部分组成的。

3.2000年5月初美国政府中止了已实施多年的SA 政策。

4.L1载波的波长约为19 厘米,L2载波的波长约为 24 厘米。

5.GPS定位误差按误差的来源分类,跟卫星有关的误差有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差、相对论效应;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有电离层延迟误差、对流层延迟误差、多路径误差;跟接收机有关的误差有接收机钟差、接收机的位置误差、接收机的测量噪声。

6.单站差分GPS按基准站发送的信息方式来分,可分为位置差分、伪距差分、相位差分。

7.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中的大气折射指数N与温度、气压、湿度等因素有关。

二、判断题1.接收机的接收通道采用平方律通道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测码伪距;可以获得导航电文;重建的载波是全波长的。

错2.C/A码的一个码元对应的码元宽度为29.3米。

错3.导航电文的传输速率为50bit/s,以“帧”为单位向外发送,需要12.5分钟才能完整地播发一次。

对4.单点定位中的DOP值与卫星的数量和几何图形以及观测值的精度有关。

错5.通过GPS相对定位,可消除卫星钟差和多路径误差的影响。

错6. 同一时刻L1载波相位测量观测值与C/A 码伪距测量观测值所受到的电离层延迟是相同的。

错7. 同一时刻L1载波相位测量观测值与C/A 码伪距测量观测值所受到的对流层延迟是相同的。

对8. 同一时刻L1载波相位测量观测值与C/A 码伪距测量观测值所受到的多路径误差是相同的。

错9. 常用的对流层延迟模型有霍普菲尔德(Hopfield)改正模型、萨斯塔莫宁(Saastamoinen)改正模型和克罗布歇(Klobuchar)改正模型。

博士入学考试《地理信息系统》试题整理

博士入学考试《地理信息系统》试题整理

博士入学考试《地理信息系统》试题整理模拟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1.地理信息系统2.TIN 模型3.元数据4.信息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1.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2.简述栅格数据及其主要编码方式。

3.格网 DEM 分析的主要应用。

4.根据下面示意图,给出其的矢量数据结构编码。

三、分析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1.论述点、线、多边形数据之间的叠加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2.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论述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

模拟试题二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1.地理数据2.空间索引3.DTM 与 DEM4.GIS 互操作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1.矢量数据结构与栅格数据结构的转换算法。

2.简述空间数据误差来源与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3.3S 集成的作用和意义4.下面两个多边形图层 A 和 B,图中标注的是多边形的属性,请画出 A 与 B 两个图层 Overlay 的结果图层 C 的示意图,并标注属性,其中 C 的属性为C=A+B 。

三、分析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1.为了完成城市道路拓宽改建分析,论述需要那些空间数据,并描述在 GIS 支持下的分析流程。

2.结合某具体领域(如区域规划、环境监测、土地利用、公共卫生等)进行应用 GIS 总体设计与项目实施。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考试试题一参考答案* 本答案仅供参考。

试题尤其是问答题较为灵活,重点要关心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2.TIN 即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是一种表示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

武大GPS复习

武大GPS复习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1、子午卫星导航系统采用6颗卫星,并都通过地球得南北极运行。

2、自1974年以来,GPS计划已经历了方案论证、系统论证、生产实验三个阶段。

总投资超过200亿美元。

3、按照《规范》规定,我国GPS测量按其精度依次划分为AA、A、B、C、D、E六级,其中C级网得相邻点之间得平均距离为15~10km,最大距离为40km。

覿鑲琏嬪溃鲟歟。

4、协调世界时就是综合了世界时与原子时得另一种记时方法,即秒长采用原子时得秒长,时刻采用世界时得时刻。

门齙浍扪貫炖釅。

5、卫星钟采用得就是GPS时,它就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得协调世界时(UTC)进行调整得。

在1980年1月6日零时对准,不随闰秒增加。

呒陆頗塹烏邇癬。

6、当GPS信号通过电离层时,信号得路径会发生弯曲,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

这种距离改正在天顶方向最大可达50m,在接近地平线方向可达150m。

览渔绍鈺習債谵。

7、在GPS定位测量中,观测值都就是以接收机得相位中心位置为准得,所以天线得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铄諏緘虚樞輝腽。

8、当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得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所进行得观测称为同步观测。

9、按照GPS系统得设计方案,GPS定位系统应包括空间卫星部分、地面监控部分与用户接收部分。

10、在接收机与卫星间求二次差,可消去两测站接收机得相对钟差改正。

在实践中应用甚广。

11、卫星星历误差实际上就就是卫星位置得确定误差。

也就是一种起始数据误差,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卫星跟踪站得数量及空间分布、观测值得数量及精度、轨道计算时所用得轨道模型及定轨软件得完善程度。

缲穢椏驼黷邁莖。

12、GPS网得图形设计主要取决于用户得要求、经费、时间、人力以及所投入接收机得类型、数量与后勤保障条件等。

丟項钡琏阉鈍鹪。

13、根据不同得用途,GPS网得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及边点混合连接四种基本方式。

选择什么方式组网,取决于工程所要求得精度、野外条件及GPS接收机台数等因素。

GPS测量试题集及答案

GPS测量试题集及答案

GPS测量试题集及答案一、判断题(×)1、相对定位时,两点间旳距离越小,星历误差旳影响越大。

( √)2、采用相对定位可消除卫星钟差旳影响。

( √)3、采用双频观测可消除电离层折射旳误差影响。

( ×)4、采用抑径板可避免多途径误差旳影响。

(√)5、电离层折射旳影响白天比晚上大。

(√)6、测站点应避开反射物,以免多途径误差影响。

( ×)7、接受机没有望远镜,因此没有观测误差。

( √)8、精度衰减因子越大,位置误差越小。

( √)9、精度衰减因子是权系数阵主对角线元素旳函数。

( √)10、97规程规定PDOP应不不小于6。

(√)11、强电磁干扰会引起周跳。

(√)12、双差可消除接受机钟差影响。

( √)13、差分定位与相对定位旳重要区别是有数据链。

( √)14、RTD就是实时伪距差分。

( ×)15、RTK 就是实时伪距差分。

( √)16、实时载波相位差分简称为RTK。

(×)17、RTD 旳精度高于RTK。

(√)18、GPS网旳精度是按基线长度中误差划分旳。

(√)19、97规程中规定旳GPS网旳精度等级有5个,最高精度等级是二等。

( √)20、GPS网中旳已知点应不少于三个。

( √)21、尺度基准可用测距仪测定。

( √)22、AA级网旳比例误差系数应不超过10E-8。

(√)23、四等GPS网旳基线长度相对中误差应不超过1/45000。

(√)24、四等GPS网旳基线长度相对中误差应不超过1/45000。

( ×)25、同步观测基线就是基线两端旳接受机同步开机同步关机。

( √)26、同步环就是同步观测基线构成旳闭合环。

( √)27、边连式就是两个同步图形之间有两个共同点。

(×)28、预报DOP值旳文献是星历文献。

(×)29、应当选择DOP值较大旳时间观测。

(×)30、作业调度就是安排各作业组到各个工地观测。

(×)31、接受机号可以不在现场记录。

全球定位系统与遥感测绘考核试卷

全球定位系统与遥感测绘考核试卷
D.紫外波段
11.在遥感应用中,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定位误差?( )
A.地球自转
B.卫星轨道偏差
C.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
D.大气层折射
12.下列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提高GPS定位的精度?( )
A.差分GPS
B.实时动态GPS
C.精密单点定位
D.以上都对
13.遥感图像的波段组合可以用于哪些方面?( )
A.增强图像对比度
2.遥感技术的关键部分是传感器,它能够直接观察地球表面。()
3.在遥感图像中,红外波段通常用于夜间成像。()
4. GPS系统中的卫星钟差是导致定位误差的主要因素之一。()
5.遥感图像的分辨率越高,其覆盖范围越小。()
6.在进行GPS测量时,至少需要接收到四颗卫星的信号才能进行三维定位。(√)
7.遥感图像处理中,图像融合的目的是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
A.耕地资源调查
B.作物长势监测
C.灾害评估
D.以上都对
17.下列哪些波段在遥感图像中可以用于识别植被?( )
A.红波段
B.近红外波段
C.绿波段
D.蓝波段
18.在遥感图像处理中,哪些方法可以用于去除图像中的噪声?( )
A.中值滤波
B.高斯滤波
C.低通滤波
D.以上都对
19.下列哪些是GPS系统的组成部分?( )
B.锐化滤波
C.中值滤波
D.以上都对
17.下列哪种遥感卫星系统主要用于环境监测?( )
A. MODIS
B. LANDSAT
C. SPOT
D.以上都对
18.在GPS定位中,用于消除大气层误差的修正模型是什么?( )
A. Hopfield模型

GPS试卷试题及答案要点总结计划

GPS试卷试题及答案要点总结计划

绪论空间定位技术的优点测站间不需要互相通视数学模型简单且能同时确定点的三维坐标易于实现全天候观察能达到大地测量所需要的精度水平,在长距离上还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定位结果观察时间比较短操作简单,功能多,应用广经济效益明显GPS定位系统的组成及作用空间部分GPS卫星:供应星历和时间信息,发射伪距和载表信号,供应其他辅助信息地面监控部分地面监控系统:中心控制系统、实现时间同步、追踪卫星进行定轨用户部分GPS接收机:接收并测卫星信号、记录办理数据、供应导航定位信息三、时间与坐标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真近点角:在轨道平面上卫星与近地址之间的地心角距.升交点赤经:在地球平面上,升交点与春分点之间的地心夹角.近地址角距:在轨道平面上近地址与升交点之间的地心角距.天球:指以地球质心为中心,半径r为任意长度的一个假想球体。

为建立球面坐标系统,必定确定球面上的一些参照点、线、面和圈。

岁差:指由于日月行星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

章动:北天极除了平均地每年西行以外,还要绕着平北天极做周期性的运动。

轨迹为一椭圆。

极移:地球自转轴相关于地球体的地址不是固定的,地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地址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为极移历元:在天文学和卫星定位中,与所获得数据对应的时辰也称历元。

吻合以下要求的周期运动现象可用作确准时间的基准:运动是连续的、周期性的。

运动的周期应拥有充分的牢固性。

运动的周期必定拥有复现性,即在任何地方和时间,都可经过观察和实验,复现这种周期性运动。

第四章卫星运动的基础知识及GPS卫星的坐标计算轨道:卫星在空间运行的轨迹轨道参数:描述卫星轨道地址和状态的参数卫星星历:描述卫星运动轨道的信息,是一组对应某一时辰的轨道根数及其变率预告星历:是经过卫星发射的含有轨道信息的导航电文传达给用户,经解码获得所需的卫星星历,也称广播星历后办理星历:是一些国家的某些部门依照各自建立的追踪站所获得的精美观察资料,应用与确定预告星历相似的方法,计算的卫星星历。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考研真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GPS采用交会进行定位,至少需要颗卫星才能进行定位计算。

2.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3.目前,GPS卫星发送两种频率的载波信号,其目的是为了。

4.GPS信号调制时,先将调制在上,然后再将组合码调制到上。

5.对于GPS卫星信号而言,电离层是介质,对流层是介质。

6.目前卫星定位系统除GPS外还有、、。

7.GPS卫星轨道的基本轨道根数有个。

8.GPS测量中常用的标准数据格式有和。

9.GPS观测值在接收机间求一次差后可消除参数,继续在卫星间求二次差后可消除参数,再在历元间求三次差后可消除参数。

10.GPS测量的误差包括与卫星有关误差,与有关误差及与有关误差。

11.消除或减弱各种误差影响的方法有:、、。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整周计数2.观测时段3.差分观测值4.重建载波5.相对定位三、问答(每题6分,共30分)1.在全球定位系统中,用测距码测定伪距的原因?2.重建载波的方法有哪些?3.举例说明GPS的应用。

4.说明载波相位测量的基本思想。

5.站间观测值求差可以消除或消弱定位中的哪些误差源?四、论述(每题10分,共20分)1、论述GPS单点定位解算过程。

2、比较GPS和全站仪在测量中各自的优缺点,并分析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五、计算题(10分)某台GPS接收机在静态情况下观测到6颗卫星,如果仅采用载波相位观测方程进行定位解算,至少需要多少个历元才能进行求解,为什么?求解时的多余观测数是多少?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2、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由、地面监控部分和三部分组成。

地面监控部分由、、和组成。

3、 GPS卫星信号由、和三部分组成。

4、目前,GPS卫星发送种频率的载波信号,其目的是。

5、 GPS卫星信号采用来进行信号的调制。

6、对于GPS卫星信号而言,电离层是介质,对流层是介质。

7、在仅顾及频率平方的情况下,测码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电离层延迟关系为。

测绘科学技术:GPS原理及其应用考试题

测绘科学技术:GPS原理及其应用考试题

测绘科学技术:GPS原理及其应用考试题1、名词解释(江南博哥)整周模糊度本题答案:卫星发送到地面的载波在空间传输的整周期数是一个无法通过观测获得的未知数因而也称为整周模糊度。

2、填空题载波相位测量测定的是载波从卫星到接收机的()。

本题答案:相位之差3、填空题在软件控制下能依次对多个卫星进行观测,且循环观测一次的时间大于20ms的通道称为()通道。

本题答案:序贯4、单选白天的电离层误差影响比晚上的影响()。

A.大B.小C.相同D.无关本题答案:A5、填空题将较低频的测距码和数据码从较高频的载波上的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

本题答案:解调6、单选 GPS网的精度等级是按()划分的。

A.角度精度B.位置精度C.时间精度D.基线精度本题答案:D7、名词解释绝对定位本题答案:利用GPS卫星和用户接收机间的距离观测值直接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在在WGS-84坐标系中相对地球质心的绝对位置。

8、填空题 GPS卫星系统由空间部分、()和()三部分组成。

本题答案:地面控制部分;用户部分9、填空题升交点赤经是含地轴和春分点的子午面与()和升交点的子午面之间的交角。

本题答案:含地轴10、单选不同测站同步观测同卫星的观测量单差可消除()影响。

A.卫星钟差B.接收机钟差C.整周未知数D.大气折射本题答案:A11、填空题电离层影响,夏天是冬天的()倍.本题答案:412、填空题卫星星历的数据来源有()和()两类。

本题答案:广播星历;实测星历13、判断题 GPS定位精度同卫星与测站构成的图形强度有关,与能同步跟踪的卫星数和接收机使用的通道数无关。

()本题答案:错14、填空题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国际上都通过协议来确定某些全球性坐标系统的坐标轴指向,这种共同确认的坐标系称为()。

本题答案:协议坐标系15、填空题进行GPS外业工作之前,必须做好实施前的()、()、器材筹备、观测计划拟定、GPS仪器检较以及设计书编写等工作。

本题答案:测区踏勘、资料收集16、名词解释观测时段本题答案: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间隔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段。

gps试题及答案武大

gps试题及答案武大

gps试题及答案武大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GPS系统的全称是: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B. Global Positioning ServiceC.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D. Global Positioning Satellite答案:A2. GPS系统由几个部分组成?A. 2B. 3C. 4D. 5答案:B3. GPS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主要来自于:A.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B. 中圆地球轨道卫星C.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D. 低地球轨道卫星答案:B4. GPS系统的定位精度通常可以达到:A. 10米B. 100米C. 1米D. 0.1米答案:C5. GPS定位误差主要来源于:A. 卫星钟差B. 电离层延迟C. 多路径效应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6. GPS系统由美国哪个部门管理?A. 美国空军B. 美国陆军C. 美国海军D. 美国国防部答案:A7. GPS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A. 军事B. 民用C. 科学研究D. 所有以上领域答案:D8. GPS接收器的定位模式包括:A. 静态定位B. 动态定位C. 差分定位D. 所有以上模式答案:D9. GPS系统使用的卫星信号频率是:A. L波段B. S波段C. C波段D. X波段答案:A10. GPS系统可以提供哪些导航信息?A. 经度B. 纬度C. 高度D. 所有以上信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GPS系统可以用于以下哪些目的?A. 车辆导航B. 地理信息采集C. 精确农业D. 救援定位答案:ABCD2. GPS定位误差的来源包括:A. 卫星钟差B. 电离层延迟C. 多路径效应D. 接收机噪声答案:ABCD3. GPS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A. 空间部分B. 控制部分C. 用户设备部分D. 地面监测部分答案:ABCD4. GPS接收器的主要功能有:A. 接收卫星信号B. 计算位置信息C. 显示地图D. 存储数据答案:ABCD5. GPS系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包括:A. 精确打击B. 战场定位C. 导航D. 通信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GPS系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定位服务。

武大试题整理

武大试题整理

名词解释1.大地线克莱劳定理2.垂线偏差改正3.正常重力位4.正常高5.底点纬度6.投影长度比7.周期误差8.大地原点9.参心空间直角坐标系10.基辅差1、大地水准面2、高斯投影正算3、大地高4、垂线偏差5、大地主题反算6、参考椭球定位7、找准目标的相位差8、波道曲率改正9、静力法重力测量10、恒星时1、正高2、底点纬度3、重力基准4、、地球正常重力位5、似大地水准面6、总地球椭球7、大地线8、波道曲率改正9、大气垂直折光10、大地主题正算1.参考椭圆 2.高程异常 3.岁差 4.球面角超 5.水准标尺基辅差控制网可靠性大地方位角地球大地基准常数协调世界时正常重力位天文大地垂线偏差二,计算和作图1.试分别画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和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的示意图,并说明各轴的指向。

2.图中P1,P2是椭球面上P1,P2在高斯平面上的投影点,试绘出:(1)P1,P2之间的大地线描写形;(2)P1,P2两点之间的方向改化;(3)P1至P2方向的平面坐标方位角;(4)P1点的平面子午线收敛角。

3. 二等水准测量中,AB点间共设了4个测站,A点的高程h A=10.0000,用N3水准仪进行返测,前三站的高差和为5.0000,第四站的观测数据如下(按观测顺序排列):1825 1385 16032 17427 1962 1523 47582 46188试计算该测站的视距长度和B点的高程h B。

4. 已知P点的垂线偏差为:ξ=+1.0"、η=-1.0",P点至Q的大地方位角为90°,由观测Q的高度角为45°,试计算PQ方向的垂线偏差改正?5. 在一般的情况下相对法截弧是不重合的,为什么?(用有关公式来论证)6. 当大地线长度短于50公里时,可以认为大地线的平面投影曲线的长度S等于其弦长度D,为什么?7. 试比较椭球面上某一点的子午圈曲率半径M、卯酉圈曲率半径N和平均曲率半径R三者的大小?在什么情况下三者相等?(用相关公式来证明)8. 精密水准测量时,往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为:后、前、前、后,而偶数站的观测程序为:前、后、后、前,这样做可以消除或减弱哪些误差?9. 设高程平面上有一点,其坐标值为x1=0m,y1=-290km,试绘图说明该点换算至相邻带上时,y2之概值是多少?注:设a=6400km,∏取3.14,精度到km。

武汉大学《GPS原理及其应用》试卷B卷

武汉大学《GPS原理及其应用》试卷B卷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GPS原理及其应用》课程试卷B试题标准答案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1.子午卫星导航系统采用6颗卫星,并都通过地球的南北极运行。

2.自1974年以来,GPS计划已经历了方案论证、系统论证、生产实验三个阶段。

总投资超过200亿美元。

3.按照《规范》规定,我国GPS测量按其精度依次划分为AA、A、B、C、D、E六级,其中C级网的相邻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5~10km,最大距离为 40 km。

4.协调世界时是综合了世界时与原子时的另一种记时方法,即秒长采用原子时的秒长,时刻采用世界时的时刻。

5.卫星钟采用的是 GPS 时,它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的协调世界时(UTC)进行调整的。

在 1980 年1月6日零时对准,不随闰秒增加。

6.当GPS信号通过电离层时,信号的路径会发生弯曲,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

这种距离改正在天顶方向最大可达 50 m,在接近地平线方向可达150m。

7.在GPS定位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相位中心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8.当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所进行的观测称为同步观测。

9.按照GPS系统的设计方案,GPS定位系统应包括空间卫星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部分。

10.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可消去两测站接收机的相对钟差改正。

在实践中应用甚广。

11.卫星星历误差实际上就是卫星位置的确定误差。

也是一种起始数据误差,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卫星跟踪站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观测值的数量及精度、轨道计算时所用的轨道模型及定轨软件的完善程度。

12.GPS网的图形设计主要取决于用户的要求、经费、时间、人力以及所投入接收机的类型、数量和后勤保障条件等。

13.根据不同的用途,GPS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及边点混合连接四种基本方式。

选择什么方式组网,取决于工程所要求的精度、野外条件及GPS接收机台数等因素。

考博GPS部分 复习题

考博GPS部分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高程异常:似大地水准面至地球椭球面的高度2、近地点角距3、整周模糊度整周模糊度(ambiguity of whole cycles)又称整周未知数,是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载波相位测量时,载波相位与基准相位之间相位差的首观测值所对应的整周未知数。

4、天球坐标系是利用基本星历表的数据把基本坐标系固定在天球上,星历表中列出一定数量的恒星在某历元的天体赤道坐标值,以及由于岁差和自转共同影响而产生的坐标变化。

常用的天球坐标系:天球赤道坐标系、天球地平坐标系和天文坐标系。

5、大地高一点沿椭球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6、周跳卫星信号被障碍物挡住而暂时中断,或受无线电信号干扰造成失锁,计数器无法连续计数,当信号重新被跟踪后,使整周计数不正确,但不到一整周的相位观测值仍是正确的。

这种现象称为周跳。

7、星历8、春分点9、观测时段10、同步观测环二、简述GPS定位技术的由来与定位原理?GPS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GPS )是美国从20世纪 70 年代开始研制,历时 20 年,耗资 200 亿美元,于 1994 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GPS卫星定位基本原理: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计算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

实际上是将卫星作为动态空间已知点,利用距离交会的原理确定接收机的三维位置。

三、 静态相对定位目前普遍采用基本观测量的线性组合,试述常用三种差分组合形式及其优缺点?假设安置在基线两端点的接收机1、2,在历元t i 和t i+1对GPS 卫星k 和j 进行了同步观测,可以得到如下的载波相位观测量: )()()()(121121++ΦΦΦΦi ji j i k i k t t t t 和,和。

目前普遍采用的差分组合形式有三种:1)单差(Single-Difference ——SD ):在不同观测站,同步观测相同卫星所得观测量之差。

武大往年地理信息系统试题_硕士博士

武大往年地理信息系统试题_硕士博士

历年考研真题整理2006年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考研试题一、解释下列概念(共5小题,每题4分,共30分)1、分布式数据库是一组将物理上分布的数据库,通过网络连接,由数据库管理软件统一管理的数据库系统。

它的主要特点是:①、物理上分布;②、逻辑上统一;③、支持全局应用。

2、地理信息流p11它是由于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不平衡现象所产生的,它依附于物质流和能量流而存在,也是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性质、特性和状态的表征和知识。

它是地理系统的纽带,有了它地理系统才能运转。

3、窗坐标索引p97窗坐标索引是基于记录对象空间范围的索引机制,它在记录每个空间对象的坐标时,记录每空间对象的最大最小坐标,在检索时,先根据空间对象的最大最小坐标范围,排除没有落入检索窗口的空间对象,然后仅对落入检索窗口的空间对象进行判断,最后检索出真正落入窗口内的空间对象。

4、对象-关系型管理模式p133在RDBMS中进行扩展,在RDBMS中增加了空间数据管理专用模块,使之能直接存储和管理(非结构化的)空间数据的数据库管理模式。

5、多边形统计叠置分析p205是指确定一个多边形中含有其它多边形的属性类型的面积等,即把其它图上的多边形的属性信息提取到本多边形中来。

二、简答题(共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1、地理系统可用数学形式描述为S={Ω,R},请解释其含义。

地理系统:指某一个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的,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地理要素或过程所组成的,并具有特定的功能和行为,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并能自动调节和具有自组织功能的整体。

Ω={x1,x2,…,xn}表示系统各地理要素的集合,x1,x2,…,xn为n个不同类型的地理要素;R表示×1,×2,…,×n 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

2、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是如何描述空间位置数据的?空间数据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空间位置特征、空间属性特征、时间特征。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GPS试卷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GPS试卷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GPS试卷第一篇:武汉大学测绘学院GPS试卷测绘学院2004—2005学年《GPS原理及其应用》一、填空题1.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___部分组成的。

其中地面监控部分是由、__、__、和 __组成的。

2.GPS卫星信号是由、、和三部分组成的。

3.GPS卫星是采用 ____ 来进行信号调制的。

4.测码伪距观测值所受到的电离层延迟与 __ 成正比,与__ 成反比。

5.在软件控制下能依次对多个卫星进行观测,且循环观测一次的时间大于20ms的通道称为 __ 通道。

6.在接收机间求一次差后可消除___参数,继续在卫星间求二次差后可消除 ___参数,再在历元间求三次差后可消除 ___ 参数。

二、单项选择题1.GPS卫星之所以要发射两个频率的信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消除对流层延迟B、消除电离层延迟C、消除多路径误差D、增加观测值个数2.组成宽巷观测值(wide lane)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消除电离层延迟B、提高定位精度C、便于确定整周模糊度D、检核3.未经美国政府特许的用户不能用来测定从卫星至接收机间的距离。

A、C/A码B、Ll 载波相位观测值C、载波相位观测值D、Y码4.利用广播星历进行单点定位时,所求得的站坐标属于。

A、1954北京坐标系B、1980年西安坐标系C、WGS-84D、ITRF5.在一般的GPS 短基线测量中,应尽量采用。

A、单差解B、三差解C、双差固定解D、双差浮点解三、名词解释1、整周跳变:2、接收通道3、导航电文4、重建载波5、相对论效应:6、广域差分GPS7、天线平均相位中心偏差四、问答题(要点)1.在全球定位系统中为何要用测距码来测定伪距?2.为什么说快速而准确地确定整周模糊度是载波相位测量中的关键问题3.什么叫多路径误差?在GPS测量中可采用哪些方法来消除或消弱多路径误差?4.怎样用双频观测值来消除电离层延迟?第二篇:武汉大学测绘学院GPS考试重点基线向量:利用进行同步观测的GPS接收机所采集的观测数据计算出的接收机间的三维坐标差。

武大GPS复习资料

武大GPS复习资料

一、填空(每空分,共20分)1.子午卫星导航系统采用6颗卫星,并都通过地球的南北极运行。

2.自1974年以来,GPS计划已经历了方案论证、系统论证、生产实验三个阶段。

总投资超过200亿美元。

3.按照《规范》规定,我国GPS测量按其精度依次划分为AA、A、B、C、D、E六级,其中C级网的相邻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5~10km,最大距离为40 km。

4.协调世界时是综合了世界时与原子时的另一种记时方法,即秒长采用原子时的秒长,时刻采用世界时的时刻。

5.卫星钟采用的是GPS 时,它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的协调世界时(UTC)进行调整的。

在1980 年1月6日零时对准,不随闰秒增加。

6.当GPS信号通过电离层时,信号的路径会发生弯曲,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

这种距离改正在天顶方向最大可达50 m,在接近地平线方向可达150m。

7.在GPS定位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相位中心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8.当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所进行的观测称为同步观测。

9.按照GPS系统的设计方案,GPS定位系统应包括空间卫星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部分。

10.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可消去两测站接收机的相对钟差改正。

在实践中应用甚广。

11.卫星星历误差实际上就是卫星位置的确定误差。

也是一种起始数据误差,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卫星跟踪站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观测值的数量及精度、轨道计算时所用的轨道模型及定轨软件的完善程度。

网的图形设计主要取决于用户的要求、经费、时间、人力以及所投入接收机的类型、数量和后勤保障条件等。

13.根据不同的用途,GPS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及边点混合连接四种基本方式。

选择什么方式组网,取决于工程所要求的精度、野外条件及GPS接收机台数等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 C )坐标系。

gps考试题库及答案

gps考试题库及答案

gps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GPS系统是由哪个国家建立和维护的?A. 中国B. 俄罗斯C. 美国D. 欧盟答案:C2. GPS系统的全称是什么?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B. Global Positioning SatelliteC.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D. Global Positioning Service答案:A3. GPS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A. 卫星、地面控制站和用户设备B. 卫星、地面接收站和用户设备C. 卫星、地面监测站和用户设备D. 卫星、地面控制站和用户接收机答案:D4. GPS卫星的轨道高度大约是多少?A. 10000公里B. 20000公里C. 30000公里D. 40000公里答案:B5. GPS接收机通过接收多少颗卫星的信号才能进行三维定位?A. 2颗B. 3颗C. 4颗D. 5颗答案:C6. GPS系统的时间精度是多少?A. 微秒级B. 毫秒级C. 秒级D. 分钟级答案:B7. GPS系统可以用于哪些领域?A. 军事、导航、气象B. 农业、交通、通信C. 军事、导航、农业D. 导航、气象、通信答案:C8. GPS接收机的定位误差主要来源于哪些因素?A. 卫星钟差、大气延迟、多路径效应B. 卫星轨道误差、地面控制站误差、用户设备误差C. 卫星钟差、大气延迟、多路径效应、用户设备误差D. 卫星轨道误差、大气延迟、多路径效应答案:C9. GPS系统在哪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定位精度下降?A. 天气晴朗、无遮挡B. 城市高楼密集区C. 信号干扰严重D. 所有选项答案:D10. GPS系统升级后,民用信号的精度有何变化?A. 精度提高B. 精度降低C. 精度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GPS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定位B. 导航C. 授时D. 通信答案:ABC2. GPS系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包括哪些?A. 精确打击B. 战场态势感知C. 战略部署D. 后勤保障答案:ABCD3. GPS系统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包括哪些?A. 车辆导航B. 农业自动化C. 灾害监测D. 个人定位答案:ABCD4. GPS系统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包括哪些?A. 大气延迟测量B. 天气预报C. 气候研究D. 灾害预警答案:ABCD5. GPS系统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包括哪些?A. 移动通信定位B. 卫星通信定位C. 网络同步D. 无线电导航答案:ABCD结束语:以上是GPS考试题库及答案,希望对您的学习和考试有所帮助。

武汉大学测绘院大地测量专硕《GPS测量与数据处理》知识点高度精华总结版

武汉大学测绘院大地测量专硕《GPS测量与数据处理》知识点高度精华总结版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知识点高度精华总结版一、GPS网及其建立1、GPS网:采用GPS技术建立的测量控制网,由GPS点和基线向量所构成。

2、GPS静态测量的特点:(1)测量精度高(2)选点灵活,无需造标,布网成本低(3)可全天候作业(4)观测时间短,作业效率高(5)观测、处理自动化(6)可获得三维坐标3、GPS网的建立过程:(1)设计准备阶段:项目规划;技术设计;资料搜集整理;仪器检定和检验;踏勘、选点和埋石(2)测量实施/施工作业阶段:实地了解测区状况;卫星状况预报;确定作业方案;外业观测;数据传输备份;基线解算及其质量控制(3)数据处理:网平差及其质量控制;技术总结;成果验收。

4、几个基本概念:(1)观测时段:从测站上开始接受卫星信号起止停止观测间的连续工作时间段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段,时段持续的时间称为时段长度。

(2)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的GPS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信号进行观测。

(3)基线向量:利用进行同步观测的GPS接收机所采集的观测数据计算出的接收机间的三维坐标差,简称为基线。

(4)同步观测基线:利用同一时段的同步观测数据所确定出的基线向量被称为同步观测基线(5)闭合环:由多条基线向量首尾相连所构成的闭合图形(6)复测基线:在某两个测站间,由多个时段的同步观测数据所获得的多个基线向量结果称为复测基线(7)同步闭合环:三台或三台以上的GPS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简称为同步环(8)独立基线向量:若一组基线向量中的任何一条基线向量都无法用该组中其他基线向量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则该组基线向量就是一组独立的基线向量(9)独立观测环:由独立观测基线所构成的闭合环即非同步观测环也称为异步环(独立观测环闭合差的大小可作为评定基线解算结果质量的有力指标)5、GPS网的质量及质量控制:(1)质量=精度+可靠性+(成果适用性)(2)质量控制:质量检验(指标)和质量改善(措施)(3)影响GPS质量的因素:GPS基线向量的质量(依赖于观测数据和处理方法);常规地面观测值的质量(观测方法);起算数据的精度、数量和分布(网的设计及已有成果的质量);GPS网的结构(网的设计和外业观测方案);数据处理方法的完备性(数据处理软件及其解算方案)二、GPS处理的技术设计1、技术设计的依据:GPS处理规范及规程;测量任务书或测量合同书;其他规范与规程2、GPS网的精度和密度设计:用途/目的→GPS等级(AA、A、B、C、D、E)→精度密度设计。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GPS习题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GPS习题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GPS习题习题:1、举例说明GPS在测量领域中的应用。

答:(1)用GPS建立和维持全球性的参考框架;(2)建立各级国家平面控制网;(3)布设城市控制网、工程测量控制网,进行各种工程测量;(4)在航空摄影测量、地籍测量、海洋测量中的应用。

(《GPS 测量与数据处理》,P7)2、“Transit系统是一个连续、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这种说法不正确。

子午卫星系统(Transit)中没有采用频分、码分、时分等多路接收技术。

接收机在某一时刻只能接收一个卫星信号,这就意味着子午卫星星座中所含的卫星数不能太多。

为防止在高纬度地区的视场中同时出现两颗子午卫星从而造成信号相互干扰的可能性,子午卫星星座中的卫星一般不超过6颗,从而使中低纬度地区两次卫星通过的平均间隔达1.5h左右。

由于各卫星轨道面进动的大小和方向不一,最终造成各轨道面之间的间隔疏密不一。

相邻轨道面过密时会导致两颗卫星同时进入用户视场,造成信号相互干扰,此时控制中心不得不暂时关闭一颗卫星使其停止工作。

轨道面过疏时用户的等待时间有可能长达8~10h。

导航定位的不连续性使子午卫星系统无法称为一种独立的导航定位系统,而只能成为一种辅助系统。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P3)3、名词解释:多普勒计数答:若接收机产生一个频率为的本振信号,并与接收到的频率为的卫星信号混频,然后将差频信号()在时间段[,]间进行积分,则积分值,称为多普勒计数。

习题:1、GPS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并说明其作用?答:GPS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部分。

各部分作用如下:(1)GPS卫星可连续向用户播发用于进行导航定位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并接收来自地面监控系统的各种信息和命令以维持正常运转。

(2)地面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跟踪GPS卫星,确定卫星的运行轨道及卫星钟改正数,进行预报后再按规定格式编制成导航电文,并通过注入站送往卫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th J.ni,F,i
wn Wr-'mffPh$ Cr,#ruir,tm t*WW ./ < ofnt;"r&tn+-}+,
a{tmfi"ukfing,2<
qfu, i?. lvy ww, 4r,{ f M&Vtd-eW&}teilb ngM4'K%
:se[m3Y,
J
.i
:=,.ii.. h-,
'tl
fuL\br-IY"$
mtiq*#
r**4& rgffi kwffiw ffit-hww ffiffiw 1#
,&iffifi,'€&, ?1S *l##trr. ';f$ffirg
*WYIW' r *ffi , f#ffiffiffiW#ffie&ffiffiffik, F"WM'S$S***
&i&-
, dn4?tpb,D
QffiN^
,.,. t$@q.,; {fq?@;t I
dW' Pr"u& *,k*JfrM-l g_D"f& +0,Wrt,ff\mffi?w ffi fr "Wo&a4' ttryw*npn" (>t
a\ *{a^ eu,sUraffM*r*e @ffi\vn',-^?M9? "Wwa? qWY"&'Nf't v w n1b" ,-fiff6rnp% t"'4 e YwVffir " kM' kg #Jfind\?B,rq".^d#sdx Ru- ['' Nv-?
"*l* T*l+
JfL
\a** t tf
J-JL" *r-v
! "at*
i:ii r"# al"* # fr #- # ffi iffi *,4t,f$, H *r. .4j;tr L{ TS.
'+$'# ;'**;#iffi :i #r'Ml', ffi-E
:ft"'ttii.t :i,. ,3,'$i,{ffi,;i"{t ;:t-rS , "j; , ,,i ..r# if?ffi #: fiffi *;L:iffiffi ":-!ti'*' i:itt ,-
nflv,$ Fget* ..fr&'p?R t,&w 1k^.1& w#,BF p^18 &t pffi 'onuE'*lWh< -faM ,(?,I
k
e:rffitulh rrIB; il-Ar Mq-,& +g"gt ,g.,'-(uJ t zr(s'PW'WgXwuos'?
Sh
bruM.tc4,e€;@nfla'Mc"
e7l 0,,,) 61r,, p mffi;Efn, /,r_o *Pdfrry-y:Fhtzx 7s' b +.rvrta"4 P-a b ftJ-7"t FMPP " 4j&.w"J,' P wt'&.Fna :Ya a/seTt ffiA' Rffiv?r*' 1& .feb & /ft i?&ti6 .p,a'Pb 7Y4 - o 5 u,t W'&wx;,* /s&..i' Y wni,'? #,;Wq*
,
: u. Itffi]r.9ffi#1tr"^'"';-.;i.H
tfr*.:T;";';'{;V i nnkr'fo u?" s,wtr{*ffiffiffi*
:-& i# S{Jffiffi 4 tl'ffi, ffi*$'ffi $F' &# i
:"
;Htfrffi ffi ifffi , RffiffiW1$:Stii{:'*ffi:nffi**#ffi#ffi ffi sili*! ffi
i)
4,r-
I:.
1--/
I
FlW l'furr
LJ -di;l- ilr --,r r--_i:i/: r-::;.
3. ty
i) ,r.
!r
i 0 . ldt|Flu.t;tL9i: r "F'
'.f 5 j:i, f,*j€flF i S, ;1. oFn, ,8,.10frft ,g, iu *)
ii. .,?fi,,#j.ti.
,,j r'-.tg$1!;l i:rir\] i ''+Ai;tirti \)
E .loo
lpo
'-_r
\l/*1_
i
J
ii-\
:.
-l:rlrlr- e;
rr) n/ | rr-l!. r.
-') !
, J . , i F ,= , J . ; ? g J t , ; i I 0 t ' , 2
j f '-*-*"'
siPs S"i"l"Ll'gf'ft, ,t*rlC€ X'i*
f-{Eif,4r$+;
L .
t I
-l-!l!-
. r. {rl
,jtEE, €,,juSfi
l
z,:9iil/;i{_+t;" E:l*1frtF,U&) 1!:'t,-E l,.r
Fi-. rll 5-!, i
@,l6rnt&w0"9&F,r*l
I
! *,ri
Lq ;E
e*i-Et {'t;ii$, 58l;
ij#{}tirsi$:utl;irii*#fl{rflu${Ffl SL.h".:#l+t{t#ffi
i ;::'F;,iJi#nr-+lsr"-t++iair+L*-+usl-ngC*;,+r,*imlrr:-rr;Gliff"
4 ^sii ;i: rfuFbb34froTi, w+W4b@^vr,-..791 P"^/=-Y
I - cps #:,lt i/t,-ft tla 14irJ H.iltJEFE*jI,: ;Cl)t tlifi<t ;14 t
j, 6fs
E
a!
xffi, (fl,
. {ft$s re?p*]nffqlu*e Mt,rd frWa,M ^$,p wru n!/(E 4A hF,tflWnHA/ s*rttu*nn(r6"76,krf,{, P,, f ,' wfr %3,yL *,^!_:ry'tli*:ilk[R "9.{gr &WMW
it lll j.;j:i;
:A
w,lr&)i6ttrt , tdvx$"ta
ffi*)f--
yrpilVe?tu@,lw, (gs - YB).pr ?= ,
(t-# . <&wt*tt iHP Lv&Bre#nvf.Vfu_W"d
-/1 tr#,.}a,iffPAf@nffilt;
# f#*IW- #yofZffi 72 w|ft :n usln
r. iiljtietr+tiitlr'!"8:x.;q ,ffi, ry"ufii}a;,a
"in').L
';r,: -,H'EiLt! I t:J .{3.:. !r;i-_:
.-7-\
Ew&&wl ,
-r . . "F"i' :
i
-.l-:- .. r. j!-j': -,!r
t
\7
il
1-;1 {r;.;/;;:l;
il i
.lLi; ili:
4'\'rtrE
i*
,i.tJ
"'io
--"-'
]
i
i |
i
I I
I
snrr*6i *Effiffitg.t.n*1x."*,#;SEH,F,#*U;ti$ru. rt+jl H'ftt's' tig;i
li
iHrE-bn-i* H#fin, cP$ ++
i'i*'r*" , ,-fu:M.-ir,{'My(f r. nrs *r#,.F-s&#ffi#*""-::#ry":i+rei^n4l -,,-I - h L 4 \ ' , r,Y, .,tt*dmmh, \, !
I I 1 't
{& **r.,ffiffi*;^^Tl##fiaa* ', " ffiffim 1s '-'i o-*l
.aJ 1,,N.. .' ,l ii
I
.i, , 5^ !*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