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微专题—人口和乡村建设

合集下载

2021高考地理考前必刷—人口与城市含答案

2021高考地理考前必刷—人口与城市含答案

(2021·昆明模拟)整建制拼合模式是我国部分大城市管辖区域内撤县设区(被撤县的行政名称改变,行政范围未变)的常见方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部分大城市管辖区域内撤县设区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原县的管辖范围B.提高原县的服务范围C.增强大城市竞争能力D.增加大城市服务职能2.对于大城市而言,整建制拼合模式可能导致()A.就业压力增大B.区域间协调差C.环境污染加剧D.道路交通拥堵3.整建制拼合模式有可能促使大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为()A.扇形模式B.同心圆模式C.田园模式D.多核心模式【答案】1.C 2.B 3.D【解析】1.根据材料“被撤县的行政名称改变,行政范围未变”,可见原县的管辖范围并未扩大,故A错误;原县的行政范围未变,城市等级未变,所以原县的服务范围也不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据图可知,撤县设区后,主城区的范围扩大,使大城市竞争能力增强,故C正确;撤县设区并未提升大城市的等级,所以也不会增加大城市服务职能,故D错误。

故本题选C。

2.撤县设区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压力减小,故A错误;原来的县,经济发展一般较市辖区有差别,所以撤县设区后,区域间水平有高低之分,区域间的协调较差,故B正确;整建制拼合模式有利于原县辖区的经济发展,并会促进对基础设施及环境的投入,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是有利的,故CD错误。

故本题选B。

3.随着撤县设区的实行,主城区以原市区和原县辖区为中心继续发展,促使大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为多核心模式,故本题选D。

(2021高三上·长春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该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A.补充城市地下水B.减缓城市内涝C.缓解城市缺水问题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5.推广该类房屋,能获得综合效益最大的城市可能是()A.拉萨B.吐鲁番C.北京D.呼和浩特【答案】4.C 5.C【解析】4.A.收集雨水使用后作污水排放,不是直接回灌地下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消费量,不是补充城市地下水,A错误;B.收集雨水目的是节约水资源,不是减缓城市内涝,B错误;C.该种雨水处理方式,最明显的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C正确;D.与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关系不大,D错误。

2021年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1:人口

2021年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1:人口

2021年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1:人口
一、人口的组成和分布:
人口的组成:人口有年龄、性别、职业等不同的组成。

按年龄分,人口有婴幼儿、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等不同的阶段。

按性别分,人口有男性、女性两种不同的性别。

按职业分,人口有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不同的职业。

人口的分布:人口的分布与土地资源、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历史因素等都有关系。

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次是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中部地区。

二、人口增长与控制:
人口增长速度受到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下,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未来将实行全面两孩政策,逐渐缓解老龄化压力。

三、城市化与农村人口流动: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不断流动的过程。

城市化加速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化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社会问题等一系列挑战。

农村人口流动分为劳动力流动和非劳动力流动两种。

劳动力流动是指农民外出打工,非劳动力流动是指农民离开农村去城市定居。

我国农村人口流动主要是为了寻求就业机会和提高生活水平。

四、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人口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小龄化趋势凸显,我国经济社会必将产生深刻变化。

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1高考地理北京版地理高考培优(课件)专题七 人口与发展(讲解部分)

2021高考地理北京版地理高考培优(课件)专题七 人口与发展(讲解部分)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因素 资源丰富程度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达程度 人口受教育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 生活消费水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注意:人类的生存条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而资源是制约环 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3)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4)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及其意义 ①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实施
②全面二孩政策——2015年实施 实施原因:随着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男女比例失衡 等一系列问题出现。
3.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4.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 长模式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特点
人口增 长速度
原因
典型 代表
备注
高出生率、高 死亡率、低自 然增长率
缓慢
生产力水平低 极少数落后的 下,医疗卫生条 发展中国家 件差
又称“高—高 —低”型
高出生率、低 死亡率、高自 然增长率
迅速
二、人口问题及对策 1.人口年龄结构失衡产生的问题 (1)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过大 ①造成教育、医疗、住房、交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 ②不利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 ④造成巨大的人口惯性。 (2)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过大 ①增加大量的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②增加社会就业压力,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治安问题等; ③婚龄和育龄人口数量大,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

【2021高考地理微专题一】 中国人口问题含答案

【2021高考地理微专题一】 中国人口问题含答案

微专题一中国人口问题(2020河北张家口摸底)高龄化是指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占全体老人(大于60岁或65岁)的比例趋于上升的过程。

是一种狭义上的高龄化,是人口的系统性高龄化的重要表现,按照高龄人口比重可将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划分为4个类型:高龄人口比重低于10%的称为未高龄型、10%~13%的为高龄型Ⅰ期、13%~16%的为高龄型Ⅱ期、超过16%的为高龄型Ⅲ期。

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高龄化情况空间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东北地区高龄化空间分布特点是()A.由西北向东南减轻B.由东南向西北减轻C.由西南向东北加重D.由东北向西南加重2.影响高龄化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资源丰富程度C.环境污染程度D.养老保障制度3.高龄化加重的最直接影响是老年人()A.养老金增加B.消费需求下降C.照料服务需求增加D.住房需求下降(2020陕西重点中学联考)“婚姻贫困”是我国在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 400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

据此完成4~5题。

4.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不包括()A.生育率较低B.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C.年龄结构失衡D.“养儿防老”的思想5.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A.限制城乡人口流动B.适度调整生育政策C.严控城市人口增长D.加强胎儿性别选择(2020晋冀鲁豫中原名校联考)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2018年全国结婚率为7.2‰,为2013年以来最低。

下图示意我国2010年以来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

据此完成6~7题。

6.2010年以来,我国的()A.总人口数不断减少B.离婚人数持续上升C.结婚人数大幅减少D.人口性别比大幅上升7.我国结婚率、离婚率的变化,对现阶段产生的可能影响是()A.劳动力数量减少B.人口死亡率上升C.孤儿的数量增加D.加快老龄化进程(2020湖南长沙质检)甲、乙是“两地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口金字塔图”。

2021年地理高考解析人口地理题型

2021年地理高考解析人口地理题型

2021年地理高考解析人口地理题型人口地理作为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也占据着一定的比重。

针对2021年地理高考中的人口地理题型,本文将进行解析和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题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人口地理的主要考点。

一般来说,高考涉及的人口地理题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口数量与分布、人口迁移与流动、人口结构与特征、人口与经济发展等。

针对这些方面,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解答。

一、人口数量与分布在人口数量与分布方面,高考通常会涉及到人口数量的计算、人口密度的分析、人口分布的规律等内容。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可以运用公式、图表、地图等工具进行说明,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同时,也需要注意掌握世界人口与我国人口的总量和分布特点,这样在解答题目过程中能够更直观地对问题进行分析。

二、人口迁移与流动人口迁移与流动是人口地理中的重要内容。

高考中可能会出现与人口迁徙、城市化、农民工等相关的题目。

针对这类题目,我们需要了解人口迁移的原因、类型、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结合相关数据和具体案例,对题目进行分析和解答。

三、人口结构与特征人口结构与特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教育结构、职业结构等方面。

在高考中,常见的题型包括人口年龄结构的分析、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等。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运用相关的数据、统计图表等进行说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四、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与经济发展是人口地理中关系密切的领域。

在高考中,可能会涉及到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等题目。

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明确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掌握相关的数据和案例,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答。

综上所述,高考中的人口地理题目主要涉及到人口数量与分布、人口迁移与流动、人口结构与特征、人口与经济发展等方面。

在解答题目时,我们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善于利用图表、数据等工具进行分析和说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解答。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考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2021年地理高考中的人口地理题型。

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15 城乡规划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考点剖析

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15 城乡规划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考点剖析

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专题15 城乡规划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考点剖析主标题: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副标题:城乡人居环境评价、城市文化设施布局原则,利于学生备战高考
关键词:城乡人居环境,城市交通网络,城市文化设施
难度:3
重要程度:4
内容:考点剖析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命题时,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题型多以综合题为主,选择题出现较少,重点考查城乡人居环境评价、城市文化设施布局原则、城市交通网络等知识。

近几年高考试题主要突出考查学生通过材料和图示信息来解决地理问题,考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侧重考生对课本知识的迁移应用的能力
复习备考主要抓住以下知识点:
1.认清城乡人居环境评价的基本项目
2.全面掌握房地产开发选址的基本原则
36154 8D3A 贺G24545 5FE1 忡(Ko36516 8EA4 躤#39195 991B 餛28563 6F93 澓22035 5613 嘓38387 95F3 闳37940 9434 鐴.34006 84D6 蓖。

2021年高考地理人口问题知识点常考点总结

2021年高考地理人口问题知识点常考点总结

2021年高考地理人口问题知识点常考点总结能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然后掌握科学的备考方法,在最后的考试的时候提高成绩。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2021年高考地理人口问题知识点常考点总结,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2021年高考地理人口问题知识点常考点总结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加问题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化;妨碍人力资源形成;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影响社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国防兵力不足;老年人本身问题。

(措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我国人口流动的影响有利影响: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为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查条件,推动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不利影响: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就业困难,事业人数增多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城乡收入差距大;国家政策允许人口流动;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影响获取足够的劳动力;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对迁出地影响: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成为人口迁入地原因: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机会多)高考地理万能答题术语及答题技巧大全常见地表水用语:淡水资源、河川径流、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常见水循环用语: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地表径流、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

常见洋流用语:风海流、季风洋流、寒流、暖流、渔场、增温增湿、降温减湿。

常见农业区位因素用语: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灌溉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科技、工业基础等。

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7人口含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7人口含解析

专题7人口【2021年高考真题精选】(2021年山东卷)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1—3题。

1.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育政策调整 B.落户政策放宽C.医疗条件改善 D.行政区划变动2.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A.人口老龄化加剧B.GDP增长缓慢C.环境承载力下降D.产业结构优化3.该市的支柱产业是A.采矿业B.旅游业C.制造业D.物流业【答案及解析】1.B 根据图片信息,2016-2019年户籍人口增长比常住人口快,如果是生育政策改变,常住人口基数大,增长应该比户籍人口快,A项错误。

故应该是当地落户政策放宽,使得户籍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常住人口,B项正确。

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行政区划的变动对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影响是相同的,两者人口增长的速度不会存在较大差异,CD项错误。

故选B。

2.D 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而之前一段时间,该市常住人口增长迅速,所以该市应该是产业结构发生了改变,得到了优化,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再那么强烈,D项正确。

人口老龄化对户籍人口同样有影响,并且会使得该市劳动力短缺,常住人口增长迅速,A项错误。

GDP增长缓慢以及环境承载力下降会使得当地失去对外来劳动力的吸引力,常住人口可能有所下降,BC项错误。

故选D。

3.C 该市的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说明该市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并且经济较为发达,故应该为制造业,C项正确,ABD项错误。

故选C。

(2021年湖南卷)永久迁移是指户籍发生改变的人口迁移类型;务工迁移是指离开户籍地外出务工的人口迁移类型(不包括永久迁移)。

下图示意1990~2005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变化。

图中永久迁移人数为每五年的累积数量,务工迁移人数为当年的数量。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5.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①“三农”政策利好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及解析】4.D 根据图片信息,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先上升后下降,A项错误。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 人口性别比、抚养比、人口红利、人口问题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 人口性别比、抚养比、人口红利、人口问题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人口性别比、抚养比、人口红利、人口问题一、单选题人口性别比是指平均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正常的人口性别比例为102:100到107:100。

下面图1是我国男女性别比,图是我国各胎性别比。

读图完成题。

1.关于图1中我国男女性别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1990年和2000年男女性别比都偏高B 男女性别比过高会影响社会安定C 男女性别比过高会导致体力劳动者减少D 男女性别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2.关于图2中我国各胎性别比情况及产生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 三性别比>二胎>一胎① 存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① 妇女受教育水平较低① 目前我国三胎现象还普遍存在A 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1.C 直接读图判断,A、D正确,而男女性别比与劳动者的就业结构没有直接的关系,故C错误。

2.B 组合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目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没有改变,三胎现象只在少数贫困地区存在。

①错误;图2显示二胎、三胎的性别比明显高于一胎,反映了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这与妇女的受教育水平较低有关。

①正确。

人口的出生性别比,通常以每出生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出生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

国际上通常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定为102-107,超出这个范围则被视为异常。

下图为1980-2015年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趋势(数据来自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各题。

3.据图可知我国A.“剩男”现象趋势明显B.女性择偶标准将降低C.1980年后一直波动上升,总体偏高D.2004年后人口出生性别比直线下降4.有关出生人口性别比的说法正确的是A.出生人口性别比越小越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B.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C.二孩政策是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主要原因D.发达国家不存在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问题3.A 自1980年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波动上升,总体偏高,C错;1980年—2008年出生性别比开始超出正常范围,并且呈现持续増高的趋势;2000年—2003年出生性别比稍有回落,但之后一直处于偏高状态,A正确;2008年出现拐点以后,出生性别比开始逐年下降,D错误;由于女性人口低于男性人口女性择偶标准将升高,B错;故选A。

第14讲 人口-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第14讲 人口-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人口爆炸
含义 用来描述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 况,反映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猛增的现象
指数增长
开始时数量比较小, 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
24
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资源 科技 经济 文化水平 开放程度 消费水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木板长短都只是
相对确定
不同点 相同点
A.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B.家庭负担持续加重
芬兰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分布?
影响人口分布的 因素有哪些? 气候、地形、
水源、沿海
答:人口集中分布在芬兰南部地区。南部地区 纬度相对较低,气候较适宜;地形较平坦。
广州市的人口总量有什么变化趋势?思考变化的原因。
广州市2010至2016年户籍人口总量
年份
人口总量(万人)
2010
806
人口的增长模式
30°E
芬兰
截 至 2016 年 总 人口为549.51万人, 仅占全球总人口的 0.07%。百年来,芬 兰人的寿命预期、婚 姻状况、宗教信仰等 都 发 生 了 巨60°N大 的 变 化 。
表1 芬兰人口自然增长统计数据
年份(年) 1785~1790 1825~1830 1910~1915
分析我国省份老年人口比重变 化的主要原因。
答:省份之间存在着经济 发展水平的差异。
各省老年人口(65 岁及以上)比重变化,2000-2010 年
城市地区人口金字塔,2000 年
描述右图城市户籍人口 与城市常住人口的差异。 分析为何会产生这种差 异,以及这种差异对农 村地区的影响。
答:城市户口居民的人口金 字塔呈菱形,城市常住人口 的金字塔底部更宽,这说明 常住人口年轻劳动人口更多。 原因:由于经济因素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 影响:年轻劳动人口的城乡 迁移将老龄化问题从城市转 移到了农村。

【高中地理】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人口数量与分布专题

【高中地理】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人口数量与分布专题

【高中地理】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人口数量与分布专题
2021年高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整理了22个
高考
地理基础知识,希望对考生朋友有所帮助!
人口和分布副标题:
⑴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过多。

人口和自然资源的高速增长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等种种
资源环境问题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长与
社会经
适应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点:
① 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措施:鼓励生育和接受移民。

②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中青年负担过重,抚养许多孤儿、寡妇、病残老人。

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3)巴西(澳大利亚)的人口集中在东南部。

原因如下:① 气候温和湿润,地势
平坦,有利于农业生产;② 交通便利,港口众多,工业发达;③ 欧洲殖民者最先来到这里,并在更早的时候发展了它;
(4)中国人口问题:①我国人口问题表现为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农村人口比重大;人
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人口素质较低;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② 目前,中国人口问题的最大任务是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而不是控制
人口老龄化。

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新农村建设(37张PPT)

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新农村建设(37张PPT)

知识梳理:
4、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 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 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新世纪以来,新农村建设有了新的社会内容。其中“三农问 题”反复被党中央列为工作重点。2007年之后又先后出现了“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免除农业税”等社会热点话题,在新 的历史时期不断寻求新的问题切入点、新的解决方案是党给我们 交出的新的答卷。
知识梳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把祖 国大地建设得无比美好,随着许多新农村建设改造工作的完成, 农村的面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仍然存 在一些因素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劳力缺失 现在农村的经济模式大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在家,年轻 人出外打工,而且越有文化的年轻人,越是选择留在外面,好像 无工不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有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还不足 以提供足够多的岗位来满足年轻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农村现有的 经济发展模式也不足以让许多的年轻一代在农业上有很大的发展 空间,因此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工作,所以,现阶段着力转变农 村经济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知识梳理: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 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 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 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 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 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 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 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 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 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2021年江苏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八 人口与环境

2021年江苏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八 人口与环境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
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 条件
流动人口规模大
积极发展交通,积极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 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规律总结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五大特点
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二是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三是老龄化趋势明显,四 是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大,五是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2.我国的人口政策 为了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 的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其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影响因素
自然 因素
地形
气候
水源
人文 因素
经济发 展水平
历史 因素
优势条件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易于 开发 气温适中、降水适度地区 干旱地区,有水源的绿洲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我国东部地区、 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人口稠密
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 口稠密区
设问探究
(1)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的主要
因素是
。请说明理由。
(2)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后,随着迁居人口批次的增多,描述人口流动表现的
主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
(3)说出目前我国家庭人口迁居的主要方向。 探究流程 (1)由图可知,第一批人口流动特点:男性且以20~40岁的青年劳动力为主→ 家庭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经济因素。 (2)由图可知:第一批青年男性劳动力工作稳定→第二批人口迁移以女性青 年人口为主→为方便照顾老人与小孩→第三批则是0~14岁的儿童,第四批 及以上主要是55岁及以上的老人→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成为迁居人口主体。 (3)我国现阶段处于城市化时期→人口迁移的规律:人口由经济落后地区迁 往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于东部地区,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于城市地 区→主要方向:由西部地区迁居到东部地区,由农村地区迁居到城市地区。

高中地理知识点乡村建设

高中地理知识点乡村建设

高中地理知识点乡村建设乡村建设一直是我国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领域。

而在高中地理教育中,乡村建设也是一个重要而基础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城乡发展方向、农村人口变化、新型农村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高中地理中的乡村建设知识点。

城乡发展方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乡村建设的重头戏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新型农村建设,新的农业产业将不断更新,不断发展。

在农村产业的发展中,农业、林业以及畜牧业是最为重要的领域。

在我国的农村产业中,农民的生活从传统的种田养畜向新型的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经济的规模和水平也变得越来越高。

这个变化不仅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同时也促进了城乡人口的流动,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农村人口变化随着城镇化进程和新型农村建设,农村人口的发展变化逐渐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

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业劳动力逐步减少,农村人口流动性加大,乡村人口逐渐趋向多维化和多样化。

另一方面,新型农村建设也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

这使得乡村人口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更加热心于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在农村建设中也逐步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新型农村社会建设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乡村建设的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新型农村社会建设的目标是改善农村社会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活水平。

同时,乡村社会还需要加强对教育、文化、卫生等关键领域的投资,打造面向未来的乡镇社区。

在乡镇社区建设中,需要注重发挥农民自身的主体作用,提高农民产业、技能和理念的含量,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村人口的稳定。

结语通过对高中地理中的乡村建设知识点的深度探索,可以发现,乡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

在乡村建设中,需要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农村人口变化和新型农村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发挥农民自身的主体作用,提高乡镇社区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2021年高考选考地理(人教)一轮复习讲义:第21讲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2021年高考选考地理(人教)一轮复习讲义:第21讲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1.聚落聚落 人类聚居的乡村和城市的统称 从宏观来看 聚落的分布与人口分布基本一致从微观来看聚落一般建在有充足水源和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区2•聚落的外部形态定义聚落在空间分布的平面形态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水源、地形形 态团块状在地形比较完整、平坦和开阔的平原地区,如 成都市条带状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受水源和地形的综合 影响,聚落沿河谷伸展呈条带状,如兰州市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 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分区(1) 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 上集聚。

(2) 主要类型及其分布乡村与城镇直击考点知识构建核心塞养思轴1予村内部空昨料[14 簞结时] hD-一(叩那堆念]2MW 卜地钊川和功能好K地理实践力r 解事松怖庄城由舸尊at 战低、Mdf 功傩疑的分布,井井析匡希理性(也泣帖郴.—③:AT 尊證休苗]化址市内肺究冋结构址时聒瞳«14厳功能咸的舍理柑同AHfe 许理布対和炬划械肓功徒i 亿促ijir 疳4地域组件]协调现第21讲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走活呈砒'巧思妙记*、聚落的外部形态① 无明确的界线。

②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 含义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作城市地域结构。

2.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 影响因素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四、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 等级高的城市,数目少,相距较远;等级低的城市,数目多,相距较近。

⑵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戻嵌套的。

3. 城市区位因素(1) 自然因素:河流、地形、气候』产资源等。

(2)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政治、宗教、经济基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一)中国人口问题(2020河北张家口摸底)高龄化是指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占全体老人(大于60岁或65岁)的比例趋于上升的过程。

是一种狭义上的高龄化,是人口的系统性高龄化的重要表现,按照高龄人口比重可将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划分为4个类型:高龄人口比重低于10%的称为未高龄型、10%~13%的为高龄型Ⅰ期、13%~16%的为高龄型Ⅱ期、超过16%的为高龄型Ⅲ期。

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高龄化情况空间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东北地区高龄化空间分布特点是()A.由西北向东南减轻B.由东南向西北减轻C.由西南向东北加重D.由东北向西南加重2.影响高龄化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资源丰富程度C.环境污染程度D.养老保障制度3.高龄化加重的最直接影响是老年人()A.养老金增加B.消费需求下降C.照料服务需求增加D.住房需求下降(2020陕西重点中学联考)“婚姻贫困”是我国在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 400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

据此完成4~5题。

4.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不包括()A.生育率较低B.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C.年龄结构失衡D.“养儿防老”的思想5.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A.限制城乡人口流动B.适度调整生育政策C.严控城市人口增长D.加强胎儿性别选择(2020晋冀鲁豫中原名校联考)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2018年全国结婚率为7.2‰,为2013年以来最低。

下图示意我国2010年以来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

据此完成6~7题。

6.2010年以来,我国的()A.总人口数不断减少B.离婚人数持续上升C.结婚人数大幅减少D.人口性别比大幅上升7.我国结婚率、离婚率的变化,对现阶段产生的可能影响是()A.劳动力数量减少B.人口死亡率上升C.孤儿的数量增加D.加快老龄化进程(2020湖南长沙质检)甲、乙是“两地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口金字塔图”。

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甲地人口增长数量比乙地多B.甲地人口性别结构严重失调C.乙地年轻人少,大学生就业压力小D.乙地老龄化较重,年轻人负担较重9.针对乙地人口问题,采取的相应措施不合理的是()A.大力吸引外来劳动力,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B.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调控年龄结构失调问题C.依靠科技,提高全社会生产效率,解决劳动力减少问题D.实行社会化养老和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待遇和水平(2020山西大同三模)人口老龄化的度量包括数量(老年人口数量、占比)和质量(人口预期寿命)两个方面。

以2010年全国老龄化系数(8.87%)与总体预期寿命(74.83年)为基准水平,依据各省市人口老龄化系数、预期寿命同基准水平的差值,将全国各省市分为4类(如下图)。

据此完成10~12题。

10.下列省份中,养老负担最重的是()A.青海B.广东C.广西D.黑龙江11.甲省区人口老龄化“数量”与“质量”类型形成的原因是()①人口出生率较高②医疗卫生水平高③海拔高,居住适宜性低④人口少,迁入量大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2.各省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中,合理的是()A.湖南——限制人口迁出B.山西——提升医疗水平C.四川——完善工业体系D.新疆——接纳海外移民13.(2020福建福州5月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根据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在7%以上为老龄型人口。

P可分为以下几种阶段类型:当P<7%时为成长型(G);当7%≤P≤10%时为老年型初期(A1);当10%<P≤14%时为老年型中期(A2);当14%<P≤16%时为老年型后期(A3);当P>16%时为超老年型阶段(S)。

材料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对老年人口的区域分布产生一定影响。

截至2015年,江苏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13.99%,居全国之首,已步入老年型中期阶段。

但各地情况有所差异,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其素来都有“世界长寿之都”的美誉。

下图示意2000—201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

(1)指出苏北老龄人口类型的变化。

(2)以南通为例,分析大气环境对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3)分析苏南社会、经济发展对江苏老龄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

14.(2020贵州贵阳阶段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的出生性别比,通常以每出生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出生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

国际上通常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定为102~107,超出这个范围则被视为异常。

男女性别平等协调发展,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是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

性别比问题不仅关系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也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

下图示意1980—2015年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趋势(数据来自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1)据图归纳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的特征。

(2)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总体失衡的原因。

(3)说出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可能带来的影响。

(4)请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缓解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有效对策。

中国人口问题1~3.1.B 2.A 3.C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东北地区高龄化空间分布大致从东南向西北减轻,B 项正确。

第2题,东南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高龄化严重,故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高龄化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A项正确。

东南部不是资源最丰富的。

东南部经济发达,环境污染较严重,不利于老年人生活。

养老保障制度不是主要原因。

故选A。

第3题,高龄化加重代表老年人口中高龄人口比重增加,故需要的照料服务增加,C项正确。

养老金不会增加,消费、住房需求影响不大。

故选C。

4~5.4.C 5.B解析第4题,从材料中可知,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有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尤其是贫困地区更为突出,说明还有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因素等原因造成,不包括年龄结构失衡,C符合题意,故选C。

第5题,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应促进城乡人口流动,A错误;适度调整生育政策,B正确;促进城市化发展,C错误;严格禁止胎儿性别选择,D错误。

故选B。

6~7.6.B7.D解析第6题,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对人口总数及人口性别比影响不大,排除A、D;结婚的人口数量取决于结婚率和人口总数,据图可知,结婚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且随着人口的增加,结婚人口数不会大幅减少,C错误;离婚率上升,人口增加,离婚人数相应上升,B正确。

故选B。

第7题,结婚率偏低,会影响出生率,新出生人口减少,相对老年人口增加,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即人口老龄化加剧,D正确;出生人口减少,对现阶段的劳动力影响较小,A错误;结婚率、离婚率的变化对死亡率没有影响,B错误;离婚后其子女并不是孤儿,C错误。

故选D。

8~9.8.D9.A解析第8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地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较大,说明人口老龄化严重,年轻人负担较重。

第9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地20~60岁之间的人口比重较大,说明其劳动力相对充足,因此不需要大力吸引外来劳动力。

10~12.10.C11.A12.C解析第10题,广西为深度老龄化—长寿型,老年人口比重大,经济落后,养老负担最重,C正确;青海、广东、黑龙江为轻度老龄化,养老负担相对较轻。

第11题,甲省区为西藏,为轻度老龄—低寿型,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老龄化较低,海拔高,居住适宜性低,寿命较低,①③正确;医疗卫生水平较低,人口迁入量小。

故选A。

第12题,湖南为深度老龄—低寿型,限制人口迁出不符合事实;山西为轻度老龄—长寿型,提升医疗水平并不是最迫切的;四川为深度老龄—低寿型,应完善工业体系,增加就业机会,吸引年轻人回流,C正确;新疆接纳海外移民的可能性较小。

13.答案(1)苏北地区G型和A1型在减少,其中G型减幅显著,A2、A3、S型增加,增幅最大为A2型;苏北老龄化向以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

(或:苏北地区G型、A1型向A2、A3、S型转变;苏北老龄化向以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

)(2)南通市地处亚热带,日照充足,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三面环水,江海交汇处,空气质量好,污染较小,有益老年人健康长寿;老年人口数量多,比重大,易形成老龄型人口。

(3)苏南经济的发展对苏北、苏中青壮年劳动力产生吸引力,大量苏中、苏北年轻劳动力涌入苏南大城市,造成苏北、苏中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同时苏南高等教育的集中与发展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口,减缓了当地老龄化进程;都市圈内部出现低龄化现象,形成低龄化中心。

解析第(1)题,阅读图文材料可知,2000—2010年,苏北地区G型和A1型在减少,其中G型减幅显著,A2、A3、S型增加,增幅最大为A2型,说明老龄化加剧,苏北老龄化向以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

第(2)题,主要分析南通市优越的大气环境对南通老年人口的有利影响,主要从气候、空气质量等方面分析。

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南经济发展较快,从图中得知,苏南人口呈现年轻化,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吸引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同时高等教育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口,减缓了苏南老龄化进程。

14.答案(1)自1980年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波动上升,总体偏高;1980—1999年出生性别比开始超出正常范围,并且呈现持续增高的趋势;2000—2003年出生性别比稍有回落,但之后一直处于偏高状态;2008年出现拐点以后,出生性别比开始逐年下降。

(2)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状;封建传统观念深入人心,导致重男轻女生育观的产生,从而加剧了人为干预性别生育的欲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B超技术变得越来越普及,为人为性别选择提供了可能;计划生育限制了生育的数量,催化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一些极度偏僻落后的地区存在女婴瞒报漏报以及溺弃女婴的现象等。

(3)可能导致婚姻挤压;犯罪现象增加,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加剧政府财政负担,加大政府财政支出等各种社会问题。

(4)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转变男孩偏好的生育理念;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执法管理,严禁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养老制度,减缓民众“养儿防老”的危机意识,从根本上缓解性别比失衡。

解析第(1)题,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的特征可从图中直接读出,注意分时间段分析。

第(2)题,性别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观念、科技发展水平、性别歧视、生育政策等均有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状、封建传统观念、重男轻女生育观、B超技术的普及、计划生育政策等催化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