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幽默的语言在新闻评论节目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各种媒体所报道的新闻信息趋同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各自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以及不同的分析评论去吸引和打动受众。在这里,主持人或者评论员的语言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以幽默点评方式的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发展

新闻评论可以幽默吗?这个问题随着传媒娱乐化趋势也逐渐被搬上桌面。由于新闻在国内受众心里普遍是《新闻联播》的形象,娱乐化的新闻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为受众接受。但幽默“庄”于娱乐,

“谐”于严肃,这就让新闻评论语言的幽默化可以在纯严肃和纯娱乐之间走出一条新路,即为受众理解接受,也可以适应舆论政策环境,同时具备创新性,正因为如此,这类节目于当下传统新闻评论节目占主流的大背景下异军突起。

与此同时,随着新闻的“即时性”逐渐变强,新闻评论也必须更加注重时效性,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开始尝试“播+评”的播报方式,在这种同时追求速度和深度的模式下,尤其在直播当中,

“可论点”往往是稍纵即逝的,很少铺垫和预热,这就要求主持评论语言必须快而准。而幽默往往以“急中生智”为表象,很多的幽默并非事先准备好,更多是现场发挥,也就是说,在这类节目当中,幽默的精炼性、概括性和深邃性可以很好地与短评式节目的各项要求合拍,可以给观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的《首都经济报道》,可以称作此类节目的一个代表,其中“麻辣京腔”环节,就是由主持人评论当下热点,每个新闻点的着墨不多,三两句话却可以把最有价值的元素放大并深化。主持人潮东、长盛的语言机智风趣,以浓郁的京味将北京大街小巷里那种特有的地域幽默方式尽情展现在节目当中。

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新闻语言幽默化的尝试范围还局限于媒体当中的民生新闻。但这也可以看作一种尝试,随着国内媒体政策环境逐步开放,相信这种幽默化的风格可以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二、语言的幽默元素在丰富节目内容上的作用

当然,任何一档节目都不能“形式大于内容”,包装得再精美也不能掩盖节目本身的乏善可陈,新闻评论节目也是如此。所以,幽默对新闻评论节目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新闻内容的传播上。

(一)增强主持人语言效果

在以往以批评为主题的新闻评论节目中,我们最常听到的表述方式就是:先摆明立场,然后对批评对象进行逐字逐句的剖析或反驳,但这样的形式单调乏味。而幽默无疑可以帮助节目中的语言具有更为强烈的讽刺效果。

凤凰卫视的评论员都以语言独到、精辟见长,但若谈及幽默的话,恐怕不能不提到李敖。李敖在对台湾新闻进行评论时异常的辛辣,幽默的语言几乎不留一点情面。“民进党和国民党最大的不同是:民进党拿了钱什么都干,国民党拿了钱什么都不干。”

“民进党员像爬树的猴子,爬得越高我们看到的屁股越多”。相信这样幽默的惊人之语会让绝大多数观众“过耳不忘”。

(二)缓解矛盾

新闻评论节目势必要对一些尖锐的社会矛盾进行分析和探讨,一旦节目播出就会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力,所以,主持人的“默”该怎么“幽”才能缓解矛盾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用幽默来化解矛盾方面,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城市》当中的主持人老梁的语言无疑是可圈可点的。在一次有关消费者在“必胜客”堆“沙拉塔”的节目中,事件的叙述之后,关键就是老梁的评论:如果将这个问题上升到对人民素质的质疑上,则多少有点小题大做,但如果不置可否,确实又忽视了这个现象背后的某些东西。老梁最后的评论语言幽默而精彩,一句“吃早点时候就的咸菜丝,咱不也没多拿嘛”巧妙地将社会上

主持人幽默的语言

在新闻评论节目中的作用

■陈晓蒙

[荧屏谈艺]栏目主持:一申

72

[荧屏谈艺]栏目主持:一申

的争论做了一个总结,既阐释了心理价位的作用,又没有将矛头直接对准持否定态度的人。可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幽默不是躲避责任的托辞诡辩,而是消弭不同争论主体矛盾的“粘合剂”,它必须对问题的解决负责,以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去挑拨离间就不能称之为幽默,而是恶意中伤。

(三)浅显易懂地阐述概念。

当很难对一件事进行定义的时候,不妨用幽默来转换思维方式。例如崔永元在关于抑郁症的那期节目当中提到的如何定义抑郁症,他无法用专业知识来解释概念,观众可能也无法理解太专业的词汇,最后他将抑郁症解释为“心灵上的感冒”,即说明了抑郁症的普遍性,又化解了观众的担心,一举多得,正是幽默的妙用。

而纷繁复杂的定义同样会让主持人在面对专家和受众的同时,必须做好“翻译”的角色,将嘉宾的专业性语言变成老百姓通俗易懂的方式,幽默恰好可以起到生动形象而又不失专业色彩的作用。

(四)转换角度创新内容

舆论的导向往往取决于针对一个话题提出问题的角度。由于新闻本身的多角度和多层次,评论也会大有不同。当所有人都为了“汤唯”冤枉还是不冤枉争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凤凰卫视的梁文道先生的评论则是这样的,

“汤唯被封杀是因为脱后成名;梁朝伟未被封杀是因为成名后再脱”。当媒体都在叫屈或者挞伐的时候,我们都已经忽略了电影当中赤身裸体的不仅仅是汤唯一个人。从这点可以看出,

“脱”不是理由,“成名”才是关键。

从舆论角度的层面讨论,梁先生转换了角度,用对比的方式幽默地阐释了他的观点。所以,幽默的语言往往体现了新闻视角上的创新。

三、塑造主持人形象

如果对台湾今后政策的走向以及两岸关系的发展都有浓厚兴趣的话,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可能是我们首选的节目之一,因为其中两个著名的评论员尹乃菁和江岷钦优秀的口才以及他们对于台湾政治现象抽丝剥茧的分析,不仅具体,充满文化气息的幽默元素更是让人觉得深刻到位。江教授的以古论今和以古讽今都让人忍俊不禁,比如“过去的社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现在的社会,金石所至,精诚为开。”就是评论幽默的典型代表。他们对台湾的社会生态环境与舆论环境都有细致入微的体察,将这种了解融入政治新闻评论当中,其语言自然会显得生动到位,再加上深邃的文化内涵,让幽默的语言不至于流俗、浅显,而是更加到位,给人印象深刻。

幽默本身就带有创新性和个性元素,千篇一律就不能称其

为幽默。所以,主持人的语言幽默自然也会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另外,新闻访谈节目当中也有以幽默见长的,如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由于嘉宾的主体性,主持人不能锋芒毕露,但又不能让话筒信马由缰毫无约束,所以在这类节目当中,主持人的幽默就有了很强的控制目的,正如胡一虎自己说的那样,

“我就是在学韦小宝”,也就是说,必须适度地在嘉宾和观众之间“挑拨离间”,发起谈话,推动节目流程。这类主持人的语言幽默特点是明快果断,同时委婉自然,并不以驳倒或者嘲讽为目的,相对柔和。

四、幽默的“度”的把握

任何事物都有“过犹不及”的道理,幽默也是如此,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渠道,对此更是需要慎之又慎。“不及”则意味着“冷笑话”,主持人绕了几大圈铺垫了大半天,最后说出的话来不愠不火,让观众听得一头雾水之后还要自圆其说,如此顶多可以算作滑稽,却不能称为幽默;而“过火”则为“贫”,主持人是传递信息的人,幽默只是一种传播手段,受众最终需要的还是信息,不是一段相声。在节目当中主持人必须戒骄戒躁,不要总想抢风头,否则把节目变成自己的表演就会让自己和节目同时失去意义。

此外,幽默也要分时,不是什么事、什么时候都可以幽默。美国媒体当中再娱乐化的新闻节目,也绝不敢拿911的死难者开玩笑;再以讽刺见长的主持人,也不会拿在伊拉克阵亡的美军战士调侃。同时,幽默必须注意影响,不同的文化、宗教信仰、种族、性别等等可能会对媒体语言的理解产生偏差,但并不因为这种偏差来自于受众就可以免除媒体自身的责任,相反,任何“善意的玩笑”一旦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媒体本身都难逃一场危机。荷兰的一家报社曾经刊登了对伊斯兰教先知不敬的漫画,结果导致全球的穆斯林对其齐声讨伐。语言具有的杀伤力不亚于子弹,话一出口如覆水难收,所以在幽默之前也一定要想到所有可能会有的反馈,不能信口开河。

在当下,新闻中对幽默的运用在西方媒体中比较常见,中国的新闻相对则是“庄”有余而“谐”不足,这也是缘于很多人将幽默等同于“插科打诨”或者“耍贫嘴”,其实不然,油嘴滑舌只是具备了幽默的“外形”而不具备幽默的内涵。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论证可以看出,幽默的语言在新闻评论节目的形式上、内容上、主持人的个人形象塑造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形成一种幽默的风格对节目的水平和受关注度都有很大的提高作用。以鲜活生动的幽默语言来打破“扑克脸”式的新闻评论,无疑会在未来的媒体竞争中达到独树一帜的目的。

(作者系北京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责编陈超英)

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