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保存方法
血液离心后血清血浆的储存条件
![血液离心后血清血浆的储存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83dfa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d.png)
血液离心后血清血浆的储存条件一、前言血清和血浆是血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医学临床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进行血液离心后,正确的储存条件对于保持血清和血浆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血清和血浆的特性、储存条件的重要性、储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血清和血浆的特性血清是全血离心沉淀后的混浊液体,它是在凝血过程中,血浆中的凝血蛋白被凝固后所得。
而血浆则是通过抗凝剂处理的全血离心所得的无凝固液体。
血清内含丰富的生物学活性成分,如激素、酶、抗体等,而血浆则包含着各种重要的蛋白质、水溶性物质和其他生理活性成分。
这些成分对于医学诊断、临床实验以及药物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储存条件的重要性正确的储存条件对于保持血清和血浆的生物学活性和化学活性至关重要。
适宜的温度能够减缓蛋白质的降解、氧化和酶促反应,从而保持样品的稳定性。
在储存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避免样本接触到光、空气和其他可能引起样品污染的物质,以确保血清和血浆的纯度和完整性。
四、储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温度控制:应确保储存温度稳定在-20℃或更低的温度,避免温度的变化对血清和血浆的影响。
2. 避光保存: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血清和血浆受到光照,可采用深色管或保护管制进行储存。
3. 密封保存:对于长时间储存的血清和血浆,应当采取密封保存的方式,避免样本受到氧化和污染。
4. 防止重复冻融:避免血清和血浆的重复冻融,以免导致样品的降解和生物学活性的改变。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血清和血浆的储存条件,我认为需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污染问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在临床或实验室中严格遵守相应的储存规定,确保血清和血浆的质量和纯度。
我认为在长期储存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样本进行检测和验证,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六、总结在本文中,我们从血清和血浆的特性、储存条件的重要性、储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方面对血液离心后血清血浆的储存条件进行了深入探讨。
血清使用及保存注意事项
![血清使用及保存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382b97f57c1cfad6195fa7c3.png)
血清使用及保存注意事项血清是细胞培养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因此,我们特别整理了一些实验室里常会遇到的问题,供大家参考:1. 保存血清最好的方法?我们建议血清应保存在-5℃至-2O℃。
然而,若存放于4℃时,请勿超过一个月。
若您一次无法用完一瓶,建议您无菌分装血清至恰当的灭菌容器内,再放回冷冻。
2. 如何解冻血清才不会使产品质量受损?我们建议您将血清从冷冻箱取出后,先置于2~8℃冰箱使之融解,然后在室温下使之全融。
但必须注意的是,融解过程中必须规则地摇晃均匀。
3. 血清解冻后发现有絮状沉淀物出现,该如何处理?血清中沉淀物的出现有许多种原因,但最普遍的原因是由于血清中脂蛋白的变性所造成,而血纤维蛋白(形成凝血的蛋白之一)在血清解冻后,也会存在于血清中,亦是造成沉淀物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这些絮状沉淀物,并不影响血清本身的质量。
若您欲去除这些絮状沉淀物,可以将血清分装至无菌离心管内,以400g稍微离心,上清液即可接着加入培养基内一起过滤。
我们不建议您以过滤的方法去除这些絮状沉淀物,因为它可能会阻塞您的过滤膜。
4. 为什么要热灭活血清?加热可以灭活补体系统。
激活的补体参与溶解细胞事件,刺激平滑肌收缩,细胞和血小板释放组胺,激活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在免疫学研究,培养ES细胞,昆虫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时,推荐使用热灭活血清。
5. 有必要做热灭活吗?实验显示,经过正确处理的热灭活血清,对大多数的细胞而言是不需要的。
经此处理过的血清对细胞的生长只有微小的促进,或完全没有任何作用,甚至通常因为高温处理影响了血清的质量,而造成细胞生长速率的降低。
而经过热处理的血清,沉淀物的形成会显著的增多,这些沉淀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像是“小黑点”,常常会让研究者误以为是血清遭受污染,而把血清放在37℃环境中,又会使此沉淀物更增多,使研究者误认为是微生物的分裂扩增。
因此我们建议您,若非必须,您可以不需要做热处理这一步。
如此一来,不但节省您宝贵的时间,更确保血清的质量!6. 为什么储存在冰箱中的胎牛血清会出现沉淀?胎牛血清没有预老化,储存在2-8℃时,血清中的各种蛋白和脂蛋白(如冷凝集素、纤维蛋白原、玻粘连蛋白等)可能聚集而形成沉淀或可见的混浊。
血清血浆采集后的运输、储存条件
![血清血浆采集后的运输、储存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7de29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f.png)
血清血浆采集后的运输、储存条件
血清血浆的运输和储存条件是非常关键的,以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以下是血清血浆采集后的一般运输、储存条件:
1. 温度控制:血清血浆需要在低温下运输和储存。
它们通常应在2℃至8℃的温度范围内保存。
对于更长时间的保存,它们
通常需要冷冻在-20℃或更低温度下。
2. 避免温度变化: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温度的突然变化。
温度变化可能会导致血清血浆中的蛋白质变性或降解,影响其质量。
3. 防止污染:血清血浆应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以防止污染。
容器应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并具有一定的耐化学性,以避免化学物质的迁移。
4. 轻轻摇动:在储存和运输之前,血清血浆应轻轻摇动,以确保其中的成分均匀分布。
5. 防止冷冻/解冻循环:频繁的冷冻和解冻循环可能会导致血
清血浆的品质下降。
因此,应尽量避免重复冷冻和解冻。
6. 标签和记录:为了确保样品的追踪和管理,每个血清血浆样本都应标有相关的标签,包括样品编号、采集日期和时限等信息。
此外,还需要记录样本的运输和储存情况,以便进行跟踪和分析。
总之,血清血浆在采集后需要在适当的温度下运输和储存,避免温度变化和污染,以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这些条件可以根据不同血清血浆的要求进行微调,但一般情况下,上述条件是适用的。
高免血清正确使用方法
![高免血清正确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9e8b2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6.png)
高免血清正确使用方法
高免血清(也称抗体血清)是一种含有高浓度特定抗体的血清。
正确使用方法如下:
1.储存:高免血清应储存在-20C以下的冰箱中,避免多次冻融,保证抗体的稳定性和活性。
2.稀释:高免血清需进行稀释使用。
具体稀释倍数因实验不同而异,需要根据实验需求进行适当稀释。
3.检测:使用前需进行抗体效价检测,确定抗体效价满足实验要求。
4.洗涤:在实验中使用高免血清时,需要进行洗涤处理来去除未结合的抗体和蛋白质。
洗涤液常用的有PBS(磷酸盐缓冲液)、TBST(磷酸盐缓冲液+Tween-20)等。
5.使用:高免血清可用于免疫沉淀、免疫印迹、免疫组化、ELISA检测等实验中。
在使用过程中,注意避免高温、高酸碱度等条件对抗体的影响。
6.保存:使用后的高免血清需保存在-20C以下的冰箱中,避免多次冻融,以免影响抗体的稳定性和活性。
外部质控血清的制备和保存规范
![外部质控血清的制备和保存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869cca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b.png)
外部质控血清的制备和保存规范
1、质控血清的制备和保存(以ELISA试验检测HAV、HBV、HCV、TP抗体为例)
在每次实验中必须包含有内部对照质控血清和外部对照质控血清。
(1)、内部对照质控血清指试剂盒内提供的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
内部对照是质量控制的基础。
每一次检测必须使用内部对照,而且只能在同批号的试剂盒中使用。
(2)、外部对照质控血清是为了监控检测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以及试剂盒批间或孔间差异而由实验室设置的一套对照血清,包括强阳性、弱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
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弱阳性对照,以该试剂盒临界值(Cut-off)的2~3倍为宜。
2、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保存
(1)、按一周实验用量分装、分类、标记、封口、-20℃冻存于非自动除霜冰箱中。
(2)、外部对照血清不可反复冻融,一旦融化后应该存放2 8℃,供一周内使用。
3、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使用
每一次实验必须使用外部对照质控血清,以便监控实验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同时可以了解各批试剂盒的批间或孔间差异,绘制质量控制图。
4、外部对照质控物的质量要求
质控物的管间变异必须小于监测系统预期的变异(CV<20%=,并且质控物的成分应在稳定状态中。
质控物应无菌,并不含有影响ELISA反应的防腐剂。
细胞培养血清使用方法
![细胞培养血清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5011a4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8.png)
细胞培养血清使用方法一、细胞培养血清的选择1.获取合适的细胞培养血清:在选择细胞培养血清时,应根据细胞类型和培养需求来选择适合的血清种类。
常见的细胞培养血清包括胎牛血清(FBS)、小牛血清(CS)、羊血清(GS)等。
2.质量检测:在使用细胞培养血清前,应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细胞毒性检测、内毒素检测、抗体检测等,以确保细胞培养血清的质量符合要求。
二、细胞培养血清的保存与预处理1.储存温度:细胞培养血清应保持在-20℃以下的低温环境中保存,避免冻融过程中引起的细胞因子等成分的损失。
2.解冻方法:在使用前,需要将细胞培养血清从冷冻状态解冻。
解冻时应将血清瓶或管直接放入37℃的水浴中,待完全解冻后再使用。
避免频繁冻融对细胞培养血清质量造成影响。
3.灭菌处理:为防止细胞培养血清中的微生物污染细胞培养系统,使用前应对血清进行灭菌处理。
常见的方法有过滤灭菌和紫外线灭菌等。
三、细胞培养血清的使用方法1.添加量: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细胞培养血清,通常按照5%-20%的比例添加,视细胞类型、生长阶段和实验要求而定。
同时,将血清的添加量逐渐减少,有助于维持细胞类型和稳定细胞表型。
2.血清浓度试验:在初始阶段的细胞培养中,可以进行不同浓度细胞培养血清的试验,以确定最适合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血清浓度。
3.细胞分配与传代:在细胞传代过程中,应根据细胞的生长情况和实验要求,精确计算和添加细胞培养血清的量。
通常情况下,传代时应先将细胞离心,去除老化的细胞和细胞碎片,再将新鲜培养基补充到细胞中,继续传代和培养。
四、细胞培养血清的注意事项1.避免重复冻融:频繁冻融对细胞培养血清质量会有影响,因此在使用前需要根据实验需求,将血清储存和使用合理安排,避免过多的冻融过程。
2.避免污染:在使用细胞培养血清时,应注意防止污染对细胞培养的影响。
避免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同时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引入外源性污染。
3.使用正常生长因子替代:部分细胞类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无血清培养基中含有正常生长因子的替代物,能够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血清采集流程
![血清采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6ab44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5.png)
血清采集流程
(1)采集血液样本,置于含有适量抗凝剂的采集管内;
(2)反复颠倒采血管,使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匀;
(3)以2000-3000rpm离心10min(血样采集后室温放置1h之内进行离心;血样采集后冰上放置可以在4h内进行处理),上清液即为血浆;
(4)保存于-80℃冰箱。
血清样本采集
(1)采集血液样本,并将其置于不含抗凝剂的试管内;
(2)室温下自然凝集2-4h(防暴晒),血液凝固后自然析出的即是血清。
或者
(1)采集血液样本,并将其置于不含抗凝剂的试管内;
(2)室温下自然凝集30-60min,待血液凝固;
(3)以2000-3000rpm的速度离心5-10min,上清液即为血清
(4)保存于-80℃冰箱。
血清、血浆样本随着室温下放置时间的延长,样本内的代谢谱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所以血液样本采集后尽快进行处理。
采集到的血清、血浆样本颜色应该是淡黄色透明或者半透明液体,如果发现样本中是红色,说明在样本采集过程中出现了溶血现象。
因为溶血样本会导致样本的代谢谱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溶血严重样本
是需要重新制备的。
血清和血浆样本有什么区别呢?
血清与血浆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其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是未经抗凝处理过的血液凝固后得到的。
血清中少了很多的凝血因子,以及多了很多的凝血产物。
血清和血浆中的代谢谱也存在一定区别:如脂质,氨基酸,核苷酸等。
血清标本保存条件及反复冻融对胃蛋白酶原检测结果影响
![血清标本保存条件及反复冻融对胃蛋白酶原检测结果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0640acafc4ffe473368abe0.png)
血清标本保存条件及反复冻融对胃蛋白酶原检测结果影响目的:分析血清样本保存温度、保存时间及反复冻融对胃蛋白酶原Ⅰ(PG 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收集体检血清样本40份,使用全自动生化仪采用胶乳增加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的浓度作为第0天或者第0次的结果。
将每份标本分成16份,每5份为一组,分别置于25 ℃、4 ℃、-20 ℃环境保存,分别在保存后的1、3、6、10、15 d取出检测血清PGⅠ、PGⅡ浓度;另外1管置于-20 ℃冰箱冻存,2~3 h后再解冻进行PGⅠ、PGⅡ检测,测完成后立即于-20 ℃进行冻存,如此反复冻存6次,将25 ℃、4 ℃、-20 ℃不同保存天数及反复冻融PGⅠ、PGⅡ浓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血清PGⅠ在25 ℃、4 ℃、-20 ℃条件下保存3 d浓度未发生显著变化;PGⅡ在25 ℃、4 ℃保存条件下稳定3 d,在-20 ℃条件下保存6 d浓度无显著降低。
血清PGⅠ在第2次冻融后浓度显著降低,PGⅡ浓度在第3次冻融后显著下降。
结论:PGⅠ在25 ℃、4 ℃、-20 ℃条件下均能保存3 d,PGⅡ在-20 ℃保存较25 ℃、4 ℃保存时间长,PGⅠ、PG Ⅱ冷冻保存需避免反复冻融。
标签: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标本保存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胃液中胃黏膜分泌的无活性胃蛋白酶前体,根据其免疫原性、生化性质及组织细胞来源及分布可分为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在胃中可以辅助消化食物,约有1%进入到血液中[1-2]。
血液中PGⅠ、PGⅡ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在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主要癌前病变[3]。
研究发现PG 与胃癌关系密切,已作为胃癌早期筛查的一个重要指标,日本学者已将PGⅠ<70 g/L,PGⅠ/PGⅡ比值<3.0作为胃癌筛查的截断值[4]。
动物血清使用注意事项
![动物血清使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35b5e09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4.png)
动物血清使用注意事项
- 在使用动物血清前,首先应该对其进行检测,确保其无携带有害的病原体或其他污染物。
- 动物血清应该存储在适当的温度下,通常是在-20C的冷冻温度下保存。
快速解冻后,应立即使用,并避免重复冻结和解冻。
- 在使用动物血清时,应该遵循相关的实验室安全和生物安全规定,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潜在的风险。
- 如果需要从动物血清中提取血清蛋白质或其他成分,应该遵循正确的提取方法,并确保获得高质量的提取物。
- 在使用动物血清时应注意其过期日期,并确保使用的血清没有超过其推荐的使用期限。
- 动物血清的pH、离子浓度和温度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其性能和稳定性,因此应该遵循相关的使用指导,确保获得可靠和一致的实验结果。
- 在实验过程中,应时刻监测动物血清的质量和稳定性,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止使用并报告。
- 由于动物血清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敏感人群应谨慎使用。
同时,也应避免口腔或黏膜接触动物血清,以防止传播病原体。
血清的保存的方法及步骤
![血清的保存的方法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9f7c31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1.png)
血清的保存的方法及步骤血清的保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生物学实验中需要长期保存的血清储存于-20℃ - 70℃ 低温冰箱中。
4℃冰箱中保存时间切勿超过1个月。
由于血清结冰时体积会增加约10%,因此,血清在冻入低温冰箱前,预留体积空间,否则易发生污染或玻璃瓶冻裂。
(2)热灭活是指56℃,30分钟加热已解冻的血清。
生物学实验中加热过程中须规则摇晃均匀。
此热处理的目的是使血清中的补体成分(complement)灭活。
除非,一般不建议作此热处理,因为热处理会造成血清沉淀物显著增多,而且还会影响血清的质量。
补体参与反应有:细胞毒作用,平滑肌细胞收缩,肥大细胞和血小板释放组胺,增强吞噬作用,促进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发生化学趋化和活化。
(3)瓶装血清解冻需采用逐步解冻法:-20℃ 至 -70℃ 低温冰箱中的血清放入4℃冰箱中溶解1天。
然后移入室温,待全部溶解后再分装。
生物学实验中在溶解过程中需不断轻轻摇晃均匀(小心勿造成气泡),使温度与成分均一,减少沉淀的发生。
切勿直接将血清从-20℃进入37℃解冻,这样因温度改变太大,容易造成蛋白质凝集而出现沉淀。
(4)一般厂商提供的血清为无菌,无需再过滤除菌。
如发现血清有悬浮物,则可将血清加入培养液内一起过滤,切勿直接过滤血清。
(5)血清中的沉淀物絮状物:主要是血清中的脂蛋白变性及解冻后血清中纤维蛋白造成,这些絮状物不会影响血清本身的质量。
可用离心3000rpm,5分钟去除,也可不用处理。
显微镜下"小黑点":经过热处理过的血清,沉淀物的形成会显著增多。
有些沉淀物在显微镜下观察象"小黑点",常误认为血清受污染。
一般情况下,此小黑点不会影响细胞生长,但如果怀疑血清质量,则应立即停止使用,更换另一批号的血清。
(6)切勿将血清在37℃放置太久,否则血清会变得浑浊,同时血清中的有效成分会破会而影响血清质量。
血清的保存及运输
![血清的保存及运输](https://img.taocdn.com/s3/m/37108262561252d381eb6e04.png)
(1)长期保存的血清必须储存于-20℃- 70℃低温冰箱中.4℃冰箱中保存时间切勿超过1个月.由于血清结冰时体积会增加约10%,因此,血清在冻入低温冰箱前,必须预留一定体积空间,否则易发生污染或玻璃瓶冻裂.
(2)一般厂商提供的血清为无菌,无需再过滤除菌.如发现血清有悬浮物,则可将血清加入培养液内一起过滤,切勿直接过滤血清.
(3)血清解冻:瓶装血清解冻需采用逐步解冻法:-20℃至-70℃低温冰箱中的血清放入4℃冰箱中溶解1天.然后移入室温,待全部溶解后再分装.在溶解过程中需不断轻轻摇晃均匀(小心勿造成气泡),使温度与成分均一,减少沉淀的发生.切勿直接将血清从-20℃进入37℃解冻,这样因温度改变太大,容易造成蛋白质凝集而出现沉淀.
(4)热灭活是指56℃, 30分钟加热已完全解冻的血清.加热过程中须规则摇晃均匀.此热处理的目的是使血清中的补体成分(complement)灭活.除非必须,一般不建议作此热处理,因为热处理会造成血清沉淀物显著增多.
PS:由上可是血清短期常温运输不会影响血清质量,可以强烈经销商-20冻存一天再给老师送货。
牛血清使用说明范文
![牛血清使用说明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954c96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a.png)
牛血清使用说明范文牛血清是从奶牛血液中提取并经过多道纯化和过滤处理得到的纯净蛋白质溶液,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生物研究、工业生产等领域。
以下是牛血清的使用说明。
一、储存与保管1.储存温度:牛血清最适宜的储存温度为-20℃或以下。
在此温度下储存,可以有效保持蛋白质的活性和稳定性。
2.储存方式:将牛血清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应避免频繁反复冷冻和融化,以免对蛋白质造成损伤。
3.包装完好:使用前应检查牛血清包装是否完好,如有破损或渗漏现象应停止使用。
二、使用前准备1.澄清处理:打开牛血清瓶后,应该轻轻摇晃或轻轻转动瓶子,使澄清透明的牛血清完全悬浮。
2.操作环境:在无菌条件下操作,避免任何可能导致污染的情况。
建议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操作,并确保所有仪器和工具已经过严格的清洁和消毒。
三、常见应用领域及使用方法1.细胞培养牛血清常常用于细胞培养中,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促进细胞生长和繁殖。
(1)细胞培养基配制:按照细胞培养基配方准确称取细胞培养基粉末,加入适量的牛血清搅拌均匀,最后加入适量的抗生素,经过滤净化即可使用。
(2)细胞传代:将细胞培养物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中,适量添加牛血清,使细胞继续生长和传代。
2.蛋白质纯化(1)酚(树脂)胶柱层析:将经过预处理的样品加入酚胶柱中,牛血清可以用作洗脱缓冲液,帮助背景蛋白的有效清除。
(2)亲和层析:使用具有特异亲和性的树脂或沉淀剂,结合特定的蛋白质分别和目标蛋白质或其他附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牛血清可以用作洗脱缓冲液或用于阻断非特异性结合。
3.抗感染治疗牛血清具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可以用于抗感染治疗。
(1)抗菌和抗病毒:将牛血清溶液直接注射或局部涂抹于感染部位。
要根据具体病原体的类型和感染程度来确定用药方法和剂量。
(2)免疫治疗:将牛血清免疫球蛋白注射到患者体内,使机体产生抗体,增强免疫力。
用于治疗一些传染性疾病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患者。
血清的保存注意事项
![血清的保存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cceb16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7.png)
血清的保存注意事项
1. 血清保存可不能马虎啊!就好比你精心呵护的宝贝,得放在合适的地方。
比如说,咱不能把血清放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地方吧,那不等于把它往火坑里推或者冰窖里扔嘛!像夏天大太阳下的车里面,可绝对不行!
2. 还有啊,血清的包装得保护好呀!这就像战士的铠甲一样重要,万一破了个口子,那血清不就危险啦?你想想,要是铠甲有了漏洞,战士还能好好战斗吗?
3. 千万别随便摇晃血清啊!这可不是你那摇晃的可乐瓶!摇晃厉害了,血清的成分可能就被破坏啦,那之前的努力不都白费了嘛!
4. 保存血清的地方得干净啊!这就如同我们住的屋子,脏兮兮的可不行,会有细菌啥的污染血清的哟!你会让你的宝贝住在脏脏的地方吗?
5. 每次拿血清出来用都得小心谨慎呀!这可不像拿块面包那么随便,得轻拿轻放,要是不小心洒了,那多心疼呀!就像你不小心打碎了最爱的杯子一样。
6. 要时刻注意保存血清的期限哟!过期了还能用吗?这就好像过期的食品,总不能吃吧!对血清也得这么严格要求呀!
7. 一定要按照要求去保存血清呀!这可是很严肃的事情呢,不能敷衍了事。
不然到时候要用的时候出问题了,后悔都来不及呀!就像考试前不认真复习,那成绩能好吗?总之,血清保存马虎不得,一定要认真对待!。
血清使用问题的总结
![血清使用问题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e92d086ec3a87c24028c4a6.png)
拜力生物编辑整理:
一、血清灭活问题。
1、问:加到培养基中的血清必须灭活吗?
答:不是必须的,看做什么实验了。
2、问:四季青胎牛血清灭活是56℃30分钟吗?
答:如果用于培养大多数的肿瘤细胞,血清一般是不需要灭活的,这样可以有效保存血清中的生长因子。但是如果用于培养一些表面具有补体受体的细胞,如内皮细胞,血清是需要灭活,一般是
3、问:4℃冰箱内保存3个月的胎牛血清,能否继续使用?相关细胞和其它试剂的代价比较高,不敢轻易尝试。
答:需要长期保存的胎牛血清必须要保存在-20至-70℃的低温冰箱中,4℃冰箱中保存时间不要超过1个月。
五、FBS可否代替人AB型血清?
问:我现在在做人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培养,文献上要求用人的AB型血清,但是我觉得很多代理商都没有。我想FBS代替,但不知道可否,我先是担心免疫排斥之类,但是我查了些资料后,应该不会(我觉得)。但是我又不能够TRY。因为细胞因子确实太贵了,所以咨询一下。谢谢!
答:常规灭活建议的温度在45℃到62℃之间,而时间则从15分钟到60分钟不等,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是56℃热处理30分钟。看看你养的细胞是什么,一般的话估计问题不大,要是很珍贵的细胞还是慎重一点啊。热灭活目的是为了去除血清中补体等对热敏感的物质, 在对补体灭活以外,热处理同时也对血清中可能存在的支原体具有灭活作用。现在好像不主张热灭活,热灭活经常给血清产品带来负面影响,对血清的加热经常导致血清中沉淀的产生,此外,有研究结果证实热灭活步骤减弱了胎牛血清和小牛血清对细胞的促粘附作用。
答:血清一定要灭活,可以先用无血清培养基加病毒孵育几小时以后再加血清。避免杂蛋白对病毒和宿主结合过程的干扰,一般是2-6小时,根据细胞的状态决定。血清不一定需要灭活,灭活的目的是将血清中的补体灭活!这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没有把握那就灭活吧,也不麻烦56度半个小时。
血清采集及保存方法
![血清采集及保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e91dfb783e0912a3162a5a.png)
血清采集及保存方法
一、血液采集
采集血液应采用红头管或者使用含有分离胶、促凝剂的黄头管。
血液采样量达到采血管一半以上(有2ml、3ml、5ml可选)。
采集血液后不可剧烈晃动摇匀,否则容易发生溶血导致血清浑浊,若使用含有促凝剂的采血管可轻轻颠倒混匀。
二、血清分离
常温下竖直放置20-120分钟或放置在4℃冰箱过夜,等待血液完全凝集后,放入离心机1000转低速离心10-20min,取上清淡黄色液体即为血清,若自然析出的血清足够,也可不再离心直接提取。
三、血清保存
需要长期保存的血清必须储存于-20℃或-80℃冰箱中,避免反复冻融,4℃冰箱中最多保存一个月。
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e8b87f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e.png)
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生化检测在临床诊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对于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也成为了许多医学专家和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不同保存时间对血清标本的影响,以及其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一、血清标本的保存血清标本是生化检测的重要样本之一,它包含了大量的生化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诊断疾病并制定治疗方案。
而对于血清标本的保存,包括保存温度、保存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样本的质量。
通常情况下,血清标本在4摄氏度的冰箱中保存可以保持较好的质量,但是如果保存时间过长,也会对样本的质量产生影响。
1.保存时间短的影响在血清标本保存时间较短的情况下,一般来说,样本的质量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但是在采集后的最初24小时内,血清标本中的生化成分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这一点需要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处理样本时特别注意。
如果保存时间过短,也可能会导致细菌或其他污染物的产生,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保存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血清标本的质量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长时间的保存会导致血清标本中的一些成分发生分解和变化,从而影响到生化检测的准确性。
长时间保存还可能导致冰冻融化循环,导致蛋白质的聚集和沉淀,进而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肝功能检测肝功能检测是临床常规检查项目之一,而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
对于这些指标来说,保存时间过长会导致血清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酶的活性下降,使得检测结果偏低,可能会造成一些临床诊断上的误判。
2.血脂检测血脂检测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指标,而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是常规检测项目。
保存时间过长会导致血清中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而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则可能会降低,进而影响到心血管疾病的评估。
血清的制备与保存
![血清的制备与保存](https://img.taocdn.com/s3/m/8b99aab7a45177232e60a294.png)
1、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4 过夜后于1000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上清置于-20 或-80 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1000 g离心15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上清置于-20 或-80 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3、组织匀浆:将动物的组织标本先用PBS洗涤,去除多余血液,匀浆化后放在5~10 ml PBS 中于-20℃放置过夜,第二天,经过二次反复冻融破膜,将匀浆物5000x g离心5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
4、其它生物标本:请1000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上清置于-20 或-80 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来源:阿仪网()全血处理为血清或血浆发布时间:2010-1-11 15:06:55 编辑:hbscf123 字体:大中小我要投稿血液标本采取后应尽可能早地自然地使血清(浆)从与血细胞接触的全血中分离出来。
一般应于采血后2h内分离出血清或血浆。
全血处理为血清或血浆分为离心前、离心中和离心后三个阶段,对各不同阶段均有具体要求。
(一)离心前阶段即指标本采集到离心处理前的一段时间。
1.血清:标本离心前一般应令其自行凝集,不可用木棍等剥离凝血块。
通常于室温(22~25℃)放置30~60 min 血标本可自发完全凝集;冷藏标本凝集缓慢;加促凝剂时凝集加快(标本采集后应轻轻颠倒混合5~10次,以确保促凝剂作用)。
2.血浆:需用血浆标本时,必须使用含抗凝剂的血液标本收集管,而且采血后必须立即轻轻颠倒采血管混合5~10次(以确保抗凝剂发挥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5~10 min 后即可分离出血浆。
3.冷藏标本:标本冷藏可抑制细胞代谢,稳定某些温度依赖性成分但全血标本一般不能冷藏;血钾测定标本冷藏不得超过2h. 血液中儿茶酚胺、pH /血气、氨、乳酸、丙酮酸、胃泌素、甲状腺激素等检测时需用制冷的标本。
临床检验标本保存规范
![临床检验标本保存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9b8aa0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e.png)
临床检验标本保存规范一、血液标本的保存血液标本是临床检验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血液标本又可分为全血、血清和血浆。
1、全血标本全血标本常用于血常规检查。
采集后的全血标本应尽快送检,一般在室温下保存不超过 4 小时。
如果不能及时检测,可将其置于 4℃冰箱中保存,但保存时间也不应超过 24 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低温保存可能会影响某些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因此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剧烈震动。
2、血清标本血清标本常用于生化检验,如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检测。
血液采集后,待其自然凝固(一般需要 30 分钟至 1 小时),然后通过离心分离出血清。
分离后的血清应尽快检测,若不能立即检测,可在 4℃冰箱中保存 3 7 天。
如需长期保存,应置于-20℃以下的冰箱中,可保存数月至数年,但应避免反复冻融,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血浆标本血浆标本常用于凝血功能检测和部分激素检测。
采集血液时需加入抗凝剂,如肝素、枸橼酸钠等。
血浆标本在采集后应立即颠倒混匀,避免凝血。
在室温下,血浆标本应在 4 小时内完成检测;在 4℃冰箱中可保存 24 小时。
二、尿液标本的保存尿液标本的保存方法取决于检测目的。
1、常规尿液检查用于尿常规检查的尿液标本,最好采集新鲜尿液,并在 2 小时内送检。
如果不能及时送检,可在 4℃冰箱中保存,但保存时间不应超过 8 小时。
2、 24 小时尿液标本用于尿蛋白定量、尿肌酐等检测的 24 小时尿液标本,采集后应加入适量的防腐剂(如甲苯、浓盐酸等),以防止尿液变质。
在保存过程中,应将尿液置于阴凉处,温度控制在 2 8℃。
三、粪便标本的保存粪便标本主要用于寄生虫卵、细菌培养等检查。
1、一般检查用于一般性状和显微镜检查的粪便标本,应采集新鲜粪便,在 1 小时内送检。
2、细菌培养用于细菌培养的粪便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如果不能立即送检,可将其置于 CaryBlair 运送培养基中,在 4℃冰箱中保存不超过 24 小时。
检验技师考点:抗血清的保存
![检验技师考点:抗血清的保存](https://img.taocdn.com/s3/m/1cde763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2.png)
检验技师考点:抗血清的保存检验技师考点:抗血清的保存(1)经签定合格后的抗血清,以1:100比例加入1%的硫柳汞或5%的叠氮钠,使其最后浓度分别为0.01%或0.05%.(2)用无菌滴管将抗血清分装小管,每管装1ml左右。
(3)-20℃以下保存,可保存2年以上。
(4)如有条件可将血清冷冻干燥保存于4℃以下,保存时间更久。
制备:1、动物的选择羊、马、鸡、猴、豚鼠,都是常用的免疫动物,在实验中,选择动物时应考虑抗原与动物的种属关系、抗原性质与动物种类、免疫血清的需要量、免疫血清的要求以及动物个体等因素。
免疫用动物应选适龄、健壮.最好为雄性。
最常用的实验动物是家兔,一般选择选择年龄在6个月以上当年繁殖的♂性,体重2 ~3公斤,健康家兔三只,免疫前用金属编号牌固定兔耳,或用染料涂沫在动物的背部,作出明确的标记。
2、抗原制备1)抗原稀释:用灭菌生理盐水将抗原稀释为2mg/ml,于免疫前一天加入溶液,使每毫升抗原溶液含青霉素1000 UI,链霉素1000 UI,放4℃过夜(一般可不加青、链霉素)次日取出,与佐剂混合制成乳剂后用于动物免疫。
免疫原的注射剂量应考虑其抗原性的强弱、分子量大小、动物的个体状态和免疫时间。
对于纯的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剂量,通常小鼠首次抗原剂量为50~100μg/次,大鼠为100~200μg/次,兔为100μg ~1 mg/次,合成免疫原为2 mg(半抗原约为20~200μg),一般需要与等量的福氏完全佐剂混合。
加强免疫的剂量为首次计量的1/2,通常用不完全福氏佐剂或不用佐剂。
如需制备高度特异性的抗血清,可选用低剂量抗原短程免疫法;反之,欲获得高效价的抗血清,宜采用大剂量抗原长程免疫法。
2)佐剂和抗原乳剂的配制1佐剂的配制:福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各实验室的配方不尽相同,我室采用的配方如下:医用液体石腊 20毫升羊毛脂 12克水浴溶化、混匀,分装于青霉素小瓶,用纱布、线绳扎紧瓶塞。
生化质控血清分装冷冻保存法
![生化质控血清分装冷冻保存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02e0f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3.png)
生化质控血清分装冷冻保存法张耀辉【期刊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01(016)002【摘要】市售生化质控血清一般都是冻干品,临用时用重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复溶后使用。
国产质控血清(如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每瓶复溶后为3 ml,含成分较少;进口质控血清(如宝灵曼生化质控血清)每瓶复溶后为10 ml。
成分较多,含多种酶类,但价格较贵。
复溶后的质控血清,最好在短时间内用完,因其中一些成分如葡萄糖(Glu)、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酶类如谷丙转氨酶(ALT)、磷酸肌酸激酶(CK)等,放4~8℃冰箱保存,几小时至数小时内会有较大的改变。
基层医院或中、小型医院实验室作生化质控时,质控血清用量约为0.5~1.0 ml左右,剩余的浪费较大,不利于质控的开展。
rn 我们用分装冷冻保存法,将宝灵曼生化质控血清(10 ml/瓶)用重蒸馏水溶解后,马上按每份约0.5~1.0 ml分装于洁净的带盖小瓶内,放冰箱冷冻箱内冷冻保存。
以后每天取出一瓶,室温解冻后轻轻摇匀即可使用。
注意在解冻后一小时内用完,不可反复冻溶。
对比测试:生化试剂由北京中生公司生产,日本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结果(mmol/L,酶类u/L):首次溶解测得:Glu 5.40,Ch 4.39,TG 1.64,ALT 38,CK 96;第15 d测得:Glu 5.31,Ch 4.35,TG 1.62,ALT 37,CK 94。
结果稳定,既节约又方便。
【总页数】1页(P18)【作者】张耀辉【作者单位】广东南海市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相关文献】1.生化检测质控血清和校准品的胆红素稳定性分析 [J], 罗伟;周学文;马奎;高应萍;王静;梅良英;罗智敏2.质控血清冷冻保存对电化学发光测定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J], 何思春;王利君;焦鑫3.两种保存温度对生化室内冻干质控血清的影响 [J], 刘梅华4.两种保存方法对生化质控血清结果的影响 [J], 张治文;肖丽娜;冯利得5.两种保存方法对生化质控血清结果的影响 [J], 张治文;肖丽娜;冯利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保存方法
血清是指血液凝固后,在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或指纤维蛋白已被除去的血浆。
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基本营养物质、提供激素和各种生长因子、提供结合蛋白、提供促接触和伸展因子使细胞贴壁免受机械损伤、对培养中的细胞起到某些保护作用。
那么血清应该如何进行保存呢?
(1)需要长期保存的血清必须储存于-20℃ - 70℃ 低温冰箱中。
4℃冰箱中保存时间切勿超过1个月。
由于血清结冰时体积会增加约10%,因此,血清在冻入低温冰箱前,必须预留一定体积空间,否则易发生污染或玻璃瓶冻裂。
(2)一般厂商提供的血清为无菌,无需再过滤除菌。
如发现血清有悬浮物,则可将血清加入培养液内一起过滤,切勿直接过滤血清。
(3)瓶装血清解冻需采用逐步解冻法:-20℃ 至 -70℃ 低温冰箱中的血清放入4℃冰箱中溶解1天.然后移入室温,待全部溶解后再分装.在溶解过程中需不断轻轻摇晃均匀(小心勿造成气泡),使温度与成分均一,减少沉淀的发生.切勿直接将血清从-20℃进入37℃解冻,这样因温度改变太大,容易造成蛋白质凝集而出现沉淀。
(4)热灭活是指56℃, 30分钟加热已完全解冻的血清.加热过程中须规则摇晃均匀.此热处理的目的是使血清中的补体成分灭活.除非必须,一般不建议作此热处理,因为热处理会造成血清沉淀物显著增多,而且还会影响血清的质量.补体参与反应有:细胞毒作用, 平滑肌细胞收缩, 肥大细胞和血小板释放组胺, 增强吞噬作用, 促进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发生化学趋化和活化。
(5)切勿将血清在37℃放置太久,否则血清会变得浑浊,同时血清中的有效成分会破会而影响血清质量。
(6)血清中的沉淀物
絮状物:主要是血清中的脂蛋白变性及解冻后血清中纤维蛋白造成,这些絮状物不会影响血清本身的质量.可用离心3000rpm,5分钟去除,也可不用处理。
显微镜下"小黑点":经过热处理过的血清,沉淀物的形成会显著增多。
有些沉淀物在显微镜下观察象"小黑点",常误认为血清受污染。
一般情况下,此小黑点不会影响细胞生长,但如果怀疑血清质量,则应立即停止使用,更换另一批号的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