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讲义-----川大张洪渊

合集下载

(完整)生物化学ppt第一章ppt

(完整)生物化学ppt第一章ppt
细胞质是非常复杂的生物胶体。
磷酸甘油二脂在水溶液中主要是形成双层脂膜。
(4)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原核细胞的原始核无核膜和核仁,没有固定的形状,只有一个含有DNA遗传信息的区域。
(2)生物学定义:生命系统包含储藏遗传信息的核酸和调节代谢的酶蛋白。
原核细胞的原始核无核膜和核仁,没有固定的形状,只有一个含有DNA遗传信息的区域。
的脂肪酸。
1. 组成
磷脂的特点
➢ 磷脂分子中含有亲水性的磷酸酯基和亲脂性的脂
肪酸链,是优良的两亲性分子。
➢ 磷脂分子在水溶液中,由于水分子的作用,能够
形成双层脂膜结构或微团结构。
➢ 磷酸甘油二脂在水溶液中主要是形成双层脂膜。
➢ 磷脂的这种性质,使它具有形成生物膜(双层脂
膜)的特性。
1. 组成
磷脂的两亲性结构
➢ 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的部分,
表面粗糙,称为粗面内质网。
不附有核糖体的部分,表面光
滑,称为滑面内质网。
➢ 内质网上含有多种重要酶系,
参与有关蛋白质、甘油酯和磷
脂的合成及解毒等。
3. 细胞器
(5)高尔基体Golgi
➢ 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内一种由网状小管或泡组成
的复杂结构。
➢ 其功能可能与细胞内物质的转运和细胞膜更新有
细胞质

















3. 结构
细胞核
线粒体
高尔基体
溶酶体
细胞质
细胞质膜
粗面内质网 核糖体
滑面内质网
3. 结构

生物化学教程 张洪渊TEL (0813 )

生物化学教程 张洪渊TEL   (0813 )
小结:不同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是推动生物化学前进的基本因素。多学科合作, 有机化学基础,分离与分析技术的发展,研究方法与仪器设备的结合,是生化 发展的主要动力。
14
3 .生化与其他学科关系
经典生物学
生物化学
化学,物理
遗传学,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工程
基因工程 酶工程 蛋白质工程 细胞工程15 发酵工程
多学科合作研究:物理、化学、遗传、仪器等 专家的合作研究,如蛋白质X-射线晶体衍射
13
测定蛋白质结构,DNA测序等。
我国的现代生物化学研究起步较晚,由留美、德、法、 英等学者开始主要有吴宪教授,王英睐,曹天钦,邹 承鲁等教授。
1965年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汪猷、北京大学邢其毅 教授用化学法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 素。
17
生物化学的发展前景
• 借助于现代科技成果,高速发展生化理论与技术,促进生物学理论技术及生物工程学 的发展。
18
5 .学习生化的方法
A. 教材作用(借鉴、利用- 学习生化科学的知识体系)
a. 主要参考体系,其他资料利用
b. 合理取舍( 知识系统-- 时间、专业 ):
讲课:重点(核心)与线条结合;
8
十九世纪末随着医学、发酵工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化 学、有机化学的发展密切相关,涉及农业、工业、医药、国防等各个方面。
早期的生物化学:十八世纪 拉瓦锡 (Attoine-Laurent Lavoisier, 1743-1794,法国) 研究燃烧和呼吸现 象,推翻”燃素学说” 舍 勒 (Carl Wilhelm Scheele, 瑞典)与Joseph Priestly
6
信息代谢:代谢调控
1.2.3 生命物质的结构、功能与生命现象 的关系(功能或机能生化)

《生物化学原理》张洪渊主编 课后习题及答案(二)

《生物化学原理》张洪渊主编  课后习题及答案(二)

行计算得△G=-42090 J·mol-1。
4.根据△E。=氧化电极电位-还原电极电位公式,计算(1)(3)(4)(5)可按箭头所指方向
反应。
5.已知 1 个 NADH 经电子呼吸链可以产生 2.5 个 ATP。 NADH +H++3ADP+3Pi+1/2O2→NAD++3ATP+4H2O,△G。=-217.57 kJ/mol, 成人基础代谢为每
www.khd课后a答w案.网com
一、课后习题
第六章 生物氧化
1.用对或不对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
(1)不需氧脱氢酶就是在整个代谢途径中并不需要氧参加的生物氧化酶类。
(2)需氧黄酶和氧化酶都是以氧为直接受体。
(3)ATP 是所有生物共有的能量储存物质。 (4)无论线粒体内或外,NADH+H+用于能量生成,均可产生 2.5 个 ATP。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代谢物分子中的氢原子在脱氢酶作用下激活脱落后,经过一系列传递体的传递,最终 将电子交给被氧化酶激活的氧而生成水的全部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
2.伴随着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发生的 ATP 的合成称为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 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并合成 ATP 的主要方式。
www.khd课后a答w案.网com
一、课后习题
第七章 糖代谢
1.1710g 蔗糖在动物体内经有动物体内经有氧分解为水和 CO2,可产生多少 ATP 和 CO(2 mol)?
2.在某厂的酶法生产酒精中,用淀粉作原料,液化酶和糖化酶的总转化率为 40%,酒精酵母
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为 90%,问投料 50 吨淀粉,可生产多少酒精(酒精比重 0.789)?酵母菌

第十五章生物化学与新生物技术 ppt课件

第十五章生物化学与新生物技术 ppt课件
❖ 然后再进行亚克隆,分别测定单个亚克隆的序列
❖ 再装配、连接成连续的DNA分子。 ❖ 这是一种自上而下(up to down)的测序策略 ❖ clone-by-clone method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 将较长的基因片鸟段打枪断法,构建一系列的随
机亚克隆,然后测定每个亚克隆的序列, 用计算机分析以发现重叠区域,最终对大 片段的DNA定序。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
1.65×108
水稻(Oryza sativa )
3.89×108
小白鼠(Mus musculus )
3.0×109
人类(Homo sapiens)
3.3×109
玉米(Zea mays )
5.4×109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History of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1990 Official start of HGP with 3 billion $ and a 15 year horizon. 1999 Sanger Centre publishes chromosome 22 2001 Draft Genome published: Celera & Public 2003 Completion (almost) of Human Genome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 基因组是生基物因体内组全g部en遗o传m信e息的集合

01 绪论 - 2012最新生物化学精品课件

01 绪论 - 2012最新生物化学精品课件
1953年 Watson(美)与 Crick(英)提出DNA分 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1962年共获诺贝尔奖。
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H. Crick)
詹姆斯·沃森(James D. Watson)
中国人工合成胰岛素科研小组与诺贝尔奖擦肩过
诺贝尔奖最多只能发给三人的规定也使中国科学 家与之擦肩而过。
2001 Venter(美)等报道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草图测序。
1.3 分子生物学阶段
从1953年至今。以1953年,Watson和 Crick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为标志,生 物化学的发展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探讨各种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DNA Double Helix model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使用教材
生物化学 主编张洪渊等,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年 第二版
授课时间-星期一和星期三
生物化学的涵义
传统定义: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 的现代理论和技术,研究生物体的物质组成与结构、 物质代谢与能量转变,以这些变化与生理技能之间 关系的一门科学。 现代定义: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本质 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
1969-1972, Arber(瑞士),Smith(美)与Nathans(美)在核酸限制酶 的分离与应用方面做出突出贡献,1978年共获诺贝尔奖。
1972 Berg(美)在基因工程基 础研究方面作出了杰出成果, 获1980年诺贝尔奖。 1973 Cohen等(美)用核酸 限制性内切酶EcoR1,首次 Paul Berg Herbert Boyer Stanley Cohen 基因重组成功。
研究重要生命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功能生物化学 以及环境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生物化学绪论(精品课程课件)

生物化学绪论(精品课程课件)
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biology and chemistry or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principles to understanding biology.
3. What are the questions for biochemists to
制药工业: 链激酶、 尿激酶、 氨基酸、 核甘酸(所谓基 因营养物)、SOD、 MT、 紫杉醇等。
生物制品: 疫苗、 Only one、
皮革工业: 角质酶脱毛
生物化学不但为这些生产过程建 立了科学基础并为其技术改造创 造了条件
3.与农业方面有密切联系
举例
作物病理研究
a.玉米大斑病(每年损失20-40%产量)
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关系准备一种平衡理念)
3. To project a clear and repeated emphasis major themes, especially those relating to evolution, thermodynamics, regul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function.(计划一些清晰并反复强调的主题,特别是与进化、热力学、调节和结构与功能关系
(6) What is the carrier of genetic information and how is it expressed and transmitted (information pathway)? (preserved faithfully)
(7) How do cells and organisms grow, differentiate, and reproduce?

生物化学教程张洪渊TEL

生物化学教程张洪渊TEL

3 .生化与其他学科关系
经典生物学
生物化学
化学,物理
遗传学,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工程
基因工程 酶工程 蛋白质工程 细胞工程 发酵工程
4 生物化学的应用
医学:病理学,疾病诊断,生化指标如血脂-心血管疾 病,血糖-糖尿病,尿蛋白-肾病等测定
生化药物:治疗作用,从动植物分离提取而来如激素, 细胞色素C,多肽激素等
英国剑桥生物化学中心:论文发表较多,获得资助,成立实验室, 购进新仪器设备,扩大研究队伍,获得 成果。 霍普金斯Sir Frederick Gowwland Hopkins, 1861-1947, 发现维生素, 色氨酸,谷胱甘肽等。成立学派。
德国在生理化学及有机化学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 Emil Fischer 1852-1919,普鲁士化学家研究糖 嘌呤类物质,合成了苯
与生命现象( 活动、过程)的关系;
2. 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末(静态生化研究 阶段)
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动态生化研究 阶段)
20世纪中叶至今是学科综合发展的黄金 时期
十九世纪末随着医学、发酵工业的 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与 化学、有机化学的发展密切相关,涉及 农业、工业、医药、国防等各个方面。
我国的现代生物化学研究起步较晚,由留美、德、 法、英等学者开始主要有吴宪教授,王英睐,曹天钦, 邹承鲁等教授。
1965年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汪猷、北京大学邢其毅 教授用化学法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 素。
小结:不同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是推动生 物化学前进的基本因素。多学科合作, 有机化学基础,分离与分析技术的发展, 研究方法与仪器设备的结合,是生化发 展的主要动力。

第九章 糖代谢 134页

第九章 糖代谢 134页

半乳糖
半乳糖激酶
1-磷酸半乳糖
己糖激酶
6-磷酸甘露糖
ADP
G-6-P 变位酶 1-磷酸葡萄糖
果糖
F-6-P
ATP
ADP
F-1,6-2P
丙酮酸
目录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糖酵解小结 ⑴ 反应部位:胞浆
⑵ 糖酵解是一个不需氧的产能过程
⑶ 反应全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
己糖激酶
Glu G-6-P
ATP ADP
特点:分解产物是乳酸,放出少量能量
目录
生物化学
糖的分解代谢
1. 有氧呼吸 (有氧氧化)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C6H12O6+6O2 6CO2+6H2O
1摩尔葡萄糖完全分解为H2O和CO2, 可释放2870干焦的自由能
目录
生物化学
2. 无氧呼吸(无氧氧化) C6H12O6
C6H12O6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丙酮酸激酶
COOH C OH CH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烯A醇DP式丙酮AT酸P
丙酮酸
目录
G生lu 物化学 ATP
ADP
G-6-P
(10) 丙酮酸的生成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C OH
C OH

《生物化学》(张洪渊)川大

《生物化学》(张洪渊)川大

《生物化学》(张洪渊)讲义-川大第一章绪论(1-2节)一. 如何学好生化课1.生物化学的特点.内容分布:生物化学这门课,从教材上看,通常都分为上下两集,上集谈的是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功能,很少涉及它们的变化,这些生物分子包括糖、脂、蛋白质、核酸、酶、激素、维生素以及抗生素等,叫做静态生化,以DNA结构为例。

而下集则讲的是这些生物分子的来龙去脉,即合成与分解,叫动态生化,以DNA的复制为例。

.特点:概念性描述性的内容居多,很少有推导性或计算性的内容,因此,它不同于理科而更近似于文科,记忆的东西多,女生常常比男生学得好,巧妙记忆成为学好生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学完生化课后,你们应该有一种意外的惊喜,阿,我的脑子咋变得这样好使呢? 2.师生合作.老师备课:由于生物化学是我院最重要的课程(课时多以及研考跑不掉),所以我得竭尽全力准备,既要完成大纲规定的内容又不能照本宣科,注意理论和实践、经典与前沿的融合,使生化课变得兴趣盎然而不是枯燥无味,要做到这些,备课是相当辛苦的,且听我来表一表,我在四川大学上了320节生化课(200节理论,120节实验),上课笔记成了现在的讲课笔记的一部分,后来临时抱佛脚,又到南大进修了200学时的生化理论课(生化专业用)以及120学时的理论课(非生化专业用),讲课教师叫杨荣武,是个教书天才(合作文章(在我几十篇文章中,这是最得意的一篇)、同学的师弟、上海生化所),听课笔记真是一摞一摞,从中精炼出我们现在的6-70学时理论课(难呐),还要增补一些名人趣闻、科学前沿之类的味精,总的算来,我给你们讲一节课,自己要听7节课,再准备三小时,代价不菲,所以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们一定要学好这门课,学不好很对不起人,在你最对不起的人里面,我应该列在前三名。

.学生学习:看小说似的预习几遍,尤其上课要用心听讲(省时省力),当场或课后整理笔记(重要性),择重记忆(注意方法),几个小窍门:早上多吃糖(原因,脑血糖),站立听课(肾上腺,恐怖电影,我讲课)。

2020高中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基础篇 1 绪论共56张

2020高中生物竞赛生物化学基础篇 1 绪论共56张

1.4 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非共价键作用)
1. 氢键 (Hydrogen Bonds) 生物大分子中主要由氧或氮原子与氢原子之 间形成的氢键。 氢键键能大小与方向性有关。
生物分子中重要的氢键类型
氢给体 氢受体
OHO OHON OHN NHO
键长/nm
0.28 ? 0.01 0.28? 0.01 0.30? 0.01
O
CH3
N CH2CH2OH
CH3 胆碱
O
CH 3CH2CH2CH2CH2CH 2CH2CH2 C C CH2CH2CH 2CH2CH2CH2CH2C OH (d) O
CH2 O C R1
Oleic acid( 油酸,unsaturated)
R2 C O CH
O
O
(e) O
CH2 O C R1
R2 C O CH
D CH3 C OH
HS R-构型
HR CH3 C OH
D S-构型
前手性面
H
C
H3C
O
re-面
2.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特征
H3C
O
C
H si-面
D
CH3
D 从re-面加成
C OH
H
R-构型
D re-面
O
C
H
CH3
si-面 D
D 从si-面加成
CH3
H C OH
D
S-构型
乙醇加氘生成手性乙醇过程
2.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特征
基团名称
OH O CH O CR O C OH
NH2 O C NH2
SH O C OR
OR
CH3
CH2CH3
苯基 咪唑基 嘌呤基 嘧啶基 吡啶基 二硫基 胍基 磷酸基

第二章糖化学讲解

第二章糖化学讲解

生物化学
重要的单糖:戊糖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D-呋喃核糖
2-脱氧-D-呋喃核糖 -D-吡喃木糖
-D-芹菜糖
-L-呋喃阿拉伯糖 -D-呋喃阿拉伯糖
D-核酮糖
D-木酮糖
生物化学
重要的单糖:己糖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D-吡喃葡萄糖
-D-吡喃半乳糖
- L -吡喃半乳糖
-D-吡喃甘露糖
-D-呋喃果糖
植物细胞壁与纤维素的结构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糖类的生物学功能
(1) 能源 (2)结构成分 (3)物质代谢的碳骨架(碳源) (4) 细胞间或生物大分子之间识别的信息分子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第二节 单糖的化学结构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一 单糖概述 单糖:具有一个自由醛基或酮基,以及有两个以上 羟基的糖类物质称为单糖,其中含有醛基的称为醛 糖,含有酮基的称为酮糖。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 差向异构体(epimer):又称表异构体,只 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上的基团排列方式不 同的非对映异构体,如D-葡萄糖与D-半乳 糖。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三 单糖的环状结构
• 变旋性;糖旋光度自行改变的性质。 • 原因:糖并不是完全呈开链直线式,而是呈环状。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第三版)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参编 刘文彬 李永红 姚舜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第二章 糖化学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推荐课外书目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生物化学原理 张洪渊

生物化学原理 张洪渊
5. 1.068g 的某种结晶α-氨基酸,其 pK1’和 pK2’值分别为 2.4 和 9.7,溶解于 100ml 的 0.1mol/LNaOH 溶液中时,其 pH 为 10.4。计算该氨基酸的相对分子量,并提出可能的分 子式。
6. 求 0.1mol/L 谷氨酸溶液在等电点时三种主要离子的浓度各为多少? 7. 向 1L 1mol/L 的处于等电点的氨基酸溶液中加入 0.3 molHCl,问所得溶液的 pH 是多少?
如果加入 0.3molNaOH 以代替 HCl 时,pH 又将如何? 8. 现有一个六肽,根据下列条件,作出此六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1) DNFB 反应,得到 DNP-Val; (2) 肼解后,再用 DNFB 反应,得到 DNP-Phe; (3) 胰蛋白酶水解此六肽,得到三个片段,分别含有 1 个、2 个和 3 个氨基酸,后两
此文档由天天learn()为您收集整理。
2.分别计算谷氨酸、精氨酸和丙氨酸的等电点。 3.在下面指出的 pH 条件下,下列蛋白质在电场中向哪个方向移动?A 表示向阳极,B 表示向 阴极,C 表示不移动。人血清蛋白:pH5.5,pH3.5;血红蛋白:pH7.07,pH9.0;胸腺组蛋 白:pH5.0,pH8.0,pH11.5;已知:人血清蛋白的 pI=4.64 血红蛋白的 pI=7.07 胸腺组 蛋白的 pI=10.8。 4 试述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三种基本类型。 5.蛋白质变性后,其性质有哪些变化? 6. 某一蛋白质溶于PH7的水后,其水溶液的PH为6, 问 该蛋白质的PI是大于 6 ,等于6 ,还是小于6,为什么?
CNBr 处理后释放一个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呈黄色。试写出这个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及其
化学结构式。
10. 一种纯的含钼蛋白质,用 1cm 的比色杯测定其消光系数ε0.1%280。该蛋白质每毫升浓溶液

第五章 核酸化学

第五章 核酸化学

5’ 3’ 5’ 3’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生物化学
5磷酸基末端
• 核酸的连接方式
• 单核苷酸之间的连接 键:3, 5 -磷酸二酯 键
• 核酸链的二个游离末 端:
• 5磷酸基末端 3羟基末端
• 书写方向: 5 3
3, 5 -磷酸 二酯键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3羟基末端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非编码RNA(ncRNA) 小RNA(sRNA) Small nuclear RNA , snRNA(核) Small nucleoar RNA , snoRNA(核仁) Small cytoplasmic RNA , scRNA(胞质) microRNA、siRNA、piRNA
Antisense RNA Ribozyme RNase P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核酸中也存在一些不常见的稀有碱基。稀有碱 基的种类很多,大部分是上述碱基的甲基化产物。
7-甲基鸟苷酸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5-甲基胞苷
N6-甲基腺苷
N2-甲基鸟苷
5-羟甲基胞苷
生物化学
次黄嘌呤核苷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假尿嘧啶核苷
7-甲基鸟苷酸
4-硫代尿苷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 RNA:中的核苷称核糖核苷(或称核苷):腺 苷(A)、鸟苷(G)、胞苷(C)、尿苷 (U)。
• DNA :中的核苷称脱氧核糖核苷(或称脱氧核 苷):脱氧腺苷(dA)、脱氧鸟苷(dG) 、脱 氧胞苷(dC)和脱氧胸苷(dT),“d”表示脱 氧。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NH2
OH
NH2

维生素、水和矿物质

维生素、水和矿物质

NH
H2C S
CH (CH2)4COOH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九、维生素C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维生素C又称L-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生化作用:参与氧化复原反响,参与体 内羟化应,促进胶原蛋白的 合成,促进铁的吸收。
﹡缺乏症:坏血病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三 种形式。
﹡体内辅酶形式为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 PLP )
( PMP )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二〕生化作用 ﹡磷酸吡哆醛是氨基酸转氨酶及脱羧酶的辅酶。
〔三〕来源 ﹡肝脏、肾、肌肉、米糖、种子胚和酵母中。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第一节 概 述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一、定义、分类 维生素:
机体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但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 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 人体、动物及多数微生物不能合成维生素,植物体能 合成微生物。 维生素缺乏症: 因缺乏某种维生素所导致的疾病。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维生素、水和矿物质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生物化学
主编 张洪渊 万海清
第七章 维生素、水和矿物质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常见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
常见:
软脂酸16:0,
硬脂酸18:0
必须脂肪酸:(Vf):人和哺乳动物不可缺少但又不能合成的脂肪酸,必须从食物(尤其是植物)中摄取。包括:
亚油酸18:2△9,12
α-亚麻酸18:3△9,12,15
γ-亚麻酸18:3△6,9,12
素油比荤油营养价值大
二.甘油脂(脂酰甘油)
2.环状结构:条件 吡喃型和呋喃型及自然选择 α型和β型 异头物
3.投影式(Haworth式) 链式与环式的互变规则
4.变旋现象:现象 本质
5.葡萄糖的构象:船式和椅式
6.几种重要单糖的结构式(默认为D-型):甘油醛 二羟丙酮 核糖! 脱氧核糖! 葡萄糖 甘露糖 半乳糖 果糖!链式和环式都要,请大家自己在书上将其找到。
反应部位
主体、配体、糖苷键的键型(半缩醛羟基的构型-半缩醛羟基的位置,另一羟基的位置)
全名:配体 半缩醛羟基的构型-半缩醛羟基的位置,另一羟基的位置-主体苷
<3>.糖的还原性
费林反应(Fehling):见P15 费林试剂 反应式 定量法
与铁氰化钾的反应:
将葡萄糖与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共热时,铁氰化钾被还原成亚铁氰化钾(K4Fe(CN)6)。
病征:上吐下泻,全是水,若不补充水,一天之内即死亡
病理:肠内大量失水,水压过高,排泄物中有大量的霍乱弧菌。
分子基础:小肠上皮细胞的外表面结构如图(讲义稿P5),具有霍乱毒素的受体,霍乱毒素的结构是个七聚体蛋白,与受体结合后解离,穿过细胞膜,刺激腺苷酸环化酶,提高cAMP,使钠/水泵失调,向肠内排水,又向周围组织以及血管中抽水
溶血磷脂
蛇毒与磷脂酶
二.神经鞘磷脂:神经鞘氨醇P42、脂肪酸、磷酸、胆碱
神经鞘氨醇P42(+脂肪酸)-神经酰胺P42(+磷酸+胆碱)-神经鞘磷脂P42
三.磷脂的特性
1.溶解性:表面活性剂,双亲化合物(亲油亲水)
氯仿+甲醇是提取磷脂的有效溶剂
2.解离:两性电解质,解离后磷酸基团带负电,X基团带正电(见X的结构)
甘油的写法和性质:P33
甘油脂的通式:MG、DG、TG:P33
油脂:油(植物)+脂肪(动物),脂肪酸的饱和性决定了它们的状态
1.油脂的物理性质
<1>.溶解度: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表面活性剂(双亲性物质)等,对比MG和DG
<2>.溶点:植物的油与动物的脂肪的溶点,由脂肪酸的饱和性决定
二.单糖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旋光性(特例)
甜度:标准以及顺序(果糖>蔗糖>葡萄糖)
溶解性
2.化学性质
<1>.与强酸的作用:形成糠醛及其衍生物
反应式及其原理:书P16
糖的鉴定:
Molish反应:糠醛及其衍生物与α-萘酚反应作用生成紫色的化合物,原理是羰基于酚类进行了缩合,这样,将糖与浓酸作用后再与α-萘酚反应作用就能生成紫色的化合物,可鉴别糖。(多羟、醛基)
3.水解反应:碱解(皂化)、酶解
§4.其它脂类
一.结合脂
1.糖脂
<1>.甘油糖脂:甘油磷脂的磷酸X被糖所取代的产物,即第三个羟基与糖的半缩醛羟基脱水缩合的产物(P39),因此,也属于糖苷。
<2>.糖鞘脂:鞘磷脂的磷酸+胆碱被糖所取代的产物,糖也是出的半缩醛羟基,也属于糖苷。例如:脑苷脂和神经节苷脂P47(霍乱毒素受体GMI)等。
Seliwanoff反应:同样的原理,将糖与浓酸作用后再与间苯二酚反应,若是酮糖就显鲜红色,若是醛糖就显淡红色,由此可鉴别酮糖和醛糖。
<2>.形成糖苷:糖的半缩醛羟基与其它物质的羟基或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
举例:麦芽糖的结构式:见书P22
葡萄糖α-1,4-葡萄糖苷,α-葡萄糖出半缩醛羟基,另一葡萄糖(α、β可互变)出4位上的羟基。
第四章 蛋白质
一.蛋白质是生命的表征,哪里有生命活动哪里就有蛋白质
1.酶:作为酶的化学本质,温和、快速、专一,任何生命活动之必须,酶的另一化学本质是RNA,不过它比蛋白质差远了,种类、速度、数量。
2.免疫系统:防御系统,抗原(进入“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和有机体),发炎。
细胞免疫:T细胞本身,分化,脓细胞。
<3>.旋光性:前题,书写方式(L)与构型无关,这是规定,P33。
2.化学性质
<1>.皂化与皂化值
定义:油脂与碱共热时,产生甘油和脂肪酸盐(肥皂),实际上是碱催化的水解反应
反应式:P36
皂化值:加热,KOH(mg)/油脂(g),可以反映油脂的量(摩尔数)
<2>.酸败与酸值
油脂长期搁置时会产生酸臭味就是酸败
连接方式(即糖苷键型):直链淀粉:α-1,4糖苷键,枝链淀粉α-1,6糖苷键(仅出现在分支处)和α-1,4糖苷键(除了分支处以外的地方)
直链淀粉的结构:见P24 还原端和非还原端各一
枝链淀粉的结构:见P25 还原端一个,非还原端多个
淀粉的二级结构(空间结构):见P24 右手螺旋(像个弹簧),每一圈含有6个葡萄糖残基
碘显色机理:钻圈,圈越多(分子量越大即葡萄糖残基越多)色越深
淀粉水解碘显色的变化:淀粉(蓝色或紫色)→红色糊精→无色糊精→寡糖→葡萄糖
性质:与葡萄糖相比,它没有还原性、有旋光但无变旋现象、溶解度降低
2.糖原:结构上完全同枝链淀粉,只是分子量要大得多
3.纤维素:见P27
结构单位:β-D-葡萄糖
第二章 糖类
§1.糖的概念
一.糖的种类和功能
1.糖的定义
2.糖的功能:能源 结构 信息传递
3.糖的种类:
单糖:定义 醛糖 酮糖 丙、丁、戊、己、庚糖及其两者的组合,重要单糖的举例
寡糖:定义 举例
多糖:定义 同多糖 杂多糖 举例
结合糖:定义 举例
4.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体液免疫:B细胞,释放抗体,导弹,免疫球蛋白(Ig)。
3.肌肉:肌肉的伸张和收缩靠的是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互动的结果,体育生化。
4.运输和储存氧气:Hb和Mb。
5.激素:含氮类激素,固醇类激素。
6.基因表达调节:操纵子学说,阻遏蛋白。
7.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NGF(神经生长因子),促使细胞分裂。
反映油脂的不饱和程度
§3.磷脂
复合脂中最重要的一族
组成基团:脂肪酸、醇(甘油、鞘氨醇等)、磷酸根、X(醇类)
一.甘油磷脂(磷脂酰甘油)
1.结构通式:P39
命名:磷脂酰X
X为其它的醇类,通过磷酸二酯键与甘油连接。
天然磷脂均为L型构型
2.几种重要的磷脂
X 胆碱 乙醇胺(胆胺) 丝氨酸 肌醇 H
原因是油脂受空气和光照作用,部分发生分解,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成为醛或酮以及羧酸,产生酸臭味。P37
桐油的应用
酸值:不加热,KOH(mg)/油脂(g),可以反映油脂的新鲜程度。
<3>.加成反应与碘值
油脂中的不饱和双键可以与H2、I2、HCl、Cl2等发生加成反应
卤化作用:P36
碘值:I2(g)/油脂(百克)
反应式:K3Fe(CN)6 + 葡萄糖 → K4Fe(CN)6 + 葡萄糖酸
<4>.形成糖脎
糖与三分子苯肼的反应
反应式:见P17
用途:鉴定单糖的种类:糖脎为黄色的不溶于水的晶体,不同的糖脎其晶型和熔点均不同,由此可鉴别单糖的种类。
思考题: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哪几种可被糖脎反应所鉴别,哪些不能?
其余的反应如酯化作用、对碱的作用、糖的氧化性等,请大家自己看看。
§3.寡糖
定义
结构单位:环状的糖
糖苷键
主体和配体
寡糖(以及淀粉)中的单糖叫残基
一.几种重要的二糖
1.麦芽糖:见P22 葡萄糖α-1,4-葡萄糖苷:是直链淀粉的形成方式
2.异麦芽糖:葡萄糖α-1,6-葡萄糖苷:是枝链淀粉分支处的的形成方式
8.信息接收:激素的受体,糖蛋白,G蛋白。
9.结构成分:胶原蛋白(肌腱、筋),角蛋白(头发、指甲),膜蛋白等。生物体就是蛋白质堆积而成,人的长相也是由蛋白质决定的。
2.脂蛋白:血液中的四种脂蛋白。
二.固醇类: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P42。编号
功过是非:癌症(黄曲霉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结石;脑细胞、胆汁酸、激素、VD。
固醇(甾醇):环戊烷多氢菲上3位接-OH,10、13位上接-CH3,17位上接一烷链P42。
<1>.胆固醇:固醇上的17位上接一异辛烷P43。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脂均不溶于水。
糖脂:糖与脂类以糖苷键连接起来的化合物(共价键),如霍乱毒素
脂蛋白:脂类与蛋白质非共价结合的产物如血中的几种脂蛋白,VLDL、LDL、HDL、VHDL是脂类的运输方式。
二.脂类的功能
1.最佳的能量储存方式
体内的两种能源物质比较
单位重量的供能:糖4.1千卡/克,脂9.3千卡/克。
储存体积:1糖元或淀粉:2水,脂则是纯的,体积小得多。
例如: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和肝素等
三.结合糖:糖脂、糖蛋白、蛋白多糖等,自己看。
布置作业:重要单糖的结构,糖脎反应的思考题。抽查
第三章 脂类
§1.概述
定义: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这是一类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溶剂的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