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
生活数学课程标准
生活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的一般性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数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培智学校学生(以下简称“学生”)能够掌握的、必须的、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生活数学课程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知识学习和生活技能形成的重要工具。
一、课程性质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
生活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设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培智学校的培养目标。
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都能接受适合的数学教育,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又要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理解、思考。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充分采用多感官并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培智教育生活数学新课标
培智教育生活数学新课标
培智教育生活数学新课标强调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旨在通过数学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在课程内容上,新课标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基本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等,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2. 生活应用:课程设计中融入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购物计算、时间管理、家庭预算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
3. 问题解决:鼓励学生通过数学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4. 数学文化:介绍数学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发展,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5. 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计算机、互联网等,辅助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方法上,新课标提倡:
-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 反思学习: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以提高学习效果。
新课标还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以适应教育的发展需求。
同时,也提倡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孩子
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4精选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案
引入负数的概念,理解负数的意义及运算法则,学习绝对值的
概念和计算。
比例与百分比
02
讲解比例的概念及应用,掌握百分比的计算方法,理解其在生
活中的应用。
初步几何知识
03
介绍点、线、面的基本概念,理解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基础
几何图形的性质。
跨学科知识融合
时间与钟表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时间的概念,掌握钟表读法,培养时间管理 意识。
家长培训
定期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家长对特殊儿童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增强家长的教育能力。
家长课堂
邀请家长进入课堂,与孩子们一起参与课堂活动,促进亲子关系的 同时,也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家庭作业布置及反馈机制建立
个性化作业设计
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个性化的作业,确保作业 内容与孩子的学习能力相匹配。
03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基础知识回顾与巩固
数的认识
复习数字0-100的读写,加强数 的大小比较和数的顺序理解。
四则运算
回顾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规则, 通过大量练习提高运算速度和准
确性。
分数与小数
巩固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掌握它 们之间的转换方法,理解其在生
活中的应用。
拓展知识点引入与讲解
负数与绝对值
01
结果性评价方法
测验法
定期进行小测验,了解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考试法
通过期中、期末等阶段性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
作品展示法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作品并展示,以评 价其学习效果。
个性化评价标准设定
0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以充分反映学生的进步 和成长。
培智一年级生活数学课程标准细化方案
目标维度 学段
任课班级:培智一年级
知识技能
1. 经 历 从 日 常 生 活 中 认识常见的量的过程,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量 2. 经 历 从 日 常 生 活 中 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 10 以内数的意义;体会 “加” “减”的意义,能 计算 10 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 3. 经 历 从 实 际 物 体 中 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 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 单几何体和常见平面图 形;初步形成识图能力 4. 能 根 据 给 定 的 一 个 标准,对事物做初步的 分类
情感态度
1. 在 他 人 的指导下, 感受参与 数学学习 活动的乐 趣 2. 在 他 人 的指导下, 感受数学 活动中的 成功 3. 感 受 数 学与日常 生活的紧 三 年 级 )
课程内容(一年级下册) :
1. 常见的量:复习有无、多少、大小,感知物体的上下、前后、高矮、长短 2. 数的认识:复习 0-3,在生活中,理解数字 4、5 的含义,能数、认、读、写。 3. 图形与几何:复习球体,认识简单平面图形圆,以自身为参照,确定周围物 体的方位(上、下、前、后) 4. 综合与实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白天、夜晚;在生活环境中,辨别 上、下、前、后。
数学思考
1. 了 解 生 活 中 常见的量,感受 常见的量在生 活中的作用。 2. 运用 10 以内 的数描述现实 生活中的简单 现象,初步形成 数感;通过从物 体中抽象出几 何图形,初步形 成空间观念。 3. 尝 试 表 达 自 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 在 老 师 的指导下, 通过观察、 比较、操作 等方法发现 简单问题, 并尝试解 决。 2. 经 历 与 他人合作交 流解决问题 的过程。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教案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数学常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二、教学内容1.数的认识: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方式,让学生认识整数、小数和分数。
2.数的运算: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3.量的比较:通过实物比较,让学生理解大小、多少等量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
4.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5.时间:让学生认识时钟,了解时、分、秒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三、教学方法1.实物教学:通过实物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2.互动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3.游戏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4.故事教学:通过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实物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2.新课学习: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数学知识。
3.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数学知识。
4.课堂小结:通过总结、回顾等方式,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5.作业布置: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适当的作业,以巩固本节课的数学知识。
五、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互动、游戏等方面的表现。
2.练习题:通过练习题等方式,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作业:通过作业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
5.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等方式。
六、教学反思1.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包括知识的难度、学生的接受程度等方面。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生活数学》教学目标.doc
1.5.3.16乘法的认识
1.5.3.17掌握表内乘法
1.5.3.18乘法的计算
1.5.3.19除法的认识
1.5.3.20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
1.5.3.21除法的计算
1.5.3.22认识分数
1.5.3.23认识小数
1.5.4空间与图形
1.5.4.3能认识立体图形
1.5.4.4能有图形守恒的概念
课程
领域
次领域
项目
教学目标
生活数学学段二
1智能发展
1.3认知能力
1.3.3排列
1.3.3.2能根据条件进行排序
1.3.3.4能按指定顺序把某物放入适当的位置
1.5数理能力
1.5.2数的认识
1.5.2.7认识千以内的数
1.5.3运算
1.5.3.4 20以内数的加法
1.5.3.5百以内数的加法
1.5.3.6计算多位数加法
1.5.3.21除法的计算
1.5.4空间与图形
1.5.4.1能认识直线、线段、角
1.5.4.2能认识平面图形
1.5.4.3能认识立体图形
1.5.4.4能有图形守恒的概念
课程
领域
次领域
项目
教学目标
生活数学学段二
1智能发展
1.5数理能力
1.5.5计量
1.5.4.6能认识与辨别东西南北等方向
1.5.5.3能认识重量与重量单位克、千克
1.5.1.2能区分轻重、宽窄、粗细、厚薄、远近、快慢、左右
1.5.2数的认识
1.5.2.1数的认识
1.5.2.2唱数
1.5.2.3点数
1.5.2.4能认识10以内的数
1.5.2.5能认识20以内的数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2016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的一般性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数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培智学校学生(以下简称“学生”)能够掌握的、必须的、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生活数学课程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知识学习和生活技能形成的重要工具。
一、课程性质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
生活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设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培智学校的培养目标。
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都能接受适合的数学教育,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又要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理解、思考。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充分采用多感官并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2024年培智学校生活数学八年级教案
2024年培智学校生活数学八年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培智学校生活数学八年级教材第三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分数的乘除法及应用》。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特别是乘除混合运算。
2.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小明和小华分水果的场景,引导学生帮助小明和小华解决分配问题。
2. 例题讲解(1)分数乘法:32页例1。
计算:3/4 × 2/5。
(2)分数除法:32页例2。
计算:3/4 ÷ 2/5。
3.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应用拓展学生分组讨论,解决生活中的分数乘除法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3/4 × 2/5 = 3×2 / 4×5 = 6/20 = 3/102. 分数除法:3/4 ÷ 2/5 = 3/4 × 5/2 = 15/8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3 × 3/4;2/5 ÷ 1/2;4/7 × 2/3 ÷ 1/4。
(2)应用题:小华有5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得到多少苹果?2. 答案:(1)1/3 × 3/4 = 1/4;2/5 ÷ 1/2 = 4/5;4/7 × 2/3 ÷ 1/4 = 8/7。
(2)每个朋友能得到5/4个苹果。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5. 数学课程的学段目标
“学段目标”分三个学段来阐述课程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 感态度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这种具体阐述,结合了每个学段的学习内容, 也结合了每个学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在阐述知识技能和数学思考的目标时,又会兼顾到课程的“常见的量”“数 与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综合与实践”五个领域。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报告提纲
一、培智数学课程改革的经验与问题
二、课程标准中的内容
• 课标的性质 • 课标的理念 • 设计思路 • 数学课程的总目标 • 数学课程的学段目标 • 数学课程内容 • 实施建议
报告提纲
一、培智数学课程改革的经验与问题
二、课程标准中的内容
• 课标的性质 • 课标的理念 • 设计思路 • 数学课程的总目标 • 数学课程的学段目标 • 数学课程内容 • 实施建议
2. 课标的理念
评价观 三个目的(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
教学)。 按照个别化教育计划,有效实施差异性评价,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
价体系。
2. 课标的理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观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
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 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教具学具作为学生学
4. 2009年由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颁布《上海市
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的实用数学课程。
1. 课标的性质
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 发展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
培智学校学生要回归社会,在社会中生活,数学的学习就成了他们参与社会生 活的基础。
全册生活数学教案-培智三年级上册
全册生活数学教案-培智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能理解并应用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加减法、形状、大小、比较等。
- 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计时、测量等。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 运用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积极的数学研究态度。
- 培养学生自主研究、主动探究的精神,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数学基础知识- 数字0-10的认识和运用- 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形状、大小、比较等基本概念2.2 生活实际应用- 购物时的计算和支付- 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长度、面积的测量和计算三、教学方法3.1 直观教学法- 使用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3.2 游戏教学法- 通过数学游戏、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3 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操作能力等,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
4.2 终结性评价- 在研究单元结束后,进行知识点的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计划5.1 第一单元:数字0-10的认识和运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数字0-10的认识、书写、运用5.2 第二单元: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实际应用5.3 第三单元:形状、大小、比较等基本概念-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形状、大小、比较的定义和运用5.4 第四单元:购物时的计算和支付-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购物场景的创设、计算和支付方法的教授5.5 第五单元: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时间的认识、计算方法、实际应用5.6 第六单元:长度、面积的测量和计算-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长度、面积的测量工具、计算方法、实际应用六、教学资源- 实物教具:数字卡片、形状模型、购物道具等- 图片素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插图等-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幻灯片等七、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机会和时间去理解和掌握知识。
培智学校课程标准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体系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一、三大领域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1.智能发展领域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1 智能发展 1.1 1.1.1 动作能力 姿势控制:维持一个姿势以完成活动
1.1.1.1 能维持头颈部的姿势平衡以完成活动 1.1.1.2 能维持坐姿平衡,并完成上肢活动 1.1.1.3 能维持爬姿以完成活动 1.1.1.4 能维持跪姿以完成活动 1.1.1.5 能维持站姿以完成活动 1.1.1.6 能维持蹲姿以完成活动 1.1.2 移动能力:转换姿势或移动身体,并能维持平衡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1.4.2.3 能结合情景理解语言或图片信息 1.4.2.4 能使用合乎情境的语言 1.4.2.5 能与人交谈 1.4.2.6 能用适当的语音、语速和语调进行表达 1.4.2.7 能与人维持交谈 1.4.2.8 能围绕某一话题与人对话 1.4.2.9 能把握沟通的时机 1.4.3 非语言沟通:以身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 1.4.3.1 能对他人的目光有反应 1.4.3.2 能对他人的表情有反应 1.4.3.3 能对他人的身体动作有反应 1.4.3.4 能对他人发出的语音、语调有反应 1.4.3.5 能对他人出示的图片有反应 1.4.3.6 能用表情表达情绪和需求 1.4.3.7 能用肢体语言表达需求 1.4.3.8 能用语音、语调表达需求 1.4.3.9 能用图片表达需求 1.4.3.10 能使用沟通辅具与人沟通 1.4.4 构音能力:构音系统由口腔、鼻腔、咽腔及其附属器官所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构音器官是下颌、唇舌、软腭,它们各自的灵活运动以及它们之间 的协调运动是产生清晰、有意义言语(语音)的必要条件。 1.4.4.1 能建立正确的言语呼吸模式 1.4.4.2 能提高言语呼吸支持能力 1.4.4.3 能建立正常的呼吸与发音的协调模式 1.4.4.4 能发音放松 1.4.4.5 能建立正常的声音响度模式 1.4.4.6 能建立正常的音调模式
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学设计
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培智学校四年级上册的生活数学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的认识、计算、应用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普遍存在智力障碍,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弱。
他们在生活中对数学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数学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实际应用的结合。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数学知识,如数字的认识、计算等。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数学知识。
2.难点: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于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如水果、玩具等,用于创设生活情境。
3.学习材料:为学生准备一些学习材料,如练习册、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情境,如购物、做饭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数字和计算的知识,如数字的认识、加减法计算等,并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数学游戏,如数字接龙、算术竞赛等,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做饭时如何计算食材用量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2024年人教版培智四年级下第八册生活数学教案
2024年人教版培智四年级下第八册生活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定义,学会分数的读写方法,理解分数的分类,熟练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初步学会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分数的定义、分类及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实践情景引入:用分数表示一块披萨的不同部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表示这种分配。
2. 教学分数的定义和读写方法通过课件展示,讲解分数的定义,引导学生学会分数的读写方法。
3. 教学分数的分类举例说明分数的分类,让学生通过练习本进行分类练习。
4. 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思考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讲解通分的方法,并进行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定义和读写方法2. 分数的分类3.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4.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通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应用题:小明的书架上有$\frac{3}{5}$的书是数学书,其他书占$\frac{2}{5}$,问数学书和其他书各占多少比例?2. 答案:(1)同分母:$\frac{1}{2}$、$\frac{3}{4}$;异分母:$\frac{5}{6}$、$\frac{7}{8}$、$\frac{9}{10}$;真分数:$\frac{1}{2}$、$\frac{3}{4}$、$\frac{5}{6}$;假分数:$\frac{7}{8}$、$\frac{9}{10}$。
2024版培智五年级下册生活数学教学计划
培智五年级下册生活数学教学计划目录CONTENCT •课程介绍与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学生学情分析与辅导策略•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教师团队建设与培训提高计划01课程介绍与目标培智五年级下册生活数学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培智学校五年级下册的生活数学课程,旨在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课程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等基础知识,以及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应掌握五年级下册生活数学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和态度,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材结构本课程教材包括课本、练习册和辅助教材等,其中课本为主要教学材料,练习册用于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辅助教材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案例。
第二单元图形与空间。
主要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等内容。
内容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若干课时,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三单元统计与概率。
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概率的初步认识等内容。
第一单元数的认识与运算。
主要包括整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分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等内容。
第四单元综合应用与实践。
主要包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结构与内容安排02教学方法与手段生活化教学方法情境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实物演示法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物品,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活动,如购物、测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技能。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解读和教学建议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解读
和教学建议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是一本专为三年级下册学生量身定制的教科书,其中包含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1.本书教学建议
(1)本书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使学生通过实
际操作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2)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在课堂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加熟练地
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4)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
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本书解读
本书共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详细的教学内容,包括数学概念的讲解、实例的分析、操作练习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本书中的数学概念主要包括:时间、货币、长度、容量、重量、
面积、体积、比例、比较、分类等。
其中,时间、货币、长度、容量等概念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而重量、面积、体积、比例、比较、分类等概念则是学生需要更多的学习和探索。
通过本书的教学,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运用数学概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培智学校低年段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培智学校低年段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一、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性质明确培智学校数学课程的性质,是制定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目标与实施数学教学的关键。
培智学校实用数学课程吸收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等性质的同时,从当前培智学校学生障碍类型复杂、障碍程度重等实际情况出发,增加了“实用性”和“可接受性”。
(一)基础性数学的学习是培智学校学生回归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
他们需要知道时间,会看钟表;需要饮食,应该知道控制食量;穿衣服要知道温度、湿度;掌握身体状况,知道身高、体重;出门乘车,要学会购票刷卡;去商场购物,要学会使用钱币,计划花钱消费;等等。
这些都是基础性的体现,即适应生活的基础性。
(二)普及性培智学校数学课程具有普及性,首先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
2006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所有适龄儿童“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这是我们认识义务教育阶段培智学校数学课程属性的法律依据,也是实施数学课程应遵循的准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也强调指出:“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培智学校数学课程的具体属性。
(三)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培智学校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课程的地位,要着眼于培智学校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促进他们整体的和谐发展。
数学课程应当为所有适龄儿童提供最基本的,并能促进培智学校学生继续发展的数学教育。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要适应培智学校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使他们学会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并能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培智四年级下第八册生活数学教案-2024鲜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和信心,形成积极的数学 情感和态度,树立正确的
数学价值观。
5
课程安排与时间
2024/3/27
课程安排
每周3课时,每课时40分钟。
课程时间
每周一、三、五上午第二节课。
辅导与答疑
每周安排一次辅导课,针对学生学习中遇 到的问题进行答疑和指导。
25
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
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言,提高学生的课堂参 与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际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馈,及时 调整教学策略。
针对部分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采取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如通过实物演示、 动画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课后练习和巩固,确保学 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2024/3/27
10
2024/3/27
03
生活数学应用技能
11
购物计算与预算
2024/3/27
学习如何比较价格
01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货币的概念,学会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高
低。
掌握简单的计算方法
02
教授学生加法、减法等基本算术运算,以便在购物时计算总价
和找零。
制定和执行预算
03
引导学生理解预算的重要性,学会制定简单的购物预算并遵守。
人教版培智四年级下第八册生 活数学教案
2024/3/27
1
2024/3/2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ONTENTS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生活数学基础知识 • 生活数学应用技能 • 思维训练与拓展活动 • 评价方式与标准 • 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2016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的一般性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数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培智学校学生(以下简称“学生”)能够掌握的、必须的、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生活数学课程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知识学习和生活技能形成的重要工具。
一、课程性质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
生活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设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培智学校的培养目标。
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都能接受适合的数学教育,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又要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理解、思考。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充分采用多感官并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活动,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整合教育资源,采取有效的沟通手段和多元的教学方法,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创造条件开展个别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按照个别化教育计划,有效实施差异性评价,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以及语言表达、沟通交往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
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教具学具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课程设计思路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考虑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获得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按以上思路具体设计如下。
(一)学段划分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本标准统筹考虑九年的课程内容。
同时,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 年级)、第二学段(4~6 年级)、第三学段(7~9 年级)。
(二)课程目标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
结果目标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等行为动词表述(行为动词解释见附录)。
(三)课程内容根据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常见的量”“数与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综合与实践”五个部分内容。
其中,“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日常生活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常见的量”的主要内容有:有无、大小、多少、长短、高矮、粗细、厚薄、轻重、宽窄、人民币、时间、长度、质量等。
“数与运算”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等。
“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轴对称等。
“统计”的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常见的量”“数与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在数学课程中,应当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等。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厘清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据分析观念主要是指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感受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予以解决。
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生活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科学意识。
总目标包括如下四个部分:知识技能●经历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常见的量的过程,掌握常见的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点数物体的个数,并能说出总数、按数取物,掌握计数原则。
●经历数的抽象、运算等过程,掌握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考●初步建立常见的量的概念,感受常见的量在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初步形成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几何直观的能力。
●初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数据中蕴涵的信息。
●参与观察、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初步发展思维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初步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活动经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初步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感兴趣。
●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养成独自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
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持续以及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二、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 ~ 3年级)(一)知识技能1.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常见的量的过程,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量。
2.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 以内数的意义;体会“加”和“减”的意义,能计算1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 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球)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球)和常见的平面图形;初步形成识图能力。
4. 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标准,对事物做初步的分类。
(二)数学思考1.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量,感受常见的量在生活中的作用。
2. 运用10 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初步形成数感;通过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 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问题解决1.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发现简单问题,并尝试解决。
2. 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情感态度1. 在他人的引导下,感受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乐趣。
2. 在他人的引导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
3.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二学段(4 ~ 6年级)(一)知识技能1.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常见的量的过程,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量。
2.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1~20 各数的意义以及百以内数的意义;能计算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借助计算器辅助进行百以内的加法、减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