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流体类型及其特征
各矿床类型主要特征简表
火山岩顶部的强烈碱
为钠长石-
化学障组
内,与陆相
一般铁(铜)
地、火山
岩与沉积岩
角砾岩型
洞石英、明矶石、重晶石,矿石
浅向
质交代、硅铝质沉积岩
阳起石-透
合标志
火山-次火
与中基性火
机构、火
界面、火山机
矿体。脉
矿物组合为含金黄铁矿、硫砷铜
深
的角岩化和中基性火
闪石(I
为:石英+
山岩在时
山岩建造有
山原生断
构及其与火
成。
构
岩体主要受断
共生,与围
铁铜矿化,但矿物组合
况。①斑岩钼矿-
呈带状、
含水硅酸盐矿物
Cl-为
的矿床。矿
铁矿包括基性-
造、
裂或断裂褶皱
岩呈渐变关
差别较大。
接触交代型钼矿-
不规则
为特征,交代早
主;
产类型有:
酸性的各类侵入
侵入
联合控制,主
系,矿物间
铁矿矿石成分简单,主
热液脉型铅锌银
状,或层
期无水硅酸盐;
带特点
强硅化为主。
水溶
一类钨锡多金
300-500米到外
矿构
带构
部,一般不进入围岩,脉体中含钾长石,与似伟晶岩密切相伴;
相似,
钨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①
液流
属矿,矿化类
接 触 带
造系
造以
③外接触带脉大部或全部产于接触带外,共生云英岩脉型钨
矿化组
大量出现高温酸性蚀变,黑
体的
型包括斑岩
1000-1500米范
-Cu
米范围,以发育透辉
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
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引言:矿床是地球内部的宝库,它们是地壳深部成矿作用的产物。
而成矿流体作为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球化学特征。
本文将着重探讨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影响。
一、成矿流体的来源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地幔、地壳及地下水系统。
地幔来源的成矿流体富含各种金属元素,如Cu、Pb、Zn等;地壳来源的成矿流体则富含稀土元素、钨、砷等。
地下水系统提供了矿床形成过程中重要的输运媒介。
二、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特征1. 温度与压力成矿流体的温度与压力与矿床成因密切相关。
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成矿流体更容易溶解矿物,形成热液矿床;相反,低温低压条件下的成矿流体容易析出矿物,形成富矿物沉积矿床。
2. pH值成矿流体的pH值对金属元素的溶解性起着重要作用。
低pH值环境下,成矿流体中的金属元素更容易溶解形成矿床;而高pH值环境则促使金属元素析出沉积。
3. 氧化还原状态成矿流体的氧化还原状态直接影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式。
强还原条件下,金属元素以单质态存在或形成硫化物矿物;而强氧化条件下,金属元素则以卤化物或氧化物等形式富集。
三、成矿流体的主要物质成分成矿流体中的主要物质成分包括水、气体、离子以及各种溶质。
其中,水是成矿流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可溶解和输运大量的金属元素。
此外,气体成分如CO2、H2S等也对矿床成因起到重要影响。
四、成矿流体对矿床成因的影响1. 成矿流体的迁移作用成矿流体的迁移作用决定了矿床的形成位置和类型。
成矿流体在地下岩石中的迁移路径、速度和方式直接决定了矿床的分布模式。
2. 成矿元素的赋存与沉积成矿流体中的金属元素赋存状态与矿床成因密切相关。
它们可以以离子形式溶解在流体中,也可以以矿物颗粒形式悬浮于流体中,最终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沉积形成矿床。
五、矿床成因分析与矿产找矿通过分析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为矿床的成因提供重要线索。
矿床成因分析是矿产勘探的关键环节,对于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重力流的分类及主要流体特征
科技视界
重力流的分类及主要流体特征
宋艺 渊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袁湖北 武汉 430100冤
揖摘 要铱沉积物重力流是一种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弥散有大量沉积物的高密度流体袁碎屑流和浊流较为常见沉积物重力流的流体特 征即流变特征遥 研究认为袁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碎屑流和浊流在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存在着多种流态之间的转换袁这种流体发育的最终阶段 特征决定了重力流沉积体系的形态与类别袁进而阐述了流体性质转换理论在沉积体系识别中的作用遥
conversations between the little boy and the operator, 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the operator was?冶 学生通过对文章中小男孩与接线员对话 的阅读袁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袁有的说院野She was kind ,because it was not her work to answer the boy爷s phone and help him.冶 有 的 说 野she was
故障出现后袁为了抢时间袁尽快启机袁没有保留野halt冶后 cpu 内数据袁 给故障分析造成极大困难袁甚至不能明确确认故障具体原因遥 建议花几 分钟时间袁提取 PLC 停机的必要故障数据后袁再重新启动 plc袁排除故障遥 4.8 CPU 状态显示建议
从这次故障来看袁当 cpu 发生野halt冶后袁上位机及 SIS 显示的是发 生故障前的 cpu 状态袁 不能显示故障后的状态遥 但是根据试验 cpu 野halt冶后袁其豫SW61 状态字仍然有效袁只是由于野halt冶后袁程序停止运 行袁不能将豫SW61 解析为定位变量遥 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在上位机及 SIS 接口机上安装施耐德 OFS 驱动软件袁其能访问 quantum PLC 状态 字变量袁豫SW 直接进入上位机袁避免故障遥 4.9 维护人员增加巡检次数袁重点检查 CPU 运行状态袁确保 CPU 故 障及时处理遥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金矿矿床是指埋藏有金矿石的地质体,在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中,我们将从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矿床地质特征1. 分布特征:金矿矿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缘及其构造活动带、火山弧带和断裂带等地区。
金矿矿床也常与花岗岩、酸性火山岩和变质岩等有关。
2. 矿石特征:金矿矿床的矿石主要有金石英矿、黄铁矿、石英脉等。
金石英矿是最常见的矿石类型,通常呈现金黄色,具有金属光泽。
3. 地质构造特征:金矿矿床通常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常出现在断裂带、隆起、衍生复式构造中。
矿床的形态也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常出现矿脉、褶皱、蚀斑等形态。
4. 富集特征:由于金的重性和化学稳定性,金矿矿床具有较高的富集性。
富金矿床表现为矿石体积小、金品位高、矿石中金粒度较细。
二、矿床成因分析1. 热液成因:金矿矿床的主要成因是热液作用。
地壳中的流体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通过构造裂隙渗透入地下,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使金溶于热液中。
随着热液流动,金逐渐沉淀下来形成金矿石。
2. 覆盖成因:部分金矿矿床的成因与地壳深处的覆盖岩石有关。
地壳深部含有大量高浓度的金,当构造运动使得深部岩石上升到地表时,金矿矿床可能会形成。
3. 硫化物成因:一些金矿矿床的成因与硫化物有关。
在火山喷发、地热活动等过程中,岩浆中的硫化物会与含有金的岩浆相互作用,形成硫化物矿石,并富集金矿。
4. 沉积成因:一些金矿的成因与沉积过程有关。
在一些地质环境下,如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地区,由于沉积物的运动和沉积,金矿可以沉积在底部形成金矿砂,并在后续的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金矿矿床。
山东玲珑九曲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铁 矿一 石英脉 阶段 ,石英一 黄铁 矿阶段 ,多金属硫化物 阶段和石英一 碳 酸盐阶段 。流体 包裹体研 究表 明 , 九 曲金 矿床主成矿 阶段石英 中发 育气液 两相 和含 C O ,三相 包裹体 ,也 可见 少量 的富 气相 包裹体 。气
液 两相 包裹 体 均 一 温度 范 围 为 1 3 3 . 5℃ ~ 3 2 5 . 7℃ ,峰 值 为 2 9 0℃ ~ 3 1 0℃ ,盐 度 为 2 . 8 0 % ~1 7 . 8 2 %
为2 3 0 o C~ 2 4 0 0 C, 盐度 为 7 . 7 1 % ~ 9 . 9 8 %N a C 1 。 综 合地 质 条件 、矿 床 特 征 和 包裹体 显微 测 温 结果 认
为 :九 曲金矿床 成矿流体为 中温、 中低 盐度 的 N a C 1 一 H 2 0一 C O 2型体 系,矿 床属 中温岩浆 热液成 因类
mi n o r g a s — r i c h l f u i d i n c l u s i o n s d e v e l o p e d i n q u a  ̄ z o f t h e ma i n mi n e r a l i z a t i o n i n J i u q u g o l d d e p o s i t .F l u i d i n c l u s i o n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与分类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与分类一、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有利于贮集、运动和停淤的地形地貌条件;2、有丰富的松散土石碎屑固体物质来源;3、短时间内可提供充足的水源和适当的激发因素。
(一)地形地貌条件地形条件制约着泥石流形成、运动、规模等特征。
主要包括泥石流的沟谷形态、集水面积、沟坡坡度与坡向和沟床纵坡降等。
1、沟谷形态典型泥石流分为形成、流通、堆积等三个区,沟谷也相应具备三种不同形态。
上游形成区多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状、漏斗状或树叶状,地势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植被生长不良,有利于水和碎屑固体物质聚集;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狭谷,沟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够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较宽阔的河谷,使碎屑固体物质有堆积场地。
2、沟床纵坡降沟床纵坡降是影响泥石流形成、运动特征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讲,沟床纵坡降越大,越有利于泥石流的发生,但比降在10%-30%的发生频率最高,5%-10%和30%-40%的其次,其余发生频率较低。
3、沟坡坡度坡面地形是泥石流固体物质的主要源地一,其作用是为泥石流直接供固体物质。
沟坡坡度是影响泥石流的固体物质的补给方式、数量和泥石流规模的主要因素。
一般有利于提供固体物质的沟谷坡度,在我国东部中低山区为10-30度,固体物质的补给方式主要是滑坡和坡洪堆积土层,在西部高中山区多为30-70度,固体物质和补给方式主要是滑坡、崩塌和岩屑流。
4、集水面积泥石流多形成在集水面积较小的沟谷,面积为0.5-10平方公里者最易产生,小于0.5-平方公里和10-50平方公里其次,发生在汇水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以上者较少。
5、斜坡坡向斜坡坡向对泥石流的形成、分布和活动强度也有一定影响。
阳坡和阴坡比较,阳坡上有降水量较多,冰雪消融快,植被生长茂盛,岩石风化速度快、程度高等有利条件,故一般比阴坡发育。
如我国东西走向的秦岭和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上产生的泥石流比北坡要多得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开发地质学考试复习知识总结
中国⽯油⼤学(华东)油⽥开发地质学考试复习知识总结油⽥开发地质学复习重点总结(⽯⼯学院40学时)第⼀章:油⽓⽥地下流体的基本特征1、名词术语(1)⽯油:是储存于地下深处岩⽯孔隙和裂缝中的、天然⽣成的、以液态烃为主的可燃性有机矿产。
(2)油⽥⽔:油、⽓⽥区域内与油⽓藏有密切联系的地下⽔,⼀般指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
(3)天然⽓:地质条件下⽣成、运移并聚集在地下岩层中、以烃类为主的⽓体。
(4)⽯油的荧光性:⽯油及其衍⽣物(⽆论其本⾝还是溶于有机溶剂中)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荧光的特性。
(5)⽯油的旋光性:当偏振光通过⽯油时,使偏光⾯发⽣⼀定⾓度旋转的特性。
2、原油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组分组成(1)主要元素:碳、氢、硫、氮、氧碳、氢占绝对优势,主要以烃类形式存在,是组成⽯油的主体;氧、氮、硫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化合物:烃类化合物(碳、氢)、⾮烃类化合物(碳、氢、硫、氮、氧)①烃类化合物(按结构分类):烷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②⾮烃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元素硫、硫化氢、⼆硫化物、硫醇、硫醚等)、含氮化合物(吡啶、吡咯、喹啉、钒卟啉、镍卟啉等)、含氧化合物(环烷酸、脂肪酸、酚、醛、酮等)。
(3)组分组成:根据⽯油不同化合物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划分。
①油质:⽯油的主要组分,淡⾊粘性液体,由烃类化合物组成;溶解性强、可溶解的有机溶剂很多,不被硅胶吸附(评价⽯油质量的标志);②胶质:胶质—粘性玻璃状半固体或固体,淡黄、褐红到⿊⾊,由芳烃和⾮烃化合物组成。
溶于⽯油醚,能被硅胶吸附;③沥青质:沥青质—脆性固体,暗褐⾊到深⿊⾊,由稠环芳烃和⾼分⼦⾮烃化合物组成。
不溶于⽯油醚,能被硅胶吸附。
注意:(1)异构烷烃中类异戊⼆烯型烷烃可能来⾃叶绿素的侧链,卟啉同系物也存在于动物⾎红素和植物叶绿素中,均可作为⽯油有机成因的标志;(2)油质主要指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等烃类物质,胶质和沥青质指含有氮、硫、氧的⾮烃物质及不饱和的芳⾹烃。
地质构造的三种基本类型
地质构造的三种基本类型
地质构造的三种基本类型
地质构造是指大地面的地质构成形态,其主要由岩石、岩浆、地壳热作用及其他地质过程形成的。
可以将地质构造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岩性地质构造、构造地质构造和流体性地质构造。
一、岩性地质构造
岩性地质构造是指构成大地及其表面的岩石,以及地表和地下构成的岩石显现出来的一切形态。
它包括岩层、火山喷发、地质现象、沉积地貌及其他岩性构造。
它们可以分为岩性地貌、岩性岩层、岩性火山和岩性沉积地貌。
二、构造地质构造
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大地构造形成的构造,以及岩石、岩浆、地壳热作用及其他地质过程形成的地质构造构成。
构造地质构造主要包括断层、折缝、山脊、山谷、滑动带及其他构造构造。
三、流体性地质构造
流体性地质构造是指水土流失、气象活动及其他流体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
特别是水土流失引起的地质构造,如河道、湖泊、沟渠、洞穴、洼地、流域沟谷等。
地形和地下形态也属于流体性地质构造,如地下水储存空间、地下河流、地下湖泊等。
- 1 -。
二里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
1 7・
四 川 有 色 金 属 S i c h u a n No n f e r r o u s Me t a l s
2 0 1 7年 3月
文 章 编 号 :1 0 0 6 — 4 0 7 9( 2 0 1 7 )0 1 — 0 0 1 7 — 0 4
二里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 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
Ke y wor d s:F l ui d i n c l u s i o n ; p y r i t e ; Er l i g o u
1矿床地 质特征
1 . 1矿 区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三 叠纪末 期弧 形构造 带逐 渐隆起 , 切 割 了南 北 向 的川滇构造 ; 而: I L : I I  ̄ 西 向构造斜交南北 向川滇构造 。 本 区岩浆 岩主要 为侵入 的辉 绿岩 脉 , 与围岩接 触界 线清 晰 , 脉 体延伸 长 度为 1 l O m, 厚度 一般 在2 m 左右 , 颜色为 暗绿色 , 块状构 造 , 多为辉 绿结构 , 部分 为次辉绿结 构 。 镜 下见半 自形 板状 的斜 长石 、 普通辉
L I Ho n g z hi
( C o l l e g e o f E a r t h S c i e n c e s , C h e n g d u U n i v e r s i t y fT o e c h n o l o g y , C h e n g d u 6 1 0 0 5 9 , C h i n a )
%, t h e d e n s i t y o f a r o u n d 0 . 9 2 g / c m3 . S u g g e s t s t h a t t h e o r e - f o r mi n g l f u i d h a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 l o w s a l i n i t y a n d h i g h d e n s i t y . C o mb i n e d wi t h p r e v i o u s s t u d i e s t h a t t h e o r e d e p o s i t t y p e s ma y b e l o n g t o t h e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o f o r o g e n i c t y p e d e p o s i t .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地址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条件.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de)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de)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de)地址问题.岩石:岩石是矿物(de)天然集合体.多数岩石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部分为火山玻璃或生物遗骸.矿物:矿物是在地壳中天然形成(de),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de)天然自然元素或化合物,通常是无机作用形成(de)均匀固体.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de)岩石.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先期岩石(de)分化产物,有机物质和其他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de)岩石.变质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de)岩石称为变质岩.地层: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de)岩石称为该时期(de)地层.褶曲: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de)弯曲称为褶曲.构造:包括,和等最基本(de)地质元素,它们是中(de)产物节理:岩层受力断开后,岩面两侧岩层岩断裂面没有明显相对位移时(de)断裂构造.断层: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相对位移时(de)断裂构造.河流阶地: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de)阶梯状地形阶地或台地. 隔水层:虽有孔隙且能吸水,但导水速率不足以对井或泉提供明显(de)水量(de)岩土层.含水层:存储地下水并能够提供可开采水量(de)透水岩土层.河流地质作用:侵蚀性、搬运和沉积作用;河谷横断面及河流阶地;河流地质作用于工程建筑(de)关系.弹性模量:应力与弹性应变(de)比值.变形模量:应力于总应变(de)比值.抗压强度:指岩石在单向压力(de)作用下,抵抗压碎破坏(de)能力.抗拉强度:岩石单向拉伸时抵抗拉断破坏(de)能力.抗剪强度:指岩石抵抗剪切破坏(de)能力.风化作用:地壳表层(de)岩石在阳光、风、电、大气降水、气温变化等外应力作用下及生物活动等因素(de)影响下,会引起岩石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以及结构构造(de)变化,使岩石逐渐发生破坏(de)过程成为风化作用. 黄土:黄土是以粘粒也为主,含碳酸岩,具大孔隙、质地均一、无明显层理而有显着垂直节理(de)黄色陆相沉积物.湿陷系数:黄土试样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浸水湿陷变形量与原高度之比. 软土:是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和剪切强度很低(de)呈软塑—流塑状态(de)粘性土.不良地址现象: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de)恶化地质环境,降低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de)地质条件.崩塌:陡坡上(de)岩体或土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突然向下崩落(de)现象.滑坡:人工边坡或天然斜坡上(de)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向下崩落(de)现象.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含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de)特殊洪流.岩溶: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de)长期溶蚀作用及形成(de)各种岩溶现象(de)总称.构造地震:由地壳运动引起(de)地震称为构造地震.地震等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程度(de)等级.地震烈度:指地震时地面震动(de)强烈程度.岩体:岩体通常是指在地震历史时期由各种岩石块体自然组合而成(de)“岩体结构物”,具有不连续性,非均质性和各向异形(de)特点.结构面:结构面是值岩体中(de)不连续界面,通常没有或只有较低(de)抗拉强度.构造应力:岩爆:是高地压力区修建于较完整脆性岩中RQD:岩石质量指标.围岩压力:地下硐室开挖后由于围岩(de)变形松动和破坏以及地应力而作用在支护或衬砌上(de)压力.RQD:赤平极射投影:赤平投影,主要用来表示线、面(de)方位,相互间(de)角距关系及其运动轨迹,把物体三维空间(de)几何要素(线、面)反映在投影平面上进行研究处理.地基极限承载力:单位面积上地基能承受最大荷载能力.地基允许承载力:建筑物基础底面(de)压力不超过规定(de)地基承载力.简答矿物(de)物理性质:形态、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解理、断口、硬度、密度.简述矿物与岩石(de)关系:构成岩石(de)矿物称为造岩矿物;岩石是矿物(de)天然集合体,多数岩石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简述岩浆岩(de)分类及其产状特征: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岩基、岩株、岩盘和岩盆、岩床、岩墙和岩脉)喷出岩(熔岩流、火山锥和熔岩台地).简述沉积岩(de)形成过程及其构造特征:沉积物(de)生成、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四个过程;沉积岩(de)构造特征主要表现在层理、层面、结核及生物构造等方面.变质作用有哪些类型变质作用(de)主要因素有哪些主要有接触变质作用、交代变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主要因素(高温、高压和化学活泼性流体).岩层(de)产状要素有哪些有①走向:指岩层面与水平面(de)交线.②倾向:指岩层面上最大倾斜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指(de)方向.③倾角:指岩层面于水平面(de)交角.节理(de)分类于岩层产状(de)关系:①按成因分类(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表生节理)②按力学性质分类:剪节理、张节理)③与岩层产状(走向节理、倾向节理和斜交节理)④按张开程度(宽张节理、张开节理、微张节理和闭合节理)层理:按上下盘相对运动方向: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按断层走向和褶曲曲线(de)关系:纵断层、斜断层、横断层断层面产状与岩层产状(de)关系: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向断层断层力学性质分类:压性断层、张性断层、扭性断层简述地表水地质作用(de)类型及其结果:侵蚀作用:造成地面大量水土流失,冲沟发展,引起沟谷斜坡滑塌.河岸坍塌等各种不良现象和工程地质问题.搬运作用:使被破碎物质覆盖(de)新地面出来,为新地面(de)进一步破坏创造了条件.沉积作用:地表水对地面(de)一种建设作用,形成某些最常见(de)第四纪沉积物.比较潜水与承压水(de)区别: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de)重力水;主要分布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承压水是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de)承受静水压力(de)地下水;分布在第四纪以前较老(de)岩层中.承压水分布(de)地下水是承压水,补给区分布(de)地下水使潜水.风化作用可分为哪几类其影响因素有哪些物理风化作用:岩石在风化营力(de)作用下,只发生机械破坏,物成分改变(de)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在自然界水合空气(de)作用下,地表岩石发生化学成分改变,从而导致岩石破坏.生物风化作用:有动植物及微生物参与(de)岩石风化作用;影响岩石风化(de)因素:岩性、地质构造、气候、地形、土(de)主要成因类型有哪些残积、坡积、崩积、洪积、冲积、淤积、风积.简述膨胀土(de)防治措施:地基(de)放置措施:防水保湿措施,地基改良措施.边坡(de)防治措施:地表水防护,边坡加固,骨架保护,支挡措施.简述滑坡(de)形成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岩性条件,地质构造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简述滑坡与崩塌(de)区别:1、崩塌发生猛烈,运动速度快,而滑坡运动速度多是缓慢.2、崩塌不沿固定(de)面和带运动,而滑坡多沿固定(de)面或带运动.3、崩塌体完全被破坏,而滑坡多保持原来(de)相对整体性.4、崩塌垂直位移多大与水平位移,而滑坡正相反.简述泥石流(de)形成条件及主要类型:形成条件:丰富(de)松散物质,充足(de)(de)突发性水源和陡峭(de)地形条件.主要类型:1、按流体性质分类:粘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2、按物质组成:水流,泥流,泥石流,水石流.3、按地貌特征分类:山坡型,沟谷型,河谷型.岩溶发育(de)基本条件:1,温暖潮湿(de)热带亚热带地区;2、岩性越纯,结晶越好,岩溶越发育;3,、地质构造(de)影响;4、地壳运动(de)影响.地震(de)主要类型烈度等级:构造,火山,陷落,诱发,人工.等级:滑坡(de)形成:崩塌(de)主要类型及防治措施:防治:围绕,加固山坡和路崭边坡,修筑拦挡建筑物,清楚危岩,做好排水工程.简述岩体硐室围岩变形与破坏(de)常见形式:塑性围岩:重力坍塌,膨胀内鼓,塑性挤出,弯折内鼓,塑性涌出.脆性围岩:霹雳剥落,弯折内鼓,岩爆,膨胀塌落,剪切滑落.围岩压力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征1、松动压力:由于开挖造成围岩松动而可能塌落(de)岩体.2、变形压力:围岩变形受到支护限制后,围岩对支护形成(de)压力.3、膨胀压力:围岩吸水后,岩体发生膨胀崩解而引起围岩体积膨胀变形对支护形成(de)压力 .地基承载力(de)确定方法:1、按原位测试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2、按地基土(de)强度理论确定地基承载力.3、经验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地基(de)主要类型:地基处理(de)主要方法:置换,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冷热处理.简述边坡变形(de)主要形式及特点:局部位移或破裂.边坡破坏主要形式和特点:松动、松弛张裂、蠕动、剥落、崩塌、滑坡.边坡以一定(de)速度发生了较大(de)位移.简述影响边坡稳定(de)因素: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岩土体构造、水文条件、风化条件、人类活动.简述防治岩质边坡变性破坏(de)处理措施:放缓边坡、抗滑档边坡、抗滑桩、锚杆、格构加固、注浆加固、排水工程、边坡绿化.。
地下流体重点
地球流体:地球上一切可流动的物质。
水圈中的水,大气圈中的气体,赋存并活动于上地幔与下地壳中的岩浆,岩石圈中的气体与水。
地下流体:赋存并活动于地表以下岩石圈中的,特别是地壳中的流体。
油,气,水。
地下流体的分类:地壳浅层流体,地壳深层流体地震地下流体学及其主要任务: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是以捕捉地震前兆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流体动态观测,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已成为地震监测预报的主要技术之一,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建成了规模宏大的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网,积累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地下储水空间:空隙,裂隙,溶隙饱水带:从地面向下挖井时可以看到,井的上部往往是干燥的,含水很少;向下岩土逐渐变湿,但井中仍然没有水;再向下挖,就见到井壁及井底有水渗出,井里很快出现了一个水面,这就是地下水面。
地下水面以上称做包气带,以下称做饱水带含水层:含有重力水的岩层称为含水层。
(当土壤水分超过田间持水量时,多余的水分不能被毛管所吸持,就会受重力的作用沿土壤的大孔隙向下渗透,这部分受重力支配的水称重力水)隔水层:指不允许重力水自由流动的岩层。
越流含水层:岩层能起隔水作用,但岩层中仍含有一定的水量,甚至可以透水,但透水能力极其微弱的岩土层。
含水层类型:按赋存地下水的空隙类型可分为:孔隙水层,裂隙水层,溶岩水层;断裂储水构造:断裂使岩层产生破裂,发生位移,形成破碎带,破碎带有比较发育的裂隙和孔隙,是地下水的贮存空间,断裂带两侧的未破裂的岩层是相对隔水边界,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聚集地下水,形成断裂储水构造。
地下水的分类: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划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裂隙水的特点:①裂隙水分布不均匀;②裂隙水一般形成带状循环,埋深较大;③按照构造裂隙水与下伏含水层的沟通程度可分为导水断裂、储水断裂;④大的裂隙(或断裂带)中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很稳定。
承压水的特点:水具有压力;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不一致;由于上部有稳定的隔水层,与大气、地表水的联系较弱;人为影响明显小于潜水,越深层的承压水,人为影响越小;承压水的动态变化明显小于潜水,动态变化较稳定;承压水的水质较好。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油藏是地球深部岩石中储存的石油和天然气。
其地质特征决定了油藏的储量和开发难度,因此对油藏地质特征的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进行试析。
一、油藏地质特征1. 岩性特征油藏地质特征的第一要素是岩性。
油藏主要分布在砂岩、碳酸盐岩和页岩中。
砂岩和碳酸盐岩具有良好的储集和渗透性,是理想的储油岩石;而页岩储层因孔隙度小、渗透性差,开发难度较大。
2.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油气聚集的重要条件之一。
构造主要包括褶皱、断裂和隆起等。
褶皱和断裂是油气运移的通道,有利于形成富集区;而隆起区域则是优质的储集地带。
3. 地层特征地层对油气的富集和运移具有重要影响。
厚度较大、孔隙度高的地层更容易形成油气聚集;不同地层之间的渗透性差异也会影响油气的储集和开发。
4. 地层流体特征地层流体是油藏地质特征的关键之一。
地层流体包括原油、天然气和水等,其类型和含量对油气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二、开发对策1. 采用综合地质解释技术针对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岩心等技术,进行精细的地质解释,准确评价油藏的储量和产能,为后续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 优化油藏开发方案在了解油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油藏开发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
可以采用水平井、注水开采等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
3. 加强油藏管理和监测对油藏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油藏开发中的问题,保证油田的稳定生产。
4. 探索新的勘探技术不断推进勘探技术的创新,探索新的油气聚集机理和富集规律,为新的油气资源储备奠定基础。
5. 强化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在油藏开发的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因开发活动对环境造成破坏,并确保作业安全。
通过对油藏地质特征的详细分析和科学的开发对策,可以更好地实现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同时保障油田的稳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流体研究及成矿地质流体体系的主要类型
要: 流体研 究是 近年来地 学界研 究的热点 和前 沿, 它不仅 在 岩浆岩 、 构造 、 变质岩 等 方 面的研 究 中受到 重
视, 而且在矿 床研 究领域得 到 了发展 。本 文简单地回顾 了对 流体 的研 究历 史, 总结 了流体 的研 究现状 和成 矿地 并
质 流 体 体 系 的主 要 类 型 。
体 和矿 床 学讨 论 的狭 义 的流体 , 不 包 括 岩 浆 熔 融 体 。其 主要 化 学 组 成 为 I O、 o2 卤化 物 、 S、 、o2 而 - c 、 I 2 Ss 、 S 03以及 0 、 H4NH3 。 2C 、 等
自 地壳 中流体》 书出版 以来 J流体研究 已成为地球科学家们瞩 目的重要课题 。近 2 年来 , 《 一 , 0 这一研 究 领 域 积 累 了相 当可观 的资料 并 获得 了可 喜 的进 步 。科学 家们 很早 以前就 认识 到 沉 积物 在 成岩 压 实作 用 过
一
个明确的概念。根据流体力学理论 , 在给定应力条件下流体流动的难易程度取决 于粘度。人们 习惯 于使
用 粘度 帕( as作单 位 来度 量 流体 的流 动属 性 。水 的粘 度 大约 为 1 IP ・, 的原 油 的粘 度 约 为 0 1 as P ・) 0 3 as稠 .P ・,
超过 10 ℃的玄武岩浆的粘度为 1 0P ・, 10 0~10as花岗岩浆的粘度为 1 0 P ・, 0 ~1 ¨ a s大多数固体和岩石的粘 度 大 于 1 P ・。本 文讨 论 的 流体 系指 粘度 不 大于 1 as粘 度 低 于稀 薄 岩 浆 ) 0 as P ・( 的牛 顿 流 体 , 包 括 气 体 、 它 液
程 中通 过 孑 隙减 少可 以释放 出相 当于沉 积物 体 积 5 % 的水 。岩 石 中的 孔 隙 水 ,显微 ) 隙 水 , 水 矿 物 中 L 0 ( 裂 含 的结 晶水 、 结构 水 随着 温度 、 力 的升 高通 过 重 结 晶 作 用 、 水 反 应 和矿 物 间 相 r f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表2 云南腾冲地热区深层热水化学组成
因此,高温成矿流体主要与岩浆、火山或 高级区域变质作用有关,岩浆及高级变质 作用热流可以驱动各种地质流体演化为高 温Si+K成矿流体
2.中温碳酸盐型卤水
(1)概念
中温并富含Mn2+、Fe2+、Mg2+的碳酸盐化合物的 成矿流体-又称热水溶液(epithermal solution)
成矿流体的形成主要与地质作
用有关,是流体在特定环境、 特定演化阶段形成的特征产物
自然界中由单一起源的成矿流体的成矿 作用是极少发生的,在各种地质作用中 不同来源的流体会互相混合并与岩石发 生反应,成为新的流体类型或成矿流体
四、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一般成矿流体都是富含挥发份、卤素及不 相容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的流体溶液
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高F流体中,硅质经常 以SiF4的形式存在,这样明显增加了硅质的 溶解度
前人大量成矿流体研究发现,含F 矿物更 多产于高温热液矿床中,如云英岩、伟晶 岩、夕卡岩、钾质岩浆热液矿床中 F 在冰晶石、铁锂云母、黄玉、磷灰石、烧 绿石、香花石、硅镁石等矿物中置换OH-、 O2-进入矿物晶格。
这一特征与成矿作用中的高温钾化、硅化、 萤石化及电气石化蚀变(alteration)及热水沉 积作用(epi-thermal sedimentation)特征是一致 的
②一般高温Si+K卤水的形成与岩浆作 用或变质作用有关,由于充分的水-岩 交代作用,可以获得较高的温度及足 够的溶质组分
③热水沉积成矿研究资料表明,高温(中温) 卤水中SiO2和K2O丰度很高,并总是与高温 型(中温型)热液交代或热水沉积矿化有关
讲课2-流体地质学-第一章
一些变化则给研究和应用带来了不确定性。
1.
物相的变化 最容易察觉,也最有用。在高温下捕获的均匀相流体,当自然
冷却时会发生相变——由单一相变为多相。这种相变在实验室条
件下一般可以通过加温复原,即过程可逆,因而可以提供捕获时 流体的温度、压力、成分等有价值数据。
“卡脖子”现象
可逆过程,包 裹体体积不变
体积变化
伸展变形 渗漏和部分裂开
不可逆过程, 包裹体体积改 变
爆裂
为什么要学习流体包裹体这门课?
流体包裹体能解决什么问题? 流体包裹体的特征
①
唯一性:FI保存了地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许多地质事件中流 体的唯一样品,为研究他们提供最直接的研究对象。其它方 法途径都是间接的、局限性的。 代表性:是原始的成岩成矿母流体的样品,又处于封闭状态, 所以代表性极好。用其他方法,矿物的转变、矿物的蚀变都 会改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而流体包裹体,只要主矿物没有 彻底被蚀变,就可以用。 普遍性:地壳中没有缺陷的矿物是不存在的。在月岩、陨石、 人工合成的晶体中也是如此。所以说流体包裹体是普遍存在 的。 微观性:一般情况下,流体包裹体很小,我们现在能看清的 只能是5—10微米(μm)的包裹体(由于设备条件所限,再小 就看不清其中的相态)。
始信息; 超微量分析技术分析流体包裹体成分和超微量成矿元素和稀有气 体——获得成岩成矿流体的主要成分,指导矿床成因研究和找矿工 作;为了解地幔释气、成矿年龄等提供可靠数据来源。
流体包裹体研究内容及解决问题:
流体相的捕获状态和沉淀机制:
流体相的均一方式,均匀捕获和非均匀捕获等(斑岩型矿床的
承德市双桥区双峰寺镇甸子村地热田地质特征
承德市双桥区双峰寺镇甸子村地热田地质特征【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承德市双桥区双峰寺镇甸子村地热田的地质特征。
在文章概述了该地热田的概况。
正文部分分别从地质背景、地质构造特征、岩性特征、温度分布特征和流体运移特征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该地热田的地质特征。
结论部分对承德市双桥区双峰寺镇甸子村地热田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
通过对地热田的地质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揭示该地热资源的形成机制及开发利用潜力,为地热能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关键词:承德市双桥区双峰寺镇甸子村、地热田、地质特征、地热田地质背景、地热田地质构造特征、地热田地质岩性特征、地热田地质温度分布特征、地热田地质流体运移特征、地热田地质总结。
1. 引言1.1 承德市双桥区双峰寺镇甸子村地热田地质特征概述承德市双桥区双峰寺镇甸子村地热田位于华北地区,是一处独具特色的热能资源。
该地热田地质特征丰富多样,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本文将从地热田地质背景、地热田地质构造特征、地热田地质岩性特征、地热田地质温度分布特征和地热田地质流体运移特征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承德市双桥区双峰寺镇甸子村地热田地质背景复杂,受地质构造运动影响较大,形成了独特的地热资源分布格局。
地热田地质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断裂带发育、褶皱构造发育等,这些构造特征对地热资源的储集和输运具有重要影响。
地热田地质岩性特征多样,包括花岗岩、砂岩、页岩等,这些岩性对地热水的渗透性和导热性起着重要作用。
承德市双桥区双峰寺镇甸子村地热田地质特征丰富多样,具有地热资源丰富的潜力,对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地热田地质背景地热田地质背景:承德市双桥区双峰寺镇甸子村地热田位于华北地块与华北克拉通的过渡带,地处辽宁北部与河北南部的交界处,属于晋蒙及平原地块。
地处古老的造山带,形成了多次构造变形,造就了地热资源的聚集条件。
古构造构成了位移、断裂等构造条件,地下流体运移通道条件良好。
地质流体与流体地质填图
第37卷第2$期20&年3月地质通报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Vol.37,Nos.2~3M ar., 2018地质流体与流体地质填图李荣西&,王涛2,刘海青3LI Rongxi1,W ANGTao2,LIU Haiqing3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3.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地质勘查院,陕西西安7100611. School of E 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s, Chang 6n University, Xi^an 710054, Shannxi, China;2. Institute o 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3. Northwest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o f C hina Metallurgical Geology Bureau, Xi^an 710061, Shaanxi, China摘要:地质流体是地质作用过程不可缺少的介质,以不同产状和表现形式广泛发育在造山带和沉积盆地的不同演化阶段,是油气和成矿物质形成、运移和定位成矿(藏)的直接载体。
流体地质填图作为一种专题地质填图,是在基础地质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为解决与流体形成、运移、聚集过程有关的地质和成矿(藏)问题而进行的地质调查和填图工作。
通过对流体地质特征和表现形式的论述,认为流体填图单位应以流体活动类型(同源)和期次(同期)为划分依据,以流体野外宏观地质要素和流体地球化学要素为主要调查内容,填图范围和比例尺灵活多样,成果图应为以反映流体宏观分布特征、流体地球化学性质变化、流体动力学、流体成矿(藏)作用及其分布规律等为内容的一系列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流体类型及其特征一地质流体地质流体(geofluid)是指在一定地质条件下、通过一定地质作用(包括构造活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成矿作用、地表作用等)而形成的天然流体。
从地质流体的概念可以看出,地质流体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地质作用的产物,因此,不同特征的地质流体记录了其形成地质环境条件,并代表了特定的地质作用事件和过程。
所以,地质流体在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质作用中都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
实际上,地质流体是地质作用中不可缺少的介质,它几乎参与所有的地质作用。
地质流体的成因与来源十分复杂,其运移和聚集与特定的地质构造环境条件和地质构造演化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肖荣阁等,2001;陶于祥等,1994)。
通过研究地质流体特征,可以反演地质历史时期地质作用事件及其地质环境特征。
二地质流体分类及其特征前人从不同角度对地质流体进行了分类研究,包括根据来源、成因、成分和分布等对地质流体进行分类(J. Parnel,1994;肖荣阁等,2001;陶于祥等,1994)。
综合前人对地质流体的各种分类可以看出,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即依据地质流体来源和天然产出特征分类和地质流体构造分类。
1. 地质流体来源和天然产出特征分类:一般地,根据流体来源和其天然产出地质特征,将地质流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大气降水:地表水蒸发再降落于地面的水,它直接参与了表层岩石的风化剥蚀、搬运及元素的分散、富集成矿等作用。
(2)海水:咸化度较高的卤水体系,聚集了自然界所有的元素;(3)成岩流体:沉积物在沉积成岩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流体,包括地层水、沉积岩中有机质热演化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气等。
地层水包括渗入地层的地表水和建造水及其混合水,建造水是在封闭于沉积物中的沉积水并与沉积物发生反应。
由于沉积盆地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建造水的成分类型有较大的差异。
内陆盆地环境建造水是地表大气降水集中封闭于沉积物中并经过一定的水岩反应,滨海盆地环境建造水是封闭在沉积物中的海水。
(4)岩浆流体:来源于地球内部不同部位的岩浆流体以及岩浆上升过程中因分异或结晶释放的流体,前者地质表现形式为各种岩浆岩和火山岩,后者地质表现形式为各种脉岩和脉体等;根据来源深度不同,岩浆流体又可以分为地壳流体和地幔流体等类型。
(5)变质流体:变质过程中脱水-脱挥发份产生的流体。
(6)成矿流体: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地质流体,是在特定地质环境中经过特定地质演化形成的具有特殊成分的地质流体,一般富含挥发份、卤索及不相容碱金属、碱上金属元索。
(7)热液流体:来自于特殊构造环境、温度较高的地质流体,热液流体温度一般介于180-400℃,热流体来源有其特殊的构造背景,正常沉积盆地中的成岩热液流体温度一般低于180℃,大洋中脊裂谷构造环境中的热液沉积物温度在200℃以上,陆缘海槽,弧后盆地裂谷环境中的热液沉积物多为中低温组合,温度在200℃以下。
热液流体是近年来成矿作用中非常受重视的一种地质流体,根据不同地质作用中形成的流体溶质成分及温度特征,成矿热液流体分为:高温硅钾卤水(卤水指盐度超过5%的液态流体)、中温碳酸盐型卤水及低温硫酸盐型卤水,不同温度热液流体对应地富有特殊的化学成分特征。
①高温硅钾卤水:由于中高温型热液交代或热水沉积矿化和硅钾元素的特殊性质,使高温卤水中SiO2和K2O丰度较高。
因此热水沉积成矿呈现富硅钾岩建造。
②中温碳酸盐卤水:以碳酸盐型流体为主,富含Fe2+、Mn2+、Mg2+的碳酸盐化合物为特征,起源于建造水系统、天水淋滤及海源流体系统。
因此在中低温或热水沉积中常伴有铁白云石、菱铁矿和石膏。
③硫酸盐卤水:主要是Ba2+、Sr2+、Ca2+的硫酸盐化合物,在海陆相各环境中广泛存在。
主要沉积物是硬石膏、石膏、天青石和重晶石。
2. 地质流体构造分类:根据地质流体形成和赋存的构造环境,地质流体对应地分为(1)沉积流体和(2)构造流体两大类。
(1)沉积流体沉积流体是指储存并运移在沉积盆地孔隙空间中的流体,沉积流体又可分为盆地内部流体和外部流体两类,内部流体指源自沉积盆地内部、且经过一定水岩相互作用的流体,主要有沉积水、石油与天然气。
外部流体则主要指来源于沉积盆地之外的流体,主要有大气降水和地下深处甚至源于地幔的流体。
(2)构造流体构造流体是指与构造背景和地质构造演化过程有关的流体,包括与构造运动有关的岩浆流体、变质流体和热液流体等等。
构造流体具有特殊的构造背景,流体活动与构造作用具有时空耦合关系。
根据构造地质作用过程及流体活动地质效应,构造流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与大陆地壳中-酸性岩浆热事件有关的热液流体:深部炽热岩浆上升形成诸多地热异常区,浅层循环地表水从围岩中淋滤出成矿组分并受热环流,如地表热泉型和浅成热液型矿床。
②与海底基性火山活动有关的热液喷流流体:在海底扩张中心,由于下渗冷海水的热对流循环,使得具有高热量的洋脊内部热流量分布不均匀,如洋脊扩展翼和扩展中心轴线。
③与沉积盆地演化有关的盆地流体:盆地流体贯穿于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并参与了沉积物的各种成岩-后生变化,主要包括来自盆地内部沉积物压实和相变释放出来的流体以及盆地边缘大陆区补给的大气降水。
在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沉积物成岩压实和矿物相变都释放出大量的水,并由于离子过滤效应、有机质排烃作用、地热增温、相变等过程过使残留孔隙水的盐度、酸度及温度增高,使其在随后演变的过程中形成成矿流体。
④与区域变质作用有关的变质流体:区域变质热事件中活跃于变质流体的总和,从浅变质—深变质,变质流体中所含各成份不同,直接影响了变质成岩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最终成岩物质。
⑤与地幔排气过程有关的深部流体:研究表明,地幔流体主要成分为CO2、H2、CH4、C2H6、H2O、CO、S、N2及碱金属等不互溶物质,它们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幔的软流层,如无机成因天然气。
⑥与大型断裂带活动有关的流体:大型断裂构造带常常是地壳高度活动带、能量汇聚带、高渗透区和流体汇集区,从深部到浅部流体成分、来源各异,幔源富CO2流体、深源流体参与下的区域变质流体、花岗质岩浆上侵形成流体,以及以上三种流体与浅层地表、大气降水混合的流体。
这些流体对热液蚀变和矿化富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不同来源的流体在话动、演化过程中的驱动力主要有:①不同部位的应力差、压力差、重力梯度及流体密度差导致成矿流体运移;②地壳热结构的改变或沉积压实作用促使流体循环,}i=造成ICI岩一流体反应;③因造山期间的构造挤压和地热抬升,驱动深部流体大规模的运移;④地质过程中产生出新流体引起的流动作用。
地质自然流体在不同驱动力作用卜发生运移,与源岩或ICI 岩发生相互作用,使成矿金属元索话化、溶解、组合,形成富含矿质的成矿流体。
三、地质流体活动特征1. 地质流体驱动力不同来源的地质流体,在排泄、运移过程中的驱动力各不相同,综合分析认为,地质流体驱动力包括作用于流体的构造应力、流体动力学、流体热力学等三个方面的动力。
从区域上分析,地质流体的驱动力受区域构造应力场、局部构造应力场和流体动力学联合控制,其中不同构造部位的应力差、流体承载的压力差、重力梯度及流体密度差等都可以导致流体排泄和运移。
而区域地质增热作用或沉积盆地中埋藏增温作用促使流体循环,导致流体动力学发生改变,引起流体迁移。
地质过程中产生的新流体引起的流动作用,流体-岩石作用以及沉积盆地中有机质生烃增压作用也是导致热力作用的一种类型。
如沉积盆地成矿流体。
区域构造挤压和热增压联合驱动深部流体发生大规模的运移,如海底大洋深处热液流体上升,断裂带中大规模流体活动,导致不同构造层次和环境的地质流体在迁移过程中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最主要的成矿流体(谭文娟等,2005)。
2. 前陆构造地质流体活动特征(1)运移方式在前陆构造流体的运移方式存在差别,在褶皱冲断带地区,流体以穿层的垂向运移为主;深部的幔源或变质流体在构造挤压的作用力下自下而上运移(Trave et al.,1997a;2000b),而在部分活动的逆冲断层处,由于断裂裂隙大,容易造成大气水自上而下运移。
在前渊凹陷和前缘隆起区,地质流体以侧向运移为主,流体主要来自于断裂相关的沉积水、褶皱冲断带深部的流体及地表的大气水。
(2)运移通道地质流体运移的通道,主要有断裂、不整合面与具有渗透能力的地质体(如砂岩层)。
无论是造山带还是沉积盆地,断裂带系统(包括裂缝)为很好的流体运移通道,这从理论上还是野外都可印证,断裂带常常存在的各种脉体、岩脉、蚀变现象甚至成矿作用等就是流体运移的产物。
具有渗透能力的地质体(如砂岩层)赋存油气流体或者地下水等说明它们不但是流体运移通道,而且也是流体储存的主体。
不整合面是流体发生大规模侧向运移的重要通道,在西加拿大盆地前渊带岩性油藏、东委内瑞拉盆地的 Amarilis 油藏等渊坳陷带,进积层序顶部的海岸相河流相砂岩和砾岩是主要的储集砂体,而油气运移以多沿砂体输导层或不整合面向前缘隆起运移。
库车前陆盆地中断层、不整合面、裂缝、高孔渗砂体都是潜在的流体运移通道。
但是,在不同的构造和沉积环境中,并不一定所有以上三中运移通道都起作用,其中某一种或某两种运移通道发育,对流体的运移显得更重要。
(3)运移动力根据国内外对前陆构造流体驱动力的分析,目前研究认为主要存在构造作用、重力、沉积物的压实作用及热液作用四种。
①构造作用构造作用:如冲断裂作用或构造挤压作用,它们一方面导致构造应力增大,另一方面导致构造变形、孔隙体积缩小、引起了流体势场和流体压力系统的变化、从而驱动地质流体的运动。
另外,许多学者根据地球化学、地热、构造地质和异常压力等资料认识到(Trave et al.,2000),构造应力可以驱动盆地内地质流体的运动,特别是在构造活动强烈的前陆盆地显得尤为突出,但是对于构造作用驱动地质流体的运动机制,还存在许多讨论。
②重力区域地下水重力:当大气降水进入沉积盆地周围地形较高的山区时,由于山区和沉积盆地的地势高差,导致地下水产生较大的重力作用,从而驱动盆地中的地质流体运动。
重力作用驱动下的地质流体运动特征主要体现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前陆盆地中(Muchez et al.,1999;Toth,1978;杨绪允,1993; 曾溅辉等,1996;Sherkati et al. ,2004)。
③压实作用压实作用可使沉积物的体积密度不断增加、孔隙度不断减少、孔隙流体不断排出,可以引起地质流体的垂向和侧向运动。
压实作用驱动下的地质流体运动主要位于埋藏深度大的前陆坳陷中。
压实作用驱动下前陆盆地中地质流体的运动表现为离心流的特点,流动方向由前陆坳陷沉降中心的较深部位流向盆地的边缘和浅部。
地质流体主要为沉积水及烃类,地质流体的势差大、势差来源于不均衡压实、流体势的分布具有坳陷中心和深部大于盆地边缘和浅部的特征(E.B.bekele,2000;Toth,1978;杨绪允,1993; 曾溅辉等,1996;Sherkati et al. ,2004 ;Bachu,1995)。